平潭北厝离蓝眼晴旅游区有多远?

  海坛岛位于省市县境内,为我国第五大岛,第一大岛,是大陆距最近的地方,也是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

  海坛岛处在省东部沿海,状似奔马,以形似坛、兀峙海中得名,是素有“千礁岛县”的主岛,岛上时常“东来岚气弥漫”,别称“东岚”。西与省一衣带水,东濒海峡,北望省的白犬、列岛,距仅68海里,全岛陆域面积267平方公里。
  海坛岛地势低平,中部略高,最高点君山海拔434.6米,以丘陵,平原为主。地貌由白垩系石帽山群流纹岩、熔结凝灰岩、凝灰砂砾岩、粉砂岩、燕山期花岗闪长岩等构成,并有第四系海积平原和风积砂堆积,受新构造运动影响,形成三十六脚湖。岛蚀地貌十分典型,有罕见的花岗岩海蚀柱、风动石和球状风化花岗岩等,被誉为“海蚀地貌博物馆”。有世界上最大的天然花岗岩球状自然风化造型巨型石神海坛天神、举世无双的天下奇观石牌洋以及素有“石兽世界”之称的南寨群,还有“东海仙境”海蚀造型系列景观,其中仙人井、仙人峰、仙人台、仙人洞以及金光灿烂、神奇莫测的“金观音”,雄奇瑰丽,神秘诱人。

  海坛岛海岸蜿蜒曲折,岸线长达408公里,其中100多公里为优质海滨沙滩,是全国独有的标准沙产地。北、东、南面的长江澳、海坛湾、坛南湾三大海滨沙滩,沙质细白,海水清澈湛蓝,是天然绝佳的海滨浴场,面积大而相互连接,背后成片的防护林带郁郁葱葱。

  海坛岛是我国东疆对台经贸和人文交往的重要窗口,旅游资源个性鲜明,奇特度大,生态环境优越,旅游环境容量大,特色旅游功能强,符合国际“生态旅游”、“回归大自然”的旅游发展新趋势,是我国东南沿海独具特色的兼具避暑度假、游览观赏、运动探险、娱乐休闲等多层次功能的海岛旅游胜地。

  海坛天神与半洋石帆(石牌洋)并称岛奇石“双绝”,位于海坛岛的南面――乡塘屿南端海边,为一巨型灰白色花岗岩,是天然的象形裸体石人。天神头枕沙滩,足伸。躺长330米,胸宽150米,头宽35米,头高31米,脖子长18.3米,下身斜翘一柱状风化岩体,如男性特征,其高4.15米,围径4.50米,为周边渔妇传宗接代膜拜物,相传只要触摸此物,即可生个大胖小子。周身均为花岗岩球状风化造型,如此巨大的球状风化造型世所罕见,天下奇绝。

  在岛西北看澳村西侧500多米的海面,远远望去有一个圆盘状的大礁石,托着一高一低的两块碑形海蚀柱。整个礁石象一艘大船两块巨石象两面鼓起的双帆,似乎正在乘风破浪前进。这是最著名的自然景观――石牌洋。又称为“半洋石帆”和“双帆石”。 


  从看澳村岸边坐渡船,十几分钟就到达礁石上,礁石底部是一组平坦完整的岩石。两个均由粗粒灰白色的花岗岩组成 东侧的一个高达33米,胸宽9米,厚8米,周长57米;西侧的一个高17米,胸宽15米,厚8米周长39.9米。两个的底部都是近似四方形体,直立在礁石上。据地质学家考证是世界上最大的花岗岩球状风化海蚀柱。
  由于它的奇特壮观,对游人有着强烈的震撼力和吸引力。建设部与中科院的专家称之为:“垄断性的世界级旅游资源。”明代旅行家陈第曾誉之为“天下奇观”, 清朝女诗人林淑贞诗赞:“共说前朝帝子舟,双帆偶趁此句留;料因浊世风波险,一泊于今缆不收”

景点位置:在岛西北看澳村西侧500多米的海面

  独特的海蚀地貌景观--南寨山位于岛南部的北厝镇。在方圆0.6平方公里的低丘陵,遍布着风化花岗岩体,体积硕大、形态各异,其中奇特与象形山石景观40余处。典型景观有骆驼岩、鸳鸯理翅、花豹巡山、神龟石等等,堪称岩石动物园……

  南寨的海蚀景观集中于一谷,即鳄鱼峰、仙女峰、绵羊峰、神雕峰、青蛙峰与神龟谷,山势不高,易于攀登,景点众多,非常适合摄影留念。


  景点位置:南寨山位于岛南部的北厝镇

}

平潭岛一般指的是海坛岛,是福建省第一大岛,全国第五大岛,地处中国东南沿海,位于中国福建省褔州市平潭县境内,是平潭县主岛,东临台湾海峡,西隔海坛海峡,与福州市长乐区、福清市、莆田市为邻,南近莆田市南日岛,北望白犬列岛,以形似坛、兀峙海中得名。岛上时常“东来岚气弥漫”,简称“岚”,别称“东岚”,旧称“海山”。

平潭岛名胜古迹和自然景观有三十六脚湖、石牌洋礁、仙人井、一片瓦和壳丘头遗址,有龙凤头度假村和坛南湾海滨浴场。

海坛岛上寺庙多是明清时代建造的,石构为主,简单粗朴,不雕不藻。主要有:五福庙,又名威灵公庙,在潭城镇五福庙街西侧。西辕门上石匾刻“五福境”,外有24级阶石。门内楣处书“平潭古迹”,门立于已隐蔽的平坦巨岩上,为“平潭”地名之来源。1982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龙泉寺,位于平原乡东梧凤村龙泉山。三彳令亍寺,又名将军宫。位于澳前玉楼堂村西。

霞海寺,又名金山寺。在敖东乡苍霞垄村东南,位于苍霞垄、东海两村之间,故名霞海寺。元代创建。1988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天峰寺,位于中楼乡凤楼村南。仙埕宫,位于白青乡仙埕村东临海处。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始建。

霞屿天后宫,在岚城乡霞屿村东。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建。1988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福恩境,俗称后围庙,位于潭城镇后围村北。观音井观音堂,坐落在潭城镇观音井街中心,清咸丰五年(1855年)建。

古人类遗址平潭历史悠久,保留着多处古人类遗址,其中新石器时代遗址有平原乡壳丘头遗址、敖东乡南厝场村西瓷园头遗址、北厝镇北厝村祠堂后遗址等8处;商周时期遗址有白青乡伯塘村北的马鞍山遗址等6处。壳丘头遗址是福建境内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之一。

主要是蚀余景观、象形山石和沙滩洞穴等。其中,海蚀地貌、海滨沙滩独具特色,可以诱发游人多方面的旅游需求。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平潭蓝眼睛出现的时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