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至汝阳公共交通票价多少钱?

11月9日上午,洛阳市“决战脱贫攻坚  决胜全面小康”系列发布会第八场召开,汝阳县发布扶贫工作相关情况。

近年来,汝阳县委、县政府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精准施策,下足绣花功夫,攻坚克难、砥砺前行,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进展。截至2019年底,累计完成11528户48818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脱贫,74个贫困村整村出列,贫困发生率12.7%下降至1.18%,于2020年初顺利通过脱贫验收,实现脱贫摘帽。剩余的4个贫困村、2144户5021名贫困群众目前已全部达到脱贫标准。

坚强的制度保障,绘就了汝阳“脱贫答卷”

汝阳县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全县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始终坚持对标对表,制定《脱贫攻坚三年行动方案》,建立“周三扶贫帮扶日”、县级领导包村包户立体责任体系等制度,以制度保证脱贫攻坚工作高质量。特别是今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定期分析研判、采取针对性措施,努力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全力推动“三个落实”和高质量脱贫。坚持融入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夯实基层堡垒,建强基层支部,充分发挥村级主力军作用,以硬作风啃硬骨头。投资7000余万元,新建、改扩建村室136个,建强基层阵地;开展机关党支部与村党支部“1+1”共建提升活动,选派驻村第一书记418人次,驻村工作队员790人次,建强基层队伍;锤炼干部作风,锻造脱贫攻坚铁军。坚持现行标准不变,不减、政策不变、帮扶不撤,强化精准帮扶,加强返贫动态监测,坚决做到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保持现有各类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今年投入统筹整合资金3.9亿元,其中县本级投入5570万元,同比增长5.09%;实施扶贫项目223个,其中产业扶贫项目124个。

精准的脱贫措施,铸就了汝阳“脱贫战果”

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强化产业扶贫,组织消费扶贫,加大培训力度,促进转移就业,让贫困群众有稳定的工作岗位,有可持续致富的机会,总体实现了“两不愁”。目前92%的贫困户已参与到产业发展当中,超过2/3的贫困户通过发展产业实现了脱贫。大力发展扶贫产业。累计投资12.4亿元实施608个扶贫产业项目,培育农业龙头企业33个,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新型经营主体552家,引导和推动更多产业项目落地。不断完善金融扶贫四大体系,建立“四位一体”风险释缓机制,为3375户发放18837万元贷款(今年新增贷款1536户4868万元),为受疫情冲击企业办理展期、延期贷款141笔9.59亿元,支持因地制宜发展食用菌、光伏、服装加工、来料加工、生态旅游、特色种养殖六大扶贫产业,形成“一乡一产业、一村一特色”发展格局。强力推动转移就业,扎实开展“三问一帮”活动,分类建立信息台账,通过覆盖县乡村三级的223个就业信息平台、就业微信工作群实时发布用工信息,确保贫困群众求职有门、就业有路。出台“交通补贴”激励措施,调动贫困群众外出就业的积极性;投入引导资金3519.2万元,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在项目建设、扶贫车间等方面优先组织贫困劳动力务工,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共开发公益岗位5787个。扎实开展消费扶贫,采取深化定点采购、电商扶贫和扶贫产品“五进”等方式,推动扶贫产品热销、贫困群众增收。通过县领导直播带货、培育村播达人等形式,引导网上直销农产品3.6亿元,叫响“山水汝阳”公共品牌,荣获省电商扶贫先进县、省淘宝直播“村播试点县”等荣誉。

精细的脱贫保障,打造了汝阳脱贫“升级版”

聚焦“三保障”突出问题,狠抓教育提升、医疗保障、住房安全、饮水安全等各项扶贫政策落实,实现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不失学辍学,所有贫困人口都参加医疗保险,常见病、慢性病有地方看、看得起,得了大病、重病后基本生活过得去,贫困人口不住危房,农村人口能喝上放心水,民生基础短板持续改善。在教育扶贫方面,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策,解决了上学难、大班额、城乡不均衡等难题,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验收;投资7.5亿元,新开工建设高中、职教中心各1所。扎实落实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等各类教育资助政策,累计发放资助资金6800余万元,惠及困难学生11万余人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7.9万余人次,开展精准控辍保学,适龄学生入学率达到100%。在健康扶贫方面。持续提升县级医疗保障基础能力,207个行政村卫生室全部完成标准化提升改造,配备合格村医557人,基本药物配置达到200种以上。精准实施健康扶贫资助政策,全县贫困人口基本医保参保率、政策执行率、大病集中救治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100%,合规医疗费用平均报销比例稳定在90%左右,实现省市县优质诊疗服务覆盖全部乡村,“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全面落实,大幅降低诊疗负担,为群众节省费用2380万元,被确定为全国唯一一个“互联网+健康扶贫”试点县。在住房保障方面,累计投资1.1亿元,精准规范实施危房改造9271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755户,有效实现危房“动态清零”。累计投资3.6亿元,建设集中搬迁安置点42个,搬迁贫困人口1713户6944人,同步做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积极改善居住环境,被评为全省易地扶贫搬迁成效明显县。在安全饮水保障方面,累计投资2.3亿元,解决35万名群众安全饮水问题,78个贫困村安全饮水全部达标。严格规范饮水工程后期管理,每年检测水质2次,确保群众全年都能吃上安全水。在基础能力提升方面。牢牢抓住脱贫攻坚政策机遇,投入资金5.4亿元,实施项目1109个,均衡推进贫困村与非贫困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建设。大力实施交通路网提升。强化电网改造升级和网络覆盖。投资1.3亿元,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197.9千米,所有行政村通动力电、通300兆光纤、通宽带、通有线电视网络和户户通电率均达100%。以“三化两处理一创建”为重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改造农村户厕4.6万座,实施村庄绿化提升,栽植各类树木72.5万株;完成“三清一拆”,乡风村容更加文明美丽。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全县上下党员干部群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定能够打赢打好脱贫攻坚这场政治仗、民生仗,一定能够使全县52万人民与全省、全市人民一道携手迈进小康社会,共创美好明天!(朱俊峰  康小孬)

}

  【导读】华图同步人事考试网发布:2022年度河南洛阳汝阳县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考什么,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 ,更多资讯请关注郑州华图微信公众号(huatuzz)

公基考试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法律、管理、人文、历史、科技、公文写作、国情省情、时事政治等。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重点:

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

2、毛泽东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4、当代中国的政府与政治:中国的国体与政体、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公共行政、公共政策、公共服务。

5、机关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价值取向、道德修养、行为规范。

6、法律知识:法学基础理论、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及行政诉讼法等(报考全省法院、检察院系统法律专业职位的加试内容,包括上述范围及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知识)。

7、语文基础知识和公文写作:汉字、词汇、语法、修辞、文学常识,党政机关公文基本知识、常用公文写作、常用事务文书写作、公文处理。

8、经济知识和科技知识:微观经济、宏观经济、国际经济、金融经济、产业经济,科技创新、科学前沿、科技常识。

9、历史知识: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现代史。

10、其他知识:的时政知识。

以上就是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考什么的全部解答,如果你想要学习更多这方面的事业单位知识,欢迎大家前往教育官网!

洛阳汝阳县事业单位招聘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是周恩来在()事变后对国民党蒋介石的控诉和回击。

 这是皖南事变时周恩来在《新华日报》上发表的题词。

1940年10月19日,何应钦、白崇禧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名义,强令黄河以南的新四军、八路军在一个月内全部撤到江北;中国共产党从维护抗战大局出发,答应将皖南的新四军调离;1941年1月4日,新四军军部及所属的支队9000多人由云岭出发北移;6日,行至皖南泾县茂林时,遭到国民党军8万多人的伏击;新四军奋战七昼夜,弹尽粮绝,除约2000人突围外,大部分被俘或牺牲;叶挺与国民党军队谈判时被扣押,项英、周子昆被叛徒杀害;皖南事变发生后,周恩来在《新华日报》上愤然写下了“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题词。

  以上是2022年度河南洛阳汝阳县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考什么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洛阳汝阳县,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考什么,事业单位,事业单位考试快讯信息敬请关注频道。

本文标签: (编辑:河南华图教育)

}

买票点2:服务热线 95010转6转2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当地车站公布的信息为准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栾川到洛阳车票多少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