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在北京想要去日本留学应该怎么办?可以分享一下经验吗?

在暑假的时候,我读了《朝花夕拾》这本书。书中写的是鲁迅以前的回忆,内容

主要是作者对当时旧社会的批判,也体现了鲁迅先生写文章的语言特点。

在这本书中有十篇文章,其中有的写的是作者的童年,有的写得是作者的青年,

作者几乎把自己的一生写进书中。

有些故事读起来会有一丝亲切感,

正准备去看庙会的时候,父亲却让

上是不是也会有相同的事情发生呢?正是因为这个故事我才觉得父母的这种行

为是不是没有顾及孩子心理的感受呢?

在这本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长妈妈,

虽然让晚上的睡相不好,

坏话,但她还是有优点的,如

和她聊到长毛的时候,她的精神,

了当时的社会的妇女的形象。在现在的社会中虽然也有这种

很少了。这也是当时封建社会留下的后果。

我不但见到了一些旧社会的坏风气,

还有一些值得我仍然学习的地

方,就如书中的藤野先生,他是鲁迅先生从医时的老师,他为人非常的严谨、认

勾勾画画,有一点错误他都会改出来,这也

对他充满了敬意。而藤野先生严谨、认真的态度正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总之《朝花夕拾》向我们揭示了当时旧中国整体社会现象,落后、愚昧。也激励

我们珍惜今天,更好的去创造明天。

我发现中学阶段有许多鲁迅先生的文章,

而这些文章大多都选自一本

,于是,老师让我们去读一读这本鲁迅先生写的唯一一部散

我品味着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年少轻狂时的童真。

《朝花夕拾》这本书,是鲁迅

先生在风烛残年的岁月里写下的。

回味起自己童年的点点滴滴,

还是会有一些当初的味道的,想必还会别有一番滋味吧?!本应该快乐的童年,

却被当时的封建思想笼罩着,

用了一些温情的文字来叙述的,

他把愤怒藏在了文字下。

篇巨作里使用了对比和讽刺的手法,强调出了当时封建思想的黑暗。

鲁迅先生不管是对他人的赞扬还是批评,

都会毫不掩饰的表露出来,

幽默。比如阿长与《山海经》的内容大概是这样说的:

始很讨厌她,而且她懂得许多规矩,这些规矩也大概是我不耐烦的。之后,她给

我讲长毛欺压百姓的残忍故事,

她伟大的神力让我敬佩。

的隐鼠之后,不但对她的敬意消逝,而且极严重的诘问,甚至要复仇。再后来,

在我极度渴望着时,阿长为我买来了《山海经》

,这让我又一次对她敬佩

一次一次对她态度的转变,突出了阿长的朴实。

留下的只是一个美丽的回忆。

迅先生的童年吧,慢慢体会!

在暑假的时候,我读了《朝花夕拾》这本书。书中写的是鲁迅以前的回忆,内容

主要是作者对当时旧社会的批判,也体现了鲁迅先生写文章的语言特点。

在这本书中有十篇文章,其中有的写的是作者的童年,有的写得是作者的青年,

}

五年前,海外留学归来的90后女孩尼莫,选择留在北京别墅区做家政。

今年4月2号,她庆祝了自己三十岁的生日。对于过去的这几个月,她用“不可思议”来形容。

2021年年末,她因分享自己的住家保姆经历而意外爆火。

“90后女生做住家保姆月入过万”登上热搜,相关社会话题“高端家政为何吸引年轻人入职”引发广泛讨论。

人们惊讶于一个会小提琴、钢琴、英语、日语,留学归来的90后女孩,竟然会在北京干着一个传统意义上“没有技术含量”的“保姆阿姨”的工作。

疫情期间,在尼莫繁忙的工作间隙,我们和她聊了聊。

今年初,北京疫情袭来后,尼莫所在的雇主家的小孩开始上网课。以前小孩上午去学校上课,她要在家负责做一部分家务。

现在孩子全天在家,学习的时间都需要尼莫陪伴。拼乐高、布置学习任务、一起阅读绘本,都是尼莫的重要议程。

孩子在家的时间,决定了尼莫的工作强度。

最近,她已经一两个月没有自己的时间。

非疫情期间,课外班正常开放时,尼莫会在等待接孩子的时间里,学习一会儿英语或者剪剪视频。

现在只有每天晚上下班后,回到自己温馨的小房间,她才能够有一段可以自己安排的私人时光。但往往,不到半小时,她就已经困到睡着了。

疫情之下,她感到住家保姆这一职业展现出了格外的稳定性。

即使外面风浪再大,生活总要如期进行,而她的事业就是生活本身。

若以生活为事业,便永不失业。

尼莫本名刘宇,是家中独女。

从小,父母从未亏欠过对她的宠爱。所以当她以“住家保姆”的身份出现时,不少熟识的人都表现出了惊讶。

其中母亲的反应最为激烈。

去年11月初,尼莫的一条“90后住家保姆的一天”的短视频大火,母亲第一次从视频中看到了女儿的工作内容,又心疼又生气,一气之下便拉黑了尼莫。

因为考虑到母亲的感受,尼莫很快删除了那条视频,但还是没换来母亲的原谅。

母亲曾多次提议让尼莫去考当地的音乐老师,“有个编制,将来稳定。”

这符合许多人对于女性职业的期待,但尼莫却“最讨厌稳定”。

“别人可能想要稳定,我就特别讨厌稳定,我就恨不得自己不知道下一顿饭在哪。”尼莫常常想,如果现在就能一眼望到70岁的生活,且一成不变,那实在太没劲了。

世俗的标准好似一张大网,她可以暂时在空隙中歇息,但没人能真正从中永远地逃脱。

社交平台上,有人给尼莫留言,“你就是保姆命,就一辈子干保姆吧。”这让尼莫火冒三丈。

尼莫当即回怼了一句,“敢问您是什么命?”,没想到对方继续咄咄逼人地反问道,“我能请得起保姆,你说我是什么命?”

从业五年来,她接触过不少身价不菲的雇主。他们大多十分低调,无一例外都很有涵养。

尼莫能够分辨什么是发自内心的尊重,“真正有钱的人,反而是不会在网络上说这样的话。”

命运图卷的展开,总带着三分的戏剧性。

在成为住家保姆之前,尼莫有着多重身份,她是音乐表演专业的毕业生、日本归来的留学生以及职业化妆师。

丰富的经历让她拥有了区别于普通家政从业者的职业竞争力,但这一切都并不在尼莫的“计划之中”,回看她的成长路径,每一步几乎都是被某种直觉推着走。

“不按常理出牌”,提起女儿时,尼莫的父母常常这样讲。每次尼莫打电话说,“有一个好消息”时,尼莫的爸妈往往会在心中提着一口气,担心尼莫又有什么“新动作”。

担心之外,父母清楚的是,尼莫是个自己拿主意拿惯了的孩子。

自12岁起,尼莫便在寄宿学校读书,她的独立性也逐渐养成。“我是那种,离开家时间越长,越不想家。”

少女时代,尼莫最大的烦恼便是自己的样貌。尼莫回忆,这种外貌焦虑自打记事起,就困扰着她。

小时候,尼莫曾多次问父母,“我长得丑吗?”父母给出了尼莫认为十分客观的评价,“肯定不是太丑,但也绝对算不上好看,就是一般人。”

高中,尼莫的相貌困境变得更为强烈。

自小有着强烈表演欲的尼莫,想走艺术生的道路。但在艺考的现场,尼莫只想把头埋得深一点更深一点,在她的四周,“目之所及全是漂亮小姑娘”。

“我的发际线一直很高,牙齿也很突。“为了改变自己的“硬伤”,尼莫试着植发、正畸、减肥。

这是她所认定的人生“三大坎”。为了这三件事,尼莫付出了金钱和时间,以及难以承受的疼痛。

整发际线,是要将头发的毛囊种植到额头前方,做完手术那天,尼莫满头是血。经历了痛苦的恢复期,尼莫如今对植发的成果还不甚满意,“当初设计的发际线还是有点高了。”

在牙齿上,尼莫付出了更多:更长的周期以及更多的经济投入。她至少需要三年半的时间才能完成一轮调整,想起当时咬牙分期付款的刹那,尼莫感到自己有些“勇”,“那可是14万啊。”

相比整牙之前,尼莫的样貌确乎在一点点调整。这个进程预计还会持续一年以上。这些改变的效果之慢,当事人常常看不出来。但从旁观者阔别许久的偶尔惊讶中,那些意料之外的正面反馈,足以让尼莫感受到自己的坚持是有价值的。

2014年的夏天,22岁的尼莫从音乐系本科毕业。同年毕业的同学不少去做了音乐老师,这实在不是尼莫所向往的。

她想出去看看。考虑到欧美国家的费用较高,尼莫找到了去日本游学这条路。

带着一股子冲动的劲头,尼莫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全脱产学习日语,并如愿在2015年初成为了一名日本留学生。

相较于要读一个学位回来,尼莫更迫切的心情是去“看世界”。然而,看世界简单,生存却难。

尼莫没有想到的是,很多简单的事情,离开了自己熟悉的环境,竟能变得那么困难。

睡眠问题困扰着她,“我这个人吧,只要睡不好觉,我就什么心情都没了。”

回忆起在日本的那段日子,尼莫觉得实在称不上愉快。

因日本全境均处于地震带,日本的房屋建筑往往采用木制结构,质量轻、抗震性能更好。

但劣势也相当明显。尼莫最直接的感受就是,“隔音很差”。楼上楼下,邻居左右的声音常常听得清清楚楚,住在尼莫楼上的年轻男孩总是打游戏到凌晨三点,他敲键盘和激动呼喊的声音都常常吵得尼莫睡不着觉。

没睡好觉的那一年,尼莫感觉自己“都快神经衰弱了。”

每次看到住在旁边的日本老夫妇,尼莫也会想,他们是怎么适应这样不隔音的环境的呢,能休息好吗?

为了减轻留学期间的经济压力,尼莫会留心各种兼职的工作机会。

当时,尼莫在日本上的学校,会给学生提供一些勤工俭学的机会。每天一早开始,尼莫会去到学校合作的印刷厂包书皮,中午再骑半小时的自行车赶回学校上课。

授课时间会从下午一点持续到晚上。一天的课程结束后,还有第二份工作在等待着尼莫——打扫学校教室的卫生。这会赚取额外的津贴。

然而打工结束后,迎来的又是难以入睡的夜晚。“一天两份工,晚上又睡不好觉,你说痛苦不痛苦。”

在日本的日子里,尼莫的独立生活能力再次得到锤炼,做饭洗衣等家务事愈发纯熟。那时她尚不知道,未来这些生活技能将成为她重要的“吃饭的本事”。

从日本回国后,尼莫下的第一个决心,依然充满着冲动色彩的:学化妆。

光鲜亮丽的演艺圈是尼莫从小向往的世界。

那是美貌和颜值经济的聚集和爆发之地,认为自己有着颜值短板的尼莫,对那些能够靠颜值吃饭的人充满了好奇。

而化妆师,似乎正是最接近这一圈子的职业之一。

交了一万多的学费之后,尼莫成为了正式的化妆师学徒,进入了这个圈子,尼莫才发现原来化妆师的世界也自有其分类,比如新娘化妆、时尚化妆、艺术化妆。

跟明星接触最多的便是时尚化妆,在学习的过程中尼莫也实现了见明星的愿望,比如“白到发光”的超模何穗。

也是在这份工作中,尼莫遇到了自己的第一位“雇主”。那是一位相熟的客户,恰好需要一位能带孩子学习的住家保姆。

尼莫决心先给自己三天时间试一下。2017年,25岁的尼莫在北京,正式开始了自己的第一份家政工作。

作为家政行业的新人,尼莫当时并未经过任何培训。那时,她不仅要陪伴孩子学习,还要负责一家三口的一日三餐,包括全家的家务。

如今回想起自己的第一份家政工作,尼莫都觉得不可思议,“当时那么大的强度,还敢给一家三口人做饭,我胆子真是够大的。”

第一家雇主出国后,尼莫发现家政工作的特殊性,使得她能够发挥所长,好似自己的“毕生所学”都有了去处。

尼莫找到了一家正规的家政中介公司,决心正式踏入这个行业。上岗前,她第一次接受正式的家政培训。

培训于她而言并不算有难度,熨衣服和一些基本家务的标准,尼莫在第一次的家政工作中基本都已经做到心中有数。

真正开始成为职业家政之后,尼莫面对的第一个显著变化是,时常会有人叫她“阿姨”。

出生于1992年的她,在家政行业中显然属于“年轻派”,但由于社会对行业的固有印象和称呼习惯,“阿姨”往往成为了家政从业者的代称。

尼莫对于“阿姨”这一称呼很快免疫,并没有经受外界想象的所谓“痛苦的心理过程”。

许多年纪较大的从业者也会被称呼为“姓氏+姐”的组合,年纪较小的则会在称呼前加一个“小”字。

尼莫本名刘宇,按照惯例雇主可以叫“小刘”或者“小宇”。

后来,为了方便,她都会主动自我介绍,请雇主家庭直接称呼她的英文名“尼莫”。一个简单称呼的改变,带来的是轻松而平等的心理感受。

尼莫有从小学习小提琴和钢琴的经历,对于英语和日语也有一定基础,在家政工作中,尼莫的侧重点往往是偏向于对于雇主家小朋友的陪伴学习。

从业五年来,尼莫经历了三家雇主。这个数字不算多,却更显示出了尼莫服务的长久性。

在这一行,每次“上户”做的时间越久,越能展示出服务的稳定性。

“我所有的技能,在这儿全都展示出来了,别的也没了,我有的,我全都发挥出来了。”

她不是专业的钢琴老师、小提琴老师,却已经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来陪伴孩子学习这一切。

带孩子练琴时,尼莫会想起自己从前求学的那些日子,单纯快乐无忧无虑。

关于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尼莫有自己的看法,碰到意见不合的家长,尼莫会选择离开。

“我觉得孩子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思维方式和好的性格会比单纯背了多少首古诗、多少乘法表重要得多。”

尼莫更希望自己可以作为孩子的“最佳辅助”出现,而非一个严格的家庭教师或者勤恳的保姆。

尼莫曾经看到过一条留言这样评价她,“什么都会一点,但是什么都不精。”她对此比较认同,“其实我觉得他说特别对,我就是各方面可能都会一点,但是都单拿出来就不足以构成专业。”

但尼莫也清楚自己的优势,她是很好的带领者和陪伴者,就像孩子的大朋友,既能一起搭乐高玩游戏,又能一起学习。

哪家小朋友不希望有一个这样的大姐姐呢?

走红后,尼莫体验了很多一辈子都没有尝试过的事。包括录制央视的《开门大吉》。

那天的尼莫格外紧张。听闻尼莫是音乐系毕业,在化妆间,编导让还尼莫即兴来了一段美声。那被尼莫称之为“社死现场”。

但神奇的是,唱完之后,尼莫心中的紧张荡然无存。像是一阵神奇的解压术,尼莫放下了全部的防备。

尼莫形容自己有些“阳光型社恐”,即使内心很想要交朋友,但是却会表现得格外小心。

但在社交网络上,这一切都不再是问题。那条爆红的视频让尼莫在短时间内收获了来自各界的关注,也包括行业内的目光。

一些在美国、加拿大、澳洲做高端家政的同行也陆续联系到尼莫,简单的交流中,大家的共识明显:家政行业整体正在向好。

在疫情爆发的2020年,中研普华研究院的数据表明,超过三千万人通过家政服务行业获得了收入。截至2021年上半年,家政服务的市场规模已突破3000亿。

巨大的市场需求诞生于中国快速城镇化的进程之中。老龄化和生育政策的变动,都对家政服务的社会化程度起到了助推的作用。

目前,国内家政行业的服务主要呈现为三大层次:首先是提供做饭保洁等简单家务劳动的初级服务,其二是提供护理、育儿等具有一定技术、知识要求的中级服务,第三是提供管家、理财、家庭咨询等复合功能的高级服务。

尼莫的日常工作覆盖了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在家政圈,她显然具有独特的职业竞争力。

许多家政公司甚至会拿尼莫的案例来做宣传,吸引更多的优质人才进入家政行业。

曾经因为尼莫执意要做保姆而把她拉黑的母亲,也重新加回了尼莫的微信。

尼莫的父亲更为理解女儿的选择,他认为女儿更像是《简爱》女主人公那样的家庭教师,如书中所言"当我们的灵魂穿过坟墓走到上帝面前,我们是平等的"。

做住家保姆,并没有湮灭尼莫的个人价值。

但和母亲的和解,并非一劳永逸。观念的摩擦从未停歇。她坦言自己已决定不婚不育,而这一主张即将面对的家庭和社会阻碍尚未解开。

她的职业身份和人生选择,是新时代的迷思之一。曾经人们高呼着的“知识改变命运”,但在这个时代,“好命运”的标准似乎仍在不断更新之中。

如今,尼莫能拿到至少每月一万五的收入,这份并不低的薪资和这份工作所面对的争议,似乎是与“体面进取”价值维度的对抗。

“跟孩子在一起很开心,比如最近我们一起拼了一个大乐高,或者我给她做了一个提拉米苏,她特别开心我也会特别开心。”

对于尼莫来说,工作应该是快乐的一种实现方式,她不想把自己归结为任何一种职业属性。只要开心,有可能“下一秒就去做别的了”。

于尼莫而言,自由是这份工作能给她带来的最重要的附加价值之一。

这不是指工作时间的自由,更重要的是心灵世界的自由——能自由地、不为世俗所动地选择自己的职业,和人生。

在她的人生价值排序中,自由排在第一位。其次是爱。在爱的关系中,她最为看重的是父母。

不久前的“520情人节”,尼莫拿出将近五千块钱给父母准备了真丝睡衣作为情侣礼物,她手写了一张贺卡,落款是“想把世界上所有好东西都买给你们的好闺女”。

今年年初,她还曾计划带父母到三亚看海,没想跟疫情撞了个满怀,只能一拖再拖,至今未能成行。

她喜欢大海的宽广和自由。自小在山东东营长大的尼莫,不知背过多少遍“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诗句。

在她的印象里,黄河肆意奔流直入大海,而广袤无际的海包容得下一切。在她的世界里,万般皆小,但唯自由与爱,她愿用一生所能,去追逐与守护:

“我没有任何背景和资源,甚至从事特殊和具有争议的职业。

但爸妈身体健康、原生家庭幸福,这是我千金不换的财富,是我努力的全部源动力。”

}

我就是和苏菲不同专业的同学,所以也来说说我自己的情况和感想。

我来日本的途径和苏菲一样,国内本科毕业→日本学校研究生→修士这么一个流程。

决定来日本的契机现在想想很有意思,是在大四第一学期的最后才突然决定的,准备时间上算是比较晚的。当时其实是在复习国内的研究生考试,但是读了本专业国内名校的几位老师的书之后,觉得有些书实在令人失望,同时复习过程中接触到的一些政策上的问题越多就越觉得在国内读研混个学位没什么意思(接受拍砖,但当时我心里的状态的确如此)。

于是在2009年12月的某一天晚上躺在床上准备睡觉并思考人生的时候,就突然决定了我要来日本留学。决定留学以后,考研复习完全就被抛弃了,但因为当时已经报过名,所以后来考试还是去参加了(题外话)。

紧接着就开始着手2010年10月研究生的申请,首先为了了解日本的留学机制,还有日本的大学信息,我开始了在各种论坛长达一个半月的潜伏,浏览了各种扫盲帖还有一些申请技巧,对日本留学的情况有个大致了解后,开始选定部分大学然后浏览各个大学主页,找到符合自己申请方向的学院或老师,并开始将邮件分类,我当时是像高考志愿一样分了三级,把不同老师的邮箱分到不同的级,然后开始写自我推荐信开始一轮一轮邮件轰炸套磁。

在2010年年初收到了几位老师的回信后准备材料开始申请,具体材料根据学校不同有变化,但唯一不变的就是研究计划书(个人认为这个东西应该是申请时最重要的了)。2010年7月大学毕业的时候拿到了北海道大学的合格通知以及东京大学的不合格通知。

当时因为被东大拒绝所以很不服气,于是拒绝了北海道大学的入学,开始2011年东大4月生的申请,后来证明这种坚持是值得的,2011年4月成功来到了东大(想想那时候的情况其实还是挺悬的)。

日语的话还是要感谢华中地区某七校联合办学的双学位项目,2007年开始在某科技大的日语专业开始读双学位,2009年年初考的N2(当时还是老二级),2010年双学位毕业以后考的N1。所以语言方面可以算是准备比较早的。来到日本以后和苏菲一样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日语学习班和语言交流项目巩固基础并练习听力和口语。

4月入学以后,开始准备4个月之后的大学院考试,同时开始寻找打工机会,实现自立(打工的问题如果有需要以后专门开个帖说下)。我本科学的是广播电视新闻,来到东大以后也准备考相关的专业,这个专业因为是文科,所以对日语要求很高,考试内容除了学院托福以外,专业知识的考试准备起来很费时间。

试卷主要分三问由论述题和名词解释构成,全卷下来要求答题字数在6000字左右,考试时间2小时,可以说是题量很大对专业和日语要求也比较高的考试了(每年日本学生写不完也是常事)。正式准备是从2011年5月底开始,不仅要阅读大量的专业书籍,而且还要记很多专业词汇及解释(应付名词解释题),同时还要提高日语的书写水平和书写速度。同时还要做过去的考题。

考试过了之后是面试,和苏菲所说的情况不同的是,在我们院面试也是考核的重要标准。面试时间共15分钟,7分钟陈述自己的研究计划,剩下8分钟由五位面试老师分别提问。这种面试形式就要求考生要有很稳定的心理状态,还要对自己的研究计划充分理解,比如老师从中挑选一个概念考你的时候,一定要说出正确的相关知识还有自己的想法。不用说这种考试形式对日语也是有一定的要求的。

所以说轻轻松松靠运气去好学校的几率还是十分小的,重要的是信息的获取收集还有自身的努力吧。祝想来留学的同学都能申请到理想的学校。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去日本留学的流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