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吃烧烤的木炭养花有什么功效?

台湾大学最新研究发现,烧烤的时候烤肉的油脂滴到高温木炭上,排放出的致癌物PM2.5细悬浮微粒和PM10悬浮微粒将暴增10到100倍,甲醛、乙醛、苯的排放量也增加,提高患等疾病的风险。

研究结果发现,不论何种肉类油脂,都会增加木炭排放的污染物,又以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最高等级、一级的PM2.5,及会引发气喘等呼吸道疾病的PM10增加最明显。

研究摘要提到,燃烧中的炭加上油脂,排放的PM2.5从每公斤14.27至454.15毫克,提高到每公斤1,029.38至4065.14毫克;PM10从每公斤32.82至562.54毫克,提高到每公斤1,611.33至4,800.50毫克,“综合而言约增10到100倍”。油滴入高温木炭,也会使一级致癌物甲醛、苯及二级致癌物乙醛,连同二氧化碳、甲苯等污染物排放量上升。这些致癌物附在烧烤的食物上,或者漂浮在空气里被顾客吸入,对健康危害极大。

PM2.5为粒径范围在2.5微米或以下的细悬浮微粒,非常微细容易随着呼吸进入人体穿透肺泡,直接进入血管中随着血液循环全身,不仅会引发心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更增加肺癌等。PM10是指粒径在10微米以下的粒子,容易通过鼻毛到达喉咙,会累积在呼吸系统中造成侵害,诱发哮喘,引发心脏病、肺病、呼吸道疾病。

预防和抵抗肺癌,可以服用,


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原创文章,转载必须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链接

肺癌靶向药容易耐药怎么办?特罗凯联合贝伐珠单抗,有效抑制肿瘤耐药!

小细胞肺癌有新药可用啦!国产PD-1免疫治疗药斯鲁利单抗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

甲磺酸伏美替尼片(艾弗沙)说明书(适应症、用法用量、副作用)

75岁以上肿瘤病人可以做免疫治疗吗?K药治疗老年患者临床试验结果公布

劳拉替尼获批上市!治疗中国肺癌病人疗效公布,价格多少钱?

劳拉替尼治疗晚期肺癌,生存期达到克唑替尼4倍以上!国内什么时候上市?

肺癌新药上市!布格替尼、特泊替尼、达拉非尼+曲美替尼,都是口服靶向药!

好消息!恩沙替尼获批肺癌一线治疗,生存期达到克唑替尼的2.5倍!

阿替利珠单抗获批肺癌手术后辅助治疗,60%的患者3年没有复发或死亡!

晚期肺癌吃靶向药奥希替尼,配合吃人参皂苷有用吗?

}

古人也爱吃烧烤 技法食材更讲究

《诗经》中就记载了“燔”“炮”“炙”一兔三吃,还有烤乌鸦、烤骆驼、烤鸳鸯

  ■《庖厨》画像石(局部)

  ▲绿釉陶烤炉,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上林方炉,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夏天,是撸串的时节。约上三五好友,一起喝啤酒撸串,不失为炎炎夏日的一桩美事。烧烤当然不是现代人的专利,虽然古代并没有“烧烤”这个词,而是用“炙”来指代,但其实古人的烧烤食材丰富得多,吃法更是五花八门。

  烧烤在古代有三种技法称呼,分别为燔、炮、炙。燔,《礼记》中解释“加于火上曰燔”,也就是直接放在火上烤;炮,需要先将食材用草或者湿泥包裹起来,然后放火中烤,做法类似于后世的叫花鸡;炙,“贯串而置于火上”,可以理解为现代意义上的烤串。

  《孟子·尽心下》里有关于炙的记载,其中公孙丑问:脍炙与羊枣孰美?脍,指的是细切的肉或鱼,脍炙就是烤肉或者烤鱼。可见早在先秦以前,烧烤就已经站在食物链的顶端了。由此,到了后来人们把到处为人所称颂的诗文称为“脍炙人口”。

  《诗经》中也有关于炙的记载,《诗经·瓠叶》云:“有兔斯首,炮之燔之。君子有酒,酌言献之。有兔斯首,燔之炙之……有兔斯首,燔之炮之……”这里描绘了一群贵族烤着兔肉饮酒的场景,而且人家吃得还特别讲究,“一兔三吃”,分别用炮、燔、炙三种烧烤技法烹饪。先秦人对烧烤的热爱在《楚辞》里也有体现,比如《楚辞·大招》云:“魂兮归徕!恣所择只。炙鸹烝凫,煔鹑陈只。”看看当时楚国人吃得有多“野”:火烤乌鸦、清蒸野鸭、烫鹌鹑……烤乌鸦是个什么味道?现代人恐怕很难想象啊!

  木炭讲究材质 食材路子更野

  现存的对于汉代烧烤饮食风俗的记录,大多见于画像石资料。徐州铜山汉王乡东汉墓出土的《庖厨》画像石,第一层中间刻有人在案上切肉,右边有一人在炉上烤肉串,他左手拿着肉串,右手持扇子扇火,左边悬挂的是待烤的肉类和待宰的动物。这画面,这动作,是不是仿佛昨晚在小区门口的烧烤摊见过?

  汉代烧烤所用的木炭,开始讲究材质。其中,桑炭为最上。张家山汉简《奏谳书》中记载了一件君主吃烤肉吃到头发,怒而追查的案件。查案人表示:臣调查了一下烤肉工具,木炭是很好的(“桑炭甚美”),铁炉也很坚固,这样烤出来的肉,再夹出来都焦脆了,却唯独三寸长的头发不焦,这不像是烤肉人的罪。

  接下来再来看看烧烤最重要的一项——食材。汉画像石庖厨图上,不仅显示了宰牛、羊、猪及杀鸡、屠狗等情景,还悬挂着龟、鱼、雁、鸟、兔等不同动物的腿肉。传统“野味”如鹿、麋、野猪、兔、雁、雉、雀、鹤等也一一在列。与前代相比,汉代烧烤的食材路子更野,陕西历史博物馆藏有一架绿釉陶烤炉,上面的沿口两枚签上分别串了四只无翅蝉。

  认为吃烤全羊消灾 四种烧烤能治痔疮

  烧烤到了唐朝,突出一个字——豪。唐代边塞诗人岑参是一位烧烤美食家,他在《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中提到了食用骆驼肉,“浑炙犁牛烹野驼,交河美酒归叵罗”,《酉阳杂俎》中也提到“将军曲良翰,能为驴鬃驼峰炙,味甚美”。“烤驼峰”带有“西域风味”,做法是将驼峰切成薄片,佐以各种香辣调料烧烤。

  这些都不是北方常见的菜肴,只在盛产骆驼和胡风盛行的地方比较多见。唐代的烧尾宴食单上有一道“红羊枝杖”(可能是现代烤全羊的前身),做法是将全羊留有四肢,在火上烤成近似红色,谓之“红羊”,取消灾灭祸之意。

  吃烧烤现在常被视作不健康的饮食方式,而在唐代人眼里,有些烧烤却属于药膳。唐代名医咎殷在《食医心鉴》中记载了鸳鸯炙、野猪肉炙、鳗黧鱼炙、炙鸲鹆(八哥)、炙黄雌鸡等多种烧烤美食。他在书中提到,前面四种烧烤还能够治疗痔疮及并发症。如“野猪肉炙”,就是烤野猪肉,将2斤野猪肉,切好,撒上椒、盐、葱白等弄熟,空心食用,能“治久患痔下血不止、肛边及腹肚疼痛”;“鸳鸯炙”,就是烤鸳鸯,用鸳鸯一只,烤得特别熟,然后细切一下,蘸五辣醋吃,能“治五痔瘘疮”。

  宋朝人继承了隋唐的烧烤风格,食材益发广泛,并被引进节俗之中。宋时的“暖炉会”中,吃烧烤便是内容之一,《岁时杂记》也说:“京人十月朔沃酒,及炙脔肉于炉中,围坐饮啖,谓之暖炉。”

  羊肉在宋代极受推崇,据相关史料的记载,宋朝最喜欢吃羊肉的皇帝是宋仁宗。《宋史·仁宗本纪》说北宋仁宗皇帝一日晨起,对近臣说:“昨夕因不寐而甚饥,思食烧羊(烤羊肉)。”侍臣问:“何不降旨取索?”仁宗回答:“我听说最近宫内但凡兴起什么,宫外就跟着效仿。我害怕今天夜里吃了烤羊肉,底下人就会做好皇帝天天夜里都要吃烤羊肉的准备。年深月久,杀羊无数。岂能为了自己一时的口舌之欲而开启无穷的杀戮呢?”仁宗说完,左右人等皆呼万岁,有人感动得涕泪横流。

  宋人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详细记录了宋朝夜市中食物的丰富,其中冬日夜市上流行一种美食,名曰“旋炙猪皮肉”,就是将猪皮肉放在炭火上烤制,猪皮上挂一丝丝肉,既能尝到烤肉的美味,还会嚼出猪皮的油,让有嚼劲的猪皮口味不会太差。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用什么可以代替木炭烧烤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