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社区学前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发展趋势?

遵义师范学院 2020 年“专升本”学前教育专业考试大纲

《学前教育学》、《幼儿心理学》是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必修的基础课程,也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升本的考试课程。要求考生初步掌握有关《学前教育学》、《幼儿心理学》的一般概念、掌握学前教育、幼儿心理的基本规律及主要理论观点和实施原则;学会运用学前教育学、幼儿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分析研究幼儿及幼儿园教育的现象和问题,并具有尝试解决幼儿园教育中新的矛盾和问题的基本能力。

《学前教育学》《幼儿心理学》

闭卷、笔试,满分 150 分,考试时限为 150 分钟。

两科考试科目的考试内容分别依据的教材为:黄人颂主编 《学前教育学》(第三版),人民教育出版社;李红主编《幼儿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具体内容要求《学前教育学》主要考点及要求:

第一章 学前教育学的对象、任务及发展

1. 了解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概念,掌握学前教育的概念、价值、性质、特点等相关内容。

2. 了解学前教育学发展的四个阶段的特点,掌握不同阶段相关代表人物的著作及其贡献

第二章 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1. 了解古代学前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以及从近代到现代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特点。

2. 了解影响学前教育发展的因素(经济、政治、文化、社区、科学、社区和家庭),掌握学前教育和社区、家庭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 学前教育和儿童身心发展的关系

1.了解遗传、环境和教育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2.了解几种教育和发展的理论,掌握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

3.掌握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

第四章 教育目的与学前教育任务

1.掌握我国教育目的概念,了解我国学前教育的目标。

2.掌握体育、智育、德育、美育的概念,了解其目标及实施要领。

第五章 0-3 岁儿童的教育

1.了解 0-3 岁儿童教育的内容

2.掌握 0-3 岁儿童教育的方式

1.了解游戏的起源和不同游戏类型的分类依据

2.掌握幼儿游戏的特点与作用。

3.了解不同的游戏理论

4.掌握游戏和幼儿园课程和教学的关系

5.了解幼儿园角色游戏的含义及对幼儿发展的意义、掌握角色游戏的指导方法,

6.掌握幼儿园结构游戏的含义及对幼儿发展的意义、掌握结构游戏的指导方法,

7.掌握幼儿园规则游戏的含义及意义、掌握规则游戏的指导方法。

8.掌握教师在儿童游戏中的角色

第七章 幼儿园的课程与教学活动

1.理解课程与教学的概念

2. 了解我国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的发展情况

3.认识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的理论与模式

4.理解掌握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原则和方法

5.了解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过程、环境和组织

第八章 幼儿园的日常生活和节日娱乐活动

1.了解日常生活活动组织与实施的基本原则

第九章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

1. 了解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意义和任务

2.掌握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和具体措施

第十章 家庭、社区与学前教育

1.了解作为合格家长应该具备的良好条件

2.了解如何进行家庭教育方式方法

3.托儿所、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原则与方式

4.认识幼儿园教育与社区的关系

第十一章 学前教师的专业发展及其培养

1.掌握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特点及在幼儿保教中的作用

2.明确幼儿教师的职责及应备的职业品质

3.掌握学前教师的专业素养结构

4.了解学前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培养

第十二章 幼儿园管理、评价与研究

1.了解幼儿园管理的基本情况

《幼儿心理学》主要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幼儿心理学概述

1.了解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

2.掌握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质(特征)。

3.掌握现代化的儿童观

第二章 幼儿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了解幼儿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观察法、调查法、测验法、实验法)

2.知道幼儿心理学的研究程序。

3.了解幼儿心理学三种主要的研究类型。

4.掌握幼儿心理学常见的研究方法(视崖反应法、习惯化法、陌生情境研究法、皮亚杰的研究方法)。

第三章 幼儿心理发展的理论流派

1.掌握成熟势力说、精神分析学派、发生认识论、社会文化历史理论的代表人物、基本观点和评价。

2.了解朱智贤、林崇德的心理发展观。

3.了解心理发展理论的新进展。

第四章 幼儿感知觉、注意的发展

1.掌握幼儿视觉的发展(视敏度、视觉发展关键期、颜色视觉)

2.掌握幼儿视知觉的发展(形状视觉、方位知觉)

3.掌握幼儿注意发展的特点及促进幼儿注意发展的策略。

第五章 幼儿记忆的发展

1.了解记忆的概念及其分类。

2.掌握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及促进幼儿记忆发展的策略。

第六章 幼儿思维的发展

1.了解思维的定义、分类及结构。

2.掌握幼儿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

3.掌握幼儿想象的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

4.掌握幼儿创造力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

5.知道促进幼儿思维发展的策略。

第七章 幼儿执行功能和心理理论的发展

1.了解幼儿执行功能的成分、发展及典型的实验。(六合子任务、白天-黑夜任务、Stroop 任务)

2.了解幼儿心理理论的概念、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

3.掌握促进幼儿心理理论发展的策略。

第八章 幼儿语言的发展

1.掌握幼儿言语发展的特点(语音发展、词汇发展、句子的发展、言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2.了解幼儿言语获得的理论。

3.知道促进幼儿言语能力发展的方法。

第九章 幼儿情绪和意志的发展

1.了解幼儿情绪发展的概念和种类。

2.掌握幼儿情绪发展的一般趋势、幼儿基本情绪的发展及幼儿高级情感的发展。

3.了解幼儿意志的发展。

4.知道促进幼儿情绪、意志发展的策略。

第十章 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

1.了解自我意识及其心理成分。

2.掌握幼儿自我评价发展的特点及幼儿情绪控制发展的特点。

第十一章 幼儿社会性交往的发展

1.了解亲子交往的含义、性质。

2.掌握依恋的类型、形成标志、发展阶段。

3.掌握师幼互动的基本特征。

4.掌握同伴交往的类型。

5.掌握促进幼儿良好社会交往技能的策略。

第十二章 幼儿品行的发展

1.掌握皮亚杰、科尔伯格、艾森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2.了解幼儿道德认知获得的途径及影响幼儿道德认知发展的因素。

3.掌握幼儿亲社会行为培养的策略。

第十三章 幼儿性别角色的获得与发展

1.掌握幼儿性别角色获得的影响因素。

2.了解幼儿性别角色的差异

第十四章 幼儿游戏(略)第十五章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1.掌握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准及影响因素

2.了解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方法与途径。

第十六章 幼儿期的问题行为及其矫治

1. 了解幼儿期常见的问题行为(认知发展掌握、社会性发展障碍和综合性发展障碍)及其矫治方法。

第十七章 当代幼儿园教学模式及其心理学基础(略)五、试卷结构

1.试卷题型结构: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活动设计题。(命题教师从五大题型中选取相关题型类型组卷)

2.试题内容结构:考试大纲相关内容

黄人颂主编 《学前教育学》(第三版),人民教育出版社李红主编《幼儿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

早教机构在九十年代末就开始慢慢的形成了,不断的发展,到早教机构已经有一定成熟了,早教机构能有助于孩子的成长。早教机构的通俗含义是为所有没有精力和时间引导教育孩子的家长提供上门式的一对一的专业服务机构。

让孩子从出生一开始就得到良好的照看和引导教育,为成千上万的年轻父母解决后顾之忧,让家庭生活变的圆满温馨。早教机构经过萌芽——形成——发展这三个期间,到早教机构已经有一定的完善。

改革开放初期,百废待兴,全国人民积极投入生产建设,国民经济水平蒸蒸日上。经济体制的改革,导致国人日益繁忙,尤其是一些一线城市,一些年轻的父母甚至都没有时间去照顾自己的孩子,于是,她(他)们或让亲人托带,或者找一个比较可靠的保姆代为照看孩子。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这种现象变的愈来愈普遍,但期间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才引起了一些善于捕捉机会的人的注意。

简言之,照看孩子的人仅仅是为了照看孩子,而没有对孩子进行一定良性的引导教育,这样的结果不但浪费了孩子年幼时可贵的天才启蒙期,更加深了家长孩子之间的代沟,于是,早教机构的前身开始登上生活的舞台。

到了九十年代末,国民经济水平一翻再翻,各行各业的分工更加明确,同时国民需求普遍上涨,导致产品供不应求,再加上政府鼓励个人创业投资,在这种社会环境下,人们本就已经不够用的时间显得更加紧迫。

这时,一些大中型城市已经兴起了开办学前教育机构的风潮,但学前教育机构仍然有一定的条件限制,如孩子的学龄等一些其他的客观条件,而且因为孩子太多,无法精心去督促管教某一个孩子,因此引起的种种问题同样也愁煞了所有孩子刚出生的年轻父母。

这样的问题不断地发生出现,引起了一些有心人士的注意,他们结合自己的其他各种资源,最终形成了提供一对一的专业早教机构。

二十世纪末期直到如今,多家早教机构已经在全国各个大中型城市建立,在不断开拓服务空间的同时也在不断的总结经验,完善管理,使得其内部规模、外部资源再不断地扩大强化,并且开始学会结合一定的高科技手段来拓展自己的服务空间,例如利用传统的广告媒体和一些网络的营销手段等。

现如今,早教机构已经遍布全国的大中型城市,其内部的管理机制,服务体系也在不断地加强和完善,并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赞赏和认可。

孩子的成长牵动了千万年轻父母的身心,因为孩子不仅承载了父母的希望,更让人们看到了新一代的美好未来!与您相伴的,是早教机构的欣欣向荣!

(一)幼儿教育从县城向农村延伸,入园(学前班)幼儿成倍增长,从单一的县幼儿园发展到各乡镇中心学校的学前班。

(二)幼儿教育逐步走向正规化、规范化、科学化。

(三)重视和加强硬件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四)突出重点,办好示范。

本回答由无锡耀点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提供


· 来这里与你纸上谈兵

你好,很高兴为你服务,关于你的问题简述学前教育发展历程,请你耐心等待,正在问你解答中。


推荐于 · TA获得超过1.7万个赞

幼儿教育机构的产生和发展

(一)世界上第一个幼儿园的诞生
德国幼儿教育家福禄培尔被世界誉为“幼儿园之父”,是他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幼儿园。福禄培尔认为,教育能发挥幼儿内在的生命力,怀着这样的教育理念他在德国布兰肯堡创办了一个“保姆养成所”,为了保姆们有实习的场所和对象,他集合了村里40名6 岁以下的幼儿,同时成立了一所“游戏与作业教育所”。1840年5月的一天,福禄培尔在村里的山丘上散步,站在山顶上向下遥望,看到金色的夕阳和树木上点点的新绿,他突然大叫:“有了!就把它叫做儿童的花园(Kindergardnen)吧!在这个花园里,幼儿不会受到压抑,他们可以得到自由的成长,而保姆就是施肥的园丁。”从此以后,福禄培尔把他的幼儿教育机构正式命名为“幼儿园”。在他的幼儿园里,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幼儿通过他特别设计的玩具── “恩物”来学习,并得到体力、语言、认识、想象力、创造力等多方面的发展。福禄培尔创建的幼儿园是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幼儿教育机构。之后,幼儿园的名称被全世界普遍采用,许多幼儿园也很快在欧美各国创立起来。
(二)幼儿教育机构的发展
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现代社会文明的飞速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力大大提高,世界性的竞争加剧。各国为了多出人才,早出人才,普遍重视幼儿教育。幼儿教育的社会价值和教育价值开始为全社会所认识,从而幼儿教育机构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1.国外幼儿教育机构的发展
(1)幼儿教育机构数量的增加
随着现代化生产的发展,幼儿园数量增加很快,尤其是入小学前一年的教育。如法国、日本、美国、苏联等的幼儿园普及很快,人园率都在90%以上。不过,由于世界各国经济水平、教育政策、文化传统、生活习惯等的不同,幼儿人园率差别较大,幼儿园发展速度也不同。
(2)幼儿教育机构的多样化
为适应普及幼儿教育的需要,为适应现代社会家长的各种需求,幼儿教育机构越来越多样化。由私人、国家、团体、企业、教会等开办了各种托幼机构,在结构、规模、教育目的、教育方法、教育内容等方面各不相同,各有特色,相互竞争,促进了幼儿教育机构向着形式多样化、功能多样化、组织多样化、教育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如除了全日制、半日制的机构之外,还有许多入托时间灵活机动的幼儿教育机构,美国的假日儿童中心、蹦蹦跳跳室,英国的游戏小组等都是这种适应性很强的机构;办园目的也五花八门,有实验性的、示范性的、家教性的、病残儿童诊断治疗的、训练某种技能的,等等。各派幼儿教育理论百花齐放,有不同教育主张的幼儿园,如福禄培尔式、蒙台梭利式、皮亚杰式幼儿园等纷纷出现。
(3)师资质量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这是幼儿教育机构发展的重要标志。由于教师水平的提高是高质量教育的重要条件,因此师资质量就成为教育质量提高的重要标志。世界各主要国家如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都将幼儿教育师资提高到了大专以上水平,并实行专门的教师资格制度。同时,教师的教育价值观的进步,使尊重幼儿,保障幼儿权利,让幼儿全面发展而不仅仅只是发展身体或智力,成为世界幼儿教育工作者的共识。这一切使幼儿教育质量的提高有了根本的保证。
2.我国幼儿教育机构的发展
(1)我国近代第一所幼儿园的诞生
我国自己创办的第一所幼儿教育机构是1903年在湖北武昌创办的湖北幼稚园(1904年清政府将其改名为武昌蒙养院)。当时民族危机深重,救亡图存的呼声响遍中国大地,一些先进人物纷纷向西方寻求救国的真理,西方的教育制度成为他们学习的重要内容。在戊戌维新运动的推动下,“效法西洋、倡办西学”成为潮流,对幼儿实行“公教公养”的主张也随之被提了出来。为了满足民众变革的要求以维护封建统治,清政府湖广总督创办了“湖北幼稚园”。之后又在长沙、北京、上海相继成立了蒙养院。当时的这些幼儿教育机构完全抄袭日本,显示出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的特点。
(2)旧中国的幼儿园教育的发展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由于内外战火不断,政治动乱,经济停滞,政府根本不重视幼儿教育,导致幼儿教育发展极为缓慢。据统计,1947年全国仅有幼稚园1301所,绝大部分都附设在小学或师范学校内,分布在沿海大城市。而且,幼儿园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尖锐抨击的那样,害了三种大病:一是外国病,二是花钱病,三是富贵病,幼儿园完全成了外国文化侵略的工具和富贵人的专用品,劳动人民是不可能享用的。
可喜的是在这一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村革命根据地、抗日民主根据地和解放区里,出现了一批适应战争环境和解放区、根据地政治经济特点的各种类型的托幼组织,如边区儿童保育院和托儿所等,成长了一支新型的保教人员队伍,为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为以后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幼儿教育事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另外,有一批具有爱国思想和民主思想的幼儿教育家,批判封建主义的幼儿教育,反对幼儿教育的奴化和贵族化,积极提倡变革并躬行实践,创办了为平民子女服务的幼儿园。如陶行知先生的“乡村儿童团”,张雪门先生的“北平香山慈幼院”等就是这样的机构。然而,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他们的主张没能彻底实现,不过他们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成为了我国幼儿教育的宝贵财富。
(3)新中国幼儿教育的发展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国家从帝国主义手里彻底收回了教育权,幼儿教育也以老解放区教育经验为基础,借鉴苏联经验,进行了整顿、改造和发展。首先在办园方向上,旧型幼儿园逐渐转为向工农子女开门,为国家建设服务,让普通劳动人民的子女成为幼儿园的受教育者。幼儿园在教育幼儿的同时,极大地解放了妇女劳动力,成为支援国家建设、为工农服务不可缺少的一支力量。从此,保育教育幼儿、方便家长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成为我国幼儿园的双重任务。其次,在教育思想上,新中自幼儿教育改革旧的教育思想、内容和方法,批判旧教育中存在的封建、买办、崇洋的思想,废除了宗教色彩的内容与活动,学习当时苏联先进的幼儿教育理论和经验,为建立新教育打下了基础。另外在教育目标上,提出新中国的幼儿园要遵循党的教育方针,对幼丸进行初步的体、智、德、美全面发展教育,使幼儿的身心“在人小学前获得健全的发育”(1951年政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在这一目标指导下,幼儿园具体的教养目标、各年龄班的教育任务等也都重新进行了规定。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深入,幼儿教育虽然有起有伏,但总体是向前发展的。“文化大革命”前的17年中,幼儿园数量大增,1965年的幼儿园数量比1950年增加了10倍,幼儿园教师队伍也基本建立起来;幼儿园教育的各项规章制度大体确立,一个社会主义幼儿教育的新体系基本形成。不过在发展中因为经验不足,也走过不少弯路。如学习苏联的经验时,犯了生搬硬套的错误;批判旧教育思想时,把合理的部分也一起否定了;1958年的大跃进中急躁冒进,盲目发展幼儿园,造成大起大落,等等。“文化大革命”中,我国幼儿教育遭到了最严重的破坏。在这场历时十年的大浩劫中,幼儿园教育被“左”的路线统治,广大教师受到批判打击,幼儿身心发育受到摧残,教育、教学完全陷入混乱。1976年10月,党中央拨乱反正,掀开了我国历史的新篇章。我国幼儿教育在经过了这一严峻的考验之后,也以更成熟、更坚定的步伐,开始进入新的发展历程。
(4)幼儿教育在改革开放中腾飞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崭新的历史阶段。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改革开放,幼儿教育机构的发展也出现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
①受到人口与经济两大因素的制约,我国幼儿教育要满足人民的需要显然不能仅仅依靠国家,也不能仅仅依靠正规的幼儿教育机构。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入,幼儿教育机构的发展从计划经济下的单一办园模式中解放出来,路子越走越宽,使人园幼儿大大增加,其发展趋势是:由国家、企业、机关办园,转向各种社会力量办园,特别是农村、个人、法入团体等积极办园;农村幼儿人园率不断提高,据1992年的统计,农村学前班幼儿数已占幼儿人园人数的60.7%;灵活多样的非正规幼儿教育形式的作用日益增大,如近几年在河北、内蒙古、甘肃、贵州等省区出现的幼儿活动站、游戏小组、巡回辅导班、草原流动幼儿园、“大篷车”流动服务组等,在动员家庭、社区、传播媒介参与幼儿教育上,显示出越来越强的生命力。
②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为恢复和发展幼儿教育,首先恢复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幼儿教育领导机构,其次,教育部制定颁发了一系列拨乱反正的文件,如《城市幼儿园工作条例》(1979),《幼儿园教育纲要》(1981),《关于进一步办好幼儿学前班的意见》(1986)等,使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重新明确了幼儿教育的方向。1989年6月,国家教育委员会为了加强幼儿园的科学管理,提高保育和教育质量,制定颁发了《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草案)(1996年6月正式施行)。《规程》在总结我国幼儿园教育已有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拉开了改革的帷幕。《规程》不仅明确地规定了幼儿园的保教目标、任务,而且用专门的章节对幼儿园教育从原则到活动的组织、教育的形式、方法等作了规定。《规程》中充分体现了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十分重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以及幼儿园教育工作的规律。1989年8月,为了加强幼儿园的管理,促进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了《幼儿园管理条例》,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国务院批准颁发的第一个幼儿教育法规。该条例用法规的形式规定了幼儿园的任务、管理以及保育教育工作,并明确了各级地方政府在幼儿园的发展、管理等方面的责任,使我国幼儿教育管理从此跨入了法制化轨道。2001年7月,我国教育部颁发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它就《规程》中有关“幼儿园的教育”这一部分内容做出了更为具体的规定,在《规程》与教育实践之间架起了过渡的桥梁。这些法规的颁布与实施,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幼儿教育科学化、规范化的进程。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1、幼儿园的任务包含哪些内容?

答: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同时为幼儿家长参加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2、幼儿园教育的工作原则有哪些?

答:(1)体、智、德、美教育的相互渗透,有机结合;

(2)既重视幼儿年龄特点,又重视幼儿的个体差异;

(3)热爱幼儿,坚持积极鼓励、启发诱导的正面教育;

(4)寓教育于幼儿一日生活中;

(5)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

(6)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

3、幼儿园一日活动包括哪些方面?

答:接待幼儿入园、早操、教育活动、间隙活动、自由游戏与户外活动、盥洗、进餐、睡眠、劳动、散步、实验操作、离园。

4、晨间检查的一般方法是什么?

答:一看:看脸色、看皮肤、看眼神、看咽喉;

二摸:摸摸是否发烧、摸腮腺是否肿大;

三问:问幼儿在家吃饭情况、睡眼是否正常、大小便有无异常;

四查:是否携带不安全物品。

5、照顾幼儿吃好一顿饭的标志是什么?

答:吃饭过程中,幼儿情绪好;幼儿食欲好、食量够;饮食习惯好,吃得卫生。

6、照顾好幼儿睡眠的三条标志是什么?

下载文档原格式(Word原格式,共16页)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简述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类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