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职教中心和荆州机械电子哪个好?

摘要:湖北省武汉有哪些学校是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呢,近期中考失利,想就读中专方式来升高职或者本科,可以采取3+2方式,下面了解下吧。 武汉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介绍1、武汉市仪表电子学校:1979年建立,国家级重点普通中等专业学校。 2、武汉市财政学校:创办于1953年,是一所培养中、初级财经专业人才的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 3、湖北省邮电学校:1958年成立,是一所国家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

湖北省武汉有哪些学校是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呢,近期中考失利,想就读中专方式来升高职或者本科,可以采取3+2方式,下面了解下吧。

武汉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介绍

1、武汉市仪表电子学校:1979年建立,国家级重点普通中等专业学校。

2、武汉市财政学校:创办于1953年,是一所培养中、初级财经专业人才的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

3、湖北省邮电学校:1958年成立,是一所国家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

4、湖北省广播电视学校:成立于1965年,是集广播电视新闻、技术和艺术为一体的省部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

5、武汉市建设学校:成立于1979年,是一所培养城市建设应用型人才的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

6、湖北省纺织工业技工学校:成立于一九七四年,是一所国家重点技工学校。

7、湖北省旅游学校:创办于1979年,是国家旅游局重点扶持的全国最早的四所旅游中专学校之一,属省部级重点。

8、武汉市新洲高级职业中学:建校于1958年,是国家级重点中等职校。

9、武汉铁路桥梁学校:始建于1973年,是全国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湖北省示范中等职业学校。

10、武汉市第一轻工业学校:1979年成立,是武汉市市属全日制国家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

全国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名单

教育部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公布2008年认定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名单的通知》,110所中职学校被认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中国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专科学校

秦皇岛市中等专业学校 唐海县职教中心 磁县职教中心 曲周县职教中心

安新县职教中心 衡水铁路电气化学校 辛集市职教中心 灵寿县职教中心

滦平县职教中心 宣化县职教中心 临西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邢台工程职业技术学校 隆尧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山西省工业管理学校 山西省工贸学校 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第一职业中学

乌海市职业技术学校 奈曼旗民族职业中专学校 卓资县职业中学 呼和浩特市机械工程职业技术学校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附属中等艺术学校 呼和浩特市艺术学校 乌兰察布市民族艺术学校

大连市交通口岸职业技术学校 大连市计算机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 北票市职教中心 北方工业学校

辽中县职业教育中心 锦西工业学校 大连市经济贸易学校 辽宁省服务学校

铁岭工程技术学校 辽宁省辽阳市中医学校 辽宁省工贸学校 建平县职业教育中心

凌源市职业教育中心 葫芦岛市连山区职业教育中心 铁岭市外事学校

长春市体育运动学校 吉林省城市建设学校 桦甸市职教中心 磐石市职教中心

大庆建设中专 伊春卫生学校 齐齐哈尔卫生学校

赣榆县金山职业高级中学 苏州评弹学校 扬州文化艺术学校

安徽省濉溪县职业教育中心 安徽建设学校 亳州市第一高级职业中学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职业技术学校 福建省石狮鹏山工贸学校 泉州电子科技学校 福建铁路机电学校

福建省泉州市农业学校 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职业中专学校 福建商贸学校 福建省惠安开成职业中专

赣西高级职业中专学校 江西省于都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江西省安远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青岛经济职业学校 威海艺术学校 威海工业技术学校 莒县职业教育中心

湖北省襄樊市护士学校 湖北省黄冈工程学校 湖北省崇阳县职业教育中心 湖北省武汉市体育运动学校

湖北省蕲春县理工中等专业学校 湖北省荆州市劳动中等专业学校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职业技术学校

湖北省石首市机电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武汉市艺术学校 湖北省十堰市艺术学校 武汉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

广东省经济贸易技术学校 河源市卫生学校 深圳市宝安职业技术学校

广西壮族自治区艺术学校

重庆市商务学校 重庆铁路运输中等专业学校 重庆工艺美术学校 重庆市涪陵区职业教育中心

南江县小河职业中学 长宁县职业高级中学 成都水电工程学校 大竹县职业中学

眉山科学技术学校 四川省信息通信学校 四川省电子商务学校

荔波县职业高级中学 遵义县职业教育中心

保山市中等专业学校 文山州民族职业技术学校 大理市中等职业学校

镇安县职业教育中心 柞水县职业教育中心

兰州城建学校 陇南市卫生学校 华亭县职业教育中心 临泽县职业教育中心

景泰中等职业学校 临洮县职业教育中心

宁夏生态工程学校 宁夏水利学校 灵武市职业教育中心

}

在全国机械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以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全国机械行业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职业教育集团(以下简称“材料职教集团”)全面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意见》(教职成〔20154号)文件精神,按照职业教育发展规律,与国内材料成型行业企业紧密合作,以专业发展为纽带,以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核心,以服务行业经济发展为切入点,遵循自愿协商、优势互补、利益共享、过程共管、责任共担的原则,在运行管理机制、集团化办学、技能大赛、资源共享、社会服务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一定成绩,对全国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相关行业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现将一年以来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职业教育喜迎新纪元,集团成员再获新发展

2019年,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职业教育是一种独立的类型教育,同时先后开展了“双高计划”、教师创新团队申报等建设任务,并对“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进行了验收,材料成型职教集团各成员单位在全国机械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抢抓机遇,积极参与各项申报及评选工作,获得了不俗的业绩。

1.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女士调研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21日至22日在陕西调研。孙春兰先后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了解立德树人、科研创新、教学改革、学科专业设置等情况孙春兰调研了我校学做创一体工作坊、智能制造生产性实训基地、焊接生产性实训基地,听取了我校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群的“研学用”一体化培养模式、产教融合运行情况汇报,给与了高度评价。

2.群策群力推动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申报工作开展

集团成员认真研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等文件精神,依托职教集团,积极组织内部交流研讨,深入企业调研产业发展及职业岗位需求,以此为基础科学组群,推进双高院校及专业群申报工作。集团内23家高职院校共获批立项高水平高职学校6所,其中A2所,C4所;获批立项高水平专业群学校6所,其中A3所,B1所,C2所。承担双高建设任务的学校占专业群高职院校总数的52.1%

3.集团成员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计划()中取得佳绩

历经三年建设,喜迎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项目验收,项目成员在骨干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协同创新中心、技能大师工作室等方面获得多项荣誉。

1 集团成员获评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项目统计表

“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

4.多家成员单位获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按照《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工作部署,根据《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工作安排,集团成员积极参与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申报工作,经教育部遴选共有8所学校获批立项,占集团成员总数的34.7%

5.全面推进1+X证书改革试点,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根据《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工作通知,集团内各成员单位积极推进1+X证书改革试点工作,积极参加“特殊焊接技术”等28项试点证书的标准研讨与制定、师资队伍培养、学生培训及考核等工作,为1+X证书制度的落实奠定良好基础,实现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

二、持续推进国家资源库的更新、应用和推广

材料成型职教集团院校先后主持建成职业教育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资源库(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主持)、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教学资源库(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联合主持)、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主持)建设项目,基本形成了覆盖材料成型类专业的资源库建设体系。

在集团“深化产教融合、资源共建共享、校企协同育人”的倡议下,集团内成员单位本着“自愿协商、优势互补、共建共享、过程共管、学分互认、协同育人、合作共赢”的原则,在基础制造类专业群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等多方面开展深层次合作,共同完成资源库的更新和推广任务。

三、构建运行机制,完善集团运作制度

积极完善集团运行制度,以机械行业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职业教育集团为章程,在充分考虑集团各项工作需要的基础上,先后制定《机械行业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职业教育集团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机械行业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职业教育集团校企合作工作管理办法》《机械行业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职业教育集团网站建设与维护管理制度》《机械行业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职业教育集团企业培训与终身教育工作管理办法》《机械行业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职业教育集团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管理办法》《机械行业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职业教育集团促进资源共建共享管理办法》《机械行业料成型与控制技术职业教育集团财务与资产管理办法》《机械行业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职业教育集团激励考核办法》等相关制度,规范了职教集团的各项工作,并对职教集团内工作开展较好的单位进行适当鼓励激励,有效提升了集团成员的合作积极性。

四、强化校企合作,集团办学成效显著

材料成型职教集团自成立以来,就积极发挥产教融合、集团化办学作用,服务于本专业建设和专业改革,在师资队伍建设、就业、技能大赛、教学资源共享、教科研合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专业建设和专业改革指明方向。

1.专业共建共享进一步深化

职教集团成员中宝钛集团有限公司成员单位开办宝钛集团技工学校等5企业办学学校集团内积极推动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与改革,各成员学校共开设专业群布点51,被立项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学校6所,专业群6个,累计立项专业群18。校企共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78个,被立项为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46个。共建课程148个,共获得国家级、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精品共享课程共计70余门。共建教材46本,获评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20余本

沈阳欣泰隆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天水锻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

PLC应用技术与技能训练:欧姆龙CP1E

欧姆龙(中国)有限公司

欧姆龙(中国)有限公司

欧姆龙(中国)有限公司

亿滋食品北京有限公司,亿滋食品苏州有限公司

亿滋食品北京有限公司,亿滋食品苏州有限公司

亿滋食品北京有限公司,亿滋食品苏州有限公司

亿滋食品北京有限公司,亿滋食品苏州有限公司

纺织服装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教材

西安尚域商贸有限公司,西安莫顿商贸有限公司

西安尚域商贸有限公司,西安莫顿商贸有限公司

服装品牌宣传与推广策划实训指导

西安尚域商贸有限公司,西安莫顿商贸有限公司

服装视觉营销指导书任务书

西安尚域商贸有限公司,西安莫顿商贸有限公司

西安尚域商贸有限公司,西安莫顿商贸有限公司

中航飞机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制动分公司

陕西航空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中航飞机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制动分公司

陕西航空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西安维德航空仿真设备有限公司

中航飞机汉中航空零组件制造有限公司

西安航天发动机厂(西安航天发动机有限公司)

中航飞机汉中航空零组件制造有限公司

中航飞机汉中航空零组件制造有限公司

陕西国一四维航测遥感有限公司

西安德润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西安德润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陕西宝成航空仪表有限责任公司

西安鑫垚陶瓷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西安鑫垚陶瓷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702工厂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702工厂

飞机及发动机附件修理技术实训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702工厂

陕西国一四维航测遥感有限公司

陕西国一四维航测遥感有限公司

陕西国一四维航测遥感有限公司

陕西国一四维航测遥感有限公司

陕西国一四维航测遥感有限公司

西安神骑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西安神骑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西安神骑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护

西安泽达航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西安康铖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飞机铆接装备与机体修理

航空工业西安飞机(集团)有限公司

2.师资共建共享进一步深入

依托机械行指委共建师资培训中心,联合集团企业、院校共同设计教学能力、专业技术、科研能力等各项培训。开展国培、省培等各类培训。2019年开设国家级、省级培训班20个,培养了一批中职、高职院校的骨干教师。通过技能竞赛等专项活动对各类职业院校开展培训60次。

积极开展集团内院校教师校际兼职,企业员工到成员学校担任兼职教师。2019年企业兼职教师授课638人次,合计51367课时,校际兼职教师授课281人次,合计4626课时。有效的促进了校企之间、校校之间人员的共享和交流,促进成员单位专业建设水平整体提升。

3.合作育人成效进一步凸显

集团内校企积极开展合作,积极推动校企联合培养人才,为机械行业相关企业培养了大批后备人才。累计开展订单班126个,培养学生数3147人;现代学徒制班75个,培养学生数1977人;企业新型学徒制班52,培养学生数1375;士官生培养班19个,培养学生人数836人。集团内企业积极为院校提供实习实训岗位达6861个,承担集团内院校毕业生6187人的顶岗实习教学任务,占总顶岗实习人数的10.1%,累计完成顶岗实习任务34035人月。集团内校企的深入合作不仅为学校带来了优异的育人成效,也为集团内企业带来了优良合作效果,共有7家企业被评为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

集团内院校间积极开展校校合作,集团所涉及的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等三个专业积极开展中高职衔接办学,2019年累计招收中高职衔接人数179人,集团内院校累计招收中高职对对口单招生23606人,合作开展3+2贯通培养招生7012人,招收百万扩招人数10337人。并积极发出倡议,号召成员院校开展基于材料、焊接、模具三个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开展学分互认。

4.就业创业作用进一步发挥

机械行业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职教集团内共24所高职院校,4所中职学校,通过攻坚校企合作基地、打造早优质就业平台、完善就业创业指导体系、举办各类招聘会使得集团内各学校的平均就业率达96.08%,其中2019集团内成员企业向成员院校提供就业岗位6470个,5614名学生在集团内企业就业。多年来共培养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副主任高党寻、山东捷瑞集团副总裁雷慧明等优秀毕业生典型178人。

在服务毕业生就业的同时,集团内成员积极开展创业孵化项目,集团内孵化省级以上创业大赛项目数51项,其中国家级11项。孵化创业企业1个。

5.研究与交流成果影响深远

成员单位依托职教集团载体积极开展相关研究与交流。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成员单位共计发表校企合作相关研究论文523篇。集团成员累计获得教学成果奖等奖项202项。集团成员办学先进经验先后在央广网、中国教育在线、中国青年报等媒体发表,20191021日,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女士在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调研,被中国政府网报道。

2 围绕校企合作发表研究论文(部分)

邢台市经济转型背景下汽车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对策研究

政府引导性风险投资与邢台中小科技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新能源汽车专业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建设探索

高职院校毕业生职后教育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创新与实践

高职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职院校职业精神教育现状及对策

“一线三点立体化”产教融合模式之研究与实践

智能制造推动校企深度融合

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职新能源汽车教学模式创新

浅谈高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以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例

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的甘肃省高职院校开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法与路径研究

职业院校教学模式创新与探索

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高职机械产品检测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教育公平视角下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

教育公平视角下城镇弱势群体子女职业教育救助政策探析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策略探析

深化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调查与思考

“双高计划”背景下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的路径研究

实施“三融”战略 服务航空产业发展——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办学改革与实践

高职高专计算机软件专业教学改革的探讨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高端五轴数控技能人才培养研究

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实践与探索

“教产结合、学训合一”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体系培养路径研究

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的实践与思考——以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航空工匠精神培育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依托一流专业建设实现仿真实训工厂创建——以榆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3 研究成果获奖表(部分)

《分布式学习环境中的社会存在感差异分析——以“视频同步互动”分布式学习教室为例》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校企融合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及路径研究

陕西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

现代学徒制在高职模具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实践

陕西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

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课程建设途径探索

陕西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

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研究——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陕西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

以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建设为载体培养高职学生的“双创”精神与素质——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陕西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

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探析

陕西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

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诊改探索与实践——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

陕西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

谈谈对计算机基础类课程实验教学的改革

陕西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

新工科背景下的大机电综合课程体系构建初探

陕西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

浅谈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体系特色与借鉴

陕西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组织委员会

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组织委员会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组织委员会

五、积极服务社会,集团服务能力彰显

发挥集团各成员单位的优势,以成员需求为引导,做好社会服务,提高集团内聚力和影响力。

1.对接服务国家发展战略

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职教集团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分别在制造强国、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方面贡献自己的力量。

①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助力制造强国战略

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职业教育集团所服务的材料成型类行业包涵了我国制造强国战略工业强基工程亟需的铸造、焊接、热处理等专业。为有效推进专业人才培养水平和专业办学水平,职业院校积极和企业合作,开展企业需求调研、专业建设与专业改革、专业群建设等工作。职教集团所属院校先后推动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群等专业群建设,在双高计划中共有6所院校获评双高校、6个专业群获评高水平专业群,累计立项专业群数量18项,且均为制造大类专业,有力的支撑了制造强国战略。集团积极组织教师赴企业调研企业需求,为专业办学提供依据,推动材料成型、焊接、模具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共享,服务专业的信息化建设。主动参与特殊焊接技术等1+X证书标准制定和试点。采用多种措施有效提升了集团内各院校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水平,助力制造强国战略实施。

②积极开展精准扶贫,助力脱贫攻坚战略

集团成员学校积极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单位领导担任扶贫工作的第一责任人,针对包抓贫困村,安排驻村干部落实解决农村扶贫工作,先后帮扶安康市香山村药材种植示范园园区、香山村合兴养殖合作社及香山村贫困户种植、养殖奖励补贴等10项帮扶项目,有力的推动了香山村脱贫。同时发挥高等院校知识、技能优势,先后赴礼泉职教中心、武功职教中心等地方职教中心、中职学校开展教育扶贫,帮助兄弟院校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开展教育扶贫。

③积极开展乡村服务,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成员单位在积极开展定点扶贫,助力脱贫攻坚的同时,还积极利用学校知识、技能优势开展乡村服务,助力乡村振兴。组织学生利用暑假实践开展三下乡服务,走进永寿县张家塬小学,开展主题为“播种职业梦想,点亮智慧人生”支教活动;赴礼泉昭陵社区南阳村服务点开展家用电器维修维护活动等助农惠农项目。助力乡村振兴。

④开展医疗卫生服务,助力健康中国2030

成员单位积极开展在校生医疗卫生培训讲座,提升在校生的个人卫生素养,开展毒品教育、艾滋病教育等科普教育,助力健康中国2030实现。

⑤做好走出去引进来,服务“一带一路”

成员单位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开展国际化办学,为海外中资企业提供本土员工的技术技能培训和学历教育。同时面向俄罗斯、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等东南亚国家招收留学生,积极组织师生赴德国、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开展交流访问学习,在做好留学生学历教育、国际放学等的同时弘扬中华文化,扩大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陕西工院于2018年启动留学生项目,目前有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孟加拉等国的50余名学生来校学习;被授予“中国-新西兰职教示范项目教师培训基地”,并先后与21个国家的近100家国(境)外教育机构、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师生海外交流、教师访学研修、创新创业教育、学术科研合作、学生联合培养、国际技能大赛合作、海外办学、“一带一路”教育援助等项目近60个,共有687名师生赴国(境)外交流学习。

2.社会培训成效进一步提升

跟踪产业发展趋势,聚焦材料成型与控制领域,面向企业职工以智慧职教为平台同步开发培训课程,2019年企业职工培训量达到471050人日。落实《国防法》规定,为转业军人提供必要的职业培训,2019年共培训退役军人19231人。做好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核心工作,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职教集团积极响应,投入人力、财力、物力为为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作出重要贡献。2019年共培训农民工17458人。社区教育,是实现社区全体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提高以及社区发展的一种社区性的教育活动和过程,作为区域性的大学,服务社区是高职院校的社会职能之一。推广各种形式适合社区居民需要的非学历教育,服务社区,无论对社区还是对自身均具有重要意义。2019年参与社区服务共培训202187人。

3.技术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面向材料成型与控制领域,集中校企优质资源开展协同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取得了优异的成效,其中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中获评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达23个。依托各校创新平台积极开展项目研究,2019年集团成员单位开展纵向课题研究39项,到账经费114万元,集团成员单位合作完成横向课题17项,到账经费达76万元。合作申报各类专利449项,其中仅柔性玻璃一项科研成果转化项目企业总投资金额近2亿元,预计年销售收入5亿元,新增利税3500万元,该项目已开工建设,预计20208点火投产,成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又一项典范。

河北省高等院校金属材料加工与数字化成型应用技术研发中心

先进锻压与制管装备学院

材料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分布式能源及智能微电网系统协同创新中心

现代制造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航空用轻合金精密成形技术创新团队

电气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先进材料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以市场为导向多方共建ICT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智能制造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德阳装备制造业机器人应用创新中心

石油化工过程工程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3D打印技术应用协同创新中心

复合材料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3D打印技术应用协同创新中心

机电类专业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难加工材料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现代设计类专业集群协同创新中心

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协同创新中心

自动化焊接及特种加工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中小企业车间智能化改造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4.开展1+X试点与技能大赛

积极落实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的《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开展“1+X”证书试点,通过职业技能等级的考评与认证,引导职业院校改革教育教学体系,改善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拓宽和提升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职教集团2019年共承担证书试点28个,集团内获得证书学生人数24890人,承担社会化技能竞赛43个。

汽车专业领域汽车维修职业技能

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职业技能

建筑信息模型(BIM

5.国际交流合作进一步加强

集团内院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招收一带一路国家留学生进行培养,2019年度新增外国留学生数量30人,互派留学生23人,为当地培养材料类专业人才。以欧姆龙订单班、亿滋现代学徒制班等国际一流企业的订单班为依托,引进国际化的课程标准、教材17本,引进外教承担教学任务,共达44人次。为中国非洲矿业有限公司-谦比希铜冶炼有限公司、中国有色矿业集团公司等驻外中资企业培养本土员工60余人,为外派中国员工培训485人次。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集团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会议8人次,参加国际技能大赛6人次,参加国际文化交流12人次,参加国外学习培训275人次。

材料成型职教集团自成立两年来,在各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工作业绩,但还存在许多不足与差距,在后续的工作中仍需不断加以改善,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职教集团建设工作:

1.进一步深化共赢机制,提高集团的凝聚力。进一步探索与深化集团运行共赢机制,在集团成员之间找到共赢点,提高成员参与集团化办学的积极性,促进集团化办学合作的进一步深入。

2.进一步扩大职教集团影响力和集团规模。

3.依托模具设计与制造、焊接技术与自动化及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铸造)三个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更好的为集团内各院校、企业提供服务。

4.积极准备示范性职教集团申报工作。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荆州市江陵中学官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