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青岛到烟台会被隔离吗?

据青岛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消息,2021年4月11日,市北区疾控中心报告由南京入境集中隔离期满返青的一名人员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该人员3月26日由南京入境,4月9日解除集中隔离,当日15:45由南京南站乘坐G282次列车(5车厢11F,途中19:00左右去过一次5车厢和6车厢之间的卫生间)于21:38到达青岛站。该人员抵青后,即由专车点对点接送至市北区集中隔离点进行医学观察,全程实行闭环管理,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现紧急寻找上述时间段乘坐该次列车与该人员同车厢以及共用过卫生间的乘客。请相关乘客务必做好个人防护,尽快与当地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或疾控中心取得联系,配合落实相关防控措施。
请广大市民不必恐慌,时刻增强个人防护意识,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做好个人防护,规范佩戴口罩,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如出现发热、咳嗽、腹泻、乏力等症状,应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立即前往就近发热门诊进行筛查诊治,就医过程中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青岛市市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系电话:1(工作日8:30-17:00),5(24小时值班电话)。
青岛市委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工作
领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室
附G282次列车车次详情
}

  作为从疫情比较严重的韩国过来的韩国人,首先要做的当然就是隔离观察。要隔离自然就要住酒店,要吃饭,那么问题就出来了,韩国人隔离期间产生的食宿费,谁来付?

  据网上报道,到青岛和烟台的韩国人,当地政府直接派车从机场接送到指定酒店隔离,一切安排的妥妥的。

  为什么明显更富裕的广东都没有给入境的韩国人提供免费的隔离,相比而言“穷”了不少的山东却偏偏这么做了呢?

  稍微关注国际政治局势的人都知道,进入2010年之后,在奥巴马政府的重返亚太政策推动之下,中日韩三国的政治蜜月期彻底结束,取而代之的是摩擦不断,甚至有时候都快擦枪走火了。

  比如和日本的关系,一度因为钓鱼岛问题紧张到两国军舰相互巡逻对峙,国内还出现过砸日系车的情况。和韩国的关系也急速降温,萨德的部署,更是让中韩关系将至冰点。

  以乐天、三星、LG为代表的韩国企业全面从中国退出,一度霸占中国电视屏幕的韩剧,也遭到全面的“封杀”。长腿欧巴被内地小鲜肉代替,就连韩漂韩庚也审时度势选择了回国发展。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当年青岛和烟台就是因为抓住了中国和韩国关系的“升温”,作为经贸桥头堡,承接了大量韩资韩企而发展起来,那么在中韩关系降温之后,最受伤的自然也是青岛和烟台了。

  最近两年,青岛和烟台在经济发展上明显有点后劲不足,各项数据都不太好看。青岛要重振雄风,要想巩固自己的一哥地位,除了自己搞好经济转型,练好内功之外,外部也得随时注意中日韩国家之间的动作。毕竟很多时候,踩在了风口上,猪都能飞上天,赶不上时运,是龙也得盘着。

  回到最开始的话题,为什么这次广东宣布入境的韩国人需要自费隔离,而山东(主要是青岛和烟台)却要免费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要跳出疫情本身去寻找答案。如果把最近发生的很多事串联起来看的话,有两个重要信号,其实暗示的已经非常明显了。

  第一个信号是,我们注意到二十几天前,在中国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态度是极其的恶劣的,但之前和中国关系剑拔弩张的日本和韩国,却表现出了极度的友好。

  稍微懂点政治的人都知道,国与国之间,做任何事情,都不是一时心血来潮临时起意,那都是走一步看三步,深谋远虑三思而后行的。

  那么,为什么在这个时候,中日两国突然就走的这么近了呢?

  这就要回溯到很久很久以前,中日韩三国曾经一度差点达成的“中日韩跨国自贸区”了。其实,当时大的框架协议大家都谈得差不多了,可以说是胜利在望,谁曾想半路杀出个奥巴马,搞了一个重返亚太战略,然后扮演长舌妇,不停在里面搅和,挑拨是非,然后这事就给搞黄了。

  目前呢,特朗普的做法完全相反,美国眼下的战略是全面收缩,不仅从中东撤退,而且也从亚太撤退。因此,我们注意到最近两三年,曾经让我们焦头烂额的南海、东亚等热点地区,现在是一片祥和宁静,没人闹事了。

  很显然,这是中日韩三国再次坐在一起搞事情的千载难逢的机遇期。

  众所周知,在搞大事情之前,彼此得先把舆论缓和了。毕竟前些年,因为萨德和钓鱼岛,中韩中日关系都可谓是降到谷底,没有准备和铺垫,两个结过梁子的人,突然又好上了,怎么感觉都是怪怪的。

  所以我们看到,作为中国对韩的桥头堡的山东,首先搞起了对韩国入境人员的免费隔离,目的就是要增加中国在韩国民众心中的好感。

  第二个信号,就是去年青岛党政代表团浩浩荡荡突然跑到深圳去学习考察,回来之后喊出了学深圳赶深圳的口号。网络上也提出南深圳、北青岛的说法。

  不妨回忆一下,深圳去年最大的事情是什么?是大湾区规划落地吗?不!不是大湾区规划的落地,因为在大湾区规划中,香港是才老大,广州是二哥,深圳只是三弟。

  去年深圳最大的事情,其实是先行示范区啊。因此,青岛去年去深圳学习,其实是奔着学先行示范区的。

  青岛学深圳的先行示范区干啥?有必要么?有,而且还真很有必要。

  如果把中日韩三国自贸区联系起来看,仔细想想的话,基本就能猜个八九不离十了。青岛此行,不就是在为中日韩“三国自贸区”在做准备吗?毕竟,这种跨国自贸区,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是不多见的。

  而且,三国的国家意识形态还不一样,日韩可都是正儿八经的资本主义社会,合作起来,很多工作都是要摸着石头过河的,所以一旦三国自贸区搞起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亚于先行示范区。因此,这才有了青岛的深圳之行。

  仔细想想,这两件事,不都是在传递着同一个强烈的信号,那就是中日韩三国的关系,正越来越加码升温了!

  大胆预测,等到春暖花开,各国疫情结束,这事,应该就要提升议程了。

  如果说去年最大的城市黑马是深圳的话,那么今年,最大的可能,应该就是青岛!

  2019,看深圳;2020,看青岛!你,准备好了吗?

本文仅代表网民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如发现文章内容有违法、失实、侵权之处,请权利人及时与我们站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立即做出处理。本站帖文版权归青岛新闻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现在去山东烟台需要隔离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