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与青海哪个人口多些?

  19日,新一轮省部级人事变动继续展开,李建华和骆惠宁分别出任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和青海省委书记。

  李建华“空降”宁夏

  日前,中共中央决定,李建华任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委员、常委、书记;张毅不再担任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

  59岁的李建华是河北省故城县人,1978年7月起进入中组部,从此开始了长达三十多年的中组部工作生涯。

  2000年底,时任中组部干部一局局长的李建华转任地方,担任四川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2002年9月,李建华回到北京,担任中组部部委委员兼干部二局局长,并在一年多后升任中组部副部长。2011年4月后担任国家行政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

  目前看来,宁夏仍是一个欠发达地区。一位熟悉宁夏的专家告诉《第一财经日报》,去年宁夏十一次党代会上确立的加快打造沿黄经济区和解决宁夏中南部百万人口的扶贫攻坚两大战略才刚刚破题。宁夏经济发展仍然比较滞后,加快经济发展仍是主要任务,宁夏仍需要思想比较解放、有魄力的干部,继续带领宁夏加快经济发展。

  2002年,时任山东省委副书记的陈建国调任宁夏,担任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2010年7月,时任中纪委副书记的张毅“空降”宁夏,担任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与张毅一样,此次 “空降”宁夏的李建华,亦具备了丰富的中央工作经历。

  骆惠宁任青海省委书记

  另一个西部省份青海也调整了一把手。日前,中共中央决定:骆惠宁同志任青海省委书记;强卫同志不再担任青海省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另有任用。

  骆惠宁出生于1954年10月,1982年大学毕业后的20多年间,骆惠宁一直在安徽党政机关工作,历任安徽省政府办公厅秘书、省外经贸委引进处副处长、省外经贸委副主任、省外经贸厅副厅长、省政府办公厅主任、省政府秘书长、巢湖地委书记、安徽省委宣传部部长等职。

  2003年4月是骆惠宁的重要转折点:由一个中东部省份的学者型官员,转至经济相对落后的青海,先后任青海省委副书记、省长。

  当选省长后,骆惠宁表示,要把青海四个明显优势,即资源优势、特色优势、集聚优势和后发优势充分挖掘出来。

  10省份将现人事变动

  包括宁、青在内,接下来至少还有10个省份将继续此轮人事变动。

  全国“两会”期间,河北省委书记张庆黎、江西省委书记苏荣、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主席王正伟、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主席马飚当选全国政协副主席;黑龙江省委书记吉炳轩当选为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湖南省委书记周强获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山东省省长姜大明担任国土资源部部长,安徽省省长李斌出任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

  因此,接下来包括河北、江西、河南、黑龙江和湖南五省份的党委书记,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安徽省等行政“一把手”,将有新人补充。

}

2月2日,自治区统计局发布全区常住人口发展情况相关统计数据:2017年末,全区常住人口681.79万人,占全国大陆总人口13.9亿人的4.9‰。总人口多于青海和西藏。全区人口发展主要呈现总人口增速回落、人口分布向北部转移、城镇化率稳步提高等特点。

2017年末,全区常住人口681.79万人,与2016年末的674.90万相比,人口总量净增加6.89万人,同比增长1.02%。进入新世纪以来,全区总人口增长速度呈回落趋势。“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47%,“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2%,“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1.08%,“十三五”的前两年年均增长1.04%。受诸多因素影响,2017年,全区人口分布继续由南部山区向北部川区转移,增幅呈南低北高的态势。

全区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395.33万人,城镇化率达57.9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286.46万人,占42.02%,与2016相比,城镇人口增加15.46万人,乡村人口减少8.56万人,城镇化率提高1.69个百分点。

全区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428.45万人,比2016年末增加3.4万人,增长0.8%;回族人口为247.57万人,比2016年末增加3.42万人,增长1.4%;其他少数民族为5.77万人,比2016年末增加0.07万人,增长1.28%。2017年,全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69‰,与2016年相比回落0.28个千分点。

全区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38.74万人,占总人口的20.35%;15-64岁人口485.02万人,占71.14%;65岁及以上人口58.03万人,占8.51%。与2016年相比,0-14岁人口增加3.22万人,比重提高0.27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减少2.19万人,比重下降1.05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增加5.85万人,比重提高0.78个百分点。2017年,全区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01年,比2016年的8.9年提高0.11年,整体达到了9年义务教育水平。(记者

}

【摘要】:回汉关系融洽,回族被汉化得严重,有的不强调自己是回族。当地汉族蛮尊重回族的,无论是风俗、饮食,还是婚丧嫁娶。被调查人:马辉,回族,男,20岁,临夏市区人陪调查人:辛向阳,汉族,男,23岁,同地时  间:2007年7月调查临夏原叫河州,现在叫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市区离兰州有两个半小时的路程。临夏回族多是从陕西迁移过来的,方言与陕西话相像,全州回、撒拉、东乡族占总人口的50%,全州190万人,回族80多万。

青海省西宁市城东区调查与点评_回族解读

作者与河北大厂马振武阿訇在他家中()

三亚回族女人出家门都戴盖头,不管是年轻的,还是上了年纪的,这盖头有黄色的、红色的、花色的,白色的反倒较少。她们的长相更像波斯人、阿拉伯人,或波斯、阿拉伯人与越南人的混血儿。据在火车、汽车上的三亚回族说,他们是从越南、马来西亚来的,更早期是从波斯、阿拉伯来的。他们很少跟汉族人通婚。他们的语言很特殊,据三亚回族市民说,他们的话哪个民族也听不懂,只是在三亚回族内部使用。天涯海角“海洋大世界”商铺的两位回族女青年谈到他们的语言时说到:“很难学的!”他们管“你好”叫hina,i是舌尖前展唇元音,na音节上有音高重音。但他们又认为自己的回回话里阿拉伯语成分多。(笔者注:其实不仅阿拉伯语成分多,波斯语成分也多,而且借用越南语、马来西亚语成分和汉语闽南话的成分,近年来汉语普通话成分也在增多。)

作者与海南岛三亚回新村的阿訇在一起(2007.8)

现在回新村、回辉村在暑假期间都在各大清真寺教回族青少年阿拉伯语,当地的回族男人,包括青少年做礼拜的开始多了起来。男女老少都会穆斯林问候用语。当我和许多回族售旅游商品的女性用asaliam alaikum问候时,她们都很流利而快速地回应为alaikum asaliam,颠倒顺序说,其中前一尾音m和后一首音a连续为ma音节,连读得很明显,两个长词听起来就像一句话一样。

8月9日,笔者在车上调查一名回辉村戴着盖头的年轻女性,她说给我,回辉村有4个清真寺,回新村有2个清真寺,两个村共1万回民人口,信仰伊斯兰教,他们不去有佛教的南山寺。

三亚回族与外民族通婚的较少,只要通婚,外族人要洗肠子,即用肥皂水灌胃。

三亚回族对自己的回民公墓很重视。有人想迁他们的墓地做旅游地,他们坚决不同意。

三亚回族除老年人外大都会不标准的带海南岛口音的汉语普通话,这种话外地人能听懂,但他们本族内部的语言他们都会,外人却一点儿听不懂,这和内地陕甘宁青新回族说的内部话也就是多了点波斯、阿拉伯语借词及伊斯兰宗教词汇是不一样的。他们不仅语言上极其特殊,他们也不像宁夏“回爹汉妈”那样的回族,他们的祖上大都是波斯、阿拉伯人移到越南、马来西亚等的移民,他们应该不叫回族,而应叫移民到中国的穆斯林。

被调查人:蒲耀旗,男,65岁,原回新村小学的语文老师,现开小卖部

     蒲景光,回族,男,62岁,回新村

     蒲开勋,回族,男,80岁,林业局退休干部,回新村

时  间:2007年8月11日

回新村4千回族,回族的白帽,戴的很少,有的戴,有的不戴,但女人都戴盖头,有花盖头,黄盖头。

他们说:“回族不吃猪肉嘛。年轻人也不吃猪肉,也不养猪。(笔者注:看来回新村的老人也把自己认作是回族,这可能是来中国海南岛这么多年,尤其是新中国建国近60年,受56个民族的划分之影响的结果,不知不觉,潜移默化,加之划分民族的规定,他们也就约定俗成,把他们自己认作和内地回族一样的回族了。)牛、羊、鸭、鸡肉吃,但是自己宰的牛羊鸡肉可以吃,宰牲时要念经,念清真言,只一段,很简单嘛,男的女的都可以念,汉译为“真主至大”。

回新村4千人,100%回族,虽然有汉族打工的,那不算嘛。回族主要是做买卖,抓鱼、种菜三方面。回辉村靠天涯海角旅游区,生活比回新村强。回辉村5千多人,都是回族,村里也没汉族,但附近有汉族。

海南岛三亚回新村巷中的回族少女(2007.8)

回新村回族人的送葬仪式是用板子把亡人抬到墓地,然后把板子合起来,下面没板,把亡人用白布包起来放在里面,面朝西。全村人只要在村的,都去送葬。

回新村回族中只有个别人懂回新回族话,普通话都会说,但不标准,年轻人普通话更好点。

回族人和汉族人结婚有了,女的嫁的,男的娶的,都有,但都要入教,是阿訇念经入教。关于外族与回族通婚洗肠子的事,80岁的蒲开勋老人说:“不洗就不洗,可以嘛!”“汉族进家不洗就不洗了嘛!”关于回汉通婚问题,蒲耀旗老人说:“回族找回族老人也有不同意的嘛!所以回族找汉族也有不同意的,这不是民族问题。重要的是看人的关系(指找的对象本人的素质最重要),人怎么样。”以前找对象主要看有钱、有权、有关系,现在回族找汉族不是看权、钱,汉族打工的有什么钱呀!“回族女的还嫁给他。黎族从山上下来来到这打工,回族女的也和他们通婚。主要是看本人。黎族男人打工在回新村安家,娶回新村的回族姑娘,回新村也宽容了。”(笔者注:这应是海南回族优秀品质的具体体现,父母们特别是女儿们一不专找回族,二不专找有钱、有权的人,而是以相知相识中同甘共苦的爱情为基础,这种择偶标准为中华各民族年轻人树立了榜样,尤其是时下唯权是好,唯钱是好的风气盛行时,海南回族的择偶样式更有着树良好社会风气的作用。)

蒲耀旗老人谈到这里的民族关系时说:“回汉关系以前不好,现在好了。形势好了,就好!”(笔者注:说明当今构建和谐社会,和谐的民族关系更重要。民族团结有时要取决于整个中国的政治大气候的,稳定的政治形势和持久的经济发展对民族间的凝聚力也有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凤凰镇(原来叫羊栏镇)里有回族干部,副镇长是回族。凤凰镇共十多个村,回族有两个村。

几位回族老人七嘴八舌地说:“我们这的回族是从越南来的,七百年前逃荒来的。回新、回辉两个村都是从越南来的。当时男的多,女的少,男的到这没媳妇的才找了汉族、黎族,更早则是从阿拉伯、波斯来的。”

回辉村有四个清真寺,回新村这里有两个。

“回新村和回辉村中间有个汉族羊栏村,以前部分回汉之间有矛盾,打架,现在可以了。但回新村和回辉村的回族之间是经常来往的。”

两个村旁边就是飞机场和海边,没有多的邻居。

“回新村的回族每天做5个礼拜,每个人都有任务嘛!”

礼拜的时间是早6点,中午1点,下午5点,晚上7点、9点,共5次。

老人们说:“白天干工了,晚上来补,缺多少次补多少次。赶不上集体的礼拜,不到清真寺,在家里自己做也可以,各家各户都备了一个做礼拜的地方,这个地方不允许放其他东西。”

蒲耀旗老人说:“我白天看店,晚上到清真寺做礼拜。”

三、回新村清真南寺调查

被调查人:蒲永光,回族,81岁,阿訇

陪调查人:蒲占雄,74岁,乡老

     蒲国元,70岁,乡老

当我向蒲永光阿訇访谈时,蒲永光阿訇说他老家是甘肃省临夏县人,受教育于马白哥阿訇、马惟尼阿訇。他还工整地写给我他的地址:“海南省三亚市羊栏镇回新居委会,清真南寺蒲永光阿訇。”当我说我从宁夏来时,他说:“宁夏是回族自治区嘛,中国5个自治区。”我和这一位阿訇,两位乡老在清真大殿前合了影。其中一位长老照相时特别认真、细致而又纯朴,令我很是感动。

蒲永光阿訇介绍给我说,回新村回民新娘新郎结婚时,他作为大阿訇带他们去洗澡(即清真寺的一种正规的大净)。回辉村有四个清真寺,这里有两个(“个”字发成go,显然是汉语西北方言的古音)。回辉和回新两地人口八千多,是从越南来的,来时只有一千多人,现在八千多了,来这800多年了。(笔者注:关于从越南来海南的时间,有说700多年,有说800多年的,老百姓知道的应该是个七八百年的约数。)

作者与海南岛三亚回新村的回族老人在一起(2007.8)

他还写给我回辉村四个清真寺的名字,分别是古寺、东寺、西北大寺、西寺,他说:“西北大寺的蒲宗礼阿訇是我的侄子。”让我到回辉村时去找他。

回新村清真南寺中间大院空间面积很大,大殿正面写着汉文“真主至大”,两边写着阿拉伯文。蒲永光阿訇把我请到楼上他的住处兼办公室,讲他在清真寺从教的困难之处,并希望我给他点钱,我因出远差带钱不够就给了他十元。(笔者注:从蒲永光阿訇的经济状况又联想到河北大厂、吉林伊通的清真寺阿訇们的经济条件,可看出全国阿訇们的经济条件大都是不富裕的,有的还比较困难,但他他们的精神生活很充实,他们为广大回族穆斯林大众服务的热情从青年到老年一直很高涨,他们的幸福观与当前一些人物欲横流、精神信仰缺乏的幸福观大相径庭,对此值得深入思考。)

蒲永光阿訇送我到楼下,我们在大殿前合影,他又送我到清真南寺前,并写下回辉村西北大寺阿訇即他侄子的“蒲宗礼”三字,又详细告诉我去回辉村及清真寺的路,我们才告别了。

四、回辉村清真北大寺调查

被调查人:蒲金刚,回族,男,45岁,回辉村居委会治安队队长

     刘立西,回族,男,21岁,回辉清真北大寺阿訇

陪同调查人:哈秉杰,回族,男,70岁,回新村长老,

      陈箫,回族,男,21岁,回辉村人,现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系06级本科生

回辉村清真北大寺外门口门上方写着大字:“认主独一”。内门对面的长方形黑板上写着大字:“纪念穆圣诞生1436周年暨清真北大寺建寺30周年。”

薄金刚治安队长说:“回辉村4千人左右,全是回民,汉族另有大队(“村”的前些年的叫法),这里的回民一天要到清真寺里做5次礼拜。这离飞机场很近,飞机场噪音很大,影响回民的礼拜。”

这里的回民是从越南的阿南来的,是遇到台风从海上飘过来的。来这里已700年左右,刚来时从事渔业。

回族几百年定居在这里从来没有抢的,发生在回辉村旁公路上的抢东西事件有,但不是回族,是黎族中的一少部分人。

回辉村男的只是礼拜时戴白帽,平时也戴白帽的,只是老年人这样。或者开斋节日、会议时男人戴白帽,女人几乎都戴盖头。三亚某些学校不让回族女学生戴盖头,到国立中、小学校门口要脱下盖头,不脱不让进。可是国家规定要遵守民族政策的,当地规定只能在回辉村小学和羊栏镇初中里可以允许回族女学生戴盖头,但到三亚市中小学就不让戴了。回族女学生刚开始还一直戴,后来受外面影响也就不戴了。

今年清真北大寺设了8个班,教回族学生伊斯兰教信仰、知识、文化,是免费的,老师是刘立西满拉。

回辉村人不吃猪肉,也一直与汉文化相隔,没受到汉文化的影响。

三亚市的中小学食堂都有回族师傅专为回族学生开回族食堂(指回灶)。

刘立西新阿訇说:“回辉村回族结婚时宰牛,是阿訇按伊斯兰规矩宰牲的,汉族宰的牛羊肉我们不可以吃。还有,汉族宰的鸡、鸭也不可以吃。”“结婚时阿訇宰牲,一般鸡鸭是家里人念经宰。”“过古尔邦节,开斋节、圣纪节时阿訇宰牛羊。”

在住房上,回辉村回民与汉族的住房没什么区别。

但回族的房屋前或屋里有标写《古兰经》内容的标牌、标语,叫bismile,是《古兰经》的开头语义。

回辉村妇女在家里做礼拜,或在回族女子学校礼拜。刘士西阿訇说:“我们这和大陆(指的是内地各省市自治区)那边不一样,我们在礼拜时也教《古兰经》、阿拉伯语、伊斯兰教基本知识,‘圣训’也讲。”

在回辉村四个清真寺、回新村两个清真寺中,清真北大寺两次获全国模范清真寺。三亚市的伊斯兰教协会也设在回辉清真北大寺。

北大寺是回辉村的中心(笔者注:全国各地的清真寺几乎都成了当地回族的中心,它不仅是精神信仰的寄托地,也是回民之间进行交际、交流、沟通信息的场所,还是向外界展示回族文化、民俗的窗口,要了解、研究回族,清真寺是必须着力调查和解读的地方。)也是整个三亚回族的中心。这里有20多个阿訇,最早的是蒲宗礼(回新村清真南寺蒲永光大阿訇的侄子。),60多岁,后来是蒲贵才阿訇,现在在古寺,也60多岁。

回辉村娶、嫁汉族等外族时,条件必须是外族人要入教,阿訇给他(她)起个经名,教他念清真言,旁边要有个证明人,叫“作证言”,然后洗个大净就行了。

海南岛三亚回辉清真南寺院里的回族少女

回辉村回民过去和羊栏汉族人作对,现在两村和平相处了,但也有明争暗斗,比如买菜(发音sai)时有小打小闹,曾经(1980年、1984年)有过三次群架。(笔者注:说明民族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了解和相互理解还需要加强,民族团结问题不是已经彻底解决了,高枕无忧了。打了架,流了血,有时很长时间也难以在感情上弥合。所以,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民族团结的大好局面,并且能在此基础上加强心与心的沟通和交流,只有心相通才能至少达到求同存异,进而扩大相同点,减少不同点,使多民族地区的长治久安逐步落到实处。)

三亚各学校做学生校服时改成做短袖了,回族也得穿短袖,然后还得再穿外套。

回辉村回民亡人的丧葬与伊斯兰丧葬习俗相符合,用板子,以前是木板,现在是石板,用白布裹亡人,坟墓在海边,亡人脸朝西,是朝着礼拜的地方。那个地方叫克尔白。阿拉伯语发音为karba。全世界穆斯林礼拜时都朝克尔白方向,克尔白在麦加禁寺的中央。回民公墓在海边,也有人用推土机推了一部分,现在是三亚古迹的一部分了。回族不让迁墓,但没权力。

刘立西阿訇继续介绍说:“回新村南寺有穆圣后裔学校,阿拉伯语叫达鲁伊玛尼校,学校教学阿拉伯语、《古兰经》、‘圣训’、伊斯兰文化等。当老师的都是出国伊朗、沙特、叙利亚等留学回来的留学生。”

比如,阿訇宣教时是一点念宣礼词,一点办理晌礼(即一边宣词,一边礼拜)

清真北大寺里是用广播喇叭呼叫周围的村民来礼拜。北大寺一天做5次礼拜,少年男子也有。周五做主麻的人多,每个寺都满满的。

伊玛目(阿訇中的负责人,相当于教主)是从阿訇中选出来的,回辉清真北大寺20多个阿訇,只有一个伊玛目。每年选一次。蒲宗礼是北大寺的老伊玛目。每年的斋夜之前选伊玛目。伊玛目是管理清真寺教务的,而且在亡人葬礼、结婚仪式,星期五主麻前要做演讲。比如,亡人去世之后第一夜到第三夜,有的到第五夜或到第七夜,要宣讲宗教教义等知识。

回辉村清真北大寺正殿门前的门联上写着:

唯有安拉才是真主,穆罕默德是主的使者

两世要安全,窃愿大家遵教范;

一心存敬畏,何难有路到天堂。

回辉村清真北大寺大院外门门联上写着:

弘扬伊斯兰教文化事业,

促进三亚民族经济发展。

当我拜访、访问完回辉村清真北大寺后,刘立西阿訇又领着我去蒲宗礼老伊玛目家去拜访,正赶上蒲宗礼伊玛目暂时外出,蒲宗礼的儿子蒲正清(28岁)接待了我们,他在三亚旅游局工作。家里正门堂上也有阿文、汉文记载的伊斯兰教内容的对联,但蒲正清本人汉语普通话讲得较好,从着装举止上看不出是回族。

临走时,我把有我论文《论回族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的《回族研究》(2006年第4期)杂志送给刘立西阿訇和蒲正清,他们很感动,当场两人写下感谢信(刘立西代笔):

我们代表三亚市回族全体穆斯林向您表示感谢!也向北方民族大学的全体师生表示感谢!

于海南三亚、回辉居委会、北大寺

被 调 查 人:张长征,回族,男,51岁,北京牛街东里社区党委书记,全国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

陪同调查人:北京牛街东里社区另三位女干部

时   间:2007年8月中旬

牛街东里党委张长征书记一看就知道是个非常成熟、非常热情而又非常有工作方法的党的领导干部。他见到我,知道我的来意后,马上把在场的回族城管协管员李文山介绍给我,李文山虽然是普通的城管协管员,是一个50多岁的回族中年男人,但他为牛街这个模范回族聚居区争了光。他在清华大学的儿子帮助下,发明“小广告”清除剂,这种清除剂用抽油烟机上的废油脂等做原料,经20多次实验获得成功,500毫升成本仅8元,该清除剂非常环保,无毒无味,使用省力,目前已在牛街地区投入使用,只需两三秒钟被叠层小广告污染的地方就能恢复原貌,这种发明很快就会广泛推广。

李文山此时正在向党委书记张长征咨询、请教如何写入党申请书的事,作为一名回族中年男性,他为牛街、为社会作出了贡献,50多岁了,出了名了,但还是想在党的领导下继续为各民族做实事,谋福利。当张长征书记把关于李文山的事迹报道材料当场送给我时,李文山也当场表示,他主要不是为了挣钱,而且还谢绝我采访报道他,他俩都说,牛街现在工作一切都是为奥运争光。看来,为奥运工作,为奥运争光,这不仅是首都北京市民的当下主题,也是牛街回族聚居区的工作主题。

我于1987年前后来过牛街,那时的牛街街道很窄,也很短,给我的感觉就是北京南城里很难找的地方,是回族人摆牛羊肉熟食摊儿的地方。现在看却今非昔比,完全变样了,我从地铁长椿街站出来,还准备问坐几路公共汽车才能找到呢,但我一问路人,他们几乎一指,“从这一直走就到了”。果然,我不用坐车,走了不到十分钟就到了宽阔的几乎与长安街同宽的牛街了。现代化的宽阔的街道两旁,气派而上档次的清真饭店映入眼帘,门市、门脸儿后面电梯洋房式的小区,使我有一种进入大款豪宅的感觉。牛街回族最集中、牛街回族最亮点的牛街东里社区就坐落在牛街返迁后的高档小区楼房的旁边,它位于一幢二三层小楼的一层。

作为牛街东里党委书记的回族张长征和我谈起来:

牛街东里居委会是牛街回族集中的地方。牛街下设十个居委会,比如东里居委会、春风居委会等。牛街东里49%是回族,1万回民人口,汉族占44%,回汉团结户(指回汉通婚家庭)占9%,是一个由回、汉、满、蒙、侗等10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大社区。回族是社区的主要民族成分。

多年来,社区内以加强民族团结为主线,以构建和谐社区为目标,在北京宣武区这个多民族和谐相处、多宗教汇聚并存的地方争先创优。

牛街2006年获全国民族团结模范集体称号,街道办事处主任范宝(回族)得到了胡锦涛总书记亲自发的奖。牛街派出所的杜黎彬民警曾获全国民族团结先进个人称号,那次,江泽民总书记曾亲自握手接见。牛街还是北京市民族团结连续六届的先进集体,是北京市唯一的“六连冠”。

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来过牛街东里社区慰问,共8次,任过政协主席后又来过一次。

牛街礼拜寺已经有1010年的历史了,是公元996年建立的,国家最近拨了2500万元来修缮,又新建了女寺。

牛街东里社区1999年正式修建落成,1997年4月贾庆林书记来这填了第一锹土,1999年9月28日社区新迁入发钥匙时他也亲自来发,代表了党和政府对牛街少数民族的亲切关怀。

牛街共23个少数民族,街道干部始终围绕民族团结展开各种活动,东里社区10个少数民族加上汉族共11个民族,但汉族是少数。

张书记说:“我爱人就是汉族,她随我吃牛羊肉。以前这里的回族有优越感,院里共8户人家,回族6户,汉族2户,汉族要受点委屈。但现在不一样了,我们一直倡导民族团结,不要回族多就对汉族不尊重,人家吃猪肉也是人家的习惯嘛,你不吃猪肉也是民族习惯,你不能因你不吃就限制人家在自己家里吃。(笔者注:回族有这么高的精神境界和认识水平,的确为少数民族树立了榜样。牛街回族能在自己民族人多势众的强势下照顾到住在其中的汉族少数民族的饮食习惯,而且是与回族伊斯兰教对立的饮食习惯,这实在是难能可贵的!他们为全国所有人口居多民族怎样尊重人口居少民族创造了向其看齐的典范,这也是回族为构建和谐民族关系所作的贡献。)

张书记讲了一个例子。浙江宁波一汉族户在牛街东里回族多的小区里租房住下来,因为南方汉族人喜欢吃风干了的猪肉,于是就把买的猪头挂在阳台上,等风干了再吃。让邻里的回族看见了,如果“上纲上线”地说,这个浙江汉族他可以说是有意在向回族挑衅,但回族居民没有这样,而是悄悄把此事告诉社区领导,让社区领导去他家平静温和地去提醒他,并心平气和地解释说,开斋节时回族在乎这个。这个汉族宁波人马上摘下了阳台的猪头。先发现汉族挂猪头的回族同志也被感动了,她和社区主任说:“我们做得是不是过分了?那也是人家的习惯呀。”张书记说:“以前的话,这就不是提醒的问题了,轻的话也要打起来。”

社区也由号召回汉居民在生活中,在注意相互尊重的同时,遇到民族敏感问题冷静处理。

牛街对回族和汉族通婚也很宽容、大度,回族居民们把回汉通婚称为“民族团结户”。

张长征党委书记作为一名回族,他不愧为一个国家级别的优秀党务工作者。在不长时间的访谈和中间不断被打断处理工作的过程中,我发现他成熟、干练、善于沟通、亲和力强,无论对陌生人,老朋友,本族人,外族人,还是上、下级,都能尊重得体。对上级尊重敬业,对下级平易近人,对外族亲如兄弟,对陌生人一见如故,可以说是回族中值得骄傲的干部代表。

例如,前文讲的刚刚发明“小广告”清洗剂的李文山来到张书记办公室,张书记对他高度表扬,又热情介绍给我,当李文山谈到“想入党,但找不着地方”时,张书记并没有说他讲得欠妥,而是笑着说:“不要这样讲。”然后给他出了几个好主意,使他既能写入党申请书,又能让别人感到他也时时能接受到党组织的关心。这种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也为基层党的干部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教育的经验。

张书记还介绍了一些牛街的其他近况:

牛街街道由原来的6米宽拓展成了40米宽。

关于牛街回族的一些风俗习惯,现在牛街回族只是到清真寺做礼拜时才戴白帽。张书记说:回族“无常”(他把“常”字的主要元音由a变成e,而且整个音节是轻音。“无常”是牛街回族对“死”的委婉语)后,送亡人时戴白帽。而有节日时戴彩帽,有绿的、蓝的、红的等颜色。

牛街范围内不许经营汉餐,但现在的回族年轻人越来越不那么讲究了。回族老年人到汉族家连水都不喝的现在也没有了。

二、近年来牛街东里的民族团结的事迹

牛街东里社区近几年来回汉民族邻里互助,互相尊重,民族团结,和睦相处,共同进步,涌现了许多动人的事迹。

2004年以来,社区把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的“快乐温馨和谐”社区作为奋斗目标,开展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社区,先进楼门的活动。

比如,在楼内宣传邻里互助,倡导民族团结进步,也倡导邻里之间和睦相处,各民族群众团结互助,怀念和向往曾经有过的平房院里的回汉等民族的邻里亲情。

社区与具有民族特色的辖区单位吐鲁番餐厅,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共建关系。为辖区共建单位提供服务,也是牛街东里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快乐温馨和谐”社区的内容之一。

几年来,牛街东里先后为餐厅介绍推荐了10余名失业人员,餐厅也积极努力地克服困难,吸纳安置了他们。

吐鲁番餐厅员工有部分是维吾尔族,她们远离家乡来为建设新北京作贡献,非常渴望得到重视和关怀。社区组织把服务好这些外地来京的建设者,看作是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和谐社区的重要内容。因此,社区领导和职员们关注她们的居住条件,积极帮助他们租住房屋,为她们办理暂住证,定期安排她们检查身体,这些服务不仅使他们感受到社区这个大家庭的温暖,更激发了她们热爱企业、热爱牛街、热爱社区的积极性。每当社区组织文体娱乐活动时,吐鲁番餐厅的维吾尔族姑娘、小伙儿,穿着艳丽的民族服装,跳起欢乐的民族舞蹈,在给社区居民带来喜悦的同时,也增进了社区各民族的大团结。

牛街地区的回族穆斯林群众,一直以来就有着扶危济困,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每年的募捐工作在社区中都会顺利地超额完成。大家认识到做好这项工作,不仅使居民奉献了爱心,更能以此来弘扬这种互助友爱的民族精神。近年来所有的募捐活动,社区都认真对待,详细地记录好每一笔账,及时公示,表扬优秀。居民参与的热情越来越高。久负盛名的“年糕钱”钱德才大伯,在抗击非典和为印度洋海啸受灾地区的两次募捐中,每次都捐1000元,钱大伯说:“不是党的政策好,咱牛街人能过上今天的好日子吗?”朴实的话语道出了钱大伯的真实情感。(笔者注:作为一个普通的回族老人能为国内国外有难的素不相识的人捐出两千元,而且把这种慷慨解囊的大捐之举看作是对党的政策的回报,充分体现了首善之区——首都北京回族的爱党爱国爱有难同胞的高尚精神境界!)

到2004年,社区共捐款5万多元,衣物2万多件。在为灾区的群众送去温暖的同时,也献上社区各族群众的一片仁爱之心。

随着居住环境的改善,社区居民向往和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许多中老年人愿意聚在一起开展些娱乐活动,根据居民的爱好和需求,牛街东里社区适时组织起10余支文体队伍,每天从清晨到傍晚,练健身操、打太极剑、踢毽子,居民们以各种形式聚到一起,既锻炼了身体、丰富了文化生活,又增进了各族居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培养了感情。

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社区里的不少老人都需要有保姆照顾,但由于社区回族居民多,对回族保姆有很大的需求。为了满足老人们的愿望,社区千方百计联系到一家中介服务公司,专门为老人介绍回族保姆,而且不收居民们的任何费用,深受社区居民的欢迎。社区里有回族老人“无常”(指去世)时,党委、居委会都要派人前往送葬。

回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进步一直是社区重视和倡导的。社区刚成立的时候,曾有居民找过居委会,要求在社区门口张贴一张“禁止带忌物”的告示来要求汉族同志,在通过工作得到了这位居民的理解以后,社区感到这不是个别问题,需要提高认识来正确认真对待。从此,社区党委、居委会利用各种宣传手段,从民族团结社区的人员构成,到维护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懈的努力使社区的民族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

街道工委办事处还为社区投巨资修建了民族团结文化广场。

楼管会负责管理的创建民族团结先进楼门的橱窗里,及时更换着居民自己制作的纺织品、摄影作品以及有利于民族团结进步的“百家言”。

家庭和社区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党的民族工作的社会基础。民族团结共同进步是社区永恒的工作主题。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牛街东里将用社区的优势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服务好社区各族群众。

被调查人:马耀华,回族,女,21岁,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城关镇西后街,北方民族大学学生

时  间:2007年9月

扶沟县城关镇西后街整个一条街全是回族,是一个高度集中的聚居区,约2000人口。已经十几代在这里世居了,所以一条街都是亲戚,哪家都能沾亲带故,连得上。

一直以来,通婚也大都在回族内部,20岁左右的青年男女就在这个社群环境里被大人们介绍对象。回族女大学生马耀华的大伯和大伯母两人就是“姨表”,即她奶奶的侄女也是他的大伯母,因此生下她的堂弟视力不好。(笔者注:从河南回族一条街内高度聚居又内部通婚造成近亲繁殖导致下代视力不好等情况看,应该重视少数民族的优生优育问题,所以至少应该鼓励和提倡他们到外地找回族结婚,因为远距离通婚有利于优生优育,他们在本县找汉族也不应反对,因为不同民族间通婚更可以优生优育,这是关乎中华各民族后代的身体素质和体力、智力的质量问题。)

过去扶沟县西后街的回族不计划生育,一家生七八个孩子的常见,国家实行计划生育后,当地回族一家一般都生两个孩子。有的回族家连生了两个女孩儿,还想生个男孩儿,就把一个女孩儿迁到爷爷奶奶等老人家长期养育,以至在爷爷、奶奶家长大的这个女孩子已不和亲爸亲妈亲了。当地回族重男轻女的观念仍然存在,生两女孩儿还想生男孩儿的现象较普遍,和农村汉族的“越生越穷,越穷越生”的循环现象几近相同,特别是老辈这种观念更严重。马耀华说:“我奶奶就不喜欢我,对男孩儿就特别疼,疼到心里去了!她喜欢哪个子女,那个子女的孩子她也特别喜欢。太传统了。”

西后街全街都是回族,一条长长的街两旁,回族妇女喜欢在大门前扎堆儿,议论张家长,李家短,一个人从门前过,都要议论一番,而且传话往往走样。马耀华解释说:“妇女们可‘八婆’了!(“八婆”是指爱议论别人。)我妈年纪这么大了,一直在家呆着。因为女的在家没事,闲得慌(“慌”是轻声)。”西后街回族女一般都没工作,在家照顾孩子,照顾老人,男的在外挣钱。

作者与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回族大学生马耀华合影(2007.6)

西后街回族有钱,因为他们很早就经商了。他们特别喜欢卖饮食,宰过的牛、羊的肉食品,也有鸡、鸭。马耀华说:“我大妈就在当地卖烧鸡,已经有三代了。”

回族特别喜欢开饭馆,扶沟县城只要是清真饭馆都是西后街回族开的。西后街的回族也“热衷于吃,饭馆超级多”(马耀华语)。一条街建起来后,最多的是饭馆,其次是美容、美发馆!

在整个县城里,由于回族的清真,开的饭馆也清真洁净,也影响了全县城汉族人的饮食习惯,现在县城里虽然多数是汉族,但80% -90%是清真饭馆,汉族摊位或饭铺儿只成了夜间的小吃儿。逐渐地,县城汉族人也从思想上接受了,认为回族饭干净,开饭馆的汉人雇一个回族就可以挂清真牌子,全县街面上的饭店厨师几乎是回族的。县城里有几万人,但清真饮食已越来越被人喜欢了,占了饮食行业的主导地位了。(笔者注:河南回族饮食影响汉族,使一个地区的人口居多民族也喜欢上了回族的干净而清真的饭菜,这种现象在全国已比较普遍,比如笔者工作过的新疆石河子、宁夏银川,在当地占大多数的汉族人也逐渐喜欢并接受了清真饭菜。位于银川西夏区有一万多师生的北方民族大学,汉族和非穆斯林民族一直居多数,但现在学校的食堂还是清真饮食居绝对多数,汉族等大多数民族已经习惯了宁夏回族的清真饮食习惯。清真饮食最大的一个优点是比较干净,不仅厨房内的锅碗瓢盆干净,而且食堂饭店的桌椅板凳、窗户、地板,包括厨师、服务人员的衣着(比如回族戴白帽等)也都很讲究,很干净,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后解决了温饱奔向小康的汉族等各族人民共同追求的饮食标准。过去是“饥不择食”,现在不饥饿了,就要选择饮食了,回族的清真饮食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城市和乡村,就率先起到了被优先“择食”的典范作用,这也是回族对中华饮食文化的重大贡献。)

西后街的回族对不尊重他们的信仰和饮食习惯的人就坚决反对,而且很团结,有时会集体上访。现在当地已没有汉族不尊重他们的了,回汉团结已不成问题,而且挺和谐,但西后街回族内部也有争,甚至是亲戚也照样争得厉害,有钱有势的家庭就会占有上风。(笔者注:这个问题不仅是回族,农村汉族也照样有,在农村家里哥儿们多就会明显占有优势,姐儿们多就不那么行,有时甚至要忍气吞声,因此也极大地影响了计划生育的有效落实,因为只有多生儿子才有可能有钱有势,如果一个儿子也没有,有的地方父母自己都觉得腰杆不硬,这也与农村的法律制度不健全,执法力度不够有关,从河南农村回族的问题可引发出计划生育与执法力度的密切连带关系。)

西后街回族只有老年人平时戴白帽,闲着的妇女平时披盖头,按马耀华的话说:“闲得太狠了才戴盖头。”对回族的着装已经淡泊了。当地回族只有吃上有特色了,吃上讲究些,这与汉族已不是精神信仰的不同,而成了人的生活方式上的形式上的不同了。马耀华强调说:“回汉没什么两样,只是吃猪肉和不吃猪肉的问题。这里的回族也没有洋眼睛高鼻梁的。”

回族在语言上也与汉族没什么区别,回族也不会说《古兰经》的经语,回族见面时只是说一两句回族用的阿拉伯问候语。(笔者注:没有信仰和语言的区别,只剩下吃猪肉不吃猪肉的区别,这是民族区分淡化的重要标志,对此值得深入研究。)

河南扶沟县回、汉通婚的多了。回、汉男女青年爱慕已定,有人议论也不管。但在西后街内部,只能找回族。西后街的回族男的也有到乡下找汉族女的。乡下回族被娶过来的也多。马耀华说:“我父辈这一代,大部分女的是从周边乡下被回族娶过来的。不过我爸、妈是西后街长大的,我哥、嫂、父、母家是西后街的邻居。但对在外面工作或上学的回族,找不找回族对象就宽松多了。”马耀华还说:“我妈热心给别人介绍对象,看男女青年合适了,老痒痒,就一定要给人介绍。”她对我说:“找回族汉族都没关系!”。

马耀华作为一个回族女大学生,她对西后街回族妇女聚众议论人的现象仍然记忆犹新,她说:“西后街街旁成了一个议论人的地方。高中时不敢跟男生在一起,跟男生一起上、下学,走路时相互距离短都不行,如果距离短了,她们就会告诉你父母,你女儿怎么着了。跟男生拉手被别人看见了,还不知说成什么样子啦。只要被一个回族看见,第二天整条街就都知道了。”“女孩儿晚上不能出去,出去如果回来晚了,被人看见了,也说你家品行不好。但年轻女性与外民族、外国人、年龄大的人结婚,只要在外地,不回去,那也没关系。”

马耀华接着说:“回族年轻人对这种环境很叛逆,越这样下面越反叛,有的年轻人还没结婚呢就要生了。出门了,家就管不着了,有的大着肚子回家了。西后街有个女儿的妈妈老爱说人家,自己的女儿上了大专学校也大肚子回来啦。”(笔者注:从回族年轻人对自己家老人尤其是别人家的人过多的讲究、干涉、议论而导致逆反来看,这已不是回族年轻人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整个中国两代人鸿沟难以沟通的问题,只是回族老人在传统文化上更讲究些,但回族的年轻人不是只生活在像西后街这样的回族真空里,他们受大汉族影响,受外面开放的大环境影响,必然要与不太出家门、街门的老一代的观念有区别,关键是要有适当的劝导方法,对年轻人要因势利导,在婚恋上过于传统已跟不上时代发展,但过于开放也会对自己的身心健康不利。)

西后街有清真寺,但并不是回族男女老少都去清真寺。马耀华说:“某些人干坏事太多了,进出清真寺赎心中的罪。再有是男的女的老了,六七十岁了上清真寺,开始忏悔。我爸、妈一般不去清真寺,除了去清真寺捐钱。我爸当过一届县政协委员,每当全县开政协会时,清真寺阿訇中管事的去参加。”

“星期五主麻日时,一天几拜,除了老年人做以外,年轻人已不做。真主啊不怎么信,但只从小被灌输不吃什么,以后就不吃了。但《古兰经》讲什么不知道。年轻人也不知道清真礼仪,家长也不刻意教。只是饮食禁忌。回汉的区别只是能吃与不能吃,还有的是中、高考加不加分的关系(回族考试录取时加5至10分)。”

扶沟县城虽大部分是汉族,但肉店里大部分是牛、羊肉,富起来的也是卖牛、羊肉,卖牛、羊皮的人。

在居住上,回族和汉族已一模一样。西后街回族大部分是自己盖的三四层楼。还有是从西后街扩到南关自己的宅子上建房。南关原是汉族区,西后街回族逐渐迁来后,此处成了汉、回杂居区。回族的房屋只是外面大门上正中间挂一个经牌,通常是红色的。客厅挂画有麦加清真寺的挂毯,或有回族标记的东西。屋门上挂着回文(实际是阿拉伯文)字画,结婚时用红纸写的清真言(祝福的话语)也长期地挂在屋里的墙上或门上。

西后街回族的结婚是请阿訇到场,先讲讲经,说一些阿拉伯语,给两人(指新郎新娘)梳梳头。然后阿訇向人群中撒糖、枣、核桃、花生、瓜子,有时还有硬币,撒了一地,小孩去抢捡。过后结婚主人给阿訇红包,又把阿訇送回清真寺,表示对阿訇的尊重。

回族的宰牛、羊是清真寺的刀师傅去宰,宰时先念经。宰鸡时宰一声念一声。阿訇宰羊时只念一句短句,然后捅一刀。家里买鸡了,或自己家的活鸡,要吃时也要请清真寺阿訇宰。

西后街只有一个清真寺,最近又修了,是全街回民捐钱修的。外形是一个大圆包型,绿颜色的。阿訇都是从外地比如郑州经学院等地请来的,经常换(马耀华语:“老换老换呢。”)。

在语言上,虽说回、汉话基本没有区别,但回族话内部还是保留了极少部分用阿拉伯语表述的伊斯兰教内容。比如,普通穆斯林问候用语是asaliam alaikum,西后街回族说成asalame alakum。西后街回族老人也经常念叨几句清真言。马耀华回忆说:“我姥姥天天叨叨,从小就教我‘俩依俩海,印兰拉乎,穆罕默德,来苏来拉希。’我也不知道确切含义。她天天在自己家门口一坐,晒太阳,还念着这几句话,也不出门。”(笔者注:这几句话可能与认主安拉,崇尚穆圣有关。)

关于回族的“行”,过去回族的老一代爱出去,喜欢到各地做生意等,随遇而安,但现在的回族年轻人已经不爱出去打工了,家长对自己的孩子也溺爱,孩子已大了,宁可在家里养着,也不让出去。马耀华介绍:“西后街一个当兵的都复员回家一年了,还在家逛。我哥哥做临时交警,一月几百元钱,工资不够,家里还得贴钱。”看来这种“啃老族”的现象,不仅在汉族中间有,在回族中间也存在。

关于回族的丧葬,马耀华介绍说:“我叔叔小时得小儿麻痹症和羊痫疯,也不会说话,自己跑到乡下,跑得太远,没吃没喝,饿死了。他死后一家人把他放在屋正中央,点香、撒花露水,过个夜,第二天必须埋,立即埋,只呆一夜,亲戚朋友来家送白布,拿钱、拿太空被(丝绵做得很轻的被子),有专人登记送礼情况,来的人还戴上为哀悼死人做的白帽子,象征性地哭两声。到时间了,死者家属提水,亲人拿着汤瓶给他洗澡,擦干净,裹白布,把清真寺里抬死人的匣子拿来,匣子外面是绿色丝纹的布制的,把死者放到匣子上后,由死者亲属和帮忙的人把匣子抬到墓地,下葬时要洒香料。”

“同时,死者家里要做大锅饭,大杂烩的牛羊肉烩菜,来参加送葬活动的每人都吃。去送葬和帮忙下葬的人回来时在饭店包席,也喝酒,不计较。”

关于回族下葬的情况,马耀华又接着说:“我大姨脑瘫痪,病死了。送葬时,队伍里没有女的,女的不能去,至少途中全是男的,我们是直接到墓地的。送葬的队伍有二十几辆车,裹着白布的尸体从匣子里抬出来,放到挖好的长方形深两米的坑里,几个人下去把裹着白布的尸体放进坑里,脸朝西,尸体周围洒香料,然后送尸体的人从坑里上来,周边的人就挥锹往坑里埋土,女的亲友这时哭得不行了,众人扯着。大家埋完土后,又填高,成一个半米多高的坟包(通常比汉族死者的坟包要小些),合葬的坟就要大些。但没墓碑,有的回族坟上涂水泥,有的不涂。一般来说,坟要在别人家的田地里,要给那家田主付钱的。当地没有回族公墓,墓地按上一代埋在哪儿就埋在哪儿。”

“回族的葬礼简单,尸体在家不超过一天,第二天中午就要把死者送到墓地,就过一夜。我姥姥去世也那样,这是《古兰经》的规定。”(笔者注:回族的速葬和薄葬即人死后迅速下葬,葬礼简单,这种省时省钱的丧葬从简之风俗值得提倡,汉族人死后有时要停尸十天左右,有时因为遗留问题没有妥善解决甚至时间更长,而且有的死者家属对其厚葬,尤其在南方有些富裕地区的农村,墓地修得比居民住房还豪华,以至于北方人坐火车从窗外看时一瞬间难以辨别是“阴宅”还是“阳宅”!这对活着的亲人恐怕也是一笔大的经济负担。最近党中央和国务院都在提倡丧事从简,汉族的火葬就是由土葬向丧事从简变化的重要举措之一。回族的速葬和薄葬为中华其他民族的丧葬方式树立了榜样。)

关于信仰的问题,马耀华作为年轻的回族女大学生,实话实说地表白她的观点:“我就觉得回族慢慢向汉族同化,(笔者注:实际是向中华民族的大众化审美靠拢了,还不能简单地说是汉族化了。)回族的传统观念我们这一代基本是没什么影响了,自己在这方面的意识也淡薄了,不信什么真主,不关你的事了,意识不到宗教方面的作用。真主怎么着对我没什么关系之类的。就我们这么大的都这样。不觉得回族有什么信仰。是不是回族就是吃不吃(猪肉)的问题,已经变成一种形式了。”(笔者注:应该感谢马耀华吐露的真实观点,笔者走过许多回族地区,虽然有的地方回族伊斯兰教和阿拉伯语有在回族年轻人中再学的现象,但从年轻的回族人口的比例看,大多数回族年轻人对伊斯兰教知识还是相知甚少,比起老年人来,他们对回族传统特色,对伊斯兰教持有的是淡化或者敬而远之的态度,这和汉族青年人心中信仰缺失,太重视物质务实也有共性联系。前几年,笔者在新疆大学也听一位维吾尔族的院长教授和笔者说,维吾尔族的一些年轻人对维吾尔族的传统道德及信仰轻视不顾,看来这是整个中华民族年轻一代需要重视的精神信仰问题。

至于回族青年人不重视伊斯兰教信仰,只是饮食习惯还在保持,正像笔者前文所注,那已经快不成其为区别民族的主要标准了。吃什么不吃什么实际上成了一种地方的饮食习惯,比如一些人不吃驴肉,一些人不吃辣椒,一些人不吃韭菜等等,而另一些地方如山西人喜欢吃醋,湖南人喜欢吃辣椒,海南人喜欢嚼槟榔,无非回族人不吃猪肉而已,也像满族人以前是忌吃狗肉一样,成了不同社群饮食习惯的区别,这也是对原有的划分民族标准的新挑战,需要与时俱进地研究民族的新定义。)

关于回汉关系,青年人也比以前更加和谐了,马耀华说:“回、汉孩子一起玩儿,区分不太严格的现象有了。有时回、汉族学生同吃。另外,在寄宿制高中有清真伙,我们那回族在街上买汉族的馍(内加猪肉)的也有了。被老年回族看见了,第二天你妈妈就知道了。也有的青年回族买汉族的米线吃。因为汉族的菜刀案板上有猪油,不干净,所以老年人不让吃。”

“回汉关系,现在大家都一样的,不存在回族一派,汉族一派的,是大家在一起谁和谁玩得好不好,不是你是回族就跟你好,汉族就不跟你好。扶沟县城有回族小学,我就是在那读的小学,但那也有汉族小学生就读”。

被 调 查 人:马关羽,回族,男,20岁,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者海镇,北方民族大学学生

陪同调查人:马晓琴,回族,女,22岁,北方民族大学文史学院毕业生

时   间:2007年9月

曲靖市离云南省省会昆明乘汽车需两个半小时,坐城际列车需一个半小时。

回族大学生马关羽一直居住在曲靖市内的会泽县者海镇,镇上回族和汉族混着居住,汉族占大多数,但邻居间有汉族也有回族。

关于回族的衣着。者海镇回族年纪大的人才戴白帽,这种帽子边上是白色的,顶上是彩色的,他们平时都在戴。但中年人已不戴了,要到老年人的年龄才戴,因为跟汉族人杂居时间长一点,有些回族习俗有点改变了。回族女人要封斋时才披盖头,白色盖头把头全部封了,只剩下脸露出来,但青年妇女封斋时也不披盖头。总之,者海镇回族青年男女都不戴白帽、披盖头了,并且,同一个县里的新街回族自治乡(马关羽说:“我叔叔是那儿的,那主要是回族,汉族太少了。”)也是有老人“走了”(指去世)才戴白帽。(笔者注:从云南会泽县回汉杂居地和回族聚居地都是老年人才戴白帽,披盖头,而年轻人则都不戴、不披了的情况看,回族的特性和伊斯兰教信仰正随着不同年龄层在变化。因此,观察、研究回族伊斯兰教的当今发展特性,不仅要有历时的、演变的方法,还要有共时变异的微观渐变性视角,要从纵向上把回族的老、中、青年龄区分开来,也要从横向上把回汉杂居区和回族聚居区分开来加以探讨。)

者海镇回族把封斋不叫“封斋”,叫作“把斋”。

关于回族的饮食。马关羽说:“者海镇遵守回族习俗严格,但也有些不遵守,通常是年纪小的,在外读书的(笔者注:年纪小的是时间界段,在外读书的,当然也许或有打工的,这是空间界段,观察回族精神信仰和风俗习惯之保留和变化情况,首先应注意这两个界段。),不遵守的就到汉餐饭堂吃。比如,到宣威市(县级市)第一中学去读书,没回族食堂就只得吃汉餐。这个学校住校封闭,所以只能吃汉餐。”

者海镇汉人也吃清真,不吃猪肉,还挺多的。镇上的牛、羊都是阿訇宰的,有的家的牛羊让阿訇宰后在街上卖,鸡、鸭、鹅也是请阿訇宰。

在云南回汉杂居地区的回族不想民族问题,只是吃饭时想到他是回族,到清真餐厅去吃。

马关羽介绍说:“我们家开清真餐饭店,客人(指饭店顾客)用一套碗筷(包括回、汉各族的人),我们自己家一套碗筷,因为客人中汉人较多。”笔者与马关羽讨论,建议给顾客吃的饭菜碗筷叫“亚清真”,即不太纯正的清真,回族自己家的饭菜碗筷才是“纯清真”。他特别同意这种提法。(笔者注:“亚清真”也许是回族饮食与汉族等其他非穆斯林民族饮食的接触地,“亚清真”的范围可以包括回族人开的欢迎汉人来吃的饭馆。回族人由于环境所限吃汉餐时不点猪肉菜,或在飞机、火车上吃汉餐的方便面,简单快餐等,也包括到了汉族家做客喝汉族的水、饮料或请汉族人来回族家做客请他(她)们喝的水、饮料等。“纯清真”才是当今回族清真饮食受冲击情况下一种坚守穆斯林饮食规则的举动,这种表现往往存在于非常讲究的回族家里,清真寺里,回族聚居地的老年人当中。)

关于回族的丧葬习俗。马关羽介绍说:者海镇有一个清真寺,挺小的,我婆婆(指妈妈的妈妈,北方话叫姥姥,南方汉语也有叫外婆的)去世时,尸体放到清真寺,净身也是在清真寺洗。停尸一个白天,一个夜间,第二天就下葬了。汉族人去世要呆好多天呢。回族是简葬、速葬。白布裹在去世的人身上,还有一个帽子,也是白布做的,帽子连着衣服。我婆婆净身时都是女的在清真寺的一个房子里帮助洗,不能让男的看见。然后用清真寺的经(马关羽把“经”字发成前鼻音韵尾)匣装上尸体,抬上山,经匣是很好的板子做成的,上面有绿色绸缎花纹,也有经文在上面,所以叫经匣。

山上有一块墓地全是汉族的,有一块墓地全是回族的。回族的墓地要挖两米深,然后在深坑中间墙壁打个洞,里面修个土做的枕头,然后从经匣里把裹着白布的尸体抬进大坑,放进洞里,就完了。头要枕上枕头,洞口也朝西,人的头朝北,脚朝南,紧接着用一块儿大石片把洞口封起来,安葬尸体的人从坑里上来后,送葬的人把两米深的坑都用土填起来。

马关羽说:“哪家有去世的人,当地的回族都会来帮忙的,只要是回族,认识的都会来呀!(笔者注:在我调查的各地回族中,不论是东北还是海南,不论是河北还是云南,不论是新疆还是河南,回族对同胞家死人都是热心去帮忙的,只要是认识,确有“一方有难八方来帮忙”的凝聚力。这种在人有难时鼎力相助的助人为乐精神,在今天的汉族中尤其是城市人中已经比较淡薄了。其实人们平时正常生活时互相来往少并不觉得,但谁家有难时还不帮忙甚至冷淡不理这就根本谈不上是和谐社会了。回族人见回族某家死人一定去帮忙的互助友爱的品质值得其他民族学习。)挖坑的人在山上吃饭,吃剩下的饭菜是不能带下山的,不管剩多剩少。”

办理丧事时,家里要摆宴席,请客,都是大桌子,菜挺多的。要请阿訇宰牛宰羊,吃新鲜牛羊肉。不管上山没上山,只要在有丧事的回族家帮做菜做饭的都叫帮忙的,帮忙的家属、孩子也在这吃。宴席有先后的(即前一桌的人吃完走了,后一帮人又接着坐在该桌上吃),也有同时的(即同时摆成十几桌宴请大家,大家同时吃。)。

回族结婚时,有婚礼和宴会,来参加的人要送红包的,一般是100元。马关羽说:“我哥结婚,我妈给500元,别人给一二百元,给50元的没有了,汉族来的也是100元。”

回族结婚婚礼形式和汉族是一样的,只是在回族清真餐厅办婚礼。马关羽说:“我哥的妻子是汉族,所以只找了单位领导,不找阿訇。双方都是回族就请阿訇来了。其他顺序就和汉族一样,吃完饭闹洞房了。”

马关羽还说:“者海镇的结婚,要自己看喜欢谁,想找谁就找谁,不管是汉族还是回族,但新街回族乡,回族青年自己和父母都要求找回族。者海镇回汉结婚挺多的,我将来也和我哥哥差不多(意思是他哥哥结婚找的是汉族妻子,他将来也有可能。)”。

在住房上,回族和汉族没区别,最多是回族在屋里房间挂、贴带有经文的匾牌、图画、书画,有的画上有阿拉伯文和清真寺,这些画是从清真寺买来的。回族的大门前没有经文牌。

当问到回族传统风俗时,马关羽说:“这里带有回族传统风俗的娱乐活动已没有了。清真寺里做礼拜都是我妈去,我爸在公司工作就不去礼拜了。我们那没有说‘星期五主麻’的习惯”。

“20多岁的年轻人去清真寺礼拜绝对没有啊!没事也不去。”“清真寺通常是做办死人、宰牛羊的事。我奶奶是在家做礼拜的,我妈也是封斋时在家做礼拜。清真寺经常是关着门的,当地人做礼拜大部分在家里做。但云南玉溪回族平时都是裹着头的。我们乡戴白帽的有,那是老年人,裹盖头的没有,因为会泽县是汉族多。”(笔者注:云南的回族保留基本民族特征情况也不一样,玉溪是回族聚居地区,保存回族特征较多,曲靖市会泽县是回汉杂居地区,保存回族特征就较少。而且在杂居地区的回族青年对伊斯兰教信仰和宗教知识已经淡化,马关羽说20多岁的年轻人去清真寺礼拜是“绝对没有啊!”这也是各地区回汉杂居地的比较普遍的现象。看来,回汉青年在向中华民族整体共同化靠拢的同时,其任何信仰都缺失的现象也是令人担忧的。)

马关羽又说:“信仰上,我们小字辈的有些改变,老年人坚定,《古兰经》、“圣训”,阿拉伯文我们不懂,只是想当阿訇的年轻人去学。”“杂居区的回族再过三四十年就被汉化了。(笔者注:汉化不准确,应该是中华民族整体共同化。)但回族聚居区那就肯定不会,至于什么时候淡化就看当地回族信仰有多坚定了。”

在外貌上,者海镇70多岁的人才能一眼看出是回族,再下一辈就看不出来了,到20多岁全看不出来了。

马关羽接着说:“关于伊斯兰教,不想那些了,只想到吃饭时是回族,到回族餐馆去吃。在云南回汉杂居地区回族不谈民族问题,只是吃饭时想到他是回族,然后到清真餐厅去吃。”

“到哪里也没必要介绍自己是回族”。(笔者注:从云南回族的调查情况看,与河南回族有相同之处,尤其是青年回族在伊斯兰教信仰上的淡化,只剩下吃不吃的饮食问题。无论是信仰成为支撑回族作为一个独立民族的主要特征,还是将来仅有饮食区别还能否算是一个独立的回族,以及逐渐增多的回汉通婚后下一代还算不算纯正的回族等,这些都对传统的民族学划分提出了理论的挑战,这也是回族学研究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被 调 查 人:马丽,回族,女,19岁,青海省西宁市城东区下南关街大学生

陪同调查人:马晓琴,女,22岁,回族,北方民族大学文史学院毕业生

时   间:2007年9月

回族女大学生马丽首先介绍说:“我爸爸四十岁,是个体户,我妈妈也是四十岁,是家庭主妇,为照顾我和妹妹上学在家。我们住的下南关街的附近是东关清真大寺,是西宁最大的清真寺,附近很少有汉族,绝大多数是回族,还有一些撒拉族。我们家世居在这里。”

关于回族语言。这里的回族说的是西宁汉语方言,但在汉语方言中有不少回族自己专用的阿拉伯语宗教词话。例如,普通穆斯林问候语为asaliam alaikum,西宁回族话说成ansaliam aleikum,第一词组liam前有重音,第二词组lei前有重音,与普通问候语稍有音变区别。意思是:刚见面时为“你好!”,走进(告别时)是“祝你平安!”

西宁下南关街的回族拿一个东西、洗手、吃饭都要念,也就是除了上厕所以外,做任何事都要念,即对真主尊敬,图个吉祥,这一段词语是:Bisming liahi rahamaning rahim第一个词bi是重音音节,其中的i发舌尖前元音,第二个词lia是重音音节,hi中的i是前次高展唇元音,第三个多音节词重音在ning音节上,ha音节的a是前次低展唇元音,第四个词重音在him音节上。整段阿拉伯语的大义是“感赞真主,认主独一”。但做不同的事情时念这段话含义又小有区别,比如吃饭时念意思是感赞真主给了我们很好的粮食。

打喷嚏时念〔alhamdu lingliahi〕,意思是“保佑你”。给人金钱施舍叫〔san ietie〕,汉字写为“散乜贴”,“散”应是汉语,“乜贴”是阿拉伯语,但这种构词又是回族话的特点了。西宁回族虔诚地遵守伊斯兰教规则,有经济独立并且没有欠债的人才能“散也贴”。

下南关街每个回族,不管年纪,平时只要闲的话,嘴里就要念清真言,这段清真言的阿拉伯语发音为liayi liahai inlanlahu,mohanmode lesulonglahei其大义是:“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如果不能用阿拉伯语念,就用汉语读。如果睡觉前念三遍,就是对一天的罪过的忏悔,因为一天肯定有做错事的时候;如果是早晨起床念三遍,就是希望这一天没有罪过。

关于回族衣着:下南关街回族男的老年、中年都戴白帽,做礼拜时不管什么年龄都戴,做礼拜的有孩子,也有七八岁的。星期五是大日子,主麻,做礼拜的人特别多。

马丽强调说:“我们青海西宁的清真寺里只能是男的去。”女的出嫁前戴纱巾,出嫁后戴绿色盖头,只露出脸。上了年纪的女性戴黑色盖头。上学、上班的女子因特殊原因不戴,但在家做礼拜时要戴。没工作的妇女平时也戴盖头。

关于回族饮食:马丽说:“回族不吃猪肉。我家正好住清真大寺隔壁,那附近卖回族盖头、纱巾,卖回族饮食的也特别多。南关街只有个别地方有汉餐,回族只是不去,但不阻拦汉族人开汉餐。南关街汉族好多跟着我们一块吃清真呢,因为汉族比较少。(笔者注:青海西宁回族居多的地区中的汉人吃清真,又一次证明了民族杂居、混居时民族人口居多的决定性因素,即少数民族向多数民族靠拢,不管是语言还是饮食等风俗习惯甚至是文化审美。在整个中国,汉族占绝对多数,各少数民族总体上是向汉族靠拢的偏多,但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汉族在里面居少数时,也会向当地的少数民族靠拢的。有的是全部随了,如河北省大厂县纯回民村中的少数几家汉族;也有的是部分向其靠拢,如不少汉族在回族聚居区已习惯于吃清真饮食,这已成为全国较为普遍的现象了。)吃牛、羊、鸡、鸭肉,现在在西宁都去皮货市场宰,但过古尔邦节(也叫宰牲节)时必须由阿訇宰,西宁市区因为回族也住楼房,很少有自己家养鸡养鸭的。

关于回汉饮食的禁忌情况,即使在青海西宁这样的回族聚居又比较讲究的地区,也不是像以前那样画地为牢了。马丽介绍自己家的情况时说:“我爸的汉族朋友也在我们家里吃饭,不过有一定经济能力的就出去请汉族、回族等朋友在饭店吃饭,在家最多喝个水。我们回族到汉族家喝水就用一次性杯子喝,汉族人到回族家吃饭喝水都可以。”

关于回族的住房:“西宁回族最集中的地方是下南关街。住的是楼房,与汉族住房没有区别。但进到房子的屋里就有区别了,回族家刚进屋或每个卧室都挂一个经牌,上面印有阿拉伯文,其意思主要是敬仰真主,希望真主保佑,也有避邪的功能。家里也有画着在沙特朝觐的天房的挂毯,现在挂得少了。”回族屋子里一般不挂人像,认主独一,不能有偶像崇拜。回族规定不带孝,但1976年毛主席去世时还是戴了。马丽还说:“我们屋内床上叠的被子,被子上要放个毯子,毯子上印有麦加天房的画,也就是我们做礼拜用的毯子。”

关于回族的丧葬礼仪:西宁市下南关街的回族都是土葬。马丽回忆她所经历的场面:“我大姨去世时,大净、小净都要洗,是女的洗,必须拿汤瓶浇,拿白布裹上,还要给她(这里指马丽大姨的尸体)戴上白盖头,然后就是有一个担架,上面再盖一个毯子(印有天房画的毯子),把全身盖住,抬到清真寺,然后阿訇念经。一天5次礼拜,一般是第二次礼拜的时辰阿訇给亡人念经,念完后就往墓地送。”西宁有回民公墓,在山上。回族女孩儿应该是不能去送葬。但马丽回忆说:“小的时候爷爷带我到太爷爷坟上上坟,坟包前有石碑,碑上只写姓名,没记生平事迹。”(笔者注:前文谈过回族的速葬和简葬与当前国家主张丧事从简的一致性,以及速葬和简葬的积极意义。从回族坟墓土包比较小,并且不写墓志铭,不仅不对亡人歌功颂德,连亡人的生平简历都不写,除极少数烈士有拱北之外,大多数回族都是这样的,从中可看出回族对功名利禄的淡然,对“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超然。)

西宁回族亡人的下葬经过是:挖一个特别深的坑,按长、宽、高的比例下葬。一般是,第一铲土是最亲的人往下填,到后面大家一块儿铲土埋。女的不能去参加下葬的帮忙活动。比如,抬进尸体、进坑、入葬、埋土,都是男的给亡人做。女的不去墓地,怕女的哭对亡人不好。马丽解释说:“女的算是一种罪过。”女人在亡人下葬以后的日子也不去坟地,只在家里念经想念。

马丽说:“回族男、女孩子都有到担负责任的年龄的时候。男孩儿12岁,女孩儿9岁,这时他们就要封斋了。我是6岁时跟着爷爷去太爷坟地的,那时还不到担负责任的年龄。”

关于回族的结婚:当地有回汉通婚的,但与回族结婚的汉族要跟随回族,即到清真寺里,让阿訇在汉族(男方或女方)新婚者的右耳旁给他(她)念经,希望他(她)从今以后皈依真主。

在下南关街,大部分还是回族内部通婚,但即使在这个回民聚居区,一般情况下也不阻止回汉通婚了。遇上少数保守的父母、爷奶要阻挡,对其回族女子进行说教,甚至说:“你要结婚就别回来!”但是真实的结果是,有阻挡得住的,也有阻挡不住的。而回族到外地,本民族的合适婚配对象很少了,也就能遵守就遵守,不能遵守家里老人也就认可了。但回族老人和结婚当事人都要求汉族等对方必须经过皈依过程的。马丽讲了一个真实的例子:“我们亲戚家的一个女的要和汉族男的结婚,要求男的做皈依,男的说等他父亲去世带完孝再做皈依,可他父亲才50多岁,身体还好着呢。回族女方家里没同意,结果就吹了这门婚事。”

西宁回族的婚礼仪式一般是:第一天,男方请阿訇到女方家念经;第二天(也有把第一天、第二天简化成同一天的上午、下午或早晨、晚上的),女方家到男方家吃宴席,当然包括女方家亲戚等;第三天,回门,即女方带着男方家亲戚回自己娘家,娘家招待,娘家亲朋好友也就陪着吃饭了;第四天,男方带女方回自己娘家。吃完饭后,女方跟着男方再回自己娘家住三天。第三天下午男方接女方回男方家或小两口自己的家。整个结婚过程就结束了,不像汉族要搞专门的婚礼会。(笔者注:西宁回族婚礼之所以能够几天内来回频繁地在婆家和娘家走动,是因为都在聚居区内部回族通婚,两个亲家的距离往往很近。)

西宁市城东区的回族比较讲究,主要是回族多,每天做礼拜。马丽说:“我爸每天早晨在寺里做完第一次礼拜,又去学经念经,学到早八点,每天一二小时。白天做个体户的事儿,晚上回来没赶上寺里礼拜,就回家补做,在自己家的屋子里做礼拜就行了。”马丽在讲述这里的回族情况时说:“闲了就念经。”(笔者注:由此可发现两个规律性的现象:一是各地回族只要是很忙,比如经商、公务员、干部、上学、上班等,就很少去清真寺做礼拜。有的就不做礼拜、念经或封斋了;一是闲了的时候做礼拜,通常是老年人多。这表明,念经和到清真寺做礼拜往往是回族人在闲暇时的一种精神生活需要,也从中说明,不管哪个民族,在从业、创业、事业上忙碌是一种精神充实,如果从“业”上下来,也要有一种精神追求,西宁回族的“闲时念经”为其他民族闲暇或退休时要有其他的精神生活之保证提供了启发。)

西宁市城西区、城北区的回族,除饮食外,已与汉族无其他区别。主要是这些地方汉族多,所以比较“汉化”。(笔者注:马丽说的是“汉化”,其实应该叫中华民族整体化。看来,回族聚居区的回族除饮食外还念经、做礼拜,回汉杂居区的回族不少地方只有饮食和汉族有别,念经和礼拜越来越少,这已快成为各地回汉杂居区的普遍现象了。)

关于回、汉民族团结,当地的汉族比较尊重回族的民族习惯,回汉关系很和谐。马丽说:“回族内部分新、老教,现在教派之争一般也没有了,就我知道的城东区没发生过。”

关于封斋之事,马丽刚刚成为北方民族大学商学院的新生,正赶上今年的斋月,她把所看所想说给我:“北方民族大学回族学生有的封斋,有的不封,宁夏的回族学生就不封。(笔者注:这可能指她看到的,不一定作了精确统计,宁夏回族学生也有讲究的。)封斋时早上四点吃饭,北方民族大学回族和其他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学生到清晨五点半前吃完饭都可以。然后一直到晚上七点二十分才可以再吃饭了。

作者访谈青海省西宁市回族女大学生马丽(2007.11)

封斋是穆斯林民族重要的活动,所有信仰伊斯兰教的信徒要在一年中有一个月(叫斋月),每天从凌晨到晚上不进食、水,按伊斯兰教历,三年一推算,2007年的斋月是九月,三年之后就是八月了。在持续整整一个月的斋月中,每天从太阳露出到太阳落地都要粒食不吃,滴水不进,这是在考验信仰伊斯兰教之人的意志力,是不是对真主真敬仰、真尊敬。同时,让人体会到衣食不足者的艰难,树立帮助困难者的意识,形成互助风尚。回族人笃信:在这个特别规定的斋月里,谁遵守了封斋的规定,谁就遵守了真主的旨义。

封斋时的白天一整天不但不吃饭,不吃固体食物,还要不吃水果,不喝液体的水和饮料等,但工作、劳动或事业还照样干,这就要耗体力,又不能及时补充身体的营养(当然凌晨和晚上是可以吃得多一点的,但毕竟白天一整天不进饮食是很难受的,而且要每天如此持续整整一个月),这就检验了一个信仰真主的穆斯林人的毅力了。

封斋时,北方民族大学一些回族男生白天照样剧烈运动,也能坚持不吃不喝,这真是需要坚定的意志的。

[1]民宗局:即民族宗教局,各地多在口语、标牌上简称“民宗局”,本书中使用这一简称。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甘肃和青海哪个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