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姑婆的儿子的儿子叫啥?

李瑁前半生处在耻辱和憋屈之中,他不仅丢了太子之位,还“成功地”把老婆变成了小妈,而抢走他老婆的人还是他的亲爹。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古语云:夺妻之恨,不共戴天。

这要是在民间,换作普通老百姓,恐怕谁都会和对方拼命,但尴尬的是,这个抢走自己心上人的,却是自己的父亲,更重要的,他还是皇帝。

李瑁的后半生还能翻盘吗?请往下看。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如果没有唐玄宗和杨贵妃之事,李瑁的名字又会有多少后人能记住?!

似乎在唐朝姓武的女人都很厉害,如每当说到武则天,当朝的那些男人就会阳气跑偏。在唐玄宗的后宫中,就有这么一个女人---武惠妃,她可是后宫里的第一号狠角。

而武惠妃就是寿王李瑁的母亲。

李瑁是唐玄宗的第十八个儿子,其母亲武惠妃是武则天的侄孙女,她有着如武则天那般美貌和智慧,早在李隆基做王子时就做了他的妃子,可以说一直是把他迷得神魂颠倒的。

李隆基非常恩宠她,甚至废掉了皇后,想立武惠妃为皇后,无奈遭到大臣们的一致反对,大臣们说:你忘了武则天与唐高宗的事吗?李隆基虽然妥协了,但他对武惠妃的恩爱依旧,还是给了她等同皇后的待遇,所以,武惠妃堪称后宫中的第一号人物。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李隆基的万千恩宠下,武惠妃,真会怀,一再怀孕,可他们的爱情结晶也会被毁,生下的孩子全都养不活,莫名其妙。李隆基很伤心,为何朕的爱情结晶会这样?!后来武惠妃在生了李瑁后,李隆基也担心李瑁会夭折,刚出生就把他送到哥哥家抚养,这一次平安无事,李瑁快乐成长,一直到了他7岁时,才被李隆基接回宫里。

其实,李瑁之所以能够大名传世,不在于他是李隆基的儿子,也不是因为他的母亲是武慧妃,而是因为他是杨玉环的前夫。

杨玉环出生于四川蜀州,其父杨玄琰,是朝廷官员,自幼她就接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不仅她人天生丽质,艺术天赋异禀、能歌善舞,尤其擅长弹奏琵琶。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后来家道中落,杨玉环10岁那年,就给疼爱她的叔叔杨玄璬收养了。

有一次,在洛阳为官的杨玄璬受到邀请,他便带上侄女杨玉环出席了这场婚礼宴。

没想到,这一次去出席,竟然改变了杨玉环一生的命运。

李瑁和母亲武惠妃作为皇室的“娘家”人身份,也出席了这场婚宴。

他就是在这次咸宜公主的婚礼上邂逅了杨玉环。杨玉环一出场,便震住了群芳,高贵气质这一块,也拿捏得死死的。李瑁顿时被她的惊艳无比深深地吸引住了、一时走神再也难以自拔。真可谓:在最合适的年纪,遇见了最想爱的人。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他于是请求与杨玉环成婚,母亲武惠妃听后微微一笑。

回皇宫后,仅听宠妃武氏一说,连杨玉环人都没见过的唐玄宗李隆基就连连点头,大声叫好!

就这样,杨玉环是鱼跳龙门,一跃成了李瑁的寿王妃。

杨玉环成了她儿子李瑁的寿王妃,婚后两人羡煞众人,你侬我侬。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武惠妃这个人,是有远大理想的,她可以不做皇后,但是她想先让儿子当上太子,她才好做皇太后。可李瑁才排行第18,前面的王子哥哥们多着呢。但是,太子之位即使再难,也是有办法去追求的。

武氏女人还是有点厉害,她微微一用诡计,就除掉了唐玄宗李隆基的三个儿子。此时的李瑁,离太子之位仅差一步之遥,可天不遂人愿,偏偏这时武惠妃却死了。据说是做了亏心事的她被噩梦给硬生生地吓死了。

看来她还不够狠,跟她的姑婆武则天比起来,她还差得远着呢。

武惠妃之死,李瑁伤心,也使得唐玄宗郁郁寡欢,毕竟这是他最宠爱的妃子。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众人都以为他还在为亡妻悲伤,便力劝他想开点、妃死不能复生,节哀顺变。

有一天,唐玄宗心情不好、百无聊赖之际,正在刷屏的他,忽然看见:有个闭月羞花的美人叫杨玉环,她的声名正在走红大江南北,广为人知,一时风头无二……

看完这个大唐的热搜,唐玄宗忍不住微微一笑。

吃惊之余他寻思:皇宫里还有这么美的女人,为何朕一点都不知情!

于是,他决定亲眼去看看这个“人间极品”,到底是人是仙?!

当杨玉环出现在他面前时,唐玄宗两眼禁不住绿光闪闪、鼻子啥的。

没想到自己的儿媳妇竟然这么国色天香!

唐玄宗九五之尊,绝不能做猴急之事,在大庭广众下。

毕竟是自己的儿媳妇,还是要从长计议。

他微微一笑,只好暂时收起骚动的心。

不急,不急,毕竟他是李隆基。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等待的时间不长,几年后机会就来了。

其实此事早就被他的心腹之人知道了。

只是机会来临了,他还在装,他故意丧心病狂地装作愁闷,天天来回踱步,他心里在想:有谁懂呢?!

有个人非常及时地动作,他就是李隆基肚子里的蛔虫--高力士

高力士是精准揣摩君王心思的人精,他办事如他的名字一样。高,高,实在是高。

在“高力士三高金点子公司”的运作下,李瑁“成功”地与杨玉环离了婚,重新恢复了单身王子的生活。杨玉环也被安排、马不停蹄地离开了寿王府,以给窦太后祈福为由,去了皇宫里的道观修道,那年她22岁。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唐玄宗还给杨玉环赐了个道号叫“太真”。是太傻白甜太天真的意思吗?朝政读史也不知道。

五年后,李瑁盯着皇宫办公室发来的第001号文件通告:杨玉环,女,26岁……册立为“贵妃”。

皇宫套路深,我要去农村。

眼睁睁地看着媳妇变成小妈,确认过老爸那严肃又冰冷的眼神,李瑁心有不甘却又无可奈何。

谁也别拉我,我要找个没人的地方,让眼泪飞一会儿,当好心人找到李瑁时,他已哭晕在更衣室。

此时是武惠妃死后的第3年。

李瑁真是一个可怜的王子,在横遭夺妻之恨后却只能无奈地忍气吞声,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媳妇杨玉环变成了自己的小妈。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几乎同时,李隆基也为自己的第18个儿子寿王李瑁安排了一门亲事。他将右郎将军韦昭训的女儿韦氏许配给李瑁。不仅下诏将韦氏册封为寿王妃,还亲自主持了婚礼。

之所以李隆基对李瑁的婚事如此认真上心,那是因为杨玉环原本是寿王李瑁的妃子,但李隆基却横插一脚、棒打鸳鸯。将杨玉环纳入了自己的后宫。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李隆基此举也是想补偿下李瑁。

更是为了封住众人悠悠之口!

还有就是为了彻底让李瑁断了对杨玉环的念想,毕竟他给李瑁取了个新王妃。

呵呵,这招真高,一箭三雕。不会此计谋也是“高力士三高金点子公司”出的吧。

对于李隆基的这种做法其实在当时,是有些社会风气的,他做出这样的事情也不太奇怪。但毕竟还是有违人伦道德的,又因为他是皇帝,所以面子工程还是必须好好去做。

他不管李瑁有多么痛苦,因为李隆基是皇帝,他说你呼吸是错的,你都只能认同。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再说此时的唐玄宗,早年滚过刀风枪雨和历经他的“开元盛世”之大乱大治。雄心自负的他,觉得自己无所不能,想着自己文武全才,乃古今一帝。于是他开始了独断专行,奢靡享乐。

杨玉环有着绝世容颜和极高的音乐、舞蹈等艺术才能,对政治又无诉求,完全是一个艺术范儿,这样看似人畜无害的女人,在一个掌管着王朝霸业的李隆基眼中,她就是自己理想生活中最完美事物的存在。

于是唐玄宗沉醉、沉醉,完全沉醉于热恋中,智商早已下线。一会儿闹心将杨贵妃赶回老家,一会儿又大张旗鼓地迎进宫殿。杨贵妃喜欢吃荔枝,唐玄宗就给她开通了2000多公里的长安---岭南的快递专线,就为爱妃运送新鲜的荔枝,此举完全不落顺丰快递的下风。

宠妻狂魔谁能比,就服大唐李隆基。

李隆基最大的爱好,还数和杨贵妃在深宫里一起品酌美酒,来共同探究歌舞艺术的精髓。他甚至亲自手执龙笔,煞费苦心、通宵达旦地作出曲子来混搭杨贵妃那曼妙销魂的凤舞三十六式艳姿,如此他作就那首著名的《霓裳羽衣曲》便荡天而下,横空激射,更是常年傲居大唐平台榜首。

可以说,李隆基是妥妥的文艺大叔一枚。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对于唐玄宗,杨玉环刚开始也不习惯,惊吓带惊心过,但时间长了,她发现:这个李老头还是一个十分真性情的文艺大叔,不光治国能力杠杠的,而且浪漫主义也拿捏得敢为人先。虽然比寿王年纪大,但是比他还更有热度,成熟有风度,内涵有深度,会讨女人开心个没完没了。于是她渐渐地从心里迷上了李老头、并且早已沉醉不知归路。

此时北方的安禄山正在磨刀霍霍,他在沙场骁勇善战,在欢场还能飙舞嗨唱。

公元755年,李隆基和杨玉环的“干儿子”节度使安禄山不听话,以讨伐杨国忠为名,发动叛乱,亲率二十万大军,兵起范阳,史称“安史之乱”。

叛军一路势如破竹,所向披靡,攻破潼关,兵锋直指京都长安!

当唐玄宗知道此坏消息时,已经是一个月后。吓得龙颜大惊失色的李隆基匆忙带着“小肥杨”杨贵妃逃出长安。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但国难当头,皇帝只爱美人不爱江山,使得群情激愤的军人们发动了哗变,他们一刀结果了奸臣杨国忠,然后又把刀锋直指祸国殃民的杨贵妃。

长安城很大,装得下繁华的雄伟皇城,此刻的长安城也很小,小到没有杨贵妃的容身之地。终于在军人们的一片震吼声中,爱情在权力面前被啪啪打脸,唐玄宗此刻再也无能为力,只能做到:亲赐杨贵妃白绫一条,缢死她在佛堂前的梨树下,杨贵妃时年38岁。

盛世,美人权贵醉;乱世,美人都有罪。

大唐鼎盛时,她是大唐的代言人;大唐衰败时,他是大唐的替罪人。

她的一生,只为爱情,诗仙李白赞赏她的气质,写出了“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诗魔诗王白居易用“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来形容她的美。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一代美人香消玉殒,只留给了马嵬坡一抔土。她走了,繁华盛世不再,罪孽再也不在。杨玉环在咽气那一刻,也许看了一眼面前这个曾经属于她的阿瑁,她心碎流泪,那泪既有对过去爱情的追朔,也有无言的痛楚,更有对尘世的恋诉,还有对罪恶的摆脱。

两年后,平定了安史之乱,唐玄宗才从蜀地返回了长安。只是长安,依然是那个长安,但是大唐,却已不是曾经的那个大唐了,唐朝政界已重新洗牌,他做了太上皇。

八年安史之乱,重创了大唐,使其元气大伤,此后国力再也没能恢复过来。

而已经继位的太子李亨也不鸟他,众臣子也没人再理他,连陪在他身边的老铁高力士也离开了他。

李老头至此,也许才懂得了孤家寡人的真正含义。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太上皇的他已是废人一个,只有这时,他才会更加思念起杨贵妃,他小心地把杨玉环的画像藏在怀里,每天看了又看,还时时念起他在“安史文乱”、逃往蜀地时自己所作的那首乐曲词《雨霖铃》(注:小编摘抄),用来追诉他对杨贵妃死后的不尽思念:

巴山怅望无际,方肠断处,风铃悲切。人间最苦伤别离,更那堪,玉魄永湮灭。点点滴滴,心似寒泉落飞雪。

老李头在有限的残年,忏着无限的悔恨。

762年5月3日,唐玄宗嘴里念念有词,怀揣杨贵妃的画像,悲伤地走完了残生。真是“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可以说,在太子李瑛被废后,李隆基立李亨为新的太子,而不立李瑁,就能看得出来,他并不重视李瑁。

确实是李隆基的儿子太多,根本就不差李瑁这一个。而且也跟李瑁的母亲是武则天的侄孙女有关,李瑁的出身这一点,可能严重阻止了他欲登太子之位。

自己的老婆被老爸抢走,不是李瑁没想过反抗,只是他拿什么来反抗呢?就因为父亲起疑心,他可是亲眼看着太子李瑛,连同没犯什么错的鄂王李瑶和光王李琚一起被废被杀的,而自己只不过是一个寄养的王子,母亲受宠也是过去的事了,试问,他有什么实力来反抗?别说反抗,能保住自己的性命就已经很好了,难道叫李瑁去白白送死,才是勇敢、才是好的选择?!

毕竟谁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冷血的李隆基,永远冷血残忍的皇廷政治争斗。

自从李隆基给李瑁娶了一个新老婆韦氏之后,李瑁便大搞造人计划,开启了生孩子模式,一出大招就是5个儿子和两个女儿,有3个儿子还被封了郡王,他与老婆韦氏也相亲相爱,日子平稳,白头偕老。

公元775年,寿王李瑁去世,唐代宗追赠其太傅。

如果李瑁是平民,此事又是在老百姓之间发生的话,那他的行为就是懦弱的。可是他生长在帝王家,他此举又是非常聪明的。对于自己的实力他有自知之明,他懂得低调、明哲保身、恪尽母子礼仪、不贪恋皇权的他,没有在权利争斗中遭受到皇廷任何的打击,得以安稳晚年,家庭美满,生活悠闲自在,李瑁这就非常了不起!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可以说李瑁的前半生是悲剧,后半生已经是大圆满了,是喜剧。

若你是李瑁,你会怎么做?

本文所有内容(包括不限于文字与图片)均转载自网络,版权所有归内容所属原创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我相信只要是中国人就一定知道鲁迅,他所在的那个时代,中国已经千疮百孔,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灭亡危机,于是,本是学医的他,毅然决然地走上了从文的道路,他认为医生尽最大力气,也只能医治几百上千个病人的生理疾病,而作家却能通过自己的作品,去影响中国千千万万普通人的思想,他想用文学去医治那些被压迫的、腐朽的灵魂。

然而,靠写文章活了一辈子的鲁迅,在临终前却留下遗言:“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那鲁迅后人现状又如何呢?据悉,鲁迅和许广平生下了一个儿子,叫做周海婴!周海婴的成长过程备受他人关注。由于父亲不希望他做“空头文学家”,所以他便继续发展自己的无线电爱好。

鲁迅的孙辈之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周令飞。周令飞是周海婴的长子,鲁迅的长孙。他是我国著名的文化工作者、国际大型文化活动制作人,主要从事鲁迅的传播及普及工作,获得过许多大型国际奖章。后来周令飞在日本留学,与班上从台湾来的张纯华坠入爱河,并决定顶着舆论压力去台湾与她结婚、定居。当时成为了轰动一时的话题人物!

而鲁迅的侄孙更出人意料,因为他决定成为一名演员。他的名字大家或许不太熟悉,但却不可能不认识这个人,此人便是著名演员许绍雄!在当时,许绍雄的家族无疑极为恐怖,其太公是清朝一品大员,也是慈禧的干儿子,甚至还能在紫禁城内骑马。其叔公是参与创立黄埔军校的粤军总司令。而他的姑婆,正是鲁迅的夫人许广平。各位小伙伴们,你们没想到许绍雄还有这样的背景吧?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幸福的生活yeah 2人回答

520天蓝蓝狗汪 2人回答

灬我的你的灬 2人回答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表姑是什么关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