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块能买到 一个性价比高一些的公路骑行坐垫吗?

对于初学的朋友来说,公路车的骑行姿势是比较难以掌握的。“座垫高车把低”的骑行姿势,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是很少用到的,甚至有些朋友还会比较抵触这样的姿势。而且要保持这样的姿势,我们还要付出一些额外的能量。

不过,当我们习惯了以后,不仅车速会有所提高,骑行时的快感也会被倍增。甚至我们可以用自己的双脚完成一天100km以上的骑行。当然,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可能会不太适应,但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能体会到适应以后的那份快感。

高速是公路车的魅力所在,所以公路车的骑行姿势较一般自行车的来说要更加前倾,我们试想一下能够100%的享受公路车的姿势到底是什么样的吧。为了找到符合自己的体型的最理想的位置,我们要针对座垫高度和车把高速进行调整。

★STEP1调整座垫高度

公路车骑行姿势的第一步,就是调整座垫高度。座垫高度的一个标准是:用脚跟将脚踏踩至最低点,此时膝盖若能仍有少许的弯曲的话,此为最佳座垫高度。此时,脚部容易发力,也容易画圆。

另外,调座垫时,需要内六角扳手。大家可以在自行车店或者五金商店等地买到。

通过腿长来计算座垫高度,测量时,请使用卷尺。

公式:腿长×0.88=中轴到座垫的高度。家里有卷尺的话,大家可以按照上面的公式计算一下。中轴到座垫的高度是指,从中轴中心点到座垫表面的距离。

例如,腿长75cm的话,75cm×0.88=66cm。不过这个公式仅供参考,最后的结果±2cm都属正常范围。大家可以试着找找座垫在什么高度时,脚部画圆最舒服。

※0.88是目前多数专家所提倡的,也是被普遍使用的一个系数。

★STEP2调整座垫角度

其实座垫除了高度以外,座垫倾角也是可以调整的。从正侧面看车体的话,座垫表面应该几乎呈水平状。虽然这也和个人的喜好有关,但基本上都是这样。调整时,也需要用到六角螺刀,松掉螺丝后调整座垫。

★STEP3调整座垫的前后位置

然后是座垫前后位置的调整。首先将曲柄置于水平,然后由膝盖后侧(腘窝)向正下方引一条直线,如果该直线也刚好贯穿脚踏的话,则座垫前后位置OK。也就是说,此时座垫处于“最容易发力”的位置。如果大家感觉独自测量比较困难的话,可以用细线系上一个重物,进行垂直测量。

★STEP4最后调整车把的高

最后调整车把的高度,这需要配合座垫的高度来进行调整。一般来说,车把与座垫的落差小于5cm。刚接触公路车时,如果落差就大于5cm的话,身体过于前倾手腕负担过大,很容易疲劳。大家在适应之前,还是尽可能的把落差控制在5cm之内吧。

——————————————————

}

很多朋友会发现比较专业自行车,例如公路车和山地车的坐垫都比较小、比较硬。这是为什么呢?不是越软越舒服吗?为什么会将坐垫做的这么硬这么小,今天咱们就来解释一下:

与普通自行车不同,山地车和公路车等专业自行车中,坐垫并不是单纯让骑行者用来坐的,坐垫更像一个暂时休息用的借力和缓冲工具。坐垫做的小,骑行过程中坐垫就不会随着身体的摆动而摩擦,有利于减少坐垫与大腿根部的摩擦。而坐垫做的硬,有利于骑手在骑行过程中发力,减少缓冲带来的体力消耗,骑手的骑行速度能够更快。

一般来说,骑手骑行的时候体重是要平均分配在车把、脚踏和坐垫上的。由于身体的全部重量并不是都压在坐垫上,所以硬坐垫不太舒服的问题也就不突出了。另外,一般骑手在骑行的时候会穿专门的骑行裤,在骑行裤里面有护垫,所以也会缓解硬座垫对臀部造成的感觉不舒适。

而且,又硬又小的座垫还可以防止坐垫夹腿部肌肉造成压迫血管影响血液循环。其实不论使用软坐垫还是硬坐垫,长距离骑行都会造成臀部不适,正确的解决办法是要保持一个正确的骑行姿势和合影的踏频。对于骑行者来说,车座的高度和角度都很重要,骑行者坐在坐垫上,双手握把,脚后跟接触脚踏,当踩到最低点时,腿可以伸直,这时坐垫的高度就是正确的。而车座角度调整也有讲究,车座越高,角度就要越平;车座越低,角度就要越翘,这样骑行时才能座得稳当。另外,长时间骑行时,定时休息也是很重要的,一般约60分钟应下车休息,让被压迫的身体部位处放松。

}

joymax采用相对连贯的分段式脚踏,两段脚踏之间的角度较大。另外,由于该车的油箱为中置布局,所以脚踏前段稍显狭窄。但中置油箱及大架龙骨的设计,会让整车支撑性更高,运动型更好,且重心更稳定。油箱容积为12升。

CT300为平踏板车型,这设计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驾驶者腿部的活动空间和置物空间,但油箱容积被迫缩小,CT300油箱容积仅为10.2L。且平踏板的设计因为没有大梁龙骨的支撑,并不能提供向带龙骨的车型那么好的支撑性,有好有坏。

SR Max300采用分段式脚踏设计,两段脚踏之间的落差稍微有些高。另外,由于该车的油箱为中置布局,所以脚踏前段稍显狭窄。但中置油箱及大架龙骨的设计,会让整车支撑性更高,运动型更好。且SRmax有腿部吹风的出口,细节好评,油箱容积为15升。

一体式座垫配合白色缝线为Joymax增添了几分运动气息,具有高低落差的座垫软硬适中,还能有效区分驾驶员与乘客的乘坐区域,座垫的隆起部分也能起到一部分腰托的作用。

CT300进一步优化了骑行三角,通过加厚座垫等方式,让身高较高的驾驶员也能有一个较好的驾驶体验,不会产生CT250那种蹲着骑车的感觉。坐垫非常软,有一种直接坐在床垫上的感觉。

SR Max300的座垫坐感稍硬,在设计上对驾驶员和乘客区域做了划分,但后座较其他两个车较短。座垫的隆起部分也能起到一部分腰托的作用。并且整体的抓地力以及坐垫角度,使得乘坐舒适度并不如意。

Joymax的储物空间相当大,贯通式的座桶空间可以轻松容纳两顶标准全盔,即使不使用尾箱也能足够满足驾驶员使用;此外,液压杆、储物箱照明灯均出现在了joymax的配置单中,跟自家进口车型相同。

CT300的座桶内部没有办法放下一顶标准尺寸全盔,但放置半盔后,仍有较为充足的空间放置杂物。此外,液压杆、储物箱照明灯也是标配。

SRmax300的座桶可以放置一顶标准尺寸的全盔,但头盔顶部会与座垫摩擦,放置半盔后,仍有较为充足的空间放置杂物。座桶内的配置还有行车记录仪的主机,电源及照明灯。

Joymax的储物格也是相当大,放置一个iphone现款最大尺寸手机后还有非常多的空间。搭配2A的快充接口。

CT300的的储物格也不错,放置一个iphone x后还有非常多的空间。CT300的USB在车把上,也同样是2A的快充接口。

SRmax300的储物格也可容纳手机等物品,不过你的手机屏幕最好小于5英寸,否则很有可能塞不进去。相比前两款车较小。

在百公里加速测试中,虽然CT300的账面数据并不是最突出的,但得益于二气门的发动机结构,在初段和中段的加速还是较四气门强一些的。

Joymax和SRmax的加速算是非常均衡,在各个输出区间都有一个不错的发力点。但得益于Joymax较轻的车重以及不错的马力,获得第二的成绩。SRmax因为法规的政策影响,并不能发挥真正的实力,如果这款发动机没有进行所谓的阉割,我想SRmax是稳稳第一的。

三辆车的制动都属于比较优秀的水平。因为ABS都是博士品牌,介入也都是正常的水平。

得益于较轻量化的车身和短轴距低重心的设定,Joymax在操控上的表现不逊色于竞品,应对城市道路中的小半径转向十分轻松,在原地八字时,大撑也不会轻易蹭到地面,足以说明JOYMAX的倾角够大,能够应对更极限一些的压弯动作。

(小编这弯下的怎么样哈哈~)

虽然CT300车身略输一筹,但操控也比较灵活,但平踏板的设计让试探车体极限时,会有轻微的扭转(极小),但是几圈下来后,适应了这样的感觉还是没有问题的。

原厂极限尚可,一般不会出现摩边撑、脚踏的情况。除非像小编这样极限的切弯。

而CT300整体的设定偏向舒适精致,弯道倾倒速度也很灵动。相比两个其他的竞品,CT300更适合于街道的骑行。

SRmax300继承了aprilia的运动基因,在弯道中车辆重心可以很好地随着驾驶员转移,同时车身又能保证不错的稳定性,受限于大撑造型,左侧的倾角会让极限变得比右侧低。

在山路上行驶时,上坡,出弯等需要动力的时候,这款发动机是非常听话且能跟上我的节奏的,并没有拖泥带水的感觉,扭力的输出也是足够让你在上坡的时候获得一个不错的加速度。Joymax的极速也是可以让你满意的,直线道路上,极速可以达到150公里/每小时(表显),且该车的动力储备也是非常好的。0-100公里加速几乎没有间断,整个加速过程轻松加愉快。

Joymax Z 300的车架采用大量的高张力钢管,且带大梁,车架的支撑力非常好。在全力制动和非铺装路面的骑行环境下,你可以直观感受到车架的支撑性。在高速巡航下,Joymax的大梁设计也可以让你感受到高速的稳定性。

JoymaxZ300的减震虽然没有运动大羊Tmax AK550等踏板车的减震调教,但是减震的软硬适中,且往运动取向去设计,可以过滤一些日常行驶的小颠簸,但是在山路的行驶中,Joymax的减震也能给你不错的支撑力,让你在攻弯的时候信心十足。

Joymax前刹车搭载了浮动碟片加对向四卡钳,后刹车配备单向双活塞卡钳。且搭配博世ABS刹车防抱死系统。joymax也是250-300cc中,为数不多搭载浮动碟的踏板车型,在山路的下坡路段中,即使较快的速度,joymax也可很稳当的让你急刹到安全的速度区间。制动力可以用强大来形容了,也是在这个排量,价格区间的踏板,不用改装刹车的车型了。

CT300 试车手:摩托家-丁某某

这台两气门水冷发动机属于偏向低转扭矩输出的类型,在0-100km/h加速时加速成绩较好。整台车动力输出平顺且有力,油门的调教比较跟手。发动机转速稳定,抖动较小,针对于巡航转速区间进行优化,在60-80km/h时无论是震动亦或者噪声抑制都较为不错。

CT300车架不带有大梁,拥有纯平的脚踏,带来了更高的舒适性以及更大的储物空间。在封闭路段激烈的驾驶、翻身、攻弯下,车架会产生轻微扭转,但却带来了意外弹润的体验,车架与驾驶者沟通感较强,整体切弯时车身反应足够灵巧可控。

足以应对城市通勤使用,甚至一定强度的激烈驾驶。车架设定质感较强,高速巡航的稳定性也较为满意。

CT300减震针对舒适化进行调校,光阳十分擅长制造出这种细腻且高级的骑行质感,颇有一种在地上滑动的丝滑感(轮胎并不打滑)。但美中不足的是针对于悬挂高速运动的阻尼设定略有奇怪(例如高速上漆印减速带等),略有偏硬,尤其是在CT300其他震动抑制的非常完美时,会略显突兀。

但总体在这个级别内,是一款减震调教比较优秀的选手,适合平稳的公路行驶。

制动采用前260mm单浮动碟盘配备不常见的单向三活塞卡钳;后240mm单盘配单向双活塞卡钳,使用手感较好,线性较强,减速稳定可控。ABS系统介入较早,针对湿滑路面等拥有不错的安全性。制动效果经过100-0km/h测试,处于三台车中中间水准。经过反复刹停测试后,刹车并未产生热衰减。

试车手:山哥出品-泰山,并未更新对此次车辆试驾评价。

总结:根据三款车的测试,三辆车都属于这个级别优秀的水平,出色的操控性,强大的动力,可满足不同的使用场景和不同路段,如果你更倾向于运动化取向的踏板可以选择SRmax300。

更适合年轻化的外观,和平踏板的方便,以及丝滑的驾驶感受,可以选择CT300。

如果考虑性价比,以及逆天的储物空间,和各路段都非常均衡的设定,那你选择JoymaxZ300就绝对没有错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买钻石性价比最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