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与中小学的区别是什么?

第 PAGE 页码 页码页 / 总共 NUMPAGES 总页数 总页数页 幼儿园与小学的区别——我与孩子的看法 孩子读小学一年级一个学期了,在开学伊始我就问他:幼儿园和小学有哪些不同,我为他记录下来,一直没时间整理,趁今天终于改完期末试卷,为他代言一下。 幼儿园与小学的区别: 1、幼儿园不能带水壶,老师会为小朋友倒水,小学要自带水壶喝水。(安全问题) 2、幼儿园的教室贴一些可爱的图画,小学的教室贴国旗和一些字,有两块大黑板,墙上会贴同学的优秀作业。(开始有竞争) 3、幼儿园上、下课没有铃声,下课时老师会摇铃鼓,比较慢;小学上、下课有铃声,比较快。(开始有课程意识) 4、幼儿园没有体育课,只有活动课;小学的课多,有体育、有唱游课。(课程内容丰富) 5、幼儿园一人一把椅子,8人一小组;小学两人一条椅子,大家分成一排排地坐。(授课方式不同) 6、幼儿园有吃的,有让人睡觉的床,有窗帘;小学没吃,没睡,没窗帘。(窗帘反映小学配套设施不足) 7、幼儿园的老师上课不用书,小学老师上课有书。(小学开始有教材) 8、幼儿园老师少,小学老师多。(由课程决定) 9、幼儿园没作业,小学作业多。(做了作业就没时间玩) 我问孩子:你喜欢幼儿园还是小学?孩子回答:小学,因为中午可以回家跟姥姥谈话。(出乎我意料,原来,孩子还是喜欢与家人相聚。学校为何不能让孩子喜欢呢?) 再问:你喜欢幼儿园老师还是小学老师?孩子回答:幼儿园老师,因为她们更疼我。(小学老师经常批评孩子,欠交作业或提问不好或家长没写回条,都会凶恶地骂孩子。) 以上是孩子初读小学时的感受。 我认为幼儿园与小学的区别: 1、孩子读幼儿园时,家长总会以欣赏的眼光看孩子;孩子读小学了,家长对孩子评价的标准多了成绩这一项指标,经常有意无意地拿孩子与别人的孩子作比较。(特别是爷爷姥姥) 2、孩子读幼儿园,家长没压力,读小学了,就开始有了压力,压力来自老师的追问、老师的眼光、每次考试后邻居的询问。(我很怕他老师打电话给我,虽然我才接过一次;姥姥很怕孩子留堂,因为留堂就是欠作业,免不了老师的冷眼和冷语,老师连家长都批评。) 3、孩子玩耍的时间少了,埋头写作业的时间多了。(作业总是重复) 4、批评孩子的次数多了,因为总要提醒他写作业,纠正坐姿等。(孩子玩心太重,无法主动、自觉完成作业) 孩子读小学一年级一个学期了,在开学伊始我就问他:幼儿园和小学有哪些不同,我为他记录下来,一直没时间整理,趁今天终于改完期末试卷,为他代言一下。 幼儿园与小学的区别: 1、幼儿园不能带水壶,老师会为小朋友倒水,小学要自带水壶喝水。(安全问题) 2、幼儿园的教室贴一些可爱的图画,小学的教室贴国旗和一些字,有两块大黑板,墙上会贴同学的优秀作业。(开始有竞争) 3、幼儿园上、下课没有铃声,下课时老师会摇铃鼓,比较慢;小学上、下课有铃声,比较快。(开始有课程意识) 4、幼儿园没有体育课,只有活动课;小学的课多,有体育、有唱游课。(课程内容丰富) 5、幼儿园一人一把椅子,8人一小组;小学两人一条椅子,大家分成一排排地坐。(授课方式不同) 6、幼儿园有吃的,有让人睡觉的床,有窗帘;小学没吃,没睡,没窗帘。(窗帘反映小学配套设施不足) 7、幼儿园的老师上课不用书,小学老师上课有书。(小学开始有教材) 8、幼儿园老师少,小学老师多。(由课程决定) 9、幼儿园没作业,小学作业多。(做了作业就没时间玩) 我问孩子:你喜欢幼儿园还是小学?孩子回答:小学,因为中午可以回家跟姥姥谈话。(出乎我意料,原来,孩子还是喜欢与家人相聚。学校为何不能让孩子喜欢呢?) 再问:你喜欢幼儿园老师还是小学老师?孩子回答:幼儿园老师,因为她们更疼我。(小学老师经常批评孩子,欠交作业或提问不好或家长没写回条,都会凶恶地骂孩子。) 以上是孩子初读小学时的感受。 我认为幼儿园与小学的区别: 1、孩子读幼儿园时,家长总会以欣赏的眼光看孩子;孩子读小学了,家长对孩子评价的标准多了成绩这一项指标,经常有意无意地拿孩子与别人的孩子作比较。(特别是爷爷姥姥) 2、孩子读幼儿园,家长没压力,读小学了,就开始有了压力,压力来自老师的追问、老师的眼光、每次考试后邻居的询问。(我很怕他老师打电话给我,虽然我才接过一次;姥姥很怕孩子留堂,因为留堂就是欠作业,免不了老师的冷

}

幼儿园和小学的区别教案(通用9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和小学的区别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和小学的区别教案 篇1

  1、在交流与比较中感受小学与幼儿园的差异,初步了解小学的环境设施与小学生的学习生活

  2、激发幼儿进入小学当一名小学生的愿望。

  幼儿参观小学的记录、反映幼儿园生活和小学生活的系列照片。

  一、交流分享:小学怎么样?

  1、根据自己的调查,谈谈小学校舍和幼儿园校舍有哪些不一样。

  (1)怎样找到自己的教室?

  (2)厕所在哪里?

  (3)老师的办公室在那里?

  教师小结:小学教室门口也会有几年级几班的牌子,每层楼都有男厕所和女厕所,不像我们幼儿园每个班级都有厕所,所以下课后要及时去。老师办公室不一定就在我们教室的附近。

  2、从收集的照片上,看看小学的教师室与幼儿园的教室有什么不一样。

  (1)小学的课桌椅是怎样排列的?

  (2)小学的黑板报是怎样的?

  (3)小学教室和幼儿园教室还有哪些不一样?

  小结:小学的课桌椅分四组排列,从矮到高排座位,可以让每个学生看清黑板。后面的一块黑板就是黑板报,就像我们幼儿园的新新小报一样,有我们感兴趣的内容。

  3、谈论:小学生上课和幼儿园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幼儿园只要学一节本领课,小学每天要学八节课。

  二、小学一年级上什么课。

  1、观看小学一年级课程表

  2、了解小学课程:语文、数学、英语、品德与社会、探索性课程、自然、美术、唱游

  (1)我们的座位在哪里?

  小结:有班主任确定,并定期调换左右位置以保护我们的视力

  (2)什么时候才能戴上绿领巾和红邻巾?

  小结:一年级上学期带绿领巾,二年级下学期戴红领巾。

  (3)什么时候做作业?作业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做吗?

  小结:每天回家及时做作业,作业要独立完成

  四、延伸:我们的愿望

  你对上小学还有什么特别的愿望吗?可以把你的愿望画下来或让爸爸妈妈写下来,下次我们再交流。

  幼儿园和小学的区别教案 篇2

  1.知道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并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2.遵守游戏规则,辩论中倾听别人的意见,不接受时会说明理由。

  3.喜欢和同伴一起参与辩论赛活动。

  重点:知道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并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难点:遵守游戏规则,辩论中倾听别人的意见,不接受时会说明理由。

  1.事先有辩论赛的经验。

  2.幼儿事先讨论过并画出自己的论点。

  3.已参加过幼小衔接活动,了解小学半日活动。

  物质准备:ppt课件、记录表若干、笔若干、正反标识。

  一、开始部分:图片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播放幼儿参观小学的照片,提出论点。

  师:我们已经参观过小学了,你们也将毕业成为一名小学生,那么你是更喜欢小学还是幼儿园?

  师:现在请喜欢幼儿园的的小朋友坐在你的右手边(“正”论:更喜欢幼儿园);请喜欢小学的小朋友,坐在你的左手边(“反”论:更喜欢小学)。

  二、基本部分:辩论赛

  1.老师以主持人方式出现,正式开始辩论赛。

  (1)师:今天我们开一个小小辩论会,辩论的题目是:更喜欢小学?还是更喜欢幼儿园?

  我们的辩论赛分两轮:第一轮,有顺序的发言,老师请“正”论的一个小朋友发言讲述自己的理由,再请“反”论的一个小朋友讲述自己的理由。辩论的幼儿将自己的画贴在表格上。

  (2)第二轮:驳论赛

  教师请幼儿自由举手发言,找出充分的理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反方寻找不同的观点并提出质疑。(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重点鼓励、引导幼儿有理有据的表达自己反驳的理由。)

  2.请双方三辩手进行最后的总结发言。

  教师总结:今天的辩论会,小朋友积极发言,不管是说喜欢幼儿园还是喜欢小学的小朋友都说出了自己的观点,老师认为都有道理。你们说了这么多,那我们看看小学和幼儿园还有什么小朋友没说到的好的地方。

  教师打开PPT展示学校生活的图片。

  在下节活动中继续开展关于小学与幼儿园不同论点的辩论赛。

  在这节活动中,教师准备充分,语言简练有趣。幼儿兴趣浓厚,遵守辩论规则,都在积极动脑想出自己方的优点,但也有几个幼儿反映出能力上的缺点,比如在口头表达能力上和讲话的仪态上,需要教师更细心的指导和提供口语表达的机会。

  幼儿园和小学的区别教案 篇3

  1、引导幼儿对梦想中的小学的大胆想象。

  2、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3、让幼儿在绘画过程中体验愉快的心情。

  画纸、水彩笔(蜡笔)、图片或卡片(小学)。

  一、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1、师:小朋友们,老师今天想问你们几个问题,就是再过不久小朋友们就要上小学了,成为一名小学生,一定很开心吧!那你们有没想过你们要上的小学是什么样子的呢?你们知道幼儿园和小学有什么不同吗?

  2、观察图片,学会用自己的话讲述在图片中看到的小学。

  师:小朋友们,请看一看,看看这个图片中的小学和幼儿园有什么不同?请幼儿说一说。(一边出示图片)

  二、用完整的语言讲述梦想中的小学。

  1、看完了这些图片,小朋友们有没有想到自己将要上的小学是什么样子的?请小朋友给大家讲一下自己梦想中的小学是什么样子?

  2、老师想到了一个好主意,就是请你们把想象中的小学画在纸上,看一下谁画得最漂亮,好不好?

  三、幼儿作品,老师边指导。

  四、评价作品,结束活动。

  师:请画完的小朋友把画给老师看一看,是不是很漂亮。

  师:今天的小朋友都很能干,不仅把自己梦想中的小学画出来了,而且还都画得很漂亮,老师很高兴,现在为了大家的进步拍拍手吧,老师与幼儿一起唱《幸福拍手歌》。

  幼儿园和小学的区别教案 篇4

  1、激发幼儿争做小学生的愿望,能按要求进行剪、折,制作美丽的小学。

  2、培养幼儿对手工活动的兴趣。

  幼儿活动材料《纸工》第20页,剪刀,浆糊等。

  1、小朋友马上就要从幼儿园毕业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你心目中的小学是什么样子的呢?

  2、鼓励幼儿大胆讲述。

  1、出示范例作品:老师这里也有一所小学,小朋友知道,老师是怎么做出来的吗?

  2、请幼儿根据活动材料,说说制作步骤。

  3、老师小结制作方法:沿轮廓线剪下图形。

  4、沿点画线将楼房折叠粘贴成立体状,沿点画线将花坛和大树折一折。

  5、按点画线将旗杆粘贴成立体状,并将国旗粘贴在旗杆顶部。

  6、将楼房、大树、花坛和旗杆等组合粘贴在底图上。

  7、幼儿制作,老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安全使用剪刀。

  1、小学里除了有漂亮的教室,还有什么呢?请你把它们画出来并和旁边小朋友说一说。

  2、评价幼儿作品。

  幼儿园和小学的区别教案 篇5

  1、 引导幼儿运用观察、比较和讲述的方法,学习比较小学和幼儿园的不同。

  2、 引导幼儿尝试自己整理文具,建立对小学初步的感性认识。

  3、 激发幼儿想做一名小学生的愿望。

  4、 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5、 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一、谈话导入,激发经验。

  1、出示哥哥姐姐在小学活动的照片。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些照片,我们来看看这是哪儿?他们在干什么?”

  2、教师请幼儿讲述参观小学后的发现,并指导幼儿相互交流讲述自己的调查表。

  ①师:“我们也参观了小学,现在请你来说说你参观小学后新发现。”(幼儿轮流表述,其他幼儿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

  ②“小朋友说了很多有关小学的`情况,那我们拿出调查表,把你记录到的情况讲给你的小伙伴听听吧!”(幼儿相互交流表述,教师加以引导)

  3、游戏:对对碰。

  师:“大家说了很多幼儿园与小学的情况,现在我们来玩一个好玩的游戏――对对碰。找一个朋友碰一碰,碰什么呀?就是刚才大家找到的幼儿园与小学的不同的地方。”教师与幼儿玩游戏。

  二、教师引导幼儿按有关时间、环境、教师、学生类的,分组交流、比较、记录、汇报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之处。

  1、分组记录、汇报。

  师:“大家找了这么多不同,那我们分成小组,根据不同的内容记录在一张大表上。每6人一组,每组自选一个记录员,大家一定要看清楚桌上的标志再记录。”(幼儿自由分组记录)

  2、请每组的代表讲述这一组的记录情况,其他幼儿注意倾听别人发言,有没说到的地方可以加以补充。

  3、教师总结幼儿园与小学的相同之处,指导幼儿与听课教师互动,增加幼儿自己的信息量。

  师:“大家马上就要上小学了,小学的老师和幼儿园的老师一样,都希望我们健康快乐的成长。今天来了许多老师,那我们去问问她们对我们有什么更好的建议呢?”

  4、幼儿讲述自己得到的建议。

  师:“下课铃声就要响了,让我们像小学生一样去整理好自己的小书包,背上小书包跟王老师一块走出活动室。”在音乐声中结束活动。

  幼小衔接是关系幼儿入学适应的大问题,需要幼儿园、小学和家长的三方合作。我们在开展这一主题活动时积极吸纳多方信息,如来自家长的信息;来自小学教师的信息;来自国外幼小衔接的经验等,结合过去幼小衔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整合身边的多种资源来为孩子的需要提供机会和条件。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努力为他们提供材料、满足他们的需求、鼓励他们做想做的事情,自主选择材料、选择玩伴、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玩,使幼儿保持愉悦的情绪,提高把握自己活动、与同伴交往、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可以说本次活动幼儿是主动地、积极的、快乐的,他们在真实地交流、操作和实践中扩展了经验、在快乐中得到了发展。我就简单说这些,请各位老师提出真诚的建议,以便于我以后更好的工作。

  幼儿园和小学的区别教案 篇6

  1、知道上课时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2、积极表达自己对小学的印象、想法。

  3、愿意当小学生,感受当小学生的光荣。

  幼儿用书《我当小学生》。

  1、引导幼儿观察挂图,观看小学生上课的过程,自由表达自己对小学生上课的印象。

  (1)师:你们观察了小学生上课时的情景,看见了他们的哪些好行为?有什么感想?

  (2)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

  2、引导幼儿看幼儿用书,进一步了解小学生上课时的要求。

  (1)师:你们仔细看一看图上哪些行为是上课时的好行为,请将五角星涂上颜色。

  (2)幼儿看幼儿用书,分辨上课时好的行为和不好的行为,并给相应的五角星涂上颜色。

  (3)教师:专心听讲、举手发言、遵守课堂纪律等都是好的行为。

  3、模仿游戏“我当小学生”。

  (1)教师和幼儿共同模仿小学生上课时的具体情境。

  (2)幼儿说一说自己的感受,教师鼓励幼儿。

  (3)教师和幼儿模仿小学生的课间活动:进行课前准备、游戏等。

  (4)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5)教师,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看到的问题及正确的言行。

  4、教师和幼儿讨论、。

  (1)师:你认为小学生在学校中进行的哪些活动很重要?为什么?

  (2)师:你们还想学习小学生进行哪些活动?

  (3)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

  (4)教师和幼儿共同:当小学生很光荣,从现在开始应学习照顾自己、管理自己。

  效果检查:通过讲解让幼儿知道上课时应该做什麽事情能踊跃积极的表达自己对小学生的印象及想法,愿意当小学生,感受当小学生的光荣。

  幼儿园和小学的区别教案 篇7

  1、在学会唱歌曲的基础上,并初步尝试用轮唱的形式演唱歌曲,体验合作的成功。

  2、用肢体动作、表情等表现出当小学生的愉快情绪,向往当个小学生。

  经验准备:已初步会唱歌曲、参观过小学,并了解小学生上课情况。

  教具准备:小书包若干。

  一、复习卡农游戏《快上一年级》

  二、复习歌曲《像个小学生》

  引:你们背上书包的样子真神气!真像个小学生,还记得这首歌吗?我们一起来唱唱吧,看看谁最像个神气的小学生。

  1、幼儿演唱歌曲。

  (1)把每一句歌词唱清楚。

  (2)用骄傲、自豪的情绪演唱。

  2、幼儿再次演唱歌曲,尝试加入肢体动作。

  幼儿背上小书包,边唱边做小学生的样子。

  引:你们个个都是很棒的小学生!现在我们要坐车去参观小学喽,人太多了,一辆车坐不下,我们分成两辆车好吗?

  1、 师生配合轮唱。

  (1)请几名幼儿先唱歌,老师后唱。

  提问:谁坐车先去了?老师的车是什么时候开的?什么时候两辆车一起开?

  :小朋友坐了早班车,先唱,老师坐晚班车,从“小手放放”这里开始唱。“来来来来来……”开始大家一起唱。先去的朋友记得等一等。

  (2)全体幼儿先唱,老师后唱。

  重点指导:晚班车接的位置,早班车要在“像个小学生”这里等一等。

  (3)师生配合(交换角色)

  教师先唱,请一名幼儿后唱。

  请这名幼儿当小指挥,带领全体幼儿坐晚班车。

  重点指导:同上,并注意看指挥的手势。

  小手放放好来,眼睛睁睁大来,

  不说话不乱动,上课认真听来,

  老师夸我守纪律,像个小学生来。

  来来来,来来来,像个小学生来。

  打开小书包来,掏出新课本来,

  学写字学算术,心里真高兴来,

  老师夸我爱学习,像个小学生来。

  来来来,来来来,像个小学生来。

  幼儿园和小学的区别教案 篇8

  1.能倾听小学生哥哥姐姐的介绍,了解他们是怎样做小学生的。

  2.积极参与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

  3.逐步树立任务意识、责任感,有向往小学生生活的愿望。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5.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邀请几名从本园毕业的二、三年级的学生(带好作业本),各人事先准备好表演的项目。

  1.请本园毕业的小学生哥哥姐姐来园介绍自己入学后的适应过程,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1)背诵拼音字母。

  (2)念乘法口诀。

  (3)做快速的加减练习。

  (4)朗诵一段课文。

  2.结合作业展示,有小学生讲述自己努力练习写字和完成作业的过程,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3.启发幼儿围绕感兴趣的问题,自己提出来。

  提示:你想知道哥哥姐姐上小学后的哪些情况呢?

  你还想问哥哥姐姐什么问题,自己提出来。

  4.观看哥哥姐姐的作业本并和他们个别交流。

  《我要上小学》这一活动是以幼小衔接为主,情感为主线的一系列生动的活动。我们以幼儿参观小学掀开主题活动的帷幕,到对小学的好奇、想要上小学,再到对幼儿园的依依不舍、对老师朋友的分别,都体现了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情感发展。与此同时,一系列活动中教师、家长的参与也是我们作为成人参与者心灵受到了孩子们的触动,萌发了想要为孩子留住幼年回忆的想法。

  “走近小学”――我们组织孩子参观了回民小学,观摩了小学的环境、操场、实验室等场景,并通过小学教师的见面、解疑,消除了幼儿对小学的陌生感,担心自己没有办法适应小学生活的无安全感,通过对小学生活、学习、交往的了解,逐渐萌发了孩子们“我想上小学”的崇敬、兴奋的心理。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为孩子提供了一系列小学的材料、背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歌曲、画面等等为孩子做了入学前的心理适应工作。

  “了解小学”――我们以墙饰创设为载体来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孩子自己提出有关小学的问题,自己设计“了解小学”的方案,并大胆实践,通过墙饰设计来表达丰富的情感,来解答心中的各种疑惑。孩子在利用各种途径寻求知识、丰富经验的过程中,各方面能力得到发展,他们以主人的身份参与了整个环境的改变,满足了探究的需求,也对小学生的生活、学习有了更多的了解。当墙面作为作品展示空间出现在孩子面前时,是一种信息的传递。这种信息作用于幼儿头脑中碰撞出新的生活经验,看到自己的成果能够与更多的小朋友分享,他们是多么激动和开心,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离园时刻”――随着上小学的兴奋渐淡,离园的忧伤逐渐提升,对幼儿园的不舍:滑梯、操场、玩具、乃至桌椅,都是那么的依恋;对老师的笑容、声音、亲切,都是那么的难以忘怀;对朋友的嬉戏、玩笑、生活,都是那么的难舍难分,孩子们开始从对小学的模拟到一次次认真地模拟幼儿园的生活,他们想要把幼儿园深深的刻在脑海,作为幼时最美好的回忆。这时的我们,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尽力得想要为孩子们做点什么。带着对孩子们的不舍,我们准备了大量的活动:设计名片、离园纪念册……都以情感、友谊、亲情为主线的,家长们更是积极参与,给孩子们准备了离园小礼物、拍照、摄像,通过多样的方式为孩子留住这一切的美好。

  通过这次主题活动的开展,给了我们不少启示。孩子的兴趣与需求是活动的生长点。作为教师,我们要满足孩子的兴趣与需求,并为孩子提供展示的物质条件和实现想法的精神空间。主题是孩子积累经验,学习知识的过程,教师是活动的主导,对于孩子表现出的愿望想法给予积极回应,并将活动的目标与孩子的需求相结合,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丰富孩子的经验,使活动深入开展。相信孩子,将孩子作为主体,老师要真正成为孩子活动的观察者、倾听者、提问者、合作者,并为孩子的发展提供一切可能性。

  幼儿园和小学的区别教案 篇9

  1、通过参观尚德小学,幼儿交流分享参观后的发现和感受。

  2、幼儿喜欢小学,向往小学生活。

  1、幼儿人手一张纸,横着对折再对折,竖着对折在对折,成为十六方格

  2、幼儿人手两只水彩笔

  1、说说对尚德小学的总体感受

  2、说说在尚德小学发现的小秘密

  3、说说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

  效果分析:毕竟是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孩子们说到尚德小学,感慨颇多。

  对于尚德小学的总体感受,孩子的回答很经典,不仅词汇量丰富,而且体现出很强的概括能力――尚德小学很漂亮;尚德小学很大;尚德小学看上去感觉很华贵;尚德小学是一所贵族学校;尚德小学收费很高;尚德小学的老师喜欢微笑;尚德小学的学生很有礼貌,看到我们都会向我们有礼貌地打招呼……

  说到“尚德小学的小秘密”时,我深深发现:孩子们的眼睛就是和成人不一样,不仅发现了很多我们并没有注意到的小细节,而且对于相同的事物,孩子的观点也别有特色。

  ――我们没有注意到的小细节:尚德小学的花很漂亮,不仅颜色丰富,而且品种也很多;尚德小学的画很漂亮;尚德小学的地很滑,走在上面,象在溜冰;尚德小学有很多树,象公园……

  ――孩子眼中有意思的尚德:虽然尚德小学的厕所有标记,但是这个标记不可爱;尚德小学的大草坪很漂亮,不过他们的草坪宝宝不会哭,不会疼;尚德小学的午饭使我感觉象在吃西餐,很棒;我喜欢他们饭后还有一个甜甜的苹果,可以美容哦,怪不得他们学生的脸蛋都红红的,很漂亮;尚德小学的操场好大,象一片绿色的海洋……

【幼儿园和小学的区别教案(通用9篇)】相关文章:

}

真没想到这个回答引起那么多业内人士不高兴。

几年前我关注过当地的幼儿园招聘,有的幼儿园的确没有要求应聘者持有教师资格证。而且,也的确存在不少学习成绩不好的考其他专业考不上,没办法只能上个师范的情况。

希望我们的教育行业门槛越来越高,以后孩子们上幼儿上学越来越让人放心。

希望能出台一个法规:凡从事教育行业者,必须持有心理健康行业资格证,三代以内家世清白——毕竟孩子们是最需要师长善意对待的群体。

————————————

幼儿园老师几乎没有准入门槛,谁都可以去做。中小学老师好歹要个教师资格证。

不过,在我看来,作为老师,至少需要非常有耐心,有心理学的专业知识。也该和公务员一样,至少三代以内没有家庭成员犯罪,三代以内没有人患精神方面的疾病,因为他们的工作对象,是年对他们根本没有抵抗能力的小孩子。

尤其是幼儿园老师,更是需要有绝对的耐心和爱心,还有很强的敬业精神,不然那位小朋友不幸遇到变态或者是老师哪天心情不好,就要被虐待了。

至于中小学老师,面对的孩子稍微大一点,但也处于孩子三观逐渐形成的时期,孩子又对老师有一种天然的敬畏心理,很多时候宁可信老师而不信家长,如果老师处事不公,对孩子来说,就是信仰的崩溃,打击非常大。

现在,很多普通家庭,能让孩子遇上一位有责任心的好老师,只能靠运气。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学和初中教资难度区别大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