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理解儿童专用板?

从介绍看,你的孩子是一个活泼好动的孩子,但没有患多动症。因为多动症有许多典型症状,他没有。比如:不喜欢做费脑子(实际是做心智活动)的活动、没有喜欢看的音乐节目、没有能够较为安心地玩喜欢的玩具等。他这些都喜欢。老师的评语也是:“自理能力、智力、体格、动作协调性是突出的”,所以我认为他不是多动症。 那么,好动的孩子是什么原因形成的呢?原因是很多的。比如:母孕期患病、出生时窒息、颅脑外伤、高热导致脑组织有一定的损伤;属于遗传,双生子几乎100%是同患这种“病”;成熟比较延迟了,与中枢神经发育缓慢有关,额叶皮层、髓鞘形成迟缓等;对新环境(包括人环境和物环境)强烈的好奇心,东走走、西走走,想了解个究竟;先天的气质使然等。你的孩子的情况很可能属于对环境的好奇心造成的。从你的介绍可以证明这一点(比如:你说现在不会跑到别的班让老师着急,也不会一个人趁老师不注意到操场上去玩了)。 我想再过一段时间,他对环境更熟悉了,变化会更大,就不那么多动了。 如果你希望他更安静些,可以试试以下方法: 1、规定比较严格的生活制度,上幼儿园、户外活动、洗澡、入睡等,让他有规律性的生活。 2、立规矩,什么可以动,什么不能动;什么时候可以到院子里玩、什么时候不能去玩;玩游戏时不能随意跑动等。短期可能看不出效果,长期会有改善。 3、帮他掌握一些做手式的技能,比如穿木珠、拼图、折纸、画线等。如果他做不好,就会受挫折,容易引发他的奔跑撒野行为,他会做这些活动了,就有成功感,使他愿意安下心来做下去,不乱跑。 4、帮孩子改善他的注意力,设置短目标、即容易完成的目标,让他做只需短时间的注意力就可完成的活动,比如一个时间内只要完成穿两个珠子的任务,就算成功了,这他容易完成,然后加到穿3个珠子、4个珠子……一直到10个珠子。这样,任务一点一点加大需要注意集中的时间愈来愈长,他不感到受约束,但注意力难集中是受到锻炼了。注意力集中了,也会减少多动。 5、教孩子宣泄自己怒气的方法。本来他一生气就到处乱跑,可以告诉他生气时可以摔枕头、可以大声唱歌、可以在沙发上翻跟头,可以撕废纸、可以到院子里去踢球等等。 6、如果他精力太旺盛,可以让他少睡一会儿,午睡可以不睡(看情况,他表示疲劳了,还是要让他去睡),消耗一些体力。 7、家长不要太紧张,多动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愈来愈好的。 8、如果家长实在不放心,可以带他到北京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在海淀区花园北京路51号)去看一看,他们经验丰富。

}

创作立场声明:自购书桌,公平公正

这几年,商家为了赚老人,女人,孩子的钱无所不用其极。什么儿童牛排,女士矿泉水,老人的就更多了。之前一直觉得这种前面价格年龄段的,很多都是智商税

不过这次我专门给小朋友买了一套“椅”,emmm,这个真的不是智商税,而是真刚需。

因为我发现,孩子在看书,花花的时候,很容易因为坐姿和身高的问题,头低的很厉害,这样很容易近视。因此可以调节座椅和桌子高度的儿童书桌是非常好的一款产品。

首先,我买的是椅子+桌子的套装。足足寄过来了3个大快递。不过物流是可以送货入户的,而且帮我搬到了2楼,免去了我自己搬的烦恼。堆在这个房间里真是占了好大的空间

这款产品是包安装服务的,但是因为我和孩子都很喜欢动手,而且因为孩子很着急想拥有自己的座椅,到货当天我们就把它组装起来了。不过因为东西比较大,孩子又很兴奋,在旁边帮忙(捣乱),花了2小时才搞定。累了一头大汗

拆开桌板,是已经预装的

所有的配件,还给了螺丝刀,螺丝刀质量也很好

铰链的细节,很扎实,螺栓螺母非常粗

非常厚的钢骨架,这个是支撑腿

支撑腿也大多数预装了,按照顺序拧螺丝就好

他最爱的事情就是拧螺丝

四个直角连接,同样很粗壮

后侧还有一组滑轮,方便挪动

另外一侧是固定的,可以微调高度

直接放到桌子上安装,不然没那么多地方

配件很丰富,给了很多冗余

不同颜色的板,代表不同的功能和作用,有一块还是可以作为图钉板的

装好一部分,这里可以挂一些挂钩,放些小东西,或者工具

PAD的支架,也可以放手机

书桌板的开合和开汽车引擎盖很像,需要按住这个把手才能开,而且可以任意停

书桌板下面的设计也很贴心,有黑色缓冲块

下面可以放杂物,文具或者键盘

然后是椅子,首先是静音轮

支撑的螺丝非常粗壮,感觉完全可以承受小朋友的摧残

背部的固定夹,双重保险

椅子很容易安装,几下就搞定了

背部的靠背是具有多重浮动支撑的设计

来说说我对这款产品的理解

高度调节很轻便,孩子也可以自己操作

儿童书桌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可以升降,不仅是书桌可升降,座椅也是可以升降的

书桌的升降是无极调节,靠螺旋杆调节(和拖拉机发动有点像),左右两侧是同步升降的,摇杆在左侧或者右侧都可以使用。

座椅的高度调节是卡扣式的,挡位也非常多,而也有一个锁止机构。

调节到最佳高度,可以有效避免少儿近视

现在鸡娃的路上,经常被近视打断

因此在孩子比较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孩子的视力

而一个合适的坐姿和书桌椅子高度,直接影响了孩子眼睛到书本的距离,对近视的预防影响重大

因此,调节好书桌和座椅高度以后,虽然不能解决近视,但是可以尽可能让近视来的晚一些。

所以这也是儿童书桌最有价值的地方,强推!

这款桌椅比我自己的书桌要重不少,孩子毕竟调皮,较重的自重能让书桌更加稳定,孩子如果拿取东西,也不容易翻倒,而且重量大,质感好,钢骨架的用料非常舍得!

搬动的话是需要2个成人的,一个人是没办法直接搬动的

看看这些钢骨架的粗细,感觉和我运动用的都不如。

E1环保板,几乎没味道

作为一款儿童桌椅,本身桌椅的环保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

这款底座都是钢骨架,不存在胶水,桌面也是封边好的三聚氰胺板,这种原厂封边的基本不会有有害气体释放。

唯一可能释放有害气体的,是书桌上面的环保板,不过这些环保板的封边也做的很好,而且是E1级别的。打开箱子的时候也没什么味道,在房间放了几天后更是闻不到什么气味。因此我感觉安全性还是很有保障的。

大底盘座椅,孩子再调皮也不怕翻车

在椅子层面,地下的大底盘是我见过最大的,比我的人体工程椅都大,我想孩子再调皮,再左右扭动,也是不会翻车的,因为无论怎么调皮,重心还是没办法脱离椅子底盘的中心线。这个设计不仅仅让座椅变得很可爱,而且也实实在在的提升了安全性

可调节的桌面设计,适应不同年龄段

按照说明书,一共可以组装成3种不同的布局,对应不同年龄段孩子的需求

因为我家还比较小,不会使用电脑,但是对画画,IPAD支架有更大的需求,因此选择了这种布局模式。

上面,我们一般放一些孩子的书籍,方便拿取,

然后IPAD支架平时放在里面,用的时候取出。

桌面放上了,大小差不多,可以方便桌面板的翻起,画画时候用。

左边书架放一些小玩具,还有台灯

这种兼顾收纳和学习的布局,基本已经满足孩子各种各样的需求了

收纳空间强,孩子书桌不再乱

就如上面介绍的,这款书桌的收纳空间其实很大

书本可以放上面,小东西可以放在键盘盘里,左边的一个大深抽屉也可以放不少东西

自从用上这个新书桌,孩子更爱收拾了,以前的宜家小桌子我感觉是他没办法收拾好,因为能放东西的地方太少了,感觉以前是真的错怪他了

大深度书本收纳,书本不倾覆

孩子的书桌,书是必不可少的,以往也用过暑假,经常竖着放的话,书容易调出来,砸到小朋友。西昊这款儿童书桌做的比较好,放书的收纳做的很深,大家看下面蓝色的,四十多厘米,收纳的也服服帖帖整整齐齐

桌子买的好,孩子更爱学习

这点我感觉很奇特,因为自从买了这款新桌椅,孩子有时候在外面玩,就会和妈妈说,妈妈今天我们回家早点去做四五块算吧(就是小朋友的数学题),可以感觉到他对这个书桌是真的很喜欢

而且这个喜欢至少是买来一周到现在都很喜欢

另外一点,就是他学会了自己收拾自己的书桌,因为这个书桌有很明确的收纳区域,什么东西放哪里都很明确,孩子自己也会想要收拾好,不像以前一个平板卓,只会乱扔。

当然,靠一个书桌,让孩子真的爱上读书是不可能的,现在应该只是新鲜感,但是合理的收纳设计,的的确确可以让孩子更好的收拾自己的空间,对以后学习习惯的培养也是有好处的。

唯一我觉得可以改进的地方——这个地方最好不要是通透的,

最好是最后面有挡板,让孩子能放更多的东西

儿童书桌,真的不是智商税,如果家里有空间,建议给孩子买可以调节高度的书桌椅,用到高中再换成人书桌,不然从人体工程学和用眼卫生等角度,都是不利的

而且后来我就发了个朋友圈,晒了下新买的书桌,朋友圈的3位奶爸奶妈就让我把连接分享过去,而且在我们单位的群里,发现也有不少家长有对儿童书桌的需求,因此,如果大家家里也有宝娃,可以考虑下

另外,我看了下618似乎店铺有活动,2000不到买一套,运气好还能参加半价活动。有兴趣的可以买来试试。

    西昊H10学习桌儿童小学生实木家用写字桌椅套装书桌椅可升降课桌2299元天猫精选去购买

码字不易,喜欢的朋友,欢迎关注!

}

崔玉涛:主任医师,北京和睦家医院首席儿科医生,从事儿科临床工作30余年,在新生儿科监护领域被公认为资深专家,主要从事新生儿急救、婴儿生长发育监测、早期婴儿问题的干预和疾病的治疗等工作,特别擅长婴幼儿营养与疾病的指导和预防。深受年轻妈妈们的喜爱。新浪微博粉丝已达516万人。
崔医生的话:今天讲课是金融街商会请我来讲,没有任何商业信息,给我创造很好的平台,不用为一些商业的驱动来做,所以可能话说得更直接、更贴切,只有一个目标,让孩子们生长健康。
婴儿主体——积极探索。
在养育中婴儿是主体,每个孩子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要积极去探索怎么养育。
尊重儿童的生长发育规律,“尊重”是很重要的关键词,要理解孩子生长发育,理解才能尊重。现在很多家长做了很多事情,但都是家长自己“想的”“觉得”“听人家说”,   
生长和发育,两个不同。生长是指器官系统身体长大的过程,是量的变化,可以用度量衡来测量,孩子多重、身长多少厘米,头围多少厘米。发育比较复杂,现在孩子运动能力多少分?很难说。在临床工作中,家长们经常跟我提人家孩子比我们家孩子重,人家孩子比我们家孩子吃得多,人家孩子睡长觉,正因为我们手里没有标准,所以才跟邻家孩子比。向大家推荐一套世界卫生组织出版的婴儿生长曲线,在网上可以得到,打印出来不用花钱。曲线来自巴西、加纳、印度、挪威、阿曼和美国六个国家的孩子们,是母乳喂养、生长发育正常、没有任何其他疾病的孩子,他们生长过程中的一套曲线。这套曲线特别符合我们的选择,把0-18岁这个曲线分成若干段,自己可以组合,比如你孩子现在才2个月,就选择0-6个月的生长曲线,孩子7个月,可以选择6个月-2岁的生长曲线,可以根据孩子情况选择。
四种最常用的生长曲线,体重、身高、头围、匀称度。
体重指的是器官系统体液的综合重量,反映儿童生长和发育状况的灵敏指标。体重是变化比较快的。如果孩子体重增长的非常好,我们首先不用担心孩子有大病,如果大事的话,体重一定会受影响。在哪儿量体重呢?在家就很容易,有一个大人的秤,抱着孩子量一个,自己再量一个,相减就行。家里可以把孩子衣服全脱光,可以做到吃奶前或后,洗澡前或后,很容易固定一个比较点。
有一个例子跟大家分享。一个10个月的婴儿,母乳喂养,一天两次辅食,食欲好、睡眠好。怎么看这个曲线?横坐标代表孩子出生月份,比如18是18个月,指的都是满18个月,不是第18个月。以后说月份都是满。纵坐标是体重、身长。体重的这个范围就是正常范围,从2%到98%,100个人里,第2到第98个是正常的,去掉了3个,1%和99%和100。去掉3个以后,不同的数代表不同的百分数,中间粗点这个线是第50百分位,严格意义来说都叫正常值。
体检是不是经常提到医生说不达标,指的是中间平均水平。首先声明不达标这个称呼是错的,孩子生长过程中肯定有50%的孩子在平均水平之上,永远有50%的孩子在平均水平之下,家长一看平均水平之下就不干,这样就出现一个过度追赶增长。我们怎么知道孩子长得好不好呢?孩子出生体重,应该按照这个弧度曲线来长。身长也在这个点,应该按这个曲线来长,严格说这样就可以。
现在孩子体检时不到10个月,体重在一个点,身高在一个点,正常吗?应该按每次生长的规律来看。孩子两个月前体重这么重,两个月以后还这么重,正常吗?不是落在了正常范围内的体重就叫正常,要看增长的趋势,为什么两个月没长体重,而不能说体重不正常,这话说起来没有根据。我们的成长曲线不是按第几百分位或多少重,关键是怎么长。
孩子8-9个月之间主要的变化是母乳喂养还是辅食添加?刚才的前提说了这孩子是母乳喂养+辅食,这个问题是母乳没有营养了还是辅食添加的不合理?   现在太多的错误观点充实着我们喂养,母乳就稀就没有营养了这种观点是完全错误的。而且孩子体重一长的慢,妈妈也坚持不住了,我们有多少家庭在这个期间给孩子频繁喝粥,而且号称粥很稠,熬了三个小时,其实熬多久、多稠,营养也并没有加倍。我们老人天天问能不能不吃米粉,能不能喝粥、吃面条,你说不吃,他特别高兴,就好象米粉有一点点阻碍孩子生长的概念,10个月还吃米粉,立马觉得太不正常。在座诸位能不能吃米粉?只要吃的量够了,照样能长,无外乎就多吃一些。
所以我们在很多养育中,很多所谓的俗话或所谓大家传说中,大家问我10个月孩子能不能吃饺子?我要说不能吃是不是太过激了其实饺子代表了什么?代表孩子咀嚼能力强,还是代表孩子消化功能强,其实吃了半天都是泥糊状,因为都给剁烂了,好像不去这么努力,似乎孩子就没有长大。我不知道大家生活中有没有这样一个经历,似乎追的是一种我们大人的感觉特别好的一种趋势,一种感觉,没有考虑孩子。
要尊重孩子的生长规律,尊重,并不是满足了我们的欲望。有家长跟我说我的孩子吃得很好,长得慢是怎么回事?可能吃的东西相对稀,就是水太多,吃的多,孩子长得慢,还有没有排的多?细和稀一定要中间划等号吗?不是说一吃米粉就代表稀的东西,一吃饺子就代表稠的东西。而且有的家长是孩子咽下那个饺子以后,给喝很多水,那不是更稀嘛。所以不要去被这样的东西所牵绊,关键是孩子吃进去多少。这就是我们要给大家提醒的。
身长指的是头、脊柱、下肢的长度总和,即头顶到足底的垂直长度。怎么量?这是我们一个医学专用量身长的尺子,躺着的时候,头顶和脚登两边的板状东西,在家里很简单,两本书,一本顶着,一本踹着,之间的距离就是了,很简单,2岁以后可以站着量。
头围,也很好量,大家用手笔划一下,每个眉毛的终点是不是两点,耳朵对应的地方,左右是两点,后面的骨头有一个高出来的部分,五点连线叫头围,头围指的是头的最大围径。其实身高、体重、头围应该在家量。家长跟孩子玩过程中配合好,另外孩子睡着了可以量。身高、体重、头围量的时候对孩子没有太大刺激,头围用一个绳子或都可以。所以我们很多具体的资料要来自于家长,可能评估起来会更准确,越来自于所谓的医院,实际越不见得精确,因为我们不可能让孩子非常配合。所以希望家长能够学会。量完以后可以画曲线上,曲线是记录孩子生长的资料。
匀称度,就是体型。我们老说孩子胖不胖,这跟身高有关系,如果孩子同样的年龄,一个1.1米,一个1.3米,就不能比体重了,差20公分。同样体重肯定1.3米的孩子显瘦,所以不能这么比,应该有一个关系。这个孩子体重相对他的身高来说重了,不是相对于别人来说重了。如果一个孩子体重相对于他的身高重了,有两个情况,第一个情况就是偏胖了,第二个情况孩子运动少,身高没长起来,因为我们太舍不得让孩子趴着,总怕把孩子心压坏了、肺压坏了。可是趴着的时候,孩子在努力的运动中,对身高增长非常有利。   
有的家长可能看的书很多,说美国人就不让孩子趴着,趴着容易让孩子猝死。但是大家得仔细读原文,在美国1992年之前,有一批孩子在家里睡睡觉就没有了,调查怎么回事,发现是趴着睡觉。但是前提是人家的孩子趴着睡觉不跟父母在一个屋,后来他们发明监视器,看孩子。可是中国家长跟孩子分床睡都不干,孩子怎么可能趴着就窒息呢。我们前提不同,所以大人醒的时候,孩子趴着玩,如果大人睡觉给孩子翻过来平躺着睡,就没有风险了。
父母参与——亲子关系。我说的父母只是亲生父母,不是代替父母的人
发育不是那么容易所被我们理解的,发育指的是细胞组织器官功能上的分化与成熟,是机体质的变化,包括情感、心理的发育成熟过程,不能用数量指标来衡量。整个发育分成六块:运动、语言、认知、个人社会、心理和行为。   
运动。1岁的孩子不会站是不是缺钙?为什么说不是?我们发育是骨骼和肌肉,很多动作做不成,不是因为骨骼,而是因为肌肉。在座诸位现在能坐住,能站起来,能走路,不是你骨骼硬和软的问题,是肌肉有能力带领着骨头进行运动。所以不要遇到自己解释不了的事情就认为是缺钙。
我们如果遇到问题,医生不给你回答,你会不会觉得医生没有水平,但是有些问题真的没法回答。最后就归结为找西医就是缺钙,找中医不是积食就是上火。因为我当医生的前一半时间基本上看的都是真的病,是肺炎、脑炎还是肠炎。现在基本看的是问题。其实孩子什么病都没有,是家长担心。
我为什么经常做科普工作?因为科普工作多,大家就不会那么紧张了。比如孩子晚上睡觉出汗多,孩子植物神经系统兴奋,发育不成熟,很正常。家长说孩子脖子长了大包,急诊来了,就黄豆大小的淋巴结,淋巴结每个人都有,我们摸不到?因为成人皮下脂肪多,皮肤厚,孩子皮下脂肪少,皮肤薄,他能摸到。但很多很多时候,为了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去急诊,回来以后很可能真得了病,因为医院容易交叉感染。所以尽可能少带孩子去医院,要知道一些科学道理,就不至于一惊一乍的为点小事去医院。
骨骼发育分别带有颅骨、脊柱、长骨和牙齿。运动发育包括粗大运动和精细运动。
颅骨:我们的头颅上是五块骨头,前后两块骨头叫额骨,头顶两块骨头叫顶骨,后面巴掌这么大的叫枕骨,孩子生下来骨头都是游离的,没有完全所谓的闭合,所以骨头之间的缝隙叫骨缝,几块骨头中间的间隙叫前囟,后面这三角状是后囟,后囟和骨缝闭合比较早,前囟1-2岁闭合,基本上18个月闭合。凹、鼓、有跳动感,摸起来软的,家长一来就问我为什么没有闭上?我说孩子多大了?1岁。你不是说1-2岁吗?我孩子都1岁了。
我现在很有体会,我给家长写东西以及讲课,家长反映跟我其实思路不一样。我要说这个事情99%没事儿,家长问我1%要是怎么办?必须告诉我百分之百没问题。可是很多时候不能说到百分之百,囟门也是有1岁的,有2岁的,为什么你的孩子必须是1岁的呢。要是没闭合,或者院子里有一个孩子闭合了,就开始回去补钙了。而且流传说孩子不闭合不会说话,闭了才能说话。所以就想越早闭越好,越早闭孩子就能说话了。可是有一个病叫狭颅症,前囟早闭以后,影响了脑子生长,还要做手术把这个骨缝剪开。所以我们真的要理解孩子、尊重孩子就是这个道理,不要自己认为、别人认为。

这不是一个单独的问题,现在太多太多“人家”说的话比医生说的话管用多了。而且并不知道“人家”是谁,就是传过来的。海淘从奶粉到营养补充剂,现在到药物。
我们遇到了一个案例,大家都知道孩子最常用退烧药叫美林或泰诺林。在这儿开的药要告诉他一天吃几毫升,几次,什么时间吃,这很正常。开了美林,那个泰诺林,5毫升一次,吃了以后管用了,后来从国外淘了一个,孩子一发烧又吃了5毫升,结果白天睡三个小时孩子都不醒,到医院一查,泰诺林中毒了,因为这个药是每毫升32毫克浓度,那个是每毫升100毫升浓度,多吃了3倍。所以为什么要海淘?你们会用吗?不会用,危险就时时会出现。
再说一个很简单的事情,给孩子吃过泡芙,五角星的、圆的、方的都有,我不知道你们怎么给孩子吃的。捧在手里,搁在桌子上孩子拿,你们同时用不用一个碗,上面盖子四个状的,那个碗是让孩子进去捏的,五个手指进去捏不出来,只有两个手指进去才能捏出来,泡芙本身没什么营养,关键靠捏的过程,练习孩子的手指。有多少家长问我一天给孩子吃10个泡芙,营养够吗。
所以我们淘了东西以后,真的知道人家什么意思吗?不是真假的问题,是你会用吗。希望大家回去整理整理自己家的东西,知道是什么,千万不要出了问题都不知道是什么问题。
现在孩子偏头的很多,我们要关注孩子有没有斜颈。我在微博里写了很多很多次,为什么会有斜颈,孩子在你肚子里一般都是歪的,侧着身子、扭着身子的,所以有的孩子随着长大,特别是胎儿比较大的,在妈妈子宫里活动不开,长期窝着,两边颈部的肌肉发育就不均衡,出来就一个姿势睡觉,就容易出现偏头。头形好看不好看另说,关键面部的五官分布还不是漂亮不漂亮的问题,对功能是有影响的。我们追踪有些孩子斜视、弱视,是偏头造成的,两个眼睛不在一条线上,看东西就会有问题,出现一个主眼、一个副眼,看东西有障碍。人的身体是相辅相成的,不能看见眼睛是眼睛的事,看见鼻子就是鼻子的事,是整体的,所以很多时候是我们要想到知道多了能想得更全面。
我们有一个机器可以去测量头形,也可以戴头盔,是特制的头盔,基本三个月以后就对称了。但我想告诉大家,其实孩子6个月之内如果多种姿势睡眠就可以避免偏头、歪头,早期看护要做好。
脊柱:脊柱生下来是一根直棍,只有在不断发育中四道弯才能形成。孩子开始趴着,撑着,抬头的时候,颈前曲就形成了,能扶着坐,想坐直,胸后曲就形成了,只有孩子独立会坐了,才能枕枕头,只有这个颈前曲、胸后曲形成了才能枕枕头。如果不让孩子趴着,8个月也形成不了这个曲,也无法枕枕头。所以天天问什么时候枕枕头,不按年龄走,按发育走。要尊重儿童的生长发育,不是我们定的。我写书可以写六个月,但是孩子们是不是六个月就会做,这个不一定,这样的话我们所有的推荐就错了。要尊重孩子的规律,每个孩子都是个性化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跟“别人家的孩子”没有关系,甚至你家老大跟老二也没有关系,即使是双胞胎,两个孩子也没有关系,尊重孩子生长发育就是这个意思。
到扶着站的时候,腰前曲就形成了。是不是大家觉得孩子站着肚子特别大,孩子站的时候都是前挺后撅的,为了找平衡,还不会站得很好,还不会走得很好,等到成熟了,就好了。很多事情真的很简单,家长不用那么紧张。
判断骨骼发育,最需要用的是骨龄,而不是骨密度。有多少孩子测过骨密度?测骨密度的家长中,谁孩子骨密度高的?没有,都低?全民都低?为什么孩子骨密度会低?我们的孩子在长个,骨头里面的钙质,浓度要是跟正常一样,所谓的密度很高,他意味着再长个吗?我们盖十层楼,架子搭起来是不是就要填东西。我们这个楼是用砖,骨头用的是钙,骨骼长了钙才能进去,孩子骨密度低,祝贺你,孩子在长个,这是好现象,当然骨密度低,不低就是问题了。但是骨密度是不是要收钱,买钙更需要收你钱。所以你的孩子好好长个,你查什么骨密度,家长担心还长得太快,骨髓也不能空着长,也得有钙慢慢撑着长,所以有什么担心的。长得慢的缺钙,长得快的缺钙,长得不够理想的还缺钙,真正不缺钙的就没有了。如果真的孩子长得过快,特别是长得过慢,真正测量的应该是骨龄,骨头发育会不会超过实际的年龄。骨骼的年龄叫骨龄,测量的点有很多,我们查左手腕的X光片,如果这个孩子现在是5岁,骨龄是3岁,是否需要担心?如果孩子实际年龄还是5岁,骨龄是7岁,你是否需要担心?骨龄低,意味着晚长。入学时在你班排的位置和你毕业时是一样的吗,有些人刚开始矮,之后长得快了。所以当你担心孩子个头长的不正常的时候,先查骨龄。如果5岁骨龄是3岁,说明他比别人多两年长骨头,不着急。所以不要去查什么骨密度,微量元素,都说明不了问题。不是在推荐都去做X光检查,是对那些长得特殊的、慢的,或者特别快的才需要进行检查。
但是现在我们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催长个,给孩子用生长激素,这是很大的问题。我见过13岁,1.70米的女孩用生长激素,为什么?想让这个孩子以后当运动员。我就跟家长说,13岁1.70米,长到1.80米以后,骨头还经的住吗,不是正常的发育。所以家长现在用自己的目的来控制孩子的生长发育,这是特别大的一个错误。为了达到自己的炫耀,为了达到所谓孩子的理想,其实在害孩子。而且人的生长和发育是同步进行的,骨头要拉长了,性器官发育是不是也提前,所有脏器是不是也衰老的早。所以千万千万要注意,我们要知道怎么样去合理评估,千万不要被忽悠。
还有牙齿,天天掰着嘴看牙,怎么还没出来。这个家长刚问我10个月没出牙怎么回事,下一个家长问我4个月就出牙了怎么办,早出牙担心,晚出牙也担心,每个孩子萌初的时间不同,大家不需要担心,需要担心的不是牙齿的数,而是龋齿的问题。在座诸位有没有真正做到孩子出第一颗牙给孩子正规规律的刷牙?这个是最最重要的。
第一个前提是必须有牙,第二个我们每个人口腔内都有细菌,但是细菌不会把牙给所谓腐蚀掉或者所谓的虫吃牙吃掉一块,关键是糖,糖被细菌解成酸,酸附着在牙齿上,形成龋齿。有的人说了我的孩子3岁都没吃过糖,但是满嘴龋齿怎么回事。我们说的这个糖特别指蔗糖,不是吃那个块的糖。我们给孩子吃糖的机会很多,配方粉、米粉里都有?所以基本是加辅食以后,出了牙就要刷牙。
牙齿怎么护理?应该是先漱口,再刷牙,再漱口。第一次漱口,把口腔内残余的糖给漱掉,第二步刷牙,把牙齿上附着的酸刷掉,第三步漱口,把漱下来的东西漱掉。很多孩子不喜欢你给他刷牙,因为不习惯。所以从孩子一长牙就刷,孩子对刷牙接受度就会高,因为他觉得是生活中一部分,没有什么痛苦。有传言说龋齿没关系,孩子是乳牙,恒牙长出来好就行。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辅食过程中会影响到以后龋齿的生长。所以这是很重要的。我们乳牙保卫战不是形而上学,更不是医学想骗你钱。
我们该怎么做?四步:第一步,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3岁的孩子不给吃糖是好事还是坏事?好事,预防龋齿。坏事呢?你的孩子在生活中的交往就会减少,对他以后整个发育都不利,心理发育不利,他更想去吃糖,一旦看到你不注意就去吃糖。
这不是矛盾了吗,到底怎么办?我没有说最好不吃糖,只是吃完糖后一定要刷牙。你跟孩子说,要想吃糖,吃够了要刷牙,他可能特别配合你刷牙。所以国外推崇的理念是每个星期有一个吃糖日,星期日上午可以吃糖,你放开让他吃,他吃不了几块。但吃完了有一个前提,要刷牙。而我们的孩子们偷着吃糖,每次吃完糖还不让你知道,刷不了牙,龋齿机会更多。特别是我们家里教育不一致的,有人让吃,有人不让吃的时候。
发育:发育是从中心往外围发育的。所以孩子趴着的时候一定先后抬头才会撑,才会爬。所以让孩子趴着,一定是颈背部肌肉先发育。现在保姆把我们的测试项目当成锻炼孩子项目是极大的错误,托着新生儿双腋下能走,是我们测试有没有踏步反射,不是练走的。因为现在网络太发达了,搜集很多医生的事情,就认为是为孩子好的,那是我们测试,这个姿势是测试项目,不是锻炼项目。现在家长们为了孩子能抬头好,天天拎着,这个不对,不需要你在家里做,这是对孩子极大的损伤。
9-12个月,能扶站的时候,就要有一个依靠,到13个月以后自己走的时候就相对自如,但是前挺后撅找平衡,走着走着,姿势就自然了。所以这是一个发育过程,发育靠的是肌肉的能力,靠的不是骨骼。所以大家不要遇到孩子不能坐就是缺钙。现在为什么把这个问题提出来?因为现在家长希望孩子躺那儿乖乖的,突然有一天什么都会了,这是不可能出现的。孩子不动,发育就会落后,就这么简单,没有任何别的道理。我们太多的想法脱离了实际的生理,知道生理以后,很多自然而然就知道做的对或不对。
有一个表来自于生长曲线里一个发育阶段,孩子每个阶段有一个发育的时间,大家可以对着动作衡量一下,但是也不用那么紧张,因为每个孩子发育有特点。比如这个项目,相当长时间的正常值,如果认为发育不正常,就找医生。某一个动作会不会做,不意味着孩子正常不正常,找医生,我们有很好的评测。为了使孩子达到一个分数,在家里拼命训练一个测定方式,来了以后不用那个方式,家长就特别有挫败感,因为孩子打不了高分。我就问家长是给你心理测试,还是给你孩子测试?
因为我们测试项目是很少的几项要说明很多的问题,所以大家要明白,不要在家里找一个测试项目天天测孩子,这是没有意义的,叫自欺欺人。那个得100分,他得120,那是假的。测试的时候,心平气和,公正的,没有任何主观感觉的跟医生讲你孩子这个会和不会到什么程度。
有一位家长跟我说,5个月孩子会翻身吗?家长说我们孩子都满床爬了。5个月的孩子满床爬,我要说不会吧,家长在这儿说的,当我让孩子爬的时候,他不爬。怎么不爬?你没推着他,怎么爬。我说你跟我说什么都无所谓,我都能理解,但是有一个最大的问题是对孩子太高估了以后,有问题发现不了,再有你把这个话告诉给周围的邻居,他们就会抓狂了,因为他们家孩子5个月不会爬。你们平常在外面听到的事情都是家长往高了评价自己的孩子,回家就往低了评价自己的孩子,这是我们家长的心态。所以大家不要交流别人家的孩子怎么样,到医院去评测,评测会很好地告诉你,你回去该跟孩子怎么玩。我们不会告诉你孩子正常、异常,只会说怎么样的游戏、什么样的方式对孩子目前最好。你去做了,孩子就都正常了,如果真有问题的话,我们会告诉你去康复科做真正的康复,那是针对有问题的孩子。
精细运动,就是手的能力。让孩子趴着的时候,他手逐渐张开撑床,就正常了。趴得好了以后,手不光能撑着,还能趴的过程中拿东西,再大了是手指的能力,再大了以后手可以做各种动作,就是随着发育而出现的。所以我们如果不让孩子练趴着,大运动和精细运动都会落后。现在见到越来越多,孩子2岁手张不开,因为孩子没怎么趴过,这个肌肉是挛缩,回去让家长天天把孩子大拇指掰开去按摩,孩子痛哭无比,但是不拉开,就得做手术切开。明明趴着可以撑撑就把这个手撑开了,非要人为的,很痛苦
6个月让孩子站,2个月的孩子就在大人大腿脚蹦,结果2岁发现罗圈腿,怎么办?做手术,骨头敲断了再给接上,还是任其发展?任其发展不好看,只能晚上睡觉绑腿。绑在模具,孩子天天哭睡不好觉,怎么办?为什么让2个月的孩子在你大腿上蹦?孩子喜欢?其实是你喜欢! 所以太多错误是因为我们没有尊重孩子。尊重孩子才能真正使孩子生长发育正常。
科学养育——能力培养。是孩子能不能会,不是你觉得他做了没有
语言:18-20个月能用20-30简单字,理解陌生人50%以上的语言。我们现在家长照顾孩子太好了,孩子嗯啊全都理解,到了1岁半、2岁也不怎么说话,一遇到事嗯啊,尤其是老人百分之百都能理解。有一个爸爸说的好,我们家有两个高级翻译家,一个是妈妈,一个是姥姥,从来没理解错过,但孩子2岁半都不说话。所以这就是我们现在养育中很大的问题。
认知:现在我们很忙的家长,特别希望有这种情景,孩子可乖了,玩三小时都不出声的,可高兴了。也不用打扰我,我还能做自己的事情。千万别这样,真要这样的话,孩子越来越孤僻,可能自闭了。
另一个极端,孩子玩,大人在旁边,也千万别过了,话太多。孩子需要你帮助,自然会求助,不需要你帮助,你瞅着他就行了呗。看着孩子这个动作没做好就着急,一次没做好,就帮他了,没有必要,孩子探索精神差,为什么?因为永远被大人指责,大人老觉得他做得不够好。你可以花很多钱,找很多名医给你孩子看身体上的疾病,花多少钱也解决不了心理的疾病。所以这个需要特别特别注意。
回归自然——奠定基石。就是了解孩子,就可以放松心情养孩子,不了解孩子就放松不了心情
家长容易犯的十大错误:
特殊待遇:孩子的待遇不一样,小时候吃母乳肯定特殊待遇,2岁吃饭跟大人差不多,只要不是很咸、很硬都可以吃了,非让孩子单独吃,孩子不好好吃饭,到处跑,就追着喂。等你吃饭的时候,孩子要吃,不让吃。孩子领情吗?不领情。
包办代替:孩子没怎么样,你先包办。孩子没做好,你马上给他做好了。
过分关注:天天瞅着孩子,翻书瞅着,看今天这儿多了一个痣,明天那儿似乎皮肤发白的一点,后天鼻尖有点红,再就是趴着拿小手电照着鼻腔有没有分泌物,有分泌物就抠出来,今天抠完了明天还有,天天去抠。过分关注家长就会给自己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这种情绪也会传给孩子。
大惊小怪:遇到点小事就大惊小怪,一个家长跟我说孩子频繁眨眼一个星期,在幼儿园不眨,就回家眨眼。你们家一定出了什么剧烈的争吵吧?对,跟他爸爸大吵一顿,孩子开始眨眼,见了他们俩就害怕。
轻易满足:孩子要求轻易的满足是一个极大的错误,这是纵容他以后更加变本加厉,对孩子性格养成不好。
剥夺独立:孩子明明能好好走路,只是走的慢,妈妈抱起来。这种就是包办代替,剥夺他的独立。他自己能走,只是走得慢点,可以鼓励他,领着他。
生活懒散:孩子任意时间可以睡,可以吃。
害怕哭闹:孩子只要不哭,家长们就特别坚决果断的做事,只要孩子一哭家长就全完蛋。很多的时候害怕哭是一个错误,尤其是老人,不能听到孩子哭,这不对,有的妈妈跟姥姥说,我们不是怕孩子哭,是怕孩子哭了以后心里受到创伤。我怕孩子绝望。所以我们可能有时候想的东西太脱离现实去追求所谓的概念。
当面袒护:家里太多这种事,爸爸说不能吃糖,姥姥说可以吃,姥姥刚给孩子吃完糖,爸爸就看见了,爸爸就要发火。姥姥说下次不吃了,赶快走吧。这教孩子以后弄虚作假说瞎话。
   现在家长在诚惶诚恐养孩子过程中,你的行为会影响到孩子。我给大家讲了这么多,希望大家能够理解,在养育中很重要的事情是家长要学会很多东西,了解孩子的生长发育。
   生长发育更追求的是智力,希望孩子是高智商的孩子。什么叫智力?是人所特有的一种综合性智慧和才能的心理活动,是人的认识能力,包括感知事物的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总和。表现在四方面:动作能、应物能、言语能、应人能。你的孩子是否都做到了?
动作能:就是粗大运动、精细运动。
应物能:就是一个东西自己能不能交流起来,比如给他一个瓶子,他自己玩起来了,翻转,按出响声。
言语能:言语能是能力,不是仅仅会说话。家长说了跟我说话说得多着呢,没用,要跟外面人也说得多,把自己意思能表达出来才行。
应人能:孩子们现在越来越退步,2岁半孩子来了,我问几岁了,妈妈说2岁半了。我要是想知道2岁半,看一眼病例就知道了,还用问吗。家长就觉得这个事情应该家长回答的。所以一来了,就是我孩子认生,我孩子性格可好了,就是见了生人不爱说话。这是在座各位很多家长要反思的,我们孩子的能力能不能被别人接受这是最主要的,而不是家长自身能不能接受。说句实话,自己孩子有什么问题我们都能接受、都能包容,关键别人能不能包容,别人能包容他,他才能生活的愉快,否则他就会越来越不愉快,影响他走向社会。
祝愿所有的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2粒x2板怎么理解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