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出行需要注意什么?

飞机、船舶、列车、汽车

住宿、饮食、观景游玩等

  虽然飞机已成为大多数旅行(尤其是远程旅行)的首选交通工具,但是很多人对乘机安全知识了解得还不够充分。为了出行安全,真的非常有必要花一点点时间细致了解一下相关安全知识。

  每一次乘坐飞机时,都应该认真聆听空乘人员讲解的安全须知,以便了解飞机上和安全有关的设备及注意事项,从而更好地保护自身安全。千万不要认为自己经常坐飞机就可以置之不理,因为每一次乘坐的机型的设备和出口可不一定是一样的。第一次乘机的旅客更要逐字逐句地仔细听,万一发生紧急情况,不要因为不知道氧气面罩怎么使用而失去生存的机会,那可就太悲催了。

  从关舱门开始到打开舱门,手机都是禁止使用的。许多乘客都知道使用手机会影响导航系统,但随着手机的不断更新,有些商家推出了飞行模式的手机,并声称这种手机可以在飞机上使用。在此郑重声明:这种飞行模式的手机在飞行中同样是不能开机的,因为民航当局并未认可,所以千万别对空姐说:“你不懂,我这是飞行模式手机”。

  民航当局早已规定了随身可带行李大小及重量规格,大件行李必须托运。因为出口过道都不允许放行李,即便是放下了,别以为这样就安全了。要知道,起飞前飞行员都要算起飞重量的。没托运的随身大件行李的超重部分是没法算进去的,如果十位、数十位乘客的行李超重都没算进去,这个偏差可就大了。要是超过起飞重量,飞机起飞时没拉起来,后果将不堪设想。

  坐在出口座位的旅客,任务艰巨、责任重大。绝对不是空乘人员小题大做,不是所有乘客都可以坐在这里的。首先空乘人员会进行目测,看您是否适合坐在这里。接下来会向您讲解出口座位和安全门,并提醒您正常情况下千万不要拉动紧急出口。在紧急撤离时坐在这里的您一定要有判断能力,如果需要迅速打开紧急出口,绝不能迟疑,并协助其他乘客撤离。因此为了乘客安全,空乘人员可以适当调换出口座位的乘客,如未成年人、孕妇、老人等可调至其他座位。

  “系上不舒服”“没关系我不怕”,话可别说得太早了。要是飞机遇到不好的天气,急速下降几百米,您没系安全带可就惨了,真的会成为空中飞人,不是脑震荡,头上也得起个大包。当然这种事情最好不要发生,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还是请您系上吧!

  收小桌板是为了在紧急撤离时无障碍,保证乘客能以最快的速度离开飞机。收小桌板不是为空乘人员做的而是为您自己。“生命诚可贵”,不要让一个小桌板成为您生命中的绊脚石。

  “收起来不舒服”,那您是要把自己的舒适建立在他人生命安全之上啦?我想您的本意不是这样的,收座椅靠背,是为了紧急撤离时您后排的乘客们能快速离开飞机。要是您前排的客人在起飞、落地时忘记收靠背,为了安全,您也可以提醒TA的。

  起飞和下降时都要打开遮光板,这一点是为了能让您观察窗外有什么异常,可及时通知乘务员。此外,在发生紧急迫降后如果没能及时离机,您也可以得到救援人员的及时救助,他们可通过这个窗口看到您。

  这个标志在很多地方都有,容易引起火灾也是老话题了,飞机上也不例外。国内的航班是绝对禁止吸烟的,就连停机坪上也是不允许的。飞机上吸烟是违反民航法的,将以罚款或拘留进行处理,可见其严重性。一次愉快的旅行可不要因为吸烟这一点小事,而影响您的好心情哦。

  客舱广播是为乘客服务的,其中包括服务和安全两部分。服务方面:会通过广播让乘客了解此次航班的航程、时间,途经的省市和山脉河流等。安全方面:首先是正常的安全检查,在起飞和落地前都会通过广播提醒您,其次还有特殊情况和突发事件,都会通过广播让乘客了解,所以要注意听哦。

  ?防晕机:晕机呕吐是平衡器官紊乱、身体适应较差的缘故,一般只要保持镇静,排除杂念,服些防晕车船药就会平安无事。如果知道自己可能会晕机,最好在登机前15分钟服药。

  ?防旧病突发:飞机起飞、降落、上升、下降、转弯、颠簸等飞行姿态的变化,以及飞机在穿越云层时光线明暗的快速变化,会刺激一些疾病发作。由血栓或出血引起的脑病患者,绝对不要乘飞机;重度脑震荡病人应有专科医生随行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轻度脑震荡病人应随身带些止痛药;患有血管硬化症的老年人在登机前可服少量镇静剂,感冒流涕和鼻塞不通的病人最好不乘坐飞机,因为咽鼓管阻塞有鼓膜穿孔的危险。

  ?防航空性中耳炎:张着嘴或一个劲地吞口水,当然也能起预防作用,但毕竟欠雅观。所以航班上一般都忘不了给每位乘客送一小包包装精美的糖果,这道理就在其中。嚼几粒糖果,或嚼几块口香糖使咽鼓管常开。因为嚼吃是预防航空性中耳炎的最有效方法,也是最令人轻松愉快的措施。若感觉症状仍未消除,可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鼻子,闭紧嘴巴,用力呼气,让气流冲开咽鼓管进入中耳空气腔而消除耳闷、耳重、耳痛等症状。

  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合理安排出行。天气恶劣时,如遇大风、大浪、浓雾等,应合理安排出行计划,或及时换乘其他交通工具,尽量避免乘船。

  为了保证航运安全,凡符合安全要求的船只,有关管理部门都发有安全合格证书。出行时,为确保安全,不要乘坐以下船只:

  ?不乘坐无牌无证船舶。

  ?不乘坐客船、客渡船以外的船舶。

  ?不乘坐超载船或人货混装的船舶。

  ?不乘坐冒险航行船舶。

  ?不乘坐缺乏救护设施的船舶。

  乘船时,不要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品上船。若发现有人将危险物品带上船只,应督促其交给管理人员作妥善处理。

  一定要等船靠稳,待工作人员安置好上下船的跳板后,才能按工作人员的安排按次序上下,不得拥挤、争抢,不随意攀爬船杆,不跨越船档,以免造成挤伤、落水等事故。

  找到座位坐下,然后要留意观察救生设备的位置和紧急逃生路径。了解救生衣存放的位置,熟悉穿戴程序和方法。熟知通向甲板的安全通道,这样当紧急情况需要迅速撤离时,可以赢得时间自救。

  不在船头、甲板等地打闹、追逐。摄影时,不要紧靠船边。在船上观赏水中景物不可探身超过护栏,不要站在甲板边缘向下看波浪,以防落水。船靠、离码头或驶过风景区时,不要聚集在船的一侧,以防船倾斜翻沉。不要在船上乱窜乱跑,不要登上不允许去的高处观光,更不要跑到船舶工作场所,以免影响船舶正常工作和发生意外。

  若在航行途中遇到大雾、大风等恶劣天气临时停泊时,要静心等待,不要让船员冒险开航,以免发生事故。在航行中遇到大的风浪,会出现颠簸,这时不必惊慌,要听从船员指挥,不要乱跑乱闯、大声喧哗,以免引起全船人员的混乱,使船体失去平衡,造成不可预料的严重后果。

  严禁随意使用船上设备

  船上的许多设备,直接影响船舶的安全行驶。不能乱动,以免影响正常航行。救生消防措施,不能随意挪动。

  严禁将垃圾扔到水中

  注意保护环境,不要将废弃物抛入水中,废弃物要放到船上指定位置。

  不要用手电筒向水面、岸边乱照,以免引起误会或使驾驶员产生错觉而发生危险。

  旅客应按船员的要求穿好船上配备的救生衣,不要慌张,更不要乱跑,以免影响客船的稳定性。

  危机时刻您能想起的任何一个电话号码都有帮助。不管是110、120、还是119,或者家人的电话都可以拨打。打电话的时候尽量保持冷静,告诉对方自己的位置和出现的险情。

  如果发生局部失火、漏水或其他不安全迹象,应当尽快向船员报告,并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在搞不清情况前,不可大声喧哗,以免引起全船人不安。

  在旅途中,如果船只突然遇到暴风或触礁等意外情况,由于来势十分突然。使我们措手不及,缺乏必要的准备。所以首先应当沉着镇静,绝不可惊慌失措;要服从船内负责人的指挥,统一行动,不可自作主张。会游泳的要照顾不会水的,不要只顾自己生存。船上有救生衣时要迅速穿好,以防万一。如果没有救生衣,则应以船身或其他能浮动的物体作为救生器材,死抓不放。如果船只翻沉,不要与人挤作一团,应该分散到船窗或从船内游离船只,然后从容有序地游向岸边,或注意保持体力,等候他人的救援。

  乘坐航船旅行,与使用别的交通工具一样,也要十分注意选择良好的船只。破旧老化的船只或严重超载的船只,哪怕只是在小河上也可能造成惨重的事故,更不用说是在汪洋大海上了。

  自我防范是出门旅行安全的前提。出门在外,尽量不要携带巨额现金,最好使用银行卡或手机支付,以免现金丢失或被盗。

  首先要知道小偷如何去盗。乘警根据多年来与列车窃贼打交道的经验,总结了列车窃贼作案的几种“贼术”,提醒广大旅客多加提防。

  ?贼术一:扒术。总的特点就是在列车上下车的边门口、车厢过道、连接处等人多拥挤之处下手。有时人并不多,贼便故意挤过来,一般人看不出破绽,结果不幸被偷……常见的扒术有三种:其一称“二指禅”,方法是用食指、中指伸入他人口袋盗取钱物;其二称“夹术”,即用长长的镊子夹取他人口袋中钱物;其三称“刀术”,即用剃须刀等薄刀片划破他人口袋窃取钱物。

  ?贼术二:盗。常见盗术也有三种:一是“提”,即提包,放在您身边的公文包、旅行包、手提包等都是作案的对象;二是“掏”,贼趁人不备打开放在行李架上或是挂在衣帽钩上的包,窃取其中的物品;三是“割”,以剪刀或其他刀刃将沉睡旅客的口袋或包划破,窃取其中钱物。

  ?贼术三:夺。这种贼术主要是趁人不注意时突然夺取,作案对象多为女性、老年人等。

  火车站周边广场地带

  在火车站周边,尽量不要边打电话边走路,听到身后有摩托车加油轰鸣声时,要警惕有人抢夺财物。

  在这一带,贼人主要手段是拎包,往往互相掩护,制造出一些混乱,比如打架等吸引人们的注意力,等到众人伸长脖子张望时下手偷窃;如果等待进站的时间长,建议先把物品寄存,或者用一根绳子将包裹串在一起;还有,有的旅客喜欢将手机挂在脖子上,窃贼在触碰过程中,用小剪刀将绳子剪断即可偷走手机。

  售票大厅、候车室及月台

  在售票大厅购买车票时,应提前将票款准备好,不要与携带的钱物放在一起,以免露“财”。

  过安检的时候,一定要记住拿自己的物品,不要因为着急赶车将物品遗忘。在乘车前,旅客心里一定要有数,自己带了几件物品,走时取走几件物品,不要将别人的物品混杂在里面拿走。

  检票进站和上车时,应按秩序排队进站上车,背包的旅客尽量把包挂在胸前;要顺着人流,慢慢地排着走,一定注意身边挤蹭自己的人;注意钱包、手机等装在衣服口袋里的物品。

  在列车开车前,车门口或找座时比较拥挤,小偷会趁乱下手;在人多拥挤的时候,要特别看管好自己随身的小件物品;对那些有意靠近您的人,如果他们手中有报纸或衣服之类的,就要特别留意了,因为很多扒手是用衣服、报纸等作掩护,挡住人们的视线而下手扒窃的。可以将钱和钱包分开放,如钱包放在后裤兜,钱放在侧兜内。

  车站候车室里常见的抢劫案就是麻醉抢劫。不法分子将事先准备好的麻醉品带进候车室或带上列车,寻找作案目标后,就以老乡或同行人的身份与你攀谈套近乎,让你放下戒备心理,然后“老乡”会顺势递上一支香烟或一瓶饮料,当你饮用后,马上就会昏昏欲睡,之后,这位“热心的老乡”就把你的财物洗劫一空逃之夭夭了。大家碰上这类团伙,千万要做到“话不入耳”“食不入口”,并向铁路警方报警。

  旅客尽量不要在广场的草坪或其他地方过夜。

旅客乘车时不要将装有钱、证件、手机等贵重物品的衣服挂在衣帽钩上;不要经常清点贵重钱物,以免引起扒手注意。要把行李物品放在自己斜上方的行李架上,方便随时看管自己的行李。

  在车上补办卧铺票的旅客,通常会挤在补票柜台前,“簇拥”着乘务人员,此时易被贼偷。所以,旅客需要补票时,不要在柜台前长时间逗留,留下自己的车厢号、座位号,回到座位上,乘务人员在有空余铺位时,会为您“上门”解决。

  在列车上饮酒要适度,保持清醒。长途旅行的旅客,在睡觉时要警醒一些,尤其是在深夜行车时,更要留神小心。乘硬座的旅客,若座位靠窗户可将物品放在身体靠窗一侧,头倚窗户或椅背休息;乘卧铺的旅客手机不能放在裤兜里,一旦翻身易掉出;若没有放贵重物品的小包,可将外裤脱掉,在裤兜里装上手机和钱包,再将裤子叠好放在枕头下。

  列车在中途停靠和到站停车前,尤其是到站前20分钟最要警惕。这时扒手通常会在列车各车厢内来回走动,寻找目标,然后借故找座位或在列车快到达前方车站,周围的旅客开始做下车准备时,趁乱下手偷窃,得手后迅速下车逃脱。所以,在列车到站停车前,旅客们要特别注意看管好自己的行李物品。

  不吃陌生人给的饮料和食品;不能委托陌生人帮补车票或看管行李;旅客在进站上车和列车运行途中,不要对陌生人透露自己及家人的电话号码,以防被不法分子诈骗。

  打牌、玩游戏可以打发时间,但不法分子通常会在列车上以给大家解闷为名搞猜扑克、猜大小等游戏,来设赌局和骗局;大家不要贪图小利,参与各种赌博游戏,一旦发现应及时报警。

  旅客利用列车到中途站时下车购物或活动身体,通常会在此时被窃;大家在列车到站后尽量减少下车次数,如需下车购物,要将贵重物品随身携带并放在身前看管好;购物时要将挎包放在胸前。

  下车出站前要收拾好自己的行李物品,按顺序下车出站;特别要当心放在衣服口袋里的钱包和手机,有80%的扒窃案都集中在这些时段。

  乘警:列车上的110

  列车上一般有两名乘警在工作,有一名乘警在车厢内巡视,在遇到财物丢失时,旅客可以随时向巡视的乘警报告情况,请求帮助;旅客报告时要向乘警说明案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回忆遇窃前后的情况,提供可疑人的特征,供乘警参考。

  此外,希望大家配合铁路公安的例行工作,这些工作都是确保大家旅行安全的。

  不要携带违禁物品上车。哪些是常见的违禁物品呢?铁路民警提醒:一般允许旅客限量携带气体打火机5个;安全火柴20盒;不超过20ML的指甲油、去光剂、染发剂;不超过100ML的酒精、冷烫精;不超过600ML的摩丝、发胶、卫生杀虫剂、空气清新剂。旅客超量携带上述物品的,一般不处罚,但可以要求其交送站的亲友带回、自愿放弃或按规定办理托运。但是,为了自身和他人的出行旅途安全,应自觉遵守铁路部门的有关规定,携带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品进站上车者,将追究携带者的责任。

  ?入住酒店后,应了解酒店安全须知,熟悉酒店的消防通道、安全出口、安全楼梯的位置以及安全转移的路线。

  ?注意检查酒店为您所配备的用品(卫生间防滑垫等)是否齐全,有无破损,如有不全或破损,请立即向酒店服务员报告。如因当地条件所限,未能配备,请小心谨慎,防止发生意外。

  ?贵重物品应存放于酒店服务总台保险柜或自行妥善保管,外出时不要放在房间内,若出现丢失,后果自负。

  ?不要将自己住宿的酒店、房号随便告诉陌生人;不要让陌生人或自称酒店的维修人员随便进入房间;出入房间要锁好房门,睡觉前注意房门窗是否关好,保险锁是否锁上;物品最好放于身边,不要放在靠窗的地方。

  ?遇紧急情况千万不要慌张。发生火警时不要搭乘电梯或随意跳楼;镇定地判断火情,主动地实行自救。大火封门无法逃出时,可采用浸湿的衣物披裹身体、浸湿的被褥堵门缝或泼水降温的办法等待救援,或在窗前摇动色彩鲜艳的衣物呼唤救援人员。

  ?在旅行地购买食物需注意商品质量,发现食物不卫生或有异味变质的情况,切勿食用。

  ?不要接受和食用陌生人赠送的香烟、食物和饮品。

  ?旅行期间要合理饮食,不要暴饮、暴食或贪食。为防止在旅途中水土不服,游客应自备一些常用药品以备不时之需。切勿随意服用他人所提供之药品。

?听取当地导游或相关人员作出的有关安全的提示和忠告,主要应预防意外事故和突发性疾病的发生。

?经过危险地段(如陡峭、狭窄的同路、潮湿泛滑的道路等)不可拥挤;前往险峻处观光时应充分考虑自身的条件是否可行,不要强求和存在侥幸心理。

?登山或参与活动中,应根据自身身体状况进行,注意适当休息,避免过度激烈运动以及自身身体无法适应的活动,同时做好防护工作。

?在水上(包括江河、湖海、水库)游览或活动时,注意乘船安全,要穿戴救生衣;不单独前往深水水域或危险河道。

?乘坐缆车或其他载人观光运载工具时,应服从景区工作人员安排;遇超载、超员或其他异常时,千万不要乘坐,以防发生危险。

?不要独行。如果迷失方向,原则上应原地等候导游或同行者的到来或打电话求救、求助,千万不要着急。带未成年人的旅行者,请认真履行监护责任,管好自己的孩子,不能让未成年人单独行动,并注意安全。

?在旅行中,旅行者应当选择自己能够控制风险的活动项目,并在自己能够控制风险的范围内活动。

}

  说到放假,相信很多朋友都是又爱又恨。无论上班还是上学的人,都是非常劳累的。所以在平时都是非常期待放假的。但是放假虽然双,却总是有补班,调休,补课等一些令人头大的事情。那么在2021年的元旦中,这三天假是不需要调休的。

  按照国家的规定,元旦是法定节假日,是必须放假的。但是其实在法定假日中也只是规定放一天。但通常情况下,各大学校和企业单位,都是会和周六周日连起来放三天。不过有些没有赶在周末的时候遇到的法定节假日,就要关系到痛苦的调休和补课了。2021年的元旦刚好赶在周五,再加上固定周末的两天假期,总共放三天,而且是不需要调休的哦。

  假日出行注意事项:

  不准占用应急车道。高速公路最忌占用应急车道。每年的高速免费出行,高速路上都会遇到各种事故,此时让开应急车道,让救援、消防和交通管理等车辆能及时赶到,能很好地疏通交通,也能在关键时刻救人一命。免费高速期间,高速路上的车辆骤增,也给服务区带来接待压力。由于很多高速路服务区场地面积有限,甚至出现停车难问题。建议各位司机尽量缩短在服务区逗留时间,让服务区流通效更高些。因此出发前一定要满油,上完洗手间稍作休息,就该驶离。

  2021上半年法定假日安排表

  一、元旦:2021年1月1日至3日放假,共3天。

  二、春节:2月11日至17日放假调休,共7天。2月7日(星期日)、2月20日(星期六)上班。

  三、清明节:4月3日至5日放假调休,共3天。

  四、劳动节:5月1日至5日放假调休,共5天。4月25日(星期日)、5月8日(星期六)上班。

  五、中秋节:9月19日至21日放假调休,共3天。9月18日(星期六)上班。

  六、端午节:6月12日至14日放假,共3天。

  七、国庆节:10月1日至7日放假调休,共7天。9月26日(星期日)、10月9日(星期六)上班。


☆本文来自,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

假期出行,我们该注意的交通安全常识

  公安部紧急召开了预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视频会议上,就重点提到了暑期学生的交通安全问题。据历年统计资料显示,每年的8、9月份是预防学生假期出行的重点时段,学生也成为管理的重点人群。今年暑期期间,柳州市就发生了3起学生出行造成的轻微交通事故。从学生事故发生的原因来分析,主要是暑期学生结伴出行增多引起的。

  每年的暑期,许多学生们都会趁着假期结伴出门旅游,或者与同学找个地方聚聚,他们大多会选择骑行自行车或电动车这类比较轻便的交通工具。当学生们三三两两并排或者一车搭载2人以上地在道路上骑行的时候,往往不会意识到安全隐患,而且车速并不缓慢,在出现突发情况时,不能做出正确应对,极易发生交通事故。

  同时,许多大学生也会趁着假日去找份兼职进行暑期实践,但他们大多初入社会,有些大学生乘骑电动车对城市道路情况往往不是很熟悉,对交通设施、交通管理有个适应的过程,因而也容易在发生交通事故。交警部门提醒广大学生,暑期出行的时候,需提前把出行的路线掌握好,骑车出行时注意路口的交通安全。

  对于学龄前儿童,家长在驾车出行时,为了迎合孩子的好奇心,仅仅把小宝宝放在前排座位上是一种错误的做法,毕竟宝宝年龄小,自我保护的能力有限,如果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发生急刹车等突发状况时,宝宝没有防范意识,可能就是最直接的受害者。开车带宝宝乘车出行,不论路途远近、交通状况如何,都应采取充分的保护措施以确保孩子安全。首先,应根据孩子的年龄、身高、体重等配备合适的儿童汽车安全座椅,座椅上的`头部保护装置可将急刹车时小孩头颈部受到的巨大外力减轻到最低,特制的安全带还可将孩子固定在座椅内。此外,家长不要忘记按下安装在车门内侧的安全插栓,注意不要让孩子随意摇下车窗,将头或手伸出窗外。家长还务必将后备箱锁好,不要让孩子钻进后备箱里。交警部门提醒广大家长,带孩子乘车出游前应有意识地对他们进行出行安全教育。

  近期正值暑假,很多小朋友在家长的陪伴下观看了柳江明珠水上大舞台表演。就在落成后的首演当晚,人流潮动中,4岁的小女孩小瑜在江滨公园和妈妈走散,坐在路边哭泣。柳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鱼峰大队执勤民警看到此情景后,立即向前询问,并按照小瑜提供的住址,安全地将小女孩送回了家。

  民警提醒,时值暑假,小孩外出游玩,时有发生走失现象,家长在监护好孩子的同时,应教会孩子一些必备的常识,如记住家里的电话、住址、父母姓名等基本常识。另外,遇到困难或不法侵害时懂得如何求助于公安机关,如打“110”报警或向附近执勤民警求助等。

  不少学校的散学典礼上,交警部门都会走进校园,给学生们上安全课。假期在家里,交警部门建议家长还要在学校教育的基础上,不时地对小孩教授一些必备的交通安全知识,这样可以更好地确保学生暑期交通安全。

  家长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教育:一是从标志标线警示教育入手。教育孩子看红绿灯、走斑马线,养成孩子浅显的标志、标线意识,教育孩子掌握标志、标线的导向、警告和禁令的作用,熟悉标志、标线的图示区别;二是从安全防范教育上入手。告诫小孩行车、走路时,要留心观察路面情况,过马路时先左看再右看再左看,不能突然向前或退后,骑车不能掉头猛拐,不能在道路上追逐打闹,更不能与机动车争道抢行;三是从法律法规教育上入手。要求孩子平时多接触和学习交通安全知识,理解交通法规,从小培养遵守交通法规的良好习惯;四是从自救互救教育上入手。教育孩子在道路上一旦发生或遇到交通事故,要尽快拨打或协助拨打“110”报警电话,使交警能够尽快到达现场,及时抢救伤员,同时要自救互救,把伤害降到最低限度。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交通安全意识,需要学校、家长、交警部门乃至全社会共同努力,并有责任为他们营造一个平安的出行环境。

【假期出行,我们该注意的交通安全常识】相关文章: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节假日期间交通出行安全提醒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