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山区有几个酒店隔离?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这场没有硝烟却异常残酷的疫情阻击战中,临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体人员勇担使命、冲锋在前,发挥着“聚是,散是”的力量,坚守在抗疫的各个岗位,筑牢疫情防线。

艾忠顺、李小梅是两名“90后”中共党员。3月16日深夜接到去泉州支援的命令后,“顺李”组合火速整装出发,17日凌晨五点肩负艰巨的任务,带上大家“顺利”归来的祝愿,奔赴泉州抗疫第一线。到达泉州立刻投入到紧张的核酸采样工作中,每天起早贪黑,争分夺秒工作,誓与新冠病毒抢时间。在完成泉州支援任务后,他们又回到福州、回到参加抗疫工作,哪里有疫情他们就赶到哪里,两名党员以实际行动践行党员的初心使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月下旬,为迅速控制疫情,盖山、城门防控指挥部接二连三发出医务人员调集令。中心仅有40来名医务人员,已经有10多位同志正在隔离酒店参加防控工作,剩下不到30名医务人员大部分是女同志,17名同志家里有二胎,1名同志母亲还住在ICU,这一去至少要半个月,家里怎么办?关键时刻,没有一位同志迟疑,大家深深明白自己肩负的责任和重担,来不及安顿好家里,就火速奔向前线,第一批5人、第二批5人、第三批10人、第四批10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峰副主任带领中心10位同志以及兄弟单位组成的24人小分队奔赴到城门谢安封控区,也是“福旺包子店”所在的村庄。刚到的第一个夜晚,狂风大雨,气温骤降,天气非常恶劣。奥密克戎传染速度极快,我们行动必须比它还要快。何峰和队友们没有退缩,大风大雨中,艰难地挨家挨户采集核酸,从白天到夜晚,从深夜到凌晨,在艰苦的环境中坚持完成了第一轮核酸采集工作。第二天稍作休息,又开展第二轮核酸采集。在封控区的14天,时而狂风暴雨,时而烈日高灼。大家每天六点起床,穿着笨重的防护服,提着满满的沉沉的采样管,为每一名封控区的居民采集核酸,从早上到傍晚,每天完成近3000人上门采样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队员中女生偏多,队长何峰同志总是尽力多承担工作,一天下来脚起水疱了,为了不影响工作,硬是挤破水疱,继续奔走。阙兰凤主动承担起后勤保障及院感工作。刚到封控区,物资不全、村民院感意识淡薄、卫生状况不好,困难很多。阙兰凤、张晨红等几位同志一起迅速整出物资库、医疗垃圾暂存处、简易的办公场所,理顺了防护用品、医疗器材调配管理、标本转运、医疗垃圾处理等,保障了各项工作有条不紊进行。不管是在城门封控区还是在盖山封控区,同志们不分白天黑夜超负荷工作,许多同志身体不适,但是坚持在岗位上默默工作,以并不宽厚的臂膀坚定地扛起使命与担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晚上接到通知,半夜两车物资连同医务人员到达酒店。一到现场,临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同志们一边与驻点专班组、酒店工作人员进行对接,一边做好“三区二通道”的划分,一边对各功能区进行标识、布置,一边做好酒店及其他工作人员的培训.....大家争分夺秒,一口气都不敢放松,全力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中午时分,酒店所有房间都住上了隔离人员。人员安顿好后,又马上着手信息调查、核酸采样等各项工作,特别是信息调查工作,既要耐心又要细心,同志们变身警察,像破案一样,抽丝剥茧,查找有效的信息,为精准做好防控提供一手资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临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同时管理两家隔离酒店,大家要负责隔离人员信息管理、核酸采样、医学观察、心理疏导,还要做好隔离酒店其他工作人员院感培训、监督、指导等各项工作。同志们基本上天天加班到深夜、凌晨,由于工作强度大,有的同志头发一直掉,有的同志瘦了好几斤,有的同志一边吃着药一边工作。大家克服各种困难,坚决完成任务,同时也积极做好隔离人员的关心关爱工作。有的隔离人员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被送进来隔离,对隔离很抗拒,我们总是耐心地给他们解释政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消除他们的困惑,让他们积极配合工作,服从工作大局。有的隔离人员在隔离期间身体不舒服,我们总是细心地关心帮助,给他们送医送药,让他们安全放心地度过隔离期。有的同志隔离后的去向一直没法落实,我们积极协助他们对接镇街、村居,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许多隔离人员离开时,都对我们的辛苦付出表示感谢。

这里是精神家园 也是抗疫大后方

为了抗疫,中心员工各奔东西,支援泉州2人、盖山封控区小分队10人、城门封控区小分队10人、海友、维也纳两个隔离酒店也驻扎了10个人。留守单位的同志们仅10来人,在继续维持正常运转的同时,这留守的10来位同志要承担全民核酸采样、新冠疫苗接种等任务,还要做好四个小分队的后勤保障工作。大后方经常灯火通明加班中。3月份连续几轮区域核酸检测、入校核酸检测,单位人手少,不少同志就扎在单位不回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隔离人员发放防疫中药

刘秀玲是我们中心年龄最大、工龄最长的同志,因为马不停蹄、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我们亲切称其为“马姐”。抗疫这段时间马姐以中心为家,经常在单位的小躺椅上眯一下,又开始第二天的工作。她要负责疫苗接种工作,又牵头核酸采样工作。既要负责组织联络,又要负责专业技术指导。既能当好防控专家,又能当好“送样大姐”。在本次全民核酸中,马姐要承担转运核酸标本。两个小时就需要转运一次标本,经常是刚刚收完一轮标本,还没等喘口气就到了收下一轮标本的时间。虽然年纪不小,但马姐有一颗永远年轻的心和一身不知疲倦的干劲。她这种责任感与使命感不断激励着年轻的同志坚持!前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梁鸼慧是临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物资总管。在本次疫情中这小小仓管发挥出了大大能量。她一直坚守在疫情防控后勤物资保障岗位上,承担着2个封控区、2个隔离点、辖区全民核酸5个点位的物资供应。物资太多太杂,剪不断理还乱,但她总能很精确地做好计划,及时地送出物资,为前方提供充足的物资保障。她经常去卫健局一领就是5、60箱的防疫物资,默默地从16楼搬到一楼,再从一楼搬到车上,在这段时间里她瘦了整整5斤,也因为太累工作时晕倒了,但休息一会儿,又继续工作。明明被大家“赶”回去休息,却因为不放心第二天的物资准备情况,又偷偷跑来单位检查核对。站在满满一仓库的防疫物资里,她像我们的祖辈在面对困难打开储备已久的粮仓时那样,脸上带着几分满足。

临江中心的同志散在抗疫的各条战线上

默默工作,散着自己的光和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稿件来源:仓山区临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醉美仓山 综合编辑:仓山微文明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福州仓山有什么酒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