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去昆明,回来要被隔离的文件在哪里吗?

导语 疫情情况实时变化,建议出发前如有疑问,可提前致电武汉市市长热线(027-12345),咨询武汉最新疫情防控要求。

  ① 返校师生和省外旅游返回人员,全面落实7天社区健康监测和第1、2、3、5、7天核酸检测措施。

  ② 对高风险区所在街道(乡镇)来(返)汉人员,开展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③ 对中风险区所在街道(乡镇)来(返)汉人员,开展7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

  ④ 对低风险区所在县(市、区)来(返)汉人员开展7天社区健康监测。

  ⑤ 对高、中、低风险区所在市(州、盟)其他来(返)汉人员开展核酸“三天两检”。相关政策根据疫情形势适时优化调整。

  武汉市对省外所有来(返)汉人员继续执行落地检、核酸“三天两检”和健康码“灰码”赋码措施,对省内市外人员严格查验48小时内健康码和行程卡,发现来自重点地区的人员,按照省、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做好分类管控。

  外省来(返)鄂人员应进行主动健康申报,一是登录“鄂汇办”APP——健康码——自主申报进行报备;二是登录“支付宝”APP——湖北健康码——自主申报进行报备;三是登录自主申报网址进行报备。

  武汉防疫咨询电话: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武汉本地宝,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隔离】可查询武汉/全国最新隔离核酸要求、全国疫情风险等级名单、重点地区来汉管理措施。

}

2月14日上午,一声声口号在云南昆明五华区春晖社区响起:“武汉加油!昆明加油!颐达园加油!”

呼喊口号的是春晖社区颐达园3栋2、3单元的部分居民和社区干部。因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颐达园有11户35人被居家隔离封闭了整整15天。当13日晚宣布解除隔离时,这些居民欣喜若狂,许多人快步下楼,尽情呼吸自由清新的空气。当社区干部们带着口罩、酒精等防护用品来看望他们时,许多居民十分感动。想起15天隔离苦尽甘来,想起社区干部对他们的暖心帮助,大家情不自禁地喊出了心声。


今年大年初一一大早,春晖小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姜应芬突然从街道办得知令人震惊的消息,在春晖小区颐达园发现一位春节前从武汉回来昆明的新冠肺炎患者,24日去医院就诊时被收治。姜应芬与13名社区干部迅速到岗,摸排“四类人员”,将有4497户的春晖小区分为5个网格建立疫情防控网,患者家属及密切接触者马上被送往医院隔离诊治。1月29日19时40分,昆明疾控部门对该患者居住的颐达园3栋2、3单元采取隔离封闭管理紧急措施,五华区组织党员志愿服务队驻守颐达园。封闭的2个单元有24户,春节在家的11户35户居民开始过上居家隔离的日子。

平时自由出入的家园突然被封锁了,被隔离的11户居民在隔离期间不能走出单元门,外面的人也不能进入。恐慌、焦虑情绪开始蔓延,不能出门散步、买菜,生活十分不便。关键时刻,社区党员干部站出来,为隔离居民消除后顾之忧。从封闭管理第二天起,全体社区干部一对一联系帮助隔离住户,每个党员包两户,非党员包一户,建立一对一微信群和全体隔离住户参与的颐达园工作群。隔离不隔心,社区干部每天通过电话、微信安抚、鼓励联系户,并帮助购买生活用品、蔬菜等食品,社区和企业为隔离居民赠送矿泉水、苹果等食品,逐步使隔离居民们的情绪平静下来。

“各种困难排山倒海地来,但还是一样一样地克服了,因为太忙,反而不知道害怕了!”社区党总支副书记李菊兰感慨地说。住在6楼的隔离居民马某恐慌心理特别严重,不敢下楼丢垃圾,不敢到单元门口取社区干部买来的蔬菜,就在阳台上放绳子下来吊东西上去。他堆在家门口的垃圾又让他更恐慌。2月4日,他打电话给姜应芬求助。姜应芬一边安抚马某,一边联系街道消毒人员到两个隔离单元消毒,并把马某家的垃圾带了出来。马某才如释重负,对社区干部充满感激。

2月8日深夜11点,姜应芬突然接到隔离人员邹某的电话,称家里84岁的老人突然生病,需要联系120送医院救治。姜应芬马上联系社区医生和120,并迅速赶到颐达园,五华区区医院的救护车也很快赶到现场。社区医生马谷仙上门为老人检查身体,发现老人只是感冒,而且有所好转,家属又表示不用送医院。当姜应芬等社区干部回家时,已是凌晨1时多。


春晖社区干部几乎都是娘子军,14个人只有一名男性,从大年初一到2月14日共21天,超负荷的工作量压得她们几乎喘不过气。社区干部、预备党员李树芳平时在家从不买菜做饭,现在经常要到3公里外的超市为隔离住户买菜,一天买菜路上,电动车突然滑倒,李树芳摔在地上,满身泥巴。49岁的社区干部李红梅连续多日没有正常休息,血压升高,一天去劝说一名低保户清理垃圾,忙到傍晚回到居委会门前时,突然头一晕,摔倒在门口。

2月8日元宵节,为了让11户困守家中的隔离的居民能够享受节日的欢乐。社区党总支在颐达园开展“齐心协力抗击病毒,众志成城战胜疫情”主题党日活动,党员代表、社区干部为11户住户送上节日慰问信和汤圆。隔离居民们蒙着口罩下楼领取汤圆时,许多人热泪盈眶,在微信群里纷纷表达感激之情。

“隔离期间,不仅社区党员干部带头,被隔离群众的党员也带头,尤其是老党员陈志发经常帮我们做隔离群众的思想工作!”姜应芬说。2月14下午,记者到颐达园3栋楼下找到陈志发,78岁的陈志发精神矍铄,入党50多年,退休前是一名科技工作者,退休后当过小区业委会主任,对各家住户的情况都很熟悉。

“我也是被隔离人员,住户们恐惧的心理我理解,但我们隔离自己既是保护自己,也是保护别人,这是好事,应该配合社区隔离,社区干部舍小家顾大家,帮我们买菜买水果,解决各种困难,很不容易!”陈志发爽朗地说。隔离人员思想波动大、发牢骚的,他就主动打电话劝解,大家反映什么困难和意见,他马上就向社区反映,颐达园工作群就是他向社区建议设立的,这个微信群成为隔离群众与社区干部沟通交流的重要渠道。解除隔离后,这个微信群仍然保留,更名为温馨的“颐达园之家”。

疾控部门对封闭管理的11户居民逐人逐户两次进行检测,组织专家进行医学评估,认为符合解除医学观察的条件。2月13日19时,对颐达园3栋2、3单元的隔离封闭管理正式解除,35位居民的15天隔离封闭生活终于结束了。春晖社区没有增加一例病例或密切接触者。然而社区干部们还不能休息,还要连续15天联系观察这35位居民的体温情况。

当14日上午,当社区干部来慰问刚解除隔离的11户居民时,喜爱摄影的陈志发举起自己的相机,纪录了隔离群众与社区干部们一起举手欢呼的瞬间,镜头里还有写着“五华先锋党员志愿服务队”红旗,在颐达园大门口迎风飘扬。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勇)

内容: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被隔离的文件在哪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