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醉驾5年改2年终身不能出国吗?

       我们都知道,醉驾是十分危险的违法行为,很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因此我们也要对醉驾进行严厉打击。那么最新醉驾判刑流程是什么?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最新醉驾判刑流程

  第一步:抽血。等待验血报告,大约四到五天时间。(根据当天酒醉状态,在血液报告没出来前,需找关系的抓紧时间)

  第二步:通知拿验血报告(交300元验血费)。根血液酒精含量定性,小于80/mg的为酒驾,处罚结果:掉扣驾证六个月,罚金2000元。酒精含量大于80/mg的为醉驾,处罚结果:掉销驾证,五年禁考驾证,由交警移交检察法,提起公诉。

  第三步:交警队告知户籍派出所,办理取保后审(需交10000元保证金)。由派出所指定办理GPS手机号,并保持随打随接状态。此程序快点一天办完,慢点两天,根据个人情况,每天月26号到所里报到,并手写一份思想汇报。

  第四步:案件将会转交给检察院。等待检察院向法院提起公诉,约要一个半月到两个月的时间。

  第五步:检察院下达起诉书。

  第六步:等待法院开庭宣判,十天到半个月。

  第七步:法院下达传票,告知开庭时间和地点,由法院委托司法局做社会调查,同时到司法局报到。

  第八步:司法局受权当地司法所做调查,视情况而定,快点两天,慢就不好说了。

  第九步:由司法所向司法局提交调查报告,再由法司局向法院提交建议,法院根这些调查定刑。约要三到四天。

  第十步:法院下达判决书。

  第十一步:拿着判决书,找交警队办案民警,到派出所取消,取保后审,再凭保证金票居,到市局退还保证金。

  第十二步:服刑。整个事件待服完刑就结束了。

  二、醉驾判刑后能出国吗

  醉驾判刑后可以出国,醉驾判处缓刑期满后,并不影响办理出境手续,但是可能危害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除外。醉驾有犯罪记录会影响签证,也不一定说终身就不可以出国,只能说在某种程度上是受影响的,因为签证官有可能会拒绝签证。如果案件了结无危害取得了出境证件是可以出国的。

  三、醉驾判刑关在哪里

  拘役是对犯罪分子短期剥夺人身自由,并由公安机关实行就近关押改造的刑罚方法。拘役是我国刑法规定的五种主刑之一,是介于管制与有期徒刑间的一种较轻的刑罚。拘役是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的刑罚方法。拘役由公安机关在就近的拘役所、看守所或者其他监管场所执行,而不是像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等刑罚在监狱执行。

  醉驾是十分危险的,不仅是对于个人的安全,对于行人以及其他车辆都是构成安全隐患的。以上就是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最新醉驾判刑流程的相关知识,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温馨提示:在实际法律问题情景中,个案情况都有所差异,为了高效解决您的问题,保障合法权益,建议您直接向专业律师说明情况,解决您的实际问题。

}

醉酒驾驶自行车遭处罚背后的争议:不能醉驾 但处罚也要慎重

10月13日,关于海口公安交警发布的交警对酒后骑自行车人员的处理问题,引发关注。此前,封面新闻曾报道,一男子酒后骑自行车被交警拦下,男子不服气,称“骑自行车喝酒怎么了”,还和一旁的路人发生争执。民警带其去检测,男子血液酒精含量达到112mg/100ml。

这引发了网友的争议,有人认为,醉酒能不能骑自行车上路?有人担心,以后喝了酒走路会不会也遭处罚?对此,法度研究院研究员、北京海润天睿律师事务所刘烨律师告诉封面新闻记者,从目前呈现的情况来看,海口警方对当事人作出处罚的依据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下称道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下称道交条例)《海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下称海南道交办法)《海南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下称海南电车条例)这四部法律法规,并且主要涉及以下几条: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八十九条规定“行人、乘车人、非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五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罚款; 非机动车驾驶人拒绝接受罚款处罚的,可以扣留其非机动车”;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二条第三项规定“不得在道路上醉酒驾驶自行车”;

三、《海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第六十三条规定:驾驶非机动车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50元罚款:…… (十五)饮酒、吸毒后驾驶;

四、《海南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

刘烨律师分析,首先,从位阶最高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八十九条来看,这一法条的意义是有关部门可以对非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交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警告或罚款,也为警方的处罚奠定了基础;其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该条例属于行政法规,其效力仅次于《道路交通安全法》。

“该条例对酒后骑行有了更明确的规定,明确规定不得醉酒驾驶自行车。”结合近些年“酒驾入刑”的相关新闻,我们可以知道饮酒驾驶与醉酒驾驶的区别非常大,酒后驾驶并不等于醉酒驾驶。也就是说《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并没有禁止民众在酒后驾驶非机动车,只是不能醉酒驾驶而已。她告诉记者,交警之所以对醉酒骑自行车的当事人作出处罚,最主要的依据是海南本土地方性法规《海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该办法中明确规定不得饮酒驾驶非机动车,而在新闻中的当事人,每百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已经达到112mg(非血液检测),已经达到了驾驶机动车的醉驾标准。

刘烨律师认为,醉驾+自行车,确实是违反了《海南道交办法》中“不得饮酒驾驶非机动车”的规定,可以进行处罚。但是该条款存在一些争议,比如在《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中规定的“不得醉酒驾驶自行车”,在海南地方性法规中却变成了“不得饮酒驾驶非机动车”,“那么,海南是否有权力在该省的地方性法规中对醉酒驾驶自行车进行扩大化的修改?”

答案是否定的。根据《行政处罚法》第十二条规定:”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销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法律、行政法规对违法行为已经作出行政处罚规定,地方性法规需要作出具体规定的,必须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规定。”海南制定的这两部条例属于地方性法规,虽说能够对法律、行政法规作出具体规定,但前提是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已经明确只有在达到醉酒标准才进行禁止并且进行相应处罚,海南省地方性法规却将范围扩展到饮酒驾驶,这明显是与《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这一行政法规规定相违背。

除了在法律层面探讨酒后骑行背后的问题,我们也应当结合实际综合考量。以北京为例,仅在2021年下半年共享自行车的骑行量就已经达到惊人的4.5亿人次,说明自行车依旧是不少人日常生活的交通工具。虽然说我们并不倡导酒后骑车,但是不少人在日常生活中很难做到滴酒不沾,尤其是在交通不发达地区,自行车、三轮车等非机动车依旧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倘若各地政府不顾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饮酒骑车,显然是不太现实的,这一做法也与依法治国理念相违背。

虽然椰城警方在此次执法活动中,成功地将酒后骑行这一问题引入人们视线,让我们也有机会去细究处罚的背后究竟是什么,但也让我们知道地方性法规在立法过程中仍然存在问题、短板。

}
总有人在“小酌两杯”后
心存侥幸  驾车上路
其中醉驾29人、酒驾100人
什么是【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
“我喝点开车怎么了?”

●酒驾或醉驾发生交通事故,保险公司不予理赔;

●公务员、法官等直接开除公职;

●从事出租车、货车、客运车辆等营运行业的驾驶人,更是面临失业的危险,尤其是醉酒驾驶将终身不得从事营运类工作;

●家长醉驾被判刑,犯罪记录将伴终身,子女考公务员、上军警校、入党等受到限制;

●参军、入党、出国、留学等受限制,参军、入党、招飞政审难通过;

●办理移民签证需要提供无犯罪证明,否则拒签,而醉驾犯罪记录则会伴随终身;

●受到刑事处罚的公民,不得征集服现役。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奏嘛新闻)”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醉驾5年改2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