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怎样看待梁祝的真实故事故事的?

何占豪是浙江诸暨人,1933年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里。以唱绍兴戏维持家计的父亲,希望儿子有一些出息,不要像自己一样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何占豪十二岁时,父亲借钱把他送到杭州念书,希望他将来成为一个文化人。没想到新中国成立后,从小热爱音乐的何占豪考进浙江省文工团当了一个演员,后来转入浙江省越剧团乐队,开始学习小提琴。1957年夏天,又考入了上海音乐学院,在管弦系一年级小提琴专业学习。

1958年秋天,新学期开始了。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迎风飘扬,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10周年,上海音乐学院党委向全校师生发出了“解放思想,大胆创作,以优异成绩向国庆1 0周年献礼”的号召。这样一个响亮的口号,在校园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把最好的作品献给祖国,成为师生共同的心愿和朝思暮想的话题。当时,何占豪、俞丽拿、丁芷诺、沈西蒂、张欣、朱英等六位同学,成立了一个“小提琴民族化”的实验小组,目的是在近期创作一批群众欢迎的有浓厚民族风格的小提琴作品,雄心勃勃地要早日结束西洋作品一统小提琴乐章的历史,系领导也要求实验小组鼓足干劲,尽快创作一首较大型的乐曲。

这年的秋末冬初,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管弦系的同学们前往浙江温州农村劳动锻炼,同时进行慰问演出。在开往温州客轮的甲板上,实验小组对创作的选题认真作了讨论,形成了一致意见,要创作一部小提琴协奏曲。但在题材选择上大家争得面红耳赤,尤其是情绪容易激动的何占豪,更是滔滔不绝。最后他们确定了三个选题:一个是为了配合解放台湾的全民皆兵,一个是配合三面红旗的大炼钢铁,还有一个就是何占豪提出的在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的音调基础上创作。因为他在越剧团乐队工作多年,许多熟悉旋律就在他的脑子里。

《梁祝》作曲何占豪(右)、陈钢(左)和演奏者俞丽拿(中)

基本思路形成后,大家一致建议,立即写信向学院党委书记孟波同志汇报此事。信寄走了,大家谁也没有把这太当成一回事,工作、生活、劳动依然依旧。不久,孟波就看到了同学们的信,他认真思考了这三个选题,在“梁祝”上打了勾。他对其他领导说:“何占豪懂越剧,又会拉小提琴,这个选题有希望。”并马上让管弦系党支部书记刘品专程前往温州,向同学们转告他的意见。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孟波在上海滩当学徒时,就参加了抗日救亡歌咏活动,经常求教于音乐家冼星海。1936年,他任《大众歌声》编辑时,传播优秀革命歌曲。在延安时期,他任中共中央党校文艺工作研究室党支部书记。在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校时,孟波分管教务工作,兼任音乐系主任。建国后,他曾任天津市、广州市文化局局长,广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到上海音乐学院担任党委书记前,他在中国音乐家协会担任秘书长。这些经历赋予了他卓越的领导艺术创作的能力,是新中国音乐事业的组织家。

孟波是一个清醒的艺术领导者,他之所以选择越剧《梁祝》这个题材,是认为小提琴的性格较为纤细、柔软,难以表现全民皆兵、大炼钢铁这样一类气势雄壮、轰轰烈烈的情景。越剧《梁祝》本来就是一首委婉动人的爱情奏鸣曲,能够提供的音乐素材非常优美,又有浓郁、醇美的民族风格,适宜小提琴性格化的体现。五年前的1953年,由范瑞娟、袁雪芬主演的越剧《梁祝》,被拍成彩色电影舞台艺术片,周恩来总理亲自把影片带到日内瓦,为出席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的各国来宾放映,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孟波同志非常看重的还有一条重要原因,就是何占豪在进音乐学院前,是浙江越剧团乐队的二胡演奏员,接触了大量的越剧音乐,让艺术家写自己最熟悉的东西,是一部优秀作品成功的基础。

一天下午,何占豪收工回到宿舍,管弦系党支部书记刘品同志就出现在他的眼帘。刘品同志他从小参加革命,早年入党,在学生时期就当过党支部书记,曾是总政歌舞团一位长笛演奏家,在上海音乐学院攻读本科。尽管他比何占豪才年长一岁,但革命阅历和艺术造诣却十分成熟,他提出“要使小提琴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就必须走民族化、群众化的道路”,对何占豪他们寄予很大的希望。

在此之前的一次学校周末晚会上,何占豪用小提琴演奏了一首笛子曲《喜相逢》,在校园引起了轩然大波。有的人认为,用西洋乐器演奏中国乐曲,洋不洋、中不中,是在糟蹋高雅艺术,刘品却不这样认为,他赞扬了何占豪的这股闯劲。虽然演出不成功,但刘品鼓励何占豪要为创造中华民族自己的交响音乐,进行大胆的探索。刘品传达了孟波的意见,同意以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为素材创作一部小提琴协奏曲。这个决定使得何占豪他们大吃一惊,在何占豪和其他同学的心中,一心要搞全民皆兵或大炼钢铁的题材,《梁山伯与祝英台》是没有放在重要位置的。

按照孟波的指示,在刘品的热情鼓励下,何占豪和丁芷诺开始讨论乐曲的构思,准备按照“梁祝”故事情节开展,首先全力写好爱情主旋律。何占豪告诉我,创作《梁祝》的最初动因来自于农民。我们下乡给农民们演出时,农民们很热情,但我们拉的贝多芬、巴赫他们根本听不懂,他们看的多是“越剧和沪剧”。何占豪从越剧中获得了灵感,写了一个四重奏版的小梁祝,这就是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雏形。

何占豪笑着对我说,最初的“小梁祝”缺乏摄人心魄的动人处,他当时非常苦恼。何占豪想起了越剧名家尹桂芳演出的《红楼梦》,他从尹派那情意绵绵的“妹妹呀”唱腔中提取到了创作素材。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成功后,何占豪专门拜访过尹桂芳,问这样深情的唱腔究竟从何而来?尹桂芳说:“我真爱林黛玉,是情之所致”。毫不夸张地说,尹桂芳的精彩唱腔,成就了《梁祝》深情的主旋律。同时,何占豪采用在浙江越剧团时积累的具有戏曲风格的演奏手法,在小提琴上反复试奏,创作出“梁祝”的爱情主题。比如何占豪写的“同窗三载”小快板主题,这是根据他以前写的越剧折子戏“跑驴”中的一段插曲改编而成的。

越剧《宝玉与黛玉》剧照

实验小组成立时,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做了分工:何占豪和丁芷诺负责创作,俞丽拿和沈西蒂负责演奏,张欣、朱英负责理论总结。创作这样大型的乐曲,何占豪生平还是第一次,一直有畏难情绪。刘品看出何占豪的顾虑,做了许多思想工作,使何占豪树立了信心。他一鼓作气把越剧《梁祝》十八相送、楼台会等几段唱腔音乐连接起来,用小提琴进行了实验性演奏。这首当时被称作《小梁祝》的乐曲,使得一些到上海音乐学院参观的外国音乐家惊喜不已。这时,文化部党组书记钱俊瑞来上海音乐学院视察工作,孟波向他汇报了实验小组的情况。钱俊瑞听了“梁祝四重奏”后说,外国乐器演奏中国戏曲音调,这是一条新路,希望年轻人继续探索下去。孟波将钱俊瑞的指示向同学们作了传达。使大家到了极大的鼓舞。何占豪觉得创作的道路一下子变得很宽,思维也更活跃了。

何占豪是小提琴专业一年级学生,从未学习过作曲,虽然有一肚子越剧音乐,但素材并不等于作品。对于这一点孟波同志的心里是十分清楚的,他和副院长、作曲家丁善德教授商量。丁善德教授是1928年上海国立音专建校时,与张曙、冼星海等人是第一批学生,后来去巴黎音乐学院深造,曾创作多部在国际上有影响的交响乐作品。丁教授经过认真思考,把作曲系四年级的高才生陈钢介绍给了孟波。

陈钢的父亲陈歌辛是当代著名作曲家。1949年上海刚解放,陈歌辛就送14岁的陈钢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陈钢子承父业,后又师从匈牙利钢琴家瓦拉学习作曲和钢琴。1955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师从于丁善德和苏联音乐专家阿尔扎马诺夫学习作曲与理论。就在决定调用陈钢时,措辞激烈的批评意见传到了院党委和孟波的耳里,陈钢父亲有历史问题,这种人怎么可以参加向国庆献礼的重点创作?在学院党委会上,孟波明确表态:“老子不等于儿子,为什么不能用?”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校园又传出非议,说《梁山伯与祝英台》是才子佳人戏,向国庆10周年献礼怎么能用这种封建的东西?一时各种议论纷纷。

为了使两位学生的创作情绪不受到影响,孟波亲自找何占豪和陈歌辛谈话,告诉他们:“《梁祝》虽是爱情故事,但宣传的并不是封建迷信,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悲剧,是对封建礼教的强烈抗争。我们中国革命的任务之一,就是反对封建主义,推翻封建统治,反封建的主题是进步的。”听了孟波的这番话,两位年轻人坚定了信念。为了保证作品的顺利产出,“小提琴民族化”实验小组的丁芷诺发扬了风格,自动退出了创作。何占豪说,丁芷诺是我的第一个合作者,至今只要想到她的这一高尚的举动,内心就很不平静。

丁善德教授接受了指导创作《梁祝》的任务。他对陈钢进行了单个教练,逐一讲解各种奏鸣曲的曲式结构,并一次次地审读两位学生喷吐出的每一个乐段,提出具体修改意见。对于其他专家的意见,丁教授帮助两个学生梳理。实际丁善德就是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艺术总监。

《梁祝》创作过程照片 / 何占豪(左)、陈钢(中)

1959年2月,何占豪和陈钢开始合作,当时乐曲内容已有初步设想,爱情主题和小快板主题也有了,需要解决的是用什么曲式来概括。在陈钢建议下,他们对乐曲重新进行构思,即把故事内容和西欧传统的奏鸣曲式有机结合起来。既适应中国百姓艺术欣赏的思维习惯,又符合音乐的陈述规律,这样把原来的构思进一步规范化了。何占豪写出旋律后,即用小提琴拉给陈钢听,陈钢提出他的看法和具体的意见。经过讨论确定下来后,陈钢根据旋律写出钢琴伴奏,然后再去请丁善德教授进行指导。陈钢的音乐感觉非常灵敏,每听完一段都会引起他的共鸣。何占豪从他的意见中得到了很多启发,写得更加完美起来了。在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创作中,何占豪把戏曲那富有民族特色的紧拉慢唱手法融入其中,不但使老百姓听起来更觉亲切,而且使得整首协奏曲更加具有中国的民族特色。,何占豪说,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乐曲由我们两人共同构思的,旋律主要由我写作,乐队由陈钢执笔配器。

在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最初一稿中,写了相爱、抗婚、投坟这几个段落,尾声是投坟之后第一主题“怀念”的再现。孟波在审读初稿后,把何占豪和陈钢请到办公室,他否定了这样的结束处理,认为怀念是必要的,但不要给人压抑的感觉,音乐一定要有传神的力量。孟波建议尾声增加一段“化蝶”,这即是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又是对封建势力强烈的反抗。他向两位学生讲述了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的创作原则,把两位学生引向了更高的艺术境界。

1959年,丁善德(左一)、何占豪(左二)、陈钢(右二)、孟波(右一)一起讨论《梁祝》的创作

孟波深深知道,向国庆10周年献礼的作品,绝对不可能是校内的自娱自乐。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要走向社会,首先上海这座大城市能否接纳。考虑到当时的社会环境,《梁祝》协奏曲刚定稿,他就组织小提琴和钢琴两种乐器试奏了一遍,然后把录音带送给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部长石西民,征求领导的意见。石部长听完录音后很高兴,对作品给予了很好的评价。

1959年5月4日,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在上海音学院礼堂举行了首次试演,何占豪担任小提琴独奏,陈钢担任钢琴伴奏。1959年5月27日下午,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在兰心大戏院正式演出,小提琴民族化实验小组的全体同学参加,俞丽拿担任小提琴独奏,学生乐队协奏,樊承武担任指挥。一部作者都是在校大学生的民族化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演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左起:俞丽拿、沈西蒂、丁芷诺、何占豪、孟波、贺绿汀、丁善德)

何占豪豪迈地说,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它是对中国音乐语言的一次很好的表现,反映了一代人振兴民族音乐、攀登世界音乐高峰的强烈愿望,凝聚了当年领导、老师和实验小组同学的许多心血。虽然我当年被认为是上海音乐学院小提琴民族化的代表人物,又是《梁祝》协奏曲的创意者、爱情主题及其他旋律的主要创作者,但不要忘记当年实验小组为小提琴民族化而奋斗的历史。《梁祝》虽然是我和陈钢的创作,但它的旋律取自于民间,来自于越剧,这是许多琴师、民间艺人共同的智慧结晶,是中国戏曲界、中国音乐界几代人的劳动成果。

“天乃蝶之家,地乃蝶之灵,云乃蝶之裳,花乃蝶之魂,但为君之故,翩翩舞到今。

钟冶平,大学本科,国家一级导演,越剧史学家,《影像越剧馆》CEO。他执导的电视剧、大型综艺晚会和纪录片,多次荣获国家级大奖。对越剧的突出贡献是:1996年起,在浙江电视台《百花戏苑》栏目中任导演制片人,连续三次荣获“中国电视文艺星光奖”。2005年,在30集电视剧《飞花如蝶》中任制片人,该剧荣获“浙江电视剧政府奖·牡丹奖·一等奖”。2000年至2006年,在历经六年创作的10集纪录片《百年越剧》中任总导演。该节目荣获“中国广播电视大奖·广播电视节目20届电视文艺星光奖﹚”,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纪录片奖·一等奖”、“优秀导演奖”、“优秀摄影奖”;2006年度浙江省广播电视文艺奖·文艺专题一等奖;2006年度浙江省新闻奖·一等奖。2009年,创意制作生产龙泉青瓷《百年越剧·梅花瓶》,被北京人民大会堂收藏。2010年,出版百年越剧文集《万紫千红总是春》。2010年,在10集纪录片《舞台姐妹》(第一系列)中任总导演。2012年,在10集纪录片《舞台姐妹》(第二系列)中任总导演。2013年,在12集纪录片《浙江戏曲名人》中担任总导演。

本文由钟冶平老师授权发布

}

梁祝文化公园位于浙江省宁波市西郊,地处宁波市鄞州区高桥镇,为晋代梁祝墓、庙古遗址所在地。是一座爱情主题公园,是梁祝故事的发源地。


以前白天的时候去逛过一次,最近女朋友的妹妹来宁波玩
正好赶上梁祝公园开了夜景场,随即网上购票前往
(现场购票较贵,同程上看的夜场票是50,最后在淘宝上定的43)
我们到现场是大概五点四十多分,如果等天都黑了再去,什么景色都看不到
那个点太阳正处于下山,景色不开灯也能看得见

夜景其实主要是看灯光的景色,晚上的时候好几个景点都没开门

附近有很多免费的停车场,里面内部有收费的停车场
我们停在外面,然后步行了两百米走过去


整个公园都是爱情的元素


天色还较亮,灯光并不是看的很清楚

那就是个拍照取景的地方,去花海路上会经过万松书院门口

去的时候正好有一对新人在万松书院门口取景拍婚纱照,我们就没先进去,先去边上的花海了

整个花海到处都是可以拍照的地方,适合女孩子


拍到后面,天已经完全暗下来了。
我们就撤回内园,继续去游园

梁祝书院又名万松书院。沿着十八相送之路的大道上,在一片青翠的松林中就可见到蜿蜒而又别致的红墙粉瓦,这便是当年梁山伯与祝英台三载同窗共读的梁祝书院。在这座私塾学府中,他俩同寝同食,孕育了纯洁的爱情。整个书院是遗存的明清古建筑,体现出了江南园林古朴别致的建筑风格。院前植有松树六个品种,上百余棵,院中植有梅花,则依据梁祝戏中“书房门前一枝梅”的唱词;院后是一片竹林。雄踞书院大门两侧的是一对明代石狮,曾被贩卖至美国旧金山,现完璧归赵,安家在梁祝公园内。


万松书院进门右侧,地上放着好些个小沙弥的雕塑

感觉这两个一个是一本正经,另一个调皮的


蝴蝶爱好者的好去处,里面有各种各样的蝴蝶标本,也有很多以蝴蝶为材料做的画
馆前是个水潭,上方有一小亭。夏日乘凉好去处啊

从红罗山书院到祝英台家,正好十八里路,到梁山伯家,也大约是十八里。因此才有“十八相送”的情节。 这十八里路上,满是浪漫和美好。对于梁祝来说,这十八里路显得太短太短。


十八相送中,梁祝在凤凰山脚下遇见一位砍柴的樵夫。
祝英台便问“梁兄,他为哪个把柴打,你为哪个送下山?”
可叹梁山伯不能理会其中的暗意,真是憨厚十足


当年,祝员外催小女归家,梁山伯一路相送,英台借景抒情,作了种种暗示,梁山伯曾无意中感叹:“凤凰山上百花开,独缺芍药共牡丹”,于是英台唱出了心灵深处的情爱之音:“梁兄你若是爱牡丹,与我一同把家还,我家有枝好牡丹,梁兄你要摘也不难”,可梁山伯是个十足的书生,不解其意错失了良机。凤凰山下竖有一牌坊,山径上坐着个樵夫。整座山绿树葱蓊,花香鸟语.如今许多夫妇情侣在山上种下的一棵棵值得纪念的“爱情树”、“友谊树”,成了山上的一道风景


园中道路均是铺有这样的灯带,晚上步行别有一番风味


乱入的许仙白娘子,梁祝馆内放这些 有些乱入了


听后方小瀑布拍打在石头上的声音



观音堂(由于我们去的时候是晚上了,这个景点就没开放)
“观音堂,观音堂,观音大士坐大方,观音大士媒来做,我与梁兄来拜堂”


长亭一别,何时再相会?
一个是纯情送别,一个是依依惜别。
当年有缘再长亭相逢,如今又在长亭离别,留下千古情愁。
祝英台还在长亭亲许“九妹”,私定终身,约梁山伯早日花轿来迎娶。

祝英台的家园---祝家庄(祝府)是一大家贵族的庭院,依傍于宁波母亲河余姚江畔。
祝员外曾为府台官员,远近闻名的富豪人家。
相传他生有八儿一女,人口鼎旺,小女九妹即祝英台。
祝英台女扮男装离家求学杭城,与同窗梁山伯结下不解之缘,最后为争取婚姻自由,在府内楼台上倾诉了刻骨铭心的爱情绝唱。

由于是夜景,景区基本上没有工作人员。
这里还是推荐第一次去的朋友,最好还是选择白天去。
白天的景点都开着,能够仔细了解

夜晚游园,灯光景色甚美,遗憾的是很多景点看不到
梁祝古墓无灯(大晚上的也怪渗人的)
祝英台登岸地,无灯也无法观看拍照
梁山伯后为郧县县令,但由于对祝英台的深刻相思,因病而卒,葬于城西清道原。次年,祝英台嫁往马氏,趁舟途经梁山伯墓时,风涛阻舟不能前,祝英台登岸临墓恸哭,墓地忽裂,遂与梁山伯并埋,后化作双蝶自由翩舞。宰相谢安闻知此事后,奏请皇帝封其双葬墓为义妇冢。


一曲凄绝美艳的梁祝爱情故事,曾使多少情男痴女为之动情,为之感泣。
当美妙动听的梁祝小提琴协奏曲响起时,在繁花似锦,绿茵如毯的广场上,人们梦寐以求自由圣洁的爱情,升华到了理想的境地。梁祝相拥相依,翩翩起舞,羽化登仙,圆满千秋蝴蝶梦

良缘一朝订,心若磐石永不移;
千年万载永相随,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每个人都听过,它是一个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据说已经流传了1700多年了,而这个故事中的两个主人公之间的凄美爱情故事不知道感动了多少人,每提到梁山伯与祝英台就会想到他们最后变成蝴蝶相守的情景。而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个故事也被许多导演拍成过影视剧,里面的演员也是各有千秋,今天小编就来盘点下演过祝英台的女星,只是最后一个一定会让你意想不到。

这部最早开始由徐克执导,吴奇隆和杨采妮主演的爱情电影《梁祝》,杨采妮在年轻时是一位长发及腰,媚眼如丝的一代玉女,被当时的群众冠上了“氧气女神”的称号,被捧为一代“玉女掌门人”周慧敏的接班。杨采妮在出演这部剧时只有20岁左右,虽然在演技方面没有多少老练,但是她也算是本色出演,演出了祝英台的调皮可爱,娇俏英气,也得到了不少观众的赞扬。

这是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个故事的首部电视剧,由罗志祥和梁小冰饰演,梁小冰饰演的祝英台可真的是比男人还男人,打架,爆粗口,吐口水,而这也证明了梁小冰的演技,将一个女扮男装的男人演的淋漓尽致,绘声绘色。而这部剧也被称为了经典之作,更有梁小冰唱的主题曲《快乐人儿》也在当时红了一阵。

《七世夫妻之梁山伯与祝英台》贾静雯

《七世夫妻之梁山伯与祝英台》这部剧是在1999年上映的,这部剧在当时成为了台民视的收视冠军,贾静雯饰演的祝英台温婉多情,受到了许多观众的喜爱,而她也把祝英台这样一个为爱痴狂的女子演的绘声绘色,将祝英台对爱情的忠贞诠释的恰到好处。贾静雯也因为祝英台的这个角色将自己的事业攀上了一个顶峰,让她在影视剧中站稳了脚跟。

《梁山伯与祝英台》董洁

董洁和何润东饰演主演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这部剧和以往的都不同,她添加了许多现代元素,而且董洁饰演的祝英台也不像前面那几版那样柔弱温婉,这版的祝英台不仅懂得琴棋书画,还会武功,给人一种巾帼不让须眉的感觉,也受到许多观众的喜爱。

《梁山伯与祝英台新传》陈梦希

这版是在07年上映的网络剧,其中精美的服饰和带有喜剧的元素也是让观众喜爱,但是陈梦希饰演的祝英台在前期受到许多网友们的吐槽,因为她女扮男装扮的根本就不像,跟前面的几部比起来简直差了太多,不过陈梦希的演技却是不错,在后面大结局部分那种对梁山伯的痴情不知道感动了多少人。

《梁祝》这部电视剧被翻拍过很多次,但是赵丽颖也翻拍过你们知道吗?除了赵丽颖,里面还有张睿,冯绍峰,以及海陆等偶像演员,这部剧原本上映的时间是在2016年8月,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并没有播出,不过相信赵丽颖饰演的祝英台应该也会受到许多观众的喜爱,毕竟演技颜值都在,而且赵丽颖演过的电视剧基本上收视率都挺不错,所以这部剧如果播出的话收视率也会达到一个预期的效果,甚至更好。

以上就是这些年来梁祝这个故事所翻拍出来的电视剧,可以说都是各有千秋,但是小编还是喜欢董洁那版的,不过如果赵丽颖这版播出的话,小编估计会“移情别恋”了,你们呢,喜爱哪一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梁祝的真实故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