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北京80年代供销社主任任啥级别

11月5日,2021年农业农村部“送报下乡”项目读报用报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来自陕西、贵州、甘肃、河南、四川、广西、福建、河北、内蒙古等9个省区的读者代表以视频连线的方式参加了会议,用自己和身边人鲜活的事例和故事讲述读报用报的收获,并为进一步实施农业农村部“送报下乡”项目和提升《农民日报》办报质量建言献策。

向西部地区及东中部地区部分农业大县行政村赠送《农民日报》是农业农村部为农民办实事的重要活动之一。自2010年项目实施以来,为广大农民群众和基层干部全面深入了解党的强农惠农政策、获取科技知识和致富信息、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提供了有效的载体,也为助力农民脱贫致富、促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和乡村振兴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送报地区的广泛欢迎和好评。2022年将重点为832个脱贫县和3.6万个革命老区所在村送《农民日报》,助力脱贫地区和革命老区有效衔接乡村振兴。

座谈会上,读者代表们一致认为,农业农村部“送报下乡”项目通过《农民日报》把党的方针政策和丰富实用的资讯传递到农村千家万户,为广大农民送去了党的好政策和致富的金钥匙,让各地农民群众富了脑袋又富了口袋,直接助力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事业,也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组织振兴和人才振兴。

“《农民日报》是我们村学用农业科技、发展经济的好助手。”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驼耳巷乡牛圈湾村党支部书记贺占静说,湖羊养殖是牛圈湾村发家致富的主要门路,他自己养湖羊就是得益于《农民日报》。他认为,《农民日报》为农业科研成果推广和普及,由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搭建起一座通向农村最基层的桥梁。读报用报让农民更新传统的种养观念,提高了产出效益,切切实实尝到了甜头。

“多年与农民、与庄稼打交道,越来越感觉农民群众懂的政策多一分,勤劳致富的可能性就大一分;掌握的科学措施多一分,增产增收的可能性就大一分。”广西柳州市鱼峰区里雍镇农技推广站站长韦现飞深有感触地说,2018年他被选派为里雍镇龙团村、富龙村担任科技特派员,主要任务就是帮助贫困群众发展产业增收致富。在《农民日报》的指引和帮助下,他迅速融入基层、理清思路、扎实工作。如今,富龙村成立了沃柑合作社开展沃柑种植,龙团村则依托鱼峰区螺蛳粉产业园发展起豆角种植,两个村子都驶入了乡村振兴的快车道。

“《农民日报》让我找到了驻村的方向、前进的动力、做事的方法,进而改变了四十亩滩村,改变了乡亲们的生活!”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驻阳原县四十亩滩村第一书记孙国亮动情地说,一开始驻村工作不得要领的他,从《农民日报》中寻找到了发展产业的致富门路、促进乡风文明建设的良方。村里推行“土地流转得租金、大棚打工挣薪金、产业盈利分红金”模式,带动产业兴旺、村民增收。同时,鼓励儿女为父母存入养老基金,组织开展孝老敬亲模范家庭评比,成立“学校+村委会+家庭”三方育人联合会丰富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村里各项工作成效斐然。

代表们纷纷表示,《农民日报》就像一位良师益友,让大家获益良多,希望“送报下乡”项目能一直持续下去,让更多的人享受到信息惠农的好处。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六屯镇独山村第一书记邱波建议,针对现在小村变大村,村民组离村委会较远的现状,一村一报已经不能满足农民需求,希望增加送报数量,实现一村两报或者三报,并扩大在新型经营主体上的覆盖范围,让更多的人读到《农民日报》。

农民日报社副总编辑杨志华在会上致辞

农民日报社副秘书长焦宏主持读报用报座谈会

以下为读者代表发言——

我与《农民日报》的缘分

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驻阳原县四十亩滩村第一书记 孙国亮

我是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的一名老师。因为职业和兴趣的原因,工作后的20多年时间里我几乎没有关注过三农方面报刊杂志。而我真正地接触《农民日报》,进而走进她,是我在四十亩滩驻村的日子里。

2016年2月24日,农历正月十七,这是我在扶贫时刻一生都难以忘怀的日子。就在这天的黄昏,几经辗转,我被坑坑洼洼的土路“颠”进了四十亩滩村。一下车,第一脚踏进村里,村里的贫困落后大大超出预料——土窑土房、残垣断壁、堆积的垃圾;当时的天气又给了我一个下马威。在我们当时住的旧大队部,尽管土炉烧得通红,我和队员们穿着厚厚的棉袄,但张嘴说话却还冒哈气。

就在那一刻,我好像穿越了一样,回到了80年代我的老家。我问自己,如果当年我没有走出农村,我是谁,我又在干什么?不就和这里的村民一样吗?我默默发誓:既然来了,就得让这里变个样!

有亲戚朋友劝我,你一个老师,没什么资源,组织捐点米面油,有支持的资金就修条路、打口井,应付应付就得了!我就跟他们抬杠:“扶贫需要什么资源?党的政策就是最好的资源。”

政策从哪里能找到、能学到,我开始学上级文件。但如何落实政策,有哪些先进的做法,我急需借鉴学习。

一次偶然的机会,村支书杨兆秀手里拿着一摞报纸到我在村里的住处商量事。我和他边说事,边翻看报纸,一下子看到了《农民日报》。我问他报纸是从哪订的,他告诉我是乡里给各村订的……

就从这天开始,我第一次接触《农民日报》。驻村6年来,对我个人而言,最该铭记或者说最难忘怀的,是《农民日报》给了我思想、给了我方法,特别是帮助我成就了四十亩滩村的工作。

我从《农民日报》中寻找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的政策。推行“土地流转得租金,大棚打工挣薪金、产业盈利分红金”模式。先后流转土地120亩,建设65个春秋大棚。据统计,包括贫困户在内的常年在村的村民有90%都到大棚打工,打短工的每年最少能挣几百元,打长工的每年能挣3万元左右。同时,还带动了周边五、六个村近百名村民打工就业。去年开始,我们探索西红柿直销模式,在全省建立了100多个“微信帮扶群”,线上团购、线下送货上门。仅此一项,毛收入从去年的150多万元增长到今年的200多万元。

我从《农民日报》中寻找促进乡风文明建设的良方。组织儿女为60岁以上父母存入1000—3000元养老基金,村委会奖励10%,老人按月领取。基金由孝心款和村委会奖励款组成。2019年到2021年,缴纳子女由31位增长到58位,孝心款由31000元增长到56000元。同时还开展了孝老敬亲模范家庭的评比,为他们挂牌。

我从《农民日报》中寻找加强留守儿童教育、切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措施。2019年年底,我们工作队出面牵线,与村里20多个在镇小学上学的孩子所在学校、家长沟通,成立了“学校+村委会+家庭”三方育人联合会。我们带着村干部与学校领导几次坐在一起定方案、拿对策;到学校参加家长会、老师座谈会;和学校领导老师在村里做家访。组织孩子们寒暑假集体在村活动室做作业、参加村里的孝老敬亲活动、为特困户搞卫生,义务给村集体树苗浇水、参加合作社劳动。疫情期间让孩子们从村图书室借书回家阅读,组织孩子拿起手中画笔为疫区加油,参加捐款等活动。此举为深化教育扶贫、防止贫困代际传递进行了积极探索,现已申报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并通过初审。

有人说报纸是现实生活的缩影。而与我,恰恰是《农民日报》让我从中找到了驻村的方向、前进的动力、做事的方法,进而改变了四十亩滩,改变了乡亲们的生活!

《农民日报》为农民架起致富桥梁

陕西省子洲县驼耳巷乡牛圈湾村党支部书记 贺占静

我是牛圈湾村书记贺占静。我们共有6个自然村:由新窑湾、高墕、乔家墕、牛圈湾、马家山、阴家梁村,共有6个村民小组。全村人口292户914人、脱贫人口108户313人。

通过学习、了解,我感觉《农民日报》就是我们农村发展经济的科技助手,时刻守护在农民身边的专家学者。在这里,我们不但能及时了解到国家涉农的方针政策,还能了解实用的科技信息、最新的农业科技成果,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科学素养和科技意识。

《农民日报》是牛圈湾村农民学用农业科技的第一选择。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出现,农民获取农业科技知识的途径日益增多,内容也更加丰富。但从牛圈湾村实际来看,村中以中老年人居多,并且文化水平也都不高,人们更喜欢依靠报纸来学习科技知识,获取市场信息。另外,报纸还容易保存,便于查阅。再加上《农民日报》内容丰富,惠农政策、先进科技、市场信息等等样样俱全,基于这三点,农闲之余阅读《农民日报》,便成为老乡们的第一选择。

《农民日报》开拓了农民的致富门路。实用的农业科技知识是广大农民朋友迫切需要的“精神食粮”。《农民日报》为农民提供了种植、养殖、加工、农机等实用的科技知识和致富信息,开拓了农民的致富门路,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了重要指导,促进了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从而为增强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打下坚实的基础。

牛圈湾村主要种以种植黄芪和小米。如今,湖羊养殖使我们村发家致富的主要门路。我自己养湖羊就是得益于《农民日报》。自打村里有了《农民日报》,基本上是每期必看;每次来村委会看报,都带着笔和本,把觉得有用的信息记录下来。多年的积累,让我思路更灵活,信息也更灵通。

《农民日报》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搭建了桥梁。《农民日报》通过报道一些具体的典型例子,让农民觉得农业科技、农业新技术离自己并不遥远,已经融入到日常的生产、生活中,从而增强了大家学习农业新技术的积极性。我个人觉得,《农民日报》为农业科研成果推广和普及,由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搭建起了一座通向农村最基层的桥梁。

《农民日报》提高了农民的科学素养和科技意识。农民文化教育水平相对偏低,知识匮乏、思想更新慢已经成为农村发展的瓶颈。《农民日报》在向农民传播农业科技知识的过程中,开阔了思路和视野,更新了传统的种养观念,大大提高了土地的产出效益,让农民切切实实尝到了科学技术带来的甜头。时间一长,农村中形成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风尚和氛围,从而全面提高了农村群众的科技意识和文明素质,加快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推进了农村现代化进程。          《农民日报》紧贴农村发展实际,信息量大、实用性强、可读性强,特别受农民群众喜爱。牛圈湾村广大群众既是《农民日报》的受益者,也是《农民日报》越办越好的见证者。在此,我代表牛圈湾村群众向报社说声感谢。

《农民日报》助我带群众掌握新技术

广西柳州市鱼峰区里雍镇农技推广站站长 韦现飞

我是广西柳州市鱼峰区里雍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的站长韦现飞。我出生在农村,学的是农学、干的是农业,对农业熟悉、有感情。与农民、与庄稼打交道,越来越感觉农民群众掌握的科学措施多一分,增产的可能性就大一分;农民群众懂的政策多一分,勤劳致富的可能性就大一分。

《农民日报》是面向全国农村发行的报纸,是农村广大干部群众领会“三农”政策的重要渠道、社会各界了解“三农”的重要窗口、广大农民获取“三农”信息的重要平台。在农村工作的这二十多年,我一直坚持阅读《农民日报》,从报纸上看典型、涨知识、学政策。特别是2018年,在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前夕,《农民日报》在头版发表编辑部文章《中国农民礼赞!》,用饱含热情的语言向农民朋友们祝贺,与农民兄弟共庆丰收。更让我觉得这份报纸是我们农民自己的报纸。

平常我特别关注的是《农民日报》头版《要闻》及六版的《农产品市场》内容。因为每至农时,村民总要询问我农业生产的相关知识,问种植什么可以赚更多的钱。我都引导群众多看看《农民日报》,从中掌握国家的大政方针,产业方向,了解全国的农产品产销情况,用国家政策指导村民开展种植、养殖。同时我也用《农民日报》上的先进典型激励自己扎根农村,服务农民。

2018年1月,里雍镇脱贫攻坚进入关键阶段,我被选派为鱼峰区里雍镇龙团村、富龙村科技特派员,如何通过农业技术指导保障贫困户增收,如何激励贫困群众发展产业、自力更生,成为摆在我面前的两大难题。《农民日报》就像是一个无声的导师,也像一个忠实的朋友。每天我与村两委、村民们共同传阅,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学习农村产业发展榜样,学习农村治理先进经验,了解国内外最新农业资讯……在《农民日报》的指引和帮助下,我迅速融入基层、理清思路、扎实工作。

龙团村、富龙村是鱼峰区里雍镇的两个贫困村。两个村地域偏远、山高林密,在对气候、土壤、水质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和研究后,富龙村成立了沃柑合作社开展沃柑种植,龙团村则依托鱼峰区螺蛳粉产业园发展起豆角种植。然而,产业建立起来后,很多贫困户因为没有科学种植的意识,还是用以前的土办法老方式进行种植,导致产业发展不尽人意。

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切实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的技术操作水平,把科学技术传播到千家万户,使广大农民群众掌握丰产技术,我下到田间与群众面对面、零距离地沟通与交流,向农户传授农业技术,进行答疑解难,“诊断开方”。有些贫困户因为身体原因行走不便,我就在村干部的协助下建立微信群,农民一旦发现什么种植问题及时拍照到群里,韦现飞会及时在线答疑解惑。

在大家的配合努力下,富龙村富龙屯名物沃柑合作社种植的近千亩沃柑创收800多万元,龙团村那六屯惠农合作社建成村级示范点,种植豆角等蔬菜120亩,建成收购棚约100平方米,酸豆腌制池2个,所建项目均已通过相关部门验收。

如今,农村的发展已经驶入了乡村振兴的快车道,农民对信息的渴望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强,媒体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大。从风华正茂到两鬓微霜,从稳增产保增收到农产品提质增效,再到如今推进乡村振兴,《农民日报》陪伴了我二十多年。在新的征程上,我将继续尽职履责,将办公室搬到田间地头,搬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搬到问题最集中的地方,把农业技术推广好,把农业政策宣传好。

在乡村振兴新的征程中,期待《农民日报》能继续关注我们、支持我们,为我们提供更多的精神食粮,祝愿《农民日报》越办越好!

《农民日报》为新农人打开了新思路

新农人 河南楚汉良农发展有限公司 刘海宽(中)

我叫刘海宽,任职于河南楚汉良农发展有限公司法务部。因为是农村出身,很早就接触了《农民日报》,至今已有十几年的时间,又因为心中的“农业情怀”从未断线,在城市工作几年后重新回归到了农业,加入到楚汉良农。目前,楚汉良农主要方向为专业性粮食种植;土地托管;乡村振兴产业策划和运营落地等。

在这里我先推荐一下楚汉良农与南阳、许昌、濮阳等地农民创造性地建立了一种合作发展机制“股田制”。详细地说,“股田制”是农户以土地经营权作价入股,公司以每亩地400斤粮食的市场价作为兜底价格给农户,同时约定,每亩地800斤以上收益与农户五五分成,公司负责耕、种、收、销等全方位服务,土地入股的农户可以在公司务工,获得务工收入。

稳定的“股田制”,让农民收益更好,公司不担心农户毁约,可以全身心从事专业化种植,“后生效益”很快显现。去年,“股田制”单产比周边平均提高50斤至100斤。想念集团等龙头公司的订单也来了,入股农户很快达到3800多户。

生长在农村,学习工作在城市,一路读着《农民日报》成长。如今,我和我的同事们又将工作主要阵地落脚在农村。“能为农村改变点什么,哪怕一点点!”成为我们的共同志愿。

“郡县治,天下安。”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召开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至今还记得《农民日报》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解读。《农民日报》作为农民的报纸,每天能读到报纸里的内涵心里觉得很踏实,对我们解决农业产业发展和运营提供了指引!

首先通过《农民日报》能够及时了解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特别感激的是《农民日报》让我看清国家的重心开始偏向农村,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成为发展大趋势。从2019年开始,我们公司把重心从原来的城市运营逐渐转向农村,把农产品销售出去、给农民增加收入、把农村的品牌传播出去,开始成为我们的责任和担当,我们也因《农民日报》发展的越来越好。

其次是《农民日报》有好多报道是指导农业生产的内容,有的是一些好的种植经验,有的是教农民如何去种养的方法。其中还有一些小板块是普及农业生产和一些涉农新理念的,这对于搞农业的人来说,看报纸的解读后才能真正了解农业走向,通过《农民日报》这个好平台,让我们更得心应手了。正因为《农民日报》的前瞻性,我也经常推荐给与我们合作的农民,“还是多看看咱们农民的报纸好”。

还有则是对个人素质的拓展与提升,对学习的助推与促进。《农民日报》好多文章写的真是太好了,有的我会在读报的过程中摘取一部分好的片段。读《农民日报》也促进我对大国农业的理解,特别是在河南,除了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外,我们省还要想着让农民如何去增收,这给了我们奋发拼搏的动力。通过《农民日报》让我们感到我们现在所做的工作是多么的光荣!

《农民日报》的专业、厚重、严谨和深情一直陪伴着我和我们公司所服务的县区。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会继续追随这份报纸走下去,也希望能从这份报纸上学到更多知识,看到更加丰富的内容。我也会在工作中鼓舞更多的农民去加入到读报的行列中,让身边的农民也爱阅读,喜欢上读书。相信财政送报的力度会越来越大,让更多的区域的农民能够感受《农民日报》高度、温度和深度。

《农民日报》增强我们的发展信心

福建省三明市沙县俞邦村党支部书记 俞和法

非常荣幸能参加《农民日报》主办的读报用报座谈会。俞邦村是革命老区村,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被誉为“沙县小吃第一村”,辖4个自然村,共309户、1112人,林地面积2572亩,耕地面积813亩。2020年,村财收入17.8万元,村民年人均收入23560元。

在国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近年来我们村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大变化。今年3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专程视察俞邦村,对我们村大力发展小吃产业,带动村容村貌改变,带动村民致富予以了高度肯定。作为村党支部书记,我有幸全程陪同总书记考察,回想当时的情景,真是历历在目,倍受鼓舞。

从经济落后的革命老区村,发展成为省级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既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也离不开农民群众的勤劳创新,更离不开我们的老朋友——《农民日报》。长期以来,“为农民说话,说农民的话”的《农民日报》,帮助我们了解和掌握最新的三农政策,给我们提供了全国各地可借鉴的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经验,为我们带来了最前沿的种植养殖技术和最新的市场信息。

在上级的指导和帮助下,通过从包括《农民日报》在内的主流报刊中汲取的先进理念、先进文化、先进技术,结合俞邦村的历史传统、区位条件、经济基础等,我们理清了发展思路,通过着力经济发展,强抓小吃产业;聚力乡村建设,开展共建共享;聚焦生态环境,开发乡村旅游等一系列措施,俞邦村发展成为了远近闻名的乡村振兴示范村。

在小吃产业方面,我们关注到作为一份面向广大农民的专业性报纸,《农民日报》经常性地刊发全国各地发展乡村产业的深度报道。特别是“富民乡村产业”专版,既有发展茶产业的,又有发展百香果产业的,更有发展工艺品产业的,各有各的做法,各有各的成效。对这些报道,我不仅自己读,有时还会推荐给村里的年青人读,帮助大家统一认识,坚定信心。沙县有着做小吃的悠久历史,我们把它当成一个富民产业来做,抓示范引领,抓品牌构建,抓资金扶持,抓技术帮助。如今,乡亲们开办的小吃门店遍布全国30多个大中城市、20多个省份,甚至还走出了国门,在美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均有分布,小吃业主年人均收入达10万余元。

在新村共建共享方面,我们注意到《农民日报》开辟了“乡村建设”版面,上面刊发很多经验报道,有的非常详细,里边的经验几乎“拿来就能用”。受典型经验启发,我们村采取“统规自建、分期推进”的方式,完成151幢新房建设,并组织村民通过共建共享、筹资筹劳等方式,实施了龙凤桥、龙鳞坝、吊索桥等基础设施项目,村庄面貌焕然一新,被列为全省首批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化试点村、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

在生态宜居宜游方面,《农民日报》开设了“人居环境整治”生态,里边的报道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通过不定时地学习,我们牢牢地树立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村民们制定的“禁伐公约”,“就地取柴”、“乱砍滥伐”彻底成为了历史。如今,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文明乡风,发展乡村旅游,不仅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促进了经济发展。2020年,俞邦村获评省级旅游金牌村、省级森林村庄、“绿盈乡村”等称号。

“替农民说话,帮农民致富。”在我的心里,已经把《农民日报》当做知心朋友。今年3月总书记视察我们村之后,《农民日报》安排记者第一时间到村里采访,先后刊发了《方向更明、信心更足了》、《拨亮一盏灯  照红一大片》两篇深度报道,对我们村的发展给予高度肯定,拉近了我们与报社的距离,增加了我们的发展信心。希望《农民日报》一如既往地贴近实际、贴近基层、贴近农民,关注我们的发展,为我们继续鼓与呼。

《农民日报》让农民获取实用信息多元化

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六屯镇独山村第一书记 邱波

我叫邱波,是贵阳市乡村振兴服务中心一名干部,在组织的安排下,我被派驻到修文县六屯镇独山村驻村,并担任第一书记。

独山村是一个布依族占总人口60%以上的布依村寨。近年来,村里通过强化乡风文明,推进环境整治,发扬民族文化,促进农旅整合,以乡村旅游为抓手,决战脱贫攻坚,不断推动乡村振兴建设发展。

作为一名驻村干部,我同所有的村民一样,对《农民日报》倍感亲切。《农民日报》内容丰富,其中的政策、法律、科技、典型案例、经验推广等内容对于我们来说十分受用,《农民日报》送报下乡活动让广大农民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多元化了。

对我自身而言,作为一个三农工作者,除了关注传统的农业信息外,对各个行业和农业农村农民相互融合发展的前沿信息也很感兴趣,对拓展工作思路、拓宽工作视野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今年10月14日,农民日报发表了《数字时代应如何赋能乡村治理》一文提出了很多指导实践操作的观点,如乡村治理应当走多元化的路线,应当将“自上而下”的治理思维和“自下而上”的治理需求相结合,要让离土地最近的人有更多的话语权,“数字化技术打破”“信息茧房”问题,让相关数据能够聚合、处理、分析,提高决策效率等等。

贵阳市作为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在各个领域都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应用,在三农领域就有多个自建系统,但因技术标准、管理模式、应用场景、业务特点等差异,存在各自为阵、数据难以互通互用、信息重复采集、场景拓展难等问题。随着乡村振兴的深入推进,对数字化在三农工作的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乡村振兴的深入推进,对数字化在三农工作的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明年,贵阳将按照“治理乡村、服务乡村、经营乡村”的理念,建设以贵阳贵安乡村振兴数据资源采集、整合、治理、共享、分析、应用、服务为主线,横向对接全市各委办局数据业务异构系统,纵向上接贵州省、下传各县乡村的贵阳贵安乡村振兴大数据创新服务平台,全面提升贵阳贵安乡村振兴工作的数字化管理、决策、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在长期研读《农民日报》的过程中,我也有一些自己的思考。一是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农村群众获取信息的方式也在不断变化、丰富。如果《农民日报》以纸质媒体为主要依托,采取更多的新媒体形式进行内容展现,多覆盖到农民经常使用的例如“抖音”“快手”等平台上,用小视频、碎片化的方式让农民快速提取信息关键。二是针对现在小村变大村,村民组离村委会较远的现状,一村一报已经不能解决农民对《农民日报》的需求,送报活动需要根据各地的实际进行调整或者增加数量,实现一村两报或者三报。三是送报要拓展范围,现在的送报基本上都是送到村委会,而在乡村振兴进程中,大量的经营主体涌现,比如农家乐、民宿、专业合作社等等,这些地方更容易聚集广大农民,希望《农民日报》能够在这些农村经营主体上进行覆盖,让更多的人读到《农民日报》。

互联网时代更应该信赖《农民日报》

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供销社 张晓东

大家好,我是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供销社的张晓东,很荣幸参加此次读报用报座谈会。

很多人会有这样一个疑问:供销社还存在么?什么是供销社?其实在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也有同样的问题,印象中“供销社”一词还是小时候从父母的口中听说过那么几回,商场、超市、专卖店、网络商铺……今天,我们可以自由的在线上线下在购买衣食所需。然而,你是否能够想象,曾经有一个时代,中国几亿农民的买与卖由一个“商家”包揽,统购统销呢?这个“商家”就是“供销合作社”,俗称“供销社”。对于有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农村生活经历的人来说,供销社是难以忘怀的代名词,在很多地方,供销社是当地唯一的“购物天堂”。一直到市场经济逐渐登上历史的舞台,供销社也渐渐淡出了人民的视线,好像“消失了”一般。而其实,供销社并没有“消失”。

近年来,供销社在综合改革中不断创新发展,调整定位,正在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主力军与综合平台,“金字招牌”正在重新擦亮。这不禁让我联想到报刊行业的发展,或多或少和供销社有相似的命运。在那个互联网发展还不畅通的年代,没有智能手机、电视机没有基本普及、报纸是人民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影视剧里常有的场景就是报童挎着装满报纸的背包,在大街上吆喝着“号外,号外,特大新闻”。但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这样的场景再也看不到了,就连固定的报刊亭也大部分关门了。报纸就这样淡出了人民的视野了么?当然没有,其实报纸一直都在陪着人民身边,默默地为人民服务着。

有一次下乡到基层社调研,刚走进基层社的办公室,发现基层社负责人手里正捧着《农民日报》,津津有味地阅读着,立即调侃道:张主任这么有闲情还看报纸呢?但在接下来与张主任的交谈后,我发现是自己的格局太小了。张主任说:现在手机里各式各样的软件,加上微信公众号新闻,信息层出不穷,亦真亦假,对于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的农民来说很难辨别真假。虽然智能手机已成为家家户户必备的电子设备,仍有大多数农民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无法获取新闻资讯。但是读报就不一样了,作为主流媒体的声音,《农民日报》的公信力不言而喻,而且《农民日报》是广大农民获取“三农”信息的重要平台,可以说是农民的知心朋友。

据张主任介绍现在每个村都设有农家书屋,农家书屋设有报刊专区,报刊专区都会有《农民日报》,已经有不少农民每日到村上查阅报纸。这里和大家分享一有趣的现象,在农村跳广场舞都是到村里的“百姓大舞台”,且大多以女性为主,现在许多男性朋友也成为了村里的常客,不是为了观看广场舞,而是到农家书屋读报,相互分享见解的。他们告别了饭后用打麻将来消磨时间的方式,极大地丰富了农民精神文明生活。

城乡差距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信息不对称,送报下乡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在电视剧《大时代》里陈顶天通过一份报纸狂赚四百万的故事,有人说是投机取巧, 他其实就是利用了信息不对称,如果当时大家掌握的信息是对等的,故事就是另外一个结局。现正直秋收过后,农民在丰收的同时,最关心的就是粮食价格,一些非主流媒体开始预测价格走势,更有不良商家炒作运营,给农民造成了恐慌,通过具有时效性、针对性、权威性的《农民日报》,给广大农民朋友打了一针强心剂。

生活在信息快速传播的今天,我们每天早上醒来的第一件事应该都是打开手机迅速浏览自己的朋友圈,不管信息是否营养,不管信息是否真假,不管信息是否有价值,总之,生怕自己落下一条。当放下手机的那一刻,好像自己掌握了所有,又好像什么也没获得。目前移动阅读都是通过大数据精准分析,每天给自己推送的都是浏览记录相关内容,很容易造成阅读领域的固化。利用工作的便利,每天都能读上最新的报刊,它没有相关推荐功能,但其丰富的版面,多样的信息,让人能够沉下心来阅读的同时,获取更广的知识。

初心使然,使命如此,《农民日报》与供销社主责主业都是为农服务,希望两者在十四五时期,继续发挥主体优势,迎难而上,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农民日报》是良师益友伴我成长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碱滩镇古城村党支部书记 党鹏

我是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碱滩镇古城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党鹏。作为一名来自农村基层的忠实读者,非常荣幸受邀参加此次《农民日报》读报用报座谈会,跟大家在一起沟通交流。

《农民日报》是党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级主流媒体,是面向全国农村发行的党报。多年来,在我国三农事业发展进程中,《农民日报》始终致力于深入宣传报道地方改革实践和工作创新,形成了突出重大言论、重大经验和重大典型,关注基层声音、基层现象和基层创造的报道特色。

多年前,偶然的一次机会,我接触到了《农民日报》,第一次阅读这张报纸时给我的感觉是,这张报纸很接地气,其中既有国家重大时政动态,有对党的三农重大决策部署和政策的深入解读,又有许多来自国内其它地区三农发展中的典型经验、先进技术的生动报道;既有很强的政策指导性,又有很好的实用性。从那时起,几年来,我经常拜读《农民日报》,她就像我的良师益友,伴随我一路前行、一路成长。

我们古城村地处河西走廊腹地,是汉晋时期的屋兰县旧址,屋兰古镇就坐落在我们古城村。古城村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村域内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甲子墩汉墓群、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东古城和省级非物质遗产项目“九曲黄河灯阵”。

近年来,古城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突出发掘历史文化资源,特别是依靠特有民俗文化资源,大力促进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利用双向互动发展,积极助推乡村旅游业的快速发展。2017年,古城村在原屋兰古镇遗址上开发建设“张掖市屋兰古镇文化旅游综合大景区项目”,在屋兰文化的承载地古城村打造集文化、旅游、农业等业态融合与创新的屋兰古镇文化旅游综合大景区。我们精心打造了“九曲黄河灯阵”文旅项目,在其中融入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大量植入了张掖乃至河西走廊、丝绸之路的文化元素,让游客们可以在观灯、游阵、祈福的同时,参与赏烟花、社火表演、民俗演艺等传统文化活动。

在建设“九曲黄河灯阵”等文旅项目以及推动古城村乡村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我经常浏览《农民日报》,在了解国家三农发展大势的同时,重点找寻可供我们借鉴的国内其它地区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好经验、好做法。这让我获益良多,既充实了自己,又助推了工作。

如今,“九曲黄河灯阵”已成为我们古城村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文旅项目。每年春节期间我们举办的“九曲黄河灯阵亮灯”活动都吸引了大量游客和群众前来观灯、游阵、祈福。2018年,古城村被列为中国起源地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19年,“九曲黄河灯阵”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认定为“中国规模最大的灯阵”;同年,古城村还被评为甘肃的“省级旅游示范村”。

在古城村乡村旅游等产业日渐兴盛的发展过程中,农民日报社驻甘肃记者站的记者朋友们也多次到我村调研、采访,与我们座谈交流,共同探讨乡村旅游业的未来,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宝贵的建议,帮助我们开拓了思路。对此,我们深表感谢。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让农业强起来、农民富起来、农村美起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时代赋予我们每一名基层党员干部的责任和使命。近年来,我们古城村坚持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打造乡村振兴红色引擎,不仅推动本村实现了快速发展,更带动了周边村庄一起进步,总体上取得了不错的发展成效。如今的古城村,正在走上乡村振兴的“快车道”。

在这里,我真诚希望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中,《农民日报》能够一如既往关心关注我们古城村的发展,一如既往做古城村党员干部群众的良师益友。

《农民日报》让我走上致富之路

四川省崇州市天地宽家庭农场主 王茂君

大家好,我是来自四川省成都市的一位农业经理人、集贤天地宽家庭农场农场主——王茂君。

集贤天地宽家庭农场位于成都市崇州都市农业产业功能区隆兴镇文锦社区,紧邻崇州市稻乡旅游环线。农场成立于2015年,经营面积500余亩,主要从事粮油种植,为了提高土地的附加值,确保国家粮食安全,2017年农场采用了“稻田鱼、稻田虾、稻田鸭”等多种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实现了“一水两用,一地三用”,不仅提高了稻米的品质,而且还原了水产品的天然味道。每年金秋时节,开展“稻田鱼捕捉节”,更是吸引了不少成都及周边的游客前来参观体验,给当地的农家乐、民宿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

2018年天地宽家庭农场被评为成都市市级示范家庭农场。

2019年天地宽家庭农场被评为四川省省级示范家庭农场。

《农民日报》开启学习之门。提及《农民日报》我是情有独钟,90年代高中毕业回家到农村,担任当时的铁溪村团支部书记、第三村民小组组长。由于当时农业知识缺乏,为了帮助农民提高种植技术,科学指导农业生产,我到处寻找农业相关书籍和资料。一次我在村委会办公室发现了《农民日报》,从此便爱不释手。农民日报既刊登农业政策法规,又刊登种植、养殖、加工等实用的科技知识和致富信息。于是,我边学习、边总结,并将适用于当地种植、养殖技术摘录刊登在村、组的公用黑板墙上进行广泛宣传交流。两年后,当地农民种植技术得到很大的提高。同年,乡政府组织全乡村组干部在我负责的村民小组召开“水稻旱育秧”和“地膜两段育秧”现场交流会,时任党委书记青顺书、乡长等领导为我竖起了大拇指,极大地提高了我对发展农业的信心。

《农民日报》打开致富之路。1993年我报名参加四川广播电视大学农学专业的业余学习。三年后,我开起了自己的农资零售门市,经营化肥、种子、农药。我一边经营,一边学习农民日报等刊物、书籍上的农业知识,了解农业发展方向。我依托自己的技术,免费到田间为购买农资的客户进行实际的指导,完善的售后服务,农资生意越来越好。2000年我在乡镇上盖起了新房,修起了铺面,成为很多人羡慕的对象。

2010年土地股份合作社在崇州诞生,除了进行土地规模化生产外,土地股份合作社还有配套的农资超市和技术服务中心,财政补贴力度也在不断的加大,我的农资生意大不如前。从《农民日报》上看到,随着合作社的不断发展,国家和地方对规模经营主体无论在资金、政策以及在农机具补贴方面,支持力度越来越大,规模化、集约化的现代农业步伐不断加快。2013年我报名参加了农业经理人的培训,并成功应聘于某土地股份合作社,让我再次拾起了农民的身份。2017年我开始经营集贤天地宽家庭农场。2020年我在其他区县成立了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经营面积1700多亩。2021年与人合伙成立了四川铁甲农业服务有限公司,走上了致富之路。

《农民日报》是农业经理人的心灵窗口。崇州是农业经理人的发源地,“农业共营制”不断的破解了农业发展难题,探索实现了“五良”融合发展的方式。在发展过程中,农业经理人遇到了很多共性的难题,有些问题相关部门也不好解决。我们通过《农民日报》进行报道,与其他省市的农民朋友共同探讨,总结其他区域的先进经验,找到了更好的办法。

比如,今年部分种植大户种植的稻谷重金属镉超标,按照欧盟的限量标准,每千克0.4毫克我们的稻谷就合格,而中国依然按照2012年版本每千克0.2毫克的限量标准。造成稻谷销售难,资金回收慢,严重影响下一季农作物的正常生产。我们要求粮食安全,我们更希望《农民日报》这种权威期刊帮我们种植朋友进行呼吁,让种植户找到更多的解决办法。

最后,我希望《农民日报》赠送活动扩大范围,可以赠送规模经营主体包括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因为现在的新媒体、小视频很多,但《农民日报》易保存、易查阅,很有学习的必要。

《农民日报》是乡村振兴的加油机

陕西省榆林市佳县通镇向阳湾村党支部书记 贺建强

佳县是革命老区、颂歌《东方红》的故乡。而我的老家向阳湾村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信息相对闭塞,农民收入主要以杂粮种植、养殖、红枣、劳务输出为主,产业基础薄弱,收入来源较少。

之前一直在外打工,每次回家看着父老乡亲吃不上水、出行路不通,上山种地还靠肩挑背扛,日子过得依旧困苦,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萌生了回家当村官,改变家乡面貌的念头。2015年,在向阳湾村村委会换届选举中,顺利当选为村主任,先拿出自己的20多万元积蓄搞建设,垫资维修饮水工程和年久破烂的学校,让村里人可以吃上自来水,有了新的办公场所,并新修了老年幸福院等。

要想改变农村落后的面貌,我深知农民的思想观念转变是关键。说起《农民日报》,挺有缘分。近几年,我开始关注《人民日报》《科技日报》《农民日报》等报刊杂志,觉得《农民日报》是一份与咱老百姓息息相关的一份报纸,坚持替农民说话,帮农民致富。每天报纸一送过来,村干部就拿起浏览上面的新闻、小知识等,了解外面的世界,不仅开拓了视野,还把学到的知识用到了生活中。村里一些识字的农民也经常过来“充电补钙”,对发展产业大有帮助。如今,村里更多的人关注了《农民日报》微信公号,通过手机随时随地学习,更方便了,距离也跟农民贴得更近了。

《农民日报》更是向阳湾脱贫攻坚的引路人,乡村振兴的加油机,让农民的生活更幸福,日子越过越红火。向阳湾村坚持党建引领,及时转变工作思路,围绕解决产业项目“小散弱”和带贫益贫效果不明显、土地撂荒等问题,盘活农村生产要素,因地制宜,发展食用菌种植、特色养殖、光伏发电为主的“向阳湾扶贫农场”,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重点发展了肉牛养殖、食用菌种植、光伏发电三大产业。

向阳湾村肉牛养殖基地以每年3万元的租金承包给佳县向缘红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经营管理,该公司整合贫困户产业扶持资金14.6万元和长安大学扶持资金10万元,养殖肉牛40余头。贫困户入股资金每年以10%的利润向贫困户分红,公司除上交承包金外再将所得收益的20%上交村集体用于发展村级公益事业。

食用菌种植基地充分利用枣木资源优势,生产种植香菇、木耳等菌种。目前共种植香菇10棚,年产干菇5万斤,年产值120万元,净利润40余万元。每年生产加工菌棒30万棒,面向全县推广食用菌种植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农户生产的香菇由向缘红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按市场价统一回收,确保所产香菇销路畅通。基地现由佳县向缘红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承保经营管理,每年向村集体上缴承包金12万元,并将所得利润的20%上缴村集体。

光伏扶贫电站由榆林能源集团公司投资建设,发电功率为200KPw,每年可为村集体创收17万元左右,其中80%用于开发公益性岗位扶贫、小型公益事业扶贫、奖励补助扶贫等,20%用于无劳动能力和低收入贫困户分红。

非常感谢《农民日报》,让我了解党的政策,学到了科技知识,找到了致富信息,提高了文化水平。今后我一定会坚持带着更多村里的农民朋友读报、用报,让《农民日报》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希望《农民日报》多关注西部地区

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双堡镇大坝村第一书记 郭荣华

我叫郭荣华,是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双堡镇大坝村第一书记。非常感谢能有这样一个和大家交流的机会。

我们大坝村原属于省级二类贫困村,上世纪90年代,村里的人均年收入不足一千,当时外出务工的风潮还不盛行,村民都在家开荒种地。但是,盲目开荒让村里的植被破坏非常严重。为了保护好村里的植被,让村民有钱赚,在村支两委的带领下,村民种植烤烟、搅混凝土……只要有让村民致富的方法,村里都带领大家大胆尝试。

近年来,在安顺市农业农村局和各级各部门的帮助下,村里种下了千亩刺梨基地、干起了刺梨果酒厂,村民收入过万元,大坝村于2019年全村贫困户全部清零,高质量实现全部脱贫。

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大坝村也先后获得了“省级‘五好’基层党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省级示范单位”“‘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省级示范点”“中共中央宣传部农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作为安顺市农业农村局第一批选派的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我时刻牢记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尽自己所能,为大坝村乡村振兴做出贡献。在驻村期间我们聚焦于“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帮助大坝村稳定建档立卡户的收入和就业情况,帮助全村发展产业,目前大坝村种植金刺梨5000亩,其中2000亩已经到达丰产时期,丰收是好事但是销售却成了难题。为帮助大坝村销售金刺梨,驻村工作队同村支两委连续多日奔波,最后与天赐贵宝公司签订了年收购500吨的协议,预计收入300万余元,确保了全村金刺梨销路不成问题,在有销路的基础上,村合作社与绿野芳田公司还形成了加工协议,加工成为刺梨汁、果酒、高度白酒,在保证一产发展第二产业的基础上,大坝村还发展旅游业,利用森林覆盖率高的优势,吸引力大批的省内外游客前来避暑、疗养,提高了大坝村的经济收入。

自6月份驻村以来,看到村里有《农民日报》,因为自己本身就是农业系统的技术人员,对《农民日报》就格外亲切。以前工作繁忙,没有足够的时间来看报纸,现在驻村了,晚上没事的时候就有时间来读报了,通过认真阅读发现《农民日报》的内容太丰富了,不仅大力宣传了中央"三农"工作的方针政策,全面报道了农业农村的巨大发展,及时反映农民群众的心声诉求,总结宣传基层群众的伟大创造,更为我们在基层工作提供特别好的建议和指引。

近期,我就读到了关于我们贵州的一篇报道,那是在10月29日第一版头条上看到了《“黔山贵水”振兴路上开新局》,报道我们贵州近年来科学制定实施路径,重点围绕巩固脱贫成果、发展产业、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进行系统谋划,通过发展特色种养和旅游业,一幅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美丽乡村新图景正在贵州大地展现,使我们更加确定目标、更加振奋精神,更加动力十足地把乡村振兴开展下去。

这篇报道,不仅总结了贵州的好经验,更为我们驻村助力乡村振兴股足了劲,提振了精气神。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乡村振兴”为契机,按照“驻村工作八法”认真履行“一宣六帮职责”,为大坝村发展做出自己贡献,第一要壮大集体经济,盘活现有资产,最大程度利用好现有基础,增加农民收入;其次要加大致富带头人的培养,利用好天赋异禀的自然环境,吸引人才前来创业增收;最后,要打造省级“宜居乡村”示范点,提高农户对环境卫生整体意识,描绘出“幸福乡村入画来”的美好局面。三是要鼓励群众订阅《农民日报》,自觉读报、看报、用报,从中汲取精神食粮,时时了解国家对“三农”的好政策,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经验,创造属于自己的财富。

同时,我也想结合自己的驻村工作,为《农民日报》提上几点建议:一是希望《农民日报》更多地关注西部地区乡村振兴,尤其是我们这些刚刚脱了贫的地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任务非常繁重,希望能得到更多的关注,为当地发展提振信心;二是希望《农民日报》的记者多到基层走走,多给基层干部群众宣传党的好政策、其他各地的好经验;三是希望财政送报能够继续开展下去,多为我们西部地区的农村送报,为农民送知识、送科技,让广大西部地区能够更快地与全国一起实现共同富裕。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王腾飞 摄影 王子涵

}

2018年2月14日讯,马上就要过年了。一到春节,可真是忙得热火朝天。但对于北京来说,春节却可能是一年中最为“冷清”的时候。马路空了,地铁空了,写字楼也空了……可你又是否知道,时光倒退六十年,北京的春节并不是这样的。

50年代的春节:解放味

建国伊始,百废待兴,“生于五十年代”的北京人,对于春节最大的记忆,是困窘的日子里难得的几日丰足。

作为首都,每年春节,都有大批猪牛羊肉运入京城。

也有农民趁着过节,早早地背着自家的鲜鱼到市场上兜售。

1956年 农民在北京西郊海淀镇自由市场出售鲜鱼

几斤肉、一只鸡、一条鱼,加上点青菜、豆腐,已经够一家人快快活活地吃几天的了。

但即使这样并不高的要求,有时也得凭紧紧巴巴攒下来的票证,到供销合作社去购买。

至于糖果、零食,也是过年才见得到,舍得吃的东西。

工人买糖果过新年。北京日报 冯文冈/摄  1953年02月11日

当时过春节,除了吃好的,最大的乐子就是逛庙会。

庙会上吃的多,玩的也多,对于孩子们来说,大人给买个风车或者一串糖葫芦,他们就举着到处疯跑。

春节厂甸庙会 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是长串的糖葫芦

条件好点的,做一身新棉袄,买上一条围巾,春节是说服自己置办新衣最好的时机了。

春节前国棉一厂女工在百货公司郊区门市部购买过节用品。北京日报 李晞/摄

至于面包和蛋糕,那是一般人吃不上的“奢侈品”。

义利食品公司在春节期间为市场生产大批高级糕点 。北京日报 王一波/摄

60年代的春节:革命味儿

波折坎坷的60年代,北京的新年是“革命味儿”的,老北京过的是“集体年”。

单位发票看电影、操办游艺会、团拜会。街道统一发票证、购货本,组织打扫卫生。

不少“生于六十年代”的北京人可能听到过自己的哥哥、姐姐这样向父母拜年:

“爸爸同志、妈妈同志,春节好!”

连年夜饭,有的都是在公共食堂解决的。

平日里粗粮细做难见荤腥,除夕夜的富强粉肉馅饺子就显得分外香。

崇文区幸福大楼居民欢欢喜喜过春节

对于孩子来说,春节永远是快乐的。糊个纸灯笼,红色小鞭炮拆开来单个儿放,都能让快乐延续一年。

70年代的春节:改革味儿

风起云涌的70年代,从“上山下乡受教育”到“恢复高考”,从“打倒美帝”到“中美建交”,从“文革”到改革开放,在时代巨变的浪潮中,北京的春节越过越充满了“改革味儿”。

70年代初期,物质还不够丰富,买个年货甚至要批条子。

春节置新衣,好容易扯到布了,还要在自己或者邻居的缝纫机上连夜赶出来,在初一那天穿上,这可不是每个人都能享受的。

娱乐节目远没有今天丰富,能够买台收音机,年三十围着一起听就很幸福了……

一家人围在收音机前听广播

排队给远方的亲人打电话也成了过年一景,那个年代号召知识青年下乡,城里的家庭难得相聚,因此这个电话尤为珍贵。

东单电话局成为人们打电话常去的地方

到了70年代后期,吃的东西越来越丰富了。大核桃巧克力、话梅糖等恢复生产,蛋香饼干、香酥饼干、特制蛋糕、巧克力棍糖等11种新产品安排生产供应。

人们放鞭炮、包饺子、发压岁钱、互相拜年,这些传统习俗没有丢。

80年代的春节:开放味儿

进入80年代,北京几乎改变了一个国家庆祝春节的方式。

1983年,央视第一届现场直播的春节晚会一炮打响。

1983年中央电视台春晚现场

李谷一一口气唱了《乡恋》等七首歌。后来《难忘今宵》几乎成了每届晚会的结束曲。

过年看春晚,几乎成了全国人民的“春节标配”,生产了无数人们耳熟能详的“大腕”。

姜昆、李文华在春晚表演相声

一度停办的庙会恢复了,许多传统小吃也重新回到了人们的生活中。

1985年骑驴逛庙会是北京白云观庙会的一绝,备受儿童们的欢迎
1988年,买盏龙灯欢庆龙年

80年代,年礼的文化味儿渐浓,明信片、贺卡、挂历流行起来。曾经风行一时的暖瓶、脸盆、枕巾、台布,问津者日少。

同时,彩电,冰箱,洗衣机,录音机四大件开始走进寻常人家。过年的时候,人们纷纷置办大件。

人们兴高采烈地抱着牡丹牌电视机

京城也刮起了一股“彩色旋风”,街头出现了西服、夹克、牛仔、羊绒衫、防寒服、皮大衣,单调的黑灰蓝被打破。

人们用各式各样的衣服,以自己的方式与新时代对话。

90年代的春节:小康味儿

九十年代,人们的生活越过越好,春晚也办的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人因为春晚一夜爆红。

1990年春晚,宋祖英以一首《小背篓》唱红中国,此后连续24年登上春晚舞台。

同在90年春晚火遍全国的还有赵本山。他和黄小娟的小品《相亲》给大家带来无数欢乐。

倪萍和赵忠祥的经典搭档,成了无数人对春晚的记忆。

1991年央视春晚,倪萍赵忠祥首次搭档

90年代中期,人们不满足于在家过春节,开始把春节当成黄金周。

1996年12月,海南、昆明、厦门、武夷山等国内热门路线就已经爆满。那年北京春节旅游过年的人数在10万人上下。

从这个时候开始,春节,不仅有成亿的人往家赶着团圆,却又有成亿的人往外跑。

进入2000年,北京的流动人口越来越多。

地铁北京站挤满了归心似箭的旅客

北京近郊地区甚至经历了人口爆炸式增长,有媒体统计,过去十年原本人烟稀少的通州、昌平地区,人口年增长率超过10%。

一到年关,大大小小的车站,如潮的人群,成了京城一景。

北京站检票口,旅客即将搭上回家的列车

上演着“空城记”的北京,仿佛进入了冬眠,抖落一身的浮尘,享受片刻的宁静,等待来年的喧嚣。

今年,你的春节,又是什么味儿?

来源:微信公众号 芝麻匠通讯社

}

五六十年代商业工作的主要任务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工业生产属于全民所有制经济,农业生产主要属于集体所有制。在全民所有

制经济内部,生产资料及产品的分配,是按照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由国家直接分配的,不需要经

过商业流通。集体所有制经济内部基本也是同样的分配形式。保留商品交换的领域仅在集体所有制与

商业部门起到枢纽作用,

一方面把农副产品收购过来,

供应轻工业部门和城乡人民;另一方面把农业需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和轻工业品,从工业部门采购过来

供应农村。所以,关于当时商业工作的职能和定位,正如周恩来总理在《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

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中所指出的:“商业作为联系生产和消费、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的纽带,不

仅担负着满足居民生活需要和一部分生产需要的任务,还担负着为国家积累资金的任务,而且也担负

着促进工农业生产发展的任务。”

商业部门要搞好供应和分配。

当时北京一年大体计划要供应

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冬天的大白菜供应。大白菜集中成熟的时间很短,主要在

月开始下雪时,大白菜就大批进城了。打个形象的比喻,现在大街上看到的到处是汽车,当时在大

街看到的到处是大白菜。北京市财贸部动员部里所有人到各机关分大白菜,按照储存五个月的时长和

人口定量进行分配。通常年景下,为保证质量,砍大白菜之前三天不能浇水,菜砍下来以后要晾两天

那时比现在的大白菜储存质量高。

大白菜通常用报纸包着,

直到全部吃完都不会坏。

月,白菜吃完后,春季菠菜就接上头,其他菜品陆续也都逐渐接茬供应了。

在商品奇缺的情况下,如何做好供应和分配,让大家满意,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那时我们不断研

究哪些商品要定量,哪些商品要控制销售的分配方案。方案比较成熟了就报市委,由市委决定后贯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80年代供销社主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