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容易情绪失控是什么原因怎么办?作为父母,该怎么教会孩子控制情绪?

孩子情绪失控时,家长们应该这样做!

  孩子和成人一样,也会有情绪失控的时候,面对孩子的失控情绪,爸爸妈妈们是否会手足无措呢?到底该如何应对孩子的坏脾气,怎么让孩子学会情绪管理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1、首先家长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这点非常重要,但却又很容易被忽视。父母只有自己情绪稳定,才能去帮助孩子处理情绪。

  当感觉到自己的情绪快要失控的时候,要先处理自己的情绪。父母自己情绪失控的时候去"教育"孩子,孩子的情绪只会更糟糕。

2、让孩子学会交流,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

  很多孩子之所以发脾气,完全是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和别人沟通,导致情绪失控,所以没办法只能通过这种方式。

  作为爸爸妈妈,一定会教会孩子正确地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

  不开心,可以倾诉;有觉得委屈,那就把委屈说出来,发火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只会让自己的心情变得更差。

3、和孩子建立爱和信任的关系

  关系是情绪调节的基础。当你情绪特别激动的时候,一看到自己最亲密的那个人,马上就觉得平静踏实多了。

  孩子情绪失控,你实在没有办法安抚,把交给和他亲密的人照顾。

  所以,如果你和孩子不够亲密,孩子还不那么信任你,请多陪孩子,让孩子感受到爱和温暖,也会更信任你。

4、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法,让孩子的情绪得到舒缓

  这里所谓的转移注意力,并非就是忽略孩子的感受,而是通过别的方式来排解他的不快。

  有时候,孩子有情绪,并不一定都愿意说出来。或许他们希望晚一点再倾诉,那么就请给孩子一点空间,你陪着他就好。

  比如说孩子不想说,只是默默掉眼泪,那就给他一个温暖的怀抱,让他稍微舒缓一下,再进行沟通。

  应该接纳孩子的情绪,比如当孩子生气想打人的时候,生气的情绪是应该被接纳的'。

  教孩子有效发泄自己情绪的方法,比如运动、大喊、大哭、唱歌,或者通过谈心的来释放自己内心的压力。

6、给孩子宽心,永远做孩子坚强的后盾!

  告诉孩子事情为什么发展到让他情绪失控的地步,分析问题,并给予相应的建议!

7、家长做好榜样,让孩子受到良好的熏陶

  很多爸爸妈妈自己就经常动不动发火,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情商很低,孩子天天耳濡目染,难保不会受影响。作为新时代的父母亲,应该首先做一个高情商的人,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才是最好的教育开端。

  总之,要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除了给孩子足够的陪伴和爱外,还要及时给孩子谈心,当个倾听者,而不是埋怨者,这一点对于如何处理好亲子关系也起到很关键的作用!

【孩子情绪失控时,家长们应该这样做!】相关文章:

}

文/囧囧妈育儿(专注优质原创文章,拥有本文版权,欢迎家长们转载分享)

小孩子发脾气,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现象。但是怎样去应对孩子的脾气,不同的家长有不同的做法。有些父母耐心多一点,可能会温言哄劝,让宝宝的脾气逐渐平复下来。

有些父母性子急躁一点,可能就直接把孩子打一顿、骂一顿了事,至于孩子的脾气是否能够得到有效化解,这就不是他们所重点考虑的问题了。

晚饭的时候,大家都围坐在桌子旁,正准备拿起碗开吃,娜娜却把碗往旁边一推说:“我不想吃白米饭,只想吃蛋炒饭。”

奶奶说:“今天没做蛋炒饭,但是我们有很多菜,等明天再给你做蛋炒饭好不好?”娜娜却坐椅子上一动也不动,还不停的嚷嚷着,没有蛋炒饭,她就不吃。

爸爸看她这么不讲道理就对她吼道:“小孩子吃饭不可以挑三拣四的,你如果不想吃,那这一顿就饿着。”娜娜瞬间大哭起来,还边哭边说:“你们都欺负人,都不爱我。”,妈妈一边哄她一边往她碗里夹了一个水饺说:“你要是不想吃饭,就多吃几个水饺吧!”,娜娜这才慢慢停止了吵闹,开始好好吃饭。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这本书中提到:“我们常常不能理解,孩子们为什么会因为一点很小的事情,就哭闹个不停。”

一方面因为孩子小,对情绪的调节能力就没有那么强,另一方面,随着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主见,不愿意什么事情都听大人的,有时候你让他这样做,他偏要那样做,如果大人强行制止,他们就会通过发脾气的方式来发泄自己的不满。

一、孩子发脾气的原因有哪些?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

孩子就像父母的一面镜子,父母有什么样的行为习惯,就会通过孩子表现出来。一个脾气暴躁的家长,是很难培养出性格温和的孩子的,因为你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学习的参照物,因此每当看到孩子发脾气的时候,父母首先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是不是出现了偏差。

我们有时候会看到有一些孩子想要什么东西,就希望立马就能够拿到手,一点都不能等待,如果父母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就撒泼耍赖,躺地上不起来,这种情况一般都是父母溺爱的结果。

父母一旦对孩子的这种行为作出妥协,那么孩子以后就会以此作为要挟父母的筹码,来为自己谋取更多的利益。

3.想要吸引父母的注意

很多父母平常工作都很忙,很少有空陪孩子,孩子可能就会通过发脾气的方式来吸引父母的注意,希望父母不要忽视自己的存在。

这时候孩子非常渴望得到父母的情感抚慰,父母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该尽量停下手头的工作,来陪伴孩子。

有时候孩子因为事情的结果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效果而发火,比我我家大宝小时候经常因为堆积木堆到一半的时候倒了而发脾气,这时候我都会耐心的劝他再来一次,发脾气不会让事情有任何转机。

随着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他们希望能够掌控局面,想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但却常常因为太着急而把事情搞砸了,而一旦遭遇了挫折,坏情绪就会接踵而至,这是孩子抗挫折能力差的一种表现,不过只要父母善于引导,孩子的逆商慢慢也会得到提高。

孩子发脾气的原因是各种各样的,父母如果想要减少孩子发脾气的次数,就要先观察和了解孩子发脾气的具体原因是什么?再通过合适的方法加以引导,才能让孩子不至于陷入负面情绪的泥潭中。

二、孩子发脾气的危害有哪些?

俗话说:“气大伤身”,孩子总爱生气发火,容易给身体带来各种不适,例如有些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喜欢大吼大叫,这样强烈的情绪波动,会造成气血上涌,从而导致昏阙。经常生气,还会使身体产生毒素,引发各种疾病。

脾气不好的人很难交到朋友,因为没有人能够长期忍受一个坏脾气的人,孩子小时候发脾气,人们还可能因为年龄小而原谅他们,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如果还是喜欢发脾气,人们就会认为这个孩子性格不好,不好与人相处,大家就会慢慢远离他。

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那些脾气暴躁的人容易吃暗亏,有时候一件事情明明自己有理,但是因为你脾气不好,可能会给人造成一种错觉,认为这是你的错。愤怒还容易使人失去理智,做出错误的选择和判断。

孩子发脾气是一种情绪失控的表现,这种负面的情绪表现会给孩子带来各种不好的影响,如果想让孩子摆脱这种负面情绪的影响,父母就要帮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让它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三、父母应怎样引导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绪?

1.家长首先要控制自己的情绪

我们前面提到过,孩子之所以爱发脾气,多半是因为身边有一个容易情绪失控的父母,所以父母在孩子发脾气的时候,首先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受孩子的影响,跟孩子较劲或者用更加恶劣的脾气来压制孩子,而是要用平静温和的语气来与孩子进行友好的沟通。

2.教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

哈佛医学院心理学家Susan David说:“只有当我们能准确地识别出自己的情绪时,才更能够辨别出影响了我们感受的确切原因。”

管理情绪的第一步,就是让孩子能够识别出自己的各种情绪。例如正面情绪:高兴、激动、乐观、积极等,而负面情绪有:消极、低落、沮丧、忧郁、暴躁等,只有当孩子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情绪以后,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将负面情绪转变为正面情绪。

作家雷布斯说:“孩子冲你发脾气,是想让你走进他的内心解决问题。”

所以当孩子情绪不稳定,冲我们发火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接纳孩子的情绪,耐心倾听孩子的诉求,了解孩子发脾气的原因,然后再对症下药,使用正确的方法帮助孩子化解情绪。

4.帮助孩子“良性的发脾气”

儿童心理学者黛博拉·麦克纳马拉博士认为:“让孩子将脾气发完,而不要试图阻止孩子发脾气。发脾气本身是无害的,阻止发脾气才是。”

由此看来,适当的发脾气对孩子的身体来说是有益的,但是我们却不能任由坏情绪泛滥成灾,而是要让他们良性的发展。例如让孩子把自己的情绪记录下来,或者对着枕头捶打几下等等,总之就是在不损害他人的情况下,让孩子把心中的不满发泄出来。

在人的一生当中,情绪是与我们相伴相生的,只有管理好情绪,做情绪的主人,才能让我们的生活不被它所困扰。孩子发脾气是他们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经历,家长只有掌握好的方法,才能帮助孩子提高自控力,良性表达自己的情绪!

}

最近很多家长反映,面对孩子,就是控制不住情绪,发脾气以后呢,也会后悔,苦恼!这节课呢,我们从科学角度讲一下,为什么母亲容易对孩子发脾气,如果没有控制住发了脾气,应该如何补救,采取哪些行动呢?

在家庭中,母亲可能是和孩子在一起时间最多的人。她们的情绪对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那么到底有多大呢?

咱们首先来看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心理学教授的“静止脸 ( Still face) "实验。

这个实验中,研究者让一个母亲先和孩子自然的互动。孩子非常开心,也积极响应。然后母亲再换成一个没有表情的脸,就是无论孩子怎样做 ,母亲都一脸面无表情。这个实验中,孩子是如何表现的呢?第一步, 实验之初, 母亲与孩子正常互动,孩子很开心。第二步, 静止脸实验开始, 母亲变的面无表情。 第三步, 孩子已经发现不对劲了, 开始想办法引起母亲注意。 第四步,孩子继续尝试让母亲与自己互动,但是母亲仍然面无表情。最后孩子开始崩溃大哭。研究表明, 在母亲对孩子毫无反应的这段时间, 孩子的心跳加速, 体内压力激素增加,如果持续下去,他大脑关键部位的细胞可能死亡!

这个实验结果是不是让你感觉很震惊, 你一定也没想到, 母亲对孩子的回应, 对孩子的情绪有这么大的影响。我有一本书里有个故事,故事主要内容是一只可爱的企鹅孩子向我们讲述, 它和它妈妈之间的一次经历。下面咱们一起来听听, 故事是这样的:

今天早上, 我妈妈发脾气,冲着我生气地大叫。

结果,吓得我全身都散开飞跑了

我的脑袋飞到了宇宙里。

我的肚子落入了大海里。

我的翅膀掉到了热带丛林中。

我的嘴巴插在了高山上。

我的尾巴呢? 它在街上就像是个谜。

我就剩下了一双脚,跑啊跑....

我想叫,但没有嘴。我想找,但没有眼睛。

跑啊跑,到了傍晚跑到了撒哈拉大沙漠,我累了。

这时一个大影子罩住了我。

是我发脾气大叫的妈妈开着大船来了。

她已经把那些丢掉的部分给找了回来,并把他们重新缝好连上。

最后找到了我的脚,这下全缝好了。

对 不起!'发脾气大叫的妈妈对我说。

然后我们就开船回家了。

不知道听完这个故事以后,你有什么感受?

我听完以后,很心疼的感觉。最后虽然缝起来了,但这个过程孩子有多疼,而月会留下满身伤痕!可是, 一句“ 对不起“ , 孩子就原谅了我们: “只要改就还是好妈妈! " 孩子无条件地爱着我们!我知道,你一定也很希望可以对孩子和颜悦色,可是不知道为什么,面对孩子,总是那么容易悄绪崩溃和焦虑,接触过的很多妈妈都跟我抱怨了她的这份无奈和内疚。

其实啊,这种焦虑是人类的天性。为什么母亲见到孩子容易焦虑和情绪失控呢?

这就要说到大脑里的杏仁核和脑岛这两个区域。科学家做了一个实验, 让母亲们看三种人的脸, 一种是自己的孩子, 第二种是熟悉的别人家孩子,第三种是陌生人。在这三种情况下, 母亲的大脑活跃程度是不一样的。杏仁核掌管警觉和负面信息,看陌生人的脸时,母亲的杏仁核特别活跃,因为不熟悉,容易有警觉的情绪产生。但是看到自己的孩子,母亲的杏仁核还是很活跃,是因为母亲一看到孩子的脸, 就会不自觉地担忧。

再说脑岛这个区域, 能帮助我们体察对方的情绪。而且, 关系越亲密, 传递情绪就越难控制。有时候, 我们没有觉察到自己的内心情绪波动,但是身体和行为会有异常。母亲的脑岛在异常活跃的时候,容易感受到孩子的各种情绪, 尤其是痛苦这种负面情绪, 所 以母亲会更焦虑。

总之, 母亲在看到孩子的脸时,大脑里的很多区域都在活跃, 本质是为了更加警觉、保护照顾自己的孩子, 但同时, 也就有了焦虑和情绪失控的副作用。

那么是不是妈妈们有了负面悄绪就只能忍呢? 当然不是。对于妈妈们而言, 直正的情绪管理, 绝对不是一个“ 忍” 字。如果我们想从根木上控制悄绪, 那便要学会合理发泄自己的忍耐与不满, 而不是积压。当我们小情绪会表达出来时,大脾气才不会爆发。那么管理小情绪最好的办法,便是让情绪流动起来。怎样让情绪流动起来呢?你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 一 点 : 吼完后的安慰与道歉要及时。

对于孩子而言, 他们 在被吼之后, 最担心的问题是妈妈还爱不爱我。倘若你控制不住吼了孩子后, 记得事后给予孩子安慰, 告诉孩子你依然爱他,并为自己一时的冲动道歉, 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而不是让孩子对妈妈产生恐惧。

第二点: 及时 转 移注意力。

很多妈妈在面对孩了犯错时,总是忍不住新账旧账一起算。共实面对孩子犯错, 如果不想出现大吼大骂失控的状态, 妈妈们可以尝试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比如, 孩子犯错, 让孩子自己先回房间反思, 或换孩子爸爸来处理 。还可以有意识地转移话题或做点别的事情来分散注意力,比如发现自己要发脾气的时候先去洗个热水澡。处在剧烈情绪状态时,暂时离开惹毛你的人,找个安全的地方让自己静一静, 比如回自己的房间听听音乐等等。

第三点: 多进行换位思考。

孩了犯错时,不妨多尝试和孩子换位思考。比如你可以先问问自己,孩子犯错, 你希望怎么样? 是打骂孩子一顿?还是希望孩子承认错误道歉?

在内心回答完这些问题后, 就把这句话反转思考。把“ 孩子” 换成“ 我” , 例 如,“ 我希望打骂孩子一顿“换成“ 我希望打骂我一顿“ “我想要孩子承认错误道歉。”换成 “我想要我承认错误道歉。” 而后, 根据换位思考的感受与想法, 理智采取下一步行动。

第四点: 适时隔离 。

很多时候妈妈之所以对孩子的小错不能容忍,在于妈妈与孩子相处的频率和时间太长。 偶尔适当与孩子分开, 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在其他环境里放松后,回家情绪状态会更好。

第五点: 自我反思和成长。

小时候受过创伤的成年人,通常会无意识的把原生家庭受到的伤害投射到自己的孩子身上。 也就是说,如果妈妈小时候在原生家庭甩被吼骂长大,那么她可能也会控制不住用吼骂的方式养育自己的孩子。所以,作为父母自己也要学会管理情绪,反思自己,不断成长。

现在呢, 我们再来一起回顾一下这节课的内容。这节课你了解了母亲总是容易对孩了悄绪失控的原囚。那么该怎样减少对孩了的伤害呢?我讲了五点建议: 第 一 点 : 吼 完 后 的 安 慰与道歉要及时; 第 二 点 : 及 时 转 移 注 意 力 。 第 三 点 : 多 进 行 换位思考; 第 四 点 : 适时 隔 离 ; 第 五点: 自 我反思和成长。

最后希望朋友们多学习家庭教育,做智慧父母,培养优秀孩子。每天进步一点,让我们和孩子共同成长!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孩子容易情绪失控是什么原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