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的有些小孩不下楼去楼下的院子里玩耍,非要在上面跑来跑去怎样防止孩子影响到楼下楼下的住户?

2022年8月17日,四川成都,成都多个气象站破历史纪录,连续7天高温红色预警。图/IC photo

郑纤的猫不回家,整日蹲在院子里吹风扇。两个风扇摇着头,对着她养的花儿扇风,给这些植物续命。

唐文静的孩子停了课,幼儿园毕业典礼眼看无法举行。梁伟穿着皮鞋都觉得烫脚,雷鸣想买根冰棍会为了150米路放弃。交警王猛的贴身背心脱下来,析出了一层盐晶。

8月12日,中央气象台发布今年首个高温红色预警,这是我国高温最高级别预警。四川、重庆、陕西、湖北等地部分地区出现4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天气。其中重庆西南部和北部、四川简阳等局部地区达到41~43摄氏度。

此后连续8天,川渝地区都在高温红色预警的核心区域。

8月17日,重庆北碚最高气温44.7摄氏度。四川达州、遂宁、南充、宜宾等地冲破41摄氏度。连日来,川渝地区的气温一直牢牢占据着全国高温排行榜的前十名。川渝地区已成为全国高温中心。

嘉陵江河底的浅滩隐隐约约露出来,在这个夏天,高温、缺水的循环让川渝地区的人们不得安睡,不想出门,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尽可能避暑消夏,试图熬过这个60年一遇的酷热夏季。

除了高温,川渝也在缺水。作为水电大省,四川今年的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51%、水电站蓄水位列历史同期最低位。

缺水带来用电紧张。从7月开始,川渝两地多次出台各类文件,对企业进行限电措施,全力保障居民用电,8月17日这一天,成都的商场几乎全部关闭了公共区域的电灯,节能以保证居民用电,防止断电给高温天气中的居民造成严重影响。

8月17日下午,成都市政府发布消息称,未来24小时成都多地将迎大雨。重庆的人工增雨也蓄势待发,100多个气象高炮做好了准备,等待那朵合适的云。

不敢走150米去买冰棍

坐上从家里往返工地的有空调的地铁,对雷鸣来说是每天的工作中,最愉快的时刻。

8月15日上午8点,他走出家门,哗啦一下先撑开伞。头顶上的太阳白晃晃的,加快脚步,他迅速地走进离家只有50米的地铁站,一摸额头,一手的汗。

“我这辈子,几乎就没有在夏天打过防晒伞,今年第一次。”作为成都某市政道路工地的工程监理人员,他每天的工作主要是检查安全文明施工,比如喷淋、降温降暑药品发放等,在这个夏天,防暑降温这部分的工作,变得比往常更加重要。

9点钟,雷鸣准时到达工地,第一件事是闷头喝上一杯菊花茶。茶水一桶一桶泡出来,一天要消耗两大桶。因为天气太热,工地上专门买了个冰柜用来冻冰块。2升的大桶,冻出一整块冰,整个扔进泡茶的保温桶里。

“一天消耗三四坨冰块吧。也是今年太热,往年喝茶就喝茶,哪儿还有冰块这回事。”喝了茶,他开始检查药品,发现藿香正气水已经又见底,“每个工人发一盒,一盒12支,大概够他们喝上一周多。”现在,只要是开工的日子,上工前每个工人会先喝一瓶藿香正气水,这也是往年没有过的事情。

雷鸣说,这个市政道路工地本来应该在8月份验收,现在看已经不可能实现。根据《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应当停止当日室外露天作业。“一旦高温预警,所有的施工工地就都被要求停工。往年高温预警基本只有一两天,今年动辄小一周。”8月11日,成都发布2022年首个高温红色预警,从这天开始,成都已连续8天发布高温红色预警。

温度在37℃以上、40℃以下时,工地也能开工,但室外露天作业时间累计不能超过6小时,且在气温最高时段3小时内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雷鸣所在的工地上,工人们早就开始错峰上班。每天上午从6点干到9点,下午则是4点到7点。避开日晒高峰段,同时也在国家要求标准之内。

从上午9点到下午4点,不上工的时间段,雷鸣和工人一起呆在有空调的板房里,但仍然热得心头焦躁。菊花茶一天要喝四五大杯,冰棍也想吃,但因为小卖部距离工地150米的距离,他从来只敢想想,绝不行动。

8月12日,成都市政府发布持续高温天气安全防范工作提示,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合理安排室外作业人员工作时间,避开上午11点至下午3点的高温时段,以及落实工作场所防暑降温措施。政府同时提醒带电作业人员,作业时务必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严防大量出汗导致人体阻抗下降引发触电事故。

2022年8月18日,在成都地铁站内吹空调的市民。受访者供图

躲进商场吹空调是个好选择

雷鸣的女儿今年4岁,因为7月成都的疫情,幼儿园已经放假三周了。本来这周一该复课,因为高温,幼儿园继续放假。“什么时候恢复不知道。等通知。”家长群里,老师天天都在发短信,提醒家长不能贪凉带孩子去河里游泳,以及空调不能吹久了。

开展防溺水宣传教育,加大未成年人监护力度,是这一轮高温中,成都有关部门关注的重点之一。水库、河流、沟渠和池塘等重点水域的巡查检查比往日更多,安全警示标志和防护设施也被一轮轮检查、完善。

女儿现在已经基本不出家门,天天呆在家里玩。雷鸣觉得孩子看动画片太多,但也没有什么其他办法。“以前早上要出去耍小半天,晚上吃了饭再出去耍几个小时,现在最多就是晚上9点过后下楼在小区里和小朋友们玩一下。”

2022年8月18日,成都某小区游泳池里玩耍的小孩明显增多。受访者供图

孩子自己也不想出门,觉得太热。偶尔想出门,也是去商场玩,除了可玩的东西多,主要还是商场里“不热”。

唐文静的孩子则因为酷热,干脆待在北川奶奶家不回成都。

唐文静的公司在成都崇州工业园,这里集中了大量家具厂。她印象里,厂区7月5日开始陆续限电,8月14日起,为了确保民生用电不出问题,四川省大部分工业电力用户生产全停。“放高温假,让电于民”。

工人宿舍带不动所有空调一起开,20多个人常常挤在一两个房间里呆着,或者干脆白天出去蹲在商场里吹空调。躲进商场在许多人看来是个好选择。在四川内江,多个商场在这段时间延迟关门时间,原本22点关门,现在基本都延迟到23点。

据国家电网微信公众号,8月16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辛保安表示,要发挥大电网资源配置作用,组织跨区跨省余缺互济,最大限度支援川渝地区电力供应。

“这个天出去跑业务,客户都得是生死之交”

身为贷款经纪人,重庆人梁伟和同事日常需要出去跑业务,所以都很关注天气情况。“热到吓人。‘热’就是现在最热的话题。”具体有多热?他声音提高好几度,“穿皮鞋走路都烫脚!”

他从小生长在这座以热著名的城市里,但和现在比,他觉得以前的热都稀松平常。现在,每天早上9点钟的太阳,如同以前的11点,白得发亮,让他晕眩。

“这个天出去跑业务,那客户都得是生死之交。”梁伟所在的公司,领导都开始让他们尽量不要出门,往年夏天公司会发放一些水果和饮料,今年,风油精等防暑药品成了必备。

太热了,他一刻都不想在室外呆。他发现跳广场舞的嬢嬢们都消失了,观音桥下空空荡荡,难得清静。

8月15日上午,因为一单难以推脱的业务,梁伟从家里坐地铁去客户家。“喔唷我的那个天!我身上的汗流下来,几步路又干了。我差点都要昏过去。”吭哧吭哧走完一段路,他想打个车,手机掏出来,“设备过热”的提示让他抓狂。一步步拖着脚走到客户家,对方已经在楼下等候,“说怕我中暑。”

出租车司机们依然跑在路上。8月16日下午4点,家住重庆九龙坡区的王师傅从搭档手里接了车,又开始12小时的工作。

这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刻,气温显示43至44摄氏度。他遇到的第一单客人是去附近的医院做核酸,客人一下车,他转头就接到一个去南坪万达广场动漫水世界的单。这单跑完后,王师傅也没离开,继续在门口排队等候。“现在我们出租车都不去什么观音桥之类的商圈晃了,根本没有人。只有这些水上乐园、公园之类的地方才有客。”他掐指算了一下最近跑车的等待时间,“在这些地方排队等上客,运气好20分钟,运气不好40分钟很正常。”

这一天,他在40多分钟的等待后,终于等到了玩耍完毕的一家三口。他们的目的地是附近的古镇,靠近江边,相对凉爽。

生意在疫情和高温的叠加下很不理想。“我最少的一天,一共挣了37块钱。”他叹口气。

王师傅跑晚班,好的时候一个班还能挣个100来块,他的白班搭档已经连续几天没有收益,只能挣出“板板儿钱”(出租车份子钱)。

2022年8月17日,重庆解放碑步行街,市民冒高温出行。图/IC photo

“滚滚”一天放风1小时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以下简称基地)的“滚滚”(人们对大熊猫的爱称)们,在这个夏天几乎不到室外嬉戏了。

“只要温度超过26度,我们就要考虑高温风险。”一位基地的工作人员解释,因为体型庞大,又对体温上升“没有太大概念”,成年大熊猫在高温天气下不懂得去树下躲阴凉,或者自己跳水池降温,“蹲在太阳底下多晒一会儿,就开始张嘴哈气,这就是已经中暑了,我们就得赶紧去冲水然后收猫。”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天热后,基地只会在早晚清凉时候放猫,在特别炎热时,更会限制在早上极短的一段时间。“这两天我们就只有上午6点半到8点这个时间段,让大猫出来耍一会儿。小猫直接都是室内待着。”

空调和冰块仍然是各家动物园防暑降温的主要手段。大约8升的冰块,成都动物园每天要消耗100多个,几乎是往年的两倍。

“所有的动物都受到很大影响,当然高海拔和高寒冷地区的动物受到的影响会更大些,除了大熊猫,还有金丝猴。”据成都动物园的工作人员介绍,金丝猴的室内区与室外区没有人为隔离,但大多数时候猴子们也不愿意出来活动。

长乐野生动物繁育场里,一共养了七八百只禽类,包括天鹅、斑头雁和红腹锦鸡。繁育场负责人周明说,已有100多只亚成体的小鸟在这个夏天因高温天气死亡。“刚孵化出来不久,受不住。”他粗略算了一下,占比大约10%。

剩下的鸟儿们也不好过,成天张嘴哈气。周明心疼得紧,琢磨着怎么能让鸟儿们能过得好一点。他搞来一台300升的撒药机,装上水,每天两次对着树丛喷淋降温。小鸟们躲在树叶下,啄啄羽毛,歪着脑袋,这是它们一天中最放松的时刻。

2022年7月6日,四川成都动物园,一只大熊猫准备享用“果冰”。近来,成都市持续高温天气。图/IC photo

高温对成都的交通状况造成的影响,可以从三环路最近略微增多的追尾事故一窥。成都交警王猛说,“太阳直射,加上很多司机没有准备墨镜,阳光刺眼会导致判断时间延迟,所以追尾事故经常发生。”

作为街面执勤人员,王猛每天仍要穿着全套制服执勤。身上衣服湿了干,干了湿,已是常态。白天上班时,偶尔能回单位上个厕所、喝个水,或者在附近的商场里坐着休息一下。商场还比单位更凉快些——成都各事业单位最近要求节约用电,空调不得开到27度以下。

入夏以来,王猛已经用完了三瓶防晒霜。对他来说这玩意儿不可能达到防晒黑的作用,但是可以保证裸露出来的皮肤不被晒起水泡。今年他所在的单位对于防暑后勤保障空前重视,防晒霜不限制使用,单位里随时冻着冰水,每次回去的时候,王猛都整一瓶出来喝。

但所有的消暑办法里,他最喜欢骑摩托的时刻,有风微微吹起,带来些些凉意。

高温酷暑下,消防员也在随时待命。8月15日11点58分,泸州市合江县白沙镇消防站接到出警任务:一辆面包车自燃。

消防员王小峰迅速把橘红色的作战服往身上套,腰带、鞋、头盔,行云流水,一一就位,按照规定,接警一分钟内,消防车必须全车驶出车库。

作战服有七八斤重,光是加了钢板的鞋子就有三斤左右。出警时必须全副武装,甚至连氧气罐都是必备。这一天,因为出警地是开阔地带,王小峰和战友们免去了氧气罐的负重,即使如此,汗还是在穿上装备后的第一秒钟就开始流,迅速打湿他穿在里面的体能背心。

到达现场后,王小峰第一判断是自燃。但是调出车辆监控后他发现,火苗是从面包车底部开始的,“蹲下去一看,底盘上有稻草燃烧后的痕迹。”

做消防员15年,王小峰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农村道路两旁常晾着稻谷草,也常常有车开过时将稻草卷入车底。但是因为稻草摩擦引起车辆燃烧确实罕见。主要还是太热、太干了。”

除了灭火还有其他的任务。7月底,由于周边部分村镇缺水。白沙镇消防站给村民们送了几趟水。

到了8月16日,送水的压力突然大了起来。仅16日这一天,王小峰和同队的战友送水4趟,第二天,这个数字增加到了6趟。

同样的场景,在四川多个地区都在出现,消防员们开着消防车,把水拉到居民“家门口”,解决缺水居民的燃眉之急。

2022年8月18日,受高温影响,重庆市南岸区南山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工作人员坚守岗位,实时查看各个防火瞭望点情况。图/IC

四川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肖红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夏季四川盆地高温主要受两个系统影响:一个是青藏高压,另一个是副热带高压。“7月的第一次高温就是因为青藏高压,而这一次,则是由于副热带高压加强西升控制四川盆地造成的。”她说,在高压影响下,白天空气晴朗,太阳辐射增强,气温迅速升高,“从最新资料来看,四川盆地大部地方在8月23日以前都将持续高温。”

高温令许多红外线测温闸机失灵。徐赛宇已习惯在过地铁闸机时被拦下。被拦下后,先退出去,等几秒钟再走一次,顺利通过。

文燕所工作的医院,每天都有人不能通过医院闸机,“一般都喊他们去旁边对大风扇吹几分钟。”

这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因为室外温度过高,曾经用红外线判断发热人员的手段已经不太够用。“很多人经过的时候,成像仪都是红通通的。”一名医院工作人员说,现在,闸口处的工作人员只能人工询问,初步判断他们应该去其他病房,还是该转入发热门诊。

在前所未有的高温里,63岁的郑纤在家里装了4个风扇。2个风扇放在卧室,2个放在花园。

虽然有风扇吹着,但吹出来的都是热风,半夜里,郑纤翻来覆去一身汗,好不容易干了,稍微动一下,又一身汗。

“很煎熬很煎熬。”她没有其他词语形容酷热带来的感觉,“成都从来没有这么热过。”家里的空调在这个夏天突然出了问题,空有运转却不制冷。女儿在外地,心急火燎网上下单给她买新的,打开网页一看,至少要一周后才有货。

家里三只猫,小的那只每天晚上钻进卧室,蹭风扇、躺凉席,另外两只则干脆不回家,在后院的小桌上蹲着吹风扇。那两只风扇是冲着家里的花花草草吹的。郑纤每天浇水,但花像喝不饱,今天浇,明天再看,又干了。

酷暑让她放弃一切不必要的出门活动。一周一次和老友们的聚会放弃了,偶尔出门转转街的习惯也放弃了。8月17日下午,她从小区北门出,给丈夫买了点下酒菜和第二天的早饭,转到南门回家,走了共计不到400米。

出门时她包里总会揣上一瓶果汁,戴上一顶硕大的遮阳帽。帽子是女儿旅游时买的,以前从来没有过出镜的机会,在这个夏天,它成了郑纤的出行必备品。

最近,开车走在江边时,王师傅余光瞄着河道,心里总觉得不得劲儿。他从来没见过这样的重庆,印象里,八月的嘉陵江应该江水暴涨。曾经他觉得下暴雨很烦人,现在他和整个重庆市的人一起,翘首以盼一场降雨。

2022年8月17日,重庆市露出部分河滩的嘉陵江。受访者供图

据媒体报道,8月16日下午,在“2022年重庆市高温抗旱新闻发布会”上,重庆市气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重庆已经做好人工增雨的准备工作,正在等待云层高度、水汽等指标都合适的气候条件。“一旦符合条件,全市266个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点、107门高炮、96台火箭和近600名作业人员将会及时开展作业。”

8月17日,成都市政府发布消息称,未来24小时成都部分区县将迎大雨。18日下午4点,闷热的成都依然多云,郑纤推开窗户往外望,那场雨还没到来。

(文中郑纤、王猛为化名)

编辑 胡杰 校对 李立军

}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对于鬼片都有一种特别的爱,尽管害怕却是最喜欢。而说到厉害片(代替鬼片这个词)很多人会想到国外,毕竟当年的《贞子》、《午夜凶铃》等等还是相当雷人的。但事实上还有一个国家的厉害片也是挺不错的,那就是国外。

在我的认知里国外最出名的除了人妖也就是厉害片了,其实国外有很多好的厉害片,在厉害的基础上又融合了其独特的民俗和宗教信仰,这让国外的厉害片总体有种独特的魅力。比如《死神的十字路口》、《厉鬼将映》、以及《变鬼》系列等等,都是一些比较出名的电影。

有人可能不知道,国外的厉害片除了拥有上面说的特点外,还有一个另外的特殊之处,那就是有不少国外厉害片是根据真实的诡异事件改编成的,比如那部最出名的《婴尸》,《鬼妻》等等,都是根据媒体报道过的真实事件改编的。而今天我分享的这个电影就是这种类型的影片——《怨鬼之家》。

这部片子是2011年上映的,也就是九年前的,但还是挺厉害的。这部电影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国外真实存在的灵异景区——拉达乐园,位于国外的清迈。据说这里曾经是一个很有名的旅游胜地,后来发生了一起凶杀案,之后便频频出现灵异事件,最终这个村庄成为了传说中的幽灵之地。电影将这个地方改为一个住宅区,而所有的的诡异事件都发生在这里。

影片开始,男主阿提一个人正在开心的整理着房间,尤其是儿女的房间非常用心地装饰着。这是男主一直以来的心愿——和妻子儿女一起幸福的生活,为此他花费多年积攒的积蓄在清迈买了这间房子。整理好后男主便开着车到机场接妻子和儿女,一家子在车里有说说笑的,还是挺温馨的,只有女儿小南闷闷不乐地望着窗外。

这里先介绍一下这家人的情况吧,男主阿提和妻子小潘是大学时的恋人。小潘怀孕后本想打胎分手的,但男主没有同意并跑到丈母娘家求婚,而小潘的母亲虽然并不愿意,但逼不得已只能同意,却也因此一直看不起男主。由于男主和妻子年龄都还小,经济能力也不好,所以女儿生下来以后一直跟外婆生活。在外婆的影响下,她和父母的关系并不好,后来弟弟的降生更是让她感觉自己不受宠,导致她和父母尤其是和男主的关系非常差,会经常语带嘲讽,顶嘴争吵。

到家后男主下车,兴致勃勃地向妻子儿女介绍着房子,招呼着一起拍照,女儿嘲讽的说了一句“等你供完楼再拍吧”,男主微笑的脸僵住了。女儿看着自己精致的房间心底里还是挺喜欢的,妻子企图缓解父女俩的关系告诉她这是男主精心准备的,但是并没有多大作用。晚餐时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女儿为了气男主故意在吃饭的时候接外婆的电话,于是又是一顿争吵。

回到房间男主本想和妻子浪漫一次,结果操作不当差点失火,救完小火的两个人并排躺在床上畅想着以后的生活,还准备雇佣一个女佣分担妻子的家务。镜头一转第二天男主去“打鸡血”的公司上班,而妻子在家清扫收拾着,她看着丈夫准备的一家四个人的专属杯子幸福的笑了。然后妻子又接到了自己母亲的电话,对男主又是指责嘲讽了半天,妻子敷衍的挂掉电话了。于是这里影片一个重要的引子出现了——一只黑猫,女主发现了闯进家中的黑猫,并看到了邻居家阴森的轮椅老太太。

下班回来的男主在搬东西的时候踩到了猫屎,脱鞋打猫然后结识了邻居凯先生以及他的夫人小妮,在打招呼的过程中妻子小潘观察到小妮脖子上有可疑的伤痕,她什么也没有说。

第二天小区里就发现了凶杀案,一个缅甸女佣被残忍杀死并藏尸在冰箱,带着儿子回家的妻子在路上目睹了这件事情,回到家和男主谈论,男主发现死去的这个女佣正是他本来想要为妻子雇佣的那个女的。男主压下心中的不安安慰妻子,却什么也没有告诉妻子,又是一个难眠夜。而之后小区里便开始了闹鬼,先是有人被吓疯,然后在祈祷中和尚被吓鬼吓晕了,妻子也在人群中发现了一闪而过的鬼影,小区的保安更是在巡逻的过程中也被鬼吓跑了。

男主听到楼下有声音,下楼查看发现了闯进的小偷,一番打斗之后男主受了伤,小偷夺门而逃。第二天妻子小潘在院中浇花时听到了旁边的争吵声,走过去却发现了邻居凯先生正在家暴。由于两家的小孩子一起玩耍,妻子和小妮逐渐交好,经常邀请小妮到家里做客,并因为同情借钱给小妮。

女儿小南呢又开始不安分了,先是借着做功课的名头天天很晚才回来,更是因为朋友的激将法跑到了闹鬼的房子里,结果被吓得半死。惊慌失措的她跑回家,男主自然是很生气,以为撞鬼是女儿的推脱之词,两人大吵一架不欢而散。

晚上男主去接女儿回家更是看到她放肆的玩闹,回家路上两人争执着闹鬼的事情,于是男主亲自拉着女儿跑到了鬼屋,结果不出所料的看到鬼,男主也被差点吓坏,而这也又导致了外婆的插手,女儿被送到同学家借住了。

第二天男主照常去上班,却发现公司已经倒闭了,只能失望的回家。却在门口看到了妻子的前老板(一直喜欢妻子),进到屋里甚至发现妻子招待时用的杯子还是自己专属杯子(象征一家人置办的),面对妻子的询问他推脱说“头痛,请假回来睡一觉”,走进卧室又看到的是乱糟糟的被子枕头,于是他误会妻子和她的前老板,男主甚至幻想用枪击毙妻子,但最终他还是什么都没说。

失业的男主在便利店里翻看着求职信息,但却一无所获于是应聘了便利店店员,意外的遇到了来便利店的女儿,父女二人相识无语,女儿结账后扭头便走,甚至还给男主小费(也是讽刺)。而男主失业的事情也自然而然露馅了,妻子表示自己也要重新开始工作,而男主还因为妻子和她上司的事耿耿于怀又怎么会答应,夫妻两人大吵一架。

工作完回到家的男主偶然看到猫脖子上的摄像头,查看中不仅看到了鬼,还看到儿子被邻居家小孩带到了那间鬼屋,他慌忙跑到鬼屋救儿子。冰箱里传来的挣扎声牵动了他的心,男主慌忙解开绑着冰箱的绷带,突然电话响了原来是妻子打的报平安的电话,挂掉电话的他惊恐的看着冰箱的门,就在门开的一瞬间他一脚踢过去又把冰箱关住了(这里看完只有一个感觉“牛”)。男主愤怒的去邻居家说理,却被凯先生推搡之下受了伤,他气的让领居还妻子借出去的一万元,被甩了一脸钱,回家到又看到领居家的猫在偷吃饭菜,于是他杀了那只黑猫。

而这一切仿佛是预告,序幕开始被揭开,第二天正在面试的男主又接到了妻子的电话,却被告知领居凯先生一家其实已经死了好几天。害怕的妻子和男主商量离开,两人再次大吵一架,晚上妻子突然听到儿子屋里传来小孩的嬉笑声,她闯进去却什么也发现。然后在她抱着儿子睡觉时镜头里却出现邻居家的鬼小孩蹲在墙角(这里真的雷人)。

接二连三的出事,小区里的住户纷纷开始搬离,街道上飞扬着落叶无人清扫,大门的值班室也荒废无人。妻子洗衣服时被洒落一地的玩具弄伤了脚,质问儿子却被告知是领居家的小孩弄得,但妻子明白领居一家早死了,惊恐的妻子打了儿子。

这系列事情让妻子坚定了离开的想法,她叫回了去同学家借住的女儿准备回曼谷。女儿收衣服时一阵风吹过,为了捡衣服她来到领居家的院子里,却碰到了鬼媳妇和鬼婆婆,被吓得送到了医院。

崩溃的妻子疯狂的向丈夫宣泄着不满,男主留着泪带着儿子回到了家中,半夜醒来却发现怀里的儿子不见了,却在领居家的院子里看到了儿子的鞋,男主强忍着害怕闯进去。然后他把领居家的所有鬼见了一个遍,尤其是鬼小孩(脸都没了,只剩个坑了),更是看到了凯先生杀死家人的全过程。

极度惊恐的男主向着四处乱开枪,结果打中了衣柜里的儿子,赶来的妻子抱着流血的儿子哭着。男主以为自己打死了儿子,崩溃中举枪身亡了。事实上儿子并没死只是受伤了而已,妻子回头想告诉时看到的是男主举枪身亡,随着一声枪响,男主倒地不起,空气中只回荡着妻子的哭喊声。

电影结尾妻子带着儿女离开了房子,在车上妻子向女儿讲述了当年的事情,述说了丈夫对女儿、家人的爱,消除了女儿的怨恨,解开了所有人的心结,女儿看了母亲一眼,扭头流下了泪水。

相信很多人看完之后,表达的一定是“男主真的很愚蠢”,“知道有问题不早点搬”“为了自尊不要命了”…………等等指责的言论。但静下心再想想,那么你可能会有点理解了吧。男主一直的愿望:一家人幸福的在一起快快乐乐的生活,他希望自己是一个好女婿,好丈夫,好父亲。他希望让岳母刮目相看,用自己的力量让一家人生活的更好。

但这一切哪有那么容易实现,对于看不起自己的岳母来说,男主的所有都是错的。自己深爱的女儿却仿佛是自己的仇人,巨额的房贷再加上失业都会让人有令人窒息的感觉(相信有不少人感同身受),妻子虽然没有过多的话语,却应该是给予心里压力最大的人之一,自己失业了本该告诉妻子,但男主看到的对妻子有好感的上司从家里出来,专属于自己有着象征一家人意义的杯子被妻子招待上司。

在这里不得不得承认男主狭隘了,他不该那么猜忌妻子的,但相信任何人看到这些场景都难免会猜忌吧。女儿被吓疯他也很难过,面对妻子的发泄他有哭说不出,而当他以为儿子也被自己错杀之后,男主的内心彻底崩溃了,于是他选择了身亡。

男主做了不少错事,但他也确实很可怜。生活,工作,家庭所有的压力都压在他的身上,如果说还有一点的话,应该是他缺乏和妻子,家人的沟通。或许从某些方面来说,男主的死是最好的结局吧。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样防止孩子影响到楼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