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班适合小孩子看吗的孩子后来怎么样了?

少年班,是我们国家独有的一种人才培养制度。1978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开始招收一批15岁左右的天才大学生。自此以后,关于少年班的争议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在早期,所有的舆论对少年班的设立都是持赞成态度的,并且把那些少年班成员看成天之骄子,人中龙凤。不过进入新世纪以后,舆论仿佛又有了不同的看法。认为这种培养模式过于拔苗助长,对孩子的成长反而是不利的。如今,距离第一批少年班成员入学已经过去了40年了。当年的天之骄子,如今早就已经步入社会。那么他们成为了人种龙凤了么?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少年班成员的现状吧。(1)人中龙凤系列在很多人的心中,中科大少年班出来的学生,应该各个都是社会栋梁。现实情况是,虽然达不到个个都很厉害的程度。但少年班的确出了相当多的人才。庄小威,1987年考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1996年博士毕业,如今成为美国科学院最年轻的华人院士。张亚勤,1978年考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年仅12岁,成为当年全国最小的大学生。2014年成为了百度总裁,2017年当选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院士。尹希,1996年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31岁成为哈佛大学最年轻教授。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在各自领域做出了杰出成就的人。(2)一败涂地系列当然,科大少年班也有不少在常人看来“一败涂地”的学生。最典型的莫过于天才“宁铂”了。现在的人可能很少听过这个名字。要知道在当年,这可是家喻户晓的名人啊。宁铂是1978年进入少年班的,当时的他,被称作“第一神童”,广为报道。而过大的压力和期望对其成长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虽然此后成为最年轻的大学讲师,但过于大的压力是他沉迷于佛道,最终于2003年看破红尘,出价为僧人。(3)整体情况:优秀,却又没有想象中的优秀科大少年班至今已经培养了超过4000名学生。整体来看,这些学生如今都非常优秀。但显然,和人们所期望能达到的高度又有点差距。或许,这才是正常的状态。你对这种神童式的少年班培养怎么看呢?支持还是反对?}
2022-03-19 20:30
来源:
旅行丸丸
《少年班》这部电影是导演按照自己的经验还原出一群天才少年的成长经验,这部电影的原型人物在毕业之后都各奔东西,在不同的职业领域为国家和世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电影《少年班》是按照导演的亲身经历改编
电影《天才班》这部电影是真实事件改编而成,当中的五位天才少年是按照西安交大学校94级少年班的学生为原型,当时班上的几位主要天才少年的智商平均值都是150,当中最小的学生年龄只有11岁。
这部影片的导演于洋也是当时这个少年班的学生,电影中的主角原型也都是导演在上大学时期的同班同学。
二、影片中的原型西安交大少年班的毕业生都去了哪里
西安交大少年班创办至今已经招收学生一千六百多名,毕业人数达到八百多名,当中有绝大多数人已经取得硕博等学位,几十名学生成为世界著名大学的教授并取得非常好的成绩。
而剧中原型分别在不同的岗位取得过很好的成就,比如肖洋毕业后赴德国留学,后来从事影视工作,创造了许多经典作品。
华刚从事智能系统发展的研究,创立人脸识别应用程序引擎,为认知服务提供了基础。
三、天才少年班是出人才,还是拔苗助长
有关天才少年班是否应该成立成为媒体讨论的问题,尤其当宁铂遁入空门的事情被传出来之后,一时之间有关少年班成为“黑洞”、泯灭孩子天性的观点铺天盖地的传出。少年班到底有没有必要存在,其实对于真正聪明的人如果按照普通人的方式学习反而是一种折磨。
总结
“天才少年班”的原型在现实生活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成就,导演肖洋通过电影让人们近距离见识到了天才少年们的真实生活。教育应该灵活的运用,因材施教才可以将孩子潜力发挥出来,是不是天才不重要,如何发展孩子的潜能和创新才是最重要的事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少年班适合小孩子看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