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板块课程的修行的六个层次重点分别是什么?我是否清晰我目前修学阶段的修行的六个层次重点?

2021年12月01日 17:31--浏览 ·
--喜欢 ·
--评论前面的文章简单地讲述了俱舍宗的来源、发展以及基本要点,同时还阐述了它在北传八大宗派中的影响力。那么本章,庵主将更进一步地与各位读者讨论俱舍宗的核心论点——人无我。可以说,俱舍宗成在于此,也败在于此。作为说一切有部学说的集大成者,以世亲菩萨为祖师的俱舍论师们,将极为繁琐的有部思想进行了巧妙的归纳整理,使其清晰化、条理化、体系化。但当时的世亲菩萨并未完全接受大乘思潮,故而俱舍宗的主要论点都集中在“人无我”上,而鲜少提及“法无我”。由此,这一宗派在大乘盛行的北传没有生存空间,它被判入小乘教之后从此在“冷宫”沉寂千年,直到现在汉地都不太重视《俱舍论》。与之相反,《俱舍论》在藏地作为“五部大论”之一,成为了藏地学僧的必修经典。当然,这里并非是厚此薄彼,但汉地学僧自赵宋以后学理不精是公认的事实。尤其是元明之后的高度世俗化,使得圣教几乎成为了人云亦云的鸡汤。“善巧方便”这个词害死了不少人,对名相的随意阐发是不对的,有志于学佛者必须要有勇气去正视这样的现象。好了,话不多说,庵主与各位开始本章的内容。关于俱舍宗的历史,庵主已经在佛灭百年后部派分裂,世亲创立俱舍学派改革,玄奘圆寂后彻底失传这篇文章中详细地介绍了,在这里只简单地叙述一下。它是佛入灭四百年后,古印度贵霜王朝的迦腻色迦王请胁尊者讲法引发的。当时胁尊者召集了说一切有部的阿罗汉四百九十九位,加上大乘菩萨世友一共五百人,马鸣菩萨负责记录,集结出了各十万颂的经律论三藏,论藏的部分就是著名的《大毗婆沙论》。出生在北印度的世亲菩萨(有人称之为尊者)出家后,曾经学习过有部的经典,又了解了经量部的经典,但他觉得都没有讲透。于是,世亲就化名到迦湿弥罗地区去学习《大毗婆沙论》,此后,他就写出了解释此论的六百颂的《俱舍论颂》。而后,世亲又写出了解释《俱舍论颂》的《俱舍论》(藏传为《俱舍论颂·自释》)八千颂。当然,《俱舍论》对《大毗婆沙论》中的很多观点进行了破斥,这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其中,一位维护《大毗婆沙论》的学僧写了一部《俱舍雹论》来破斥世亲,他就是著名的众贤论师。不过,世亲在得知众贤要与自己辩论后赞赏他的学识和勇气,告诉弟子没有必要让其认输,也无法轻易使其改变,于是就将《俱舍雹论》改名为《顺正理论》。此后,印度学僧们研习《俱舍论》的风气十分浓厚,这部经典在陈文帝天嘉四年由真谛三藏译成汉文。玄奘法师回国后,又重新翻译了《俱舍论》,因此真谛的版本被称为“旧俱舍”,玄奘的版本被称为“新俱舍”。但玄奘圆寂之后汉地的俱舍学派就不传了,到了近代更是连《俱舍论》的汉文全本都找不到。民国初期,著名的居士杨仁山先生从日本带回了“大正藏”,《俱舍论》才得以汉地重见天日。近代以来,研习俱舍论的著名法师有上演下培、上智下敏等人,演培法师著有《俱舍论讲记》,而智敏法师(浙江)则留下了录音,后世学徒整理为了文本。总体来看,目前汉地能讲、主讲《俱舍论》的法师并不多,这与当年“焦芽败种”的偏见有很深的关系。但藏地在这方面有着深厚的底蕴,《俱舍论》在前弘期传入藏地后被译为藏文,巴擦大师译出了世亲菩萨弟子的很多论疏。在后弘期之后,藏地学习俱舍的风气十分浓厚,一世达赖与一世嘉木样分别留下了《俱舍论疏》和《大疏》,成为后世藏僧学习的注释之一。直到今天,藏地的学僧考核制度中,依旧将《俱舍论》列入“五部大论”之中。以上,就是俱舍宗或者说《俱舍论》的起源、发展与传承概述。当然,这是历史问题,与后世的学佛者无关,大家稍微了解一下就可以了。那么俱舍宗的主要经典《俱舍论》,到底讲了什么内容呢?它的主要框架是什么呢?这是本小节所要重点阐述的。《俱舍论》全名为《阿毗达磨俱舍论》,翻译成汉文就是《对法藏论》。对于此论的题目,庵主在这里要着重地介绍一下,因为它其实已经透露出了俱舍学派的核心思想。“对法藏”三个字,要分开来解释,即不能理解成“对法”、“藏”,也不能理解成“对”、“法藏”,而是“对”、“法”、“藏”。在之前的中国佛教史高僧系列文章中,庵主也说明过佛经翻译的问题,很多佛教词汇不能按照平常的意思去理解,比如,“想”、“行”、“色”等等。那么,“对法藏”三个字作何解释呢?“对”有两层意义,第一是“对向涅槃”,即在因果的角度去论述;第二则是“对观四谛”,即以心境的角度去论述。“对向涅槃”,以无漏的慧对向涅槃的果;“对观四谛”,以无漏的慧对向苦集灭道。而“法”也有两种,即胜义上的涅槃法与法相上的四谛法。所以阿毗达磨被称为“对法”,它指的是无漏的净慧,而不是涅槃与四圣谛。俱舍学派强调的是“能对”,强调的是无漏的净慧,这在玄奘三藏高足法宝大师的《俱舍论颂》中有过解释。法宝大师只承认四种对法,分别对应胜义谛和世俗谛两个方面。“自性对法、随行对法、方便对法、资粮对法”自性对法,指的是无漏净慧;随行对法,指的是无漏慧相应的心法、心所法二十八种;方便对法,指的是生得慧、闻得慧、思得慧、修得慧四种智慧;而资粮对法则是指一切阐发“对法”的论述。前两者属于胜义谛,后两者属于世俗谛,境界对法(四谛)与因果对法(涅槃)被排除在外。所以,俱舍学派的修行理念是“渐悟”的,即通过世俗对法的熏习,生起胜义对法,然后才能走向觉悟。大家如果学过唯识学的话,就能够马上看出,这与唯识学的“种子说”非常相似。其实,唯识学受到过俱舍学派的深刻影响,他们分别是两乘佛法“有宗”的代表。“藏”的意思也有两层,简单地来说就是“包含”和“依据”,《俱舍论》包含了一切对此论阐述的论述,但又依据于《大毗婆沙论》这样的大论而来。当然,深究到底,《俱舍论》的思想来源于四阿含,尤其是《杂阿含经》。它追求的是灭除烦恼而生起净慧,手段则是通过阐述种种因缘来破除无明,所以,这是一部主要论述智慧的经典。相信各位读者读到这里就有点晕头转向了,怎么一个题目就这么复杂?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庵主认为大家觉得复杂的原因,还是在于佛学基础知识的薄弱,甚至可以说是常识。当然,笔者直言不讳或许会令一些读者不快,但这的确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这也是笔者撰写数篇文章,花费上万文字不厌其烦地介绍俱舍宗的原因——它应当成为学佛者的基础读物,为后来研习更为深妙的经典立下根基。换句话讲,跟读者一样的绝大多数人都是下下等根器,咱们学佛还是老老实实地比较好,一步一步慢慢来。老想着顿悟见性、想着高人指点而不去读经读论,大多数时候都是竹篮打水。好,其他的话庵主也不方便多说,接下来我们简单地介绍一下《俱舍论》的组织结构,这算是我们研读此论之前了解的一份提纲。《俱舍论》其实是组织结构十分严密的一部经典,它所讲的东西都十分平实朴素,但是缺乏其他经典那样的文学性。因此很多人一开始会觉得《俱舍论》的名相复杂、内容枯燥无趣,但庵主能够很负责任地告诉诸位,在认认真真地看完这部大论后,你会被它折服。这其实就像两个人要恋爱,一个追求者长相普通不懂浪漫但踏实可靠、另一个容貌姣好性情潇洒但难以控制,你要去选择哪一个呢?相信大多数人最终还是选择前者,因为后者不是一般人能够拥有的。这并非是要拿经典来一较长短,庵主只是想告诉各位读者,要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知,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好,我们回到这一小节的主题——《俱舍论》的基本结构与组织。《俱舍论》一共有九品,可以被分为两个部分,前面的八品都是重新阐述有部的学说,第九品则是破除外道的执着。它的中心点其实还是“四谛”,即苦、集、灭、道。《界品》与《根品》分别是第一和第二品,它建立起了有漏法与无漏法这两个概念,从总体上来论述四谛的性质。《界品》中提出了“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概念,从二十二个角度去阐明众生愚痴的根本所在,那就是对“我执”。那么,在这里庵主要具体地介绍一下这些概念,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收藏起来慢慢看。“五蕴”的对象是客观世界和精神世界,即我们非常熟悉的色、受、想、行、识,“蕴”的意思是集合、汇聚的意思。所谓的“五蕴”,指的是一切有为的、有漏的主体,都被总结为五种不同的集合。“色蕴”,指的是一切物质世界的总和,山川大地、日月风沙、亭台楼阁,都被囊括在色蕴之中;“受蕴”,则指人的一切感觉功能,有苦、乐、不苦不乐(舍)三种,《俱舍论》通过自己的论述,将人的一切感受分为了这三种;“想蕴”,指的是人的认识功能,包括感性思维、理性思维以及直觉;“行蕴”,指的是在感觉功能、认识功能之外的心理活动,其中包括对时间流逝的觉察;“识蕴”,指人对一切事物的了别功能,眼睛看到的、鼻子嗅到的、耳朵听到的、嘴巴(舌头)尝到的、身体触碰到的等等,此外还包括了意识。而“十二处”,则是用来阐述“识”产生的地方的概念,它是对“六识”的一种分析。眼、耳、鼻、舌、身、意六识,被更进一步地分析成了眼根(视根)、耳根(听根)、鼻根(嗅根)、舌根(味根)、身根(触根)和意根(念虑根)这六种感觉器官。但我们经常讲的“六根清净”,并未是指拿掉这六种器官,或者说堵上耳朵、闭上眼睛,这是极其肤浅无知的想法。在日常生活中,“六根清净”、“耳根清净”这两个词是错用的,它的真实意义就在《俱舍论》中。“十二处”中除了“六根”外,还有“色、声、香、味、触、法”这六种东西,它们被称为“六尘”。六根与六尘和合之后,就产生了六识,六识又发动六根接触六尘,再度产生六识,如此循环往复,一切众生就在生死之间流转。“六识”与“十二处”加起来,被称为“十八界”,这就是众生愚痴有为的根本所在。那么,“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有什么区别吗?为什么在《俱舍论》中要将其分为三科而不是一科呢?当然,因为众生的根器不同,所以这三科的侧重点也不同。“五蕴”是对利根众生所讲的,这部分的众生只在精神上存在愚痴执着,因此“色蕴”不被重点讲述。“十二处”是对中根众生所讲的,这部分众生在精神层面上没有那么高的觉悟,所以不存在过度执著,但他们舍弃不了自己的肉身,故而这一科的重点排除了法尘和念虑根,只讲其他的五根五尘。而“十八界”则不然,它针对的是是钝根众生,这部分的众生既执著于外在的物质有执著于自己的肉体,同时在精神上也愚痴执著,因此这一科要详细地阐明。《界品》一共从二十二个角度,去阐明“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这三科的义理,体系完备、论述清晰。《根品》同样是三个部分,但它所阐述的内容就更深了,第一部分是增上义上的二十二根。在“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之外,《根品》又讲了男根、女根、命根,五受根(苦、乐、喜、忧、舍)、五善根(信、勤、念、定、慧)以及三无漏根(未知当知、已知、具知)。当然,“增上义”这个概念有一点复杂,在这里就不详细地阐述。二十二根为“增上义”的判别也比较复杂,比如,“五根”有庄严身、导养身、生识、不共之事四个方面的增上义,所以被立为“根”;男女二根,具备分别有情、分形相、言音等三个方面的增上义,所以也被立为“根”。同时,“二十二根”的实体只有十七个,男女二根是身根的一部分,三无漏根则以意根、三受根(苦、乐、舍)、五善根为体,这两种根都没有自己实体。然后,《根品》通过对“二十二根”的分析,总结出了色蕴含摄的十一种法、受蕴、想蕴分别含摄的色心所与想心所、行蕴含摄四十四种心所法和十四种不相应法、识蕴统摄六识心王,这里面一共有七十二种法。再加上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以及虚空无为这三种不被五蕴收摄的无为法,总共就是七十五种法。这七十五种法并未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相互作用,互为因缘。所以,《根品》的第三部分就讲到了“因缘果报”这个概念,一共分为六因、四缘和五果。由于某些原因,在这里我们就不讲了,日后有机会的话可以单独开一章。《俱舍论》的第三、四、五品分别是《世间品》、《业品》和《果品》,它们阐述的是有漏的生死流转的因果关系,相当四圣谛中苦谛和集谛两部分。其中,《世间品》讲的是苦谛的内容,《业品》和《随眠品》讲的是集谛的内容。其实这也很好理解,业是苦因、随眠(烦恼)是苦缘,世间是苦果。《世间品》以十二因缘入手,阐述一切胎生、卵生、湿生、化生的有情众生,在五趣(地狱、畜生、恶鬼、人、阿修罗)中生死流转。而色界、欲界、无色界与器世间的本质都是苦,当然,其间还涉及到了佛教世界观的详细介绍,比如四禅天、四无色天等等,就不再赘述了。大家要注意的一点是,《俱舍论》中的“缘起观”是“业感缘起”,这与后来唯识宗的“赖耶缘起”、禅宗的“如来藏”缘起以及华严宗的“法界缘起”有着很大的差别。“业感缘起”认为一切众生的果报(正报与依报)都由“造作”(业)而起,虽然一切造作都在刹那间生灭,但它必然在日后得报。这一缘起观导致的因果论十分复杂,一切有部的论师们将整个系统拆分得十分细致,它实际上是小乘学派在义理上的顶峰。如此复杂的义理背后,其实与有部的另一思想有很大的关系——他们认为一切法是有自性的,它们的存在是永恒的。“三世实有,法体恒有。”所以,有部的经典必然要不厌其烦地阐述因缘之间的关系,否则他们就无法解释万事万物的生灭(有为法)。故而在对于缘起的研究上,说一切有部超越了当时的所有宗派,走到了光辉的顶点。《业品》一开头就是“世别由业生”,这一思想是佛教世界观的基石,是佛法区别与任何宗教的标志。那么,“业”是什么呢?《俱舍论·业品》对它进行了分拆,即语言、行为和思想(身口意)。当然,在其后这一品又从种种角度对业进行了分类和归纳,比如善业和恶业、满业和引业等等。在对“业”进行了分析之后,《随眠品》就要解释它的来源——业的驱动力是什么呢?佛教的回答只有两个字——随眠(烦恼),烦恼即无明。知道了无明是驱动一切业的动力,那它的样子是什么呢?《随眠品》非常细致地列举了种种烦恼,贪、嗔、痴、慢、疑、身见、边见、戒禁取见、见取见、邪见这十种烦恼被称为“根本烦恼”,此外还有由此而产生的种种随行烦恼。讲到这里,我们就不禁要赞叹《俱舍论》的伟大,因为它十分清晰地阐述了佛法的基本脉络,将我们会遇到的种种状况一一列举出来。世间这个苦果,是六根、六尘等苦缘和合的,而它们都是由“业”来推动的,业的驱动力就是随眠。通过《随眠品》对种种烦恼的描述,我们能够找到对治它们的种种方法,从源头上根治一切造作产生的苦果。不知道大家读懂这一支因果的链条没有,庵主在读到这里的时候总是十分感动,因为这就是佛法的伟大之处。它不是故弄玄虚、不是心灵鸡汤,而是实实在在、透彻清晰地解答了我们的疑惑,同时还为我们指出了修行的道路。好,那么根治一切烦恼的方法是什么呢?我们的目标是什么呢?学过“四圣谛”的读者都应当知道,它们对应的就是“道谛”与“灭谛”。《俱舍论》的第六、七、八品,所阐述的就是灭谛和道谛,前者在《贤圣品》中,后者在《智品》和《定品》中。《贤圣品》讲二乘证果的次第,告诉我们学佛的目标到底是什么。“五停心观”、暖等资粮道、加行道属于贤位,从见道开始的四果、四向抵达圣位。那么,目标有了,我们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到达呢?智慧与禅定。所以,接下来的《智品》和《定品》,为我们阐明了抵达彼岸的方法。生得慧、闻得慧、思得慧、修得慧是四种有漏智,法智与类智是无漏智,他们(无漏智)的作用在于断除烦恼。断除烦恼之后,就要由慧(有漏)而生定,由定而生无漏智,由无漏智断除烦恼。但大家要注意,《俱舍论》不是简单地告诉你这条路径就完了,而是将整个地图都呈现在你的面前。四禅、四无色定被分为近分定和根本定两类,进入每一种定的条件、能够见到的现象、所引发的后果,都在《定品》中写得清清楚楚。所以,根据《定品》我们日后就很容易辨别一些自称悟道的人,因为每一种状况都被详细地记载在这一部分。包括禅定中所引发的种种神通,《定品》都一一地交待了,这是它伟大的地方之一。而最后的《破我品》,更是阐明了佛法与外道的根本差别,那就是不存在一个所谓的“我”(有部主要是“人我”)。世亲菩萨对当时外道所执的大我、真我、梵我都进行了分析,最终得出了“我”不存在的结论,破斥这些外道学说为虚妄。简单地来说,世亲菩萨的论述是这样的,“我”恒常存在的话,那它必然在五蕴之中或之外。“五蕴”是万法的根本,如果“我”存在于五蕴之外,那它与一切的法无关。它在五蕴之内,那“我”就有五个,五蕴的变化导致了“我”的变化,故而它依旧不是恒常不变的。但是,大家要注意一点,世亲否认的“我”只是“人我”,而不是“法我”,这也是它被驳斥为小乘的重要原因。按照“业感缘起”的理论,一切都是空的话那就是断灭,必然存在部分的实体。那么,“人我”是空的,“法我”就不能为空。为什么?因为“业”这个东西推动一切法运动,它是业感缘起理论的重要概念,如果将“造业”、“轮回”等一切都否定的话,那就与它的缘起自相矛盾了。换句话讲,在俱舍学派的理论中,万法是有自性的,并没有一空到底。"若承认真我,则为见牙伤;若否定世我,则入断见流。"世亲菩萨没有接受当时的大乘思潮,而是坚守着小乘的阵地,故而他不认为“法我”是空的。换句话来讲,在俱舍宗的体系中,由无明愚痴产生的那个“我”,才是需要被断除的。而由“五蕴”产生的那个“我”,则是不需要被断除的。这一思想是贯穿在《俱舍论》中的,我们在研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关于“人我”、“法我”的争论实际上十分复杂,以唯识和俱舍为代表的有宗多半是缘起系,而以三论、天台为代表的空宗基本上都是实相系,各宗各派都有不同的理论去证明自己的观点。佛学的繁琐就在这里,在浩繁的经卷中很容易迷失方向,各个宗派之间也总有矛盾的地方。当然,“矛盾”这个词在教徒的眼中是不存在的,他们必定会以“圆融”来攻讦我。但庵主的观点和立场历来十分鲜明,即拒绝不可证伪的神秘主义,自然,我也不会主动去说你不对。相比之下,如同《俱舍论》这样清晰、透彻、自洽又深邃成体系、切实可行的经典确实难得,如果各位有时间和机缘,庵主还是希望能够静下心来研读一番,相信一定是会有收获的。《俱舍论》与俱舍宗的只要支点其实就是“四阿含”,但它们在汉地都曾遭受不太公平的待遇,或者说,没有机缘。但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阿含类的经典必须重新得到重视,我们要从中去了解、继承和发扬佛陀的本怀。大小之争其实是很愚蠢的事情,那段岁月已经过去了,与当下的我们无关。学佛之路十分艰难,庵主还是以一句话与各位共勉——以戒为师,依法不依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修行的六个层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