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婴儿会婴儿经常打哈欠正常吗?

对于每天抗争在哄睡一线的宝爸宝妈来说,观察宝宝的睡眠信号可谓是头等大事,希望抓住睡眠信号,让哄睡事半功倍。对哼唧、揉眼睛、抓耳朵、打哈欠、挠脸、把脸埋在妈妈怀里这些睡眠信号,更是烂熟在心。 但是很多家长也发现,明明刚睡过一大觉醒来,还是一个哈欠又一个哈欠,宝宝是不是没睡够?要不要接个觉再睡会儿?最初看到这个问题时,我一时也有点懵,虽然心里隐隐知道这个时候的哈欠跟没睡够、困应该没什么关系,但具体的道理却说不出来,为此,我专门去查了一些资料,倒是发现不少有趣的事情~我们天生就会打哈欠闭上眼,张大嘴,拉伸下巴和上半身的肌肉,缓缓地深吸气,然后快速呼出来,嗯,一个哈欠打出来了,而且平均会持续6秒钟。人人都会打哈欠,这些技能在我们还在妈妈子宫里的时候就已经get了,虽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准确地了解这是为什么,研究人员也只是通过四维超声检查观察到了胎儿打哈欠的行为。图片来源:forskning.no 可能跟宝宝的大脑发育有关?可以促进下颌关节的发育?促进肺的发育?或是可以被用作正常发育的标志?这些都还不确定。不过可以确定是,打哈欠算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一种本事。为什么会打哈欠?打哈欠很普遍,但我们对它的了解却还是很少。虽然目前已经有不少相关的研究,虽然到目前为止都还没用一个非常确切的结论,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去了解这些理论。最早对打哈欠有所研究的人是希波克拉底,在距今差不多2500多年前,他认为打哈欠和发烧有关,发烧的时候打哈欠有助于排除那些积累在身体里的有害气体,就像水沸腾之后会有大量水蒸气从锅里冒出来,发烧体温升高的时候,聚集在体内的气体也会猛地从嘴里排出来。图片来源:naturopatiacounseling.com 希波克拉底的这种观点在其后不断被演绎,到了十九世纪,当时的科学家认为打哈欠有助于呼吸——可以为血液提供大量的氧气,同时带走二氧化碳。如果这个观点是对的,那么人们打哈欠的频率,应该会随着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的变化而变化。但是,在Provine所做的一项试验中发现,当给志愿者呼吸不同成分的气体时,并没有观察到他们打哈欠的频率有什么明显的变化。 近年来,心理学家Andrew Gallup提出了新的观点,他们认为打哈欠是为了给大脑降温,防止过热。图片来源:bbc.com在打哈欠时,下颌的剧烈运动促进了颅骨中的血液流动,有助于带走多余的热量,同时深吸气还把冷空气带进了鼻窦和通向大脑的颈动脉周围。另外,打哈欠时上颌窦的薄后壁会弯曲,像风箱泵一样使鼻窦系统通风,从而给大脑降温。Gallup对两位频繁打哈欠并且深受哈欠困扰的女士进行的个案研究在某种程度上也佐证了这个观点。他发现她们都表现出了体温调节障碍,其中一位女士发现当哈欠来袭的时候,洗冷水澡、在冷水里游泳可以让打哈欠的症状缓解;另一位女士在哈欠发作前后测量口腔温度,显示出显著地体温下降。什么时候会打哈欠?虽然疲劳、困倦的时候更容易打哈欠,但实际上很多时候我们打哈欠并不是因为疲劳或是困倦。无聊、听到哈欠声、看到旁边的人打哈欠都能把我们的哈欠给勾出来,而且想要控制不打哈欠也十分困难,明明知道当下的场合不应该打哈欠,拼命想忍住,却往往以失败告终。那么,我们什么时候容易打哈欠呢?1.刚起床和快要睡的时候Provine在他所做的一系列研究中发现,人们在感觉到疲劳的时候会更频繁地打哈欠,尤其是在刚醒来或是快到睡觉那个点的时候。如果用大脑冷却的理论来解释的话,在入睡前和刚睡醒的时段,我们的体温会有自然上升,这个时候打哈欠让大脑冷却能让我们更加警觉。另外,当我们要打哈欠的时候,大脑的一个特定区域——下丘脑室旁核(paraventricular nucleus,PVN)会发出信号,刺激位于脑干和海马,让控制打哈欠的相关肌肉收缩。PVN还会产生化学信使来引发哈欠,其中一种化学信使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ACTH在将要醒来的时候会出现急剧分泌,这可能也是造成我们刚睡醒的时候容易打哈欠的原因之一。2.无聊(也可能并没有那么无聊)的时候在我们无聊的时候,打哈欠也会增加。也是Provine所做的一项试验,观察到人们在看静态画面时比看音乐视频时更频繁地打哈欠。另外,坦普尔大学的名誉教授、心理学家Ronald Baenninger也做过一项试验,让研究对象佩戴腕带监测他们的生理机能和打哈欠的频率,结果发现在缺少刺激的时候会更频繁地打哈欠。在打哈欠之后,运动和生理活动通常会随之增加,可以说打哈欠代表了某种“醒来”。图片来源:vikrambishla.wordpress.com在没有感到很无聊的情况下,人们有时也会打哈欠。比如,运动员有时会在他们的比赛项目开始前打哈欠,空军士兵会在跳伞前打哈欠。所以,Provine认为打哈欠可能只是表明了生理状态的改变。人们通过打哈欠来帮助自己的心理和身体从一个状态向另一个状态转变,比如从困倦到清醒,从清醒到困倦,从焦虑到平静,从无聊到警觉。3.被“传染”了除了自发性地打哈欠之外,我们还会被别人的哈欠传染。看到或是听到别人打哈欠,自己也会跟着打哈欠,甚至阅读跟哈欠有关的内容,或是在大脑里想想哈欠这件事,都会勾起一个哈欠。不少研究人员认为,这种感染性哈欠可能跟共情有关。在对动物打哈欠的研究中发现,所有的脊椎动物都会出现自发打哈欠的行为,但只有和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黑猩猩中会出现这种感染性哈欠。图片来源:picquery.com感染性哈欠并不是生来就有的,就像同理心一样,是发展到一定生命阶段才会出现的,5岁以下的儿童在观看打哈欠的视频时就不会比他们平时打更多的哈欠。在Molly Helt对自闭症儿童的研究中也发现,受到感染性哈欠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需要一些同理心,而大多数被诊断为自闭症儿童是不太会受别人哈欠的影响的。不过,近几年开始出现一些不支持感染性哈欠与同理心有关的研究,认为自闭症含着出现感染性哈欠的频率低说不定是因为注意力的关系,他们比较不会去注意别人的脸或眼睛。在一些亲密关系的研究中也发现,亲密程度会影响我们哈欠的传染性,关系越亲密,越容易被传染到,比起陌生人的哈欠,我们更容易被家人、朋友这类关系亲密的人的哈欠传染到。看到现在,你一共打了多少个哈欠啊-END-作者:晗月,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硕士,医学科普编辑,婴幼儿睡眠咨询顾问。本文为好睡宝婴儿睡眠原创,任何商业机构、媒体(含自媒体)、网络等平台在转发时请联系我们没有取得授权而刊登的任何媒体,我们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ferenceGallup A C, Eldakar O T. The thermoregulatory theory of yawning: what we know from over 5 years of research[J]. Frontiers in neuroscience, 2012, 6.Gallup A C, Hack G D. Human paranasal sinuses and selective brain cooling: a ventilation system activated by yawning?[J]. Medical hypotheses, 2011, 77(6): 970-973.Gallup G G, Gallup A C. Excessive yawning and thermoregulation: two case histories of chronic, debilitating bouts of yawning[J]. Sleep and Breathing, 2010, 14(2): 157-159.Provine R R, Hamernik H B. Yawning: Effects of stimulus interest[J]. Bulletin of the Psychonomic Society, 1986, 24(6): 437-438.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blog/brain-sense/201111/why-do-you-yawn-when-youre-not-sleepyhttps://www.livescience.com/10076-kids-autism-experience-contagious-yawning.htmlhttps://www.livescience.com/10076-kids-autism-experience-contagious-yawning.htmlhttp://www.bbc.com/future/story/20140811-warning-this-may-make-you-yawn如果你还有其他方面的婴幼儿睡眠问题,快来给我们留言咨询吧~也可以添加人工客服微信号(yingtingcc)获取进一步支持帮助。我们是一家专业的婴幼儿睡眠咨询公司,我们有市场上唯一的自动化婴幼儿睡眠方案解决系统,同时我们也提供进一步的人工1对1深度咨询服务。海量的免费优质“睡眠干货”课程等你来学哦,用科学的态度对待睡眠,用严谨的知识伴您育儿。点击下方链接可以扫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好睡宝婴儿睡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婴儿经常打哈欠正常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