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手腕发育不良粗一定会遗传给孩子吗?有没有会是细的?

孩子的身高和父母的身高到底有关系吗?当然有啦,就拿我举例子吧,因为怕影响下一代的身高,我当年的择偶标准之一——必须找180以上的对象。@知乎亲子 一、择偶标准之一,身高180cm以上对身高的偏好其实也是人生育本能的一部分。身高代表着生命力,更强大的战斗力(不一定)。我当年也是颜控的厉害,觉得个子高不管是穿衣服、还是出席什么场合,都是气场和排面啊。所以不管是之前找的对象还是现在的老公,我的身高要求都是180以上。不够怎么办?尽量找呗。身高和有趣的灵魂并不矛盾啊~幸好纶宝爸爸身高还可以,181cm,有一点驼背,肩膀宽、腿长的倒三角身材更显高。我家孩子出生之前,测量的身高就很长,我记得当时医生还说过,这孩子可真高。出生的时候,身高是59厘米,在医院排排坐去洗澡,一眼就可以看到,比其他小孩高出一块来,还不容易认错呢~从小就是大脚丫最近看了一本相关的书《孩子身高管理》,对孩子的身高跟遗传、环境的关系,如何通过改变外部环境来增高,进行了更详细的解读,这里也跟大家分享一下。二、仍然有很多男性身高不足170cm、女性不足158cm根据最新的《中国居民营养和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报告显示,中国成人平均身高继续增长,18-44岁中国男性平均身高169.7厘米,中国女性平均身高158.0厘米,与2015年发布结果相比分别增加了1.2厘米和0.8厘米。平均身高170厘米和158厘米,也代表着很多人没有达到平均身高。我印象非常深刻,大二的时候去了一次厦门,明显感觉那边的男的身高偏矮,我的身高跟男的相比,在那边都算是高个子了。所以南北方的身高差别还是挺大的。而北方的个子矮的男生,压力还要更大一些。所以民间在择偶上,在同等的条件下,也有女生看年纪,男生看身高的论调。三、决定身高的因素那么孩子的身高和父母到底有多大关系呢?根据《孩子身高管理》这本书里的观点,除去疾病的情况,成年人的身高主要由两方面因素决定:一是每个人的内部生物学因素,主要指遗传,也就是每个个体父母的身高,这是孩子成年后身高最主要的因素;二是外界的环境因素,指孩子的睡眠状况、营养状况、运动状态等。医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身高,70-80%由遗传因素决定,而另外的20-30%由外界因素决定,七分天注定,三分靠打拼。不过父母天生没有身高优势也不用那么悲观,环境因素可以让孩子在遗传身高基础上,有接近5厘米甚至更大的长高空间。比如根据父母平均身高平均测算下来,身高应该在170厘米,但是充足的睡眠、均衡充分的膳食结构、科学有效的体育运动,身高长到176厘米,也完全有可能。四、如何通过父母身高来预测孩子的身高男孩的话,用爸爸的身高加上妈妈的身高再加上13,然后三者之和除以2:拿我家纶宝为例,纶宝爸爸身高181厘米,纶宝妈妈身高164厘米,加上13厘米,除以2,纶宝未来的可能身高是179厘米。居然没有他爸爸高,不过根据这代人的一个身高趋势,我对于他长到185,甚至190,非常有信心。女孩怎么算呢?用爸爸的身高加上妈妈的身高再减去13,然后三者之和除以2。这个基础上加减5厘米,就是孩子可能的身高范围。五、其他测量身高的方法1、2岁身高测量法第二种方法更简单,男孩子,在2周岁时的身高数值乘以2,而女孩用18个月的身高数值乘以2,可以粗略测出身高。还是以我家纶宝为例,他在2岁时候的身高在95厘米左右(马上快到1米了,失去去很多自助餐厅免费的特权了,比如说比格披萨,呜呜),大概身高在190厘米?不过跟遗传身高测量,误差还不小。过年时候还是一个墩墩2、测骨龄预测身高第三种方式更加精准和专业,需要专业人士,依据骨龄来预测孩子的身高。骨龄是评价骨骼成熟度的一种标准。例如,孩子年纪12岁,但是测出骨龄11岁,孩子就还有很大的身高增长空间。骨骼提前发育往往是疾病造成的,家长需要及时干预。医生建议,3岁以上的儿童如果每年的身高增长不足5厘米,就可以考虑去医院检查下骨龄。骨龄检查最精准的方法是,对儿童的左手包括手腕进行X光照相,其他的关节部位也可以间接评估骨骼成熟程度和生长空间,不过更精准的就是拍左手。图源网络,侵删六、“二十三、蹿一蹿”的真相民间有一个说法,“二十三、蹿一蹿”,我的很多同学在大学期间甚至生个孩子都有身高的变化。所以很多父母觉得孩子过了18仍然有长高的奇迹?其实这是一个误解。首先,人体身高的增长主要依靠下肢长骨的不断生长。如果下肢骨骼生长板闭合,股骨、胫骨基本没有继续生长的可能了。一般女孩在16-18岁达到成人身高,男孩18-20岁达到成人身高。“二十三、蹿一蹿”这一说法,主要指的是上半身增长。人体的脊椎是由12块胸椎、5块腰椎以及骶椎和尾椎组成。每一个椎体的上下两面都有生长板。脊椎椎体的骨化时间比较晚,要到20-22岁,甚至更晚。因此,也有研究表明,孩子在下肢骨骼成熟后,上半身仍然有平均14毫米的增长空间。这也就是“二十三、蹿一蹿”的真相,不过如果指望这个阶段身高有质的变化,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七、身高增长的最佳时间段1、孩子身高增长规律出生后的第一年是第一个高峰,身高增长大约25厘米第二年,身高增长13厘米第三年,身高增长9厘米从第三年-青春期,身高增长平均4-6厘米青春期是第二个高峰,女孩每年增长6-10厘米,男孩每年增长5-11厘米2、身高发育不足需要去医院检查3岁以上的孩子,每年身高增长不足5厘米,需要去医院检查背后的原因。3、家长需要学会用身高曲线图家长需要检测孩子身高变化,用app生成生长曲线。坡度代表孩子身高的增长速度,坡度越平缓,孩子生长速度越缓慢,坡度越陡峭,生长速度越快。测量时间,0-1岁前,每2-3个月测量一次;1-3岁,每3-6个月测量一次;3岁以上,每半年测量一次。如果增加了药物干预,比如说生长激素,则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增加。手机里有很多记录生长曲线的软件。八、身高增长三板斧1、良好的睡眠管理1.1有规律的作息,晚上9:30上床睡觉,早晨7点左右起床。尽量不要赖床。不同年龄段的推荐睡眠时长1.2适量参加体育运动,能够提高睡眠质量,还能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1.3睡前两个小时不要吃巧克力、糖果、果汁等含糖高的食物。容易产生龋齿,并且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1.4为孩子创造安静、舒适、温度、平和、昏暗的睡眠环境,夜猫子父母也会影响孩子的睡眠。1.5给孩子安排一个睡前仪式,比如洗漱、换睡衣、讲绘本、唱摇篮曲等。1.6选择舒服的床上用品、被子、枕头、床垫等。1.7选择最佳睡姿,右侧卧最佳。2、“我的餐盘”营养搭配指南2011年,美国营养政策与促进中心推出了“我的餐盘”,指出每餐食物推荐的种类搭配方式。30%蔬菜30%谷物20%水果20%蛋白质一杯牛奶而且每一种食物尽量做到多样化、花样也要常变常新。还有以下的食物,孩子尽量不要吃含糖饮料各种零食,饼干、糖果、甜点、膨化食品等。油炸食品,炸薯条、炸鸡块、炸鱼薯条、炸虾球等3、合理运动很关键美国心脏学会针对6-17岁儿童的运动方式建议:每周7天,每天至少60分钟的中高强度体育活动。其中,有三类运动,有利于长高。第一类:全身性的有氧运动。3-6岁儿童,跑跳、玩滑板车、平衡车;6岁以上的儿童和青少年,快走、慢跑、长距离慢速游泳、骑自行车等。第二类:弹跳运动。3-6岁的儿童,兔子跳、青蛙跳、跳房子等;6-12岁,跳高、跳远、跳绳等;12岁以上的孩子,篮球、排球、羽毛球等弹跳运动。第三类:拉伸运动。长高是一项系统工程,更具体的建议,还可以参考这本书。|我是纶宝妈妈,家有两岁萌娃,持续分享照顾1-3岁幼儿的干货知识、育儿美食,欢迎关注鼓掌收藏~带娃路上,一起成长}
最近,有好多家长来咨询我,孩子的身高长的问题,建议家长先做骨龄片检查,家长不知道骨龄是什么?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做骨龄?就通俗易懂的给大家讲一讲。一、通过x片判断骨龄一般年龄段不一样,测出的骨龄的片也是不一样的。分享一组测骨龄的手部的x片,更直观的给大家解释怎样看骨龄。1、骨骼年龄是2岁2、骨骼年龄4岁3、骨骼年龄8岁4、成人骨骼人手和腕最终会形成29块骨骼。测骨龄就是看的是手和腕骨的x片,手腕部骨骼的大小和数目都不一样,手掌指节的大小和形态和间隙也是不一样的。手腕部的骨头的个数越少,骨头越小,年级也就越小,以后骨骼越大,长的越致密,各个骨节越来越大,逐渐连到一起,就是骨骼成熟速度越来越高,也就是人的骨骼年龄越来越大了。二、骨龄和生理年龄是一致的吗?人出生后真正的年龄叫做生理年龄,比如说一个人出生后五岁了,她的生理年龄真实年龄就是五岁。骨龄片子看的是它的骨骼年龄,这骨骼年龄可以和你的真实年龄是一致的,也可依是不一致的。三、骨龄跟孩子的身高有什么关系?骨龄的成熟度、生长的快慢是由内分泌决定的,比如生长激素就是影响人身高长高的关键因素;甲状腺功能等之类的很多的激素都会对骨骼起到调控的作用。生长激素比较缺乏,身高就会长得慢,甲状腺功能降低了,孩子的身高也会长的比较慢。哪些孩子需要拍骨龄片?1、个子偏低较矮的人,可以拍个骨龄片,看看自己实际的骨骼年龄是否比自身真实年龄要小。因为如果骨骼长得慢,跟不上实际年龄,则代表骨龄发育受限,是造成身材矮小的主要原因。2、长的特快的孩子也需要做骨龄检测,也就是早期的时候看着孩子比较高,或者比同龄宝宝高,排除是否有内分泌激素影响骨龄成熟度,骨龄进展太快。因为骨骼的成熟度太快,但总体的骨骼成长年限时间缩短了,到最终成年的时候,不一定是高个子,有可能比同龄人矮。患有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的孩子、青春期性早熟的孩子,往往骨龄都会大于实际年龄。注意哦,孩子长得高是受遗传决定的,父母身高非常高,孩子就会很高,骨骼年龄和实际年龄拍出来以后,基本上也是接近的,这就是说明他真正的长得高。总结:家长一定要谨慎认真对待宝宝的身高,比较矮或者身高特别高,都需要到医院咨询医生来进行相关的检查,如没问题,当然更好,如果有问题也要早发现,早治疗。发布于 2021-10-25 14:0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手腕发育不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