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稻香村产自哪里最早是哪里的老字号?

  在中华饮食文化千年的沿革中,传统糕点因老少皆宜的而备受推崇,也因此占据着中华儿女生活中的记忆点。传统糕点的发展为我国饮食文化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也为我们留下了一批经典老字号,其中,稻香村的名号可谓是远近闻名。南有苏州稻香村,北有的北京稻香村(也叫三禾稻香村),这让消费者在选择时心有疑虑,同名不同姓的南北两大点心,到底谁才是正宗?下面就从两家“稻香村”品牌的起源脉络,来解答大家心中的疑虑吧!  要论“稻香村”的起源,还得从苏州稻香村这一脉说起,清朝乾隆时期,江南一带经济比较繁荣,人们追求高质量的生活,茶食行业因此得到了很好地发展,在1773年,苏州人士沈秋泉等人在今苏州观前街开设了茶食糖果摊,后又开店,取曹雪芹名著《红楼梦》中大观园的“稻香村”为名,通过苦心经营,稻香村逐渐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茶食店,之后几经沉浮,稻香村的传承与经营从未中断,发展到现在的苏州稻香村,已有248年历史,是名副其实的老字号。  北京稻香村初创于1983年,宣称其传承于1895年由金陵人郭玉生创立的“稻香村南货店”,但据历史学家考证,“稻香村南货店”早在1926年关张后再无后续,所谓的“旧店重开”不过是“借壳而生”而已。早些年北京稻香村有着明显的南派美食印记,除了糕点还卖过熟食、副食产品,更偏杂食店,近年来,逐渐开始"去南味"宣传"京味",主打北京特产。  与苏州稻香村相比,北京稻香村少的不仅仅是两百多年的历史,还有百年传承的制作技艺。创立至今,苏州稻香村始终有着清晰的师徒技艺传承谱系,至今可追溯的有六代。  第一代:吴金棠,镇江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进稻香村作学徒,做糕饼师傅,1958年退休。  第二代:徐寅伯,苏州人,民国十九年(1930)进稻香村作学徒,师承吴金棠,1965年退休。  第三代:王渭仪,苏州人,民国二十六年(1937)进稻香村作学徒,师承徐寅伯,为1956年公私合营前最后一名苏式月饼把作师傅,1985年退休。  第四代:徐全生,徐寅伯之子,1966年接班进稻香村作学徒,师承王渭仪,曾任糕点车间主任、生产经营部经理;蒋祖健,苏州人,1970年进稻香村作学徒,师承王渭仪。  第五代:徐红生,1983年进稻香村作学徒,师承徐全生。后在稻香村食品工业有限公司做糕点技术负责人,技术全面,掌握选料、配料、糕点制作、烘烤等全部工艺。2007年被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评为全国技术能手。  第六代:艾满,他作为公司重点培养的技术人才,2010年在第十一届全国月饼技术比赛中获金奖并同时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称号,于2013年3月拜徐红生为师。苏州稻香村制作技艺传承人:徐红生(左)徐全生(中)艾满(右)  而北京稻香村宣称创始人刘振英是继郭玉生后的第五代传人,但根据现有的历史资料来看,期间的二、三、四代传人的资料无法提供。而且,据光风撰《记稻香村老经理刘振英》记载,刘振英曾在北京另一家糕点店“稻香春”做学徒,学徒时间长达8年。由此可见,刘振英师承“稻香春”而非“稻香村”,与历史上的北京稻香村无传承关系,如今的北京稻香村是一家新企业。  文章看到这里,小伙伴们该明白了吧,苏州稻香村是“稻香村”字号的创始者,经营历史和制作技艺是有迹可循,有史可依的。而北京稻香村不仅与郭玉生创立的老北京稻香村无关,更与苏州稻香村之间没有任何渊源关系。科技在线旗下媒体矩阵郑州欢乐信息技术官方账号}
老字号是中国优秀的民族企业,是历史沉淀下来的文化积淀,但人们却从不追根溯源,没有探寻老字号的行程始末。就拿“稻香村”这个有争议的品牌来说,直到苏稻与北稻因老字号纠纷等问题多次对簿公堂,人们才开始注意到,原来北稻并不是土生土长的北京特产,苏稻的历史远远悠久于北稻。那北京的稻香村到底是如何发展起来的?稻香村是不是北京的专属品牌呢?老北京稻香村:源于苏州稻香村,创于1895年,经营30年后倒闭北京稻香村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是最早在苏州稻香村工作,拥有稻香村食品制作绝技和经营谋略的金陵人郭玉生,带着几个伙计来到北京建立的,时称“稻香村南货店”,位于前门外观音寺,南店北开、前店后厂的格局,别具一格。已故《北京通史》主编、北京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曹子西主编的《北京史志文化备要》“稻香村”条则谓:北京稻香村食品铺最早开办时位于前门外观音寺,即现在的前门大栅栏西街东口。清朝末年,由南京人郭宝生创办,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稻香村前店后厂,自产自销,经营各种南味食品。稻香村红火了大约30年的光景,后因战乱频仍,社会动荡,终于歇业。无论创始人是“郭玉生”或是“郭宝生”,从文献中我们可以得知,1895年老北京稻香村在前门外观音寺创立,时间要晚于1773年在苏州创立的稻香村,且该店经营了30年左右就倒闭了。北京前门大街老照片1983年师承“稻香春”却更名”稻香村”再创业,也就是现在的三禾北京稻香村1926年前门稻香村已经关张,北京便再无真正的“稻香村”,那么现在的北京稻香村又是怎么来的呢?这就不得不提北京的另外一家糕点老字号“稻香春”!我们要隆重介绍一下“稻香春”创始人张森隆。张森隆,江苏丹徒人,曾是上海“王仁和”茶食店学徒,1916年创办稻香春,据说他一生带过三百多个徒弟。众徒弟中有一位叫刘振英,北京市昌平人,1921年12月生。光风撰《记稻香村老经理刘振英》介绍说:1936年,年仅14岁的刘振英便在张森隆创办的稻香春店内学徒……经三年的勤学苦练,刘振英学到了制作南味食品的“真经”,便被柜上破例提前出徒,成为“稻香春”的伙计,这一干就是八年。1946年,刘振英请来几位知心的稻香春师兄弟,在北京另立门户。据《北京东城年鉴2007(总第十一卷)》之《逝世人物﹒刘振英》载:刘振英1944年开办“英林刘记糕点铺”,1949年解放后更名为“振华食品厂”……公私合营后任东四区糖业糕点管理处副科长、副主任、基层店经理等职务,被选为东四区政协委员。从东城副食品公司退休后,以东城区工商联副主委的身份出任咨询组组长,1983年恢复北京“稻香村”南味食品老字号企业……虽说刘振英师从张森隆,但无论是张森隆本人或是张森隆的“稻香春”都与老北京前门稻香村无任何传承关联。所以可以说,1983年由刘振英负责恢复的北京稻香村也就是现在的三禾北京稻香村只是借着老北京前门稻香村的壳而成立的新企业,并不是老北京前门稻香村的承载延续。所以,北京真的早在1926年就没有了老北京“稻香村”,至于现在的“三禾北京稻香村”为何在毫无传承和历史关联的情况下,仍称自己是老北京“稻香村”,究竟是历史使然还是利益驱动,我们无从考证。中秋节快到了,买哪家月饼也得好好想一想了呗。}
近日,商务部网站发布《商务部等5部门关于公布中华老字号复核结果的通知》,将长期经营不善,甚至已经破产、注销、倒闭,或者丧失老字号注册商标所有权、使用权的55个品牌,移出中华老字号名录;对经营不佳、业绩下滑的73个品牌,要求6个月予以整改;继续保留1000个经营规范、发展良好的品牌。记者注意到,移除名录中,“稻香村”的名字赫然在列。其中,55个没有通过中华老字号复核的品牌括北京华女、天津稻香村、山西宝兴善、内蒙古大盛魁、大连群英楼、黑龙江正阳河、上海老半斋、山东泰康、河南双鱼、广东琳琅、重庆冠生园、云南禄丰、陕西秦川、宁夏敬义泰等。据了解,商务部于2006年、2011年先后认定两批共1128个中华老字号品牌,联合相关部门持续出政策、办活动、搭平台。2022年,中华老字号企业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实现营业收入超1.2万亿元,近7成企业实现盈利。今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已超过2022年全年水平,发展势头良好。同时,也有部分企业因为经营不善等原因,已经退出了市场。此“稻”非彼“稻”因移除品牌中涉及“稻香村”的字眼,消息一出,引起不少北京网友哗然,以为自家门口的百年老店被夺走“金字招牌”。事实果真如此吗?记者查询发现,天津稻香村全名为天津稻香村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月饼。不过,因其口味不好,价格高,被很多网友诟病“又贵又难吃”,因此被列入移除名列。而北京稻香村始建于1895年,是京城生产经营南味食品的第一家,主要生产糕点、肉食、速冻食品、月饼、元宵、粽子等特色食品。1993年,北京稻香村被认定为“中华老字号”。2014年,北京稻香村又获得了“稻香村”的“中国驰名商标”。这么一看,天津稻香村和北京稻香村名字相似,但市场评价、商品口味却相去甚远。把“掉队”的“老字号”踢掉,是对守正创新的真正老字号的保护,不使消费者对其产生歧义、误解。更是对掉队企业的提醒和激励,提醒企业不能故步自封、不要“躺平”。事实上,近年来北京的老字号队伍一直在不断发展壮大,全聚德的辣条月饼、稻香村的零号店、吴裕泰的抹茶冰激凌……这些老字号一直在尝试突破自我、守正创新。238家!北京老字号企业“再扩容”今年8月10日,北京老字号协会发布《关于第八批北京老字号企业认定结果的通知》,其中,中国中药有限公司等15家企业被认定为北京老字号。至此,北京老字号数量增至238家。最新获批认定的北京老字号企业涉及的行业更加丰富,不仅包括北京瑞珍厚餐饮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瑞宾楼饭庄有限公司等餐饮企业,还有北京首汽集团、北京同仁验光配镜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此前,北京老字号协会已依程序认定了七批223个北京老字号,平均年龄达140岁。加上最新认定的15家企业,北京老字号目前总数达238个。据市商务局统计,前7批次经认定的223家北京老字号年度总营收规模达到1300亿元,北京已经成为老字号品牌集聚地。转自:北京新闻广播来源:北京广播电视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正宗稻香村产自哪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