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的孩子吃鱼肝油还是吃维生素ad上初中了,给吃D H A有用吗?

什么是维生素D?宝宝晒太阳可以补充维生素D吗?补充维生素D什么时候吃最好呢?新手妈妈们别慌,快来看看only的专业解答。什么是维生素D?维生素D,又被称为阳光维生素,是一种人体所需的非常重要而又特殊的脂溶性维生素。是唯一一种人体可以少量合成的维生素。维生素D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保持骨钙的平衡。增强小肠对钙的吸收,并通过调整甲状旁腺激素来维持血钙和血磷浓度从而维护正常骨量。维生素D与钙磷代谢密切相关。维生素D的缺乏在儿童时期可导致佝偻病,这一疾病的高危人群是2岁以内(尤其是3~18个月的)婴幼儿;而在成年人中不仅可导致骨软化症、还与骨密度降低、骨质疏松、甚至骨折有关。当然维生素D摄入过多也会引发不良反应,如高钙血症,宝宝肝脏代谢失衡,肌无力、肌肉关节疼痛,食欲不正等。佝偻病不同时期的不同症状初期症状:由于神经兴奋性增高,患儿易激惹、烦躁、夜惊、多汗、枕秃。激期症状:方颅、鸡胸、漏斗胸、手足镯、X或O型腿。 恢复期:初期和激期症状减轻或消失。
后遗症期:未及时治疗会造成严重的骨骼畸形。除了佝偻病的症状,宝宝一旦维生素D缺乏还会出现出牙晚、牙齿不整齐、语言能力发育迟缓等,长期以往还会导致运动机能大大低于同龄儿童,身体平衡性差;大脑发育迟缓;性情易烦躁。 缺乏维生素D的原因 1.日光照射不足 热带、亚热带地区日光充足,不易缺乏;但是在温带、寒带,尤基多雨、多雾地区和冬季,由于日照不足导致经皮肤内转化形成的维生素D量少。 2.膳食摄入不足 食物中维生素D含量少,食物加工、烹调与贮藏时丢失或破坏,有挑食、偏食、忌食习惯等,导致摄入不足。 3.人体的需要量相对增高 儿童生长速度过快,早产儿、婴幼儿最易发生,特别是人工喂养的婴儿;孕妇、乳母对维生素D的需要量增高而膳食未予及时补充。 4.其他疾病的影响 胃肠疾病可影响维生素D吸收,肝胆疾病、肝肾功能受损可影响维生素D的活化。 维生素 D 的来源 1.食物。 维生素 D 在我们常吃的天然食物中含量很少,其中植物性食物中几乎不含维生素 D,虽然在鲑鱼、金枪鱼、三文鱼等深海鱼类的肝脏中维生素 D 的含量较为丰富,但这些深海鱼类并不是我们餐桌上的主要食材。 猪肝、蛋黄,还有母乳等会含有一些维生素D,但含量有限,且宝宝的食量也有限。 因此,根据大部分家庭的饮食习惯,一般很难保证每天从食物中获得 400IU 的维生素 D,也就是说维生素 D 很难「食补」。 常见食物维生素D 的含量表(μg<IU>/100g可食部) 6 个月内的婴儿主要的食物是母乳或配方奶。 尽管母乳是婴儿最好的营养来源,但母乳中维生素 D 的含量较低,1L 母乳仅含有 25~78IU 的维生素 D。 根据前面的推荐,此阶段维生素 D 推荐摄入量为每天 400IU,按此推算,婴儿要吃 5~16L 母乳才能满足需要,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因此纯母乳喂养的婴儿维生素 D 摄入是不够的,需要口服补充维生素 D。
另外,根据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规定,市场上销售的婴儿配方奶粉含维生素 D 的最小浓度为每升中含有 258 IU,最大浓度为每升中含有 666IU,婴儿每日奶量大约在 1L 左右才能保证摄入足够的维生素 D,而每日摄入如此大量的配方奶也是不现实的。 所以说,配方奶喂养的婴儿一般情况下也需要额外口服补充适量维生素 D。 2.皮肤光照合成——晒太阳。 补充维生素D的最经济途径就是晒太阳,因为通过光照,我们人体皮肤上的脱氢胆固醇或麦角固醇,会促使皮肤产生维生素D,并被吸收到体内来促进钙吸收。
首先,想要通过晒太阳获得足够的维生素D,需要满足这三个条件:直接暴露、足够时间、特定波长。 1.直接暴露:隔着玻璃晒、穿防晒衣、涂防晒霜都会大大减少紫外线直接接触皮肤,进而影响维生素D的合成,所以想要促使皮肤产生维生素D,就必须大面积裸露皮肤,直接在太阳下晒。 2.足够时间:具体孩子每天晒多久的太阳可以获得多少维生素D,很难估量,因为地域不同、肤色肤质不同、年龄不同、裸露面积不同等等因素都会影响晒太阳的效果,因而通过长时间晒太阳,宝宝的身体是否获得了足够的维生素D也很难估量。 3.特定波长:阳光辐射波长主要分为UVA、UVB、UVC三种,而UVB则是转化维生素D所需的紫外线,但由于其穿透力弱,也会被大气层阻挡一部分。而即使在UVB较高的中午,长时间直接暴晒,也未必能获得足够人体所需的维生素D,还可能把孩子晒伤。 所以说,晒太阳确实能帮助宝宝获得维生素D,但由于宝宝皮肤娇嫩,不可能长时间在太阳暴晒,这不但可能会晒伤皮肤,甚至可能会引起皮肤癌等问题。而且获得维生素D的量也未必能够满足宝宝身体需要。 所以建议家长可以在光照、温度适宜的情况下,多带宝宝出去晒太阳,但要注意宝宝的舒适度,在此基础上,通过食物和维生素D制剂补充,以满足宝宝身体成长需要。 最有效的方式,则是口服维生素D制剂,宝宝出生后第15天,开始服用维生素D补充剂。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 1岁以下的婴儿,每天至少摄入400IU(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 1岁后,每天摄入600 IU(国际单位)。 这个剂量包括了日晒、食物、补充剂3种途径获得的维生素D。 所以家长们,除了维生素D制剂,还要计算下孩子每天吃的其他营养品的维生素D含量,例如奶粉、鱼肝油等都含有维生素D,千万不要过量补充,否则会的能导致维生素D中毒,反过来影响宝宝的健康生长。 如何计算宝宝从奶粉中补了多少维生素D? 首先给妈妈们普及一下,维生素D有两种不同的计量单位。 一种是前面提到的IU(国际单位),另一种是μg(微克)。这两种单位可以通过下面这个公式换算。 1μg(微克)=40IU(国际单位) 如何知道奶粉中添加了多少维生素D呢?很简单,看奶粉外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就行。 举个例子,上面这张图是某品牌奶粉的营养成分表,其中有一栏是维生素D。根据标示可以知道,每100毫升奶液,含维生素D1.2微克。换算成国际单位就是1.2*40=48IU 假设宝宝每天的奶量是500毫升,相当于摄入了48*5=240 IU(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 这对1岁前每天400个国际单位的要求来说,显然是不够的。可以每天额外给宝宝再补充200个国际单位,或者隔天补充400个国际单位。 知道了怎么换算和计算,妈妈们就不会在给宝宝服用补充剂的时候,错把微克当成国际单位啦。 给宝宝补充维生素D什么时候吃最好呢?可以随餐服用吗? 其实,没有明确的时间限制。 早上、中午、下午还是傍晚,不论哪个时间点,都可以给孩子补充维生素D,目前并没有研究证据提示哪一个时间点是最佳的。不过,一旦你选择了某个时间点给孩子吃维生素D,那最好就每天固定在这个时间。 维生素D是可以随餐服用的。 维生素D是脂溶性的,当肠道里有脂类同时存在时,会促进吸收。以此推理,维生素D随餐吃,可能会被更好地吸收,还有要注意不要空腹服用,以防腹泻。 圈重点:给宝宝补充维生素D尽量保证每天都在同一时间段吃哦! 维生素D要补充到什么时候? 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标准,婴幼儿每天摄入的维生素D的量应至少达到400IU(国际单位),直到两岁。 2岁以后,需要结合日常生活来定,最好能继续补充到青少年时期。饮食习惯和居住环境本身就决定了宝宝自然获取到的维生素D不会等量,获取量较少的还是应该通过补充剂来补充维生素D每天400-600IU。 每个宝宝都必须要补充的维生素D,是不能马虎的。现在爸爸妈妈们应该知道了吧,当宝宝出现某些缺钙的特征时,往往都是由于维生素D的缘故。 没有维生素D,吃进去再多的钙,宝宝也吸收不了那么多。说白了,盯牢维生素D就不用担心宝宝缺钙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十二岁需要补AD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