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肛瘘专科医院博润微创外科医院上厕所便秘会流血肛门裂开般痛苦难忍,怎么办?

排尿是每个人都要进行的生理活动,一般来说,“喝得多,尿得多”是大多数人的认知。但是,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发现有这样两种人:“一喝水就排尿”的人和“喝了水也很久不尿”的人。究竟什么原因导致这两种情况的出现,难道真是肾脏问题吗?哪一种情况才是健康的呢?别着急,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尿尿那些事。一天排尿多少次最正常?医学研究认为,正常人每天的排尿量为1000~2000毫升。因为一个正常人每天有35~50克的代谢产物和盐类物质需通过肾脏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而溶解这些固体物质最低水量大概需要500毫升,所以每个人每天至少要排出500毫升尿。如果刚喝完水,人体在1小时后会达到排尿高峰,一般每次正常的尿量大约是300-400毫升。换算一下可知,人类平均一天排尿次数大致在4次左右,不过,这只是个理论数字。据观察,大部分健康成年人一天要排尿6~8次,其中,白天排尿4~6次,夜间0~2次。如果排尿次数经常明显增多,就可以定义为尿频。如果夜尿经常超过两次,就是夜尿增多。当然,尿多尿少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有时候喝水多了,尿就相对较多;出汗多了,尿就相对较少。因此,医学上规定:· 当一个人全天(24小时)的尿量超过2500毫升,就属于多尿;· 而全天尿量如果少于500毫升,就属于少尿;· 更有甚者,尿量如果少于100毫升,那么就属于无尿。当然,无论是多尿还是少尿,都不是健康现象,需要大家及时就医检查治疗,以免耽误病情。所以,只要您的排尿频率和尿量在正常范围之内,就不必太过担心。一喝就尿,是不是肾虚?很多人以为老想尿,肯定是肾虚,其实大多数尿频和肾无关。因为,如果小便次数多,但尿量少,可能是膀胱和尿道问题;如果排尿次数多,且尿量也不少,则有可能是糖尿病等内分泌疾病甚至是肿瘤。若你的尿量和频率都正常,但就是一喝水就想上厕所,往往是有以下几种可能:1喝水过快据研究表明,人体每天的需水量是2000ml左右,若喝水太多,人体储存不下,自然就要排出去。很多人都没有养成主动喝水的习惯,总喜欢等到口渴时再大口地喝水。此时,水分一下子补充得过快,还没有好好吸收就已经循环到肾脏了,就会快速产生尿意。2膀胱小有的人膀胱大,储存的尿液多,尿液积累到很多之后才会刺激到膀胱,产生想要尿尿的感觉,所以他们可以很长时间不排尿。而有的人膀胱比较小,一有尿就会刺激膀胱产生尿意,这类人就会频繁排尿。3括约肌松弛膀胱括约肌的松弛程度也影响了一个人排尿的频率。有的人膀胱括约肌很强大,收缩能力自如,就能很自如地憋尿,所以可以很长时间不上厕所。而有的人括约肌比较松弛,所以膀胱兜不住太多的尿液,就会想要上厕所。4心理因素、寒冷刺激当人体处于紧张状态时,血液循环加快,体内激素改变,抗利尿激素减少,也容易出现频繁上厕所的现象。而寒冷的环境下,身体为保持热量,肌肤和膀胱都会自动收缩,蓄尿能力下降,排尿次数也容易增多。喝多尿少,是什么问题?一般来说,喝水之后也可以久不排尿的人,除了膀胱较大或膀胱括约肌收缩能力较强外,还可能有以下原因:1经常运动经常运动的人,身体消耗能量、水分的速度都会比较快,加上出汗,也就没什么尿意。2极度缺水平时没有养成按时喝水的习惯,当身体极度缺水时才开始补充水分,就会导致肾小管会首先吸收大量水分,形成的尿液就比较少,所以喝了很多水,也可能难以有尿感。3习惯憋尿如果平时经常憋尿,膀胱的敏感度就会有所下降,即使喝很多水,身体也能适应,不会那么快的产生尿意。4疾病因素能够引起尿量减少的疾病其实并不少,所以,如果发现自己总是喝水却很少上厕所,并且身体还伴随其它不适,就需要去医院了。这是因为,如果尿异常的少,不排除有肾功能异常的情况,长期不重视,可能有患尿毒症的危险。有一种尿频不要忽视其实,大家与其总是和别人“比喝水”、“比撒尿”,倒不如多观察自己本身的排尿变化。比如,发现自己不喝水都频频上厕所,而且无尿的情况居多,那就一定要注意了,这可能是尿路感染了。1女性尿路感染女性尿道较短,肛门和尿道开口距离也较近,因此较容易有尿路感染。尿急、尿痛、尿频、腰痛是尿路感染的常见症状。这些症状并不会一起出现,也可以只有1~2个症状。作为女性,除了尿路感染之外,外阴局部炎症(阴道炎),盆腹腔占位(巨大子宫肌瘤、妊娠)等都可能引起尿路刺激征。2男性前列腺疾病几乎每个男性都逃不过前列腺疾病的魔爪。据统计,18-80岁的男性中,90%的人患有前列腺炎;40岁以上的男性中,80%的人患有前列腺增生。其中,前列腺炎多为细菌感染所致,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不尽以及夜尿多。前列增生则是由于机体功能退化所致,一般会有以下两种症状:①尿频、尿急、单次排尿减少、夜尿增多;②排尿困难、尿不尽或者尿不出来。注意:这两种人的尿频另有原因。妊娠妇女尿频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子宫压迫膀胱所致。小儿尿频:哺乳期婴儿,进水量较多而膀胱容量小,日排尿可达20次左右;1岁左右的幼儿,日排尿多在15次左右,至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则日排尿6~7次。1尿液不正常尿量过多或过少,或者起夜次数过多,小便有泡沫,就应引起注意。2眼睑浮肿、下肢水肿肾脏出了问题,体内的“水”排不出去,就会出现水肿。其中以脚踝水肿和晨起眼睑水肿较为多见。3血压升高肾脏出了问题会诱发“肾性高血压”。4乏力如果肾脏结构改变、蛋白丢失、营养缺乏,或肾功能低下引起肾性贫血,都可出现乏力的症状。5胃口不好肾不好时,胃肠道易出现水肿,就会出现不思饮食、腹胀等消化功能紊乱的症状。肾功能衰竭时,则会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
膀胱内尿液超过警戒值,大脑就会收到尿急的信号,于是发布排尿信号,通过神经调节,引起逼尿肌收缩、尿道内约扩肌松弛,继而尿液进入尿道,开始排尿。但是有的人特别想上厕所,可就是尿不出来的情况发生,是怎么回事呢?01
尿道损伤等疾病有一些患者,因为尿道损伤、尿道结石、尿道炎症、尿道狭窄、尿道口狭窄等尿道问题导致尿等待症状。如果病情持续性时间比较长,很可能在疾病得到有效治疗后排尿仍然难以放松心情,继而引起尿等待时间过长。02
前列腺相关问题前列腺增生可能压迫尿道或膀胱颈,引起尿路梗阻,导致逼尿肌增厚,出现尿等待、血尿、尿不尽等症状;前列腺癌大部分伴有阻塞症状,包括尿等待、尿疼痛、血尿或尿失禁等;前列腺炎也可能引起局部充血肿胀,压迫尿道,出现尿等待症状。03
脊髓损伤等原因排尿中枢下的脊髓损伤或者病变,可能导致神经性原因的尿等待。有些药物对人的副交感神经有抑制作用,如抗抑郁药物、某些感冒药物等,会引起尿等待;过度饮酒可能导致逼尿肌无力、前列腺水肿导致尿等待。提醒:能够导致尿等待过长的原因比较多,建议患者朋友如果出现比较严重的现象,不要马虎,警惕疾病出现,及早到正规专业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和治疗,以免耽误病情。发布于 2021-12-17 17:04}
前几天晋城博润微创外科医院胃肠科的门诊处接到一位患者,患者今年才25岁,是一位男同患者,发现自己的肛门周围出现了疼痛,感觉肛门周围的皮肤深面有一个包块,过几天之后,肛门周围的皮肤破了,流出了一些分泌物,现在经常有分泌物流出来,经常污染内裤。于是来到医院检查,诊断为肛瘘,建议他手术,但是他拒绝了。他想问问,肛瘘可以自愈吗?用消炎药能不能好。他的症状比较典型,一开始是肛周脓肿,后来皮肤破溃,形成肛瘘。今天普外科主任来为我们科普一下,肛周脓肿和肛瘘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应该怎么治疗。说起痔疮,大家很熟悉,说起肛瘘大家常常是一头雾水,肛瘘是什么?是肛门漏了吗,是大便不能控制吗?01肛瘘是什么?肛周脓肿和肛瘘是很常见的肛肠疾病,肛周脓肿是发生在肛门、肛管和直肠周围的急性化脓性性疾病,属于细菌感染,是肛瘘的前身。肛瘘指的是直肠和直肠周围的皮肤形成了一个或者多个窦道,也就是直肠壁与外周的皮肤是相通的,导致直肠里的东西通过这个通道从皮肤流出来,直肠里面有大量的细菌和粪便,所以患者可表现为肛周有分泌物,流脓,可伴有恶臭味道。02肛瘘是怎么形成的?大部分肛瘘由直肠肛管周围脓肿引起,脓肿穿破皮肤形成内外相通的“隧道”,医学上称为窦道。所谓脓肿就是软组织感染,与常见的脓包或疖肿是类似的。直肠肛管周围脓肿多始于肛门内腺体(肛隐窝)感染,由于肛门周围软组织和肌肉间隙多,感染向周围扩散,炎症继续发展会化脓,脓肿侵蚀组织形成隧道,往皮肤破溃形成肛瘘外口。肛瘘好发于男性,而且在20岁至40岁的中青年男性,肛瘘好发于久坐或者久站的人群,例如司机,办公室职员,厨师等等。如果既往免疫力低下或者存在某些基础病,也容易罹患肛瘘,例如糖尿病,艾滋病,长期口服免疫抑制剂的人群,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克罗恩病等等。03肛瘘是怎么治疗的?肛瘘是没有机会自愈的,不可能自己好,必须手术治疗,而且越早手术治疗,效果越好。现在主张,在肛周脓肿的阶段,就切开引流。为什么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呢?因为如果肛瘘不去治疗,分泌物有可能会导致窦道堵塞,或者外周的皮肤先愈合了,这样就不会出现流脓了,让很多人以为是自愈了。其实并没有,只是皮肤闭合了,直肠里的内口并没有愈合,又会在身体的另外部位形成一个窦道,从而出现多个窦道,变成复杂性肛瘘,治疗起来非常困难。而且,肛瘘长期不愈合,长期刺激肛门,还有可能癌变,尽管概率很低,但确实会有几率。肛瘘的手术方法有很多,包括瘘管切开术,肛瘘切除术,挂线疗法,肛瘘填塞术等等,需要根据你的病情,选择不同的治疗手段。【注意事项】术后护理要点:按医嘱要求换药,排便后清洗、蘸干、坐浴,保持局部干燥。保持肛门部“干净”和“干燥”有利于减少痛苦和促进伤口愈合。肛瘘是一种常见疾病,发生率高,有了类似肛周肿痛症状,不要抱有侥幸的心理,肛瘘是不可能自愈的,及时专科门诊就诊,听从医生的建议,正规治疗。- END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晋城肛瘘专科医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