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教一下,上海贵酒集团怎么样公司的三费一直在增长,请问原因是啥,上海贵酒集团怎么样有没有进行三费管理?


2023-08-22 15:09
来源:
央广网发布于:北京市
央广网北京8月22日消息(记者 邵蓝洁)8月21日晚,岩石股份公布了上海贵酒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上海贵酒的销售费用几乎翻倍,高达3.52亿元;营收增长了近七成,达到8.43亿元,但净利润却只增长了不到五成,实现5351.26万元,扣非后净利润仅增长了一成。相比2022年半年报情况,2023年上半年,上海贵酒延续了增收不增利的状态。22日早间开盘后,岩石股份股价一路下跌,截至发稿,每股25.93元,跌3.99%。
恐难完成26亿元业绩考核
数据显示,上半年,上海贵酒实现营收8.43亿元,同比增长69.73%,实现归属净利润5351.26万元,同比增长46.22%。2023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88亿元,同比增长70.24%,净利润3103.46万元,同比增长201.02%。第二季度营收、净利润增速下滑,分别为4.55亿元和2247.80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3月1日和7月12日,上海贵酒两次发布公告表示收到了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分别为862.9万元、791.85万元,合计1654.75万元,占据当期净利润的31%。
2022年上半年,上海贵酒实施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业绩考核目标为“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不低于16亿元,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不低于26亿元”。不过,2022年上海贵酒的营业收入为10.9亿元,仅实现考核目标的68%,未能如期完成考核。2023年上半年营收8.43亿元,根据行业和公司发展情况预估,上海贵酒今年恐怕也难以完成业绩考核目标。
具体来看,上半年,上海贵酒营业成本增长了25.22%至2.20亿元,主要为酒类销售增加所致;销售费用高达3.52亿元,同比增长97.37%,主要为广告宣传、市场投入增长所致。研发费用为103.9万元,上年同期无数字;2023年上半年,上海贵酒管理费用增长了67.19%至6552.9万元,主要为人员薪酬支出增加所致。值得注意的是,在上半年,上海贵酒的短期借款增长了694.23%至2.5亿元。
上海贵酒一贯的风格是高销售费用拉动营收,但增收不增利。2022年上半年亦是如此,销售费用增长了483.73%,营收增长了118.84%,净利润仅仅增长了5.08%。
酒业“野蛮人”
目前,上海贵酒旗下拥有定位高端品牌的天青贵酿、君道贵酿、定位中端品牌的高酱、军旅文化品牌军星和军辉、贵酒匠、贵八方、低度酒十七光年等品牌。从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数据看,天青贵酿和君道贵酿两家子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4.06亿元、2.19亿元,贡献了营收的74%。对比2022年半年报,光年酒业、贵酒科技两家子公司收入下滑明显。
岩石股份是一家非典型性酒企,历经多次更名和转手。转型白酒行业六年时间,岩石股份至今未能更名为上海贵酒。
资料显示,岩石股份前身是A股首家建筑陶瓷企业,2000年,公司名称变更为利嘉股份;2006年,名称再次变更为多伦股份。2015年,互联网金融燥热,公司名称变更为匹凸匹;2015年11月,五牛基金及一致行动人五牛御勉投资中心通过二级市场增持,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这背后是韩宏伟、韩啸父子;因为连续两年亏损,公司更名为“ST匹凸”,又在2017年更名为ST岩石。
2018年开始,白酒业务在这家公司显现, 2019年12月5日,岩石股份正式改名为“上海贵酒股份有限公司”。根据相关报道,上海贵酒2020年完成对江西章贡酒业、赣州长江实业各95%的股权收购,但随后未按照约定履行支付,于2021年被天音控股以及天音通信发起仲裁申请和财产保全申请,2023年初,上海贵酒代江西章贡酒业、赣州长江实业向天音通信支付和解款合计2.41亿元。
2023年7月11日,上海贵酒股份有限公司召开了2023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选举产生了公司第十届董事会和第十届监事会,韩啸当选为公司董事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2023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实现恢复性增长。在行业高景气的带动下,部分上市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再上新台阶,成为A股市场的一道靓丽风景线。截至8月31日,21家白酒上市公司全部披露中报。盘点酒企半年报业绩发现,区别于上半年白酒市场的传言,上市酒企的表现整体较好,其中有14家酒企上半年营收、净利均超两位数增长,9家营收净利增速均超20%,5家酒企上半年净利同比大涨三成以上,业绩再创新高。上市酒企隶属头部,淡季不淡应属常情?在相对行业淡季的二季度,白酒上市公司整体呈现出淡季不淡的走势,并且覆盖了不同体量的酒企。依照常理,伴随近些年白酒行业总量增长放缓,行业整体呈现挤压式增长的特征,不过受益于消费升级,龙头酒企地位凸显,中长期具备穿越周期逻辑。因此,上市酒企中头部酒企呈现营收净利的大幅增长符合常识,那么,整体营收规模尚小的上市白酒企业又为何能够获得大幅增长?如上述表格可见,处于白酒板块腰部的水井坊和酒鬼酒营收净利均有所下滑,但比之体量规模更小的金徽酒、伊力特、上海贵酒、金种子酒却均有不俗表现。此处选取同时符合营收净利增速均超20%,净利大增三成以上的上海贵酒(股票代码:600696)和金种子酒(股票代码:600199)两家酒企来看,后者已知在2022年6月由华润入主,从公司管理到市场营销、从产品矩阵到渠道资源,华润都对金种子进行了深度介入管理,过去一年,金种子酒在2023上半年已实现营收净利均大幅增长,改革颇为有效,不过目前尚未实现净利扭亏,改革赋能的成效尚需时间体现。新名酒的业内突围,营收净利双增长至于另一家酒企上海贵酒(股票简称:岩石股份;股票代码:600696)也是颇有来头,2019年正式转型白酒后,于2年后适逢白酒板块大热,遇资本市场热捧股价一路窜升,引发投资者纷纷瞩目。过去三年的时间里,上海贵酒成功实现从2021年年中到现在连续9个报告期内的双位数营收增长,完成营收规模从0至10亿的突破,核心主业更是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今年上半年,上海贵酒实现营业收入8.43亿元,同比增长69.73%;实现归属净利润5351.26万元,同比增长46.22%。营收规模增长的同时,上海贵酒上半年销售费用3.52亿元,较去年同期近乎翻倍,对此,上海贵酒在半年报中称,公司销售费用变动主要系公司广告宣传、市场投入增长所致。9月1日在上海贵酒召开的上半年业绩说明会上,公司管理层对此表示:“作为进入传统白酒行业的年轻公司,品牌资产打造对于我们是需要长期坚持的事情,公司会持续进行营销投入,提高品牌影响力。2023年上半年,公司在酱酒行业的品牌影响力一跃升至第九位(2022
年为第十八位),显示了公司品牌价值的不断提升。”行业考验仍在,突破能否持续?此外,今年上半年上海贵酒在经营现金流及合同负债方面均有较大幅度提升,给投资者带来诸多亮点。从经营性现金流来看,上海贵酒上半年实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68亿元,同比大增810.43%,主要系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增加所致。分析人士认为,这无疑意味着,上海贵酒的产品逐步受到市场认可,构建起品牌赋能形成溢价的竞争壁垒。一般来说,企业的现金流量代表了企业当下的运营能力与活力,上海贵酒充沛的现金流可以为公司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支持和保障。如从另一个酒企经营管理的重要指标,合同负债来看,2023上半年上海贵酒合同负债大增153.7%至3.24亿。合同负债被视为白酒上市公司的“蓄水池”,对于先款后货的白酒行业来说,这一单项往往体现经销商的打款意愿及销售信心。对此,上海贵酒在半年报中称,主要系酒类销售预收客户货款增加所致。横向比较其他酒企, 21家酒企中大多数酒企的合同负债总体呈下降趋势。这一情况整体吻合白酒企业一、四季度属于销售旺季,二、三季度属于相对淡季的区别,有酒企回应称,“公司合同负债变化主要受季节性影响。公司市场动销和经销商打款意愿正常。”作为一个后发而起的新锐酒企,尽管上海贵酒过去三年间整体消费复苏趋缓的背景下,营收规模不断扩大,增速领跑行业表现出色,但由于初始基数较小,同样面临着规模增速能否延续的市场质疑声。此次2023年半年报的发布正是一次有力的回应。这一单项指标逆势得到增长毫无疑问能够进一步稳定投资者信心,可以预见上海贵酒在2023年的下半场仍然能够有所发挥,为行业与投资者带来更多惊喜。谈及上海贵酒在行业中最大的竞争优势时,董事长韩啸表示,“公司与其他白酒企业最大的差异就在于战略理念上。上海贵酒没有选择复制传统白酒企业的经营思路,而是选择了差异化竞争战略,对标世界一流的消费品公司,致力于用世界一流的消费品品牌运营理念高质量经营酒类业务。”展望下半年,华创证券研究报告称,白酒全年复苏方向明确,上半年高周转保障业绩、走量为主,下半年期待景气度与信心提升带来双击,价盘或可回升。2023年白酒行业的优异成绩单显示白酒发展整体趋势仍向好,伴随下半年消费场景更加丰富需求端持续改善,白酒企业们又将如何布局,在纷繁复杂的宏观环境下再度进入新一轮增长通道。}
来源:酒业内参  2022年12月摄于成都  作为白酒圈稍显另类的上市公司,上海贵酒股份有限公司(600696.SH,以下简称“上海贵酒”)的一举一动都受到投资者的关注。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上海贵酒又“摊上事儿”了。近日,上海贵酒发布公告称,收到上海证监局对公司以及对公司实际控制人韩啸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  《行政处罚书》透露出上海贵酒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财务问题。而在这背后,更凸显出上海贵酒在原始扩张中的魔幻和夸张。在这其中,更有对相关法律法规的漠视。  眼下,尽管历史遗留问题得以解决,关于这家企业的种种疑惑却仍旧没有解开。2019年才将白酒确认为核心业务的上海贵酒,是如何迅速在A股20家白酒企业中立足并不断扩张发展的?  更有意思的是,上海贵酒总裁鄢克亚还在今年4月举行的一场资本论坛中坦言,上海贵酒不是卖酒的,而是一家品牌管理公司。上海贵酒的白酒运作模式究竟是怎样的?又如何让投资者相信,主营业务多次变化的上海贵酒会持续深耕白酒呢?  公司及实控人被罚500万元  事实上,早在去年7月1日,上海贵酒就因涉嫌信披违规,收到了上海证监局下发的《立案告知书》。今年9月28日,上海证监局出具《行政处罚决定书》明确提到,2017年-2020年,上海尚屈实业有限公司分别代上海贵酒偿付证券市场虚假陈述侵权民事赔偿费1956.93万元、744.5万元、1531.1万元、770.31万元。  此外,2018年-2020年,上海初星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分别代上海贵酒支付因证券市场虚假陈述侵权民事赔偿案件产生的法律服务费用985万元、500万元、540万元。  然而,上海贵酒并没有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对上述代偿代付费用予以会计处理。这也导致,上海贵酒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年度报告均存在虚假记载。  就此,上海证监局责令上海贵酒改正并给予警告,同时对上海贵酒处以200万元的罚款。  在这一事件中,上海贵酒董事长韩啸也难逃干系。《行政处罚书》称,韩啸作为时任公司董事,全面知悉相关代偿代付事项,在签署确认公司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年度报告中未忠实、勤勉地履行职责,是上述年报存在虚假记载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同时,韩啸作为公司实际控制人组织、参与实施上述违法行为,并对公司隐瞒代偿代付事项,违反了证券法中的相关规定。  就此,上海证监局决定对韩啸给予警告,并处以300万元罚款。其中,作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处100万元罚款,作为实际控制人处200万元罚款。  在这个过程中,上海贵酒也根据相关规定,对2017年-2020年度的财务报表进行了更正。上海贵酒的董事会称,“鉴于相关事项已经得到了恰当的会计处理,2022年审计报告保留意见影响已经消除”。  而在《关于前期会计差错更正的公告》中,上海贵酒更是把责任全部归结到了公司原实控人及董事长鲜言身上。上海贵酒称,鲜言作为匹凸匹金融信息服务(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后实控人变更,并已更名为“上海贵酒股份有限公司”)原实控人及董事长期间,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更名、变更营业范围等事项的误导性陈述,导致鲜言和上市公司被中国证监会给予行政处罚。  前实控人曾被罚没超34亿元  与大多数由酒厂演变成上市公司的传统白酒企业不同,上海贵酒1993年上市之初的名称为“豪盛(福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豪盛股份”)”,原公司系中外合资企业。公司主要经营主级石质挂釉墙地砖、马赛克及其原材料和窑业机械。  2001年7月底,豪盛股份与利嘉实业(福建)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利嘉集团”)实施了重大资产置换。根据当时的重大资产重组暨关联交易公告,豪盛股份与利嘉集团的法定代表人均为陈隆基,双方的实际控制人也均为陈隆基。  陈隆基是当时福州地产界举足轻重的人物,此次重大资产置换后,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变更为房地产开发与销售。到了当年12月,公司名称正式变更为利嘉(福建)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变更为“利嘉股份”。  2002年,陈隆基当时期望最高的项目福州中亭街正式开街,陈隆基也迅速声名鹊起。也是这一年,公司将注册地址迁往上海并更名为利嘉(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然而,仅仅过了4年,这家上市公司再度迎来变化。2006年,公司名称变更为“上海多伦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多伦实业”)”。  到了2015年5月,多伦实业公告称,“立志于做中国首家互联网金融上市公司”。基于上述业务转型的需要,公司拟将名称变更为“匹凸匹金融信息服务(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匹凸匹”)”。  这次改名的巧妙之处就在于,不仅使用了当时的热门概念“P2P”发音高度接近的“匹凸匹”字样,公司英文名称“P2P Financial Information Service Co.,Ltd.”中更是含有“P2P”字样。  事情的转折发生在2016年1月4日。匹凸匹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当天收到原实际控制人、原董事长鲜言提交的书面辞职报告,鲜言“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董事及在董事会担任的一切职务,同时辞去董事会秘书一职。这也意味着,鲜言正式从“匹凸匹”退出。  2017年3月,证监会的一则处罚决定书揭开了鲜言操纵股市的冰山一角。这则行政处罚决定书公布了鲜言操纵多伦实业股份的细节,正式宣布对鲜言没收违法所得5.78亿元,并处以28.92亿元罚款,罚没款合计34.7亿元,对其信息披露违法行为,给予警告并处以60万元罚款。  韩啸能否打好“白酒牌”?  鲜言退场后,韩宏伟、韩啸父子站在了聚光灯下。事实上,早在鲜言辞职前,2015年11月28日,由韩宏伟、韩啸父子控制的基金公司就通过二级市场增持的方式,将合计持有匹凸匹的股份抬升到了9.981%,超过原公司第一大股东匹凸匹(中国)有限公司5.87%的持股比例。  就在当天,韩啸被选举为公司董事会董事长。到2015年12月30日,公司已经完成了相关工商信息变更等事项。一系列变更之快令人瞠目。韩啸也正式成为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  韩啸上任董事长后,公司同样没有摆脱频繁的改名的习惯。2017年7月31日,ST匹凸公告称,公司名称由“匹凸匹金融信息服务(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上海岩石企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岩石股份”)”,公司简称变更为“岩石股份”。  这一时期,岩石股份的主营业务还不是白酒。2017年度报告下显示,这一时期,公司的主营业务模式为融资租赁和保理业务。  白酒正式成为岩石股份的主营业务之一,是从2019年开始的。公司在2019年报告中指出,向白酒产业转型的战略规划,2019年内公司开始布局并试水白酒销售业务。  决定向白酒业务转型后,同样的改名戏码也再度上演。2019年11月,岩石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名称变更为上海贵酒股份有限公司。  与大多数依靠研发酿造白酒起家的企业不同,上海贵酒最开始涉足白酒领域是从经销商做起的。根据公司方面的介绍,公司白酒业务主要由公司子公司贵州贵酒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开展,主要作为贵州贵酿的经销商通过与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合作等方式线上销售公司关联方中国贵酒集团有限公司出品的贵十六代等系列白酒产品。同时,公司于2019年12月发起设立全资子公司上海军酒有限公司,独立打造自有品牌白酒。  征探君查了一下,2019年,公司白酒销售带来的营收只有517.84万元,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只有4.74%。  不过,此后,上海贵酒的酒类营收变化就像“坐了火箭”一样。2020年-2022年,上海贵酒来自酒类业务的营业收入分别为5878.96万元、5.84亿元和10.87亿元。短短几年时间里,这家企业已经从跟白酒不沾边的行业跨界成为A股20家白酒上市公司中的一员。  Wind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上海贵酒的营业收入超过金种子酒、天佑德酒、皇台酒业3家具有悠久历史的白酒企业。  当然,上海贵酒的业绩离不开大幅的广告投入。财报显示,2022年上海贵酒销售费用同比增长222.48%。今年上半年,上海贵酒销售费用突破3.5亿元。  尽管当前白酒仍是发展比较好的几个行业之一,但是行业由增量向存量市场转型的趋势已然十分明显。依靠大幅的广告投入拉动业绩的时代也已经成为历史,接下来,韩啸又该如何打好手里的这张“白酒牌”呢?  作者丨张玉  来源丨征探财经(ID:teccj6)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比茅台还贵的白酒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