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太严格孩子害怕老师如何引导怎么办?

很多人觉得,孩子幼儿园,懂啥呢,也不会记得那些事。我想说,记得,至少我记得。我是在我爸妈国营大厂的厂区幼儿园长大的,大家都是认识的,我爷爷是领导,按理说我应该快快乐乐在幼儿园对吧?不是。我记得我睡不着觉,中午说话,老师把我一个人关在黑黑的房间里,不让我出去,其他小朋友午睡起来了出去玩也不让我出去,我一直趴在窗户那里看着大家。我一个人很害怕,一直求老师,没人理我,我在黑黑的房子里躲在被子里发抖,唱歌壮胆。我记得因为老师们私下讨论的事情被我说出来以后那种集体对我的冷暴力。我中午去盛饭,老师骂我还有脸吃饭。我甚至脑海中有一个不知道是真是假的很可怕的记忆:老师把我提着放在厕所坑上面(那时候幼儿园的厕所是一个一个圆洞,下面是那种化粪池)。所有这些我妈妈都不知道,我不确定是我没敢告诉她还是我不愿告诉她。但是我长大以后告诉我妈妈,她快气疯了,甚至想要现在去找那些人(都一个厂的能找到)。因为我经历过这些,所以我绝对不愿意我的孩子受到一点惊吓。当然,孩子在家里都是宝贝疙瘩,到了幼儿园老师不可能跟家里人一样那么一对一照顾,所以,可能会没有那么多耐心,孩子有点受伤了,这个没啥问题,跟老师没关系。但是如果孩子一直表示很害怕某一位老师,并且能具体说出为什么害怕,那我肯定不会随便敷衍。是孩子的问题,那我们家长要好好引导教育,如果不是孩子的问题,那么我们就用成年人的方式理性解决。}

对于家长来说,遇到严厉的老师,都会很欣慰,认为严厉的老师管学生好。严厉的班主任能够让孩子保持好习惯,在学习上提高成绩。家长都喜欢严厉的老师,但是学生不喜欢。严厉也分很多种,有的老师确实是有教学原则的,在一些学习细节上非常严格。无法达到老师的要求,作业写得不好、上课没有集中精力等,都会受到老师的惩罚。这种教学方式不见得适合所有孩子,但对于部分学生是有效的。那么也有乱发脾气,甚至是喜欢打击学生的老师,这样的严厉,会引起反作用。对刚进入学校大门的小学生,面对严厉的老师,首先他们是惧怕的,怕的不是老师的严厉而是怕被惩罚。对于家长来说,往往会忽略孩子日常在学校的紧张和焦虑,甚至他们会和孩子说,严厉老师是为你好。但实际上孩子的问题和在学习过程中所犯的错,会有各种适当的方法来更好地解决。老师选择严厉的人设,只是因为严厉在教学实践中非常简单,同时又能得到家长的认可。学生害怕,就能听话。但改正缺点,并不能治本。因为碰到老师太严厉,孩子的情绪反应比较大,甚至不愿意去上学,家长该怎么办?苦苦婆心相劝也不管用,又担心孩子和老师相处不好,家长也困惑,该不该和老师进行沟通,说一说这个问题?在一番瞻前顾后,家长始终没有解决的还是小学生不想上学的问题。我想给广大家长朋友分享3个经验,能够帮你巧妙化解问题,让孩子高高兴兴去上学。01理解孩子的情绪,站在孩子这一面在学校里受了委屈,被老师批评,和同学有了矛盾,有很多孩子不愿意回家说的原因,其实就是因为家长的态度。家长习惯于让孩子从自己身上找问题,从来不理解和认可孩子。老师太严厉,孩子不适应老师的教学风格。大部分家长都会说,严厉点好,谁让你们不听话,可有老师来治你们了。这句话的问题就是,家长并没有去搞清楚事实,在学校的学习,看成是严厉老师在“治”孩子。也许你的孩子并不是不听话,家长这样一否定,孩子反而更不会理解了。家长应该先理解孩子的情绪,开学后不适应新老师,老师的教学方法太武断,也许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很迷茫也会不知所措,所以家长应该先站在孩子这一面,帮助孩子正视自己的情绪,并不能因为有严厉的老师,就不想去上学。也不要立马去找老师理论教学方法,要知道在学校里,所有的标准和规则都是老师定的,并不是这个教学方法好,而是这个教学方法和风格在一定程度上适应大部分学生,如果你是小部分学生,也没关系。家长要认清这个道理,才能帮助孩子去面对严厉的老师。02不质疑和盲从老师的教学管理方法开学之后,换了新的老师,可能是严厉的,也可能是特别宽松的。家长和学生,都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而不是去质疑和盲从和自己的学习方法不匹配的老师教学方法。如果老师反映的孩子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比如上课不专心听讲、写作业完成质量不好等等这样的事,是因为孩子的行为触碰了老师的底线,并不是说孩子就不好、不乖、不是听话的孩子,从而去否定学生。家长要做的事是和孩子一起解决无法适应严厉老师上课的问题,而不是选择和老师站在一起,去解决孩子。严厉也好,宽松也罢,我们需要让孩子去理解老师的教学手段。也许你不喜欢,那么在学校里,你还是应该去适应老师的规则。如果实在适应不了,家长也可以多付出一些精力和时间帮助孩子学习。而且家长要教给孩子,要善于发现严厉老师的温柔。和孩子一起跟老师正常的互动,做好家校联系的配合工作,让孩子看到家长愿意为解决一件事而付出的努力。有包容和尊重,是孩子们在遇到严厉老师后,最应该学习的两个品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孩子害怕老师如何引导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