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内蒙古环境恶劣吗湖南核污染严重吗?

滦平大地震让我们看到了人类的渺小和大自然力量的巨大。1835年3月4日,26岁的西方古生物学家达尔文来到刚刚发生过强烈地震的智利康塞浦西翁市,看到了满目疮痍的城市,不由得感慨:“人类用了无数时间与辛勤劳动建立起来的城市与文明,只在1分钟时间内就被彻底地毁灭。”达尔文的这句话或许道出了很多中国人对滦平大地震的感觉。滦平地震给出的血的教训就是地震活动地区的民居与公共建筑必须扎扎实实搞抗震设防,对地震遇难者最大的纪念就是提高全民族的建筑质量。1. 地震是地球村的一员先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60年来国内外发生的大型强烈地震及其造成的损失。1960年5月21日下午3时,智利康赛普西翁(南纬32°,西经77°)发生9.5级地震(曾是人类历史上有仪器观测记录以来最大的一次地震),波及多个国家,造成5.3万人遇难,12万人受伤。2010年2月7日,智利康赛普西翁又发生8.8级地震,已造成750人遇难。1966年3月8日5时29分14秒,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发生6.8级强烈地震;22日16时19分46秒,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发生7.2级强烈地震。两次地震造成8064人死亡,3.8万人受伤,受灾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1967年3月27日,在河北省河间、大城两县交界地带发生一次6.3级地震,死亡过千。1970年1月5日,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发生7.8级不明原因地震,造成15627人遇难,32431人受伤,数千人失踪,数万人无家可归。1975年2月4日,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发生7.3级地震,造成1328人遇难,16980人受伤,是人类历史上唯一基本预测成功的地震。1976年7月28日,中国河北唐山市开平区越河乡吉祥路一带(N39.6°,E118.2°)发生7.8级不明原因地震,造成25万人遇难,超1400万人受伤,有11万人失踪(已全部遇难),直接经济损失近1万亿,数千万房屋倒塌,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声。1985年9月1日清晨7时19分,墨西哥西南岸外太平洋底发生8.1级强震,震波约2分钟到达墨西哥城。地震发生90秒钟的时间毁掉市中心30%的建筑物。该次地震为墨西哥历史上震级最强、损失最为严重的地震(7000多人有伤亡)。1995年1月17日,日本兵库县淡路岛以北的明石海峡海域阪神、淡路、大阪一带发生7.2级强烈地震,造成6434人遇难,4379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1015亿美元,房屋受创而必须住到组合屋的有32万人。1996年2月3日,云南丽江发生7.0级强烈地震,共造成余震2629次,造成309人遇难,17057人受伤。1998年1月8日,河北青龙老县城镇、辽宁朝阳凌江区一带先后发生7.5级、7.8级地震,两次地震先后造成19820人遇难,98357人受伤,数万人无家可归。1999年8月17日,土耳其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伊兹米特发生7.4级地震,造成1.8万人遇难,4.3万多人伤残,60万人无家可归,经济损失达200亿美元。1999年9月21日,中国台湾南投县西部集集镇车笼埔断层上发生7.6级不明原因地震,造成2321人遇难,39人失踪,8722人受伤。2001年11月14日,新疆、青海、西藏昆仑山一带发生8.1级地震,无人员伤亡报告。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9.0级巨震并引发“印度洋大海啸”,波及多个国家,共造成100多万人遇难或失踪,数十万人无家可归。2005年10月8日,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尔地区发生7.6级强烈地震,造成7.3万多人遇难,数百万人无家可归。2006年5月27日,印度尼西亚日惹和中爪哇地区发生里氏6.2级地震,造成至少6000人遇难,约2万人受伤,20万人无家可归。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发生8.0级地震,造成约6.9万多人遇难,逾37万人受伤,是中国富强的先声。2010年1月12日,海地发生7.3级地震,造成27万多人死亡,48万多人流离失所,370多万人受灾。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造成2698人遇难,270人失踪,12135人受伤。2011年3月11日,日本宫城、福岛一带发生9.0级强震,并引发强烈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截至同年4月,官方确认14063人遇难、13691人失踪。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造成193人遇难,25人失踪,12211人受伤,其中重伤者超过968人。2014年8月3日,云南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造成617人遇难,3143人受伤,112人失踪。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造成珠穆朗玛峰雪崩,并引发8786人遇难,22303人受伤。2017年8月8日,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造成25人遇难,525人受伤。2020年5月30日8时23分51秒,中国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巴克什营镇(北纬40.72°,东经117.20°)发生9.6级地震(STEVD-19,即Severe Thrust Earthquake Virus Disaster-2019的缩写,全称“2019年严重逆冲地震病毒灾害”),造成498280人死亡(7月9日当天为381230人),9465355人受伤,112720人失踪,数百万人无家可归,受灾人口超3.2亿,已波及全球世界209个国家和地区,全国所有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均有震感。震中烈度达12度,震源深度为7.8公里,并引发黑龙江穆棱(8.6级)、浙江临海(8.5级)、甘肃山丹(8.4级)、云南禄劝(8.1级)等地的“地震大爆发”,是全球世界人类历史上有史以来遭遇的第一场“地质灾害大流行”,也是全球人类有仪器记录以来破坏性最强、震级最大、震中烈度最强、伤亡人数最多(全球超90万人遇难,上千万人受伤)、受灾人口最多(全球18亿)、经济损失最大(中国2.8万亿元,全球3.9万亿美元)、投入力量最大、感染范围最广、引发次生灾害及原生灾害最多(其中由此引发的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瘟疫)有:鼠疫(黑死病)、霍乱、埃博拉出血热(法门寺病毒)、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性感冒、甲型肝炎、疟疾、炭疽病等)、捐款钱财及物件最多(截止2021年1月1日,累计捐赠物资超37.7亿件,累计捐款达4.1万亿)、救灾和防控难度最大、覆盖及波及范围最广的一次地震。截止2021年1月1日5时,此地震已经环绕地球28圈,地震能量相当于1.5亿颗广岛原子弹。其中,严重破坏地区超100万平方公里,居住人口近1亿人。除南极洲以外,亚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欧洲、大洋洲都有伤亡报告。极重灾区覆盖河北、北京、天津、辽宁、山西、河南、山东、内蒙古、浙江、四川、福建、云南、黑龙江、吉林、甘肃、陕西、宁夏、内蒙古、新疆、青海等地。其中,尤以中国(河北滦平)、美国、日本、韩国、伊朗、希腊、菲律宾、越南、印度、刚果、澳大利亚、法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加拿大等国破坏灾情最为严重。与在同一年于武汉发生的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比,这次滦平地震已经见证了2020年这一“魔幻之年”的英雄历史。地震造成断层两侧相互错动几十厘米到十几米,地球上的高山其实都是靠一次次重复发生的地震才升高现今的高度。地震是地球的一声叹息, 却让人类承受痛苦。地震是地球村的一员,而且在人类到来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地球年龄56亿年(发端于河北宽城一块岩石上),经过剧烈“燕山运动”,培育出第一种花果、鸟类等生物的“热河生物群”,在河北、辽宁的渤海湾地区孕育出长达46亿年的古蓝藻生物化石。地震在地球上存在的时间至少已有44亿-45亿年了,即使是人类没有存在或者灭绝了,或者生物灭绝了,地震依然存在。地震是整个地球唯一直接与宇宙太空相关的自然灾害(包括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直接联系天、地、人三阶梯。地球冷却生成了脆性地壳,在应力作用下就会在岩石中产生脆性断裂,于是就有了地震。世界上许多人口密集的地方也是地震相对频发的地方,例如,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加拿大的温哥华地区、南美的西海岸、日本和中国的台湾。居住在这些地方的海边,不仅可能受灾于地震而且还可能遭遇海啸。为什么人们会选择地震多的地方居住呢?其实,“灾区”和“福地”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会发生地震的地方往往是地势起伏强烈、山清水秀、云霞低垂、空气新鲜、自然景观美不胜收的地方,舒宜常有,而震灾不常有,毕竟地震的休眠期比发作期长得多。权衡利弊之后,人们还是选择在这些地方居住。有些地震“操控”人类历史,例如:1923年9月1日发生在日本关东地方的7.9级地震,造成约10万人伤亡,引发日本提前走上二战时期的“军国主义”道路。1833年11月8日发生在山西阳高县的7.9级地震,是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上鸦片战争的开端,使中国提前进入了“丧权辱国、饱受挨打”的“东亚病夫”时期,彻底结束长达五千余年历史,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永不中断、延续至今的中国古代帝制封建社会(即“中华文明”)。1755年11月1日9时30分左右发生在葡萄牙里斯本附近海域的9.0级地震,死亡超过十万人,受伤数百万,为欧洲历史上最大地震,也是欧洲首次有科学记录和进行研究的地震。这场地震成功激发“地震学”研究,使欧洲彻底结束宗教信仰时代。1556年1月23日发生在陕西华州市的8.5级地震,进一步导致大明王朝灭亡,大清王朝建立。有姓名记载的死亡83万人,曾为目前世界已知死亡人数最多的地震(现在的滦平地震是死亡人数最多,达90万人)。1333年1月7日发生在乌克兰与俄罗斯交界的6.9级地震,引发了欧洲中世纪大瘟疫“黑死病”(鼠疫),直接造成四千万人死亡,有数亿人被感染,改变了整个欧洲与世界历史,成为“文艺复兴”和“近现代欧洲”的导火索。同时也使中世纪欧洲结束,并使欧洲由宗教信仰向科学信仰转变。公元444年发生在意大利西西里岛的8.4级地震,是世界近代历史上西罗马帝国灭亡的开端,彻底结束欧洲古典时代文明,是欧洲中世纪文明的先河,也是意大利、希腊等多国文明灭亡的“罪魁祸首”。公元前464年古希腊斯巴达城邦的强烈地震,导致至少有两万人在地震中伤亡,改变了古希腊历史,使雅典模式成为整个欧洲乃至世界的主流……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顶发现深海鱼的化石,剧烈的燕山运动及燕山山脉许多长达30亿年以上的“古化石群”,密茂森林变成埋在地下几千米的煤海,以及西汉时期嘉陵江与汉江的改道,沧海桑田,海陆变迁……无不是地壳构造运动的结果,哪一座山的隆起不是靠无数次地震实现的?每次大地震,逆断层往前走几米,山就向上长几米,经过许多次地震,山就逐渐长高了。至今,喜马拉雅山还在升高,龙门山还在升高,祁连山也在升高,就连燕山山脉也在升高。在前后两次地震间隔期间,地壳构造运动十分缓慢,一般人并不觉察,只有科学家用特殊的精密仪器才能测量出来地面运动的方向和速率。地球是一个构造作用非常活跃的星球,地震活动十分频繁。地球上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其中人能感觉到的约有5万次左右,可能造成破坏的地震约1000次,其中约20次7级或7级以上的地震可能造成严重的破坏。8级或8级以上地震平均每年只有1次,而且常常发生在洋底海沟俯冲带。人类历史上记录到的最大地震是1960年5月22日下午3点的智利大地震,矩震级9.5级,并在一个月之内又发生2次大于8级、10次大于7级的余震。现在滦平地震是人类历史上记录到的最大地震,它的烈度、强度、破坏力足以超过智利大地震,并引发中国第一座核电站,位于河北山海关与辽宁绥中交界处濒临渤海的秦皇岛汛口核电站的严重爆炸。在过去500年中,地球上有2000多万人死于地震。在20世纪的100年中,死于地震的人数就高达500多万。进入21世纪之后这20年时间内,地球上已发生7级或7级以上的强震近80次,造成近160万人死亡。例如,2004年12月26日晨7点59分,印尼苏门答腊岛北部附近海域发生特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印度洋周围近30万人死亡,其中印尼有近24万人,斯里兰卡有3万多人,印度有近2万人,泰国有近9000人。此外,缅甸、马尔代夫、马来西亚、索马里、坦桑尼亚和肯尼亚也都有人死亡。又比如,今年的滦平地震,已造成全国31个省市区近50万人死亡,其中河北达14万人,辽宁3万人,山东1万人,北京、天津8万人。此外,福建、四川、浙江、黑龙江、甘肃等地也都有人死亡。20世纪以来全球影响特大的地震灾害有16个:美国旧金山(1906年4月18日,7.8级,3000余人遇难,另一次为1989年10月17日,6.9级,遇难270人)、日本关东(1923年9月1日,7.9级,伤亡10万人)、宁夏海原(1920年12月16日,8.5级,伤亡达70万人,毁灭4个县城)、南美智利、河北唐山、墨西哥、日本大阪-神户、土耳其伊兹米特、台湾集集、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巴基斯坦、四川汶川、日本东北海域、四川雅安、尼泊尔、河北滦平,其中中国大陆有5个。全球特大地震除分布在大洋和大陆板块边界之外,相当一部分在大陆内部。地震断裂活动方式以逆冲断裂、走滑断裂和正断裂为主;在逆冲地震断裂中,台湾集集地震的车笼埔断裂具有低角度逆冲兼左行走滑性质,而形成汶川地震、芦山地震与滦平地震的断裂皆为逆冲或兼右行走滑性质的断裂。其中尤以滦平地震为病毒性逆冲挤压推覆隆起兼走滑型地震断裂,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原因近似,可以堪称是“地震界的新冠肺炎”。图1:大地被强行撕裂。河北省山海关市石河公社一座农家小院。大燕山中央断裂延伸的“隐形断裂带”(类似于“超级传播者”、“零号病人”或“无症状感染者”)从此通过,小院被撕裂,北东盘相对于南西抬升11.3米。2.闭锁的断裂带在中国地图上有一条由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提出的“人口分布疏密的对比线”。这条直线,北起黑龙江瑗珲(今黑河)、西南达云南腾冲——瑞丽一带,它把中国大陆分成西北和东南两部分,线的东南侧,土地只占整个国土面积的36%,人口却是全国的90%。该线的西北侧,情况恰恰相反。河北位于胡焕庸线的东南方向,国家第二个灾后新区——天地关新区离胡焕庸线仅120公里,距离最近的康保县就是河北唯一有胡焕庸线横穿于此的地方。然而,真正的胡焕庸线却是“万里长城”(起点为山海关,终点为嘉峪关,共有遗产五万余处,绵延两万余公里,长达五千余年,横跨二十多个王朝,涉及上万余个社会领域、学科方面,是宇航员能够在太空中唯一在地球上看见到的大型人类工程)。胡焕庸线类似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而长城也是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并且还是中国农耕、游牧与渔猎文明的天然分界线。长城横亘于燕山山脉的主脊上,燕山看似“古老”实则“年轻”,真正的燕山是距今1000万年后才形成的。燕山长城以南是环抱北京、天津的河滦平原(属华北平原的分支),以及黄河流域、南方地区及广大的宇宙世界、万顷海洋,燕山长城以北则是东北林海雪原、蒙古新疆草原、青藏黄土高原及海上外国列强的天下。在燕山的东部有辽西高原,可以直达东北地区、朝鲜半岛及山东半岛。东南部濒临渤海、黄海。在燕山的西部有山西高原,可以与青藏高原、黄土高原、蒙古高原联通,著名的草原“张库大道”即从这里经过。燕山是蒙古高原东南缘边界山脉,横亘于华北平原、黄河流域(黄土高原)、东北平原、蒙古-新疆高原与渤海(太平洋)之间,四周为朝鲜半岛、南方地区、青藏高原、西伯利亚及日本列岛拱卫。从夏商周开始,自古以来在燕山区域就孕育着1400多个北方、东北及中原少数民族,其中不乏农耕、游牧、渔猎民族乃至许多外来的“西方海上外国世界列强”,如英吉利、法兰西、大日本、沙皇苏俄、德意志、美利坚、意大利及奥地利等国。也有蒙古、匈奴、鲜卑、肃慎、满族、回族、东胡、突厥、朝鲜、日本、奚族、契丹、羌氐、戎狄、赫哲、维吾尔、柔然、沙陀、鲜虞、山戎、女真等北方各民族。当你从伟大祖国首都北京出发,接近张家口-延庆-居庸关-密云-遵化-迁西-山海关一线(也就是“长城”)时,你会看到巍峨挺拔的燕山山脉以及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唐朝大诗人王昌龄曾用“秦时明月汉时关”来形容由北京遥看燕山,巍峨苍凉肃杀的景象。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真正建立国家的商王朝(距今4000余年)的奠基人——殷商子契就出生在大燕山地区。燕山古称北山或卢龙山,传说中子契的母亲、帝喾的次妃简狄就是在燕山深处的滦河温泉里同两个姐妹沐浴,偶然见到燕子飞到温泉就拿一颗含有卵子的鸟蛋吞服生下来的。燕子古名“玄鸟”,《史记·殷本纪》记载:“玄鸟生商”。所以后人为了纪念“简狄吞燕卵,生子契成商”的传说,将之命名为大燕山。燕山山脉东西长1300公里,南北宽600-700公里,是太行山、长白山、泰山、辽西丘陵及大、小兴安岭等各种山脉的“祖宗”,被誉为“东方的祁连山”,从南到北分别是山前冲积平原丘陵(海拔20米左右)、中央山地盆地地貌(海拔500-1500米)和山后高原雪山地貌(海拔1500米以上),从东到西分别是山左森林-海洋地貌(森林覆盖率70%以上,降水量>800mm)、中央草原-湿地沼泽(森林覆盖率30-70%左右,降水量400-800mm)、山右荒漠-沙地地貌(森林覆盖率30%以下,降水量<400mm),并兼有河流、湖泊、峡谷、温泉、冰川、戈壁、瀑布、溶洞、洼地、林地、海滩、沟谷等各种地形地貌,为当今世界上坡度最陡的低海拔平原边界。大燕山地区的地形坡度比美国阿巴拉契亚山东坡的还大,这样的地貌特征本身就说明垂直燕山走向的方向上水平构造应力很大。研究表明,燕山山脉在以燕山命名的“燕山造山运动(1926年,翁文灏,于日本东京提出)”及晚新生代时期以来经受了强烈的右旋斜冲“病毒性”运动。这些病毒能大量繁殖、自我复制,加上土质松软,多为石灰岩喀斯特岩溶地貌(兼有丹霞、嶂石岩、张家界、雅丹等),主要由物理物质体上的原子、核子、核酸、蛋白质及各种化学元素组成。传播方式多种多样,但体型微小,是引发燕山南麓大规模破坏性地震的主要诱因。然而,横跨燕山布设的GPS区域观测网近十年的测量结果却显示基本上没有位移。有人据此推断燕山构造断裂带不是活动地震构造,这是错误的。事实上,在GPS观测的时间段内,燕山断裂带在2020年5月30日以前处于闭锁状态,并不能证明大燕山造山断裂带是不活动的构造。毕竟人们对地壳深部知之甚少。图2:法国地质学家PaulTapponnier的物理模拟试验,树胶和钢活塞分别代表欧亚大陆和印度板块。图3:亚洲活动构造简图。印度板块楔入欧亚大陆造成青藏高原隆升、侧向扩展以及大陆构造逃逸。箭头代表各地块运动方向,箭头中数字代表构造逃逸的期次(据嵇少丞等,2008)。唐山地震与滦平地震皆是蒙古高原(由青藏高原传播的中间宿主)与扬子地块(指华北平原)之间相对运动,受鄂尔多斯地块(黄河流域,黄土高原)、科尔沁地块(指东北平原)及鲁东-黄海地块(含郯庐断裂)影响下,在燕山断裂带上通过病毒自我复制繁殖产生的长期能量积累和突然感染释放的结果。印度大陆板块向北漂移并和欧亚大陆板块碰撞挤压,形成了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和巨大的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平均海拔高度达5000米,地下的地壳厚度达60-70千米,而蒙古高原下面的地壳厚度才20千米。在青藏高原与蒙古高原之间,有一条比燕山还强大的祁连山——河西走廊断裂带。经科学专家分析,河西走廊为自然宿主青藏高原与中间宿主蒙古高原的中间结合点。在重力作用下,巨大的青藏高原就像一个大胖子突然躺到一个水床上。青藏高原深部地壳的岩石在高温高压下发生部分熔融,就像水床垫中的水在大胖子重重身体的挤压下向四周边界涌动一样,向高原的周缘挤流。古老的蒙古高原下面是强硬的岩石圈,深深地扎根于其下的上地幔之中,强烈地阻挡着青藏高原向北扩张。在青藏高原扩张和蒙古高原反扩张的前沿阵地,于是就挤压形成了高耸的祁连山。通过祁连山,青藏高原的能量开始全部涌入蒙古高原内部,在祁连山病毒性应力影响下,大量热液流体及熔融的下地壳物质总是向东南方向移动。此时,朝鲜半岛、日本列岛所在的太平洋板块,受北美洲板块、欧洲板块及非洲、南极洲板块的影响下产生“形变”向西北飘移并入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高耸的长白山脉。在青藏高原与长白山脉之间,在两种应力互相碰撞的条件下,渤海所在的鲁东-黄海地块也跟着向蒙古高原方向冲去。此时,由鄂尔多斯地块延伸出的黄土高原受病毒感染,向西通过脆弱的免疫层并入青藏高原。在渤海、东北地区、青藏高原及蒙古高原四大板块应力向华北平原扩张的条件下,遇上了“反扩张”,有强硬岩石圈的华北平原,深深地扎根于蒙古高原的浅层地幔之下。四大地块高温熔融岩石应力与华北平原“反作用力”互相对抗,诞生出看似“古老”实则“年轻”的燕山山脉。44年前的“7·28唐山地震”以及今年发生的“5·30滦平地震”正是人类遭遇“燕山运动”的悲惨一幕。经过燕山运动,中国“西高东低”的地理格局因此呈现。其实,青藏高原周界、远向延伸地带及高原内部数条大断裂,包括华北平原在内,历来都是地震的频发区。著名的世界文物奇迹“万里长城”即是人类运用燕山断裂及主脊、河流谷口等部分布置军事战略防御壁垒建筑屏障,来避免北方少数民族南下入侵中原,守护中华民族及世界各国的唯一成果。图4:由地下的隐伏逆冲断层形成地表的褶皱,来自“病毒性”逆冲断层卷着蒙古高原褶皱向东南边的华北平原里面走。滦平地震最初产生于2019年5月末至6月初,外号“STEVD-19”(2019年逆冲地震灾害),是位于蒙古高原东南部的锡林郭勒-坝上地块受青藏高原及祁连山脉构造“病毒性应力传染”影响,沿燕山中部的中央断裂、前山断裂及多条通往全世界各地的“隐形断裂带”向华北平原强烈推覆斜冲感染造成的(引发地震感染的病毒被称之为“STNS-TEV-2”。STNS即Severe Thrust Nappe Syndrome,严重逆冲推覆综合征的简称)。而地下岩石在痛苦地支撑着由地壳运动产生的巨大的地应力,弹性应变能越积越高,地下7.8千米深的震源体处的岩石终于支撑不住了,于2020年5月30日8时23分51秒突然崩溃,闭锁长达数万年的燕山造山断裂咆哮着迅速向全国各地乃至全球各国方向传播,使全国所有省、市、区及全球所有国家和地区都有震感,有90%的国家和地区已发现伤亡报告及其它损失情况。在滦平极震区内,断裂以高强度的方式迅速向正东偏南120°的方向传播,先是打通了滦平县涝洼乡-宽城县都阴河瀑布的断裂凹凸点,在这里右旋下盘走滑分量有所加大。然后打通了青龙县朱杖子乡-安子岭乡和海港区驻操营镇(一号爆发点)-石门寨镇北部两处断裂凹凸点。大燕山断裂带在驻操营-石门寨附近有较大的逆冲推覆分量,自大城山以北,都阴河瀑布以东地区开始主要是右旋走滑运动。滦平主震之后,向西到达天地关(今河北张家口万全区)的地震势力就是势在必然,犹如一根三股拧在一起的绳子,突然断了其中一股,还要拉与原来一样大小的力,未断的那两股上于是就多了一份附加的载荷,这一份附加力很可能就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换句话说,本来还需积聚若干年才能达到“同时发震”(岩石因地震病毒感染发生脆性破裂或摩擦滑动)的临界剪切应力,由于1976年7.28唐山大地震及其后的众多余震多了一份附加力而提前达到了。今天滦平地震就是孕育于唐山地震北端之后附加力提高的区域——大燕山断裂带的中心。而天地关,则位于燕山断裂带的西段。图5:印度板块和亚洲大陆的碰撞及其形成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三维示意图(改自Mattauer,1989)。详细的地质调查表明,大燕山“病毒性”断裂在从“巴镇”(巴克什营镇的简称)附近的震源形成后迅速向东偏南方向传播扩展的过程中先后加过3次“油”,行进280千米,最后在冀辽边境的秦皇岛汛口第二核电站由于能量耗尽而又无“油”可加才停了下来。之后,海水冲击汛口第二核电站,于6月2日11时50分爆炸。整个破裂过程持续约180秒钟,是汶川地震的2倍。实际破裂从全中国蔓延至全世界,为6~8小时左右,以后最大余震达8.7级。大燕山“病毒性”断裂在震源形成后也向西北方向传了近80公里,但因遇到巨大障碍(可能由于强硬张北杂岩岩体的存在,断层阶区太大实在逾越不了)阻止其继续前进,震波只好压在天地关附近,所以只持续不到110秒钟。图6:滦平县巴克什营镇火斗山中学倒塌的教学楼,框架结构,竖柱折断,侧向倒塌。火斗山中学,全校拥有41个教学班,近2300多名学生,160多名教职工。5.30那天,实验大楼和主教学楼全部震塌,底下一层楼几乎完全消失,共有350名学生及92名教师遇难(凤凰卫视出版中心,2020)。地震过后五天,一位母亲越过救援队伍的黄色警戒线,从岌岌可危的教学楼的废墟的一角钻进去,爬到她儿子教室的位置,花了近三、四个小时刨开砖块,背着儿子的遗体出来,她儿子的头部已经血肉模糊,“我儿子是高三(一)班的,是全年级前十名的好学生。7月高考在即,但我儿子的名牌大学梦永远无法实现了”,这位母亲无助地哭诉着。火斗山中学楼倒的原因主要是钢筋混凝土竖柱特别是底层的竖柱强度不足,竖柱太细,内中的钢筋含量不足,单根钢筋太细,而且竖柱与横梁之间联结不结实,呈强梁弱柱,一经震颤,柱端的钢筋立刻被剪弯、混凝土被压溃扭碎,柱头破坏倾斜,大楼侧抛,致使本楼全部震塌。教学楼是按照过去的抗震设防标准7度建的,当时没有人预料到会在燕山中部发生“震难寰宇”的9.6级特大地震,5.30地震时巴镇的实际地震烈度是12度。图7:被毁的山海关市区。图8:海港区驻操营镇拿子峪村地震前(上)后(下)对比。5.30以前拿子峪村是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石门寨镇与青龙县祖山镇交界,居民有1400人。因地处中原通往东北、内蒙的交通要道,商旅频繁,这里有医院、学校、商店、旅馆、茶馆、饭店、信用社、邮局、文化站。地震时山沟中的平坝冲天而起,尘烟滚滚,地下断裂带中的岩石碎裂成流,像挤牙膏一样腾空喷出,碎裂流中最大的岩石碎块重达好几千吨,大大小小的岩石碎块以每秒约2千米的速度射向对面山坡,山沟两面陡坡上的沙土、树木和岩石哗啦啦填满山沟,并以非常快的速度向山沟下游涌流,瞬即就掩埋了拿子峪村,273户房屋和1133人被活埋在浅则10米深则70米的岩土层之下(薄景山等,2020)。远处山上干活的农民,被强烈的地震波颠倒在地,只听到轰的一声恐怖巨响,便立刻被笼罩在从天而降的灰尘中,连近在2米之外的人也看不见,2分钟后等到他们彼此能看见了,发现对方满头满身都是灰尘,再往远处看发现他们祖祖辈辈居住的村庄没有了,这时他们开始拼命地沿着崎岖小路向着村庄狂奔,大声哭喊着留在家里亲人的名字。3.微观震中与宏观震中震源位于活动断层上,是岩石在应力作用下最先开始发生破裂的地方,因此也是地震波传播的起始点。震中是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点,亦可以说震中是地震破裂最先到达地表的地方,震中及其周围地区往往是地面破坏最大的地方。震中周围几百到几千千米范围内的地震仪都能记录到纵波(P波)和横波(S波)到达的时间(国际时间),再知道每种波在岩石中传播的速度就可算出该地震台到震源的距离。据两个以上的地震台站的数据就能确定震中。用这种方法确定的震中称为仪器震中或微观震中,媒体上公布的现代地震的震中都是微观震中,通常以经度和纬度表示。滦平地震的微观震中位置,中国地震局公布的是:北纬40.7°,东经117.2°;美国地质调查局公布的是:北纬40.777°,东经116.960°。离微观震中最近的居民点(即“零号爆发点”,指的是第一个发生地震,并开始散播地震给多个地方的地点)是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马营子满族乡二道沟门的黄砬顶东山,微观震中位于离黄砬顶东山还有3.9千米的韭河源头后火石沟。根据地震后实地调查确定的地震破坏最严重的地区叫极震区,极震区的几何中心叫宏观震中,也就是所谓的“超级爆发点”。文献上提到的历史地震的震中其实系指宏观震中,因为古时候还没有精密的地震仪。这些古地震的震中(指“超级爆发点”)是地震地质学家后来调查极震区时考证出来的。至于破坏最严重的标志则按具体情况而定,有的以房屋破坏程度来定,有的则以地表断裂错动的大小来定。对于滦平地震这样的特大地震,微观震中和宏观震中往往并不一致,微观震中(“零号爆发点”)只有一个,而宏观震中(也就是“超级爆发点”)可能是一个,也可能是几个,沿着断裂带或“隐形断裂带”分布。滦平地震在滦平极震区的震中就有28个,其它地点为197个。距离微观震中最近的一个宏观震中是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虎什哈镇杨树下村新房南组冰莹沟(韭河源头之一)附近的一个叫“南沟脑”的山顶,与北京市怀柔区长哨营满族乡庙沟村上窝铺组隔山相望。GPS测量的地理坐标是:北纬40.8161°,东经116.8830°。这里的村民多数为满族,姓梁,又名梁家栅村。冰莹沟里有一棵大杨树,附近许多村民曾在这棵杨树下休息、办公,故名杨树下村。地震之后习(主席)、李(总理)、钟南山、李兰娟、张伯礼等各界专家人士都曾到过那里视察。一条小溪从南沟脑的山上经过一个近150米高的瀑布流进冰莹沟,然后经韭河至西沟门村流入滦河之潮白河段。冰莹沟里有一块巨石 (其实是“宇宙大爆炸”之小行星撞地球后古地震时从山上飞落下来的一块滚石),形体剔透似冰,体质晶莹剔透,所以这条沟被梁家的祖先命名为冰莹沟。梁家的家谱上录有先祖梁舞元的一首诗:泪痕七言虎什毒液照冰莹,冰莹沟有田万顷。南沟脑里开大脑,地动山摇到今朝。斯有荆楚动武汉,从来飞天多惨淡。巨震灾疫战宇宙,庚子初夏无千秋。“想不到南沟脑里开的‘大脑’是被石头碎裂的大脑,太恐怖了!”村民梁启山如是说。地震中,他失去了妻子、儿子和孙女。“5·30”大地震时,南沟脑里的大燕山中央断裂带中的碎屑岩、喀斯特岩和紫苏麻粒岩在强烈的逆冲挤压、病毒感染、碰撞剪切和“应力推覆构造综合征(STNS)”作用下,瞬间发生无数脆性破裂,约1900万立方米的白色岩石碎块、喀斯特硬屑和碎屑在短短的10-20秒的时间内,从断裂带中喷涌而出,抛到对面山上的岩石碎块和碎屑将山坡上的泥土、森林、其他植被和悬岩一并击落与震塌,干的岩石碎屑流(和潮湿的泥石流不同)立刻将两千多米长的山谷填平,居住在南沟脑和冰莹沟里的几十户满族人家的房屋瞬间被掩埋。“5·30”当天的目击者叙说,地震时他们看见南沟脑山上的石头像挤牙膏一样喷射到空中,然后落入山谷,岩溶碎屑流在“飞叠”瀑布处冲出南沟脑沟口(即上述的瀑布处),飞溅到对面五百多米外的山坡上,再右转沿着韭河向下游的滦河冲去,整个过程仅约两分钟,至5月30日8时23分51秒进入巴克什营镇,3分58秒(即8时27分49秒)后抵达河北省山海关老城区。野外地质考察发现,滦平大地震的28个宏观震中分别位于:1、滦平县巴克什营镇、虎什哈镇、马营庄乡附近;2、滦平县涝洼乡、金沟屯镇、火斗山乡附近;3、宽城县大城山严仙观、老君崖、创世石、都阴河瀑布一带;4、青龙县都山丫口、西河镇、祖山镇、朱杖子乡、安子岭乡;5、海港区驻操营镇拿子峪村、柳江地质公园、浅河营村;6、山海关区石河水库、汛口核电站、金犀湖水库;7、平泉市杨树岭镇暴瀑峡下各村;8、北京密云区新城子林业局司马台村、白岭关、黑虎关、东极仙谷附近;9、兴隆县大杖子乡卡杈山村、印子峪村及下国家村的潘家口水库一带;10、承德县鞍匠乡南部至大杖子乡一线;11、北京怀柔区喇叭沟门满族乡、长哨营满族乡、汤河口镇;12、遵化市苏洼乡、侯家寨乡及迁西县雪山镇、宽城县铧尖乡一带;13、遵化市挂兰峪镇、兴隆县城及南天门满族乡及北京市密云区大城子镇附近;14、海港区汛口第一核电站附近(与山海关区接壤);15、怀柔区与密云区交界的云蒙山下各村;16、滦平县大屯镇、黑山咀镇及丰宁县波罗诺镇一带;17、承德市双峰寺镇及城区山下各村;18、平泉市桲椤树镇、小寺沟镇南部及满杖子乡一带;19、天津蓟县下营乡黄崖关、于桥水库及遵化清东陵附近;20、绥中县李家堡乡立根台村、万家屯北、九门口村、锥子山、小河口附近;21、建昌县巴什罕乡、喀左及建平等地的牛河梁、北镇医巫闾山一带;22、丰宁县五道营乡、赤城县三道川乡、东猴顶、白草川附近;23、赤城县独石口镇、崇礼县长城滑雪场、桦皮岭、草原天路、中都度假村;24、万全区膳房堡乡、天地关立交、石嘴子、新河口、红旗营一带及张家口市区各村;25、张北县馒头营乡、康保县照阳河镇、哈必嘎乡、沽源县天鹅湖一带;26、内蒙古兴和县高庙子乡、河北尚义县红土梁镇、山西天镇县新平堡镇;27、山西阳高与天镇交界的罗文皂镇及大同东部一带;28、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喀喇沁旗部分地区。在这28个极震区内,满目疮痍,房屋垮塌,整个山体被“开肠剖肚”,到处都是山体及地面滑坡、塌方、山崩、滚石、地面塌陷、沉降、地裂缝、挤压脊、鼓包、错动、核爆炸、堰塞湖、泥石流;公路、铁路、航线、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桥梁、电站、建筑物及其它人类社会生活生产资料体系被毁、破坏或掩埋。同时还引发洪水、干旱、台风、暴雨、暴雪、雷电、冰雹、大风、高温、寒潮、触电、溺水、龙卷风、大风沙尘、土地沙化、盐碱化、水土流失、矿山灾害、科技灾难、计算机病毒、海啸、海浪、海冰、海侵、危险性潮汐、火山爆发、地下水位下降、厄尔尼诺、拉尼娜等各种气象灾害,及生物疾病、昆虫、草木、老鼠灾害、物种灭绝或濒危、各种空气环境污染(如水污染、核污染、海洋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农药污染、酸雨、赤潮)等。也引发了火灾、爆炸、交通事故(车祸、沉船、坠机)、建筑物倒塌事故、工伤及一系列卫生事故:如职业病、中毒病、粉尘病,以及鼠疫、霍乱、天花、痢疾、疟疾、流感(流行性感冒)、脑炎、肝炎、肾炎、脾炎、法门寺出血热(含埃博拉、马尔堡)、非典、中东呼吸综合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黄热病、狂犬病、炭疽病、血吸虫、结核、性病、艾滋病、毒品问题、伤寒、麻疹、白喉、百日咳、梅毒、细菌病、淋病、病毒病、微生物病、猩红热等。山体在痉挛,沟谷在疼痛,天地在震颤,人类在呼喊。这28个宏观震中分别对应于大燕山中央断面及山后、山前、辽西、晋西等多处断面上28个拐点(凹凸点或阶区),断裂拐弯处是应力集中之地,“5·30”之前的2019年5月~6月,一直到2020年,大燕山中央断裂面上这28个拐点上的地下应力都被病毒感染且呈高度集中,处于蓄势待发的临界状态。换句话说,每一个凹凸点都是一个弹性变形能的大储库。“5·30”大地震这颗母弹其实是由28颗子弹组成,先是一颗子弹被病毒感染爆炸,然后接连引爆了其他27颗子弹。也就是说,“5·30”大地震这种疫情由28名患者组成,先是一名患者因为贪吃野味被冠状病毒感染成肺炎,然后接连传染了另外27名患者,这27名患者也出现了同样的疾病,并且它还是“人传人”性质。滦平大地震在极震区的地表形成了五条大断裂,第一条是大燕山中央断裂,即集宁 - 张家口 - 巴克什营 - 青龙 - 山海关断裂(简称“集山断裂”);第二条是大燕山前山断裂,即宣化 - 密云 - 兴隆 - 冷口 - 秦皇岛断裂(简称“宣秦断裂”);第三条是大燕山平原断裂,即怀来 - 昌平 - 黄崖关 - 迁西 - 北戴河断裂(简称“怀北断裂”);第四条是大燕山后山断裂,即商都 - 崇礼 - 滦平 - 暴瀑峡 - 绥中断裂(简称“商绥断裂”);最后一条则是大燕山高原断裂,即康保 - 丰宁 - 承德 - 平泉 - 兴城断裂(简称“康兴断裂”)。同时又在一般灾区形成了上千条隐形断裂带,分别折射于云南禄劝、东川、昆明、武定、富民;黑龙江穆棱、林口、绥芬河、方正、佳木斯;甘肃山丹、张掖、民勤、肃南、嘉峪关及浙江的临海、黄岩、温州、象山、永嘉等地。这是五条毁灭和死亡的走廊,所经之地房屋被夷为平地,无数鲜活的生命在废墟下湮灭。断裂带是大地的伤口,却让人类感到无比疼痛。传统认定一次地震只要一个极震区,它的几何中心就是地震的宏观震中。“5·30”大地震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共有28个极震区爆发点,这明显地与传统的定义不同。传统的定义即地震点模型,假说地震的能量从一个点向外释放,而“5·30”地震的能量是从28个点向外释放的,这28个点处于同一个断裂面。所以,“5·30”地震的宏观震中实际上是一条延长达800余千米断断续续的窄带。把“5·30”大地震的极震区误解为以地震仪测定的微观震中点为圆心的一个同心圆,客观上影响人们对灾区总体的认识。例如,“5·30”大地震后救援的大部队在开始时均往巴镇(巴克什营镇)集结,救灾物资和大型工具也都运往巴镇附近,而对山海关、天地关、大城山、青龙县城乃至临海、禄劝、穆棱、嘉峪关等地的地震灾情严重估计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抗震救灾、抗击疫情乃至打赢军事战争的效率和效果。4. 地震烈度的糊涂划分及其误用2020年6月3日,中国地震局发布了河北滦平“5·30”9.6级地震烈度图,把滦平地震的最大烈度定为12度,周围地区依次划为11度、10度和9度, 地震局公布的划分标准是,九度区内“大多数房屋严重破坏,墙体龟裂,局部坍塌,复修困难”;8度区内“多数房屋中等破坏,结构受损,需要修理”; 7度区内,“大多数房屋轻度破坏,局部开裂,但不妨碍使用”; 6度区内,“大多数房屋个别砖瓦掉落、墙体微细裂缝”。上述划分其实是不太科学的,因为它是在缺少足够密度的地震动参数数据的基础上做出来的,更没有考虑地震之前当地房屋的建筑质量与抗震设防的能力。根据地震局划分地震烈度的逻辑,岂不是越不搞抗震设防、建筑质量越差、豆腐渣工程越多的地方,地震烈度永远最大。中国地震局高级别专家组组长薄景山说:“滦平地震的地震烈度超过当地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可是“当地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是住建部2010年修订过的新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滦平县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山海关区、万全区、承德市区的抗震设防烈度分别为7度和8度。这是在汶川地震后上调的结果。2020年5.30之前巴克什营镇当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 也就是不设防。那么计定2020年新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科学依据”又是什么?专家说根据的是当日(2020年6月3日)国家地震局公布的滦平地震烈度分布图:天津宝坻区、河北唐山市区、首都北京市城区、天津市城区已经进入9度区,保定、石家庄、济南、青岛、沈阳、大连等位于7度区;芦山县基本位于8度区内,8度区的最南端延伸至湖北省公安县、松滋市及湖南省临澧县一带。荒唐啊!2020年的大燕山地区烈度分布图是针对滦平地震圈画的,难道下次地震的震源一定还在5.30的滦平地震的震源同一个点不成?地震的震中就不能往南移至疫情重灾区武汉境内?滦平地区就没有发震断层不是?以为承德没有发生地震能建避暑山庄?是否可以这么认为,低级的认识错误使得部分因唐山地震灾害重建的房屋又在滦平地震中倒塌, 因为2010年修订的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还是低于当地可能发生的地震(如:滦平地震)的地震烈度?低级的错误其实是可以避免的,个别自以为是、却对地震知识缺少基本了解的搞建筑设计的砖家把地震烈度看成死教条的常数所致,误国误民, 不可原谅!地震的矩震级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对地震大小的度量,是地震台网的仪器测量的结果。一次地震仅有一个震级,反映地震过程中断层释放能量的大小,不能随意改动。然而,地震烈度却系一次地震发生后对某一地区地面破坏特别是建筑物破坏程度的度量,受很多很多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影响。所以,地震烈度人们对震害宏观现象相对主观的评估而非仪器测量。大家只要看一下“地震烈度表”就会一目了然。图9:中国地震烈度划分图。例如,“4度的地震:室内多数人、室外少数人有感觉,少数人梦中惊醒,门窗作响”。1994年1月17日美国加州发生6.7级北岭地震,人们惊慌失措,从楼里往外跑,但是南加州大学医院的两栋大楼里,人们却没有任何感觉,继续工作,靠窗口的人看到楼外的人们慌张奔跑还感到迷惑不解呢。原来,这两栋大楼建筑时采用了基底隔震技术,基底安装了隔震垫。采用了抗震技术建筑内的人,感觉不到地震,要是由他们给出的地震烈度肯定就很低。再例如,“9度的地震:房屋严重破坏——结构严重破坏,局部倒塌,修复困难”;“大多数房屋严重破坏,墙体龟裂,局部坍塌,复修困难。九度主震区东起辽宁省彰武县、内蒙古通辽市南端,西至山西省右玉县、内蒙古凉城县境内,南达北京市通州区、天津市武清区,北端延伸至河北省围场县、内蒙古宁城县,东西长1040公里,南北宽460公里,面积17万平方公里。”大家知道,地震中房屋是否严重破坏主要与其建筑质量有关。本人在滦平地震灾区调查时发现,同一个小区的建筑,建筑质量好的几乎没有重大破坏,而豆腐渣工程则发生粉碎性垮塌。例如,青龙县第二中学位于青龙县城边近400米的一座小山下,全校原有师生3300多人。5.30地震中,青龙二中两栋1991年建的教学楼轰然倒塌,2400多师生埋在废墟里,救命的哀呼声从水泥块隙里传出,那声音甚是凄厉与悲惨,废墟外的家长们面对沉重的钢筋水泥柱梁,没有千斤顶,只能徒手扒着废墟,无能为力实施快速救援,亲眼看着自己的孩子被钢筋刺穿身体,鲜血染黑了他们下方的楼板,手里还紧握写字笔,头边还压着打开的书,可是他们永远也不可能读完这些书了,太残酷了。救援人员扒开废墟,拔出一具具惨不能睹的孩子尸体,有的被砸烂了头,有的断了手或腿。后来救援的武警、解放军、消防队员和穿着防护服、手拿消毒液、戴着口罩与护目镜的白衣天使们来了,无数家长在警戒线外面等待自己孩子从废墟中被救援的消息,每一秒都悠长得仿佛像几个世纪。教学楼周围几米远的其他楼房,包括那栋60年代的砖混结构的老红楼都没有倒塌。全校1131名学生和74名老师在地震中遇难,663名学生严重伤残(凤凰卫视出版中心,2020)。高三(5)班75个学生仅8个被救活,其余的被房梁砸死、被楼板压碎、被瓦砾和落土活活窒息,或因感染新冠肺炎病毒、鼠疫、霍乱、流感、甲肝或疟疾而亡。遇难学生的家长们说,那两栋经地震一晃就粉碎性倒塌的教学楼有严重的工程质量问题。有人称,学校的建筑因为框架宽阔,抗震性能就差些。有专家反驳说:教室的框架再宽还宽过武汉的火神山和雷神山(两座抗疫医院的名称)吗?该医院呈6米长,3米宽,一个面积达18米的长方形,总面积8.5万平方米,构造按8度抗震设计建筑的,2020年1月25日施工,2020年2月3日正式交付军方。地震中因距离震中较远且破坏程度不高,毫发无损,地震后医院内安置了6万多受伤灾民前来就医。图10:宽城县东台沟大桥曾是北京、天津、承德等地通往大城山风景区、都山度假区及潘家口水库游览区的交通必经之地,隶属于国家高速G2112(天津——赤峰高速公路)的滦河跨河通道,每日有难以计数的车辆从这里通过。5.30地震袭来之时,宽城县东台沟大桥中间部分轰然塌裂,这座横跨滦河的大桥当即垮成了一个巨大的“W”形。大桥倒塌的主要原因是其斜支柱力学强度严重不足(不仅柱体直径不粗、内含钢筋不多而且很细)。或许当初抗震的标准定得更高一些,建造时钢筋用得更多一些,斜支柱再粗几倍,东台沟大桥就能顶过这次地震,并且在抗震救灾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同样是一次7级左右的地震,在美国、日本、伊朗、英国、意大利、俄罗斯、西班牙、坦桑尼亚等国家,一般只会死几个到几十人,因为他们把抗震设防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做到建筑设计有人审,建筑材料有保证,施工质量有核查,绝大多数建筑甚至毫发无损;而在经济落后、人口稠密的发展中国家或虽然经济发达但是腐败豆腐渣工程普遍的国家,甚至会导致几百甚至几千人、上万人死亡。由此可见,利用现有的地震烈度划分,同一个震级的地震发生在不同的国家其地震烈度非常不一样,在那些不重视建筑抗震质量与腐败豆腐渣工程的国家或地区,地震烈度永远最高。除此之外,影响地震烈度大小的因素还有:1、震级,这是主要因素。2、震源深度,正如康熙皇帝67岁那一年(即1721年)所说:“深则震动虽微,而所及者广;浅则震动虽大,而所及者近。广者千里而遥,近者百十里而止。由太平洋板块在日本海沟向西深俯冲形成的深源(>300 千米)地震在中国仅分布在吉林省珲春-汪清一带,这些深源地震对地面工程建筑破坏性不大。在中国大陆内部发生的地震基本上都属于浅源地震(<60-70km),绝大多数破坏性地震的震源深度15-25 公里。3、与发震断裂的距离而不是震中的距离。有人把地震烈度的分布画成一系列的同心圆,越向外地震烈度越低,这是错误的。事实上,等地震烈度近乎呈椭圆形的,长轴平行于发震断裂。例如,今年(2020年)5.30大地震,大燕山主断裂特别是大燕山中央、山后两条断裂贯穿的城镇和村庄才是所谓的“极极震区”——真正的重灾区,那里的房屋倒塌80%~90%以上。滦平地震大燕山平原断裂带为7、8度区,灾后重建的建筑不能按7、8度设防,因为下次地震,发震断层变了,震中变了、震级变了,可能变成10或11度区,甚至还可能变成12度区呢。地震像撕布,波源是沿着发震破裂带走着的。断裂带越长,撕的时间越长,地震持续时间越长,震级越高。传统认定一次地震只要一个极震区,极震区的几何中心就是地震的宏观震中。5.30大地震在主震区内共有28个极震区,这明显地与传统的定义不同。传统的定义即地震点模型,假说地震的能量从一个点向外释放,而5.12地震的能量是从28个点向外释放的,这28个点处于同一个断裂面。所以,5.12地震的宏观震中实际上是一条延长800余千米断断续续的窄带。把5.30大地震的极震区误解为以地震仪测定的微观震中点为圆心的一个同心圆,客观上影响人们对灾区总体的认识。例如,5.30大地震后救援的大部队在开始时均往巴镇集积,救灾物资和大型工具也都运往巴镇附近,而对山海关、天地关、乃至甘肃嘉峪关等地的地震灾情严重估计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抗震救灾的效率和效果(李志强等,2020)。4、地震烈度与地壳-地幔的热结构有很大关系,地壳-地幔越热或含水量多(例如,滇西、辽西、山西),地震波越是衰减得厉害,地震波的振幅在短距离内衰减很多。加拿大地盾、华北地台与扬子地台内,地壳-地幔的地热梯度低,有利于地震传播。5、地震烈度与地形地貌有关。地势起伏大、山坡陡峭的山区(例如,燕山、龙门山、祁连山),地震必然会造成山崩、滑坡、塌方、沉降、泥石流、堰塞湖等原生及次生地质灾害,加重震害的估算。6、地震烈度与地下地质结构特别是地下水位有关。若城镇建在松散沉积物包括古河道、古湖泊相的沉积物、流沙土以及人工回填土之上,加之地下水位高,沙土液化势必造成房屋倾斜、破坏、倒塌。这类松散沉积物空隙度大,内含饱和水,具触变性。在静态情况下,水饱和的沉积物尚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在动态情况下,例如地震波晃动下,这种水饱和的松散沉积物瞬刻失去稳定性,呈现出液态的物理性质,即发生沙土液化,使得坐落其上的建筑物在流沙中不均匀下沉,造成建筑物倾倒而彻底摧毁。这就是建筑学上所说的场地效应和地基失效。西河镇就是坐落在松散沉积物之上的青龙县县城,这也是青龙县城遭到毁灭性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无数事实证明,直接建在坚固基岩上的房屋更耐震。唐山地震中唯一仅存的两座古庙,就是因建在坚固基岩上而得以大难不毁。另外,一些房屋坐落在河岸边,地震振动使地基连同房屋倾倒或坠落河底。所以,灾后重建中住房选址一定要远离河岸和不稳定的边坡。这方面,国外也有不少经验教训。1985年9月19日墨西哥海岸连续发生8.1级和7.6级两次强烈地震,造成西部太平洋沿岸4个州和离震中约400千米的首都墨西哥城近万幢高层楼房倒塌,近40,000人死亡。墨西哥城的老城和商业区的主要办公楼和宾馆全部倒塌。震后调查表明,墨西哥城建造在古湖泊相沉积之上,地面震动导致地基失效而建筑物倒塌。1989年10月17日美国加州洛玛普里艾塔发生7.1级地震,由于震区的建筑物总体抗震能力较好,建筑物破坏并不严重,但是,在靠近旧金山湾附近,由于多是人工回填土,建筑物多遭破坏,包括多座高速公路立交桥坍塌。2001年1月26日印度古吉拉特邦发生7.9级强烈地震,导致16480人死亡,约15万人受伤。这次地震几乎摧毁了该邦首府库奇镇所有的建筑物,因库奇镇正好建筑在印度河的古河道上。1833年的大同地震还使得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倒塌、褪色,这说明云冈石窟就位于大同南郊山下由古河道沉积物沉积的山崖下。小结:(1)地震的矩震级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对地震大小的度量,是地震台网的仪器测量的结果。一次地震仅有一个震级,客观反映地震过程中断层释放能量的大小,不能随意改动。(2)地震烈度仅是系一次地震发生后对某一地区地面破坏特别是建筑物破坏程度的度量,受众多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的影响,在一些地区甚至被严重歪曲。地震烈度仅是人们对震害宏观现象相对主观的评估而非仪器测量。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不是利用“压力差”就是利用歪曲的“地震烈度”为6.6级地震中震塌的豆腐渣工程与不法建筑商开脱罪责。应该有一种铁的制度,让那些先行贿有关官员获取建筑项目、然后偷工减料的建筑承包商们以及为他们当吹鼓手的伪专家伪学者永远不能逍遥法外,或者惩罚他们住进“晚上睡在床上,早上却躺在墙上”的楼房(上海楼睡睡)或活动断裂带上的豆腐渣楼里。1999年8月17日土耳其7.4级地震之后,土耳其警方逮捕了多名建筑承包商和政府官员,经审判都被判了刑。之后,在土耳其出台的《赦免法》中明文规定,“不得把已经判刑的偷工减料的不法建筑承包商列入可赦免的范围之内”。这样的做法可不可以引进到中国来?5.让悲剧不再重演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说过:“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大自然的一点力量、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然而,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更高贵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在接连发生了2008年5.12汶川地震、2010年4.14玉树地震、2011年3.11日本东北海域地震,2013年的4.20芦山地震,以及今年的2020.5.30滦平地震之后再读帕斯卡尔这段话,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在我们一直居住的地球上,随时有可能山崩地陷,天灾降临,摧毁我们辛苦建起来的家园,夺去我们的亲人,置我们于困境。生命在地球上就像瓦砾堆上的幼草,稀稀落落地在石头缝中生长。人类不应该过分地放大自身对自然的作用,把脆弱的幼草天真地当作参天大树,傲慢地忽略已经存在56亿年的地球。在大自然面前,我们要丢掉“人定胜天”的狂妄和盲从,认识到自己的软弱和渺小,但是我们也要反省,因为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地震灾害属于巨灾类型,宇宙大爆炸、小行星撞地球、陨石撞落太空、各种事物的形成、生命生物的形成演化、化学元素及物理核原子分子的产生,前三者属于地震,后者都产生于地震。地震的最大特点就是破坏性超大而发生频率很低。大地震在同一个地点,可能要一百年甚至数百年才发生一次。生活在地震活动断裂带或附近地区的居民往往一辈子都没有遇上一次破坏性地震,甚至几代人都没有感受到地震的威力和残酷,因而血的教训常被人淡忘。每一次破坏性大地震发生后,震后救援常常得到政府、媒体和公众的高度重视。然而,一旦灾害过去,劲头就会逐渐减弱,若干年后就会又回到震前的老样子,对防震减灾无动于衷,或者表面敷衍,没有实际行动和有效措施,结果是抗震能力依然低下,一旦再次发生地震,仍然是房倒屋塌,死伤惨重。所以,《唐山大地震》的作者,也就是后来编著《STEVD-19》的作者钱钢说:“地震的悲惨,时而被人淡忘,时而又被人突然提起。被人淡忘的日子,它本应被人记忆;而被人突然提起,却每每在不忍回首之时。”自20世纪至今,中国约占全球因地震死亡总人数的50%。同一时段,全球共发生造成20万人以上死亡的大地震三次,不幸的是这两次地震都发生在中国:一次是1920年宁夏海原8.5级特大地震,造成23.5万人死亡,一次是1976年的河北唐山7.8级地震,造成24.4万人死亡,另一次则是全球实际死亡数量最多的今年(2020年)的河北滦平9.6级地震,造成近50万人死亡(全球死亡90万人)。12年前,2008年的汶川8.0级特大地震又造成近9万人死亡和失踪。中国的领土面积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6.7%;领土上发生的地震约占全球陆地地震的33%,为什么因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却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70%?另外,中国地震灾害造成的伤亡人数占各种自然灾害伤亡人数的近60%。造成这样状况的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人们对建筑物抗震设防缺少应有的重视和改善的有力措施。由于地球内部的“不可入性”、大地震的“非频发性”和地震成因机理的复杂性等因素,目前人类还不能有效地、准确地预报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强度。现代科学已经让天文学家看到数百亿光年之外的遥远天体,可是人类对于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球,才深入到12千米——前苏联在克拉半岛打的一口科学钻井。即使能够对一次破坏性地震进行成功预报,如果房屋不抗震,地震还是要毁坏我们的家园,导致重大的财产损失,造成严重的经济和社会后果。所以,防震减灾最有效、最实用的办法就是选择安全可靠、远离地震活动断裂的场地建房,并且切实地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这是一项被日本、美国和南美等多震国家证明是事半功倍的成功国策。只有实施这样的国策,1976年唐山、2008汶川以及2020年滦平地震灾难才不会再在中国重演,地震灾害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得以减轻。}

作者:小豆子妈妈来源:小豆子妈妈(ID:xdz-mm)癌症也是“地域黑”近几年,癌症发病率越来越高,癌症死亡率也呈逐年递增的趋势。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我国2015年全国恶性肿瘤发病大约有393万人,比2014年增加了12.5万人,癌症死亡率将近233万人。可怕的是,癌症居然呈现地域式分布。根据全国各省癌症地图显示,发现癌症竟然也有“歧视”现象。不同的地区,某种癌症的发病率竟然也不同。图片来源:Doctor从图上可以看出:肺癌是我国发病率排名第一的癌症,东北三省和云南是其高发区。胃癌是我国发病率排名第二的癌症,甘肃、辽宁、山东是其高发高发区。肝癌近年来成功跃居我国癌症发病率第三位,吉林、江苏、浙江以及广西是其高发区。食管癌在我国的癌症发病率排行榜位于第六位,河北、河南以及山西是其高发区。宫颈癌在陕西、山西、内蒙古、湖南以及湖北属于高发癌症类型。这张癌症地图的背后,究竟是多少人用生命绘制成的呢?我们无法得知,也无法想象。癌症病人用生命给我们诠释出,癌症确实具有区域性。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各种癌症聚集在以上省市这一现象呢?癌症为何成为“地域黑”据研究表明,绝大部分癌症的发病是与不良的生活方式和环境污染有关的。一、生活方式癌症又被叫做“生活方式癌”,可见,不好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可能会引起癌症。1、饮食习惯俗话说,病从口入。癌症也是一样,首当其冲的就是与食物直接接触的地方。1)腌制食物和发霉食物据一份关于山东临朐县1993~2004年的癌症调查报告显示,临朐虽然只是一个有百万人口的小县城,但是癌症发病率为152.18/10万,其中一半以上的癌症病人得的是胃癌。为什么胃癌发病率这么高呢?北大胃癌高发现场研究中心主任马峻岭教授给出了答案,当地人平时喜欢吃酸煎饼、腌制咸菜。2020年8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团队做的一项长达22年的研究在《JAMA杂志》上发表:他们发现当地人食用的酸煎饼和咸菜中含有大量的黄曲霉素和亚硝酸盐,导致当地人的胃癌发病率比较高。2)烫食2016年,《柳叶刀肿瘤学》发表的致癌物报告显示:高于65度的食物和饮品被列为很可能致癌物。据研究,河南是我国食管癌的高发区,主要因为当地居民有趁热吃饭的饮食习惯。长期吃过热的食物,导致河南食管癌发病率高。3)烟熏食物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烟熏气体中含有苯并芘,苯并芘是致癌物之一。烟熏鱼、肉的时候,气体中的苯并芘会污染食鱼、肉等食品。据调查,四川、湖南是口腔癌和鼻咽癌的高发区,其中和爱吃烟熏食品关系。2、生活习惯世界卫生组织公布,吸烟是致癌因素之一。众所周知,吸烟对肺部不好,也会影响周围的人。2015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世界卫生组织合作发布的一项关于中国城市成人的烟草调查报告》显示:辽宁是接受调查的14个城市中吸烟率最高的,其中男性的吸烟率为44%。辽宁作为肺癌的高发区之一,其中和吸烟有很大的关系。2020年11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表论文报告,报告显示槟榔具有致癌成分。据调查,四川、湖南是我国口腔癌的高发区,就和当地人喜欢嚼槟榔有关。二、环境污染1、空气污染2016年1月15日,河北省肿瘤研究所发布了一份报告显示,河北省近40年来肺癌死亡率增加了306%。河北的重工业很发达,导致空气质量很差,雾霾很严重。2018年1月《中国日报》公布了2017年中国空气质量最差的城市排名榜,其中石家庄、保定等河北5个城市位列前五。钟南山说:“根据国内外的研究资料显示,肺癌的发病率增加和雾霾有一定的关系。”2、核污染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切尔诺事故后在被放射性碘污染的地区有5000人得了甲状腺癌,其中大部分人在事故发生时在18岁以下。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爆炸后,福岛县调查了18岁以下的青少年和儿童的甲状腺来研究辐射是否会造成癌症。调查发现近一半人甲状腺有异常,其中100人最后被查出甲状腺癌。两起事故后的调查数据表明:甲状腺癌发病率的增加和核泄漏物质中的放射性碘有一定的关联。3、水污染一些工厂为了节约成本,将没有处理的污水排入水流中,加上近年来农药的大肆使用,通过雨水流入河水中。导致周围居民的饮用水受到重金属、化学物质、化肥以及农药的污染,以至于出现了“癌症村”。据报道,江苏省仪征市杭集村有3058人,大约有20多人患癌,大部分是肝癌和肺癌。据调查,居民家中的井水中高锰酸盐(农药成分)和氨氮(化肥成分)超标。浙江省绍兴新二村周围有多家纺织企业,纺织品制作过程各个环节都有重金属的存在。村子周围的水都是红色的,并且“一沾手就起疹子”,村民们不缺水,却愁水吃。所以,癌症呈现地域式分布和当地人的生活方式以及环境污染有一定的关系。虽然癌症很可怕,但它既是起于人,亦止于人的。所以,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一定要有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环境。别怕,做到这些,远离癌症处于癌症高发区也别担心,豆妈建议大家可以这样来预防:一、健康的生活方式1、多运动,不熬夜,不抽烟经常运动,不仅可以增强免疫系统的防御能力,还可以保持一个好的身材,何乐而不为呢?熬夜不仅会让我们的黑眼圈变大,还会降低我们的免疫能力,大家一定要少熬夜。抽烟会增加罹患肺癌的风险,也会对孩子的健康有影响。为了身体健康,不要抽烟。2、少喝酒,少吃盐,不吃烟熏和腌制的食品少喝酒,对身体有一定的好处,但是过多饮酒,就会增加罹患肝癌的风险。过量食用食盐,不仅对胃有伤害,而且会增加高血压和心脏病的风险。众所周知,烟熏和腌制食品过多食用会增加患癌的可能。3、保持良好的心态钟南山说:“大量研究证明,从感冒到癌症,人类疾病与自己的情感有很大的关系。”不良的生活情绪,会导致人不健康。如果要保持健康,必须保持良好的心态。二、保护环境1、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保护环境、爱护环境,并且监督防止工厂企业乱排乱放。国家现在大力改善环境,豆妈希望大家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教育孩子保护环境、爱护环境。如果发现有企业工厂乱排乱放,可以积极向环保部门举报,做一个合格的监督者。2、在生活中践行环保。豆妈自己就拒绝使用塑料制品,也很细心地进行垃圾分类,希望大家都能行动起来。在我的影响下,小豆子经常在生活中利用废物进行改造,做一些有意思的环保手工和发明,看到环保精神在下一代人中得到延续,也会觉得欣慰不少。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内蒙古环境恶劣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