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李连贵熏肉大饼饼哪一款产品比较好吃嘞?最近在电视上看到想去打卡一下!

多图预警!!1.锦州烧烤之五花肉金针菇,这是我的最爱。麻辣排骨串才是锦州烧烤的特色,但是我牙口不好咬不动脆骨,就很少吃。这个五花肉一点肥肉味都没有,很香,口感和味道都超好。2.烤鸡翅还好吧,一般,我发上来凑数的。 3.烤扇贝。烤生蚝也好吃。4.本溪特色烤豆腐皮,香辣。这个出了本溪就不好吃了,去看篮球的人可以尝尝。我在锦州吃过一次,很失望,根本就不是家乡的味道。(这张是在微博随便找的图,侵删。)5.本溪草河口杨梅烧鸡,肉嫩还有嚼劲,不是那种只有咸味的烧鸡,很香。比沟帮子熏鸡好吃一百倍。我强力推荐,某宝只有一家特产店卖,你们一搜就知道了。6.盘锦河蟹,满满的蟹黄,吃起来太幸福了。7.丹东黄蚬子,个头大,没有沙子,鲜美。我们都论盆煮,吃完了蚬子再喝汤,很爽。辣炒我不喜欢,鲜味降低了。辣炒白蚬子更好吃。8.酸浆(读第三声蒋)不知道出了东北有没有,这东西是山上的,扒了皮嚼里面的,清新的酸,可好吃了。这是我姥姥采山菜带回来的,小朋友超级喜欢的。9.山杏,超级酸,但是吃了上瘾,适合嗜酸的人和爱吃酸的孕妇吃,过瘾。口袋里的山葡萄可以拿回家酿葡萄酒,具体怎么酿我也不知道~10.山里红汁(山楂汁)这个很好做,把山里红洗干净,核都抠出来,果肉扔锅里添水加冰糖熬,然后就是下图这样的,嫌酸可以多加水多加冰糖。熬很多放冰箱里,饭后来一杯,过年肉吃多了来一杯,爽的不行。11.苏子叶粘干粮,学名叫啥我也不知道,里面是像打糕一样粘的糯的,包的红豆沙。12.红姑娘和洋姑娘(娘读成第三声)(以下两张图都是从淘宝扒来的,侵删)红姑娘酸,苦,去火,外皮可以泡水喝,果肉吃起来上瘾,小朋友不会喜欢。洋姑娘甘甜。这两种东西都是田间地头上的,可多了。13.小圆枣子(图侵删)这玩意是长的像枣的猕猴桃
现在这个季节已经没有了,摘下来放家里捂两天变软就可以吃了,外皮也可以吃,它没有猕猴桃的毛,里面的果肉跟猕猴桃长的一样,味道也差不多。虽然长的小,但是维生素什么的含量比猕猴桃高。还有松子,大榛子也很好吃,锅包肉烤冷面大家都知道我就不说了。以上,谢谢观看~。。。。。。。。。。。。。。。。。。。。快手咱不玩,666也不稀罕,老铁们点个赞行不行?。。。。。。。。。。。。。。。。。。。二更。有个山东的哥们提到洋姑娘,让我想起了我太姥。小时候暑假去我姥姥家,她去地里干活拿过来一堆洋姑娘,我表妹嘴快我抢不过,我俩差点打起来,正好我太姥来了,她让我跟她走,我就去了。她有一个小房子,她一个女儿曾经在那里喝过农药,后来那里就荒废了好多年,我们小孩说那里有鬼我们都不去,我太姥去那种了很多菜很多花,生机勃勃的就一点都不吓人了,屋子里还有燕子住。我在园子里等着她,后来她出来的时候衣服里兜了好多洋姑娘,让我用衣服接着着,装的满满的都溢出来了,她说你自己吃,都是你的。我心里很感动也很辛酸。感动是因为她年纪这么大了还特意为我们种洋姑娘,辛酸也是因为这样。她已经很老了,腿都变成了o的形状,走路会左右晃,我想给她留一些她不要,她说是给我们种的,就等我着我们去呢。哎,我当时眼泪就在眼里打转,我不善表达感情,害怕在别人面前落泪,说了谢谢太姥就跑了。但我不会忘记这个场景,不会忘记那个夏天。特产,小吃的味道是令人难忘的,同样令人难忘的是跟这些食物相关的一些人一些事,是那些你回不去的旧时光,还有你当时的快乐心情。。。。。。。。。。。。。。。。。。。。。。。。。。。。。。。。。。。。。。。。。再更几个,14.冰糖葫芦(百度图,侵删),小时候冬天我姥爷给我们几个小孩做爬犁,然后带我们到小河套去滑冰,我们在小河套比赛‘’飞车‘’,从上游滑到下游,然后在下游过家家,特别开心,出一身汗,帽子摘了脑袋冒烟。玩的太疯中午总是拒绝回家吃饭,直到我老姨来喊我们。她总说‘’你姥烀了猪头右(肉),还不赶紧回去抢,你们傻呀!‘’我们才能悻悻地走。经常在中午这时候会有个老头推着自行车来卖糖葫芦,他做的糖葫芦不是现在外面那种特大号的,但是很好吃,冰糖总是特地堆的高高的,没有加任何东西,脆脆的,不粘牙,酸甜可口,两块钱一串,只在附近村子里卖。在城市里很难吃到这么好吃的冰糖葫芦,城里有的商家糖很厚,粘牙,有的商家在糖里加了东西,糖不会融化,但是很难吃,只是看着好看。山楂太大了其实不好咬,味道也比不上小一点的,太酸了。黑枣的,草莓的我也都喜欢。冰天雪地里吃冰糖葫芦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然后回家一定会食欲大开。东北的孩子基本上都对冰糖葫芦有特殊的感情。15.冻梨把秋梨放在外面冻的邦邦硬,过年吃够了大鱼大肉,捡几个冻梨回来放在水里化开,咬一个小孔,然后吸里面的梨汁,这是天然的饮料。(侵删)16.烤冷面(侵删)辽东的烤冷面和辽西的不一样,辽西还加金针菇,辽东没有。我都喜欢,但味道还是有差别的,我更喜欢辽东的。这个东西就像辣条,不健康但是诱人,本溪东明一条街那边有很好吃的烤冷面,后来新华书店改成锦州银行了,烤冷面还在不在我也不知道了。烤冷面适合口味重的人,比如我,多糖多醋多辣,美滋滋~~17.抚顺麻辣拌我没去过抚顺,听说正宗的超好吃,以后一定要去尝尝。我们学校也有,但是味道一般。但这个也是特产,我也写出来。我语言学老师是抚顺人,她说抚顺的冷面也超好吃。她形容的我们馋的都上不下去课了哈哈。18.山菜春天的味道。蕨菜,猫爪,猴腿儿,刺骨加,刺嫩芽。这张去年春天照的。这个特色是东北有山的城市才有的,辽西人民没怎么见过。19.东北的水豆腐,南北方豆腐不一样。这是我姥姥做的。辣椒酱,每年秋冬很多家庭都会做,东北的辣椒酱和南方的辣子不同,我们加西红柿。还有韭菜花酱,蒜茄子,辣白菜,狗宝咸菜,地瓜梗咸菜,苏子叶咸菜。20.猪肉酸菜铜火锅这不是小吃,但是我要推荐给大家,不嫌麻烦的吃货可以一试。一定要用肉汤下锅,不要用清水,里面可以放肉丸,猪肉,酸菜,粉条血肠,都可以。然后铜锅用烧炭的,做好了端屋里来,在楼房里做要把窗户打开别中毒了。不用蘸火锅酱,就着辣白菜和大米饭,一家人围在一起吃,外面下着雪,老开心了。08年大暴雪(是不是08年?)我们坐火车去北台我奶奶家,走在路上雪没过膝盖,每一步都很艰难,鞋里灌满了雪都湿了,脚丫拔凉拔凉的,一路含着眼泪从火车站跋涉到奶奶家,我都冻僵了,进了屋热气腾腾,一瞬间真的好温暖。然后我们就开饭了,那天吃的铜火锅是最好吃的。我奶奶已经去世了,但是那天她看着我吃肉的神情还历历在目,我当时快乐的心情不会再有了,后来每次吃铜火锅都会很想她,虽然我不会跟别人说。还有啊,要珍惜和你一起吃饭的人,因为好时光不常有,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要好好珍惜。放两张去年冬天在姥姥家吃的铜火锅。 21.林蛙大补,一部分人可能不吃蛤蟆,所以请忽略。我是要写的,这个林蛙跟大市场上卖的蛤蟆不一样,比那个大,然后有一肚子黑水晶般的籽,还有蛤蟆油。市场上买不到,养蛤蟆的人在山里,不差钱的人会开车去,就在本溪到桓仁的路途里,它们会在树林里挂个横幅,写上蛤蟆。他们不愁卖,不需要去市里,有的是人去买。酱闷很鲜美,这是特产的山珍。这个不违法,它们自己包山放养的,野生的没法抓那么多。还有春天的河鱼,河鲜。东北真的,到处都是宝。对于一些地域黑来说,东北是一个不应该有人居住的苦寒之地,这样的无知令人发指。过一阵我会写一篇日本人笔下的东北,以我们本溪为例,是一些真实的原文史料。我在学日本文学,有一点点了解,再讲一讲新更改的14年抗战东北人民做了什么。知乎黑东北人是政治正确,很可惜我拒绝,我祖籍山东烟台,解放之后爷爷才过来辽宁的,但是辽宁这片土地养育了我,我不是那白眼狼,我们不掩饰排斥现实的倒退,但是也不能任人随意抹黑历史抹黑人民。最后说一下,辽宁第四季度dgp变成正的了,城市有变化我们看得到。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寒冬会过去的。。。。。。。。。。。。。。。。。。。。。以上。。。。。。。。。。。。。。。。。。。。。增加一下答案22、桓仁冰糕这玩意只有桓仁有,别的地方我没看见过啊,就当是桓仁特产了吧。它口感是冰淇淋,但不腻嘴,不齁嗓子。一开始觉得像老式冰棍,但是多了一份奶味,不像老式冰棍那么平淡。很难形容,就是超级好吃。图一是我小妹,杯子里白色那勺就是冰糕,图二我和我表弟的是加了雪碧的,很爽。这个地方在桓仁章樾公园卖小吃那块。(看不清图片的可以去微博搜桓仁冰糕,有很多人发哦~~)天下之小,那个老板恰巧是我姥爷的学生,那天我们在吃,他突然认出我姥爷,他们就唠嗑,我姥爷问他怎么做的,说回家想给我们做。他没告诉,肯定是人家商业机密啦。他还说他家还有烧烤店,特别火,得预订排号,说的时候满满的骄傲。我也挺感叹的,不管是好学生还是差学生,走上社会只要勤劳敢拼敢闯,最终都有挣钱的路数。23.桓仁烧烤也要推荐一下。不过我吃的不知道是谁家的,是我姐夫晚上给我们带回家来吃的,所以具体店名没法推荐。桓仁烧烤的特点是刷的酱料,是湿的不是干的,跟锦州烧烤不一样,也非常好吃。反正全比我们本溪市的烧烤好吃太多了。24.本溪炸串(微博图,侵删)推荐一下永丰步行街万达鞋城旁边的上海阿太炸串,他家牛排鸡排都是真的肉,不是那种假的面做的。从小就在那,这算是本溪特色了。25.本溪县铁板土豆片炒饭(微博图侵删)推荐一家最好吃的在河畔花园小区第一栋楼背面。陪伴了我整个高中,不只是情怀,是真的好吃。先更到这,还要接着学习。。。。。。。。。。。。。。。。。。。。。。。。再更26.大连焖子到辽东半岛来玩的话,一定要尝尝大连焖子,就在寒风里吃,刚调出来趁热乎就吃,超美味的。它其实就是地瓜粉做的,软软的筋道的小吃,本身倒没什么味道,但是芝麻酱辣椒油虾油葱花香菜使它味道鲜美。一次不要吃多,每次吃一小碗或者和对象合吃一碗,这种尝尝鲜的感觉是最棒的。焖子起源于山东烟台,前几代山东人到辽宁来就把煎焖子的手艺也带过来了,到了辽宁就叫大连焖子了。这照片里的焖子是我今天冒着寒风从家里溜出来吃的,一直没写焖子就是想在自己吃的时候写。辽西那边没有,到辽东来玩的时候很值得尝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李连贵熏肉大饼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