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科中国科学院新疆地理研究所生地所标本馆游玩,有什么不错的旅游线路分享?

6月17日,新疆自然资源学会联合中科院新疆生地所、新疆植物学会、新疆地理学会、新疆晨报亲子俱乐部,开展环保主题亲子系列科普活动,纪念第23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旨在有效提升人们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好家园的意识。参观中科院新疆生地所标本馆、听《让我们远离荒漠化》主题科普讲座,动手制作创意植物标本画,一系列别开生面的科普活动,让第23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的纪念活动变得生动立体。当天,参加活动的23组家庭参观了标本馆,讲解员为孩子们一一介绍重要的馆藏标本。孩子们听得认真,部分孩子还做起了笔记并拍了照片。随后,多年从事沙漠环境、沙漠化过程及其防治研究的中科院新疆生地所副研究员、新疆自然资源学会理事王雪芹深入浅出地给小朋友们和家长讲述了荒漠化、荒漠化的种类、荒漠化的危害及如何防治荒漠化,小朋友们听得津津有味,在互动抢答环节回答得头头是道。科普讲座之后,孩子们和家长在中科院新疆生地所的小小科学家工作室一起动手开始制作植物标本,并发挥想象力,完成创意标本画。最终通过现场票选的方式,评选出3幅优秀作品,并颁发了奖品。新疆自然资源学会秘书长包安明表示,新疆自然资源学会多年来非常注重各类科普活动的开展,依托中科院新疆生地所标本馆,每年免费承担数万人次社会公众的科普工作,举办各类主题活动,满足公众对高质量科普产品和科普服务水平的需求。今后还将进一步开展各类特色科普活动,希望更多公众积极参与。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时间:2022-02-22  2月21日,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与石河子大学举行交流座谈会,双方就第三次新疆科考、资源库建设、师资培养等工作进行了充分交流。  新疆生地所所长张元明对石河子大学副校长叶含春等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介绍了研究所在第三次新疆科考中承担和参与项目的情况。叶含春介绍了石河子大学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情况,以及在生物多样性研究领域的学科优势。  多年来,新疆生地所与石河子大学在科技项目合作、学科建设、师资培养方面开展了良好合作,此次经充分交流,双方一致希望未来在资源库建设、科教融合、平台建设等领域加强合作,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服务。同时,今年是新疆生地所和石河子大学联合开设“菁英班”的第十年,双方期待人才培养工作取得新成绩。  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相关负责人,新疆生地所所务委员包安明、标本馆馆长杨维康、吐鲁番沙漠植物园主任张道远、科研外事处副处长(主持工作)周晓兵、研究生部副主任(主持工作)周斌等参加座谈交流。会议场景附件下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科学院大学青藏高原研究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