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图什必玩的六个景点巷旅游街(入口)地址在哪里?

新疆旅游景点攻略集锦前言:对于所有来新疆旅游的人来说,首先应该对新疆有个基本客观的认知,网络上各种攻略各种线路看的再多,如果没有一个客观全面的大局印象,会容易陷在各种攻略里各种纠结。作为一个在新疆从业20年的旅游人来讲,我热爱这片远离海洋的土地,这里有悠久的历史,东西方的各种文明在此交汇碰撞,形成了新疆特有的民俗风貌。无论你来自哪里,在这里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那个点,延着这个点去感受你印象中的新疆。新疆是偏远的,自古以来就远离中国传统的中原文化,分分合合却没有长久脱离过中央政权的管辖。所以新疆自古以来都是中国不可分割一部分。新疆是奇特的,这里有47个少数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走在城市中的感觉和中国其他的城市不会有太大区别。只是大家操着不同的口音和语言,可是生活在这里的人大多脸上挂着幸福的笑容,众多少数民族同胞看起来粗犷却心地善良。哪怕语言不通却能通过肢体语言无障碍交流。新疆是多样的,这里的旅游资源丰富,宣传片里的都是美景,雪山、森林、草原、河流和湖泊在蓝天白云下令人向往。可是除了这些,新疆更多的是沙漠、戈壁、荒原的无人区,我们每天平均坐车时间超过五六小时的旅行中,不是景点也依然能拍出绝美大片,这里不缺少美景,只是缺少发现美景的眼睛。走马观花都要25天才能走完的新疆,还有更多的地方等待着发掘。新疆是有禁忌的,在清真寺不要穿拖鞋入内,女士最好不要衣着性感进入这种正式场合。不要在民族餐厅内食用猪肉。保持平常心对待不同的风俗,不过份猎奇,看到的会是不一样的风土人情。新疆,需要有一双慧眼,来看看这占全中国6/1的土地,各个绿洲即同又不同的风情。朋友们,平常心来对待新疆旅游将会是最好的体验。无论哪里都会有坏人与好人,都会有正面与负面,我们只是众多旅游目的地的其中一个,千人千面,不过度的夸大对宣传片里美景的向往,不被自己因为不了解而产生的偏见所累,也许,无论你什么时节来到新疆的任何地方,会发现新疆是个好地方!(文中价格因为整理资料来源与时间不同,可能与实际价格有差异仅供参考,以实际价格为准。)新疆概况:新疆古称西域,西域一词特指新疆地域范围从古代一直延续至清朝中期乾隆帝统治时期。清军入关以前,所统辖的疆域仅限于中国东北地区。入关后,迅速统一了中国大部。但在个别地区,它的统治也是经过了多年反复之后才最终确立的。清朝前期的几代皇帝,都视统一全中国为己任。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清政府在中国的控制区域不断扩大和巩固。到了乾隆皇帝(公元1736-1796年)时,清政府的政令终于可以施行于全中国的每一个角落。乾隆皇帝将最后由自己所确立的清政府统治的地区称为新疆。清政府平定准噶尔部的叛乱之后,将古称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也称为新疆。新疆这个名称,有另外一层意思。继公元1878年左宗棠自阿古柏手中收复了新疆之后,1882年沙俄侵略者也被迫归还了伊犁地区。于是,左宗棠力主在天山南北建省。他在给清朝皇帝的奏折中称新疆是“他族逼处,故土新归”。 [9] 于是以新疆为省名就有了一层新的意义。即新疆自古是中国固有的领土,但因为是新从阿古柏和沙俄手中收复的失地,故以新疆定为省名,有“故土新归”之意。 [9] 1884年新疆建省,正式定名新疆省。从口头传统上已经成为特指西域地区名词“新疆”一词正式成为特指中国西域地区的专用名词,沿用至今。新疆地貌:山脉与盆地相间排列盆地与高山环抱、喻称“三山夹二盆”。北部阿尔泰山,南部为昆仑山系;天山横亘于新疆中部,把新疆分为南北两半,南部是塔里木盆地,北部是准噶尔盆地。习惯上称天山以南为南疆,天山以北为北疆,把哈密、吐鲁番盆地为东疆。气候新疆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四周有高山阻隔,海洋气流不易到达,形成明显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温差较大,日照时间充足(年日照时间达2500~3500小时),降水量少,气候干燥。新疆年平均降水量为150毫米左右,但各地降水量相差很大,南疆的气温高于北疆,北疆的降水量高于南疆。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在准噶尔盆地为零下20℃以下,该盆地北缘的富蕴县绝对最低气温曾达到零下50.15℃,是全国最冷的地区之一。最热月(7月),在号称“火洲”的吐鲁番平均气温为33℃以上,绝对最高气温曾达至49.6℃,居全国之冠。由于新疆大部分地区春夏和秋冬之交日温差极大,故历来有“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之说。民族风俗乌鲁木齐少数民族的服饰色泽艳丽、五彩缤纷,华丽堂皇,种类繁多。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妇女爱着彩色连衣裙,戴鲜艳或洁白的头巾,喜爱耳环、耳坠、项链、手镯、戒指等装饰物,显得雍容华贵、仪态万方。男性爱穿西服、绣花衬衫或袷袢等。维吾尔族男子还多喜欢在腰间系一条腰带。戴绣花帽几乎是大多数少数民族的共同爱好,但又随民族与地区不同而互有差异。如维族男女都喜欢戴绣工精致的小花帽;哈族姑娘喜戴猫头鹰羽花帽;柯尔克孜族青年妇女则喜欢戴红色丝绒圆顶花帽;塔塔尔族妇女尤喜欢戴镶有彩珠的花帽等。蒙古族男子爱戴呢料大沿礼帽,显得潇洒大方;回族男性则为黑白小圆帽,显得整洁庄重。各兄弟民族男女都喜欢穿长统皮靴。每逢喜庆节日,各民族都穿上民族盛装,色彩斑斓。 新疆旅游常用装备时间地区必备注意3-4月乌鲁木齐大衣、薄外套、长袖T恤4月中旬停暖伊犁大衣、薄外套、雨伞阿勒泰(可可托海、喀纳斯)羽绒服、毛衣、秋裤、毛裤南疆大衣、薄外套、长袖T恤5-9月乌鲁木齐短袖、凉鞋伊犁薄外套、长袖T恤、雨伞、短袖阿勒泰(可可托海、喀纳斯)冲锋衣带抓绒、毛衣、秋裤、伞6月去五彩滩要准备驱蚊水,蚊子一抓一大把塔县冲锋衣带抓绒、毛衣、秋裤、伞南疆短袖、长裙10月乌鲁木齐大衣、薄外套、长袖T恤10月中旬供暖伊犁大衣、薄外套阿勒泰(可可托海、喀纳斯)羽绒服、毛衣、秋裤、毛裤南疆大衣、薄外套、长袖T恤常年通用防晒霜、防晒衣、补水保湿的护肤品、一双舒适的运动鞋、颜色鲜艳的长裙、帽子、墨镜、保温杯、润唇膏、拖鞋,充电宝时差新疆地理位置位于东六时区,北京位于东八时区,故新疆与内地大多城市有2小时时差,作息时间相应推后2小时。旅游期间活动安排通常在9:00至20:00之间,故吃饭时间也会稍作后延新疆和内地的有两个小时的时差,新疆人的作息时间和内地比都要往后推两小时,但是现在都使用北京时间。夏季早上天亮比较早,平原地区早上6:30左右,山区地区7:00左右天就放亮了,但新疆人用餐的时间比大多数地区稍晚一些:餐厅早中晚开餐时间:早餐:8:30午餐:13:00-14:30晚餐:19:30-20:30旅游季节,旅行社安排的酒店早餐一般会比别的社会餐厅要早。北疆3-4月:早餐8:30-10:005-6月:早餐7:30-9:307-9月:早餐7:00-9:00南疆3-4月:早餐8:30-10:005-6月:早餐8:00-10:007-9月:早餐7:30-10:00此时间表仅供参考。所以我们在安排旅游行程时,常常是内地时间起床,新疆时间睡觉。因为早上六七点起床对于新疆人来讲,确实算早的。夏天的北疆最晚十点天黑,南疆最西面的喀什最晚能到十一点天才黑。同样是新疆,喀什和伊犁都比乌鲁木齐还要晚一个小时。天气 北疆相对南疆来说,雨水比较多。特别是喀纳斯、伊犁河谷地区,六七月份会经常下雨,喀纳斯山上一旦下雨就会很冷。伊犁的那拉提草原、喀拉峻、琼库什台、夏塔也是雨水充沛的地方。紧邻的巴音布鲁克草原夏天雨水也多,而且还有下冰雹和下雪的时候。但是新疆的雨水是来得快去的也快,不会像南方一连下好长时间的雨,雨后常会有彩虹。某些景点可能因为天气变化原因会更改游览顺序,或临时因管制等不可抗力原因而无法游览,没有产生的门票会全额退还。所以无论什么季节,只要在北疆,南疆的行程里有塔县,那建议一年四季的衣服准备充足。防晒
新疆日照时间长,紫外线比较强,千万别以为在景区可能感觉不热,温度也不高就不会晒。景区一般都离城市比较远,空气没有污染,紫外线穿透力更强,所以哪怕只有10度,阳光依然有可能会晒伤皮肤,到晚上回酒店会感觉晒过的皮肤火辣辣的疼,第二天开始就会脱皮。所以做好防晒措施,防晒霜要按时涂,防晒衣和帽子要随时准备。新疆饮食新疆菜具有西北菜系味重香浓的烹饪特点。主要有蔬菜、瓜果、鱼、肉、蛋等,蔬菜在调味上与其他菜系一样,差异主要是在用肉、蛋方面,有着独特的习惯和讲究。新疆菜以清真菜系为主,大多吃牛羊肉,多采用爆、烤、涮、烧、酱、扒、蒸的制作方法,著名的佳肴有烤全羊、大盘鸡、馕包肉、手抓羊肉等,口味偏咸辣。目前,在新疆的各个城市大多都有一条综合美食街,且大多会有各类新疆特色餐厅,在美团上一搜会出来很多特色餐厅。吃饭 新疆主要以牛羊肉为主,这里的羊肉都是以绵羊肉为主,没有膻气,肉质细嫩,很多游客来到这里都会爱上吃这里的羊肉。很多人到了草原都难免想尝一尝现宰的羊肉,可以用来清炖、也可以做烤肉、抓饭等等。主食以面食、米饭为主,也有川菜,湘菜,粤菜等全国地方特色餐厅,偏远一些的景区食物基本都不含猪肉。大肉在新疆就是指猪肉,因为宗教信仰的原因,新疆的少数民族是不会直接说猪肉这个词的,所以刚到新疆的小伙伴,可以用大肉来代替猪肉来表达,既表达了入乡随俗,又不会冒犯到我们的新疆朋友。来新疆常见美食有:各种风味的烤馕,烤包子,烤羊肉、沙湾大盘鸡、柴窝堡辣子鸡、拌面、抓饭、烤全羊、清炖羊肉、伊犁薰马肠、风干肉、丸子汤等等。。。。南北疆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美食,美团上都可以搜到。水果
新疆从六月直到九月,都有许多新鲜水果就成熟很多先后上市,葡萄、甜瓜、西瓜、桃子、杏子、西梅、苹果、梨。。。。。但吃完新鲜水果,建议半小时以内不要立即饮水,这样容易引起腹泻。新疆水质较南方地区硬一些,含矿物质成分较多,如果是肠胃脆弱的游客,建议在行李箱中放一些止泻药,以应对水土不服导致的腹泻情况。奶制品
新疆的酸奶有很多品牌,西域春、天润、麦趣尔都是当地的大牌,本地人常用的企业。还有很多独立包装的奶制品比如酸奶条、酸奶棒、骆驼奶粉、驴奶粉都是馈赠亲友的佳品。在新疆旅游坐车时间长,肉食比较多,所以多喝酸奶可以帮助消化。喀什喀什全称“喀什噶尔”,意为“玉石集中之地”,有文字记载的历史2000多年。喀什西、南、东三面环山,东北面向塔里木盆地敞开,北有天山南脉横卧,西有帕米尔高原耸立,南部是喀喇昆仑山,东部为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整个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境内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海拔8611米,最低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海拔1100米。气候喀什地区处在中亚腹部,受地理环境的制约,属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带。境内四季分明,光照长,气温年和日变化大,降水很少,蒸发旺盛。夏季炎热,但酷暑期短;冬无严寒,但低温期长;春夏多大风、沙暴、浮尘天气。特产:莎车巴旦姆、伽师瓜、无花果、英吉沙色买提杏、叶城核桃、喀什噶尔石榴美食:快餐类:白公羊拌面烤肉、蓝天鸽子汤(一整条街路边都是鸽子汤,里面的糊辣羊蹄也不错)缸缸肉(路边小店很多,看着人气旺的不会踩坑)高档餐厅:喀什有很多装修金碧辉煌的维吾尔族餐厅,里面以新疆菜为主,是当地人请客聚会的场所。骑士大观园:不仅仅是餐厅的地方,建筑和装修都极具阿拉伯风情。喀什老城门票:免费注意事项:1、老城里的民居是允许游客进去游览的,而一般民居若家门前的两扇门都打开,则代表男主人在家;若看到只有单独的一扇门打开,则表示只有女主人在家;而要是看到大门前挂了布帘,则代表现在家中正有客人来访。行走在老城中,观察着那一扇扇各异的大门,感觉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城区内也有一些民居可以进入家访,一般这类的民居都在门口挂有说明,进入后可以参观典型的维吾尔民居内部,不过一般也需要购买一点家里的商品。城区内也有一些民居可以进入家访,一般这类的民居都在门口挂有说明,进入后可以参观典型的维吾尔民居内部,不过一般也需要购买一点家里的商品。2、在老城区里如果迷路,就看脚下的砖,它就是行路的方向标,可以带领你走出老城。其中只要沿着6角的砖走,便可走出老城;而另外一种4角的砖向前走是死胡同。这是当地人的一种暗语,外地人如果不懂,来此多半会迷路,而当地人对此很熟悉,所以不会有这种困扰。经过证实这种方法很有用,很佩服最初建路的老城人民,可以将如此丰富的智慧灵活运用于生活之中!游览顺序:最重点的便是品味这里维吾尔特色风情的建筑和街道。目前的老城建筑大多经过改造,房屋相对崭新完好,不过在改造时也保留了丰富的当地风情。如果是沿着东入口的巴扎一条街走,一路可以看到花盆、铁匠、木器、帽子等等。其中花盆巴扎可以多停留一会,那些富有温度和灵魂的陶罐陈列在老城角,宛如一个古朴惊艳的艺术空间。老城的百年茶馆一向很有名,但其实它就在艾提尕尔清真寺的后面。景区概况:奇特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灿烂的历史街区土石路面的巷道,宽一点的能走驴车,窄的两人并肩难行;街巷长者600多米,短的50米就到尽头。街巷东转西折,南弯北错,迂回曲折,看似路尽,却柳暗花明又见一巷,恰似《水浒传》里祝家庄的盘陀路。巷道两边是一户户维吾尔民居。民居屋舍很有特点,一般人家都在有限的平面上,盖起两到三层土木结构的小楼,有的向下延伸,建成地下室。客厅、居室皆由木质扶梯、楼梯连结。家家都有晾台,位于平面屋顶。每户都有不大的庭院,用于养花或置放盆景。盆景、鲜花与建筑物廊柱、木雕、挑檐上的各色花饰交相辉映,错落有致,幽静清新。有时在两条巷道的相接处,会遇到跨街架起的一间小楼,似成门廊,使小巷增添丁几分古朴与幽深。走上一条条越来越窄的小巷,穿过一间间越建越高的屋舍,来到孜里其巷的一户维吾尔族家庭。据介绍,这户住宅建在老街区的最高处。进门后,脚踩木梯,拾级而上,登至屋脊,眼前豁然开朗,真有“一览众屋矮”之感。就是远处林立的高楼,也仿佛只在脚边。老街巷的名称都沿用维吾尔语旧名,且各有含意。像恰萨街道办事处的亚格巴扎,意为食油市场;阔孜其亚贝希,为土陶工;而再格来巷,原意是金银匠聚居处。如果按街巷名一一访去,喀什古城已毁建筑的原有位置以及古代市场布局,可略知一二。属亚瓦格街道办事处的“布拉克贝希”巷,“布拉克”,维吾尔语意思为“泉”。这条巷子呈环形,中心因为有九股泉眼,人称九龙泉。又有人依“疏勒拜泉退匈奴”的千古佳话,称其为“耿恭泉”。白沙山、白沙湖门票:40/人,2个观景台可通用。注意事项:海拔3300米,白沙湖是喀什~塔县往返的必经之地,推荐中午过后来,阳光出来之后,光线效果很好,适合旅拍出片。日落时分,随着光线的变化,白沙湖也会呈现出不同的光感,非常好看。沿途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建议带上葡萄糖口服液、布洛芬胶囊等,沿途补给点很少,干粮、水、水果等建议备足。沿途昼夜温差大,需要带上御寒保暖的外套。游览顺序:就在G314边上,距离喀什大概3小时的车程,距离塔县大概2个半小时的车程,沿途有2个观景台,推荐更多时间停留在喀什~塔县方向的观景台,这里会有你意想不到的惊喜。一般停留40-60分钟。景区概况:白沙湖岸边,是大面积高山丘陵和连绵起伏的高山。高山是沙山,沙山是银白色的,银白色的细沙洁白柔和,犹如白绸。10余座山岗组成的白沙山蜿蜒10几公里。远方的雪山雪光映照着白沙湖,白沙湖边的草植映衬着白沙山。两个沙湖就像一双迷人的眼睛在秋波着到来的人们。飞来不知名的鸟儿漫步在湖滩上,在寻觅着白沙山和白沙湖的身影。白沙湖是一个最近几年才逐渐开始走入人们视线的景区,白沙湖中拥有碧蓝的湖水,在湖边则是散落一地洁白色的沙子,而在湖泊的四周远处则是皑皑雪山。整个白沙湖都被四周的雪山团团包围住,四周高大的雪山犹如像一位慈祥的“母亲”一样守护着这片高原湖泊,让它不被外界打扰。据说,《西游记》中所描写的流沙河就是这里。白沙山延绵上千米,由大大小小10余座山丘组成,沙山与周边山体景色形成巨大的反差。洁白的沙与黝黑的山岩纠缠在一起,调和出黑白相间的旷美。在帕米尔高原险峻的西昆仑山旁怎么会有“沙漠”出现呢?这种“不符合常理”的美,不知打动了多少人的心。这个“天漠”是一种特殊的地理现象,它们像是形形色色的“迷你沙漠”,却会神秘出现在降水丰富的湿润地带,与江河湖海如影随形。它们究竟从何处而来?又如何在这沙漠的异乡落地生根?喀拉库里湖门票:45元/人注意事项:海拔3600米,行动时要保持缓慢,随时注意衣物增减,游览顺序:在停车场下车后可至湖边拍照,停留时间约为1-1.5小时,原路返回停车场上车。景点概况:喀拉库勒湖距阿克陶县约160公里,距阿图什市约220公里,海拔3600米,面积为10平方公里,水深30多米,因湖水深邃幽黯,故名“喀拉库勒”(柯尔克孜语意为黑湖)。喀拉库勒湖草盛鸟多,景色优美,而且有水怪的传说,更让景点增添了一分迷人色彩。湖东面矗立着“冰川之父”慕士塔格峰,西面雄踞逶迤不绝的萨尔阔勒山脉;湖的南面是一片草原,一到夏季来临,这里水清草丰,湖光山色,碧绿的草地,一顶顶白毡房星罗棋布,与澄澈的湖水中皎洁的冰山倒影相辉映,正如古诗中的“风吹草低见牛羊”。草原上牧歌阵阵,湖面上野鸭款款,此情此景,如梦如幻,难怪连公元前10世纪的周穆王至此也大发兴叹,感慨不已。喀拉库勒湖水草丰茂,水面有成千上万只水鸟、野鸭款款游弋,间或还可见对对天鹅在戏水。而喀拉库勒湖除湖畔的牧草外,湖中却看不到任何生物,特别是其湖水一天之中会不停地变幻着各种颜色,令人迷茫。平时,湖水洁净碧清,洁如明镜。但当乌云满天,电闪雷鸣之时,湖水会神奇般地变成黑色,象灌进了铅一样,黑亮黑亮的,成为名副其实的黑水湖。每当清晨日出时,这浮光潋滟的湖水,又象舞台上的天幕一样,不断变幻着:时而湛蓝,时而淡黄,时而桔红,给人以置身仙境的感觉。塔县塔什库尔干,在维吾尔语里意为“石头城”,因城北有古代石砌城堡而得名。气候塔县属高原高寒干旱-半干旱气候。冬季漫长寒冷,干旱少雨,光能充足,热量欠缺;春秋季短暂多风,有少量降雨;无明显夏季。大致可分为冷暖两季。年平均湿度为30-35%;年均日照时数达4434.7小时;昼夜温差大,平均日较差14.7℃ 左右,最大日较差25.2℃;平均降水量为68.1毫米;平均风速为2米/秒;平均无霜期为113天。美食:牦牛肉火锅金草滩+石头城门票:70+25注意事项:塔县县城平均海拔3200米,注意在高原行动依然缓慢,进入景区内商店少,所以在坐区间车时最好自己带矿泉水或水杯,不必要的东西不要带。太阳下山温度就会低,所以进入景区的时候要算好出来的时间,准备随时增减衣物。游览顺序:区间车送至博物馆后便开始自由参观,从博物馆出来后沿着台阶进入石头城内部,注意安全不要攀至栈道之外的地方以免损坏文物。参观完石头城下至公路对面是金草滩湿地,沿栈道步行边走边玩约一小时至区间车上车点,前往景区门口附近的彩云人家。下车点往彩云人家走的路边有种高原雪菊、玛珈,第一个石头房子可以进去免费参观。好客的塔吉克族老乡家里有纯正的奶茶售卖。广场的舞台每天定时有塔吉克族的鹰舞表演。之后步行至售票厅出口,到停车场坐自己的旅游车返回酒店。景区概况:石头城所在地地理环境优越:城下即一片草原,周围还有数片草原,古代,自喀什、英吉沙、叶城、莎车至帕米尔高原的几条山路均汇集于此,西去中亚的几座主要大山:红其拉甫达扳、明铁盖达坂、瓦赫基里达板等,自此也都有天然谷道可通达。该城为古代"丝绸之路”上一个极有战略地位的城堡,已定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头城虽只剩下残垣断壁,但周围有雪峰,下有草滩、河流,又有浓郁的塔吉克民族风情,颇具粗犷豪放之美。塔什库尔干的维吾尔语意为“石头城堡”。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原名蒲犁,又名羯盘陀,文字记载的历史已有两千多年。位于帕米尔高原东部,喀喇昆仑山北部,塔里木盆地西部,新疆南部。石头城位于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城北侧,是新疆境内古道上一个著名的古城遗址。城堡建在高丘上,形势极为险峻。城外建有多层或断或续的城垣,隔墙之间石丘重叠,乱石成堆,构成独特的石头城风光。汉代时,这里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蒲犁国的王城。唐朝统一西域后,这里设有葱岭守捉所。元朝初期,大兴土木扩建城郭,旧的石头城换了新颜。光绪28年,清朝在此建立薄犁厅,对旧城堡进行了维修和增补。塔什库尔干石头城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三大石头城之一。一千年前,色勒库尔国全国人民用一百二十天造就了它……这里,有过繁华、有过战争……它立身在一个大岩石上,脚下是阿拉尔草滩,塔什库尔干河在这里蜿蜒而过……在一千多年前的古代,塔吉克族的先民没有先进的工具,但却完成了石头城——这项浩大而宏伟的工程。现存晋唐时期城址、寺院、居址和清代的官署。分内外两部分,外城方圆3600米,已遭严重破坏,只能见到城墙、炮台和民居的残址。城外建有多层或断或续的城垣,隔墙之间石丘重叠,乱石成堆。内城保留较完整,古代城堡的规模依稀可见。城垣周长1285米。城基石砌,城墙用泥、石砌成,还有几处用土坯修筑的哨所和炮台。辕的四角有四座大门,其中东北角外城的大门保留较为完好。 城东有寺院,城西和东南部残存40余间居址。阿拉尔金草滩就在在石头城下,因那里有一个叫阿拉尔的乡村,故得名阿拉尔金草滩,因有塔什库尔干河流经此处,这里水草丰美,牛羊遍地,和远处的雪山白云蓝天交融在一起十分漂亮。我们去的时候夕阳夕照,碧绿的草滩一片金色,远处牧人白色的毡房,羊群都沐浴在夕阳下,阿拉尔金草滩由此得名。金草滩湿地公园景区占地28.5万平米,总投资1000余万元。建设内容包括丝路古堡广场、石头城文化景墙、演艺广场、景观柱、纳依观景台、古城夕照看台、涌泉看台、亲水平台、木质栈道、跨度50米的惊险吊桥、观光水车等多种景态,即将建设成为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湿地保护的4A级旅游景区。它的建成,在该县旅游发展史上将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班迪尔湖+盘龙古道门票:免费(盘龙古道改为单行道后,只有7座以下车可以通行,如果中巴车须要在塔县预约倒短车座位,200元/人)注意事项:盘龙古道目前为单行道,所以必须从班迪尔湖路过再行驶至瓦洽乡,沿途餐厅较少,可以准备足够的干粮以便中途食用。晕车人士请提前准备好晕车药。游览顺序:塔县——班迪尔湖——瓦洽乡——小盘龙——大盘龙——塔县景区概况:帕米尔路上的免费景点,安静美丽班迪尔蓝湖,像一个蓝的透彻的高原明珠,去盘龙古道的必经景点,此湖在不同的天气、不后的时间、不同的季节和不同的光照下,湖水会产生不同的颜色,有时候可能是深蓝色、有时候是浅蓝色或者蒂芙尼色也会,颜色的多变性比白沙湖和喀拉库勒湖还要多,运气再好一点,碰到没有风的时候,湖面会两边的山完全倒映在湖面上。非常美丽感。班迪尔湖原来是一条河流,是为了储水而建造水库。湖水为冰川融水,因为特殊矿物质呈蓝色。夏季为青蓝色,冬季为深蓝色。拍照攻略沿着河流旁的公路走,会看到湖上有一座桥,这里风景最好看。过桥后有个停车的地方,可以近距离拍拍这个桥。过桥后再走2km左右,这里可以走到湖边去,但是我更推荐从高空拍蓝湖前景,也可以拍波浪型的湖岸线,很有意思。这里可以拍雪山和蓝湖同框的风景照。盘龙古道公路名叫瓦恰公路,是通往塔县瓦恰乡的两条公路之一,虽然它道路艰险,但可以大大缩短和县城之间的距离与进出时间。由于此公路如同一条盘卧于山体上的巨龙,所以得名“盘龙古道”。瓦恰公路全长有70多公里,其中盘龙古道长约30公里,海拔从3000米到4100多米,整个落差达到1100多米,所以这30公里的山路就出现了639个弯道,而且基本都是180度一以上的S弯,这样的路对于司机来说是一种考验。有人玩笑说:开过这条路,其它什么路都是浮云了。最具挑战性的要数有着密集弯道的小盘龙了,就如同是戴在姑娘头上的一个发卡,弯弯曲曲、整整齐齐,正如那句话所说“今日走过了人生所有的弯路,从此人生尽是坦途”,你把人生中所有的弯路今天全走完了。红旗拉甫门票:免注意事项:喀什地区旅游行程海拔最高处,口岸海拔为4733米,高反严重或体弱者慎入,有高血压、心脏病等心脑血管疾病者禁入。游览顺序:从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到红其拉甫国界碑,有120公里的路程,全程需要3小时。塔县出发沿G314国道,即中巴友谊路前往,沿途为帕米尔高原风光,可在安全处停靠打卡拍照。最后抵达的是前哨班,从这里通过检查卡点后行驶9公里可至国门。之后原路返回塔县。景区概况:红其拉甫口岸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境内,红其拉甫口岸海拔4733米,同巴基斯坦毗邻,北距塔什库尔干县城125千米,是国家批准对外开放的一类口岸,1986年5月1日正式向第三国人员开放。红其拉甫风光壮美,但由于环境恶劣素有死亡山谷之称,当地居民主要为塔吉克族。生活在红其拉甫山口周边的居民多数是塔吉克族,他们被称为“天上人家”。有人这样描绘他们的家园——“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塔吉克族为高加索人种,语言属印欧语系伊朗语族。走进红其拉甫,就好像到了“人间仙境”。漂亮的塔吉克服饰、热情好客的塔吉克礼节、美味的塔吉克饮食,无不让人感受到了塔吉克族的纯朴、善良、友好。和田和田地区 古称“于阗”,藏话意思为“产玉石的地方”。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5个地区之一,驻地和田市。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隅,南抵昆仑山与西藏自治区交界,北临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与阿克苏相连,东部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相接,西部与喀什地区毗邻,西南以喀喇昆仑山为界,同克什米尔接壤,东西长约670千米,南北宽约570千米,总面积24.81万平方千米。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和田地区常住人口为2504718人。和田地区属典型的内陆干旱区,位于欧亚大陆腹地,属干旱荒漠性气候,境内有大小河流36条,是中国光能资源较丰富的地区,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以盛产和田玉闻名,是著名的玉石之乡、丝绸之乡、地毯之都和瓜果之乡。 和田地区是以维吾尔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地区,主要有维吾尔族、汉族、回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等22个民族;境内有尼雅遗址、阿克斯皮力古城、买力克阿瓦提古城、喀拉墩古城、安迪尔古城、阿萨古城堡以及约特干遗址等旅游景点。和田地区位于欧亚大陆腹地,帕米尔高原和天山屏障于西、北,西伯利亚的冷空气不易进入;南部绵亘着的昆仑山、喀喇昆仑山,阻隔了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形成了暖温带极端干旱的荒漠气候。主要特点是: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冬季冷而不寒,春季升温快而不稳定,常有倒春寒发生,多风沙天气,秋季降温快;全年降水稀少,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昼夜温差大。气候特点是:春季多沙暴、浮尘天气,夏季炎热干燥,年均降水量35毫米,年蒸发量2 480毫米。四季多风沙,每年沙尘天气220天以上,其中浓浮尘(沙尘暴)天气在60天左右。美食推荐:和田美食以烧烤为主,因特殊的地理环境,当地人夏天喜欢各种烤制食物。和田大夜市:烤三蛋(驼鸟蛋、鹅蛋、鹌鹑蛋),肚包肉,面肺子,米肠子,核桃仁麻糖,和田土月饼、西瓜烤肉、玫瑰花酱馕,吾麻什、杂克尔、玫瑰花烤肉.....和田团城地处和田市中心区域,因其由中心向四周发散式分布的街巷环绕而得名,意为“团结之城”,象征着和田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密团结,勠力同心建设美好家园。和田团城是南疆最具典型的传统民俗街区之一,因中心发散、街巷环绕而得名“团城”。巷道居民多以出售鸽子家禽为主,又俗称“鸽子巷”。走进街区,仿佛进入了一千零一夜的童话世界,到处都是艳丽迷人的建筑,既梦幻,又充满异域风情,被称为独具一格的"东方式"地毯——和田地毯,在团城也是琳琅满目。如今这里已经成为和田的城市客厅,人们来和田必到团城,比来领略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和田团城地处城市中心区域,占地面积83公顷,每条街、每户人家都各有特点,同时又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传统民居、特色店铺、手工艺制品和传统民俗交相呼应。人们在这里不仅可以吃喝玩乐,尽情拍照,还有绝美的特色商品和欢快的歌舞音乐,是了解地域文化的绝佳之地。本着以人民为中心,改善民生,促进就业的初衷,和田市先后投入资金3.17亿元,对老城区(团城)进行了改造。街区既传承保护了和田“阿依旺”特色民居建筑风格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又把原来老旧城区改造成为花园式街区,既吸引了游客,又增加了居民收入,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目前街区已完成一期、二期改造并投入运营,原居民全部搬进新居并实现高质量就业。目前街区内共改造8户民宿,开发7家特色餐饮网红美食店、15家特色旅游商品店,有各类商户600多家,按照精品旅游景区和旅游休闲街区的定位形成了美食街、商业街民居观光街、文化休闲街实现了一街一特色。阿拉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辖县级市,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实行师市合一管理体制,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管理。第一师阿拉尔市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境内,北起天山南麓山地,南至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新疆兵团素有“北有石河子、南有阿拉尔”之称。三五九旅屯垦文化纪念馆三五九旅屯垦文化纪念馆位于阿拉尔市城区,属地区级文化纪念馆,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该馆具有博物馆、图书馆、展览馆的性质,向人们展示了三五九旅传奇的创业史、奋斗史,介绍了屯垦人托起大厦、繁衍文明的过程,是几代屯垦人用血汗铸就的丰碑,是有名的红色旅游景区。博物馆占地11000平方米,设八个展厅。其展陈内容以英雄的红二方面军和八路军一二O师三五九旅革命史、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建设发展史为主线,通过实物、图片、声光电多媒体、浮雕、雕塑场景等形式,详实、全面地展陈了这支部队从井冈山红军时期,到南泥湾边生产、边战斗,再到解放大西北,部队官兵在天山南北就地转业,开荒大生产,以南泥湾精神为动力,推进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四个文明建设取得辉煌成就,农业现代化建设领跑全国农业发展等方面内容。此博物馆为新疆最值得观看博物馆之一。阿克苏市地处南疆中部、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北边缘、塔里木河上游,是阿克苏地区七县二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总面积1.442万平方千米(含辖区内兵团)。 阿克苏市气候宜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源丰富、光照充足、无霜期长,适宜各类农作物生长,全市耕地面积116.29万亩 ,森林面积70万亩,草场面积403万亩,全年可以放牧。是中国重要的优质棉生产基地,已成为新疆重要的棉花交易集散地、轻纺工业聚集地。
阿克苏市地处欧亚大陆深处,远离海洋,具有典型的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特征。降水稀少,蒸发量大,气候干燥,无霜期较长。春季干旱多大风,伴有浮尘扬沙天气,夏季多阵性雷雨天气,时有暴雨、冰雹等局部性强对流天气,秋季天气情况较好,降雨天气明显减少,气温适宜,冬季相对温暖,雨雪天气较少。阿克苏市年平均气温在10.8℃,极端最高气温达40.7℃,极端最低气温为-27.6℃。日平均温度大于10℃的天数有197天。阿克苏苹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但要到10月份下过霜之后才好吃。温宿大峡谷门票:门票+区间车100元/人注意事项:游览顺序:坐区间车到生命之泉,有时间的话从生命之泉走到3号谷,问天谷,大约一个多小时,然后去排队坐车,大约坐车3分钟到下一站,下车拍照时间自己调整,拍完照在坐车直接到大门口。景区概况:温宿大峡谷位于温宿县境内天山山脉中段南麓前山区博孜敦柯尔克孜民族乡境内,大峡谷距温宿县城东北约80公里,距国道314线26公里左右,总面积200平方公里。这里曾是通往南北天山古代驿路木扎特古道的必经之地,当地称之为“库都鲁克大峡谷”,维吾尔语意为“惊险,神秘”。库车市阿克苏地区辖县级市,位于天山南麓中部、塔里木盆地北缘,地形北高南低,自西北向东南倾斜,热量丰富,气候干燥,降水稀少,夏季炎热,冬季干冷;总面积15200平方公里(2019年),库车户籍人口486666人。库车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库车境内石窟、古城堡、烽火台等文物达195余处,被列为“丝绸之路库车段”世界文化遗产2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自治区级41处。著名旅游景点有天山神秘大峡谷、克孜尔石窟、库木吐拉千佛洞、库车王府、苏巴什古城等。处于乌鲁木齐至喀什、独山子至和田的中间地段,国道314线、217线在县城交汇,南疆铁路横穿县域,民航直达乌鲁木齐,成为南疆集航空、铁路、公路相交织的客、货运集散地。
库车系突厥语译音,维吾尔语地名,胡同之意。“因其地为达南疆腹地之要街,故名。”“库车”一名自古有多种写法,有“丘慈”、“屈兹”、“曲先”、“鸠兹”、“库叉”等。清朝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定名为库车。一说,“库车”系古代龟兹语,意为“龟兹人的城”。美食推荐:库车老城一条街,街上吃的店不算太多,人气很高的小吃店“阿力木夹馅面食馆”.远远望去烟雾缭绕,是烤羊肉,很大一串超嫩没有膻味,8元.还有他家的烤包子,羊肉馅的,新鲜出炉皮很脆,里面满满羊肉,2.5元一个。再帕尔餐厅:新疆特色餐厅 天山神秘大峡谷门票:45元/人注意事项:景区内徒步路段比较多,有些地段是砂石路面。最好不要穿凉鞋进入。山体主要偏红色,选择拍照衣物应该有反差更合适。不想徒步的有骆驼可骑,费用不包含在门票内,买票前咨询清楚往返时间,以免耽误之后的行程计划。游览顺序:停车场下车后往峡谷方向走,在景区大门检票进入后自由活动。最远可步行往返6公里5-6小时左右。一般游客往返2-3小时,只会走到峡谷的一半,视个人体力而行,行进途中可边拍边玩,但要计划好回程的时间,原路返回。景区概况:大峡谷近似呈南北弧形走向,开口处稍弯向东南,末端微向东北弯曲,由主谷和七条支谷组成,全长5000多米,谷端至谷口处自然落差200米以上,谷底最宽53米,最窄处0.4米,仅容一人低头弯躯侧身通过。谷侧奇峰嶙峋,争相崛起;峰峦叠嶂,劈地摩天,崖奇石峭,磅礴神奇;神洞秘窟,各蕴其意。谷内蜿蜒曲折,峰回路转;步步有景,举目成趣;泉水叮咚,鸟叫蝉鸣,寒暑不浸,游人称绝。整个峡谷犹如一条尾震天山头,口饮库河流(开口于库车河),曲身九十九的巨龙劈山而卧,呼风唤雨,神秘莫测。更令人称奇的是,距谷口1400米深处,高约35米的崖壁上,有一始建于盛唐时期,壁画丹青的千佛洞遗址,就文字记载和绘画艺术而言,在古西域地区至今已发现的300多座佛教石窟中绝无仅有,实属罕见。无山不成谷,峰奇谷更幽。峡谷区域平均海拔1600米,最高山峰2048米。组成峡谷的奇峰群山由赭色的泥质沙岩构成,当地维吾尔语叫做“克孜利亚”,即红色的山崖。神秘大峡谷正处在当今中国九大影视基地之一的克孜利亚胜景中。庞大的红色山体群形成于距今1.4亿年前的中生代的白垩纪,经亿万年的风剥雨蚀,洪流冲刷,形成纵横交错,层叠有序的垅脊与沟槽,远看如诗如画,状若“布达拉宫”,仙天琼阁;近瞧若人似物,如梦似幻,惟妙惟肖,神韵万端。令人有鬼斧神工,奇景天成之慨叹。尤以谷口处的三座山体(乃头山、丽人山、佛面山)最为壮观。特别在夕阳斜射,朝霞映山,极目远眺,色艳红天。大有不是火焰山,胜似火焰山之奇感。秘洞秘窟隐千佛1999年秋,当地一维吾尔族青年毛吐地,在上山采草药时无意间摸进大峡谷,当他登上洞窟右侧的半山腰时,突然雷鸣电闪,骤降大雨,在他进退两难之际,有幸发现左侧不远处的峰崖上有一洞窟。为暂避阵雨,他小心翼翼地向洞口靠近,出乎意料的是,当他钻进洞内环视四壁,竟发现这是一个从未听闻过的千佛洞。当时,洞口堆积了不少泥土,显然是被封闭了多年。由于此地属库车县阿艾乡所辖,故今命名为阿艾石窟。这一千佛洞的发现,拉开了神秘大峡谷拥抱游客的序幕。经有关专家考证,该石窟始建于公元8世纪距今1300多年前的盛唐中期,坐北朝南,窟门偏东37°。南北长4.6米,宽3.5米,面积为16平方米。石窟内除正壁中堂式壁画泥土点滴残缺外,左右侧佛像壁画面“十六观”均保存完好。在整个壁画条幅中,共有汉文墨书榜题及龟兹文题记23处,详细书写着某佛供养人的姓名,如申令光、李光晖、寇俊男、寇庭俊及彭、梁、赵等中原汉人姓氏。充分体现出汉与龟兹文的早期融合。在公元10世纪后佛教衰亡的历史过程中,阿艾石窟由于地处人迹罕至的大峡谷悬崖上,不易攀登,受到人为的破坏程度较轻,相应石窟内佛像壁画仍保留着原始构图的细密,色彩绚丽,形象逼真,端正华贵之特色,其绘图艺术可与同时代的敦煌石窟壁画像媲美。如今,在新疆境内保存较好,具有中原文化风格的石窟目前为止仅此一处。从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的角度而言,阿艾石窟将成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活教材,永载史册。库车王府库车王府,国家4A级旅游景区,自治区级文明风景旅游区,位于库车县老城林基路街。原库车王府曾在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时被国民党军阀盛世才毁坏,仅存部分房屋和城墙,2004年依照第十一代亲王时期的王府原样重建。除了王府主体,府内还设有三个主要展馆,即龟兹博物馆、库车王府文物馆、库车民俗展馆。馆内展出了大量出土文物、石窟壁画及佛教造像。克孜尔千佛洞门票:70元/人 讲解费视团队人数而定。注意事项:上石窟的时候需要爬山,不让带水,手提的物品都要放在石窟外,山下入口处有商店,文明自行安排饮水时间。如果有讲解员可跟随参观游览,请文明旅游,保护国家文特。游览顺序:距离县城约四十公里,从景区大门口进入主景区约2公里,不可以带包。在上山台阶前有工作人员检票,从此上下来回参观时间约为1小时,腿脚不好的老人不建议前往,个别地方的台阶比较陡峭不易通行。参观完后原路返回。景区概况:克孜尔千佛洞,位于阿克苏地区拜城县,又称克孜尔石窟或赫色尔石窟,选址在河流阶地上,背依明屋塔格山,南临木扎特河,其间有渭干河蜿蜒流过,东距库车县城约69公里,属古代龟兹国的疆域范围。 大约开凿于3世纪,在8~9世纪逐渐停建。 截至2019年,现存石窟236个,壁画1万多平方米。 克孜尔千佛洞的洞窟形制大致有两种:一种为僧房,是供僧徒居住合作产的场所,多为居室加通道结构,室内有灶炕和简单的生活设施;另一种为佛殿,是供佛徒礼拜和讲经说法的地方。最能体现克孜尔石窟建筑特点的是中心柱式石窟,它分为主室和后室。2014年7月21日,克孜尔千佛洞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克孜尔千佛洞现存编号洞窟236个,较完整的135个,留存壁画的80个。这些石窟一部分是供僧侣居住和坐禅的,另一部分是供僧众拜佛和讲经说法的。壁画总面积约1万平方米。克孜尔千佛洞的洞窟形制大致有两种:一种为僧房,是供僧徒居住合作产的场所,多为居室加通道结构,室内有灶炕和简单的生活设施;另一种为佛殿,是供佛徒礼拜和讲经说法的地方。佛殿又分为窟室高大、窟门洞开、正壁塑立佛的大佛窟和主室作长方形、内设塔柱的中心柱窟,还有部分是窟室较为规则的方形窟。不同形制的洞窟用途不同。这些不同形制和不同用途的洞窟有规则的修建在一起,组合成一个单元。从配列的情况看,每个单元可能就是一座佛寺。可以想见,当年克孜尔千佛洞是龟兹地区一处佛寺栉比、僧徒比肩的地方。最能体现克孜尔石窟建筑特点的是中心柱式石窟,它分为主室和后室。石窟主室正壁为主尊释迦佛,两侧壁和窟顶则绘有释迦牟尼的事迹如“本生故事”等。看完主室后,应按顺时针方向进入后室,观看佛的“涅盘”像,然后再回到主室,抬头正好可以观看石窟入口上方的弥勒菩萨说法图。克孜尔千佛洞洞窟前有一黑色坐像,为龟兹人鸠摩罗什,是汉传佛教的著名译师,译著包括《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中论》《大智度论》《妙法莲华经》等。 沙雅魔鬼林门票:免费注意事项:南疆干燥少雨,进入林区注意防火,吸烟人士一定注意。不是收费景点,没有专人打理,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游览顺序:魔鬼林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边缘,这里的土壤是松软的沙地,行走林间,有时整只脚会陷入沙中。在这里,你会有种强烈的干渴感,颜色也是单一的土灰色,只有细细找寻,才能在一些凸起的沙包上零星看到一两棵红柳,透着一点点绿。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陆河,天山以南的绿洲基本都是靠塔里木河灌溉,而胡杨林正是在塔里木河的滋养下,才得以生存。历史上,塔里木河曾有三次大的改道,而最近一次改道,大约发生在明末清初时期,距今有400年左右的历史。由此可以推断,如果魔鬼林是塔河改道的牺牲品,那么它的存在时间至少在400年以上,甚至更为久远。  胡杨是新疆古老的珍奇树种之一,有“活着千年不死,死了千年不倒,倒了千年不朽”的美誉,每年秋季,金色的胡杨林是塔里木河岸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分布着一千多万亩的胡杨林,约占我国胡杨林总面积的90%,它们的存在,对改善气候、阻挡风沙侵袭具有重要作用。沙雅县目前保存有世界上面积最大、最完好的原始胡杨林,因此被誉为“中国塔里木胡杨之乡”。  胡杨林是南疆地区重要的绿洲生态屏障,然而上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和水资源无序低效利用,塔里木河流域地下水位下降,大片胡杨林死亡,生态环境遇到极大压力。直到近年,新疆开展了向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以及胡杨林拯救行动,大大缓解了胡杨林干渴的现状。在2019年-2021年,新疆通过引洪灌溉,共完成胡杨林灌溉682.18万亩,这些喝到水的胡杨林健康状况得到了提升,也为新疆荒漠天然林保护修复树立了典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阿图什必玩的六个景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