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种烹饪方式最能突出新疆粉汤煮粉的汤底配方的香料气和口感?

下面是小编给各位读者分享的重阳节饮食习俗是什么 各地传统食物介绍,欢迎大家分享。如果这18篇文章还不能满足您的需求,您还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与重阳节饮食习俗是什么 各地传统食物介绍相关的文章。篇1:重阳节饮食习俗是什么 各地传统食物介绍重阳节各地的饮食习俗【河北省】:香河县九月九日,有姻亲关系的家庭会互相送礼,称为“追节”。永平府以重阳的天气占未来晴雨。重阳节若下雨,这几个日子也都会下雨。典周县境内无山,县民多于重阳节上城楼登高。【山东省】:昌邑北部人家于重阳节吃辣萝卜汤,有谚语道:“喝了萝卜汤,全家不遭殃”。鄄城民间称重阳节为财神生日,家家烙焦饼祭财神。邹平则在重阳祭祀范仲淹,旧时,染坊及酒坊也在九月九日祭缸神。滕州出嫁不到三年的女儿,忌回娘家过节,有“回家过重阳,死她婆婆娘”的说法。【陕西省】:西乡县重阳节,亲友以菊花、菊糕相馈赠。士子以诗酒相赏。据说妇女此日以口采茱萸,可以治心疼。【江苏省】:重阳节,南京人家以五色纸凿成斜面形,连缀成旗,插于庭中。长洲县重阳节吃一种叫做“骆驼蹄”的面食。无锡县重阳节吃重阳糕、九品羹。【上海市】:上海豫园于重阳节办菊花会,以新巧、高贵、珍异三项评分定高下。【浙江省】:绍兴府重阳节互相拜访,除非亲友家有丧事,才往灵前哭拜。桐庐县九月九日备猪羊以祖,称为秋祭。同时也在重阳节绑粽子,互相馈赠,称为重阳粽。【四川省】:旧时南溪县读书人于此日在龙腾山岑山楼聚会,纪念诗人岑参,称为“岑公会”。民间旧俗,重阳前后要以糯米蒸酒,制醪糟。俗话说:“重阳蒸酒,香甜可口”。【山西省】:山西晋南地区自古就有九月九日登高的传统习惯。饱览大好河山,观仰名胜古迹,成为节日的盛举。至今还在民间传诵着“乾坤开胜概,我辈合登高”,“东风留不住,冉冉起峰头”,“九月欣新霁,三农庆有秋”等名言。【河南省】:中国开封菊花花会始办于1983年,开封是以菊花每年举行一次年会的唯一的城市。日本和韩国的重阳节吃什么【韩国】:吃花煎、花菜玩花煎游戏,放风筝。篇2:各地小年传统食物介绍小年意味着年的开始?根据《天津通志》等史料记载,天津民间春节活动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开始,延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正月初一、初二、初三为正年。天津人过春节的许多习俗、讲究保留至今,“小年”意味着要开始祭灶、扫尘、置办年货、贴吊钱春联等一系列辞旧迎新的活动。有首《北平年谣》流传较广:“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去宰鸡;二十八,白面发;二十九,满香斗;三十日,黑夜坐一宵;大年初一出来扭一扭。”天津民间也有首类似古谣,同样描写过年期间的民俗风情:“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了天;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贴倒九(贴春联);大年三十,合家团圆捏扁食(包饺子)。”各地小年传统食物吃灶糖|甜甜黏黏灶糖是古老的汉族传统名点,既是春节年节食品又是祭祀用品。灶糖是一种又粘嘴又粘牙的麦芽糖,把它抽为长条型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糖瓜”。古话说:“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爷要上天。”这天大街小巷都有卖灶糖的,家中大人在赶集市时早早会将灶糖买回家。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希望灶王替自已多多美言,后逐渐演变成了小年必吃的零食。吃饺子|送行饺子迎风面祭灶节,民间讲究吃饺子,尤其是在北方,意为给灶王爷送行,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上供时,饺子要端端正正摆上供台。此外,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美食。炒玉米|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一锅倒晋东南地区,流行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一锅倒”的说法。人们喜欢将炒玉米用麦芽糖黏结起来,冰冻成大块,吃起来酥脆香甜。吃“年粽”|年年高中(粽)南宁人有过小年吃“年粽”的习俗,年粽是新年吉祥的象征,俗话说:“年粽年粽,年年高中(粽)”。年粽有馅,有大有小,有长有短,有圆有扁。剥去叶子后,皮是糯米,馅是绿豆和猪肉,也有人放自己喜欢的食品做馅料。做米饼|团团圆圆广西武宣、桂平等地民间有做米饼的习俗。米饼是用糯米粉作主料,花生、芝麻、白糖作配料,放入模具打制成圆形,再经高温蒸熟,保住了大米、花生、芝麻等源香味口感与健康营养,吃起来别有风味,寓意“团团圆圆”。杀年猪|家一起杀年猪、讨好运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的兰洞、西岭的新河、观音的水滨山寨等地,都有杀猪过春节的习俗。过了小年夜,那杀年猪的热闹戏就算开台了。挑选出的肉,或炒或炖,精心烹饪,再满满斟上一杯酒,邀请亲朋好友共享年猪宰杀后的第一顿鲜肉——庖汤。粘糕粘|年年高山东鲁西地区民间有“二十三、粘糕粘”的民谣,意为粘住灶王的嘴,让其上天言好事。粘糕用黄米、红枣等为原料,香甜劲道,入口绵软。其谐音为年糕,取“年年高”的吉庆之意。另外,海南人用椰子作配料赶制椰糕用来食用并祈福。吃麻糖|二十三吃麻糖,吃不上麻糖啃指头晋西北有“二十三吃麻糖,吃不上麻糖啃指头”的俗话。相传,麻糖把灶神的嘴巴粘住,不能把人间的美味奢华的情景禀报给天,以免得爱吃喝的人们受到处罚——新年带来饥荒。意在表达期盼平安丰年的心愿。捏面花|面塑艺术山东半岛的人们大多自农历腊月二十三后,家家开始忙着做大枣饽饽(又称大馒头)、团圆饼、寿桃等“面花”,表示全家大团圆,日子过得年年有余。这些面食从和面、醒发和制作上都非常讲究,很费工夫。吃起来一层又一层,特别有嚼劲,口感自是非比寻常,用来春节待客作为主食食用。廿四团|廿四夜吃团子“廿四夜吃团子”是江南许多地方的风俗,做团子、送团子、吃团子是必备的一道年味,寓意着一家团团圆圆、幸福美满。“廿四团”用糯米粉制作,馅料有鲜肉、豆沙、萝卜丝等多种。蒸制好的团子上都要点红色的印子,有圆的、方的、花瓣形的,用以区别不同的馅儿,同时也带来一年的好彩头。吃火烧|红红火火祭灶这天除吃灶糖之外,火烧也是很有特色的节令食品。用面粉加红糖烙烤而成的红糖烧饼、芝麻酱糖火烧,供不应求,民间取其谐音,预示来年日子红红火火。爆米花糖|小年小年,爆米糖甜江西靖安县民间素有“小年小年,爆米糖甜”的说法。“小年”这天,人们用麦芽糖和爆米花制作爆米花糖,寓意新的一年财运大发、生活甜美。小年的习俗一、祭灶小年这天,也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民间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 祭灶对联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得有“接灶”、“接神”的仪式。等到家家户户烧轿马,洒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后,便轮到祭拜祖宗。二、扫尘1.过了二十三,离春节只剩下六、七天了,过年的准备工作显得更加热烈了。要彻底打扫室内,俗称扫尘,扫尘为的是除旧迎新,拔除不祥。各家各户都要认真彻底地进行清扫,做到窗明几净。粉刷墙壁,擦洗玻璃,糊花窗,贴年画等等。2.到了腊月,家家户户都准备过年了。在北京,通常把腊月二十四日定为“扫房日”。扫尘主要是将家里进行彻底清洁,主妇通常先将房里的床铺家具遮罩起来,用头巾将头包好 扫尘,然后用扫帚将墙壁上下扫干净。扫屋之后,擦洗桌椅,冲洗地面。扫房之后,各店铺、居民家焕然一新。新贴的春联,鲜艳夺目,显示着红红火火的鸿福盛景。活灵活现的门神,抬头见喜的横幅,精美的窗花,五彩的年画,花团锦簇的灯笼,和神龛上丰饶的祭品,无不显示着喜气洋洋、欣欣向荣的节日景象。三、剪窗花所有准备工作中,剪贴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动。内容有各种动、植物等掌故,如喜鹊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戏牡丹 ,狮子滚绣球 ,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鹿鹤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寿,犀牛望月,莲(连)年有鱼(馀),鸳鸯戏水,刘海戏金蝉,和合二仙等等。四、写春联家家户户都要写春联。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所以春联数量最多,内容最全。神灵前的对联特别讲究,多为敬仰和祈福之言。常见的有天地神联:“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土地神联:“ 土中生白玉,地内出黄金”;财神联:“天上财源主,人间福禄神”;井神联:“井能通四海,家 小年的风俗可达三江”。面粮仓、畜圈等处的春联,则都是表示热烈的庆贺与希望。如“ 五谷丰登 ,六畜兴旺”;“米面如山厚,油盐似海深”;“ 牛似南山虎 、马如北海龙”;“大鼠年年盛,小羔月月增”等等。另外还有一些单联,如每个室内都贴“抬头见喜”,门子对面贴“出门见喜”,旺火上贴“旺气冲天”,院内贴“满院生金”,树上贴“根深叶茂”,石磨上贴“白虎大吉”等等。大门上的对联,是一家的门面,特别重视,或抒情,或写景,内容丰富,妙语联珠。五、洗浴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发。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六、婚嫁过了二十三,民间认为诸神上了天,百无禁忌。娶媳妇、聘闺女不用择日子,称为赶乱婚。直至年底,举行结婚典礼的特别多。民谣有“岁晏乡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灯前姊妹私相语,守岁今年是洞房”的说法。您有亲朋好友现在办喜事的么?送张祝福新婚的贺卡吧!篇3:重阳节一般在做什么 各地习俗介绍重阳节一般都要做什么赏秋重阳节是最好的赏秋时期,中国南方还有些山区村落保留了“晒秋”特色。去乡村赏民俗、看晒秋,已成为乡村旅游的一种时尚。“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登高重阳节登高的起源荒诞,随着岁月的流逝,迷信的色彩已逐渐淡薄,登高已不再是为了躲避灾难,而成为人们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之一。九月九日,正是秋高气爽、山青云淡的时节。此时登高远眺,使人心旷神怡,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如今有许多地方都在这期间举行登山会。赏菊九月初九,也正是菊黄蟹肥时。菊花一团团、一簇簇,竞相开放,千姿百态,非常逗人喜爱。人们喜爱的不仅仅是她美丽的容颜,更值得称赞的还是菊花刚强的气质。在深秋的冷风中,唯有菊花争奇斗艳,使秋日多了生气,多了艳丽的色彩。也正因如此,赏菊的风俗一直保留下来。插茱萸插茱萸的习俗起源很早。茱萸,又名越椒、艾子,是一种药用植物,有益于内脏。晋朝的时候,人们就已认识到它的药用价值,并开始种植。重阳时节,人们折下茱萸插在头上,据说这样可以抵御寒冷,躲避灾难。重阳节部分地区习俗介绍【河北省】:香河县九月九日,有姻亲关系的家庭会互相送礼,称为“追节”。永平府以重阳的天气占未来晴雨。重阳节若下雨,这几个日子也都会下雨。典周县境内无山,县民多于重阳节上城楼登高。【河南省】河南民间过重阳节,主要以改善生活、联络亲友感情为主,并不重视“桓景避难”的传说。过节时,人们多炸油条,做绿豆面、煎饼,或磨栗粉和糯米粉拌蜜蒸糕,辅以枣泥(俗称重阳糕),标以彩旗,问候亲友。信阳一带,人们还喜欢在这一天吃汤圆。在豫北有“九月九,卸石榴”的谚语,有石榴树的人家,习惯在此日采摘石榴吃。南阳等地,民间还认为九月九是老君的生日。传说老君小名为哨,所以在九月九日游乐时,忌吹哨子,尤其是以老君为祖师爷的行业更为谨慎,以示对老君的尊重。【山东省】:昌邑北部人家于重阳节吃辣萝卜汤,有谚语道:“喝了萝卜汤,全家不遭殃”。鄄城民间称重阳节为财神生日,家家烙焦饼祭财神。邹平则在重阳祭祀范仲淹,旧时,染坊及酒坊也在九月九日祭缸神。滕州出嫁不到三年的女儿,忌回娘家过节,有 “回家过重阳,死她婆婆娘”的说法。【陕西省】在陕西的北部,重阳节正值陕北正式收割的季节,有首歌唱道:“九月里九重阳,收呀么收秋忙。谷子呀,糜子呀,上呀么上了场”。陕北过重阳在晚上,白天是一整天的收割、打场。晚上月上树梢,人们喜爱享用荞面熬羊肉,待吃过晚饭后,人们三三两两地走出家门,爬上附近山头,点上火光,谈天说地,待鸡叫才回家。夜里登山,许多人都摘几把野菊花,回家插在女儿的头上,以之避邪。有的人家过重阳节,亲友以菊花、菊糕相互馈赠,据说妇女此日以口采茱萸,可以治心疼。【江苏省】:重阳节,南京人家以五色纸凿成斜面形,连缀成旗,插于庭中。长洲县重阳节吃一种叫做“骆驼蹄”的面食。无锡县重阳节吃重阳糕、九品羹。【广西省】怀集县以重阳节为元帝得道之日。男女老少,倾城而出,赛神酬愿,皆用大炮。隆安县九月九日放任牛羊自行觅食,俗语说:“九月九,牛羊各自守”。【上海市】:上海豫园于重阳节办菊花会,以新巧、高贵、珍异三项评分定高下。【四川省】旧时南溪县读书人于此日在龙腾山岑山楼聚会,纪念诗人岑参,称为“岑公会”。四川民间重阳前后要以糯米蒸酒,制醪糟。俗话说:“重阳蒸酒,香甜可口”。【贵州省】黔东北的土家族较为重视,须打糯米粑粑,推豆腐,祭“家虎”,有“重阳不打粑,老虎要咬妈;重阳不推豆腐,老虎要咬屁股”之说。篇4:清明节各地的饮食习俗介绍清明节各地的饮食习俗介绍四川四川成都一带清明节有以糯米作团,用线穿之,或大或小,各色点染,名曰“欢喜团”。旧时,在成都北门外至“欢喜庵”一路摆卖。山西晋中一带还保留着清明前一日禁火的习惯。很多地方在完成祭祀仪式后,将祭祀食品分吃。晋南人过清明时,习惯用白面蒸大馍,中间夹有核桃、枣儿、豆子,外面盘成龙形,龙身中间扎一个鸡蛋,名为“子福”。要蒸一个很大的总“子福”,象征全家团圆幸福。上坟时,将总“子福”献给祖灵,扫墓完毕后全家分食之。山东即墨吃鸡蛋和冷饽饽,莱阳、招远、长岛吃鸡蛋和冷高粱米饭,据说不这样的话就会遭冰雹。泰安吃冷煎饼卷生苦菜,据说吃了眼睛明亮。舟山旧定海上坟时供品有一个特色,许多菜肴系凉菜与凉拌菜,还有清明特色点心——青饼、条子糕皆可冷食,祭礼毕,要给围观上坟的小孩分“麻糍钱”(麻糍即青饼也,其形状有圆形的,也有菱形的)。上坟后,回家还要做“清明羹饭”。台湾台湾民众的扫墓习俗,一般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一般祭扫,仪式及祭祀的东西比较简单,大都只供一些米糕、粿类和糕饼;二是修整祖墓,祭礼相当隆重,供祭的祭礼一般包括各种祭礼品十二种蔬菜及粿类、糕饼等。扫墓时一定要在坟墓的四周献置“墓纸”,每张纸压上小石头,还得放一沓在墓碑上。这个仪式俗称“挂纸”,是献给祖先的钱。如果是培墓即修整祖墓,全家人要围在坟墓四周吃红蛋,蛋壳就撒在墓地上,含有新陈代谢、生生不息的吉祥意思。过去的台湾农村,每当扫完墓之后,都会有一群孩子前来讨粿类,来的人愈多,表示这一家族日后将愈发达,主人们也都乐意分送“发粿”或金钱给那些孩子们。上海上海旧俗,用柳条将祭祀用过的蒸糕饼团贯穿起来,晾干后存放着,到立夏那天,将之油煎,给小孩吃,据说吃了以后不得疰夏病。上海清明节时有吃青团的风俗。将雀麦草汁和糯米一起舂合,使青汁和米粉相互融合,然后包上豆沙、枣泥等馅料,用芦叶垫底,放到蒸笼内。蒸熟出笼的青团色泽鲜绿,香气扑鼻,是本地清明节最有特色的节令食品。上海也有的人家清明节爱吃桃花粥,在扫墓和家宴上爱用刀鱼。清明节的习俗1、扫墓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清明节本属“祭祖节”,是表达孝道的重要节日。而以祭祀场所的不同,还可以分为墓祭、祠堂祭。清明节扫墓一般上午进行,还要携带酒食果品,在墓前焚烧纸钱。为坟墓培新土,叩头祭拜。2、踏青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所以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3、植树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4、荡秋千秋千是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创造的一种运动。春秋时期传入中原地区,汉代以后,秋千逐渐成为清明、端午等节日进行的民间习俗活动并流传至今。5、放风筝放风筝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总结:清明节风俗有扫墓、踏青、植树、荡秋千、放风筝。清明节的来历传说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时候,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之后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从自己腿上割下的时候,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十九年后,重耳做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他打点好行装,同老母亲悄悄的到绵山隐居去了。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片衣襟,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篇5:中国各地春节饮食习俗介绍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全国各地都会进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其中年夜饭就是重头戏,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中国各地春节吃什么?春节各地饮食习俗有哪些?东北:在进入腊月后会先杀一头猪,请村里人吃一顿,以示庆祝。然后再包黏豆包、做豆腐。黏豆包多由大黄米做皮包上豆馅制成,几乎家家都做,多则上百斤,少的也有几十斤,可以吃上一个冬天。大年初一和初五吃饺子。西北:吃饺子时,饺子皮不是一个个擀出来的,而是将面擀成一个大片后用碗扣成的。豫南:除夕的年夜饭吃到午夜,当新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再端上一盘鱼,以示年年有余。初一早上,又将饺子和面条同煮着吃,面条代表钱串子,为发财之意。上海:大年初一吃汤圆、年糕、蜂糕、米糕、云片糕等,寓言“年年高”、“步步登高”。另外,吃黄豆芽(也叫“如意菜”)象征万事如意,吃发芽菜(用蚕豆泡发的)寓意发财。四川:除夕时,四川人一般都吃火锅,初一早上吃汤圆,意为团团圆圆。湖南:在除夕会吃鸡、肉、鱼三样。鸡要求是雄鸡,将其整只清炖,装盘时要让其头昂起;鱼要选用白鲢,将其炖好后再在上面撒满红红的辣椒粉,象征年年有余、五谷丰登。大年初一会由一家之主准备早茶,将鸡蛋,爆米花、红枣、白糖同煮。鸡蛋以圆为佳,象征全家团圆;爆米花象征鱼米丰收、五谷丰登;红枣、白糖象征生活甜蜜、幸福。回族:初一吃面条和炖肉,到初二才吃饺子。壮族:春节吃白斩鸡和“大年粽”。年粽在除夕时摆在供台上祭祀,到正月初三才由家人聚食,以示团圆。[中国各地春节饮食习俗介绍]篇6:立夏各地饮食习俗立夏过后,便是炎热的夏天,人们在立夏吃一些食物,往往寄托着祈福保平安的愿望。如浙江嵊州人认为,在立夏日吃蛋拄(意为“支撑”)心,吃笋拄腿,吃豌豆拄眼;湖南长沙人立夏日吃糯米粉拌鼠曲草做成的汤丸,名“立夏羹”,民谚云“吃了立夏羹,麻石踩成坑”,“立夏吃个团(音为“坨”),一脚跨过河”,意喻力大无比,身轻如燕;上海郊县农民立夏日用麦粉和糖制成寸许长的条状食物,称“麦蚕”,人们吃了,谓可免“疰夏”;湖北省XX县民间把立夏作为一个重要节日,通山人立夏吃泡(草莓)、虾、竹笋,谓之“吃泡亮眼、吃虾大力气、吃竹笋壮脚骨”;闽南地区立夏吃虾面,即购买海虾掺入面条中煮食,海虾熟后变红,为吉祥之色,而虾与夏谐音,以此为对夏季之祝愿。福建闽东地区立夏以吃“光饼”(面粉加少许食盐烘制而成)为主。闽东周宁、福安等地将光饼入水浸泡后制成菜肴,而蕉城、福鼎等地则将光饼剖成两半,将炒熟了的豆芽、韭菜、肉、糟菜等夹而食之。XX县纯池镇一些乡村吃“立夏糊”,主要有两类,一是米糊,一是地瓜粉糊。大锅熬糊汤,汤中内容极其丰富,有肉、小笋、野菜、鸡鸭下水、豆腐,等等,邻里互邀喝糊汤。这与浙东农村立夏吃“七家粥”风俗有点相似。“七家粥”与“七家茶”也算是立夏尝新的另一种形式,七家粥是汇集了左邻右舍各家的米,再加上各色豆子及红糖,煮成一大锅粥,由大家来分食。七家茶则是各家带了白己新烘焙好的茶叶,混合后烹煮或泡成一大壶茶,再由大家欢聚一堂共饮。这些粥或茶并不见得是多么可口的食物,但这些仪式,却可以说是过去农村社会中重要的联谊活动。上海立夏日风俗习惯中,由于此时蛋类食品正是旺季,所以立夏日总要吃蛋,孩子们的脖子上总要挂上一个用红色网套套着的蛋。上海也有“节交立夏记分明,吃罢摊菜试宝称。”的习俗(见上图),立夏之日要吃芋头和金花菜合成的煎饼,中午时无论男女老幼都要称一重。立夏日还有忌坐门槛之说。在安徽,道光十年《XX县志》中记载:“立夏日,取笋苋为羹,相戒毋坐门坎,毋昼寝,谓愁夏多倦病也。”说是这天坐门槛,夏天里会疲倦多病。30年代《宁国县志》中记载:“立夏。以秤秤人体轻重,免除疾病,所谓不怯夏也。俗传立夏坐门坎,则一年精神不振。”立夏这一天,古也称春尽日,一般骚人墨客,惜春心事难免多情,春愁付诸诗词,邀朋聚饮,留下很多传世佳作。四川、岩坦山区家家要吃笋、槐豆。说吃了竹笋脚骨硬,好爬山。还吃青梅,烧青茶,以防“蛀夏”。也有吃豆腐的习俗,说吃了豆腐不怕雨淋,不怕赤蜂蜇。在我国很多地方,立夏有吃槐豆、吃李子的习俗。槐豆,别名蚕豆、罗汉豆。立夏时节,槐豆普遍成熟。篇7:中元节各地饮食习俗各地中元节的饮食习俗各地中元节饮食习俗——中元节吃扁食东县乡民於此日吃扁食。扁食是一种以面粉和糖作成畚箕形的食品,状如饺子。现在也有人把扁食叫做饺子,其实扁食和饺子大不相同。扁食和饺子的区别,首先在皮,其次在馅。以皮而论,饺子皮较厚,而扁食皮薄如蝉翼,晶莹剔透,据说,把扁食皮放置在报纸上,你可以清楚地看到报纸上的每一个字。至于馅,那就更不一样了。饺子馅少,小到只有大拇指那么点,因此饺子的个头也比较小,一碗饺子虽说也有十多个,但在碗中却只占到三分之一,其余全是汤,并且饺子的馅较为单一,多为猪肉加些素菜和调料。而扁食就大不一样了,不仅肉类、菜类均可入馅,连鸡、鸭、鱼、蟹、馓子、嫩黄豆等等都可入馅,且特别讲究搭配,鸡脯配芹菜,猪肉配荠菜,鸡蛋配韭菜等等。有的人家,猪肉糜中,还要加入虾仁,拌入肉松,还有的人家竟用豆腐入馅,吃起来更是别有一番风味。乡亲们在包扁食时馅放得特别多,一张皮子里能放鸡蛋大小的馅,在他们看来,吃扁食吃的就是馅,要么还不如吃面条呢。由于扁食馅多,因此个头也大,每个扁食都包得十分的饱满,薄薄的皮子舒翘挺拔,中间鼓起,腹下展开,宛若一个身着长裙舞姿翩翩的风韵少妇。吃扁食不仅讲究皮薄馅美,对汤的要求更高。最正宗的扁食汤是排骨汤,奶白清亮,纯粹是猪的脊梁骨和紫菜、虾米一起煎煲而成,五味调和酸辣俱全,醇香诱人。还有考究的人家是用老母鸡吊汤,那汤白如凝脂,油而不腻,口感极佳。吃扁食的时候,那薄薄的面皮含在嘴里,相当的顺滑,舌头一碰就破,像冰块一样瞬间融化。而那馅呢,细细咀嚼,绵软温润,有滋有味。吃完了很久,馅和汤的香味依然留香齿颊间。清朝同治年间诗人杨静亭曾写诗赞美馄饨:“包得馄饨味胜常,馅融春韭嚼来香,汤清润吻休嫌淡,咽来方知滋味长。”其实这首诗用来赞美扁食是再恰当不过了。各地中元节饮食习俗——中元节吃饺饼天台中元节吃饺饼,筒类似春卷,也叫饺饼筒。饺饼筒是由饺饼筒皮和各种菜料组成的',虽说制作简单,但是却是天台县特有的和老百姓日常生活与逢年过节必不可少的一种食品,同时也寄托了天台人浓浓的家乡情。饺饼筒的制作过程并不复杂,但自有匠心独到之处。首先,将小麦粉用一定的水和成粉糊。再把粉糊均匀的摊在一个加热中的大平底铁鏊上,做成一张张圆形的饺饼筒皮,饺饼筒皮的要求是薄如纸、圆如镜、透光亮。就这样做上几十张,做好后摊放在竹子做的米箕上。备用。第二个环节,做菜料。菜料按家境不同和节日不同,丰盛程度也可以不同,在这个过程完全体现了天台人灵活变通的性格,也给了家庭主妇与厨师极大的创造空间,和家人食客根据口味偏好不同的选择的空间。一般经典的饺饼筒菜料配备分别是回锅猪肉片、盐水猪肝片、鸡蛋片、小鱼干、小虾米干、豆腐片、香姑、黑木耳、青菜、细绿豆面条、笋丝、芹菜、苣莴丝、勃荠片等。当然每样菜都要多因为一般做一次饺饼筒都至少要做几十张,一次能吃好几天,还有要送些给亲戚朋友。菜要分别烧炒好,并分别装在大盆里。这每种菜都考验着厨师的做菜技巧,要求道道好吃。当各种配菜做好了以后,就用大碗分别装好大盆里的各种菜,放在大桌子上,并把饺饼筒皮放在桌子旁,准备开始包饺饼筒了。首先,把饺饼筒皮平摊在桌子上。然后在中间放两片回锅猪肉片、两片鸡蛋片要错开放,再在平行方向上错开放上盐水猪肝片和豆腐片。然后先在上面依次铺上各种菜料,当然要均匀,而且不同菜料的用量也不同。比如小鱼干、小虾米干、黑木耳要少放,放多了也不好吃,特别是小鱼干、小虾米干只须放少许。而笋丝、芹菜、苣莴丝、勃荠片、香姑、青菜适中,细绿豆面条最多。当然菜的总体用量要符合饺饼筒皮的尺寸要求。然后是把饺饼筒皮和菜卷起来,在卷到2/3部位时,把饺饼筒皮两头往饺饼筒里折叠,然后再接着卷完。这样一张饺饼筒就算完成了。在大桌上卷饺饼筒的过程中一家人围着大桌子有说有笑的,老少男女齐上阵,先各自卷完今天这餐吃的,再卷以后几天吃的饺饼筒。当然你也不必一定要把菜都卷上,在卷自己吃的时候,可以只卷自己喜欢吃的菜,像我就不喜欢吃小鱼干、小虾米干、和肥猪肉,所以总是不加它们。卷好饺饼筒后,再放回涂上猪油的大铁鏊上,加热待到香气四溢时,就可以拿起来大块朵颐了。各地中元节饮食习俗——中元节蒸面羊河北省广平县中元节以时鲜的食物祭拜祖先,并准备果蔬,蒸羊送给外孙,成为“送羊”。清河县7月15上坟祭扫,以蒸面羊送女儿。山西民间制作面羊,始出于远古秋祭。七月初秋,粮谷新熟,祭天告祖曰“尝”(《东京梦华录》)。祭礼还用色纯体全的牛羊,曰“牺牲”。古代祭祀为国之大事,亦渐化为民俗。山西民间有尚俭尧风,融谷、畜一体,家家制面羊以祭,而后分食。迄今,山西上党地区甚至各种祭祀都蒸面羊,形态各异,五谷俱全,相传与神农氏发明五谷相关。面羊千姿百态,最终也须落肚为安,但要数放在火上烤干,黄黄脆脆的时候最好吃。各地中元节饮食习俗——中元节蒸面山西省长子县的牧羊人家于中元节屠羊赛神,俗传如此可使羊只增加生产。又赠肉给诸亲戚,家贫无羊者则蒸面作羊形来代替。阳城县农家以麦屑作成猫、虎及五谷之形,於田间祭祀,称为“行田”。马邑县民中元节以麦面作儿童的形状,名为“面人”,互赠亲戚家的小孩。各地中元节饮食习俗——中元节吃濑粉德庆州中元以冬叶裹粉作饼,名为“架桥”,用以祭祖。还有不可不提的是吃濑粉的特别风俗。吃濑粉这个习俗几乎整个东莞通用,而根据不同片区的环境习惯的差异,吃濑粉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像常平,他们喜欢用山地熬汤,随之黑黝的汤底便是当地濑粉的最大特色。而在莞城,盂兰节这天吃濑粉倒没什么特别,特别的是过去的老莞城有很多人懂得唱木鱼歌(部分镇区也有此风俗),试想在这个不属于阳间的日子,街头巷尾传出似有似无而且抑扬顿挫的木鱼歌,确实给这个诡异的节日又增添一丝神秘!各地中元节饮食习俗——中元节吃鸭子农历七月十四中元节也是祭祖节,祭品不能用鸡做供品,因为鸡的爪子往后刨,会把给祖宗送去的钱物都给刨出来,后辈的心意就传不到祖宗那里,所以就派鸭子作为祭祀的使者。中元节这天为什么大多数地方选择吃鸭子?因为去“阴间”要渡河,河上仅有一座奈何桥, “使者”太多,桥上拥挤,而鸭子则可以带着给祖宗的祭品游到对岸,所以在中元节当天的祭祀品以鸭子为主。也取了谐音,“鸭”就是“压”,吃鸭子就能压住这天上来游走“揾食”(莞语)的鬼魂了,况且鸡爪呈耙状,易把鬼的衣服抓掉(大概怕积下恶怨,不肯回到原处),所以选脚掌扁平的鸭子也在情理之中了。除此之外,莲藕煲鸭还有季节性的原因。立秋过后,又是鸭子肥美、莲藕盛市的季节,而鹅要到中秋过后才好吃,因此莲藕煲鸭这道美馔作为盂兰节的一道风景也是食出有因的。打从60年代番鸭传入我国起,这汤则变成了“莲藕煲番鸭”了。番鸭原产于中南美洲,后传入我国,故又称洋鸭,而国人惯称帕来品为番,又称之为番鸭。其实这个汤与其它汤水的做法相似,先把洗净的鸭块用调料腌数分钟后飞水备用,然后再把准备好的药材放到锅里煲滚,接着加入莲藕与鸭块,武火煲滚后,再改用文火煲约莫两个小时就可添盐食用了。这个汤还有两个小窍门不可不知,一是莲藕遇铁易变黑,改用沙煲熬汤则可;二是鸭子选用麻鸭为佳,因其脂肪适中,肉质嫩滑,所煲的汤不但生津、解毒,而且喝起来更是温润养人。篇8:立夏各地饮食习俗是什么立夏经典食物:立夏蛋虽然全国各地立夏这天的传统食俗各有特色,但说起立夏那天最经典的食物就是“立夏蛋”了。立夏前一天,很多人家里就开始煮“立夏蛋”了,一般用茶叶末或胡桃壳煮,看着蛋壳慢慢变红,满屋香喷喷。茶叶蛋应该趁热吃,吃时倒上好的酒,内洒些许细盐,酒香茶香,又香又入味。推荐菜谱:卤煮五香茶叶蛋立夏“称人”的习俗1 古诗云:“立夏秤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喧闺。”立夏之日的“称人”习俗主要流行于我国南方,起源于三国时代:传说刘备死后,诸葛亮把他儿子阿斗交赵子龙送往江东,并拜托其后妈、已回娘家的吴国孙夫人抚养。那天正是立夏,孙夫人当着赵子龙面给阿斗秤了体重,来年立夏再秤一次看增加体重多少,再写信向诸葛亮汇报,由此形成传入民间的风俗。据说这一天称了体重之后,就不怕夏季炎热,不会消瘦,否则会有病灾缠身。吃完立夏饭后,在横梁上挂一杆大秤,大人双手拉住秤钩、两足悬空秤体重;孩童坐在箩筐内或四脚朝天的凳子上,吊在秤钩上秤体重,谓立夏过秤可免疰夏。若体重增,称“发福”,体重减,谓“消肉”。这日,孩童忌坐石阶,如坐了则要坐七根,始可百病消散。忌坐地栿(门槛),谓这天坐地栿将招来夏天脚骨酸痛,如坐了一道就须再坐上六道地栿合成七数,方可解魇。旧时母亲择此日为女孩子穿耳朵,穿时一边哄孩子吃茶叶蛋,当孩子张口咬蛋时即一针捷穿。也有为家养猫儿穿耳朵、札上红头绳的。早在古代的君王们也常在夏季初始的日子,到城外去迎夏,迎夏的日子就是立夏日。1、无锡立夏饮食:尝三鲜的习俗三鲜分地三鲜、树三鲜、水三鲜。地三鲜即蚕豆、苋菜、黄瓜(一说是苋菜、元麦,蚕豆,也有说是苋菜、蚕豆、蒜苗);树三鲜即樱桃、枇杷、杏子(一有说是梅子、杏子、樱桃,也有说是梅子、樱桃、香椿头);水三鲜即海蛳、河豚、鲥鱼(一说是鲥鱼、鲳鱼、黄鱼,也有说是鲥鱼、银鱼、子鲚鱼)。其中以尝地三鲜最为普遍。有的地方还有立夏吃霉豆腐的习俗,说吃了霉豆腐就不会倒霉。2、苏州立夏饮食:见三新“三新”指新熟的樱桃、青梅和麦子。人们先以这“三新”祭祖,然后活人尝食。苏俗立夏还要吃海蛳、面筋、白笋、荠菜、咸鸭蛋、青蚕豆。各家酒店立夏这天对进店的老顾客奉送酒酿、烧酒,不取分文,把立夏叫做“馈节”。3、镇江立夏饮食:尝八新这“八新”就是樱桃、新笋、新茶、新麦、嫩蚕豆、杨花萝卜、鲥鱼和石首鱼(黄鱼)。其中鲥鱼最为名贵。头潮鲥鱼是送往朝廷的贡物,二潮鲥鱼被豪门富室弄去解馋,寻常人家尝鲜吃鲥鱼已是三潮过后的鲥鱼了。4、浙东农村立夏饮食:七家粥就是务农人家左邻右舍互相赠送豆、米,和以黄糖,煮成一锅粥,叫“七家粥”,说是吃了这种粥,邻里和睦,一心去夏耕夏种。杭州人每逢立夏,要烹煮新休,备了果品饼铒,在亲戚邻居之间,互相敬茶、馈赠,叫做“立夏吃七家茶”。浙江立夏饮食:民间立夏食俗有一首民谣写道:青梅夏饼与樱桃,腊肉江鱼乌米糕。苋菜海蛳咸鸭蛋,烧鹅蚕豆酒酿糟。乌米糕的做法,用乌饭树嫩叶揉搓后于清水中浸泡过滤,再和糯粉蒸熟,呈紫乌色,清香扑箅。5、长沙立夏饮食:立夏羹立夏日吃糯米粉拌鼠曲草做成的汤丸,名“立夏羹”。俗话说“吃了立夏羹,麻石踩成坑”,“立夏吃个团,一脚跨过河”。立夏前后常有大风出现,名“龙王暴”。立夏日发东风,俗以为有水灾,谚谓“立夏东风雨涟涟”。立夏日打雷,日后必多雷雨,谚谓“雷打立夏,三天来一下”。6、常熟立夏饮食:九荤十三素“九荤”指鲥鱼、鲚鱼、咸鱼、咸蛋、海蛳、麋鸭、腌鲜、卤虾、樱桃肉和鲳鳊鱼。“十三素”指樱桃、梅子、麦蚕(新麦揉成细条煮熟)、像笋、蚕豆、茅针、豌豆、黄瓜、苣笋、草头、萝卜、玫瑰、松花。7、闽南立夏饮食:吃虾(夏与虾闽南语同音)面闽南家家户户常将红糟掺入面条中煮熟供全家食用,因红糟色红,为吉祥之色,又有发酵作用,以寓发达发财之意,而红糟也帮助消化,有益健康。此俗衍化至后来,红糟即被海虾代替,谓之“吃虾(夏与虾闽南语同音)面”。海虾煮熟后变红,与红糟色同,以此对夏季之祝愿。8、温州立夏饮食:家家吃淮百、春笋和青梅民间认为,立夏吃淮豆固齿,吃春笋健脚骨,吃青梅养腰,可疰夏。此时正值鲥鱼上而,富者争购,或自尝或送入,视为海珍。普通人家为节省多吃鳓鱼。9、嵊州立夏饮食: 立夏有斗蛋的风俗是日中午,家家户户煮好囫囵蛋(鸡蛋带壳清煮,不能破损),用冷水浸上数分钟之后,再套上早已编织好的丝网袋,挂于孩子颈上。孩子们便三五成群,进行斗蛋游戏。蛋分两端,尖者为头,圆者为尾。斗蛋时蛋头斗蛋头,蛋尾击蛋尾。一个一个斗过去,破者认输,最后分出高低。蛋头胜者为第一,蛋称大王;蛋尾胜者为第二,蛋称小王或二王。中饭是糯米饭,饭中掺杂豌豆。桌上必有煮鸡蛋、全笋、带壳豌豆等特色菜肴。乡俗蛋吃双,笋成对,豌豆多少不论。民间相传立夏吃蛋拄心。因为蛋形如心,人们认为吃了蛋就能使心气精神不受亏损。立夏以后便是炎炎夏天,为了不使身体在炎夏中亏损消瘦,立夏应该进补。嵊谚有旺生,寓人双腿也像春笋那样健壮有力,能涉远路,寓意拄腿。带壳豌豆形如眼睛。古人眼疾普遍,人们为了消除眼疾,以吃豌豆来祈祷一年眼睛像新鲜豌豆那样清澈,无病无灾。立夏之日,多有出嫁女儿备办猪肉、猪肚、猪腰只、鸡蛋面线等物送给娘家老父母食用,称为“补夏”。籍此对父母表表孝心。10、上海地区立夏吃什么?立夏节,上海郊县农民取麦粉和糖制成寸许长的条状食物,称麦蚕,人们吃了,谓可免“疰夏”。用立夏时青嫩的草头和入米粉,油煎成饼,叫做“摊粞”,为上海和浦东地区人民所喜食。还把糖梅子、酒酿、咸蛋等作为当令食品,称为时鲜,取以尝口,称尝“三新”。11、长沙立夏吃什么呢?昔日长沙农家认为,立夏这天宜下雨,否则夏秋主旱。农谚谓:“立夏不下雨,犁耙高挂起”;立夏不下雨,虾公细鱼一锅煮(意料塘水干涸)”。立夏以前应插完早稻,农谚谓“春插日,夏插时”,立夏后插的早稻比立夏前插的早稻有明显的生长劣势。头一天插秧时,昔日农户全家会到秧田边田埂上鸣放鞭炮,称“开秧田门”。长沙乡间插秧有互相帮工的习俗。帮工者进屋应向主人祝贺“恭喜栽米树”,午餐主人用盐蛋、大鱼、粉蒸肉款待。插田工于上下午各休息一次,上岸吃米酒和点心,叫“打腰餐”。插田高潮爱唱插田歌,有“插田不唱歌,禾少稗子多”之说。插田歌一般由中老年人领唱,青少年妇女应和。有时两户人家对唱,唱词多为提问式,俗称“盘歌子”。如果对方对提问不能回答,获胜的一方主人下田向领唱者敬酒慰问,群起吆喝致谢。插田收工时,户主向帮工馈赠熟盐蛋、炒黄豆和大块粉蒸肉或腊肉。立夏日吃糯米粉拌鼠曲草做成的汤丸,名“立夏羹”。俗话说“吃了立夏羹,麻石踩成坑”,“立夏吃个团(音tuo),一脚跨过河”。立夏前后常有大风出现,名“龙王暴”。立夏日发东风,俗以为有水灾,谚谓“立夏东风雨涟涟”。立夏日打雷,日后必多雷雨,谚谓“雷打立夏,三天来一下”。篇9:中秋节各地饮食习俗中秋节各地饮食习俗广东潮汕中秋美食品种颇多,主要可分为三大类:一是糕饼类,潮汕各地月饼,甜的、咸的、荤的、什料的、多味的各式各样种类繁多。还有面饼、软糕、云片糕均为中秋节糕饼,为潮人送亲戚之佳品,可说潮人送月饼是睦亲的习俗;二是潮地中秋节季,天高气爽正是水果成熟之时,柚、柿、杨桃、菠萝、石榴、橄榄、香蕉等也是潮人中秋的另一类美食;三是农产的芋头、南瓜,潮人用其制作芋泥、瓜浆也是潮人喜欢的。芋头、糍粑等也是潮人中秋必吃的。浙江杭州的莼菜鲈鱼烩之所以成为中秋家宴上的菜肴,不仅仅是因为这一时节的莼菜鲈鱼好吃,更是因为晋代张翰借思乡的“莼菜、鲈鱼”,弃官返回故里的史实,这一故事不仅成为千古美谈,并使莼菜成为思乡的象征。莼菜是中秋家宴和八月时令菜羹。莼菜又称马蹄草、水菜,是水生宿根生叶草植物。莼菜的.根、茎、叶不仅碧绿清香,鲜嫩可口,而且营养丰富。四川四川人过中秋除了吃月饼外,还要打粑、吃麻饼、蜜饼等,四川人也在中秋节杀鸭子。在川西地区,烟熏鸭子是中秋节必备佳品,因那时当年生鸭已长大,肥瘦适宜。师傅选当年生的仔鸭,宰杀后褪尽羽毛,开膛取出内脏,洗净后,去翅尖、鸭脚,加盐码味腌渍一夜后,入沸水中略烫至皮紧,捞出抹干水分,置熏炉中,用稻草烟熏至呈茶色,出炉放入卤锅中卤熟,食时改刀装盘,色泽金红、肉质细嫩、烟香浓郁的烟熏鸭即成。江苏南京人中秋爱吃月饼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桂花鸭”于桂子飘香之时应市,肥而不腻,味美可口。酒后则必食桂花鸭一小糖芋头,浇以桂浆,美不待言。桂浆又叫糖桂花,中秋前后采摘,用糖及酸梅腌制而成。江南妇女手巧,把诗中的咏物变为桌上佳肴。南京人合家赏月称“庆团圆”,团坐聚饮叫“圆月”,出游街市称“走月”,在江苏东台一带,每逢中秋节,则以藕横断为饼,包以碎肉,敷以小麦屑,入油锅炸熟,谓之藕饼,俗称“荷花”,寓意和睦团圆。陕西陕西西安一带,每到中秋节,当地每家做馍,全家共吃一馍,称“团圆馍”。馍有顶、底两层,中间加芝麻。馍上层用大碗拓一个圆圈,象征中秋之夜,圆中刻“石头”一块,上站一个吃蟠桃的“小猴子”。馍在锅里烙熟后,切成尖牙状,全家每人一牙,家人短期外出,则留下一牙。出嫁的姑娘,娘家则送馍上门,以示全家团圆不忘。中秋佳节,陕西人不论贫富,必食西瓜,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它作为解暑良品,性寒凉,糖多,能清热泻火,具有宽中下气、利尿、治血痢、解酒毒的功效。在中秋月圆之时,一边乘凉赏月,一边吃着解暑的西瓜,凉意宜人,更增一家团聚的天伦之乐。而且,吃月饼之余吃上块西瓜,清热解腻。久而久之,吃西瓜成为了陕西人过中秋的习惯,所以当今陕西人中秋都会吃西瓜。而西瓜切成莲花状,只是为了配合中秋的节日气氛,增加喜庆吉祥。北京老北京的传统月饼有自来红、自来白和提浆月饼。提浆月饼是指月饼皮面的一种制作方法,说通俗点“提浆”就是熬糖浆,另外在皮面中还要加入一定比例的大油,以起到酥松的作用。有回民购买时,就把大油换成黄油。这种月饼的特点是皮酥、馅香,“老北京”中秋特爱吃。菜式上,八月秋高蟹正肥,中秋正是品尝螃蟹的时节,北京尤其讲究品尝醉蟹。台湾高雄县饲养水鸭的风气很盛。中秋节前后正是水鸭公初长最嫩的时候,美浓地区的客家人往往于中秋节宰食水鸭公加菜,成为当地中秋的特色。宜兰地区中秋节除了吃月饼外,还吃一种叫“菜饼”的食物。菜饼以面粉为材料,中间抹上黑糖烘焙而成。台南地区则有在中秋节吃麻薯的习俗。此外,安徽婺源地区中秋必食塘鱼;云南昆明在中秋节时每户必做“合家大月饼”,然后一人一块分而食之;山东泰安要吃小包子;仡佬族人在中秋前全寨合伙宰一头公牛,取出牛心留到中秋节晚祭祀祖先,然后分吃牛肉。篇10:冬至各地饮食习俗冬至各地饮食习俗馄饨面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都吃馄饨。吃狗肉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那时候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现在的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吃饺子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张仲景是南阳西鄂人,他著《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祛寒娇耳汤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娇耳”医治冻疮。他把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红豆糯米饭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苏州人过冬至——吃馄饨忆西施由于苏州二千五百年前是吴国的都城,吴国始祖泰伯、仲雍是周太王后裔,曾承袭周代历法把冬至作为一年之初,所以至今古城苏州仍有“冬至大如年”的遗俗,而每年冬至夜的“菜单”更是考究,延续着渊远的吴地风情,形成了与其他城市不一样的独特意义。在古城苏州的大街小巷的超市内,冬酿酒堆得像座“小山”。一年只酿造一次的冬酿酒,桂花香郁、甘甜爽口。苏州自古有句俗话,冬至不喝冬酿酒是要冻一夜的。“老苏州”们回到家,桌上摆好的“圆夜饭”不仅丰盛更是有“意思”,无论是冷盆热炒还是鱼肉牲禽,都换了雅名成了“吉祥菜”,“元宝”(蛋饺)、“团圆”(肉圆)、“鸡”(扑扑腾),“金链条”(粉条)、“如意菜”(黄豆芽)、“吃有余”(鱼)等,形色相似,处处渗透着姑苏传统节庆的喜气和寓意。宁夏:冬至吃“头脑”银川有个习俗,冬至这一天喝粉汤、吃羊肉粉汤饺子。银川老百姓冬至这一天给羊肉粉汤叫了个古怪的名字——“头脑”。五更天当家的早早地忙活起来,把松山上的紫蘑菇洗净、熬汤,熬好后将蘑菇捞出;羊肉丁下锅烹炒,水汽炒干后放姜、葱、蒜、辣椒面翻炒,入味后将切好的蘑菇加在肉丁上再炒一下,然后用醋一腌(清除野蘑菇的毒味),再放入调和面、精盐、酱油;肉烂以后放木耳、金针(黄花菜)略炒,将清好的蘑菇汤加入,汤滚开后放进切好的粉块、泡好的粉条,再加入韭黄、蒜苗、香菜,这样就做好一锅羊肉粉汤了。这锅汤红有辣椒,黄有黄花菜,绿有蒜苗、香菜,白有粉块、粉条,黑有蘑菇、木耳,红黄绿白黑五色俱全,香气扑鼻,让人垂涎欲滴。冬至,老百姓叫鬼节,粉汤饺子做好后先盛一碗供起来,还要给近邻端上一碗。早上吃不下饺子,就买吊炉三尖饼子、茴香饼子泡着粉汤吃。羊肉粉汤黄萝卜馅饺子,对银川人来说是司空见惯的饭食,外地人一吃却赞不绝口。在外地很少见这样香辣可口的饺子,这也算是银川的`一种特色风味小吃吧。福建:“冬至暝”搓丸“冬至霜,月娘光;柏叶红,丸子捧。”这是冬至一首儿歌。《八闽通志·兴化府风俗·冬至》载:“前期糯米为丸,是日早熟,而荐之于祖考。”这就是“冬至暝”“搓丸子”和冬至早以熟的“甜丸子”祭祖的民俗。冬至的夜最长,而孩子们爱吃“丸子汤”,睡不着,天未亮,就吵着妈妈要吃“丸子汤”,故有“爱吃丸子汤,盼啊天未光”的童谣。主妇把“丸子”倒进锅里,和生姜、板糖(姜、糖能祛寒开胃)加水一起煮成香、甜、粘、热的“甜丸子汤”。把它祭祖后,全家人分而食之。要把“丸子”粘在门框之上,以祀“门丞户尉”,保一家平安。还要把“(饲)喜鹊丸”丢在屋顶(一般是12粒,闰年为13粒,寓意全年月月平安),等喜鹊来争食时,噪声哗然,俗叫“报喜”,寓意五福临门。冬至早,一家人带着“丸子”、水果、香烛、纸钱等上山祭扫祖墓。因为冬至节是一年中最后的一个扫墓节,所以扫墓的人家反比清明和重阳两节的为多,寓慎终追远之意。潮汕冬至习俗吃甜丸:此习俗几乎普及整个潮汕地区,但这个习俗还包含着一个有趣的陋俗:人们在这一天把甜丸祭拜祖先之后,拿出一些贴在自家的门顶、屋梁、米缸等处。为什么要这样做呢?相传有两个原因:一是甜丸既甜又圆,是表示好意义,它预示明年又获丰收,家人又能团聚。这一天家人如能不慎碰上它,更是好兆头,这有如少数民族的“泼水节”一样。如果这一天碰巧有外人上门拜访,让外人碰上它,这些外人也会交上好运。所以,这一天人们不希望有外人上门拜访。一是专放给老鼠吃的。相传五谷的种子,是老鼠从很远很远的地方咬来给农民种的,农民为报答老鼠的功劳,约定每年收割时,应留一小部分不收割,以便老鼠吃。后来,因为有一个贪心的人,把田里的五谷全收割了,老鼠一气之下便向观音娘娘投诉,观音娘娘听后也觉得可怜,便赐给它一副坚硬的牙齿,叫它以后搬进人家屋内居住,以便寻食,自此,老鼠便到处为害了。成为如今“四害之一”。然而,这个“到处贴甜丸”的陋俗毕竟行不久,它不仅不卫生,而且有损美观和十分浪费,也就自然消亡了。而这个“吃甜九”的习俗则一直流传至今。台湾冬至习俗在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中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后约定之早日,集到祖祠中照长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称“祭祖”。祭典之后,还会大摆宴席,招待前来祭祖的宗亲们。大家开怀畅饮,相互联络久别生疏的感情,称之为“食祖。”冬至节 祖先,在台湾一直世代相传,以示不忘自己的“根”。篇11:七夕各地饮食习俗七夕各地饮食习俗福建在福建,七夕节时要让织女欣赏、品尝瓜果,以求她保佑来年瓜果丰收。供品包括茶、酒、新鲜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鲜花和妇女化妆用的花粉以及一个上香炉。七夕乞巧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浙江浙江各地在这一天用面粉制各种小型物状,用油煎炸后称“巧果”,晚上在庭院内陈列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金华一带,七月七日家家都要杀一只鸡,意为这夜牛郎织女相会,若无公鸡报晓,他们便能永远不分开。广州在广州,节日到来之前,姑娘们就预先备好用彩纸、通草、线绳等,编制成各种奇巧的小玩艺,还将谷种和绿豆放入小盒里用水浸泡,使之发芽,待芽长到二寸多长时,用来拜神,称为“拜仙禾”和“拜神菜”。山东山东是陈列瓜果乞巧,如有喜蛛结网于瓜果之上,就意味着乞得巧了。而鄄城、曹县、平原等地吃巧巧饭乞巧的风俗却十分有趣:七个要好的姑娘集粮集菜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乞巧活动以后,她们聚在一起吃水饺,传说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的手巧,吃到枣的早婚。七夕节的起源七夕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从历史文献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随着人们对天文的认识和纺织技术的产生,有关牵牛星织女星的记载就有了。人们对星星的崇拜远不止是牵牛星和织女星,他们认为东西南北各有七颗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称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间辨别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叫魁星,又称魁首。后来,有了科举制度,中状元叫“大魁天下士”,读书人把七夕叫“魁星节”,又称“晒书节”,保持了最早七夕来源于星宿崇拜的痕迹。“七夕”也来源古代人们对时间的崇拜。“七”与“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给人以时间感。古代中国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数在民间表现在时间上阶段性,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局。以“七曜”计算现在的“星期”,在日语中还有保留。“七”又与“吉”谐音,“七七”又有双吉之意,是个吉利的日子。在台湾,七月被称为“喜中带吉”月。因为喜字在草书中的形状好似连写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岁又称“喜寿”。七夕情人节由来故事牛郎和织女的故事经过两千多年的流传、发展、演变,有各种不同的版本,主要情节是:天上王母娘娘的孙女织女,其工作是在天上织云彩,也称云锦天衣;牛郎是人间的放牛郎,父母早亡,受兄嫂虐待,每天和一头老牛在一起生活,日子过得很苦。有一天,老牛告诉他,天上织女要和她的姐妹到银河洗澡,叫他去“偷取”织女的羽衣,这样没有了羽衣,织女就不能飞回天上了,就会做他的妻子。到了那一天,美丽的仙女们果然到银河沐浴,并在水中嬉戏。这时藏在芦苇中的牛郎突然跑出来拿走了织女的衣裳。惊惶失措的仙女们急忙上岸穿好衣裳飞走了,唯独剩下织女。在牛郎的恳求下,织女答应做他的妻子。婚后,牛郎织女男耕女织,相亲相爱,生活得十分幸福美满。织女还给牛郎生了一儿一女。后来,老牛要死去的时候,叮嘱牛郎要把它的皮留下来,到急难时披上就会得到帮助。老牛死后,夫妻俩忍痛剥下牛皮,把牛埋在山坡上。后来有一天,王母娘娘听说织女“不守天规”,“私奔”凡间,大为恼怒,就派天兵天将捉拿织女。天神趁牛郎不在家的时候,抓走了织女。牛郎回家不见织女,想起老牛告诉他急难时披上牛皮会得到帮助的话,急忙披上牛皮,担了两个小孩追了出去,牛郎也飞到了天上。就在牛郎要追上织女的关键时刻,王母娘娘拔下头簪,在织女身后一划,那划痕就成了波涛汹涌的天河。牛郎再也过不去了。从此两人只能隔河相望,日夜泣啼。现在牛郎星旁的两颗小星,称扁担星,人们说那是牛郎织女的一对儿女。最后,牛郎织女的真情感动了天上的喜鹊,它们每到七月七日就拔下自己美丽的羽毛,架成一道彩虹桥,让这对相思一年的夫妇在这一夜相会。此外,七夕夜深人静之时,人们还能在葡萄架或其他的瓜果架下听到牛郎织女在天上的脉脉情话。篇12:各地大寒饮食习俗大寒节气,时常与岁末时间相重合,除干农活顺应节气外,还要为过年奔波――赶年集、买年货,写春联,准备各种祭祀供品,扫尘洁物,除旧布新,准备年货,腌制各种腊肠、腊肉,或煎炸烹制鸡鸭鱼肉等各种年肴。同时祭祀祖先及各种神灵,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大寒与立春相交接,讲究的人家在饮食上也顺应季节的变化。大寒进补的食物量逐渐减少,多添加些具有升散性质的食物,以适应春天万物的升发。广东佛山民间有大寒节瓦锅蒸煮糯米饭的习俗,糯米味甘,性温,食之具有御寒滋补功效。安徽安庆有大寒炸春卷的做法。篇13:各地大寒饮食习俗民间有大寒节气吃糯米的说法,因为糯米能够补养人体正气,吃了后会周身发热,起到御寒、养胃、滋补的作用。而糯米制作的食品,最典型的就是八宝饭。糯米蒸熟,拌以糖、猪油、桂花,倒入装有红枣、薏米、莲子、桂圆肉等果料的器具内,蒸熟后再浇上糖卤汁即成。味道甜美,是节日和待客佳品。关于八宝饭的由来各有说法,一说是周王伐纣后的庆功美食,所谓“八宝”指的是辅佐周王的八位贤士。不过更加靠谱的解释是八宝饭源自于江浙一带,经由江南师傅进京做御厨才传到北方。如今宁波、嵊州、嘉兴也都保留着过年吃八宝饭的习俗。篇14:各地大寒饮食习俗到了寒冬季节,南京人的日常饮食多了炖汤和羹。大寒已是农历四九前后,传统的一九一只鸡食俗仍被不少市民家庭所推崇,南京人选择的多为老母鸡,或单炖、或添加参须、枸杞、黑木耳等合炖,寒冬里喝鸡汤真是一种享受。炖汤不宜使用高压锅,因为营养物质在小火慢炖的过程中才能慢慢释放出来。使用高压锅尽管可以缩短煮熟肉的时间,却达不到煲汤的效果。因此,熬制鸡汤时应该选用砂锅,先开大火烧煮10分钟,后调小火慢炖。此外,在熬汤时,尽量不要揭锅盖,不然容易“跑气”影响鸡汤的滋味。篇15:各地大寒饮食习俗按我国的风俗,特别是在农村,每到大寒节,人们便开始忙着除旧布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在大寒至立春这段时间,有很多重要的民俗和节庆。如尾牙祭、祭灶和除夕等,有时甚至连我国最大的节庆春节也处于这一节气中。大寒节气中充满了喜悦与欢乐的气氛,是一个欢快轻松的节气。尾牙源自于拜土地公做“牙”的习俗。所谓二月二为头牙,以后每逢初二和十六都要做“牙”到了农历十二月十六日正好是尾牙。尾牙同二月二一样有春饼吃,这一天买卖人要设宴,白斩鸡为宴席上不可缺的一道菜。据说鸡头朝谁,就表示老板第二年要解雇谁。因此有些老板一般将鸡头朝向自己,以使员工们能放心地享用佳肴,回家后也能过个安稳年。篇16:各地大寒饮食习俗吃“消寒糕”的习俗在北京由来已久。“消寒糕”是年糕的一种,不但因其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后全身感觉暖和,有温散风寒、润肺健脾胃的.功效,而且老百姓选择在“大寒”这天吃年糕,还有“年高”之意,带着吉祥如意、年年平安、步步高升的好彩头。所以老北京的习俗中大寒这天,一家人分吃年糕,既带着吉祥味,也能驱散身上寒意,所以称为“消寒糕”。篇17:重阳节的民间习俗及传统食物更多重阳节相关内容推荐重阳节民间习俗有什么重阳节有赏菊、登高望远、喝菊花酒、插茱萸、放纸鹞等一些习俗。赏菊重阳节也叫菊花节,每年重阳节的时候,正是菊花开放的好时候,菊是长寿之花,是文人们赞美凌霜不屈的象征,所以人们爱它、赞它。在重阳节的时候,民间经常会举办一些大型的菊花展,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登高望远重阳节又叫“登高节”。每年重阳节的时候,人们都会去登高,因为人们觉得登高可以避免灾祸。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当然人们登高也不单是攀登而已,还可以一边欣赏山上的美景,一边吃着美食。喝菊花酒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因此,重阳节才一直保留着饮菊花酒的习俗。人们认为重阳节时候的菊花酒有延年益寿的功能,所以许多人都非常喜欢在重阳节的时候喝菊花酒。插茱萸重阳节有佩茱萸的风俗,因此又被称为“茱萸节”。茱萸是一种中草药,和艾草一样具有消毒的作用。在唐朝的时候,重阳节就已经很流行插茱萸了,人们认为重阳节这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因此有许多人会在重阳节的时候将茱萸戴在身上,不过大多数都是一些妇女儿童,也有一些地方男子也会插茱萸。放纸鹞放纸鹞是惠州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换句话说,惠州民间过重阳节是以放纸鹞为主要特征的。纸鹞也就是现在的风筝,是一种老少皆宜的活动,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重阳节吃什么传统食物重阳节吃的传统食物包括重阳糕、糍耙、牛肉、螃蟹、菊花酒等等。1、重阳糕重阳节有吃重阳糕的传统食俗,重阳糕多用米粉、果料等作原料,一些重阳糕,还要加入枣子、栗子为馅料。因为重阳节人们会有登高避祸的习俗,而“糕”与“高”同音,所以在重阳节的时候,重阳糕是一种十分受欢迎的食物。2、糍耙吃糍耙,是我国西南地区重阳佳节的又一食俗。糍耙分为软甜、硬咸两种。糍耙的主要原料就是糯米,需要注意的就是,糍耙虽然很美味,但是千万不能多吃,因为吃多了会消化不好,对身体有损害。3、牛肉重阳节也有吃牛肉的习俗。作为温性食品老年人在秋季食用正当时。新鲜的牛肉,营养价值丰富,营养物质比较容易被人体吸收,所以在秋天的时候,可以多吃一些牛肉,满足人们“贴秋膘”过寒冬的愿望。4、螃蟹重阳佳节正值九月,秋菊飘香,螃蟹膏黄美味,肉质细嫩,正是食蟹的大好季节。时至今日,阳澄湖的清蒸大闸蟹闻名中外,在港澳台各家大餐馆里,均被列为九月时令佳肴,极享盛誉。螃蟹是一种具有清热解毒、养筋活血作用的食物,对人的身体有一定的滋补作用,但是不能一次性吃太多。5、菊花酒重阳还要饮“菊花酒”,九九与“久久”谐音,与“酒”也同音,因此派生出九九要喝菊花酒的这一说法。据说喝了菊花酒会有延年益寿的作用,因此有许多人会在重阳节的时候喝菊花酒,来寻求一个好兆头。重阳节的起源是什么重阳节的起源主要有三个不同的说法,一是来源于《易经》中九之阳数相重,二是来源于古代丰收祭天的活动,三是来源于古代的祭祀火星仪式。《易经》中九之阳数相重在《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又为“极数”,指天之高为“九重”。九月初九,日与月皆逢九,是双九,故曰“重九”,同时又是两个阳数合在一起,故谓之“重阳”,所以这一天为重阳日。在中国古代人的观念里,双九代表着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因此古人都十分重视重阳节,每年在重阳节的时候都要举办隆重的宴会。丰收祭天重阳节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在当时已有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这是远古时期,重阳节作为一种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 在西汉时,人们就有在九月九日插茱萸、喝菊花酒的习俗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有了重阳节求寿的习俗,同时还要举办大型的宴会。古代的祭祀火星仪式重阳节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仪式。江南部分地区有重阳祭灶的习俗,是家居的火神,由此可见古代九月祭祀“大火”的蛛丝马迹。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早已经没有祭火的习俗了,但是人们对九月因阳气的衰减而引起的自然物候变化仍然有着特殊的感受,因此重阳节登高避祸的习俗就一直存在了。篇18:重阳节各地习俗介绍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的节日——重阳节,那么你知道关于重阳节的习俗有哪些吗?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20xx年重阳节时间20xx年重阳节时间:20xx年10月17日(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各地习俗介绍山东省昌邑北部人家于重阳节吃辣萝卜汤,有谚语道:“喝了萝卜汤,全家不遭殃”。鄄城民间称重阳节为财神生日,家家烙焦饼祭财神。邹平则在重阳祭祀范仲淹,旧时,染坊及酒坊也在九月九日祭缸神。滕州出嫁不到三年的女儿,忌回娘家过节,有“回家过重阳,死她婆婆娘”的说法。山西省山西晋南地区自古就有九月九日登高的传统习惯。饱览大好河山,观仰名胜古迹,成为节日的盛举。至今还在民间传诵着“乾坤开胜概,我辈合登高”,“东风留不住,冉冉起峰头”,“九月欣新霁,三农庆有秋”等名言。河北省香河县九月九日,有姻亲关系的家庭会互相送礼,称为“追节”。永平府以重阳的天气占未来晴雨。重阳节若下雨,这几个日子也都会下雨。典周县境内无山,县民多于重阳节上城楼登高。江苏省重阳节,南京人家以五色纸凿成斜面形,连缀成旗,插于庭中。长洲县重阳节吃一种叫做“骆驼蹄”的面食。无锡县重阳节吃重阳糕、九品羹。浙江省绍兴府重阳节互相拜访,除非亲友家有丧事,才往灵前哭拜。桐庐县九月九日备猪羊以祖,称为秋祭。同时也在重阳节绑粽子,互相馈赠,称为重阳粽。广东省连川重阳,童男童女皆至城外相聚答歌,州人围观。南雄府九月九日请茅山道士建王母会,想求取子嗣的青年妇女都会前来参加。阳江市重阳节放纸鸢,并系藤弓于其上,在半空中声音十分嘹亮。临高县民重阳节早起,大家齐声高喊“赶山猫”,以此为安和富利之吉兆。★ 重阳节的民间习俗及传统食物★ 七夕各地饮食习俗★ 关于重阳节吃什么传统食物★ 腊八各地习俗介绍★ 2022年立春节气的习俗和传统食物★ 元宵节各地习俗★ 中秋节各地习俗★ 各地端午节习俗★ 元旦各种饮食习俗★ 夏至各地有哪些习俗
重阳节饮食习俗是什么 各地传统食物介绍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

2019-07-17 14:14:56
538点赞
5026收藏
411评论
一、序首先,祝贺大妈15号成功上市,感谢大妈提供这样一个平台让我可以把我喜欢做的事分享出来。因为此文有一万字左右,还是先上目录吧,方便大家看。目录一、序二、主食篇1、馕2、新疆拌面3、抓饭4、薄皮包子5、烤包子6、新疆凉皮7、馓子8、包尔萨克9、新疆炒面10、新疆炒米粉11、切糕三、肉类篇1、鸡肉类(1)新疆大盘鸡(2)新疆椒麻鸡2、羊肉类(1)新疆烤肉(2)馕坑烤肉(3)架子肉(4)羊肉汤(5)新疆羊杂汤(6)面肺子和米肠子3、鸽子肉(1)鸽子汤(2)烤鸽子四、饮料、甜品类1、酸奶2、新疆奶茶3、茶4、乌苏啤酒5、卡瓦斯6、新疆冰淇淋五、瓜果、干果篇1、瓜果2、干果在此文开始前,先说说我为什么要写这篇原创吧。最近两个月一个人两次飞新疆的乌鲁木齐和喀什旅行,应该算是简单的打了下北疆和南疆的卡吧。作为一个伪吃货,特别喜欢去全国各地品尝当地美食,当然也对新疆非常的向往,因为我觉得想要了解一个地方当地的文化,先去了解吃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有了这两次的美食之行。在来到新疆品尝各类美食的时候,也沉浸这里的美丽的风景、人文中,新疆大部分人都是非常的友好,在这两次旅行里我是亲切的感受到,真的非常的纯朴。但这里的经济发展也是和内地比起来是有点差异,除了国家大力扶持外,新疆也是有着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如果合理开发好,多人过来旅游也是可以进一步带动这里的经齐发展的。但受小部分人影响制造一些事端,造成到现在很多人还觉得这里不太安全而不敢过来旅行。我想说的是,新疆很安全,人也非常的好。基本上进酒店,商场都有安检,只要不去偏远没有汉人的地方就行了。而且到处是治安亭,报警1分钟内出警。但时记得要身份证随身带。最后有一个要特别注意的。新疆生活着各族人民,我们要尊重他们的信仰,尊重他们的习惯,除蒙、汉族外,可不能随便提猪一类的话题,尤其是在清真餐馆就餐,更要避免猪和猪肉一类的话题。很简单的道理,好好对待别人,别人也会善待你。至于说很乱的事那是很久的新闻了,现在很安全,只要你不去非常偏的地方就行了。所以写这篇原创目的就是向大家介绍下新疆主要的特色美食,也希望大家多来新疆游玩下,带动下这里的经济的发展。先来和大家百科下新疆吧。“新疆,全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首府乌鲁木齐市,位于中国西北边陲,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面积166万平方公里,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占中国国土总面积六分之一。常住人口2486.76万人(2018年末)。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陆地边境线5600多公里,周边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斯坦八国接壤,在历史上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现在是第二座“亚欧大陆桥”的必经之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新疆现有47个民族成分,主要居住有汉、维吾尔、哈萨克、回、蒙古、柯尔克孜、锡伯、塔吉克、乌孜别克、满、达斡尔、塔塔尔、俄罗斯等民族,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就是因为地方和民族多,所以这里的饮食文化也是非常的丰富,有着许多的美食,但就是我一个人在新疆吃上个2个月估计还是不能尝完,所以这一次我只能说是不完全指南。”本文框架主要把新疆美食分为几大类,然后里面再按品种分小类来进行,会对每一个美食开始前先做一个科普(部分资料会选自网上,比如百科,侵删),中间则会加入本人的探店环节介绍,所以本文的图片基本上都会选自我游玩所拍的图片,最后才会加上本人推荐的店。部分因为没有去成的美食可能会在网上找一张图片放上来,但都会备注的,如侵权,则删除掉。探店环节中本人也会认真客观的评价,争取向大家介绍地道的美食,让大家来新疆游玩时美食只需要参考我这一篇就够了。好了,说了这么多,进入正文。二、主食篇1、馕第一个要介绍新疆的主食,就是馕。馕是新疆各族喜爱的主要面食之一,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制作是先以麦面或玉米面发酵,揉成面坯,再在特制的火坑(俗称馕坑)中烤熟。馕的品种很多,大约有五十多个。常见的有肉馕、油馕、窝窝馕、芝麻馕、片馕、希尔曼馕,等等。“馕在新疆的历史悠久,外皮为金黄色,古代称为“胡饼”、“炉饼”。馕以面粉为主要原料,多为发酵的面,但不放碱而放少许盐。馕大都呈圆形,最大的馕叫“艾曼克”馕,中间薄,边沿略厚,中央戳有许多花纹,直径足有40-50厘米。这种馕大的要1-2公斤面粉,被称为馕中之王。最小的馕和一般的茶杯口那么大,叫“托喀西” 馕,厚约1厘米多,是做工最精细的一种小馕,还有一种直径约10厘米,厚约5-6厘米,中间有一个洞的“格吉德”馕,这是所有馕中最厚的一种。馕的花样也很多,所用的原料也很丰富。馕的一般做法跟汉族烤烧饼很相似。在面粉(或精粉)中加少许盐水和酵面,和匀,揉透,稍发,即可烤制。添加羊油的即为油馕;用羊肉丁、孜然粉,胡椒粉,洋葱未等佐料拌馅烤制的乃为肉馕;将芝麻与葡萄汁拌和烤制的叫芝麻馕,等等,皆因和面和添加剂成分、面饼形状、烤制方法等各不相同,馕的名称也就相应而别。 馕极耐贮存,是维吾尔族家庭常备的主要食物,新疆其他民族也爱食馕。因此城镇都有烤馕、卖馕的小作坊(俗称馕房)。维吾尔族家家会制作烤馕。食馕时通常要配以茯茶、奶茶或肉汤。“以下就放上我吃过的几个馕的照片和店的地址放上来,给大家看下。个人觉得南疆喀什这边的馕好吃。芝麻馕就是之前在乌鲁木齐探店的网红店——阿布拉的馕探店,当然这个探店我也写过,感兴趣的可以了解下。但个人觉得还是喀什这边的馕好吃,过来喀什我吃了好多个。吃到自己破产! 篇三十四:舌尖上的新疆:乌鲁木齐市人气网红馕店——阿布拉的馕探店本篇内容来自#这里有好店#,关注话题,分享你的美食探店经历!【一起来安利,今夏夜宵好店】征稿活动正在进行中,说出你的私藏夜宵好店,总有一个馆子让你深夜不孤单!>>>点击参与一、序由于五一一个人去新疆玩了几天,也探了一些当地的店吃了下。所以最近这个系列的几篇都会向大家介绍新疆的美食,以广东人的角度来和雾灵山涧
赞16 评论38 收藏35查看详情每天都在排队5元一个喀什吃的馕在去塔县路上吃的窝窝馕配羊肉汤,超级好吃。窝窝馕窝窝馕配羊肉汤,超级好吃肉馕,在喀什市的爱乐热木肉馕烤包子店吃过的肉馕,也是很好吃,这家在百年老茶馆对面,可以买了去对面喝茶时吃。门面刚出炉的肉馕2、新疆拌面新疆拌面,俗称“拉条子”,因其制法独特,并拌以菜食而得名。新疆拌面,起源于山西“骆驼客”。“骆驼客”类似我们今天的邮差,过去人们运送货物没有像现在这样发达的交通运输工具,没有快捷便利的物流,要将货物通过一望无际的沙漠运送到新疆,只能靠“沙漠之舟”的骆驼。所以,过去各城市都有这些“跑运输”的骆驼客常年来往于丝绸之路,出门在外时间久了,家乡饭菜永远是心中的牵挂,那时沿路没有各地风味小吃的饭馆,吃了一路干粮的骆驼客们,总要做一些家乡饭慰劳自己。山西拉面的技艺正是由山西骆驼客带到新疆的,因其制作的时候以菜拌面而得名成“新疆拌面”。从科学饮食观上而言,新疆拌面属菜面合一性食品,以面食为主、菜食为辅,且菜可荤可素,口味也可随客人的口味而定,此食品非常适宜北方人的饮食习惯,在新疆,拌面是一种人人会做且喜食的风味佳肴。新疆拌面发展到目前为止,也已成为一种系列化的品种,如:羊肉拌面、鸡蛋拌面、酸菜拌面、过油肉拌面、碎肉拌面、牛肉拌面、鸡肉拌面、土豆丝拌面等许许多多的品种。一般品种的变化是面条拉制和煮制方法都一样,主要是辅助菜上的变化,符合拌面要求,略带汤汁的各种清真菜都可以作为拌面的菜。之前去过乌鲁木齐市的塔城美食吃过这里的拌面,味道还不错,面条入口面条非常的有嚼劲,面条更加有味,咬着可以感受到里面那种西红柿的酸和辣椒的辣,非常的开胃,羊肉、土豆丝、茄子也是非常的入味,所以很不错!大家以后可以试下。我也写过这店的探店文章,详细探店情况可以点进去看下。另外,乌市这里叫凯渊盛托克逊拌面、奥把码拌面也是不错的。吃到自己破产! 篇三十七:舌尖上的新疆:乌鲁木齐市特色美食探店——塔城美食本篇内容来自#这里有好店#,关注话题,分享你的美食探店经历!【一起来安利,今夏夜宵好店】征稿活动正在进行中,说出你的私藏夜宵好店,总有一个馆子让你深夜不孤单!>>>点击参与一、序继续更新新疆美食探店这个专题。这一次要探的店是带大家体验新疆特色美食:拌面。这家店就叫塔城美食(塔城办事处店),这一家以前雾灵山涧
赞13 评论11 收藏60查看详情拌面经典的西辣蛋拌面3、抓饭“抓饭是新疆各族人民普遍喜爱的食物,维吾尔语称其为“坡罗”。做法是先用油炒洋葱、黄萝卜丝(用胡萝卜是因为新疆特产黄萝卜产量少,所以其他地区只能用胡萝卜代替)、羊肉块,然后放入淘净的大米加水焖蒸。抓饭营养丰富,具有食补的功效,是维吾尔民族过节、待客的必备食品之一。因为最初是用手抓食的,故得此名。不过现在大家吃抓饭都改用筷子或勺子,不再直接下手抓啦!”抓饭目前吃过最好吃的就是喀什市的艾力扎提抓饭馆的抓饭了,这采用正宗的做法,而且温度控制的刚好,和我之前吃的凉的不一样,这里的饭都是温热的,羊肉和黄萝卜已经焖的非常的烂了,和米饭一起入口时,香味配着黄萝卜的甜和米粒的油,羊肉也肥瘦相间,可口而不会太腻。总之喀什这边的抓饭馆都很好吃,而乌鲁木齐那边的很多都是用冻肉的,不新鲜也不太好吃。吃到自己破产! 篇四十三:舌尖上的新疆:新疆喀什市必打卡的抓饭馆——艾力扎提抓饭馆本篇内容来自#这里有好店#,关注话题,分享你的美食探店经历!【一起来安利,今夏夜宵好店】征稿活动正在进行中,说出你的私藏夜宵好店,总有一个馆子让你深夜不孤单!>>>点击参与一、序继续更新新疆喀什市周边美食探店,请大家继续支持,谢谢!这一次要体验的是新疆特色美食中的两个:抓饭和薄皮包子。所以选择了这一雾灵山涧
赞9 评论17 收藏38查看详情另外,如果在乌鲁木齐的则推荐清真·马小麦抓饭 。4、薄皮包子“这也是新疆的特色菜之一。其如果按维吾尔吃法,一般和馕或者和抓饭一块吃。和馕一块吃,先把薄馕放进笼屉蒸馏少许,然后把包子放置薄馕之上;和抓饭一起吃,则把包子放于抓饭碗上。不论哪种吃法,吃时都在薄皮包子上撒适量胡椒粉,这样可以提味,增加人们的食欲。”同样这一次体验的也是在艾力扎提抓饭馆吃的。这里的薄皮包子色泽白而油亮,皮非常的薄,入口时羊肉肥瘦相间,肉嫩油丰,而且也没有那个羊膻味,馅里还伴有新疆洋葱(皮牙子)浓郁的香甜味,非常爽口好吃。也是我目前吃过最好吃的薄皮包子了吧。薄皮包子配抓饭两元一个好吃5、烤包子烤包子(维语叫“萨木萨”)和薄皮包子(维语叫“Gox garda”)是维吾尔族喜爱的食品之一。做烤包子得用新鲜羊肉,最好选择肥瘦均匀的羊腿肉,太瘦的肉不太适宜做馅,口感太柴,一般得肥瘦各一半。城乡巴扎的饭馆、食摊,多销售这两种食品,类如北京夹肉烧饼和天津的狗不理包子一样,很受顾客欢迎。烤包子主要是在馕坑烤制。包子皮用死面擀薄,四边折合成方形。包子馅用羊肉丁、羊尾巴油丁、洋葱、孜然粉(孜然,是新疆地产的一种香料,带有特殊的香味,可以提香去膻,是制作羊肉菜肴时的调味佳品)、精盐和胡椒粉等原料,加入少量水,拌匀而成。把包好的生包子贴在馕坑里,十几分钟即可烤熟,皮色黄亮,入口皮脆肉嫩,味鲜油香。如果在乌鲁木齐可以试那个温泉西路北五巷46号的恺撒烤包子,如果在喀什市的爱乐热木肉馕烤包子店的烤包子,都不错。入口时你就会感受到那酥脆的外皮,然后你就会闻到里面羊肉馅的香味。里面的肉还有一点点的汁水,肉质鲜嫩,羊肉也不会太骚。所以过来必须要试下。 吃到自己破产! 篇三十五:舌尖上的新疆:乌鲁木齐市老牌烤包子店——恺撒烤包子本篇内容来自#这里有好店#,关注话题,分享你的美食探店经历!【一起来安利,今夏夜宵好店】征稿活动正在进行中,说出你的私藏夜宵好店,总有一个馆子让你深夜不孤单!>>>点击参与一、序继续更新新疆的探店,这一次和大家介绍的是新疆的一个特色食品,烤包子。毕竟是外地人,所以有什么写的不对的欢迎指正,在开始前还雾灵山涧
赞170 评论280 收藏888查看详情恺撒烤包子恺撒烤包子恺撒烤包子恺撒烤包子爱乐热木肉馕烤包子店爱乐热木肉馕烤包子店爱乐热木肉馕烤包子店6、新疆凉皮来新疆,不吃过一碗凉皮还不能算来过新疆。新疆凉皮汤多(类似牛肉面),汤味较淡,吃完凉皮,可将凉皮汤一饮而尽。味道不一,有酸的、甜的、热的、凉的。且新疆凉皮南疆和北疆的也不一样。这个由于很多餐厅都有,而且味道也不会太差,所以这里就不再推荐说去哪家吃了。南疆的凉皮南疆的凉皮北疆的黄面凉皮北疆的黄面凉皮7、馓子新疆风味美食馓子是一种油炸面食,是维族、回族、哈萨克族、东乡族、撒拉族等民族的传统食品之一。馓子素来以股条细匀、香酥脆甜、金黄亮润、轻巧美观的特点而博得中外到新疆旅游人士的赞赏。在每年欢度节日以及婚丧大事中,新疆人都要把馓子作为待客的主要面食,家家户户的餐桌上,都有一盘黄澄澄的多层的圆柱形的油炸馓子。因为在住酒店的行政酒廊和早餐都有吃过,所以就没外面吃了,就把在酒店拍的照片发上来吧。8、包尔萨克包尔萨克是哈萨克族的一种小吃,就像汉族人的油条,包尔萨克和奶茶往往也是一对连体。就像汉族的人包子和稀饭一样。哈萨克族牧民热情好客,一般招待客人的就是这种油炸的面制食品包尔萨克和奶茶。同样的也是在酒店吃过,感觉像面包,也发上来给大家看下吧。包尔萨克软软的,还不错9、新疆炒面这个同样也是新疆的特色之一,分有丁丁炒面、干煸炒面等,由于这些我都没有试过,所以也不多做介绍,图片选自网上(侵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试下。干煸炒面在去吐鲁番跟团的团餐上吃过,但用料比较的简单。丁丁炒面干煸炒面10、新疆炒米粉新疆炒米粉是一道新疆本地名小吃。炒米粉使用的米粉比较粗有嚼劲,味道可以有微辣、中辣、爆辣,汤汁颜色浓郁。而且花样很多,有鸡肉炒米粉、牛肉炒米粉、蘑菇炒米粉、芹菜加泡菜炒米粉、金针菇炒米粉、火腿炒米粉、素炒米粉等。不知道我在酒店吃的这个算不上炒米粉,先把图片放上来吧,如果不对请指正,谢谢!11、切糕这个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只要是以前发生了个切糕事件。切糕即“玛仁糖”的俗称,切糕由玉米和小麦面粉添加核桃仁、葡萄干、蜂蜜、白砂糖、玉米饴、红枣等果品熬制而成。切糕的历史悠久,早在丝绸之路时期,新疆是国内外商队往来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很重要的食物补给站。由于商人们都是做的长途旅行,所携带的食物必须要能长久保存且便于携带,而且要富含人体所必需的各种营养成分,各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比如维生素C,否则人长途跋涉下来,就会像达伽玛和麦哲伦远洋船队上的水手那样,是会得坏血病而死。而切糕所具备的易保存、易携带和高营养的特点正满足了往返于商道上的人们的需求。其口味纯正,口感香醇,酸甜适度,清香袭人,甜而不腻,又营养丰富,无任何人工添加剂,在和田地区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因为这一次来没有去买这个东西来吃,所以也只能放网上的照片了,侵删。新疆切糕三、肉类篇来新疆,不吃肉,那太对不住自己的,这里的肉类吃的主要是羊肉和鸡肉相关的美食,这里就做下介绍吧。1、鸡肉类(1)新疆大盘鸡第一个要说的是大盘鸡,新疆大盘鸡又名为沙湾大盘鸡,是新疆名菜,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用料为鸡块和土豆块、四川粉皮,配皮带面烹饪而成。 色彩鲜艳、爽滑麻辣的鸡肉和软糯甜润的土豆,辣中有香、粗中带细,是餐桌上的佳品。这个在新疆大部分餐厅都有,吃时点一个来吃就行了,还是不错的。大盘鸡(2)新疆椒麻鸡椒麻鸡,新疆少数民族民宗菜品,它恰如其分的体现了新疆民族人性格,狂野、热情、豪放、更包含了创始人对美食的理解和智慧。新疆椒麻鸡是一道美味的菜肴,以生态土鸡为原料,选用几十种上等的名贵中药秘制而成,吃起来麻而不木,辣而不上火,皮脆嫩、肉筋道、清香四溢、回味悠长、拌面味道绝佳。有点像广东这边的手撕鸡,鸡肉一片片的,鸡肉像凉拌的,入口肉不咸,但却感觉到非常的麻,越吃那个花椒后劲来了就更麻了,吃多了感觉受不了。新疆椒麻鸡2、羊肉类(1)新疆烤肉实际上就是烤羊肉串,虽然我们叫它烤羊肉串,但新疆人不是这样叫的,他们只叫这个为烤肉。新疆的烤肉,价格不会太高,而且上来时你可看到其色泽酱黄油亮,可以闻到阵阵的香味。肉首先很新鲜,肉肥瘦相间,瘦的肉质鲜嫩软脆,而肥的却肥而不腻,没有一点羊膻味,再配上夺命大乌苏,那感觉非常的爽!在喀什吃到的蓝公羊烤肉店,味道非常的不错。详细探店情况可点如下链接进去,谢谢! 吃到自己破产! 篇四十二:舌尖上的新疆:新疆喀什市值得一去的烤内店——蓝公羊烤肉店本篇内容来自#这里有好店#,关注话题,分享你的美食探店经历!【一起来安利,今夏夜宵好店】征稿活动正在进行中,说出你的私藏夜宵好店,总有一个馆子让你深夜不孤单!>>>点击参与一、序之前去完了北疆的乌鲁木齐吃完新疆的美食,觉得还不够过隐,所以又去了南疆的喀什市周边吃了几天美食,所以和大家分享下吧,最近的雾灵山涧
赞11 评论8 收藏42查看详情另外,喀什市西域大道万宝泉对面巷子里的民族小吃一条街里面的巴楚烧烤(馕坑烤肉、烤鱼、烤鸽子)、苏来曼小烤肉、白公羊烤肉都是不错的。而乌鲁木齐的则是楼兰秘烤和良军烧烤。(2)馕坑烤肉这个实际上就是烤肉串的升级版。馕坑烤肉是极受新疆各族人民欢迎的一种美食,它外脆里嫩,味美可口。又名:吐努尔卡瓦普(维语)、皇宫烤肉,主打:新鲜的肥嫩羊肉。其做法是先把羊肉切成大约拳头大小的块,用鸡蛋、姜黄、胡椒粉、孜然粉、精盐、面粉 拌匀成糊,均匀地抹在肉块上,贴入馕坑内壁,烤半小时左右即成。馕坑烤肉也是以新疆喀什的最为好吃,可惜去喀什时时间不够,导致没吃成这个,有点可惜,照片自然就没法取材了,就放百度上的照片吧(侵删)。馕坑烤肉(3)架子肉架子肉也是新疆南部的一道特色美食,架子肉多选择当年羯羊或周岁以内的羊。做法是把羊羔宰杀后,去其皮和内脏,将肉分为若干块,洗净后用面粉鸡蛋包裹起来,并放洋葱、胡椒等佐料,然后放入密封的馕坑中烘烤。架子肉鲜嫩而可口,是待客的上品。其中也是以喀什达瓦昆的最为著名,同样也是由于时间关系没得过去试下,只能放网上图片了(侵删)。架子肉架子肉(4)羊肉汤新疆的羊肉汤好是非常的不错的,制作原料主要有羊肉、辣椒油、胡椒面、盐、等,汤汁发白,肥而不腻,无膻味,暖胃。羊肉汤(5)新疆羊杂汤这个在北疆比较的多,喝一口鲜汤吃一口杂碎,杂碎也炖的烂熟,看上去很油,实际上却不膻不腻,味道香醇浓郁。真的很好吃。(6)面肺子和米肠子面肺子和米肠子是维吾尔族的特色美食。顾名思义,面肺子就是把面洗过后的汤,佐以咸盐,灌进洗的发白的羊肺子里。而米肠子就是把米拌好调料和各类蔬菜,牛肉,然后灌进羊肠子里。这个由于没有去体验过,所以也只能网上找图发上来了(侵删)。面肺子和米肠子面肺子和米肠子面肺子和米肠子3、鸽子肉新疆人比较的喜欢鸽子吧,在喀什的老城区都会看到很多的鸽子,所以新疆这边吃鸽子的人也比较的多,下面就介绍几种吃法。(1)鸽子汤南疆喀什的色满路这边的一条街都是喝鸽子汤的地方,口味应该都差不多。一般都是鸽子汤、鸽子、鸽子汤面,然后加上鹰嘴豆,非常的好吃,来喀什两天吃了两家鸽子汤,味道都还不错,汤是任加的,喝完了再加就行了。来喀什的朋友一定要试下啊,相信不会让你失望的。就是在色满路鸽子一条街的这个是外面的凯麦尔丁蓝鸽子店感觉这里的汤更好喝点(2)烤鸽子新疆烤鸽子店很多,但最为出名和好吃的还是莎车县的,所以来喀什的朋友感兴趣的可以过去试下。本人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去成,所以只能网上找点图片发下来吧(侵删)四、饮料、甜品类1、酸奶”中国新疆酸奶子是一种发酵的乳制品,极受维吾尔人喜爱。不论春夏秋冬,不论男女老少,对酸奶子一往情深,视为离不开的家常饮料。酸奶子如此备受青睐,自有它的魅力。它的营养价值远远超过新鲜牛(羊)奶。它含有多种乳酸、乳糖、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酶等。它所含的蛋白质的生理价值,比大米、白面、肉类都高。其作用也十分广泛,也很神奇。胃病患者喝了它,可促进胃酸分泌,食后非但不气胀、腹泻,反而通气,消食。酸奶子对高血压、冠心病,可收防治之效。其中所含的乳清酶等能抑制胆固醇。“刚开始吃时还有点不习惯,那时没加糖时感觉太酸了。后面就习惯了,每次吃完肉后点一碗来吃下。每天晚上回去还不忘记去超市买包来喝下,不错。来新疆的朋友一定不要错过这个。厚厚的奶皮每天去超市买2、新疆奶茶奶茶是新疆少数民族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料。奶茶的原料是茶和牛奶或羊奶。奶茶的一般做法是:先将砖茶捣碎,放入铜壶或水锅中煮,茶烧开后,加入鲜奶,沸时不断用勺扬茶,直到茶乳充分交融,除去茶叶,加盐即成。新疆奶茶大多为咸口。因为是咸的,所以我喝不习惯!但对其他人来说,是可以试下的。3、茶茶叶是新疆各民族的生活必需品,饮茶也在各民族生活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在新疆民间素有“宁可三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无茶则病”之说。哈萨克族吃饭“卡依依苏”之意即为“喝茶”。一般人认为,新疆气候干旱少雨,不适宜栽种茶树,自然也不能产茶,凡新疆所需茶叶皆由关内供应。因此,自古以来知道新疆出产茶叶的人并不多。实际上,新疆也出产茶叶,民间称土茶,而且有些茶叶还曾是清代的贡茶。如今,新疆人利用自己独特的地域优势,尝试着将新疆特产的一些植物都用来制作茶叶,如墨玉玫瑰花茶、伊犁植物酸秆子茶等。新疆土茶就这样在历史长河与现代社会中继续传承着。来新疆感受喝茶建议去喀什的百年老茶馆,那里很多维族人要喝,还喜欢唱、跳、弹(差点就打出坤坤的名言了),而且人也非常的友好,虽然不会说汉语,但那种气氛很好。 茶味道还不错4、乌苏啤酒来到新疆,大口吃肉时,特别是烧烤时,必须要配夺命大乌苏,感觉玻璃瓶的口感更好!5、卡瓦斯这个开始还是先和大家科普下吧:“新疆卡瓦斯就是新疆的“土制啤酒”,已经成为深受大家喜爱的一种饮料,又被称作“格瓦斯”、“啤窝子”。卡瓦斯就像绍兴的黄酒、青岛的啤酒一样,它是新疆的饮料名品。新疆风卡瓦斯(也叫格瓦斯)是流传至今的民族传统制作工艺的特色饮品,新疆卡瓦斯也是新疆今日生活的饮料主流。经过100多年的发展,新疆卡瓦斯已经成为深受新疆各民族人民喜爱的一种俄罗斯风味的饮料,具有浓郁的民族历史特色。与德国啤酒、美国可乐、加利亚布扎,一道被公誉为“世界四大民族饮品”。新疆风味饮品卡瓦斯比酸奶子、奶茶更有吸引力。许多来新疆旅游的客人喝不惯酸奶子、奶茶,而喜欢喝新疆卡瓦斯,觉得口感好、营养丰富,适宜饮用。常喝卡瓦斯,可补充人体所不可缺少的多种维生素,能够有效促进人体的消化功能。可以说,不同的人对格瓦斯的口味有不同的评价:有人说它像啤酒,有人说它像汽水,有人说它像醪糟…… ”很好人都说不错,喝起来既有蜂蜜的甜美,又有啤酒的香醇,解渴又爽口,喝了以后还不醉,因为它不含酒精,值得一喝,我由于时间关系,所以没有喝成了,只能放放网上的照片了(侵删)6、新疆冰淇淋新疆的冰淇淋不错,而且还是纯手工制作,配料很简单:牛奶或者羊奶、鸡蛋、白砂糖、冰块,绝对是天然绿色美食,无任何添加剂。在喀什吃了希发冰淇淋,现在店名招牌改了,但菜单还是没有变化,所以还是不错的。因为没有去伊宁,所以吃不到那里的冰淇淋了,那间叫伊孜海迩奶油冰淇淋的店。只能以后去玩时再试下啦!这个就是希发冰淇淋五、瓜果、干果篇1、瓜果新疆民谣说:“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库尔勒的香梨人人夸,叶城的石榴顶呱呱”,道出了新疆有名的四个瓜果和瓜果之乡。 新疆是久负盛名的“瓜果之乡”,瓜果品种繁多,质地优良,一年四季干鲜瓜果不绝于市,如石榴、葡萄、无花果、巴旦杏、杏、桑葚、蟠桃、梨、阿月浑子、核桃、沙棘、伽师甜瓜、哈密瓜等。来到新疆,那是必须吃这里的瓜果,又甜又便宜。这里就选自百科的一些介绍,让大家简单的了解下吧。石榴:维语称“阿娜尔”,以“石榴之乡”叶城县的石榴最为有名。叶城县地处昆仑山北麓,霜期短,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土质好,非常适合石榴的生长。叶城石榴色红汁甜,深受人们喜爱。葡萄:新疆有两千年的葡萄种植历史,吐鲁番、喀什是葡萄的盛产地,除城郊有大面积的葡萄园外,家家庭院里都种植葡萄,“城在葡萄中,人在葡萄中”。现有无核白、红葡萄、黑葡萄、玫瑰香、白布瑞克等50多个优良品种。无花果:阿图什盛产无花果,它可与哈密瓜、吐鲁番葡萄、库尔勒香梨齐名。无花果果形扁圆,果肉细、软,果味甘甜,营养丰富并有药用价值,含糖量高达24% 。由于无花果枝干光洁,树冠整齐,人们还把它栽在庭院里美化环境。巴旦杏:喀什的名贵特产,是维吾尔族人民最珍视的干果,常用它待客赠友,还把它的图案绣在衣帽上,雕刻在建筑物上。巴旦杏属落叶乔木中的桃类植物,它的果肉不能食,但果仁香甜可口,营养丰富,在喀什的维吾尔医药中,60%的药里都配有它。喀什巴旦杏远销国内外,在国际市场干果交易中售价很高。杏:维语称“玉吕克”,是受人们普遍喜爱的果实之一。新疆杏子品种繁多,肉厚汁多,味道甜美,杏果实营养丰富,含有多种有机成份和人体所必须的维生素及无机盐类,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水果。杏子除鲜食外,还可以晒制杏干,有的地方还加工制成杏脯、杏包仁。桑葚:喀什土沃泉甘,宜于植桑 ,故桑椹很多。桑椹是喀什成熟比较早的果实,被称为“瓜果中的报春花”。喀什桑椹有白、紫两种。因桑椹性寒、味甘,除有补肝益肾、滋阴养血的功能和对阴虚、头晕目眩、失眠等症有明显疗效外,还含有芸香苷、花色素、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C等成分而深受人们喜爱。蟠桃:较珍贵水果,蟠桃是桃的一个变种,形状扁圆 ,顶部凹陷形成一个小窝,其果皮呈深黄色,顶部有一片红晕,味甜汁多,蟠桃中含铁量较高,在水果中几乎占居首位,故吃蟠桃能防治贫血。蟠桃富含果胶,经常食用可预防便秘。不愧为“仙桃”之称。梨:新疆梨的资源十分丰富,共有60多个品种,其中砀山梨(从安徽砀山县引进)和库尔勒梨较为有名,都有果大、皮薄、肉细、汁多、味甜的特点,极受人们的喜爱,梨含糖量高,维生素 C 、磷、钙含量也较丰富。阿月浑子:维语称“皮斯特”,是一种稀有名贵果树。落叶小乔木。春季开花,夏秋间果熟,果实呈乳白色,尖端开裂有红晕,果仁香脆可口,营养丰富,果仁含植物油54%至68%,还含有维生素A、B,阿月浑子在国际市场上与巴旦杏同被视为坚果中的上品,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核桃:又名胡桃,是世界著名的四大干果之一,被公认为“长寿之果”。核桃仁含脂肪65-70%、蛋白质15-27%,碳水化合物16%,还含有维生素 A、B、C 、E、K 、胡萝卜素、核黄素、钙、磷、铁、锌、碘等多种元素。叶城县是新疆重要的核桃产区,栽培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年总产量在1200吨左右。沙棘:新疆沙棘资源十分丰富,营养丰富,果味酸中有甜,内含多种维生素和其他活性物质,特别是维生素C的含量极高。其高温萃取物——果素,已经成为了祛痘精华液的主要成分,相比普通技术萃取的植物精华,有着更为丰富的营养护肤成分,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脂肪酸、微量元素、VE等营养成分,并且高温萃取的沙棘果素中SOD含量每毫升可达到5623.0个酶单位,其含量是人参的6倍之多,它可以阻断因肌肤内物质过氧化产生的自由基,组织肌肤的过早老化,修复受损细胞组织,促进组织再生和上皮组织愈合。以沙棘为原料,制成的各种饮料,深受人们欢迎。伽师甜瓜:新疆甜瓜有近百个品种,其中数伽师甜瓜(因产地在伽师县而得名)为最佳。伽师甜瓜历史悠久,早在清朝时代就被列为贡品,后来经过不断改良,瓜质越来越好。紧靠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伽师县具有适宜甜瓜生长的独特气候与水土条件,当地瓜农和维吾尔族群众有贮瓜过冬的习惯,几乎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美味的甜瓜。哈密瓜:俗称甜瓜,世称“名贵之果”,哈密的瓜最为著名。哈密瓜外形呈椭圆形,果皮为黄色或青色,有网纹,果肉较厚,呈白色、青色或红橙色。它的栽培历史可追溯到晋代,而得名于清代。哈密瓜的品种有“黑眉毛”、“黄金龙”、“香梨黄”等二十多种,其中“红心脆”为珍品。它甘美肥厚,芳香醇郁,细脆爽口,哈密瓜皮厚肉美,极易保存,在当地几乎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由于这两次过去葡萄都没有成熟,所以就不能吃这个了,有点可惜。2、干果而新疆干果主要有红枣,葡萄干,核桃,巴旦木,枸杞,沙枣,酸梅,杏干,无花果等。还有其他的名字想不出,就不一一说明了。回去时还买了一些回家,葡萄干的确比在外面买的好吃点。六、总结好了,到这里,关于新疆的美食介绍就到此结束了。新疆地大物博,而我也时间有限,去的地方不多,收集不了那么多素材,所以我这里介绍的远远囊括不了所有新疆的美食,但也是把基本上的都列出来了,希望能对去新疆游玩而又喜欢美食的朋友予以帮助。最后,新疆风景很漂亮,美食很多,人又很好,只要不去偏远的地方都还是很安全的,也希望有条件的人能过来这边游玩,多带动下这里的经济发展。那么,这一篇就到这里啦,以后会继续去新疆游玩后再继续更新新疆美食吧,我们就在下一见啦!如果觉得不错,还请点赞、收藏、打赏+评论来一条龙服务,感谢支持!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汤粉加什么调料会很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