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教案》的打油诗

【打油诗·舌尖上的四川】_新华网四川频道
【打油诗·舌尖上的四川】
红酥手,黄藤酒。三大炮,龙抄手。
春晓不觉晓,去吃钟水饺。
床前明月光,想喝蹄花汤。
人比黄花瘦,犹记东坡肉。
晓看红湿处,来盆干锅兔。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担担面。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宫保鸡。
两个黄鹂闻翠柳,一份毛肚一份藕。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磊浮云棒棒鸡。
成华猪回锅肉
九天开出一成都,先上一份成华猪。
昨夜闲潭梦落花,豆腐牛肉甜皮鸭。
绿蚁新醅酒,红油拌白肉。
九尺鸭肠火锅
白发三千丈,九尺好鸭肠。
我劝天公重抖擞,花生瓜子老窖酒。
人生得意须尽欢,最爱腰片烩猪肝。
问渠哪得清如许,麻辣沸腾水煮鱼。
凌波不过横塘路,烧烤韭菜需添醋。
春风不度玉门关,明月何时冷串串。
此情可待成追忆,吃货来川跟我去!
再读全诗:
【打油诗·舌尖上的四川】
红酥手,黄藤酒。三大炮,龙抄手。
春晓不觉晓,去吃钟水饺。
床前明月光,想喝蹄花汤。
人比黄花瘦,犹记东坡肉。
晓看红湿处,来盆干锅兔。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担担面。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宫保鸡。
两个黄鹂闻翠柳,一份毛肚一份藕。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磊浮云棒棒鸡。
九天开出一成都,先上一份成华猪。
昨夜闲潭梦落花,豆腐牛肉甜皮鸭。
绿蚁新醅酒,红泥拌白肉。
白发三千丈,九尺好鸭肠。
我劝天公重抖擞,花生瓜子老窖酒。
人生得意须尽欢,最爱腰片烩猪肝。
问渠哪得清如许,麻辣沸腾水煮鱼。
凌波不过横塘路,烧烤韭菜需添醋。
春风不度玉门关,明月何时冷串串。
此情可待成追忆,吃货来川跟我去!
(打油诗系本网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源)
新华网四川频道出品十天内免登录
打油诗的鼻祖
打油诗?什么样的诗叫打油诗?是不是就是顺口溜?是大街上流传的一段一段的顺口溜?是不是和网络上的用语“打酱油”意思相近?
打油,就是买油的口语。打油诗难道和买油有关?
好了,别胡乱猜了。赶紧去百度一下吧!
百度结果如下:打油诗,一种富于趣味性的俚俗诗体,这类诗出语俚俗、诙谐幽默、小巧有趣,不拘于平仄韵律,要求的文学知识和格律不高,便于普通人口耳相传。由此看来,朗朗上口的顺口溜不一定是打油诗。
打油诗的始作俑者,是唐朝人叫张打油。呵呵呵,原来“打油”是个人名呢!张打油不过是一般的读书人,有人说他是个农民,总之是个无名小卒。但他的《咏雪》“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一鸣惊人,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打油诗体,名垂千古。此诗描写雪景,由全貌而及特写,由颜色而及神态。通篇写雪,不着一“雪”字,而雪的形神跃然。
就是这首《咏雪》,就成了“打油诗”的鼻祖诗篇。
普通的顺口溜是不能简单地称作“打油诗”的。连那些不讲究平仄韵律的诗,也不能简单地归作“打油诗”。
现选几首著名打油诗的故事如下:
清代有个新嫁娘,众宾客酒足饭饱之后,开始大闹新房,欢声笑语,热浪阵阵,直至深夜,还逼新娘吟诗一首,表达新婚之夜的感受。这真是强人所难。新娘无奈,终于口占一首:“谢天谢地谢诸君,我本无才哪会吟?曾记唐人诗一句,‘春宵一刻值千金’。”可是这一吟,非同小可,立刻产生轰动效应。众宾客哗然大笑,乐不可支,都说:“好,好!”有的说:“新娘急了,时间宝贵喽!”说着乘欢而散。此诗妙在末句,虽为引语,但此时此地,别有新意,个中奥妙,当可意会而不可言传,当可神通而不可语达。
著名诗人袁水拍有一首《咏国民党纸币》的打油诗,也很有意思。诗云:“跑上茅屋去拉屎,忽然忘记带草纸,袋里掏出百万钞,擦擦屁股蛮合适。”这是对战争年代国统区通货膨胀的幽默讽刺。语言风趣逗人,俚俗可笑。 (东篱采菊)
本文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关键词阅读
48小时评论排行
评论22299条
评论20179条
评论18912条
评论18136条
评论13538条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非车险:   
:      
热门问题:  
:        
:         
热门影院:搞笑的打油诗_百度知道
搞笑的打油诗
大家快乐就好,谁能现场编一首,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暮雪_亦成诗 卖极品装强化,500修复失败, 卸装状态,3,70耐久度,雪舞殇巾返回 ,18级等级, 未锁冰雪极地孕育出的宝物,0&#47,449&#47,出手凶残。防御+136(105+31)气血+791(526+265)伤害+16精气+150吸血+2%闪避+4%加攻+4%加防+3%吸魔+4%强化师,拥有此头盔的人如雪一般的冷漠,
1.人之初,性本善,不交作业是好汉,被了老师打,怎么办,拿着菜刀跟着干!干不赢,怎么办,拿着宝剑接着干,干不赢,怎么办,拿着书包就滚蛋!2.某某已死,有事烧纸,小事招魂,大事挖坟,如见出现,纯粹尸变!3.读书苦,读书累,读书还要交学费,不如参加黑社会,有吃有穿有地位!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
“从前没有点,于是满屋黑。忽闻有屁声,快快打油灯。”好笑吧~
我五毛 咱俩就能一块了你六毛 我六毛 咱俩就能一块2了你七毛 我七毛 咱俩就能一块死了
远看一座山,近看一座庙。三千多尼姑,一万多老道。
你是大笨蛋
我是大笨蛋
我两都是大笨蛋
其他类似问题
打油诗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打油诗是怎么来的?
  随着8月11日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获奖名单公布,64岁的四川诗人周啸天及其获奖“打油诗”《将进茶》一时间引来一片众说纷纭。有不少网友质疑“鲁奖”的公信力,称“方方啊方方,挡住了柳忠秧,没挡住周啸天!”甚至有人翻出周啸天的旧作,如写邓稼先的“炎黄子孙奔八亿,不蒸馒头争口气。罗布泊中放炮仗,要陪美苏玩博戏。”写翁帆杨振宁订婚的“二八翁娘八二翁,怜才重色此心同。女萝久有缠绵意,枯木始无浸润功。白首如新秋露冷,青山依旧夕阳红。观词恨不嫁坡髯,万古灵犀往往通。”更有人戏言:像“世事总无常,吾人须识趣。空持烦与恼,不如吃茶去……”这样浅薄无味的“打油诗”都能得奖,难道“鲁奖”新增加了一个“打油奖”?!那么,何谓打油诗?打油诗究竟始于何时?
  唐代是否真有“张打油”其人?
  打油诗,在《辞海》上的解释是“诗体的一种。据宋钱易《南部新书》载:有胡饺、张打油二人皆能为诗。张打油(唐代人)《雪诗》云: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见明杨慎《升庵外集》)此类诗句所用都是俚语,通俗易懂,且多诙谐,有时暗含饥嘲,后人称这类诗歌为‘打油诗’。”
  从打油诗的这段定义不难看出,《辞海》是以北宋初年钱易编撰的《南部新书》为依据的,《南部新书》是一部笔记小说,内容驳杂,绝大部分来源于唐代的小说、正史或杂史、杂传等。书中提及的胡饺、张打油二人,相传是中唐时期的一对诗友,有一年冬天,二人在望江亭里饮酒,忽见外面大雪纷飞,一眼望去白茫茫的一片,张打油遂触景生情,即兴创作了那首“咏雪诗”。
  张打油吟完最后一句“白狗身上肿”,胡饺已乐得前仰后合,他赞道:“张兄的咏雪诗独树一帜,也可看作是一则猜‘雪’的诗谜。弟不揣冒昧,也作一首,请指教。”诗曰:
  漫天坠,
  扑地飞,
  白占许多好田地,
  冻杀黎民都是你,
  什么祥瑞不祥瑞!
  张打油一听也连连叫好:“胡兄的咏雪诗谜作得也不赖呀!我再吟一首,请兄试猜。”说着又吟诵起来:
  此花自古无人栽,
  一夜北风遍地开;
  近看无枝又无叶,
  不知何处长出来?
  两位诗友兴致越来越高,胡饺以诗猜诗,随即也跟着吟道:
  天地玉世界,
  满天散飞花。
  远岸飘柳絮,
  前村压梅花。
  青竹凝玉树,
  万枝变琼。
  窗含远山白,
  落鬓添华发。
  张打油和胡饺望着漫天飞雪,你来我往、一唱一和,虽为“咏雪诗”,但字里行间不见一个“雪”字,却都句句扣“雪”,被后人视为“雪诗”经典。
  众所周知,唐代是中国诗歌最为繁荣的鼎盛时期,涌现出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等一大批杰出诗人。较之当时的名家名篇名句,张打油和胡饺这种用语直白俚俗,不拘平仄的通俗诗自然属于“非主流”,但由于其起源于民间,词句简洁文风质朴,讽喻调侃趣味横生,此后瓜瓞绵绵,不断发展,表现出活跃的生命力,并索性借张打油之名将这类诗冠以“打油诗”的称谓。
  秦汉时期已有“打油诗”?
  然而,也有不少学者认为,钱易的《南部新书》毕竟是一部笔记小说,唐代并无胡饺和张打油其人,在盛唐几乎全民皆能吟诗的时代,“张打油”或许只是民间无数“草根诗人”的代表而已。为什么取名“张打油”? 打油二字,亦可谓之“一打” “二油”:因为“油”作为表象,手法上强调突出的是油腔滑调、俚俗通俗、诙谐幽默的特色;“打”则是根本,是内涵,插科打诨的要义恰恰是讥讽揶揄、针砭时弊、鞭挞昏庸。而张姓的由来或许是缘于张乃大姓之一,姓张名打油更说明其代表着民间诗人。
  可是,如果以俚语俗话入诗为特点,不讲平仄对仗,描写形象生动,读起来朗朗上口,更像是顺口溜的诗被称为打油诗,那么,将其起始年代说成唐代未免过于绝对。因为从中国的诗歌史来看,秦汉时期已不乏这类特色鲜明的诗。比如,秦末著名的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吴广就留下过一首名曰《咏石塔》的打油诗:
  远看石塔黑乎乎,
  上面细来下面粗;
  有朝一日翻过来,
  下面细来上面粗。
  这首“咏石塔”不可谓不直白,白得近乎白描一般;不可谓不通俗,俗得就像说生活中的大白话,但观全诗,却内涵犀利,含沙射影,那种慷慨悲壮之情和扭转乾坤之志尤其令人感慨和震撼。
  西汉时期著名文学家、辞赋家东方朔,也曾留下过脍炙人口的“打油诗”。据传,汉武帝时每年都要给大臣们分肉,一年夏天,又值分肉,可分肉官迟迟不来。东方朔便自己割下一块肉,扬长而去。汉武帝得知此事后责备他“鲁蒙”。东方朔急忙请罪:
  东方东方,你太鲁莽,
  肉还没分,怎能领赏?
  拔剑割肉,举止豪爽,
  割肉不多,还算谦让。
  拿给殿军,情义难忘,
  皇上宽大,谢过皇上。
  东方朔随口而吟的“打油诗”,看似自省自责,实乃开脱解嘲,但因其嘲讽滑稽,妙趣横生,汉武帝听罢立即转怒为喜,不仅免了东方朔的罪责,还又赏赐了他一些肉。第[1]页
  责任编辑:贾玉静十天内免登录
打油诗是怎么来的
随着8月11日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获奖名单公布,64岁的四川诗人周啸天及其获奖“打油诗”《将进茶》一时间引来一片众说纷纭。有不少网友质疑“鲁奖”的公信力,称“方方啊方方,挡住了柳忠秧,没挡住周啸天!”甚至有人翻出周啸天的旧作,如写邓稼先的“炎黄子孙奔八亿,不蒸馒头争口气。罗布泊中放炮仗,要陪美苏玩博戏。”写翁帆杨振宁订婚的“二八翁娘八二翁,怜才重色此心同。女萝久有缠绵意,枯木始无浸润功。白首如新秋露冷,青山依旧夕阳红。观词恨不嫁坡髯,万古灵犀往往通。”更有人戏言:像“世事总无常,吾人须识趣。空持烦与恼,不如吃茶去……”这样浅薄无味的“打油诗”都能得奖,难道“鲁奖”新增加了一个“打油奖”?!那么,何谓打油诗?打油诗究竟始于何时?
唐代是否真有
“张打油”其人?
打油诗,在《辞海》上的解释是“诗体的一种。据宋钱易《南部新书》载:有胡饤饺、张打油二人皆能为诗。张打油(唐代人)《雪诗》云: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见明杨慎《升庵外集》)此类诗句所用都是俚语,通俗易懂,且多诙谐,有时暗含饥嘲,后人称这类诗歌为‘打油诗’。”
从打油诗的这段定义不难看出,《辞海》是以北宋初年钱易编撰的《南部新书》为依据的,《南部新书》是一部笔记小说,内容驳杂,绝大部分来源于唐代的小说、正史或杂史、杂传等。书中提及的胡饤饺、张打油二人,相传是中唐时期的一对诗友,有一年冬天,二人在望江亭里饮酒,忽见外面大雪纷飞,一眼望去白茫茫的一片,张打油遂触景生情,即兴创作了那首“咏雪诗”。
张打油吟完最后一句“白狗身上肿”,胡饤饺已乐得前仰后合,他赞道:“张兄的咏雪诗独树一帜,也可看作是一则猜‘雪’的诗谜。弟不揣冒昧,也作一首,请指教。”诗曰:
白占许多好田地,
冻杀黎民都是你,
什么祥瑞不祥瑞!
张打油一听也连连叫好:“胡兄的咏雪诗谜作得也不赖呀!我再吟一首,请兄试猜。”说着又吟诵起来:
此花自古无人栽,
一夜北风遍地开;
近看无枝又无叶,
不知何处长出来?
两位诗友兴致越来越高,胡饤饺以诗猜诗,随即也跟着吟道:
天地玉世界,
满天散飞花。
远岸飘柳絮,
前村压梅花。
青竹凝玉树,
万枝变琼枒。
窗含远山白,
落鬓添华发。
张打油和胡饤饺望着漫天飞雪,你来我往、一唱一和,虽为“咏雪诗”,但字里行间不见一个“雪”字,却都句句扣“雪”,被后人视为“雪诗”经典。
众所周知,唐代是中国诗歌最为繁荣的鼎盛时期,涌现出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等一大批杰出诗人。较之当时的名家名篇名句,张打油和胡饤饺这种用语直白俚俗,不拘平仄的通俗诗自然属于“非主流”,但由于其起源于民间,词句简洁文风质朴,讽喻调侃趣味横生,此后瓜瓞绵绵,不断发展,表现出活跃的生命力,并索性借张打油之名将这类诗冠以“打油诗”的称谓。
已有“打油诗”?
然而,也有不少学者认为,钱易的《南部新书》毕竟是一部笔记小说,唐代并无胡饤饺和张打油其人,在盛唐几乎全民皆能吟诗的时代,“张打油”或许只是民间无数“草根诗人”的代表而已。为什么取名“张打油”? 打油二字,亦可谓之“一打” “二油”:因为“油”作为表象,手法上强调突出的是油腔滑调、俚俗通俗、诙谐幽默的特色;“打”则是根本,是内涵,插科打诨的要义恰恰是讥讽揶揄、针砭时弊、鞭挞昏庸。而张姓的由来或许是缘于张乃大姓之一,姓张名打油更说明其代表着民间诗人。
可是,如果以俚语俗话入诗为特点,不讲平仄对仗,描写形象生动,读起来朗朗上口,更像是顺口溜的诗被称为打油诗,那么,将其起始年代说成唐代未免过于绝对。因为从中国的诗歌史来看,秦汉时期已不乏这类特色鲜明的诗。比如,秦末著名的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吴广就留下过一首名曰《咏石塔》的打油诗:
远看石塔黑乎乎,
上面细来下面粗;
有朝一日翻过来,
下面细来上面粗。
这首“咏石塔”不可谓不直白,白得近乎白描一般;不可谓不通俗,俗得就像说生活中的大白话,但观全诗,却内涵犀利,含沙射影,那种慷慨悲壮之情和扭转乾坤之志尤其令人感慨和震撼。
西汉时期著名文学家、辞赋家东方朔,也曾留下过脍炙人口的“打油诗”。据传,汉武帝时每年都要给大臣们分肉,一年夏天,又值分肉,可分肉官迟迟不来。东方朔便自己割下一块肉,扬长而去。汉武帝得知此事后责备他“鲁蒙”。东方朔急忙请罪:
东方东方,你太鲁莽,
肉还没分,怎能领赏?
拔剑割肉,举止豪爽,
割肉不多,还算谦让。
拿给殿军,情义难忘,
皇上宽大,谢过皇上。
东方朔随口而吟的“打油诗”,看似自省自责,实乃开脱解嘲,但因其嘲讽滑稽,妙趣横生,汉武帝听罢立即转怒为喜,不仅免了东方朔的罪责,还又赏赐了他一些肉。
历史上有几位
“张打油”?
现在史学界比较倾向的观点是,“张打油”是中唐时期的民间诗人,除了宋代钱易所撰写的《南部新书》可以为证外,明代杨慎的《升庵外集》也记载有张打油和打油诗的故事。可是,从不少史书上记载的张打油及其打油诗的逸闻轶事来看,所谓“张打油”又并非同一个人。比如,如今很多文章中都提及的一段流传很广的“张打油”创出打油诗牌子的轶事,据考多源于明代才子李开先所著《一笑散》。在《一笑散》中,录有“打油诗”名字的由来,张打油的轶事也被描绘得活灵活现:冬日大雪天,汴之行省掾一参知政事去祭奠宗祠,忽然看到有人在墙上题了首诗,黑乎乎一大片,诗是这样的:
六出飘飘降九霄,
街前街后尽琼瑶。
有朝一日天晴了,
使扫帚的使扫帚,
使锹的使锹!
参政一见大怒:“‘何人大胆,敢污吾壁?’ 左右以张打油对。簇拥至前,答以:‘某虽不才,素颇知诗,岂至如此乱道?如不信,试别命一题如何?’”
当时南阳被围,请禁兵出救,张打油以其为题,吟道:
天兵百万下南阳。
参政曰:“有气概!壁上定非汝作。”急令成下三句。张打油接着云:
也无援救也无粮。
有朝一日城破了,
哭爷的哭爷,
哭娘的哭娘。
张打油“依然前作腔范。参政大笑而舍之。以是远迩闻名,诗词但涉俗鄙者,谓之‘张打油语’。”
《中原音韵》是中国最早出现的一部曲韵著作,为元代周德清所作。如果从这段逸闻推断,张打油的生活年代应为元代,如果再从张打油乃“汴之行省掾一参知政事”属下的一名小“办事员”推断,这位“张打油”应为元代河南开封人氏。
“打油诗”?
由于打油诗简单明了,大多为即兴之作,用不着讲究平平仄仄,也没必要挖空心思遣词造句,因此上至皇帝下到黎民,都喜欢用打油诗来直抒胸臆。民间流传的清代大学士纪晓岚写“祝寿”打油诗的段子,尤其令人捧腹。
一次,有位官员请纪晓岚为母亲写诗祝寿,纪晓岚提笔即写:太老夫人不是人。这位官员禁不住面色铁青,气从心来。纪晓岚不慌不忙续写道:九天仙女下凡尘。官员遂转怒为喜,连叹精妙。谁知纪晓岚又大笔一挥:养儿偏惯去为贼。此官又气又恼,当即昏厥在地。家人一阵手忙脚乱赶紧将他弄醒,纪晓岚才又不紧不慢地提起笔来,写就最后一句:偷来蟠桃敬母亲!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贫寒,是个老粗,但在他登基称帝时居然诗兴大发,吟诵了一首名曰《金鸡报晓》的打油诗:
鸡叫一声撅一撅,
鸡叫两声撅两撅。
三声唤出扶桑来,
扫退残星与晓月。
这首诗听上去虽有点另类、可笑,但却反映出新皇帝对新一天的期盼和欣喜之情,其豪迈与大气磅礴令在场大臣们无不惊叹叫绝。
据传,清代乾隆皇帝也留下过一首别具一格的打油诗。乾隆年间,一位翰林上书时,将“翁仲”误作“仲翁”。乾隆皇帝于是批道:
翁仲如何作仲翁,
十年寒窗少夫功。
而今不许为林翰,
罚去江南作判通。
乾隆皇帝以“毒”攻“毒”,将“功夫”、“翰林”、“通判”写作“夫功”、“林翰”、“判通”, 一连串的反语充满了冷嘲热讽、奚落戏弄,辛辣机智,那位翰林无地自容,灰溜溜地去了江南。
明代解缙堪称打油诗翘楚?
历史上写“打油诗”最多且最出彩的,当属明代的解缙。
解缙号称是明朝第一才子,曾任内阁首辅、《永乐大典》总纂修等。他从小聪颖过人,8岁时已能诗能文。18岁那年,解缙在乡试中得了第一名解元,当时天下小雨,解缙喜极不慎滑倒,村人笑他。解缙出口成章作诗道:
春雨贵如油,
下得满街流。
跌倒解学士,
笑煞一群牛。
听到解缙随口吟出的打油诗,大家笑得更欢了。
解缙才华出众,深得明太祖朱元璋厚爱,一次,朱元璋想考考解缙,便说后宫有位妃子生了个孩子,解缙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吾皇昨夜降金龙。朱元璋说:是位千金。解缙对曰:化作仙女下九重。朱元璋叹道:可惜死了。解缙紧跟着来了一句:料是人间留不住。朱元璋又道:丢到金水河去了。解缙仍是口若悬河:翻身跳入水晶宫。
还有一次,朱元璋约解缙一起钓鱼,皇帝一条都未钓到,解缙却钓了好几条,见朱元璋面有不悦,解缙乐呵呵地为朱元璋送上一首打油诗:
数尺丝纶落水中,
金钓抛去永无踪。
凡鱼不敢朝天子,
万岁君王只钓龙。
关于解缙,明史有《解缙传》记载: “缙幼颖敏,洪武二十一年举进士。授中书庶吉士,甚见爱重,常侍帝前 ”。野史亦有不少传说,传说解缙还曾写过讥讽锦衣卫都督佥事纪纲纳妾的打油诗:
一名大乔二小乔,
三寸金莲四寸腰,
买得五六七包粉,
打扮八九十分妖。
47岁时,解缙因直言进谏卷入太子之争,被明成祖朱棣以“无人臣礼”下狱,最后被纪纲灌醉冻死在雪地上。
多姿多彩的打油诗
李白“戏杜甫诗”
饭顺山头逢杜甫,
头戴笠子日卓午。
为问因何太瘦生,
只为从来作诗苦。
赏析:李白和杜甫,一个被称为“诗仙”,一个被誉为“诗圣”,是唐代最出色的两位诗人,他俩的诗或豪情万丈,或意蕴深邃,但这首“戏杜甫”却多了些许别样的轻松与幽默。
司马光的“登山诗”
一上一上又一上。
看看行到岭头上。
乾坤只在掌握中,
五湖四海归一望。
赏析:司马光是宋代著名政治家和史学家,自幼聪慧过人,据说这首打油诗是他幼年所写。一次,司马光随两名学士登岭,但二学士瞧不起年幼的司马光,挑衅道:“竖子亦能诗否?”司马光脱口而出,吟了一首《登山》诗:前两句犹如小孩子的口语说话,看似并无深意,但形象逼真;后面两句先写登山情景,后写登山感受,亦庄亦谐,韵味十足。
苏东坡的“竹笋焖肉诗”
无竹令人俗,
无肉使人瘦,
不俗又不瘦,
竹笋焖猪肉。
赏析:苏东坡号称“东坡居士”,尽管仕途不顺,屡遭贬黜,但其豪放之情不减,仍快乐地尽享美食。
欧阳修的“猜谜诗”
大雨哗哗飘湿墙,
诸葛无计找张良。
关公跑了赤兔马,
刘备抡刀上战场。
赏析:欧阳修是北宋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其名篇《醉翁亭记》现在仍被列为教材跻身于课本,据说这首打油诗写于一次饭后。欧阳修到一家新开张的酒家吃完饭后,店主询问菜的味道如何。欧阳修于是用猜谜和谐音的手法题写了这首打油诗,巧妙地道出了“缺滋少味”:第一句谜底为“无檐”,即无盐;第二句“无算”即无蒜;第三句“无缰”即无姜;第四句“无将”即无酱。
杨万里的“早餐诗”
船中活计只诗编,
读了唐诗读半山。
不是老夫朝不食,
半山绝句当早餐。
赏析:宋代诗人杨万里,每日坚持晨读,十分刻苦,不许人去打扰,每每忘记了早餐,还写了这首打油诗作为自嘲。
陈全发的“疟疾诗”
冷来时冷得在冰凌上卧,
热来时热得在蒸笼里坐,
疼时节疼得天灵破,
颤时节颤得牙关挫,
只被你害杀人也么歌,
真个是寒来暑往人难过!
赏析:陈全发乃明代金陵人氏,身患疟疾,吃尽了苦头。他有感而发,打油诗既描绘出病况,又表现了他面对疾病的乐观与豁达。
徐九经的“清廉为官诗”
头戴乌纱帽,
当官不省劲。
平事我不管,
专管不平事。
赏析:徐九经是明代著名的清官,曾作为戏剧、影视等很多文艺作品的主人公,为后人广为传颂。这首打油诗既表现了他的执政理念,同时也是他清廉为官的真实写照。
唐伯虎的“除夕诗”
柴米油盐酱醋茶,
般般都在别人家。
岁暮清闲无一事,
竹量寺里看梅花。
赏析:明代大才子唐伯虎曾一度生活困顿不堪,到了除夕年货还没置办齐全,这首打油诗生动地吟出一种别样的 “除夕”味道:虽落魄贫穷,却闲适自乐。
吴兰的“观音诗”
一个好奶奶,
世间哪里有?
左边一只鸡,
右边一瓶酒。
只怕苍蝇来,
插上一枝柳。
赏析:吴兰是明代进士,一首描写《观音大士像》的打油诗,用通俗的语言,生动的形象,诙谐的情调,将“观音大士”刻画得栩栩如生,全诗没有一句是板起脸孔来教育人,但却句句“中的”。
孙维奇讽“到此一游”诗
粉白墙上狗屁多,
不成诗文不成歌;
如若是有真才学,
为何当年不登科?
赏析:在名胜古迹乱涂乱抹,看来古已有之。据说此诗乃清代举人孙维奇一日去安徽姥山游览,发现塔壁上刻着“×××来此”、“×××到此一游”以及一些粗话、脏话等,甚为反感,遂写下一首打油诗予以辛辣讽刺。
李调元的两首“麻雀诗”
一窝一窝又一窝,
三四五六七八窝。
食尽皇王千钟粟,
凤凰何少尔何多!
一个一个又一个,
个个毛浅嘴又尖。
毛浅欲飞飞不远,
嘴尖欲唱唱不圆。
莫笑大鹏声寂寂,
展翅长鸣上九天。
赏析:李调元被誉为前清才子,他在任两江主考期间,有士子不服,遂与李调元叫板吟诗。据说,众士子听到李调元的第一首打油诗时,觉得岂可如此浅白无味?不由得哈哈大笑,但听他吟完第二首“麻雀诗”时,惊叹得已是五体投地。
本文来源:北京晚报
关键词阅读: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非车险:   
:      
热门问题:  
:        
:         
热门影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孔乙己教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