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陕北秋季下了大雪,刷信誉兼职是真的吗吗?

“大雪”节气雪没来 陕北关中气温将下降6-8℃- 中国日报网
> 今日要闻
“大雪”节气雪没来 陕北关中气温将下降6-8℃
08:44:00 来源:华商报
[提要]&&今天(7日)是一年一度的“大雪”节气,随之而来的不是雪花纷飞、白雪皑皑的美景,而是新一轮的降温。明天起,陕北、关中日平均气温将下降6-8℃,大家赶紧拿出御寒装备来武装自己吧。
   今天(7日)是一年一度的“大雪”节气,随之而来的不是雪花纷飞、白雪皑皑的美景,而是新一轮的降温。明天起,陕北、关中日平均气温将下降6-8℃,大家赶紧拿出御寒装备来武装自己吧。
  通常每年12月7日或8日,太阳黄经达255°时,“大雪”节气就如期而至。古语说:“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意思是说,从这个节气开始,天气更冷了,下雪的可能性更大了。可今年我省很难在“大雪”节气迎来雪姑娘造访,今天全省大部为多云天气。
  可冷空气是个急性子,见等不到雪姑娘,便独自上门了。明天我省云量将增多,陕北和关中开始刮寒风了,日平均气温也要下降6-8℃,陕南下降4-6℃。冷空气虽然到来,但由于缺少暖湿空气的配合,难有降水,天气会变得干冷干冷。后天全省晴天间多云。(记者毛蜜娜通讯员卢珊)
  西安三日天气
  今天 多云0~12℃
  明天 多云2~8℃
  后天 晴-2~7℃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陕北大雪,被困在一个小山沟~~~~苦中作乐~~大家看看偶被困的地方吧
阅读 299|回复 9
寒月胡笳声声醉
陕北大雪,被困在一个小山沟~~~~苦中作乐~~大家看看偶被困的地方吧~~祝大家新。。。
攻略|必读|看房|看房|
willian713
祝你新年快乐,事事如意,早日走出雪山!
沧海一声笑!
图片:17,229
唉,多幸福啊~~~~俺也想被困,算假期旅游拉~~~~~~~~~~~~
1:去掉“width=720”限制
2:头部加入:
&STYLE type=text/css&.box .text IMG {MAX-WIDTH: 1024px }&/STYLE&
&div style=&z-index:1;position:left:0top:0background:white&&
3:尾部加入:
显示全部签名
563/100000
哈哈~真好啊!真羡慕啊!!我也想找个小山村住上一些日子
北京大雪,被困在家里~~~~~~大家看看偶被困的地方吧~~除了睡觉就是上网,祝大。。。
清上園足毬群QQ: MSN:
现在拥有的就是最好的;拥有再多也无法满足,就等於是穷人...
北京大雪,被困在家里~~~~~~大家看看偶被困的地方吧~~除了睡觉就是上网,祝大。。。
清上園足毬群QQ: MSN:
现在拥有的就是最好的;拥有再多也无法满足,就等於是穷人...
图片:1,661
马上派直升机救援~~
出发~~~gogogo~~~~follow me~~~~
最纯的爷们
别困得太久了,不然把人家村里的鸡都吃光了就不好了
你在我身边时,你是一切.
你不在我身边时,一切是你.
> 陕北大雪,被困在一个小山沟~~~~苦中作乐~~大家看看偶被困的地方吧
登录后您才能在本版发布信息!
热点楼盘论坛
热门楼盘推荐
社区热点社会星光大道彭丽媛 中国歌剧选段10 数九寒天下大雪
[歌剧《刘胡兰》
TAGS:中国歌剧,彭丽媛
雪下的太大 太恐怖了 从来没见过的大雪
TAGS:没见过的
春节前沈阳下大雪
TAGS:沈阳下大雪
马丽--数九寒天下大雪
TAGS:马丽,数九寒天,下大雪,刘胡兰,MTV,胡强
大连下起貌似恐怖大雪
幕府将军2 1230人 VS 2490人 大雪荒原白刃战!
TAGS:全面战争,幕府将军2
[吉林]吉林又下大雪了
TAGS:优酷拍客,曾经拥有剑,暴雪
山东下起大雪
TAGS:山东下起大雪,齐鲁电视台,一天零一夜,100209
刘胡兰选曲 数九寒天下大雪 一道道水来一道道山 郭兰英 萃频精选
TAGS:名曲精选,瓊州學院,於丹講座,名師講座,名校講座,三亞,老歌精选,合唱精选,交响乐精选,萃頻精選
久违的鹅毛大雪,下吧,使劲的下。
TAGS:看着过瘾
郭兰英《数九寒天下大雪》(著名歌唱家演唱会)
TAGS:星光舞台,专题晚会,中央电视台
实拍北京下大雪
TAGS:北京,春天,大雪,实拍,拍客
数九寒天下大雪 电影《刘胡兰》 原画面
TAGS:数九寒天,下大雪,《刘胡兰》,原画面
陕北延安子长下起了大雪
TAGS:优酷拍客,iPhone,拍客,原创
【拍客】九省干旱,河南洛阳终于下了一场大雪
TAGS:节目过年
日本也下起了鹅毛大雪!!!!
TAGS:日本,大雪
彭丽媛-《数九寒天下大雪》
TAGS:彭丽媛
印度夏天下大雪气温下降 100601 早新闻
TAGS:印度,夏天下大雪,山东卫视,早新闻,
「拍客」实拍上海下大雪啦
TAGS:优酷拍客,iPhone,拍客,原创
【河南戏】大雪无痕-《三哭殿》下位去劝劝贵妃娘娘.李树建版
TAGS:河南戏曲,豫剧名段
歌剧《刘胡兰》 数九寒天下大雪 彭丽媛
[拍客]吉林 第一场大雪下得有点大
TAGS:优酷拍客,朋鹏小个,大雪
大雪i miss you
下大雪的烟台
TAGS:烟台,景色,雪地
巴士驾驶员59路下大雪(实录)
TAGS:巴士驾驶员
[拍客]暴雪再次袭击京城 鹅毛大雪漫天飞舞
TAGS:优酷拍客,如梦三下,2012大雪
[拍客]大雪笼罩下的唐山地区
TAGS:优酷拍客,双以泯灭,大雪
082-下大雪
TAGS:海外刚丝老萧
[拍客]太原市下了今年第一场大雪
TAGS:优酷拍客,好心情批评,首场雪
[拍客] 沈阳下了入冬以来第一场大雪
TAGS:大雪,沈阳
昨天下大雪了
上海下大雪咯
TAGS:雪景,下雪,大雪,上海
彭丽媛-数九寒天下大雪 KTV
TAGS:KTV,刘胡兰,歌剧,下大雪,数九寒天,彭丽媛,胡强
斗战神-枉死城修炼攻略
TAGS:斗战神,网络游戏,罗刹,电罗刹,枉死城
白雪vs蔡国庆-大雪无情人有情
TAGS:白雪,蔡国庆,大雪无情,人有情
澳大利亚:南部夏天下大雪 东部暴雨引发洪水
TAGS:北京卫视,101227,晚间新闻报道,澳大利亚,东部,暴雨,引发,洪水,南部,夏天下大雪
辛小红二胡独奏专辑9《数九寒天下大雪》
TAGS:辛小红,二胡,民歌
哇。下大雪了好棒啊~可以打雪丈哦
TAGS:优酷拍客,iPhone,拍客,原创
淮剧《打碗记》漫天大雪下不停-陈芳演唱
TAGS:淮剧,陈芳,地方戏,打碗记,张维俊,朱永祥,薛建华,张美群
下大雪最新添加
下大雪相关推荐沁园春·雪
沁园春·雪发表时间:1936.02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分隔线----------------------------
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注释赏析:
  【文章注解】
  词语注释
  1.北国:指我国北方。
  2.惟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 惟余,只剩。 莽莽,这里是无边无际的意思。
  3.大河上下:指黄河的上游和下游,犹言整条黄河。
  4.顿失滔滔:(黄河)立刻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气势。意思是黄河水结冰了。
  5.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原&指高原,即秦晋高原。蜡象,白色的象。
  6.须:等到
  7.天公:指天。
  8.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红装,原指妇女的艳装,这里指红日照耀大地。素裹,原指妇女的淡装,这里指白雪覆盖着大地。
  9.分外妖娆:格外艳丽多姿。
  10.折腰:鞠躬,倾倒。这里有称颂、赞美的意思。
  江山如此多骄
  11.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赵匡胤。
  12.输:和下文的&逊&,都是差的意思。
  13.文采:和下文的&风骚&,指的都是文学才华。这里用文学才华概括广义的文化,包括政治、思想、文化在内。风骚,原为《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也可指《诗经》和《楚辞》。
  14.一代天骄:指称雄一世的人物。天骄,&天之骄子&的省略语。意思是天所骄纵宠爱的人。汉时匈奴自称。后来也泛称强盛的少数名族或其首领。
  15.成吉思汗:元太祖铁木真。建立了横跨欧亚的大帝国的蒙古征服者。 见《汉书&匈奴传》。
  16.射雕:《史记&李广传》称匈奴善射者为&射雕者&。 有用射雕来称赞人武艺高强。雕,一种凶猛的鸟,飞得又快又高,不易射中。
  17.俱往矣:都已经过去了 俱,都
  18.数风流人物:称得上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无产阶级革命者等。数,数得着、称得上的意[1]思。
  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八日,毛泽东从延安飞重庆,同国民党进行了四十三天的谈判。其间柳亚子屡有诗赠毛,十月七日,毛书此词回赠。随即发表在重庆《新华日报》上,轰动一时。
  这词的&成吉思汗&和《十六字令》的&离天三尺三&,一个不是汉名,一个是直接引用民谣,都不必拘守平仄。
  1936年2月,毛泽东同志率领红军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清涧县袁家沟,准备渡河东征,开赴抗日前线。为了视察地形,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当&千里冰封&的大好河山展现在他眼前时,不禁感慨万千,诗兴大发,欣然命笔,写下了这一首豪放之词《沁园春&雪》。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毛泽东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1945年10月应柳亚子要求,亲笔书写了这首咏雪词赠他。作者回到延安后,重庆《新华日报》发表了柳亚子的和词。11月4日,重庆《新民报》刊出传抄件。其后,一些报纸相继转载。日,《文汇报》附刊曾将毛泽东同志赠柳的墨迹制版刊出。
  【诗歌译文】
  我国北方的雪景,大地全部被冰雪覆盖,经常是漫天的雪花飞舞。眺望长城南北,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黄河上下游,流水也顿时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气势。连绵的群山像银蛇一样蜿蜒游走,秦晋高原则如一群白象在不停的奔驰,似乎要与苍天比试一下高低。等到天晴的时候,再看红日照耀下的白雪,格外娇艳动人。
  祖国的山川是这样的壮丽,令古往今来无数的英雄豪杰不住的赞叹。只可惜像秦始皇汉武帝这样勇武的帝王,却没有注重文治;唐太宗和宋太祖,文学才华又略显不足。而当时称雄一世的成吉思汗,却只知道注重武功(而轻视了思想文化的建树)。这些都已成为历史了,真正能够称得上英雄人物的,还哟啊今天的无产阶级革命英雄。
  【作者简介】
  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辛亥革命爆发后在起义的新军中当了半年兵。年,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毕业前夕和蔡和森等组织革命团体新民学会。五四运动前后接触和接受马克思主义,1920年,在湖南创建共产主义组织。日在北京逝世。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写作背景】
  日,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到达陕甘,重新有了可以立足的根据地,这是巨大的胜
  利。但是,陕甘根据地当时外部环境和内部状况都面对着十分严峻的形势。11月3日,在甘泉县下寺湾,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听取陕甘晋省委副书记郭洪涛和西北军委主席聂洪钧的汇报。
  同一天,中央政治局举行会议,着重讨论当前的军事行动。会议决定:军事工作由毛泽东负责;成立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由毛泽东任主席,周恩来、彭德怀任副主席。
  根据这次政治局会议的决定,中共中央领导人暂分两路:张闻天、博古、王稼祥、刘少奇等率领中共中央机关先到陕甘根据地的后方瓦窑堡;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率红一方面军开赴前线,准备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甘根据地的第三次&围剿&。
  这时,蒋介石已经知道中央红军和陕甘红军会师的消息,重新调整了部署,调集东北军五个师的兵力组织新的进攻:在西边,以第五十七军四个师由陇东沿葫芦河向陕西鄜县东进;在东边,由第六十七军第一一七师沿洛川、鄜县大道北上,企图围歼红军于洛河以西、葫芦河以北地区,摧毁陕甘革命根据地。
  局势十分危急,毛泽东却指挥若定。他和周恩来、彭德怀决定:集中兵力,向南作战,先在鄜县的直罗镇打一次歼灭战,消灭沿葫芦河东进的敌军一至两个师,再视情况转移兵力,各个歼敌以打破这次&围剿&。
  直罗镇是一个不过百户人家的小镇,三面环山,一条从西而来的大道穿镇而过,北边是一条小河。干部们看过后兴奋地说:&这一带的地形,对我们太有利了!&&敌人进到直罗镇,真如同钻进了口袋。&
  11月18日,在直罗镇以东的东村,毛泽东主持召开西北军事委员会议,作关于战略计划的报告。指出:大量消灭敌人,猛烈扩大红军,扩大苏区,是三位一体的任务。战略方针是攻势防御。建议将红军主力集中南线。会议通过毛泽东这个报告,要求两个军团分别付诸实施。
  11月19日,毛泽东和彭德怀致电第一军团军团长林彪、政治委员聂荣臻,指出东北军第109师明日有到直罗镇的可能,我军应准备后日作战。在发起进攻前,他又要求红一军团和红十五军团的团以上干部到直罗镇周围,察看地形,研究具体作战部署。
  11月20日下午,东北军第109师在飞机掩护下孤军深入,沿葫芦河进入直罗镇。当晚,毛泽东下达命令,按原定部署,红一军团从北向南,红十五军团从南向北,在拂晓前包围直罗镇。毛泽东的指挥所设在距直罗镇不远的一个山坡上。战斗打响前,他在下达作战命令时斩钉截铁地说:&这个仗,一定要打好!&&我们要的是歼灭战,不是击溃战!&
  11月21日拂晓,红军突然从南北山上向直罗镇猛扑下去。第一○九师仓促应战,激战至下午二时,大部被歼。红军在打援中又歼灭援军第一○六师的一个团。
  到11月24日,第一○九师残部在突围中被红军全歼。直罗镇战役的胜利,打破了国民党军队对陕甘根据地的&围剿&,用毛泽东的话来说:是&给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
  直罗镇战役结束后,毛泽东等从前线回到后方的瓦窑堡。他和中共中央其他负责人一起,听取五人小组关于审查刘志丹等&案件&情况的汇报,指出:&逮捕刘志丹等同志是完全错误的,是莫须有的诬陷,是机会主义,是&疯狂病&&,应予释放。
  直罗镇战役的胜利和陕北肃反扩大化问题的纠正,使陕甘革命根据地原来面对的两个最紧迫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使中共中央能够在这里站定了脚跟,能够获得一个相对安定的环境来考虑和处理许多带全局性的问题。
  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大大加快了他们企图独占中国、不断扩大对中国的侵略的步伐,并且把矛头进一步指向华北,使中华民族同日本侵略者之间的民族矛盾急遽上升了。12月9日,北平爆发了&一二九&学生爱国反日运动。
  12月17日到25日,中共中央在瓦窑堡举行政治局扩大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张闻天、毛泽东、周恩来、博古、王稼祥、刘少奇、邓发、凯丰、张浩,以及李维汉、郭洪涛等十余人。张闻天主持会议,张浩传达了共产国际七大会议的指示精神。会议着重讨论了全国政治形势和党的策略路线、军事战略。
  瓦窑堡会议是从十年内战到抗日战争的伟大转变时期中召开的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它表明党中央克服了长征前一段时期内&左&倾冒险主义、关门主义的指导思想,不失时机地制订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使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将要到来时掌握了政治上的主动权。它也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总结革命中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已经成熟起来,能够从中国革命实际出发来贯彻共产国际决议,创造性地进行工作。
  瓦窑堡会议结束后,毛泽东在继续抓紧对东北军、第十七路军的上层统一战线工作的同时,把主要力量放在率领红一方面军主力东征山西上。
  日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决定:红军东征时中央政治局随军行动,彭德怀、张浩参加中央政治局的工作;陕北由周恩来、博古、邓发组成中央局,以周恩来为书记,主持后方工作。
  会后,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签署命令,要求主力红军即刻出发,打到山西去,开通抗日前进道路。各路红军立刻奉命秘密行动起来。
  毛泽东从瓦窑堡出发,经过延川到达延长县县城。1936年1月底,他在这里主持召开军委扩大会议并作了报告,进一步阐述了发展和巩固的关系,以解除一些干部中存在的担心红军主力东征会影响陕甘根据地巩固的顾虑,也批评了李德所说东征是&想挑起日苏战争&的错误观点。这次会议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加快了东征的战备步伐。
  毛泽东第一次到山西,踏上的是石楼的土地。日清晨,毛泽东率红军总部从陕西清涧河口渡河,在石楼县辛关登岸。从陕北到山西,正值大雪纷飞,高原雪景激发了毛泽东英雄主义的浪漫情怀,当晚宿营于义牒镇留村,毛泽东写下了一生最为快意、最为得意的神来之作&&《沁园春&雪》,这首千古绝唱十年后在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时公开发表,激起了强烈的反响。
  【词牌介绍】
  《后汉书 窦宪传》&宪恃宫掖声势,遂以贱直请夺沁水公主园田。&后沿以&沁园&为公主第宅之代词,多见于唐人诗文。崔湜【侍宴长宁公主东庄】诗:&沁园东郭外,鸾驾一游盘。&储光羲【玉真公主山居】诗:&不言沁园好,独隐武陵花《&吴颂《代郭令公谢男尚主表》:&门开鲁馆,地列沁园。&
  本调﹝沁园春﹞。当创始于初唐,且出自侯门,可知也。万氏亦云:&﹝沁园春﹞是古调,作者极盛,其名最显。&又本调亦名﹝寿星明﹞。另有﹝花发沁园春﹞与本调无涉。
  本谓一百十四字。起首三句均四字,上两句句法相同,俱为仄仄平平。(孤字可仄)第三句起平韵,重在第三字,必须用仄,是为拗句。第一、二字平仄可不拘。第四、五为四字对句,而加一字豆,第二、四字与第一、三字各可平可仄。第六句与第五句同。第七句四字协韵,平仄恰相反;然第一字亦可平。第八、九句又为四字对句,与﹝过秦楼﹞起二句同。第十句七字,第一字不拘,下三字务用平仄平,亦拗句也。第十一句三字,应作平平仄,是乃定格。第十二、第十三,实为上五下四之九字句,亦即两句四字对偶尔加一字豆;惟平仄不若第四、五句之可移易耳。后阕起首二字协韵,俱平声。次句四字,同前阕次句。第三句八字,上一下七,盖即前阕第十句而加一字豆也。第四句以下全与前阕同。
  (前阕后九句与后阕后九句字数与平仄相同。此调般都用较多的对仗。)
  【课文研讨】
  整体把握
  这首词写于1936年2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毛泽东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之后,领导全党展开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斗争。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塬 yu&n :我国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因流水冲刷而形成的一种地貌,呈台状,四周陡峭,顶上平坦。)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过后写下了这首词。
  这首词分上下两片。上片描写北国雪景,展现祖国山河的壮丽;下片由祖国山河的壮丽引出英雄人物,纵论历代英雄,抒发诗人的抱负。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这三句总写北国雪景,把读者引入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北国风光&是上片内容的总领句。&千里&&万里&两句是交错说的,即千万里都是冰封,千万里都是雪飘。诗人登高远望,眼界极为广阔,但是&千里&&万里&都远非目力所及,这是诗人的视野在想像之中延伸扩展,意境更加开阔,气魄非常宏大。天地茫茫,纯然一色,包容一切。&冰封&凝然安静,&雪飘&舞姿轻盈,静动相衬,静穆之中又有飘舞的动态。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望&字统领下文,直至&欲与天公试比高&句。这里的&望&,有登高远眺的意思并有很大的想像成分,它显示了诗人自身的形象,使人感受到他那豪迈的意兴。&望&字之下,展现了长城、黄河、山脉、高原这些最能反映北国风貌的雄伟景观,这些景观也正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形象。&长城内外&,这是从南到北,&大河上下&,这是自西向东,地域如此广袤,正与前面&千里&&万里&两句相照应。意境的大气磅礴,显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雄伟的气魄。&惟余莽莽&&顿失滔滔&分别照应&雪飘&&冰封&。&惟余&二字,强化了白茫茫的壮阔景象。&顿失&二字,则写出变化之速,寒威之烈,又使人联想到未冰封时大河滚滚滔滔的雄壮气势。这四句用视觉形象,赋予冰封雪飘的风光以更为具体更为丰富的直觉,更显气象的奇伟雄浑。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动态描写,都有活泼奔放的气势。加上&欲与天公试比高&一句,表现&山&&原&与天相连,更有一种奋发的态势和竞争的活力。&山&&原&都是静物,写它们&舞&&驰&,这化静为动的浪漫想像,固然因在大雪飘飞中远望山势和丘陵绵延起伏,确有山舞原驰的动感,更因诗人情感的跃动,使他眼前的大自然也显得生气勃勃,生动活跃。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前十句写了眼前的实景,而这三句写的是虚景,想像雪后晴日当空的景象,翻出一派新的气象。雪中的景象在苍茫中显得雄伟,雪后的景象则在清朗中显得娇艳。&看&字与&望&字照应;&红装素裹&,把江山美景比做少女的衣装,形容红日与白雪交相辉映的艳丽景象。&分外妖娆&,赞美的激情溢于言表。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这两句是上文写景与下文议论之间的过渡。&江山如此多娇&承上,总括上片的写景,对&北国风光&作总评;&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启下,展开对历代英雄的评论,抒发诗人的抱负。这一过渡使全词浑然一体,给人严丝合缝、完整无隙的感受。
  祖国的山河如此美好,难怪引得古今许多英雄人物为之倾倒,争着为它的统一和强大而奋斗。一个&竞&字,写出英雄之间激烈的争斗,写出一代代英雄的相继崛起。&折腰&的形象,展示了每位英雄人物为之倾倒的姿态,并揭示了为之奋斗的动机。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以&惜&字总领七个句子,展开对历代英雄人物的评论。诗人于历代帝王中举出五位很有代表性的人物,展开一幅幅历史画卷,使评论得以具体形象地展开,如同翻阅一部千秋史册,一一加以评说。一个&惜&字,定下对历代英雄人物的评论基调,饱含惋惜之情而又有批判。然而措词极有分寸,&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并不是一概否定。至于成吉思汗,欲抑先扬,在起伏的文势中不但有惋惜之极的意味,而且用了&只识&二字而带有嘲讽了。&弯弓射大雕&,非常传神地表现了成吉思汗只识武功而不知文治的形象。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俱往矣&三字,将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一笔带过,转向诗人所处的当今时代,点出全词&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主题。&今朝&是一个新的时代,新的时代需要新的风流人物。&今朝&的风流人物不负历史的使命,超越于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具有更卓越的才能,并且必将创造空前伟大的业绩,这是诗人坚定的自信和伟大的抱负。
  这首词画面雄伟壮阔而又妖娆美好,意境壮美雄浑,气势磅礴,感情奔放,胸怀豪迈,颇能代表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是中国词坛杰出的咏雪抒怀之作。
  【诗歌赏析】
  毛主席诗词是中国革命的史诗,是中华诗词海洋中的一朵奇葩。《沁园春&雪》更被南社盟主柳亚子盛赞为千古绝唱。这首词一直是我的最爱,每次读来都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又看到了那个指点江山的伟人,不由地沉醉于那种豪放的风格、磅礴的气势、深远的意境、广阔的胸怀。
  然而,从发表之日起,这首词就遭到了诸多恶意的攻击,引发了旷日持久的争论。有人说它有帝王思想、君主气象;有人说它夸大自吹、离题万里;有人说它比喻不当、缺乏转折;有人说它词意稀疏、平淡无奇;甚至有人说它是模仿之作、旁人代笔&&断章取义且流于表面,竟视金玉如砖石。
  艺术追求含蕴,词中别有洞天。这首词因雪而得、以雪冠名,却并非为雪所作,而是在借雪言志。它隐藏了太多的秘密,包纳着无尽的玄机。其中的每一句都意有所指,是诗人所思所想的真实流露,是诗人对许多重大问题给出的回答。其情感之真挚、寓意之深远、哲理之精辟,令人拍案叫绝。
  一、认清局势。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好一个周天寒彻,好一场漫天大雪,好一番人间苦难!天地间被风雪改变了容颜,只见长城内外苍茫一片,了无生机,连滔滔黄河也被雪冻冰封,不再奔流。神州的北国仿佛进入了一种死寂状态。让人联想起了柳宗元写雪的名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1936年2月,毛主席率&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渡过黄河,准备转往绥远对日作战。在陕西清涧县袁家沟筹划渡河时,突然飘起鹅毛大雪,他登高远望,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写下了这首词。其所在地,北距长城约150公里,东距黄河约25公里。可见,词中描写的不全是实景,而更多地是诗人脑海中的景象。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它屹立在中华大地的辽阔北疆,它代表着中华儿女的顽强不屈,它作为中原的万里防线曾无数次阻挡了外族的入侵。在雄伟的长城内外,正是一片战火硝烟。日本人威胁华北,炮口直指平津要地;殷汝耕投敌卖国,组织&冀东自治政府&;蒋介石不顾大义,鼓吹&攘外必先安内&。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奔腾咆哮着滚滚向前,它无私哺育着华夏文明,它与历史之河一同流淌见证着悠悠五千年荣辱兴衰。在浩荡的黄河之畔,又是一场生死搏杀。国民党集结了东北军、西北军、中央军,几十万军队围攻解放区。而中央红军刚刚到达陕北,人马只剩八千,立足未稳,粮弹奇缺。
  站在群山之巅,顶着刺骨寒风,面对漫天飞雪,你会有怎样的心态呢?作为红军统帅,冒着内战炮火,迎对列强欺凌,你会做怎样的回答呢?广阔富饶的中华大地会冰封吗?浩瀚深长的中华历史之河会断流吗?从诗句中可以看到,毛主席面临着怎样艰难的困局,拥有着怎样惊人的洞察,又进行着怎样深刻的思考!
  二、指引战斗。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刹那间,群山起舞,灵动如无数银蛇;高原奔驰,威猛如漫野蜡象。整个世界由死寂变成了欢腾,天地之间充盈着无穷的生机。风雪是天公之所赐,苦难乃历史之必然,但我们要打破冰封、战胜苦难,与天公一决高下。这就是一个强者对天公的回答,这就是一个民族对命运的回答!
  但与天意对抗,需要怎样的力量、勇气和智慧呢?静默的群山起舞了,沉睡的高原觉醒了,化作了千军万马,在大地上纵横驰骋。群山在他手中成了战斗的武器,高原在他眼里就是胜利的阶梯。其精彩处,实难用语言来形容了!
  他发现了人民的力量。他对中国社会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研究。他唤醒人民起来造反,催发出中华民族的惊人潜力。那力量是无可匹敌的,只能用群山和高原来比拟;那力量可以化腐朽为神奇,使整个大地都焕发出勃勃生机。经过革命思想的洗礼,东亚病夫就成了无敌金刚;经过万里长征的洗礼,工农红军已成了无敌劲旅。
  他秉承了不屈的性格。他与他的兵将们都拥有着一种大无畏的胆气,不为任何敌人所吓倒。他们是永不言败的斗士,意志象群山和高原一样顽强。面对挑战,没有一点儿畏惧,有的只是超人的冷静;面对苦难,没有一点儿哀愁,有的只是高昴的斗志。汽油筒能当大炮来用,炸药包成了坦克克星,枪炮声宛如战地交响&&
  他掌握了战争的规律。他的军事思想的核心之一就是&动&,战略战术上都充满了一种灵性。他擅长在敌军重兵集团中灵活穿插,他能够在对方铁壁合围中出奇制胜。他的运动战让任何敌人为之折服,他的每一次胜利都象是一个奇迹。他以近乎艺术化的手法,导演出一幕幕战争力作,将兵法演绎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三、预言胜利。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弹指间,已是云开日出;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毛主席早已经看到了战争的结局,向全世界发出了胜利的预言。那字里行间所透露出来的分明是扭转乾坤的气魄,分明是洞悉时空的慧眼。中国革命注定是一场极其艰难曲折、惊心动魄的斗争,但人民一定会胜利,革命一定会成功。雪后必然会天晴,不应有丝毫怀疑。
  经常有人把&红装&误写成&红妆&,或认为两词意思相近,其实一字之差有天壤之别。红色代表着激情、忠诚、鲜血、革命,是我们团旗、党旗、军旗、国旗的主色。而给锦绣河山披上&红装&则象征了革命的彻底胜利。这一句正是在约亲密的战友们,等革命胜利之后重来看雪。红装与素裹并存,却没有丝毫矛盾。
  革命进程中经常有人会疑问:我们如此弱小,敌人那样强大,红旗究竟能打多久?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人民军队的特点就是越打越强、越打越多。即使是第五次反围剿这样的惨败和二万五千里长征这样的艰险,也不曾把革命的火种扑灭。而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革命军队,必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成为所向披靡的无敌之师。
  我曾反复思索过这样的问题:如果历史重演,让蒋介石与毛主席再决胜负,谁会取得最后的胜利?如果回到历史,让你去接替蒋介石或毛主席,你愿选择哪一个角色?是啊,在有些人看来,以数千人马要挑战老蒋尤如以卵击石,想迎击日寇好比螳臂当车,预言胜利更是痴人说梦!那么,他们没有读懂历史,也没有真正读懂这首词。
  革命的胜利绝非偶然。虽然他依靠的是一个破破烂烂的中国,统帅的是一支工农组成的军队,装备的是一些战场缴来的枪弹,但已经没有什么力量能战胜中国人民。在随后的17年里,他领导中国人民接连战胜了凶残至极的日本法西斯,横扫了反动透顶的蒋介石集团,打败了不可一世的美帝国主义。在他面前,帝国主义和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四、赤子之心。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祖国的山河是多么壮美。爱国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感情之一,是诗人所有智慧和力量的源泉,也是他最大的精神财富。雪景唤起了他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了他&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历史使命感,使他心中充盈了无比的热爱和无限的激情。帝国主义列强妄图侵占这大好河山,而我们才是这里真正的主人!
  爱国情感造就出无数英雄。世界上没有不爱国的英雄,爱国与英雄之间总有一根红线相连。国家危难时刻,对祖国博大深厚的爱必然转化成誓死保卫她的决心。一种神圣的使命感就像火团一样,在每一个爱国者的胸中熊熊燃烧。我们要叫所有侵略者知道:中华是一块英雄辈出之地,神州是一块不可征服之地!
  多么炽热的赤子情怀。早在学生时代,毛主席就立志报国,身无分文徒步游历,积极接受进步思想。民族危亡关头,他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率领红军奋起抗击日本侵略者。革命战争时期,他转战于大江南北,并有六位亲人为革命事业献出了生命。朝鲜战争爆发,他又把儿子派到前线,壮烈牺牲之后埋葬在了异国他乡。
  多么忠诚的赤子之心。峥嵘岁月里,中国共产党汇集了全民族最有才能和骨气的精英人物,组成了一支最彻底的民族解放的先锋队。他们曾无数次弹尽粮绝,他们曾无数次濒临险境,他们曾吃草根维持生命,他们曾面对着非人酷刑。他们只要投向国民党或者日本鬼子,就可以升官发财,享受荣华富贵,但他们忠心不改。
  五、文武之道。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立国当以文武之道,武能平定乱世,文可富民兴邦。武力统一是前提,在混战中是不可能安心建设的;武力强盛是保障,在动荡中是不可能发展经济的。而只有文治才能使人民安居乐业,才能使国家走向强盛,才能使山河更加壮丽。&文采&、&风骚&,在这里显然是借用,指出了封建统治者们缺少文治的弱点。
  武功曾经几度辉煌。扫除六合的秦始皇;平定匈奴的汉武帝;南征北战的唐太宗;结束纷争的宋太祖;纵横驰骋的成吉思汗&&这些雄才大略的封建帝王、中华民族的天之骄子,把一部中华民族的历史演绎得那样烟波浩渺。历史不仅为我们论证了这个古老国度的战斗力,更为我们树立了驱除一切敌寇的自信心。
  文治需要某种思想。封建时代的孔孟学说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只有少数人从中受益,也只会出现短暂的盛世。他不仅找到了马列主义,而且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毛泽东思想。这种思想是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是为全体人民服务的,只有在它的指导下,中国才能实现富强的梦想,才会出现长久的盛世。
  正是有了上述认识,所以他喜欢握笔而不喜欢摸枪,一生与书为伴而一生未发一枪。投身革命后,残酷而沉痛的现实才使他不得不抓起了枪杆子。在长征途中,贺子珍为他缝了一个装笔墨纸砚的多层口袋,他开玩笑地说:&我要用&文房四宝&打败国民党反动派。& 可以说,他是用笔杆子加枪杆子打碎了旧世界。
  六、光明之路。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好一句惊天之语!言有尽而意无穷,堪称为点睛妙笔。这震撼千古的结语,发出了超越历史的宣言,道出了改造世界的壮志,展示了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流露了对光明前途的无比信心。那一刻思接千载,那一刻洞悉未来,那一刻豪情万丈,那一刻傲视古今。
  什么人才有资格评述千秋功过呢?&俱往矣&,写的是封建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交替。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结束了,帝王们乘着历史的航船渐渐远去,永不复返。共产党人要平定乱世,一扫民族近百年的屈辱和灾难,更要开创盛世,建立一个没有剥削和压迫的新中国。也只有共产党人能肩负起使祖国大地繁荣昌盛的万钧重担,能肩负起使中华民族重铸辉煌的历史责任。
  什么人堪称历史中的风流人物呢?毛主席当然是其中之一,而且还是其中的姣姣者,但&无数英雄&绝不仅指五位杰出帝王,&风流人物&也绝不是在称孤道寡。他深知,历史从来不是某个人的独角戏,历史必将催发出无数英雄豪杰、风流人物。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他们为治理国家而呕心沥血;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他们为保卫国家而流血牺牲;张思德、王进喜、雷锋&&他们为建设国家而无私奉献。这一句正是对所有革命者和建设者的赞美,是对所有为祖国献身者的赞美,是对所有为人类造福者的赞美。
  是什么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呢?诗成时,毛泽东思想已经基本成型,他完成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寻找,他为中国开辟了一条无比辉煌的光明大道,他已经远眺到了一条升腾而起的东方巨龙。自豪感、愉悦感等人生顶峰体验奔涌而出,让他怎能不引吭高歌!于是冰雪有了诗情,山河有了画意,于是才有了这千古绝唱!
  七、否定帝王。
  有人借这首词攻击毛主席想当帝王,甚至批判他是封建君主,却恰恰暴露了他们自己的浅薄和狭隘。确实,词中充盈着雄视天下的气魄,显示出包纳天地的胸怀。以数千人马迎战百万之众的领袖人物怎能没有这样的气质?这是一种领袖风范,而绝非什么帝王思想。
  作者请出历史人物,并非为了回到历史。对于中国历史中最杰出的五位帝王,他用了一个&惜&字,余者如晋武帝、隋文帝、朱元璋、清圣祖&&就更加不值一提。他对封建礼教深恶痛绝,对封建君主深怀蔑视,对官僚风气深感忧虑。甚至于,他发动了那场文化大革命,要把一切封建意识和落后思想彻底地清除干净。
  毛主席一生不慕富贵。青年时代,他就写下了&粪土当年万户侯&的诗句,帝王之位对他而言何足挂齿!他视察大江南北,从不带家属。他住中南海,亲戚都不许住。他的孩子坐公共汽车上学,在公共食堂吃饭,长大后没有享受特殊待遇,也没有一个当官的。连他的稿酬也作为党费来管理,不曾留给子女和亲戚。
  毛主席一生不图享乐。长征途中,他始终坚持步行,和普通战士一起爬雪山过草地,吃尽了各种艰难困苦;延安时期,他住在两间窑洞,所有的财物是一卷铺盖、一顶蚊帐和几件衣物;建国以后,他依然生活简朴,饮食只要求粗茶淡饭,睡衣上竟有73块补丁;困难时期,他主动地节衣缩食,与全国人民同甘共苦。
  1944年,毛主席写下了著名的篇章《为人民服务》。他缔造了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一支把人民利益置于最高地位的军队和一种由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机构。他把自己当作人民的勤务员,用一生履行着&为人民服务&的诺言。他曾对人说:&我死后把我火化,骨灰撒到长江里喂鱼。你就对鱼说:鱼儿呀,毛主席给你们赔不是来了,他生前吃了你们,现在你们吃他吧,你们吃肥了好去为人民服务。&
  1949年,在开国大典上,毛主席动情地高喊:&人民万岁!& 他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相信人民,依靠人民,把人民当作真正的英雄。他相信人民拥有惊人的英勇、超人的耐力、伟大的技巧和无比的坚决。他领导革命的历程就是全心全意依靠人民群众的历程。他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八、发表时机。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采取了&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一方面调兵遣将积极备战,另一方面又三次邀请毛主席去谈判。那是地地到到的鸿门宴,但是,为了谋求和平,毛主席不顾个人安危,决定深入虎穴。日,毛主席前往重庆,与老蒋展开另一种交锋,却也给革命进程增加了巨大的变数,令人惊出一身冷汗。
  幸而,蒋介石并没有认清毛主席。在蒋介石看来,五次围剿,他是手下的败将;红军长征,他是无奈的流寇;西安事变,他是幸运的难民;抗日战争,他是小小的配角;重庆谈判,他已是秋后的蚂蚱。所以,蒋介石发难:&中国不能有两个太阳!&运用暗喻,表达了誓死剿共的决心。毛主席笑答:&两个太阳应该由人民选择一个!&巧妙双关,要和,可以&全民选举&;要打,自有&人民战争&。
  然而,毛主席早已看穿了蒋介石。在文艺界的一次聚会上,有人问:&假如谈判失败,国共全面开战,毛先生有没有信心战胜蒋先生?&毛主席幽默地说:&蒋先生的&蒋&字,是将军的&将&头上加一棵草,他不过是一个草头将军而已。我的毛字可不是毛手毛脚的&毛&字,而是一个反手,意思就是,代表大多数中国人民利益的共产党,要战胜代表少数人利益的国民党,是易如反掌。&
  毛主席离开重庆后不久,《沁园春&雪》发表,在文艺界掀起了一场空前热烈的讨沦。虽然老蒋一辈子都没读懂这首词,但也足够令他火冒三丈、寝食难安。词中那种胜利姿态分明是在告诉蒋介石:蒋家王朝必然灭亡!这恰似一招回马枪,深深刺中了老蒋的心脏,也以一种奇特的方式为重庆谈判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九、前后呼应。
  当然,这首词也绝非是孤立的,它与毛主席的许多著作相关联和印证。在陕北的日子,是他一生中少有的环境安定而又精力旺盛的时期。他开始更深入地研读马列书籍,并与革命实践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毛泽东思想&。他的关于军事、政治、哲学的最主要论著都出自这一时期。而其思想成型的最明显标志和证据正是这首词。
  1925年10月,他正在苦苦寻求救国之路,写下了《沁园春&长沙》,发出了&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疑问。1936年2月,他才终于找到了光明大道,写下了《沁园春&雪》,给出了&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答案。两首词词牌相同,结构相似,主旨相连,一问一答,遥相呼应,妙趣横生。正是十年求索,十年攀登,十年磨一剑,难怪如此华美,如此壮阔,如此地锋锐!
  1935年12月,他写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点明日本帝国主义正准备吞并全中国,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论证了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可能性和必要性。1936年7月,他告诉美国记者斯诺:&蒋介石总有一天要面临选择,要么抗日,要么被部下打倒。来自他的将领和抗日群众的压力越来越大。他做出决定的时间不远了。&仅仅5个月后,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促成了国共再次合作。
  1936年12月,他写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深入系统地阐述了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人民战争的思想和战略方面的诸问题。指出人民军队能够发展壮大并战胜敌人,以及战争的持久性和艰苦性。1938年5月,他写了《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和《论持久战》。揭示了抗日战争发展的基本规律,把抗日战争分成防御、相持、反攻三个阶段。阐明了抗日战争作战的形式,主要是运动战,其次是游击战。
  这是真正的指点江山,这是真正的激扬文字,这是真正的神来之笔。这是诗中极品,只能梦寻偶得,绝非刻意雕琢;这是千古绝唱,源于灵感喷发,可遇而不可求。试问中华诗词的巅峰在哪里?李白的《将进酒》可比作昆仑,苏轼的《水调歌头》可喻为太行,而《沁园春&雪》就是当之无愧的珠穆朗玛!
  它让我们领略了一种绝美。上阕以排山倒海的气势,描绘了一幅辽阔的北国雪景图,更隐喻了波澜壮阔的革命全景。下阕以改天换地的豪情,展开了一幅壮丽的中华历史长卷,更暗含了建设国家的全盘大计。纵横几万里,上下数千年,时空交织而又浑然一体。艺术上足以令人神醉,情感上抒发拳拳至爱,军事上吹响胜利号角,政治上评说文武之道。
  它给我们指引了一个方向。战争是为了和平,和平是为了建设,建设是为了富强。国家的强盛离不开稳固的国防和勤劳的建设。我们不正是走在这样的康庄大道上吗?我们军事强大而不搞侵略扩张,我们专心建设因而经济腾飞。英雄豪杰和风流人物不仅出现在战火四起的动荡年代,更会出现在如火如荼的建设时期。
  它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伟人。具备了伟大的心灵才能写出伟大的作品。诗人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的胸襟、情怀、兵法和斗志注入了诗中,才成就了这不朽佳作。它彰显了诗人精神世界深层中一些寻常难见难及之处,让我们领略到他超凡的智慧、过人的胆识,感受到他对中华民族的坚定信心、对祖国母亲的无限忠诚。
  它使我们认清了一个民族。我们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壮丽的山河、英雄的儿女!它所蕴含的正是五千年文明粹炼的精华,正是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财富。它最能代表中华民族,它与整个民族的命运相契合,它是中华民族发出的时代最强音。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本能地喜欢上它,被它点燃心中永不熄灭的圣火。
  我怀着深深的敬意诵读这首诗词,渐渐攀上情感的巅峰;我怀着深深的敬意接受这份财富,庆幸生在伟大的中国;我怀着深深的敬意写下这篇文章,含泪追忆领袖的风采。斯人已逝,却给我们留下了永远的珍宝和永远的怀念。我不说他是完人,但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我不说他能永生,但他已融入中华民族的灵魂!
  【有关资料】
  一、《沁园春&雪》注解摘选
  1.《沁园春&雪》的写作和发表
  本词作于1936年2月初,当时毛泽东同志在陕西清涧袁家沟,正准备亲率红一方面军(1935年11月,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与红十五军团会师后,恢复此番号)渡黄河东征,开赴河北抗日前线。毛泽东同志日致柳亚子先生书中说:&初到陕北看见大雪时,填过一首词。&即谓此阕。日又批注道:&雪,反封建主义,批判二千年封建主义的一个反动侧面。文采、风骚、大雕,只能如是,须知这是写诗啊!难道可以谩骂这一些人们吗?别的解释是错的。末三句,是指无产阶级。&本篇首次正式公开发表于《诗刊》1957年1月号。1945年10月,毛泽东同志在重庆曾手书此词赠柳亚子先生,11月4日,重庆《新民报》晚刊据传抄件刊出。其后,一些报纸相继转载。但多有讹误,不足为据。日,《文汇报》附刊曾将毛泽东同志赠柳的墨迹制版刊出。
  选自《毛泽东诗词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沁园春,词牌名。
  (钟振振)
  这首词是1936年2月作者在陕西清涧指挥红军准备渡河东征时写的。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毛泽东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应柳亚子要求,亲笔书写了这首咏雪词赠他。作者回到延安后,重庆《新华日报》发表了柳亚子的和词。和词的小序写道&次韵和毛润之咏雪之作不尽依原题意也&。原作因而被爱好者传抄,不久即先后被重庆的两家报纸发表。一时轰动山城。
  (萧永义)
  2.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山跟山绵延起伏,被雪掩盖着,登高望去像银白色的蛇在舞动。原,指陕西和山西一带的山丘,高而上平,盖着雪,在高处望去,像白蜡色的象群在奔跑着。
  (周振甫)
  谓披冰戴雪的蜿蜒群山,犹如银色的长蛇在腾舞。
  谓冰封雪裹的巍巍高原,好似蜡制的大象在奔驰。
  (臧克家)
  登高望远,山和原跟天相接,所以有跟天公比高的感觉。
  雪后的山呈银白色,山峦绵延起伏,登高望去,像银白色的蛇在舞动。在陕西和山西一带的高原上,盖着雪的丘陵,在高处望去,像白蜡色的象群在奔跑着。山跟丘陵都是静止的,由于诗人站在高处,看得远,看到山势和丘陵的绵延起伏,视线跟着绵延起伏的山势和丘陵奔跑,因而产生驰和舞的感觉。登高望远,一直望到山跟天相接,丘陵跟天相接,这就感到山和丘陵在跟天比高低了。蜡象,毛主席的手稿上作&腊象&,后来改作&蜡象&。腊象是真腊象,古真腊即今柬埔寨,那里产象。蜡象是白色的象,指雪白。把腊象改做蜡象,可能是为了更通俗。
  (周振甫)
  3.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看这些山岭白皑皑挺然耸立的气概,像要和上天比一比高低似的。这是在雪天里呢,等到天晴了吧:红红的阳光照耀着白白的雪色,就像一身红装,被素白裹着,映照之下,那才妍丽呢!
  (臧克家)
  红装本指妇女盛妆。古乐府&当户理红妆&。
  这里是说太阳的红光。素裹本指穿着素色的丝绢。这里是说白雪包裹着大地。&红装素裹&指红日和白雪上下交相辉映的艳丽景色。
  (张华)
  4.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祖国的河山这么美好,难怪引得古今许多英雄人物为之倾倒,争着为它的统一和强大而奋斗。
  (臧克家)
  祖国的山河是这样的美,使得无数英雄争着向它倾心。&多娇&承&分外妖娆&说的,也包括着北国风光的雄伟说的。&折腰&,倾倒。稍异于《晋书&陶潜列传》称他&不能为五斗米折腰&。这里写出英雄人物对祖国山河怀着倾倒的心情。
  (周振甫)
  5.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像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等等这样一些在历史上显赫一时的英杰,都是才雄武威,完成了统一的大业或凭着武力使远近慑服,但可惜他们都是文采不足,稍欠风雅,对于人民的疾苦和要求,也是少宽厚仁慈相体察的心肠。
  (臧克家)
  略输文采,才华稍差一些。文采,本指辞采、才华。这时就秦皇、汉武说,兼有文治的意味。文治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成就。
  (张华)
  风:本指《诗经》中的十五国风,即当时的民歌;骚:本指屈原的代表作《离骚》。风骚,历来用为文学作品的代称。这里指文学才华,也含有文治的意味。
  文采本指文学才华;风骚,本于《诗经》的《国风》和《楚辞》的《离骚》,都是诗歌,本来也指文学才华。这里用文学才华来概括广义的文化,包括政治、思想、文化在内。从秦皇汉武到唐宗宋祖,都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虽然成为历史上肯定的英雄人物,但是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他们远远不能与今天的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相比。
  (周振甫)
  6.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天骄,&天之骄子&的略语。汉朝人称北方的匈奴为天之骄子,意思是说匈奴为天所骄纵宠爱,故能如此强盛。《汉书》卷九十四《匈奴传》:&胡者,天之骄子也。&胡,指匈奴。以后相承指与汉族相对抗的外族为天骄。
  (张华)
  《史记》卷一九《李将军列传》:&果匈奴射雕者也。&《北齐书》卷一九《斛律光列传》载光尝从高澄校猎,&见一大鸟,云表飞,光引弓射之,正中其颈。此鸟形如车轮,旋转而下,至地乃大陆也&。大雕,即&大&,鹰科猛禽,惟善射者方能射之。以上七句谓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等都不愧为中国历史上的英雄,可惜前四者武功有余,文才不足,成吉思汗则更是能武而不能文。按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三人皆有诗歌传世,但并不以此名世。
  (钟振振)
  7.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上面提到的这些英雄人物,全随着时代过去了,对着祖国的大好河山,在革命潮流的冲击之下,看文采风流的革命领袖人物,看今天革命的英雄们,为了祖国的统一与繁荣,为了人民的幸福和希望,大显才智和身手吧。
  (臧克家)
  数:点算。风流人物:见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风流,本义是指风的流动,比喻影响大。风流人物,指对一时代有极大影响的人物。这里是说,历史上的人物都已过去,要讲到在历史上有极大影响的人物,还得看今朝的,这是对无产阶级英雄人物的赞美。
  (周振甫)
  &风流人物&指举止潇洒、富有才华杰出的人物;又指对一个时代有极大影响的英雄人物。
  (李子建)
  (摘编自《毛泽东诗词大辞典》,中国妇女出版社1993年版)
  二、毛泽东诗词(雷洪业)
  至70年代末期,已发表的毛泽东诗词共43首。其中,诗14首,词29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创作的24首,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创作的19首。创作时间最早的是《贺新郎》(1923),创作时间最晚的是《念奴娇&鸟儿问答》(1965)。&&1979年以后,在同时代人的一些回忆文章中,还披露了他的另外一些诗篇。
  毛泽东诗词题材多样,大都与革命或建设事业密切相关,表现无产阶级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等主题。它充分展示了作者丰富的,特别是豪放雄浑的思想情感,真切反映了中国革命和建设各个阶段的动人风貌。毛泽东诗词对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两种创作方法都有很成功的运用。
  毛泽东具有很高的中国古典文学修养,长于推陈出新,古为今用。他善于大胆运用传统题材写出新的诗意,善于灵活运用典故、神话和寓言,善于创造性地点化前人的诗句和歌谣,善于批判地继承传统诗词的表现形式。他能根据作品的内容选择最恰当的诗体词调,对诗词格律运用自如;有时严格按古代韵书规定押韵,有时为更好地表现内容,并不拘泥。毛泽东诗词以对传统诗词形式的巧妙继承和革新,颇为完美地表现了丰富而又崭新的内容。
  毛泽东诗词成功地运用了赋比兴等手法,具有神采飞扬的生动形象和景、情、理有机统一的深广意境。与主要表现作者的情操和抱负相一致,它所刻画的形象中,千里冰封的雪原、极目万里的长江、横空出世的昆仑、绵亘遥远的长城等,具雄伟壮阔特征的景象比较多。它描绘的有着这类景象的意境,以画面而言,往往广袤无垠、高大深邃;以情思而言,往往淳厚精警,气势磅礴。中国共产党在建党、建军、统一战线等许多方面的波澜壮阔的斗争,及其优良的传统和作风;毛泽东本人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所体验出的人生哲理,在这些意境中得到形象化的体现。
  毛泽东诗词影响深远。《西江月&井冈山》《七律&长征》,随《西行漫记》一书遍传世界各国。代表作《沁园春&雪》1945年在重庆发表后,为全国文化界所瞩目,有10多种报刊发表了步韵唱和之作。当时的《新民报》晚刊编者附注,说它&风调独绝,文情并茂,而气魄之大乃不可及&。1957年,《诗刊》创刊号集中发表毛泽东诗词18首之后,引起了文艺界和广大读者的强烈兴趣,国内有许多报刊开展了对毛泽东诗词的讨论。他的诗词及有关文学主张一起,对中国社会主义文学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从50年代以来,其诗词曾经以不同形式多次出版。其中有《毛主席诗词十八首讲解》(臧克家讲解、周振甫注释,1957),《毛主席诗词》(收37首,1963),《毛主席诗词》(收39首,1966)。其诗词还先后被译成英、俄、法、德、日、印度、希腊等几十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字。
  (选自《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略有删节)
  三、&雪&的丰富喻义与&自注&的&画地为牢&──毛泽东《沁园春&雪》新解(姜耕玉)
  毛泽东作为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其诗词中大都写及历史与战争,《沁园春&雪》可谓写得最为出色的一首。它既不像有些篇什直抒胸臆,也不是一般地运用中国诗歌传统的比兴手法,而是&比&&赋&得体,善于将&赋&的陈述方式融于&比&之中,从而形成了比较雄浑的词风与宽阔深厚的境界。
  作者立意,诚然直接影响作品涵义的构成,但作品的意蕴越出乃至违反作者的意旨,也已成了文学史上常有的现象。这是由&形象大于思想&的艺术规律所致。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似乎也接近这类现象。历来诗词咏雪的很多。&雪&,是富有诗意的自然景物,不少诗人对&雪&都成功地作了新的发掘。毛泽东这首词因&初到陕北看见大雪时&而起兴。日,毛泽东又作过批注:&雪:反封建主义,批判二千年封建主义的一个反动侧面。文采、风骚、大雕,只能如是,须知这是写诗啊!难道可以谩骂这一些人们吗?别的解释是错的。末三句,是指无产阶级。&这段&批注&可能带有当时日渐滋长的极左思想的印记,但也从某种程度上透露出作者的立意。毛泽东断定&别的解释是错误的&,大有&一言堂&之意,明显与古人所云&诗无达诂&相悖。而不少毛泽东诗词鉴赏版本都沿袭毛泽东&批注&的解释,不知是不了解艺术规律,还是受着&两个凡是&的影响?毛泽东的自注(批注)可以作为理解他的词作的参照,但不应该成为诠释作品的唯一依据,那样做只能画地为牢。何况,30年代的毛泽东与五六十年代的毛泽东的思想状态很不一样。再何况,毛泽东还在提醒人们&须知这是写诗啊&。他拥有诗家的真实情怀与个性、才华,特别是这首词的起兴得心应手,合乎形象思维的规律,作者真正投入创作状态,往往就不受主观意志的限制,因而取得了这首词创作的成功,也使我们获得意外的惊喜。
  词分上下片。上片因雪起兴,借雪景抒写情怀。起笔不凡,&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不先写&雪&字,而首推&北国风光&,不仅突出了诗人对北方雪景的感受印象,而且造境独到优雅,可以冠结全篇。接着是对雪景的大笔铺陈,&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大雪覆盖了一切,黄河也失去了滔滔流动貌,无边无际的茫茫雪景。这里&惟余莽莽&&顿失滔滔&,十分准确、传神,凸现了北方雪景的深度。&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可谓静中写动,披满白雪、连绵起伏的群山,像银蛇舞动,而白雪皑皑的高原丘陵地带,像蜡白色的象群在奔兀。群山高原与低垂的冬雪云天相连成一片,因而作者信手拈来&欲与天公试比高&之句。&银蛇&&蜡象&两个生动比喻,一下子赋予雪境以生命感,且有动中见静的艺术效果。这就&水到渠成&地引出&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多么自然巧妙的联想,使雪境发生阴晴之间的转化,一个&红装素裹&的美人的象征,初步形成这首词的意境。下片首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可谓承上启下,将全词连接得天衣无缝。&江山&这一双关语词,与上片中的&长城&&大河&相融合,具有画龙点睛之意,&江山如此多娇&,可以理解为这首词的基本构架。作为政治家的词人,对&北国风光&的抒怀,最终还是对江山社稷的关怀。1935年末,毛泽东领导中央红军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到达陕北,中国革命有了新的转机。毛泽东怀着拯救中华民族、创建新中国的政治抱负和雄才大略,必然会在这首词中曲折地反映出来,并且不同凡响。古往今来,无数英雄豪杰为江山社稷奔走操劳。词中列举了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等,作者以&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只识弯弓射大雕&一一作了贬谪,从而烘托出不同于封建社会的&无产阶级革命&。&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成为六七十年代称誉&无产阶级英雄人物&的绝句。
  实际上,作者所说&雪:反封建主义,批判二千年封建主义的一个反动侧面&,只能从下片中理解,而在上片无论如何也看不出来。窃以为,下片过于明朗的用典和陈述,造成了这首词的美中不足,虽然这种用典和陈述融入了上片形成的雪的境界中。我更赞赏上片从对雪的象征中表现出的&欲与天公试比高&的革命精神和情操。从全词看,&雪&的喻义、&雪&的意境,指向美好的风光或事物,既有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颂扬,也有为守护&江山&而奋斗的雄伟气魄和壮阔情怀的抒发。词中对有赫赫功业的封建皇帝的褒贬,仅仅表现了傲视群雄的气概,并未构成&批判二千年封建主义的一个反动侧面&。
  这首词突出体现了毛泽东词风的雄健、大气。作为领袖毛泽东的博大的胸襟和抱负,与广阔雄奇的北国雪景发生同构,作者目接&千里&&万里&,&欲与天公试比高&;视通几千年,指点江山主沉浮。充分展示了雄阔豪放、气势磅礴的风格。
  全词用字遣词,设喻用典,明快有力,挥洒自如,辞义畅达,一泻千里。毛泽东讲究词章格律,但又不刻意追求。全词合律入韵,似无意而为之。虽属旧体却给人以面貌一新之感。不单是从词境中表达出的新的精神世界,而首先是意象表达系统的词语,鲜活生动,凝练通俗,易诵易唱易记。
  (选自《名作欣赏》2001年第3期)
------分隔线----------------------------
是由收集整理的。本篇的版权属于我们的伟大领袖,政治家,军事家,导师,诗人——同志,为了宣扬——的风采,继承——的意志,将会收集整理更多更全的,,,。
------分隔线----------------------------
欣赏了:的读者,同时也正在欣赏以下
------分隔线----------------------------
毛泽东诗词随机展示
毛泽东诗词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网络兼职是真的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