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国家夫人是不是将赵卉洲作为极品御用闲人设计师啦?

下次自动登录
其它账号登录:
|||||||||||||||||||||||||
&&&&>> &正文
赵卉洲:为第一夫人设计服装 正为中国设计寻找新出路
作者:佚名&&&
中金在线微博微信
扫描二维码
中金在线微信
  本刊记者|王丹丹 罗建川 摄影|王攀
  要成熟品牌来带。在她看来,“时尚”在大多数中国人眼里不应该只是形容词,而应该像在米兰一样,把“时尚”当作一个名词。
  赵卉洲是一个白手起家的创业者。作为中国本土设计师、设计品牌艺之卉的掌门人,她天天跑布料集市,在中国女装领域里打拼了17年。但对她来说,为2014年APEC峰会首脑夫人团进行服装设计,仍然是一场难度系数极高的比拼。
  这届APEC峰会与会领导人的服装由几位服装设计师共同操刀完成,赵卉洲主要负责领导人夫人的与会服装。不同于给自己品牌的服装做设计,为领导人设计服装最主要的难题是全程见不到这21位参会的第一夫人,连尺码都只能靠看照片推测,做出既适合所有人还要有东道主特色的服饰并非易事。
  最后的结果是令人满意的,会服亮相后,习近平主席评价服装平易近人,贴近生活,串门也能穿。民间市场也表现出了兴趣——不到24小时,淘宝上已经有同款上线。赵卉洲回忆说,那段时间她非常紧张,因为这不仅是一个设计师搞创作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
  这场历时一年的设计创作历程让赵卉洲感觉像打了一场硬仗:以设计师为排头兵,以包括布料、剪裁等整个服装产业链做支撑,最后才能拿出作品,这不是一个有好创意的设计师能独立完成的。
  作为1970年代出生的中国学院派设计师,为第一夫人设计服装的过程让赵卉洲对自己的设计生涯重新审视:赵卉洲那一代科班出身的设计师大多没有继续从事设计行业了,依然留在服装设计行业的,已经算得上行业翘楚,对整个产业非常熟悉且深度耕耘。但赵卉洲开始意识到,他们求学的年代很少有机会去那些时尚发源地深造,很少能放眼去看看外面。而如今一切产业都在向全球化迈进,服装行业不应固步自封。
  APEC峰会结束后,赵卉洲决定去时尚之都米兰寻找中国设计未来的发展方向。她逐渐把自己的独立品牌工作转交给丈夫,自己前往米兰理工大学学习时尚管理专业。
  在米兰,最震撼她的是时装周。她感觉米兰打造时装周的维度非常丰富,比如国内人们可能只关注以品牌为核心的发布秀,但实际上还会有众多跨界的活动同期举行,如服装与艺术品相结合的展览、品牌订货、推广、社交活动等。
  这些参展品牌和独立设计师会借着时装周的气候办自己的Showroom,为来自全球的时尚买手提供选择。品牌门店里则举办让消费者兴奋的时尚之夜,从VIP到普通客户都有不同形式和规模的互动设计,从发布到线下营销都是高度联动的。这一切能让T台上的风尚迅速变成米兰乃至意大利的重要收入。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年轻设计师们已经不再仅限于设计服装,他们对于文化、生活甚至政治的表达正在将设计领域的维度拉大。
  而尽管中国人对本土设计师充满自信,但是中国时装行业的从业者和西方同行有本质上的差别。在由泰晤士与赫德森出版公司(Thames & Hudson)发行的《时尚中国》一书中,伦敦时装策展人杰玛·威廉姆斯提出了一个观点,她认为西方的时装产业多半由设计者牵头,而中国则对制造环节非常重视。
  这种行业现象导致的后果是,西方设计品牌更注重品牌文化,而中国品牌则擅长使用巨大的库存与产品数量抢占市场——看起来非常繁华,但是本质上翻来覆去就是那几件。
  缺乏品牌生态是当前中国时装品牌的短板。赵卉洲感慨说,意大利时装周发布的品牌新款几乎刚结束就会立即出现在米兰街头。“时尚”在大多数中国人眼里只是形容词,但在米兰却是一个名词,而且是一个庞大产业链的核心,用国人更熟悉的词语来形容就是“一个庞大而完整的商业闭环”。
  这也是为什么尽管中国在奢侈品市场上相当重要,本土设计师也在发展,但是在西方具有知名度的中国设计师却寥寥无几的原因。成熟的品牌已经形成了市场效应,并不需要通过发展品牌文化来扩大影响度,而年轻的中国设计师虽然更有态度,但是缺乏资源导致了狭窄的发展空间。
  赵卉洲把现在的中国设计师归类为“留洋派”与“东方派”,一边是极力追崇并模仿西方,一边是只做所谓东方元素。在她看来,打造“中国设计”有两个关键的因素,第一类设计师要明白自己的价值在于解决问题,第二种设计师背后的产业链应该有整体的创新升级。只有中国自己的设计,才可以带动中国时尚产业的发展。
  现在,赵卉洲尝试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建立一个以服装为核心的周边时尚生态。为了像米兰时装周一样让产品从设计到发布、传播集中发力,她在深圳筹建了一个50000平方米的创意产业园,里面还包含了艺之卉时尚博物馆、一个可供举办各种发布会的秀场。而深圳也已成为中国重要的服装设计制造与出口基地,2014年,深圳服装产业产值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但是深圳在时装文化、创意上却远远比不上北京、上海的独立设计师。
  在赵卉洲看来,一个优秀的中国设计师不仅仅要懂得国际艺术,更要懂得中国语言与国际语言的嫁接以及互通,其中品牌和灵魂至关重要,包括自有的文化和故事,而不是简单的模仿。
  她不希望做一个小众的独立品牌,而是想不断寻找和消费者最贴近的对话方式——六七年前是在影视剧里植入,如今她更喜欢用视频和微电影进行传播,她可以很熟练地制作出一段发布会的弹幕视频。但凡能想到的领域她都想跨过去试试,让“中国设计”有更多机会。赵卉洲是一个白手起家的创业者。作为中国本土设计师、设计品牌艺之卉的掌门人,她天天跑布料集市,在中国女装领域里打拼了17年。但对她来说,为2014年APEC峰会首脑夫人团进行服装设计,仍然是一场难度系数极高的比拼。
  这届APEC峰会与会领导人的服装由几位服装设计师共同操刀完成,赵卉洲主要负责领导人夫人的与会服装。不同于给自己品牌的服装做设计,为领导人设计服装最主要的难题是全程见不到这21位参会的第一夫人,连尺码都只能靠看照片推测,做出既适合所有人还要有东道主特色的服饰并非易事。
  最后的结果是令人满意的,会服亮相后,习近平主席评价服装平易近人,贴近生活,串门也能穿。民间市场也表现出了兴趣——不到24小时,淘宝上已经有同款上线。赵卉洲回忆说,那段时间她非常紧张,因为这不仅是一个设计师搞创作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
  这场历时一年的设计创作历程让赵卉洲感觉像打了一场硬仗:以设计师为排头兵,以包括布料、剪裁等整个服装产业链做支撑,最后才能拿出作品,这不是一个有好创意的设计师能独立完成的。
  作为1970年代出生的中国学院派设计师,为第一夫人设计服装的过程让赵卉洲对自己的设计生涯重新审视:赵卉洲那一代科班出身的设计师大多没有继续从事设计行业了,依然留在服装设计行业的,已经算得上行业翘楚,对整个产业非常熟悉且深度耕耘。但赵卉洲开始意识到,他们求学的年代很少有机会去那些时尚发源地深造,很少能放眼去看看外面。而如今一切产业都在向全球化迈进,服装行业不应固步自封。
  APEC峰会结束后,赵卉洲决定去时尚之都米兰寻找中国设计未来的发展方向。她逐渐把自己的独立品牌工作转交给丈夫,自己前往米兰理工大学学习时尚管理专业。
  在米兰,最震撼她的是时装周。她感觉米兰打造时装周的维度非常丰富,比如国内人们可能只关注以品牌为核心的发布秀,但实际上还会有众多跨界的活动同期举行,如服装与艺术品相结合的展览、品牌订货、推广、社交活动等。
  这些参展品牌和独立设计师会借着时装周的气候办自己的Showroom,为来自全球的时尚买手提供选择。品牌门店里则举办让消费者兴奋的时尚之夜,从VIP到普通客户都有不同形式和规模的互动设计,从发布到线下营销都是高度联动的。这一切能让T台上的风尚迅速变成米兰乃至意大利的重要收入。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年轻设计师们已经不再仅限于设计服装,他们对于文化、生活甚至政治的表达正在将设计领域的维度拉大。
  而尽管中国人对本土设计师充满自信,但是中国时装行业的从业者和西方同行有本质上的差别。在由泰晤士与赫德森出版公司(Thames & Hudson)发行的《时尚中国》一书中,伦敦时装策展人杰玛·威廉姆斯提出了一个观点,她认为西方的时装产业多半由设计者牵头,而中国则对制造环节非常重视。
  这种行业现象导致的后果是,西方设计品牌更注重品牌文化,而中国品牌则擅长使用巨大的库存与产品数量抢占市场——看起来非常繁华,但是本质上翻来覆去就是那几件。
  缺乏品牌生态是当前中国时装品牌的短板。赵卉洲感慨说,意大利时装周发布的品牌新款几乎刚结束就会立即出现在米兰街头。“时尚”在大多数中国人眼里只是形容词,但在米兰却是一个名词,而且是一个庞大产业链的核心,用国人更熟悉的词语来形容就是“一个庞大而完整的商业闭环”。
  这也是为什么尽管中国在奢侈品市场上相当重要,本土设计师也在发展,但是在西方具有知名度的中国设计师却寥寥无几的原因。成熟的品牌已经形成了市场效应,并不需要通过发展品牌文化来扩大影响度,而年轻的中国设计师虽然更有态度,但是缺乏资源导致了狭窄的发展空间。
  赵卉洲把现在的中国设计师归类为“留洋派”与“东方派”,一边是极力追崇并模仿西方,一边是只做所谓东方元素。在她看来,打造“中国设计”有两个关键的因素,第一类设计师要明白自己的价值在于解决问题,第二种设计师背后的产业链应该有整体的创新升级。只有中国自己的设计,才可以带动中国时尚产业的发展。
  现在,赵卉洲尝试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建立一个以服装为核心的周边时尚生态。为了像米兰时装周一样让产品从设计到发布、传播集中发力,她在深圳筹建了一个50000平方米的创意产业园,里面还包含了艺之卉时尚博物馆、一个可供举办各种发布会的秀场。而深圳也已成为中国重要的服装设计制造与出口基地,2014年,深圳服装产业产值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但是深圳在时装文化、创意上却远远比不上北京、上海的独立设计师。
  在赵卉洲看来,一个优秀的中国设计师不仅仅要懂得国际艺术,更要懂得中国语言与国际语言的嫁接以及互通,其中品牌和灵魂至关重要,包括自有的文化和故事,而不是简单的模仿。
  她不希望做一个小众的独立品牌,而是想不断寻找和消费者最贴近的对话方式——六七年前是在影视剧里植入,如今她更喜欢用视频和微电影进行传播,她可以很熟练地制作出一段发布会的弹幕视频。但凡能想到的领域她都想跨过去试试,让“中国设计”有更多机会。
责任编辑:cnfol001
注意!!!大盘走势暴露主力玄机?这些股票的买入机会来了!资深分析师教你如何操盘,精选个股,为您提供最有实战价值的股票资讯,还在等什么?关注天信投资微信号,为您深度解读大盘波动幕后玄机。
微信关注方法:1.扫描左侧二维码;2.搜索"天信投资"(TXTZ1996)关注天信投资微信。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
微信扫描二维码,体验微行情服务,速查股票、利率、贵金属行情&&&&&&&&&&&&&&&&&&&&&&&&&&&&&&&&&&&&&&&&&&&&&&&&&&&&&&&&&&&&&&&0
  赵卉洲是一个白手起家的创业者。作为中国本土设计师、设计品牌艺之卉的掌门人,她天天跑布料集市,在中国女装领域里打拼了17年。但对她来说,为2014年APEC峰会首脑夫人团进行服装设计,仍然是一场难度系数极高的比拼。
  这届APEC峰会与会领导人的服装由几位服装设计师共同操刀完成,赵卉洲主要负责领导人夫人的与会服装。不同于给自己品牌的服装做设计,为领导人设计服装最主要的难题是全程见不到这21位参会的第一夫人,连尺码都只能靠看照片推测,做出既适合所有人还要有东道主特色的服饰并非易事。
  最后的结果是令人满意的,会服亮相后,习近平主席评价服装平易近人,贴近生活,串门也能穿。民间市场也表现出了兴趣——不到24小时,淘宝上已经有同款上线。赵卉洲回忆说,那段时间她非常紧张,因为这不仅是一个设计师搞创作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
  这场历时一年的设计创作历程让赵卉洲感觉像打了一场硬仗:以设计师为排头兵,以包括布料、剪裁等整个服装产业链做支撑,最后才能拿出作品,这不是一个有好创意的设计师能独立完成的。
  作为1970年代出生的中国学院派设计师,为第一夫人设计服装的过程让赵卉洲对自己的设计生涯重新审视:赵卉洲那一代科班出身的设计师大多没有继续从事设计行业了,依然留在服装设计行业的,已经算得上行业翘楚,对整个产业非常熟悉且深度耕耘。但赵卉洲开始意识到,他们求学的年代很少有机会去那些时尚发源地深造,很少能放眼去看看外面。而如今一切产业都在向全球化迈进,服装行业不应固步自封。
  APEC峰会结束后,赵卉洲决定去时尚之都米兰寻找中国设计未来的发展方向。她逐渐把自己的独立品牌工作转交给丈夫,自己前往米兰理工大学学习时尚管理专业。
  在米兰,最震撼她的是时装周。她感觉米兰打造时装周的维度非常丰富,比如国内人们可能只关注以品牌为核心的发布秀,但实际上还会有众多跨界的活动同期举行,如服装与艺术品相结合的展览、品牌订货、推广、社交活动等。
  这些参展品牌和独立设计师会借着时装周的气候办自己的Showroom,为来自全球的时尚买手提供选择。品牌门店里则举办让消费者兴奋的时尚之夜,从VIP到普通客户都有不同形式和规模的互动设计,从发布到线下营销都是高度联动的。这一切能让T台上的风尚迅速变成米兰乃至意大利的重要收入。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年轻设计师们已经不再仅限于设计服装,他们对于文化、生活甚至政治的表达正在将设计领域的维度拉大。
  而尽管中国人对本土设计师充满自信,但是中国时装行业的从业者和西方同行有本质上的差别。在由泰晤士与赫德森出版公司(Thames & Hudson)发行的《时尚中国》一书中,伦敦时装策展人杰玛·威廉姆斯提出了一个观点,她认为西方的时装产业多半由设计者牵头,而中国则对制造环节非常重视。
  这种行业现象导致的后果是,西方设计品牌更注重品牌文化,而中国品牌则擅长使用巨大的库存与产品数量抢占市场——看起来非常繁华,但是本质上翻来覆去就是那几件。
  缺乏品牌生态是当前中国时装品牌的短板。赵卉洲感慨说,意大利时装周发布的品牌新款几乎刚结束就会立即出现在米兰街头。“时尚”在大多数中国人眼里只是形容词,但在米兰却是一个名词,而且是一个庞大产业链的核心,用国人更熟悉的词语来形容就是“一个庞大而完整的商业闭环”。
  这也是为什么尽管中国在奢侈品市场上相当重要,本土设计师也在发展,但是在西方具有知名度的中国设计师却寥寥无几的原因。成熟的品牌已经形成了市场效应,并不需要通过发展品牌文化来扩大影响度,而年轻的中国设计师虽然更有态度,但是缺乏资源导致了狭窄的发展空间。
  赵卉洲把现在的中国设计师归类为“留洋派”与“东方派”,一边是极力追崇并模仿西方,一边是只做所谓东方元素。在她看来,打造“中国设计”有两个关键的因素,第一类设计师要明白自己的价值在于解决问题,第二种设计师背后的产业链应该有整体的创新升级。只有中国自己的设计,才可以带动中国时尚产业的发展。
  现在,赵卉洲尝试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建立一个以服装为核心的周边时尚生态。为了像米兰时装周一样让产品从设计到发布、传播集中发力,她在深圳筹建了一个50000平方米的创意产业园,里面还包含了艺之卉时尚博物馆、一个可供举办各种发布会的秀场。而深圳也已成为中国重要的服装设计制造与出口基地,2014年,深圳服装产业产值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但是深圳在时装文化、创意上却远远比不上北京、上海的独立设计师。
  在赵卉洲看来,一个优秀的中国设计师不仅仅要懂得国际艺术,更要懂得中国语言与国际语言的嫁接以及互通,其中品牌和灵魂至关重要,包括自有的文化和故事,而不是简单的模仿。
  她不希望做一个小众的独立品牌,而是想不断寻找和消费者最贴近的对话方式——六七年前是在影视剧里植入,如今她更喜欢用视频和微电影进行传播,她可以很熟练地制作出一段发布会的弹幕视频。但凡能想到的领域她都想跨过去试试,让“中国设计”有更多机会。(财经天下)
15-06-04·
15-02-02·
14-11-27·
14-10-18·
14-09-20·
14-07-12·
14-06-27·
14-06-25·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29文明上网,理性发声。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作者:叶晓
赵卉洲:2014APEC服装设计师、深圳艺之卉时尚集团的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设计师。
和赵卉洲通话的时候,她正在米兰的高速公路上,身旁是丈夫和两个嬉闹的孩子。过几天就开始在米兰上时尚课程的赵卉洲带着家人一边度春节假期,一边读书学习。
这是她平衡工作和生活的一种方式。上完半个月的课,她还要去找合作的意大利设计师谈工作。
自从 2014 年 11 月在 APEC 会议上给&第一夫人&们设计&新中装&以来,带着&APEC 服装设计师&标签的赵卉洲突然从 18 年的低调创业中走进了大众视野。
作为深圳艺之卉时尚集团的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设计师,赵卉洲每每介绍自己,都只说&&&我是设计师赵卉洲&。她不喜欢被称为企业家,尽管旗下已有HUI 卉、EACHWAY 艺之卉和 SOFA 沙发三大女装品牌,拥有近 300 家连锁店,掌管着数亿元的年销售额,还在深圳龙华大浪有一个近 5 万平方米的艺之卉时尚创意产业园,包括近 1 万平方米的美术馆和时尚博物馆。
拼到最后只剩女汉子
在赵卉洲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幅邓丽君 9 个一模一样经典微笑的波普头像。她喜欢邓丽君、赫本这样的经典女人。她希望员工称呼自己赵小姐,而非赵总。在最近看的一本关于萧红的书里,她找到了共鸣:能够真实表达自我,拥有爱和温暖的力量。
在很多人看来,赵卉洲正接近这样的形象:美丽、优雅、温和。但在她眼中,生活中的自己温和,工作中的自己则更为强势。&我觉得我是独立的。几年前我就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去纽约附近到处跑了。&
2014 年对于赵卉洲来说,简直是启动了&女汉子&模式的一年。这一年的年尾,她收获了汹涌而来的无数光环。
2014 年 11 月 10 日晚,当 21 个经济体的&第一夫人们&穿着东方韵味的&新中装&在北京集体亮相时,作为主创团队核心设计师的赵卉洲充满了激动和喜悦。母亲得知这个消息后,一口气在微信上点了 10 个&赞&,还在网上买了游戏币厮杀了一个多小时以示庆祝。
然而,走到聚光灯下前,从 2013 年 12 月中旬的启动到 2014 年 11 月的亮相,&女汉子&赵卉洲带领团队奋斗了将近 8000 个小时。从 2014 年 3 月 400 多位设计师的第一次方案 PK,最终入围 30 多个,到 4 月的第二次评选,只剩不到 10 个,再到 7 月提交样衣,经过一层层&虐心&的选拔,赵卉洲终于入选为 APEC 第一夫人服饰的设计及样衣制作的核心设计师。
在员工眼里,赵卉洲&平时看上去温柔如水,工作起来却非常拼,忙起来会忘记吃饭&。设计样稿时,因为时间紧张外加心情兴奋,赵卉洲整晚整晚地睡不着觉。对她来说,到最后拼的已经不是设计,而是体力、耐心和信念。有趣的是,在这一年里,赵卉洲组建的艺之卉APEC 团队里只有&女汉子们&坚持到了最后,真汉子们都退出了。
如今,APEC 早已落幕。对于现在的赵卉洲而言,留下的除了热闹的媒体采访和政府的重视,更重要的还有公众对于本土设计师和中国服装文化的重新关注。
&我觉得这是设计师年代的到来&。在她看来,服装同质化越来越严重,企业拼的已经不是规模,而是品牌、创新和文化。2014 年,对于赵卉洲来说,是回归初心的一年。经过两年的调整期,赵卉洲正式从公司具体管理中退下来,交给职业经理人团队打理,自己则全心全意专注设计。&学管理就是学习怎么用人管理,懂得取舍。
时尚博物馆馆长
产品、营销推广、内容经济&&设计出身的赵卉洲读完商业管理 EMBA 后,侃侃而谈着各种商业思维。她从未停止给自己充电。&最难学的就是算账这种课,压力好大。&后来,她又马不停蹄地读了偏爱的人文艺术课程,还跑去米兰学时尚。设计师和企业管理者的双重身份,让赵卉洲穿梭在感性和理性之间。
除此之外,赵卉洲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我是一个很宅的人。&在公司里,待得最多的地方是设计部。对她来说,生活和工作早已分不开。她最大的爱好是在旅行中逛博物馆和美术馆。&走到哪里都会去逛。&只要有空,钟爱古董的丈夫就会拉着赵卉洲去博物馆、艺术馆看展览。最初被丈夫&拖下水&的赵卉洲,曾一度比他还着迷。两人几乎跑遍了全球,只要是美术馆、博物馆,他们都会进去一件艺术品一件艺术品地欣赏,一方面满足收藏爱好,另一方面寻找设计灵感。
他们还去古董市场淘宝。赵卉洲的办公室里,摆放着她从世界各地淘来的老式缝纫机、古董熨斗、木茶几等数百件藏品,过道上也摆满了各式古董收藏。筹备 10 年之久的艺之卉百年时尚博物馆见证了赵卉洲和她丈夫走遍世界的足迹。那里有 2000 多件珍贵藏品,除了和纺织服装有关的缝纫机、烫斗、银饰尺等,还有老式打字机、油灯、摄影机、家居品等和时尚相关的方方面面。
赵卉洲正在走出只属于设计师的世界,开始探索时尚与文化艺术融合的产业升级新模式。2014 年 3 月,近5 万平方米的艺之卉时尚产业园最新落成。7 月,艺之卉新锐美术馆开幕,她也随之多了一个新的身份&&艺之卉新锐美术馆馆长。设计师身份之外的赵卉洲,从贩卖衣服变成了贩卖时尚和文化。联合艺术家和设计师办展览,甚至进军艺术品收藏和鉴定、图书和杂志出版等领域,艺之卉越来越不像一个传统的服装公司。
&人生赢家&赵小姐
(图说:2014年APEC峰会。APEC领导人当天所穿的服装是一系列展示中国人新形象的中式服装,谓之&新中装&。用&海水江崖纹&的设计,赋予21个经济体山水相依,守望相护的寓意。)
第一次见到赵卉洲时,是在中欧 EMBA 的校友分享会上。身材娇小的她背着一个抽绳双肩包开门进来,一双白色跑鞋,黑色的直发,远看像一个女大学生。走近了,看到黑色的指甲油、金色的手镯和别致的大项链。这些隐藏在黑色西装之下的低调细节,表达着一个美女设计师的时尚感。
很难看出来,这是一个已有 10 岁儿子和 5 岁女儿的妈妈。她带着孩子和母亲去看自己的服装发布会。&我女儿说,她以后也想当时尚设计师。&一谈起孩子,赵卉洲的话就明显多了起来。&我最早做设计也是受了我母亲的影响。&
1992 年高考,赵卉洲被湖北美术学院服装设计专业录取,当时弟弟也快考大学了。作为中学美术老师的母亲为了筹学费,向学校申请在校内开了一个裁缝铺。赵卉洲还记得,她第一次去裁缝铺的时候,母亲正在连夜加班赶做衣服。看着她疲惫的背影,赵卉洲的眼泪就止不住掉了下来。后来,她经常去裁缝铺帮母亲忙,也越来越认定,以后要做服装设计师,创立自己的品牌。
大学毕业后,赵卉洲一个人来到深圳闯荡,开始在一家服装店做店员,试图为以后创业积累经验。1997 年年末,赵卉洲结束打工生涯,在深圳注册艺之卉品牌。最初的生意就通过一台传真机开始了。她画好设计图,传真给母亲的裁缝铺,母亲做好衣服后快递发回深圳。
1998 年,赵卉洲正式成立服装公司。随后的十多年,艺之卉进入了快车道。2003 年,赵卉洲斥资 2000 万在福田保税区买下 3000 平方米的写字楼。
一个幸福的家庭、一份喜欢的事业,刚踏进 43 岁的赵卉洲简直就是&人生赢家&。
最近,她尝试为自己的品牌代言,还和女儿一起搭档。在饭桌上,她打开朋友圈,和大家分享孩子的照片,聊起了育儿经。像每一个寻常的母亲一样,她喜欢晒孩子的日常生活。
&我加班的时候,女儿也会陪在我身边,有时候还会说,妈妈我给你倒水喝。&说起这些温情时刻,她有些动容。
&得到这两个孩子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其实是争出来的。&长期疲劳身体不好、年龄偏大,赵卉洲的儿子一出生就是一纸病危通知书,足足在医院住了 3个多月。
&现在想起来还觉得很害怕。&刚说完这句,正在身旁玩耍的儿子不小心打翻了手中的可乐,电话里传来赵卉洲温柔的斥责。
界面JMedia联盟成员订阅分享 评论(0)关于我们&&&&&&&安碧瓯是一家专注于时尚潮流服饰设计是,销售于一体,具备生活品质和关注,体现,高贵,气质,舒适的价值观,引领一种时尚生活方式,以合理的价格提供更高的衣着品味,环保舒适的面料简单大方的款式,细节的含蓄体现,伴随您生活的点滴。该女装品牌在时尚个性一族打造前卫,自信的高贵形象,并展示现代都市女性时尚的生活品味,该女装品牌导入特许经营理念,全力实施科学的加盟拓展计划,大胆创新,实行积极灵活的都元华招商方式,改变服装行业的传统招商模式,加大对合作伙伴的支持,形成长期,稳定,共赢的战略同盟。欢迎来电咨询。&&&&&&&&&&&&&&&&&&&新闻资讯商业机会黄金广告位
赵卉洲:为第一夫人设计服装 正为中国设计寻找新出路
新闻来源:&&发布日期: 10:30
&&&&&&&&  要成熟品牌来带。在她看来,“时尚”在大多数中国人眼里不应该只是形容词,而应该像在米兰一样,把“时尚”当作一个名词。  赵卉洲是一个白手起家的创业者。作为中国本土设计师、设计品牌艺之卉的掌门人,她天天跑布料集市,在中国女装领域里打拼了17年。但对她来说,为2014年APEC峰会首脑夫人团进行服装设计,仍然是一场难度系数极高的比拼。  这届APEC峰会与会领导人的服装由几位服装设计师共同操刀完成,赵卉洲主要负责领导人夫人的与会服装。不同于给自己品牌的服装做设计,为领导人设计服装最主要的难题是全程见不到这21位参会的第一夫人,连尺码都只能靠看照片推测,做出既适合所有人还要有东道主特色的服饰并非易事。  最后的结果是令人满意的,会服亮相后,习近平主席评价服装平易近人,贴近生活,串门也能穿。民间市场也表现出了兴趣??不到24小时,淘宝上已经有同款上线。赵卉洲回忆说,那段时间她非常紧张,因为这不仅是一个设计师搞创作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  这场历时一年的设计创作历程让赵卉洲感觉像打了一场硬仗:以设计师为排头兵,以包括布料、剪裁等整个服装产业链做支撑,最后才能拿出作品,这不是一个有好创意的设计师能独立完成的。  作为1970年代出生的中国学院派设计师,为第一夫人设计服装的过程让赵卉洲对自己的设计生涯重新审视:赵卉洲那一代科班出身的设计师大多没有继续从事设计行业了,依然留在服装设计行业的,已经算得上行业翘楚,对整个产业非常熟悉且深度耕耘。但赵卉洲开始意识到,他们求学的年代很少有机会去那些时尚发源地深造,很少能放眼去看看外面。而如今一切产业都在向全球化迈进,服装行业不应固步自封。  APEC峰会结束后,赵卉洲决定去时尚之都米兰寻找中国设计未来的发展方向。她逐渐把自己的独立品牌工作转交给丈夫,自己前往米兰理工大学学习时尚管理专业。  在米兰,最震撼她的是时装周。她感觉米兰打造时装周的维度非常丰富,比如国内人们可能只关注以品牌为核心的发布秀,但实际上还会有众多跨界的活动同期举行,如服装与艺术品相结合的展览、品牌订货、推广、社交活动等。  这些参展品牌和独立设计师会借着时装周的气候办自己的Showroom,为来自全球的时尚买手提供选择。品牌门店里则举办让消费者兴奋的时尚之夜,从VIP到普通客户都有不同形式和规模的互动设计,从发布到线下营销都是高度联动的。这一切能让T台上的风尚迅速变成米兰乃至意大利的重要收入。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年轻设计师们已经不再仅限于设计服装,他们对于文化、生活甚至政治的表达正在将设计领域的维度拉大。  而尽管中国人对本土设计师充满自信,但是中国时装行业的从业者和西方同行有本质上的差别。在由泰晤士与赫德森出版公司(Thames & Hudson)发行的《时尚中国》一书中,伦敦时装策展人杰玛?威廉姆斯提出了一个观点,她认为西方的时装产业多半由设计者牵头,而中国则对制造环节非常重视。  这种行业现象导致的后果是,西方设计品牌更注重品牌文化,而中国品牌则擅长使用巨大的库存与产品数量抢占市场??看起来非常繁华,但是本质上翻来覆去就是那几件。  缺乏品牌生态是当前中国时装品牌的短板。赵卉洲感慨说,意大利时装周发布的品牌新款几乎刚结束就会立即出现在米兰街头。“时尚”在大多数中国人眼里只是形容词,但在米兰却是一个名词,而且是一个庞大产业链的核心,用国人更熟悉的词语来形容就是“一个庞大而完整的商业闭环”。  这也是为什么尽管中国在奢侈品市场上相当重要,本土设计师也在发展,但是在西方具有知名度的中国设计师却寥寥无几的原因。成熟的品牌已经形成了市场效应,并不需要通过发展品牌文化来扩大影响度,而年轻的中国设计师虽然更有态度,但是缺乏资源导致了狭窄的发展空间。  赵卉洲把现在的中国设计师归类为“留洋派”与“东方派”,一边是极力追崇并模仿西方,一边是只做所谓东方元素。在她看来,打造“中国设计”有两个关键的因素,第一类设计师要明白自己的价值在于解决问题,第二种设计师背后的产业链应该有整体的创新升级。只有中国自己的设计,才可以带动中国时尚产业的发展。  现在,赵卉洲尝试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建立一个以服装为核心的周边时尚生态。为了像米兰时装周一样让产品从设计到发布、传播集中发力,她在深圳筹建了一个50000平方米的创意产业园,里面还包含了艺之卉时尚博物馆、一个可供举办各种发布会的秀场。而深圳也已成为中国重要的服装设计制造与出口基地,2014年,深圳服装产业产值超过2000亿元DCNY>人民币,但是深圳在时装文化、创意上却远远比不上北京、上海的独立设计师。  在赵卉洲看来,一个优秀的中国设计师不仅仅要懂得国际艺术,更要懂得中国语言与国际语言的嫁接以及互通,其中品牌和灵魂至关重要,包括自有的文化和故事,而不是简单的模仿。  她不希望做一个小众的独立品牌,而是想不断寻找和消费者最贴近的对话方式??六七年前是在影视剧里植入,如今她更喜欢用视频和微电影进行传播,她可以很熟练地制作出一段发布会的弹幕视频。但凡能想到的领域她都想跨过去试试,让“中国设计”有更多机会。赵卉洲是一个白手起家的创业者。作为中国本土设计师、设计品牌艺之卉的掌门人,她天天跑布料集市,在中国女装领域里打拼了17年。但对她来说,为2014年APEC峰会首脑夫人团进行服装设计,仍然是一场难度系数极高的比拼。  这届APEC峰会与会领导人的服装由几位服装设计师共同操刀完成,赵卉洲主要负责领导人夫人的与会服装。不同于给自己品牌的服装做设计,为领导人设计服装最主要的难题是全程见不到这21位参会的第一夫人,连尺码都只能靠看照片推测,做出既适合所有人还要有东道主特色的服饰并非易事。  最后的结果是令人满意的,会服亮相后,习近平主席评价服装平易近人,贴近生活,串门也能穿。民间市场也表现出了兴趣??不到24小时,淘宝上已经有同款上线。赵卉洲回忆说,那段时间她非常紧张,因为这不仅是一个设计师搞创作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  这场历时一年的设计创作历程让赵卉洲感觉像打了一场硬仗:以设计师为排头兵,以包括布料、剪裁等整个服装产业链做支撑,最后才能拿出作品,这不是一个有好创意的设计师能独立完成的。  作为1970年代出生的中国学院派设计师,为第一夫人设计服装的过程让赵卉洲对自己的设计生涯重新审视:赵卉洲那一代科班出身的设计师大多没有继续从事设计行业了,依然留在服装设计行业的,已经算得上行业翘楚,对整个产业非常熟悉且深度耕耘。但赵卉洲开始意识到,他们求学的年代很少有机会去那些时尚发源地深造,很少能放眼去看看外面。而如今一切产业都在向全球化迈进,服装行业不应固步自封。  APEC峰会结束后,赵卉洲决定去时尚之都米兰寻找中国设计未来的发展方向。她逐渐把自己的独立品牌工作转交给丈夫,自己前往米兰理工大学学习时尚管理专业。  在米兰,最震撼她的是时装周。她感觉米兰打造时装周的维度非常丰富,比如国内人们可能只关注以品牌为核心的发布秀,但实际上还会有众多跨界的活动同期举行,如服装与艺术品相结合的展览、品牌订货、推广、社交活动等。  这些参展品牌和独立设计师会借着时装周的气候办自己的Showroom,为来自全球的时尚买手提供选择。品牌门店里则举办让消费者兴奋的时尚之夜,从VIP到普通客户都有不同形式和规模的互动设计,从发布到线下营销都是高度联动的。这一切能让T台上的风尚迅速变成米兰乃至意大利的重要收入。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年轻设计师们已经不再仅限于设计服装,他们对于文化、生活甚至政治的表达正在将设计领域的维度拉大。  而尽管中国人对本土设计师充满自信,但是中国时装行业的从业者和西方同行有本质上的差别。在由泰晤士与赫德森出版公司(Thames & Hudson)发行的《时尚中国》一书中,伦敦时装策展人杰玛?威廉姆斯提出了一个观点,她认为西方的时装产业多半由设计者牵头,而中国则对制造环节非常重视。  这种行业现象导致的后果是,西方设计品牌更注重品牌文化,而中国品牌则擅长使用巨大的库存与产品数量抢占市场??看起来非常繁华,但是本质上翻来覆去就是那几件。  缺乏品牌生态是当前中国时装品牌的短板。赵卉洲感慨说,意大利时装周发布的品牌新款几乎刚结束就会立即出现在米兰街头。“时尚”在大多数中国人眼里只是形容词,但在米兰却是一个名词,而且是一个庞大产业链的核心,用国人更熟悉的词语来形容就是“一个庞大而完整的商业闭环”。  这也是为什么尽管中国在奢侈品市场上相当重要,本土设计师也在发展,但是在西方具有知名度的中国设计师却寥寥无几的原因。成熟的品牌已经形成了市场效应,并不需要通过发展品牌文化来扩大影响度,而年轻的中国设计师虽然更有态度,但是缺乏资源导致了狭窄的发展空间。  赵卉洲把现在的中国设计师归类为“留洋派”与“东方派”,一边是极力追崇并模仿西方,一边是只做所谓东方元素。在她看来,打造“中国设计”有两个关键的因素,第一类设计师要明白自己的价值在于解决问题,第二种设计师背后的产业链应该有整体的创新升级。只有中国自己的设计,才可以带动中国时尚产业的发展。  现在,赵卉洲尝试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建立一个以服装为核心的周边时尚生态。为了像米兰时装周一样让产品从设计到发布、传播集中发力,她在深圳筹建了一个50000平方米的创意产业园,里面还包含了艺之卉时尚博物馆、一个可供举办各种发布会的秀场。而深圳也已成为中国重要的服装设计制造与出口基地,2014年,深圳服装产业产值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但是深圳在时装文化、创意上却远远比不上北京、上海的独立设计师。  在赵卉洲看来,一个优秀的中国设计师不仅仅要懂得国际艺术,更要懂得中国语言与国际语言的嫁接以及互通,其中品牌和灵魂至关重要,包括自有的文化和故事,而不是简单的模仿。  她不希望做一个小众的独立品牌,而是想不断寻找和消费者最贴近的对话方式??六七年前是在影视剧里植入,如今她更喜欢用视频和微电影进行传播,她可以很熟练地制作出一段发布会的弹幕视频。但凡能想到的领域她都想跨过去试试,让“中国设计”有更多机会。
&版权所有:品牌女装&
儒豹提供支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御用闲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