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两地分居得人如何定学习计划

如何制定个人学习计划范文
> 如何制定个人学习计划范文
如何制定个人学习计划范文
&&&&来源:学习网
  第一、目标要明确、适当。
  因为每位同学的基础各异,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不同,所以选择目标一定要切合自己的实际,要正确估计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估计能够自己支配的时间,了解自己学习上的缺欠和漏洞。目标既不能定得过高,也不能过低,&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便是最佳目标。
  第二、要合理安排常规学习时间和自由学习时间。常规学习时间主要是用来完成老师当天布置的学习任务,消化当天所学的新知识。自由学习时间是指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后归自己支配的时间,这一时间可用来预习、复习功课,查缺补漏和进行课外阅读、训练等。
  第三、计划要全面,要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中学生不能成天只讲读书,智育只是人追求全面发展的一个方面,除此,还有德、体、美、劳等。因此,在制定计划时还要安排锻炼身体的时间、娱乐的时间以及充足的睡眠时间等。
  第四、要做到&长计划,短安排&。在一段较长时间内应当有个大致安排,每星期、每天干什么,也应有个具体计划,长远计划可以使具体计划有明确的实现目标;短安排,则可以使长计划的任务逐步落实。
  第五、计划要留有余地,不要定得太死,太满,太紧,要留出机动时间,可作必要的补充和安排。
如何制定个人学习计划范文相关推荐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高三语文笔记本学习计划十七
笔记本学习计划十七
一、字音天天读(注意加黑字的注音)
淅淅沥沥&&
稀奇古怪&&
熙熙攘攘&&
嬉笑怒骂&&
窸窸窣窣& xī
檄文& 沿袭 &x&
瑕不掩瑜& 余暇&
狡黠&xi&&&&&&
3.纤维(w&i)翩跹&屡见不鲜&xiān&&&&&
船舷 &娴熟&
垂涎三尺& 勾股弦&
癫痫&xi&n&
鲜见& 鲜为人知
太子冼马xiǎn&&&&
叶韵& 偕老&
刘勰xi&&&&&
纸屑& 泄露& 亵渎
解数& 缧绁 xi&
擤鼻涕xǐng&&&
不朽&一宿xiǔ&
铜臭&星宿&xi&&
6.长吁短叹
黑魆魆&xū&&&
栩栩如生xǔ&&&&
抚恤&酗酒&煦暖
勖勉& 蓄养x&&
7.眩晕&xu&n&y&n&&
炫耀&xu&n&&&&&
洞穴& 空穴来风&
噱头& 踅回来 xu&
戏谑&xu&&&&
驯服&徇私舞弊x&n&&&
肖像不肖子孙&xi&o&
邋遢tā&&&
排闼而入t&&&
9.掏腰包 叨光&叨扰
丝绦& 韬晦
tāo&&& 熏陶
乐陶陶t&o&&
体已&tī&&&&&&&
孝悌&抽屉&
倜傥tǎng&
11.恬不知耻&
畋猎&ti&n&&&
舔嘴唇& 殄灭&腼腆
&忝为人师 tiǎn&
12.轻佻&挑肥拣瘦tiāo
调皮&笤帚&
&tiē&& 请帖
&tiě&&
字贴&碑帖&
14.恸哭&t&ng&&&
火如荼&t&&&&&
湍急&tuān&&&
蜕化&tu&&&
15. 方枘圆凿& 睿智ru&&
口讷& 木讷n&
二、字形天天记(注意三字词中的黑体字)
碍面子& 艾滋病&
拗口令& 氨基酸&
白炽灯& 白内障&
百衲衣& 斑马线&
舶来品& 百叶窗
爆发力& 爆冷门&
必需品& 步后尘&
并蒂莲& 板蓝根&
抱不平& 不成器&
抱佛脚& 笔杆子
触摸屏& 创可贴&
岔路口& 传声筒&
唱双簧& 长明灯&
点击率& 电烙铁&
订书机& 打瞌睡
大杂烩& 电饼铛&
倒春寒& 吊胃口&
打水漂& 刀削面&
吊脚楼& 倒计时&
大拇指& 挡箭牌
顶梁柱& 打圆场&
戴高帽& 垫脚石&
发祥地& 副食店&
副作用& 负增长&
俯卧撑& 反倾销
风凉话& 返修率&
反应堆& 发帖子&
夫妻俩& 返回舱&
孵化器& 分辨率&
抚恤金& 股份制
关键词& 冠名权&
过渡期& 高架桥&
功夫片& 呱呱叫&
核泄漏& 合议庭&
合得来& 画外音
和事老& 护身符&
贺岁片& 核辐射&
花骨朵& 互联网&
化妆品& 喝倒彩&
好莱坞& 户口簿
号码簿& 惠农卡&
绩优股& 简化字&
经纪人& 局域网&
叫花子& 节骨眼&
急就章& 酵母菌
及时雨& 俱乐部&
橘子洲& 抠字眼&
勘误表& 口头禅&
连锁店& 路由器&
流线型& 拉家常
零售店& 拉拉队&
撂挑子& 馏馒头&
绿茵场& 烂摊子&
流水账& 腊八粥&
老两口& 雷阵雨
冷不防& 临界点&
里程碑& 明信片&
募捐款& 闷葫芦&
模仿秀& 难为情&
霓虹灯& 牛皮癣
破天荒& 洽谈会&
穷折腾& 亲和力&
勤务员& 起搏器&
千斤顶& 软着陆&
身份证& 上座率
水蒸气& 三脚架&
耍滑头& 扫描仪&
试验田& 殊不知&
势利眼& 三部曲&
天然气& 添加剂
挑大梁& 听证会&
屠宰场& 体己钱&
下马威& 卸包袱&
显像管&想当然&&
笑眯眯& 烟幕弹&
荧光屏& 衍生品&
应声虫& 一炷香&
一揽子& 眼镜蛇&
预备役& 咏叹调
遥控器& 一溜烟&
仪仗队& 一锅端&
应用文& 一滩泥&
圆舞曲& 轧马路&
饮牲口& 一窝蜂
坐标系& 制高点&
转捩点& 肇事者&
增值税& 转基因&
综合症& 蒸汽机&
走私犯& 教科书
周期率& 坐月子&
两码事&&纪传体
三脚架& 挖墙脚&
三、词语天天识
1、多米诺骨牌:“多米诺”译自英语domino。原系十八世纪中叶欧洲出现的一种牌戏(共28张,立起来的骨牌一张碰倒另一张),泛指连锁反应。“实际上,由于大幅扩张,各大型的零售商的资金链都相当吃紧,而一旦有哪家挺不住,必然降价出货来变现,而由此必然推倒多米诺骨牌,引发某个区域甚至多个区域的整体放水。”(《南方周末》)
2、一枝独秀:独自保持好的发展势头。
3、梅开二度:①再次结婚。“记者昨日获悉,刚离婚不久的屠洪刚将梅开二度,并将于本月底结婚。”(《潇湘晨报》)②再次取胜,特指一名球员在同一场比赛中连进两个球。“巴哈梅开二度红狮重返榜首”(《厦门日报》)“在英超第13轮的一场比赛中,纽卡斯尔在詹姆斯公园球场3比0轻松战胜了曼城,老将希勒梅开二度。”(网易体育)③指再次出现发展势头。“钢铁业‘梅开二度’”(《今日东方》)
4、魅力四射:形容富有魅力,极有吸引力。“民族特色鲜明的戏曲、武术、民间绝活儿和富于现代感的劲舞、摇滚乐相互交融;场面宏大的群体表演与魅力四射的个人独唱、独舞相得益彰。”(《中国教育报》)
3、帽子戏法:本为一种魔术,演员从帽子中变出鸽子等(一般以三只为限)。现为足球比赛用语,指一名球员在同一场比赛中连进三球,意为和魔术师变戏法差不多,令人惊奇和赞叹。“德国队11号克劳斯上演了历史上第38个‘帽子戏法’。而1954年世界杯出现9次‘帽子戏法’,为历史之最。”(东方网)
4、花落谁家:比喻在众多竞选者、待聘者、参赛者中,谁是最后胜出者。常在结果揭晓之前这样说。“亚运会上份量最重的金牌就是足球金牌了。很多国家都虎视眈眈地盯着男女足球两枚金牌,广大体育迷也十分关注这两枚金牌花落谁家。”(《环球体育》)
5、蹉跎岁月:虚度光阴与岁月。
峥嵘岁月:不平凡的岁月。例:当年一起上山下乡的知青们,三十年后重新聚在一起,回首那段峥嵘岁月,他们唏嘘不已,都自嘲回城后的三十年只剩下“蹉跎岁月”了
6. 折冲樽俎& 拼音: zh& chōng zūn
zǔ释义:指不以武力而在宴席交谈中制胜敌人◇泛指外交谈判活动。折冲,使敌人战车后撤,指击退敌军。出处:语出汉·刘向《新序·杂事一》例:今吾国以存亡关系而不签字,各国当能见谅,必可留作悬案,为他日~之馀地。
7. 钻坚仰高& 拼音:zu&n jiān yǎng
gāo释义:原形容颜渊对于孔子之道的赞叹,后指努力攻读,深入研究,力求达到极高水平。出处:《论语·子罕》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汉·赵壹《非草书》博学余暇,游手于斯,后世慕焉,专用为务,钻坚仰高,忘其罢劳。”
8、大跌眼镜:指对出乎意料的结果或不可思议的事物感到非常惊讶。来自台湾用语。“令警方大跌眼镜,十四岁男孩竟是贩毒头目。”(《扬子晚报》)也作“跌破眼镜”。
9、大众情人:①同时是几个人的情人的人;用情不专、风流轻浮的人。“于是,金斯迫不及待地在自己身上实验着自己发明的减肥药:他摇身一变,成了人见人爱的大众情人,过去只敢梦里亲近的美丽女同事卡拉教授,现在居然也答应和他约会了……”(《青岛早报》)②受大众喜爱程度很高的人或事物。“牛仔裤不受季节的影响,且目标受众没有年龄限制,是名副其实的‘大众情人’。”(《粤港信息日报》)
10、第三只眼:亦作天眼,引申为换个角度看问题。来源于1990年代郑钧演唱的流行歌曲《第三只眼》。如今许多刊物、网站开设名为“第三只眼”的专栏,发表与众不同的言论。《南风窗》开辟有“第三只眼看中国”的国际专栏,刊登境外媒体对中国的介绍和评论。也说“第三只眼睛”。“第三只眼睛看INTERNET”(《百科知识》)“从南非农民手中买下那片乱石丛生的土地的人,就是靠这第三只眼发现了世界上最珍贵的钻石产地之一。”(《投资导报》)也用来称呼电子监控系统(一种技术防范设施);偷窥的眼睛。“‘第三只眼’———真是恰如其分的形容。近年来技术防范在保护市民人身财产安全方面发挥的作用是越来越大,由技防报警抓获的违法犯罪分子不计其数,而其所产生的警示、震慑作用更是巨大。”
11、第一时间:指事情发生后的最早时间。“每天训练结束之后,我都要在第一时间和儿子通上一段电话,听到他的声音,我什么疲倦和烦恼都没了。”(《当代体育》)“日,中国队实现走向世界的梦想后,她在第一时间给吴承瑛的手机发去庆贺短信。”
12、第一桶金:来自美国谚语:人生最重要的是第一桶金。指第一次获得的丰厚报酬或从事某项经济活动最初获得的收益。“中国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需要产生出一个阶层——商人。这个新生的阶层,既没有财富可以继承,也缺乏市场和政策环境供他们发展。他们迫切需要完成原始积累,要挖到第一桶金。”(《新经济》)
13、电力十足:①有充足的电力供应。“昨日,广东省广电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广东今年冬天到春节期间保证不会停电。广大市民可以度过一个电力十足的暖冬。”(新华网)②比喻对异性有强烈的诱惑力(多形容女子的眉眼)。“昨晚的萧亚轩身穿一件绿色的中长大衣,普通的休闲裤,有个性地梳了一些小辫子,看上去既时尚又随意。不过可惜的是,萧亚轩‘电力十足’的眼睛被一副大大的墨镜所遮掩。”(《成都商报》)
14、东方不败:原为金庸小说《笑傲江湖》中日月神教教主的名字,现泛指某人或某物处于优胜地位;或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羽毛球名将葛菲无疑是位双打奇才,无论是与顾俊配合女双,还是与刘永联袂混双,都曾独步天下,东方不败。”(新浪体育)由于小说中的东方不败曾有为练葵花宝典而自宫的经历,故有时指称不男不女的人。“我实在不能接受自己突然就有一半成了女人,岂不是变成了‘东方不败’?”(新浪生活))
9、法言法语:执法部门或法律工作者表述的程式化的法律专业用语,其特点是注意含义精确而不考虑生动效果。“从今年5月1日起,昆明市检察机关全面推行司法文书改革,要求起诉书的表述方式、表述内容使用‘法言法语’,展示司法程序的公正,并注重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青年时讯》)
10、反弹琵琶:来自敦煌壁画中的一种舞姿造型。喻指突破常规的思维和行为;从反面看问题,与常规事物对着干。“一些民工‘反弹琵琶’,节前进城找工作”(〈南京日报〉)
11、风光不再:从前的好形势已经结束;开始走下坡路。“北京冬储大白菜风光不再,缘于近几年‘菜篮子工程’建设的巨大成就,老百姓冬季可选择的菜品种日渐丰富,因此大白菜作为百姓‘当家菜’的地位才逐年下降。”(《北京青年报》)又有“雄风不再”。
12.浮出水面:指事物的显露。可以表示新事物的诞生,也可表示原来隐蔽的事物公开暴露,还可以表示通过比赛或评选而得出结果。“女性新主持人大赛全国总决赛冠军浮出水面,来自合肥的任良斌夺魁。”(《新民晚报》)
“浮出海面”。
13、公序良俗。大陆法系民法典中的一个基本原则,指的是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在社会生活领域中,短时期内还无法消除广告语中可能出现的违背公序良俗的用语现象。因此,提倡和弘扬健康向上的广告语言,提升广告发布的文明程度,是社会的共同责任。”
14、好评如潮:比喻赞扬的评价很多,接连不断。多用于文艺作品。“所有春节晚会的筹办者都会怀念1983年的黄金时代吧,这台和后来历届春节晚会相比都显得轻松和短暂的晚会一出,好评如潮”(《新周刊》)
15、波涛汹涌:比喻热烈的场面、激烈的竞争、严峻的考验等,都含“很不平静”的意思。与“波澜不惊”反义。“在命运的河流中,无论波涛汹涌还是上下沉浮,他们都淡然自若,从从容容……”(《北京青年报》)“我的性格是多面性的,外表平静,但内心波涛汹涌。”(《广州日报》)又用于形容女子上围丰满。多用于娱乐、时尚界。“她那丰满、健康的体态迅速给T形舞台带来革命性的冲击,终结了以凯特·摩斯为代表的‘骨感时代’。
16、不归(之)路:来自台湾用语。①生活或工作中永不后悔的抉择。“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开放,而且这意味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大业终于踏上不归之路。”②无法后退的选择。“成婚之路,其实就是不归之路。……她更要只身面对一片洪荒寒冷的莽原、一个语言不通而又桀骜不驯的民族,还有难耐的缺氧、寒冷、孤单与迥的生活环境。”③走向死亡的道路。当前此义用得较多。“迷情女大学生,是谁把你推向不归路?”
17、不解风情:不懂得男女之情。“昨晚在西餐厅,夏青青离开汪晓萝和董坤后,汪晓萝原本以为她的暗示董坤会主动,可没想到董坤却像个绅士不解风情,让她觉得自己很差劲。”
18、不伦之恋:来自第74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奖《不伦之恋》的片名(In the
Bedroom,2001)。泛指不符合道德伦常的性爱。“不伦之恋是一个无底的黑洞,激情与悲情碰撞的火焰往往照亮人生的毁灭之路。”(新浪)
19、擦肩而过:双方近距离相对而过(差点碰着或差点遇上)。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物。“当大娘走到五马路和长江道交口处时,突然从身后蹿出一骑车青年男子,就在与陈大娘擦肩而过时,从他身上掉下一红色小盒,之后便骑车拐弯不见踪影。”
20、尘埃落定:原是一部长篇小说(作者阿来)的书名,曾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2000)。尘埃虽然在空中飘浮,最终要落到地面,比喻事情经过许多变化,终于有了结果;或经过一阵混乱后将结果确定下来。“2002年春节前夕,这起轰动一时的福建省首例违法发放贷款案,终于尘埃落定。”(《人民日报》)有时写作“落定尘埃”。
21、乘势而上:利用有利的形势求得发展。“会议总结了全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对下一步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要求全市上下坚定目标,乘势而上,把我市文明城市建设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长江日报》)
22、重振雄风:在一度落后、衰退、沉寂之后,重新发达兴旺起来。与“雄风不再”相对。“四年一剑力争风流:女排技高一筹男篮重振雄风”“广东文化呼唤重振雄风”
23、春光乍泄:出自王家卫执导的同名电影。原义是春天的阳光刚刚露脸(春天刚刚来临)。“……情人节在恋人们整整一年的翘首企盼中姗姗而来。在这样一个春光乍泄的日子里,最能打动恋人心扉的事,莫过于选一件新颖的礼物送给他(她),让他(她)明白你的心意。”(搜狐)比喻事物初次出现;初次面世。“昨晚,在央视重头节目《艺术人生》再次对陈凯歌导演的采访中,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吕布与貂婵》,终于春光乍泄,初次展现电视屏幕,……令国内各界人士完全震撼。”(新浪娱乐)现常指女子(偶尔也指男子)无意中露出了身体的某个敏感部位。“由于迷你裙太短,虽然佳丽已穿上打底裤,但跳舞时仍有不少春光乍泄的场面”(南方网)又引申为泄露秘密。“这让制片公司顿时方寸大乱,担心整个影片的卖点都提前‘春光乍泄’,因此公司的宣传发行计划都临时改变。”(《沈阳今报》)
24、爱恨情仇:充满恩爱与仇恨的复杂感情纠葛。多用于影视等文艺作品的情节介绍。“一流的制作,豪华的阵容,加上跌荡起伏的精彩剧情,扣人心弦的爱恨情仇故事,让多少电视观众大饱眼福。”
25、暗箱操作:利用职权暗地里办事(多指不公正、不合法的)。“去年金鸡百花电影节上,全国政协委员王兴东炮轰金鸡奖评选暗箱操作,引起媒体和观众的广泛关注。”“让土地市场透明公开,减少暗箱操作带来的交易成本,这才是让房产价格合理化的惟一方法。”也说“黑箱操作”。
26、凹凸有致:①形容女性身材曲线起伏。“外表靓丽的她身材高挑、打扮入时,一件黑色露肩上衣搭配一条紧身红裙,身材凹凸有致。”②形容某些事物表面或造型精巧玲珑、曲线流畅。“他们一家开车从绵阳到广元的高速路出剑门关的收费站,无意间瞟见对面山峰凹凸有致,像一个人的脸部轮廓。”
27、八面来风:来自孔太的歌曲《八面来风》。比喻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意见和其他资源。“中国电影‘金鸡奖’,是中国电影艺术的最高学术奖。……它主要由文艺界、电影界各方面的专家、学者和艺术家代表组成的评委会严格按照评选章程和‘六亲不认,只认作品;八面来风,自己掌舵;不抱成见,从善如流;充分协商,顾全大局’的评选传统精神,通过无记名投票产生评选结果。”
28、冰山一角:“冰山”原比喻不能长久依赖的靠山。现在多用作“事物暴露出来的部分”。
“冰山一角”含有所暴露出来的部分只是事物的一小部分的意思。“可想而知,这几千万,只是皮家财产露出的冰山一角罢了。”“著名学者吴组缃教授生前说过,《红楼梦》的思想艺术成就被人们认识到的只是‘冰山一角’,藏在水下的更多。”
29、波澜不惊:出自北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现比喻局面平静、形势平稳,没有什么变化或曲折。“女儿说得很平淡,一张圆嘟嘟的孩童面孔上波澜不惊。”“反正,他们自然而然地相识,两情相悦地恋爱,并且一路波澜不惊,朗月清风,直奔婚姻而去。”也说“波澜不兴”。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社会保障制度的推行,为劳动者自主择业解除了后顾之忧,人们不再为因转换单位而担心失去社会保险。
B.德国10月份失业人数猛增,比上月增加2.2万人,超过预期的一倍,政府面对方兴未艾的失业势头也束手无策。
C.这个下岗职工服务站,全心全意地为下岗职工排忧解难,他们的工作无微不至,深受下岗职工欢迎。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提出,必将激励全国人民处心积虑地努力奋斗,昂首阔步地走向未来。
2.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现实中,有许多人身居要职,却胸无城府,思想顽固僵化,不思改革,甚至阻挠改革。
B.有的人生前尽量为自己树碑立传,文过饰非,很少像秋白同志这样坦荡无私,光明磊落,求全责备自己。
C.每日上班无事可做,月月工资照拿不误,常使他有尸位素餐之感,心中颇不安宁。
D.外援和主教练在出场费和转会费等问题上意见不合,终于琴瑟失调,不得不分手。
文言词语识记
& 1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得到,获得,与“失”相对)
& 2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心得,收获)
3未得与项羽相见(能够)&&&&&&&&&
4吾得兄事之(应该)
& 5所识穷乏者我欤(通“德”感恩)&
6得无教我猎虫所耶(得无:莫非,岂不是)
7意气扬扬,甚自得也(得意)&&&&&
8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具备)
9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融洽)&&&
10此言得之(对、合适)
1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量,计算)&&
2度我至军中,公乃入(推测,估计)
3度义而后动(考虑)&&&&&&&&&&&&&&&&&&&&&&
4乃曰"吾忘持度"(尺寸,尺码)
5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限度,法度)&&&&&&&&
6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制度,法度)
7一夜飞度镜湖月(通"渡"渡过,越过)&&&&&&&
8常有大度。(度量)
9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常态)&&&&
10崔九堂前几度闻(量词、次、回、个)
11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谱曲)&&
12春风不度玉门关(过)
& 13三言两语,把一个人度了去了(度引,指度人离俗出生死)
1相逢何必曾相识(懂得,认识)&&&&
2鄙夫寡识(知识,见识)
3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记住)
易混虚词辨析
何曾——何尝
例:同志们盼望早日上岗,为厂立功,张小华又&&&&
(何曾、何尝)不是这样的心情呢?
[辨析]:“何曾”表示反问,对修饰成分的否定。因反问语气有否定语意,而本身含有否定意思,则表示肯定;在“何曾”后又用“不是”,则全句表示否定。“何尝”表示一种婉转的否定,常有反问和辨解的语气,相当于“哪里”“怎么能”“怎么会”。该句后半句中不能用“何曾”,因为句中有“不是”,全句表示否定;而此句则表示肯定,所以选取“何尝”。
何苦——何必
例:老杨说:“自家兄弟,&&&
(何苦、何必)如此客气呢?客气了,反而见外了。”
[辨析]:二者都用于反问句中,“何苦”用于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值得,意思是“何必自寻苦恼”;而“何必”相当于“为什么一定要……”“干嘛一定要……”的意思。表示说话人认为某种事情或行为的进行是没有必要的,或不一定是必要的,一般用于反问句。该句根据后一分句的“如此客气”表示说话人认为这样没有必要,所以选取“何必”。
何妨——不妨
例:一部长篇小说有主题、副主题,而每一卷也&&&
(何妨、不妨)有一个相对独立的主题。
[辨析]:二者都是连词,“何妨”有两种意义:一是表示“为什么不”,二是用于问语气,而“不妨”是“最好还是”的意思。“不妨”表示可以这样做,没有什么妨碍。该句后“有一个相对独立的主题”语气较肯定,所以选取“不妨”。
一直——一向
例:近一个月来,他&&&&
(一向、一直)不愿意参加这些应酬活动。
[辨析]:二者都是副词,都有表示重复或连续的作用,都可作状语,用来修饰动词或形容词。区别是:“一直”表示动作、行为连续进行,中间没有停顿,着重指动作的连续性。而“一向”表示某种行为习惯很久以来始终不变,着重指行为习惯的稳定性,与“一直”适用的对象不同。该句中“近一个月来”“不愿意参加应酬活动”,行为连续进行,所以选取“一直”。
和——以及
例:自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
(和、以及)其他各项事业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辨析]:二者都可用作并列连词。但“和”连接的前后各项之间是对等关系,可以互换。而“以及”连接的前后各项之间有主次之分,不可以互换。该句中“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其他各项事业”之间有主次之分,不可以互换,所以应选用“以及”。
以至——以致
例:他没有从上次的错误中认真吸取教训,&&&&
(以至、以致)这次又犯了类似的错误。
[辨析]:二者都是连词,都用于下一分句的开头。“以至”表示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或由于某种动作、情况的程度而形成的结果,这种结果无所谓好坏;而“以致”表示下文所说的是上述原因造成的结果,这种结果往往是不好的或说话人不希望出现的。“以至”换成“以至于”意思不变,而“以致”可以换成“结果”,二者不能互换。该句中下一分句表示不好的结果,可以用“结果”替换,所以选取“以致”。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消费者一旦被认定受到经营者的精神损害,经营者将支付至少五万元以上的精神赔偿。
B.刘勰的《文心雕龙》、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论》,既然是经典著作,都不适宜选作中学语文教材。
C.古今多少诗人画家都称道枫叶的颜色,然而比起柿树来,那枫叶不知要逊色多少呢。
D.所闻综合,就是把部分结合成整体,它不只是各部分简单相加,而是再现事物各部分或各方面的本质联系。
2、下别各句中加点的虚词,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他热爱足球事业,即使已经是40岁的人了,仍驰骋在绿茵场上。
B、你如果不从实际出发,不按科学的态度办事,终于会犯大错误的。
C、校长决定成立以班主任、总务处职员和学生组成的领导小组,负责住校生工作。
D、做工作不但要考虑到今年,而且还要考虑到明年,以至今后几年。
四、病句天天辨——从重复多余角度辨析
探析角度:从重复多余角度辨析句子,句中往往有重复多余的词语。
集群例析突破:
1、参加这次探险活动前他已立下遗嘱,万一若在探险中遇到不测,四个子女都能从他的巨额遗产中按月领取固定数额的生活费。("若"即是"如果",与句中表假设的"万一"重复。)
2,在国际间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和碰撞的今天,更应该继承和发展传统节日文化。( "国际"即指"国家与国家之间",后面的"间"字多余。)&&
3,他的艺术见解独到、深刻,今年来,常被应邀到许多高校发表演讲,深受学生欢迎。( "应邀"即"接受邀请",它前面的"被"字,可删除。)
4、人们习惯于放长假了,人们习惯于利用长假来过休闲日子,来吃喝玩乐了。这都没错。相反,我们反而应当毫不犹豫地说,这是历史的进步。(“反而”重复)
5、班长总是想着其他同学的困难,并能够随时随地地帮助每一个有困难的同学,他的确是同学们学习的好的表率。(“表率”的前面是不能加上“好的”,因为“表率”指的就是“好的”)
6、随着通讯日渐发达,手机几乎成为大家不可缺少的必需品,但使用量增加之后,关于手机质量的投诉也越来越多。(成分赘余,“不可缺少的”多余)
7、奥运圣火登顶珠峰的瞬间,无论是参与登顶的勇士,还是全世界观看这一壮举的人们,无不毫无例外地感受到了心灵的震撼。(重复累赘,删除“毫无例外地”。)
8、没有一线明星,没有抢到央视的“宝地”,但是,抗战题材电视剧《大刀》却创下收视新高的纪录。(“新高的纪录”重复累赘,应去掉“的纪录”。)
9、茅盾文学奖是根据茅盾先生生前遗愿,为鼓励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学的繁荣而设立的,是由中国作协主办的我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生前”与“遗愿”重复。)
熟记一些重复多余现象,学会快速判断。
1. 报刊杂志。刊意即杂志,删去杂志两字。
2. 互相厮打。厮已含有互相的意思,删去互相。
3. 这其中.这其间。其即这,删去这。
见诸于O付诸于O公诸于众。诸是文言中的一个兼词,是之于的合音,应删去于字,或把诸改为之。注意:公诸同好、抛诸脑后等正确词语。
5. 否则不这样。否则就有不这样之意,删去不这样。
6. 大好良机。良即很好,故应删去大好。
7. 其实这是过虑的想法 。虑就是想法,删去的想法。 不必要的浪费中不必要也属多余。
8. 亲眼目睹。目睹即亲眼看到,故应删去亲眼。
9. 共同协商。协意思是共同合作,因此,应删去共同。
10. 非常嗜好。嗜好即极度爱好,故删去非常。
11. 十分炎热。炎热指天气十分热,再用十分修饰,纯属蛇足。
12. 过度酗酒。酗已包含无节制之意,删去过度。
13. 一致公认。公即共同的,一致意思为相同无分歧,两者重复,删一致。
14. 前来光顾。顾就是到来的意思,删去前来。
15. 到此光临。临也是到来。故删到此。
16. 开始启动。启动指(仪器仪表等)开始工作,所以不必再用开始修饰。
17. 十分优异。优异就是不一般.很好,故删去十分 。
18. 十分罕见。罕意为十分,故直说罕见即可。
19. 无故旷课。旷课即无故缺课,再以无故限制,实属多余。
20. 热切渴望。渴望就是迫切地希望,删去热切。
21. 悬殊很大。悬殊即相差很大,故删去很大。
22. 国际间。际就是彼此之间,因此,应删去间或将际改为家。
23. 多余的废话。废就是无用多余的,删去多余。
24. 多年的夙愿。夙的意思是一向有的,旧有的,删多年。
(首开)初开先河。先河已包含了初开的意思,再用初开修饰,纯属蛇足。开了先河对。先河一般只用于开创性的倡导性的事物。
26. 过高的奢望。奢即过分的,与过高的意思一样,语意重复。
27. 无数(这些)莘莘学子。莘莘即众多,用无数(这些)修饰多余。
28. 葱绿的大葱。葱绿就是像葱那样绿,与大葱重复,应将葱绿改为碧绿 。
29. 值得可歌可泣,值得可歌可泣。可在此词中的意思为值得,故值得一词就是多余。
30. 胜利凯旋归来。凯即胜利;旋即归来,胜利凯旋归来岂不是叠床架屋?只保留凯旋即可。
31. 可堪称。堪已有可以,能够之意,删去可。
32. 致信给。致 已有给之意,删去给。
33. 更加至关重要。更加与至关重复,保留其中一个即可。
使人民生灵涂炭。生灵涂炭的意思是使百姓陷入泥沼。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已含使人民的意思,故删去使人民。
35. 留下的遗毒。遗毒中的遗已有留下之意,连用累赘。
36. 至少……以上。至少含有最底的意思,后面搭配的应是确数,无须再用模糊语以上。
37. 万一若。万一表示可能性极小的假设,与若重复。&
38. 切忌不要贪睡。切忌不要均表示否定,修饰贪睡不当,删去其中一个。
39. 迷人的魅力。魅力就是迷人的,此词在课文《米洛斯的维纳斯》中出现过,亦当是累赘。
涉及到。涉及中的及就是到的意思,删去到。与此类似的词有波及到、顾及到、提及到等,皆因及出错。
41. 被……所接受。文言句式为……所,即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被。句中用了被字后,再用所字,多余。
42. 年轻的小伙子。小伙子岂不是年轻人?用年轻修饰小伙子,纯属多此一举。
并非是。非是文言色彩较浓的一个词,不是的意思,因此,其后不必再加是。“评为是”“纯属是多余”中的“是”也属多余。
从心里由衷感谢。由衷就是从心里,故该词累赘。心里自惭形秽、心里一直耿耿于怀也是此类。
45. 您的令尊。令尊是敬辞,用于称别人的父亲。因此,您的一词多余。 我的拙见、你令郎也是此类重复。
46. 没想到受到不虞之誉。不虞 就是没有想到,与没想到重复。
47. 全身被打得遍体鳞伤。遍体与全身重复。
48. 将近40&以上。将近与以上两个模糊量词重复,保留一个即可。近40岁左右也是此类矛盾。
49. 卫生洁具。洁就是卫生,只说洁具即可。
50. 酒水和饮料。酒水包含饮料,删去饮料
51、邂逅相遇。邂逅里已包含相遇,故该句赘余。
52、囊括全部。囊括已含全部的意思。
53、先进(好)楷模。楷模本身就是先进的。删去先进或好。
54、俩个。俩就是两个的意思。删去个。
55.突然恍然大悟。恍然指突然清醒的样子,故应删去突然。
56.第一次破天荒。破天荒这个熟语是指从来未曾有过或者是第一次,故该句赘余。
57.相互分手。分手岂能是一方的行为?故相互多余。
58.这个中原因。个中的意思是这其中的意思,已含这,故应删去这。此个中、这其中也是此类。个中滋味、个中辛酸等。
59 .许许多多的群众。群众是集体名词,前面不必再加许许多多。
60.刻骨铭心的难忘的教训。刻骨铭心已包含难忘之意,应删去难忘。
61. 十几万元左右。十几万元与左右重复,应去掉其一.
62. 伏法枪决.去掉枪决或伏法
63. 曾经遭受挨打挨骂。挨就有遭受的意思,遭受赘余,应删。
64. 受处分期间每月只发生活费,并免发奖金. "只发生活费"已含有"免发奖金"。
65. 用某种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含蓄地描写出来。表现手法包括修辞手法.
66. 不到一小时的时间里。赘述,直接“不到一小时”或“一小时的时间里”即可
67. 预防余震再次发生。余震"和"再次"重复,应删除其一
68. 十里路左右的距离.
已有恰当的宾语“十里路左右”,应删去”的距离”。
69.快有半个多月。删去快或多。
70. 多少双眼睛望穿秋水等着你来。眼睛与望穿秋水重复.
71、平均成绩都在九十五以上。平均分只能是一个,因此,句中的都字用错,应删去.
72、应聘的外国专家的正式工资一般应高于或维持试用期工资而不低于试用期工资。高于或维持试用期工资的规定已排除了低于试用期工资这一可能,所以原句中而不低于试用期工资为赘余,应删去.
73、昨天是转会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最后一天与截止日期重复.
74、妇女工作已打下了相当的工作基础,获得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后边工作多余。下边句子也是此类毛病——不少学生偏食、挑食,导致蛋白质的摄入量低,钙、铁、锌等营养明显不足,营养状况不容乐观。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班团结互助的风气已经蔚然成风,班级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形成高考移民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不同地方参加高考的人数、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人数不同造成的。(“主要原因”与“造成的”语意重复。)
75、无声的潜台词。潜台词是指在某一话语的背后,所隐藏着的那些没有直接、明白表达出来的意思;或者说,潜台词就是“话中话所含有的意思”。无声多余。
76、出自于。自本身就有于的意思,重复。
77、提出真知灼见的意见。真知灼见本身就有见解、意见的意思。去掉意见。感激涕零的泪水也属此类。
78、父亲逝世离现在已整整九年了。 (应删去“离现在”。)
79、加强德育教育。德育本身有教育的意思。
80、大家众所周知。大家与众重复。
81、羞得无地自容。无地自容的意思是:没有地方可以让自己容身,形容非常羞愧。所以一般不能说“羞得无地自容”。例句:大家这样的信任我,可是我还做了那么多的坏事,我真是无地自容啊!
82、不良陋习(酗酒)。陋习是指不好的习惯,加不良、不好或坏就会重复。
83、亲自操刀。操刀包含亲自做某事之意。
84、再次重返。再次为第二次、又一次,重返的重就有此意。可去掉再次或将重返改为返回。类似词还有再次(重新)重逢。
85、个人私事(私产、私见、私利、私密、私生活)。私事就是指个人的事。
86、出乎意料之外。出乎意料也作出人意料,是指情况在人们的意料之外,出乎和之外重复了。留一个即可。
87、屋子里家徒四壁。家徒四壁这个成语是说家里只有四面墙壁,形容十分贫困。
88、明目张胆地将新欢公然带回家。明目张胆形成公开地大胆地做坏事,有公然之意。
89、化疗治疗。化疗、理疗这类词本身就有治疗之意。
90、对违章不交罚款的典型将进行处罚处理。处罚是指对犯错误的人或犯罪的人加以惩治,处理是也有惩治意,二词重复。
91、目前,长春机场已于昨日通车。目前是指说话的时候,日前是指前几天,与昨日重复。去一个即可。
92、这么做不仅违法,也违反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改为这么做违法,或这么做违反了相关的法律法规。
93、在……的重视和关注下。重视指认为事物作用重要而认真对待,关注指关心重视。两个词去一个即可。
94、喜忧各参半。各和参都有分别之意,重复。
95、一些个别厂家。一些是数量词,可表示不定的数目或数量少或不止一次。个别是极少数、少有之意,表示数量不定时重复,留一个即可。
96、现有技术应包含有实质性的技术知识。包含就有里面含有的意思,去掉有。
97、全国有3000多家参会企业中,其中80%是吉林市的。……中,其中……重复,去掉中。
98、在无数的不可计算的失去的村镇中,最使我因怀念而想起的,是我的出生地——故乡。无数和不可计算、怀念和想起、出生地和故乡,都是词语重复,没必要反复出现。改为:在无数个失去的村镇中,最使我怀念的是我的故乡。
99、我们精选了部分获奖作品集粹登载。粹意思是精粹,集粹就是优秀作品的合集,如每日观点集粹、图片集粹,是名词。精选是在众多作品中挑选出优秀作品,与集粹意重复。可去掉集粹或将集粹改为集萃。集萃是动词,荟萃之意。
100、妇孺及年幼之人。孺就是幼儿、小孩子。去掉及年幼之人。
101、星期天的时候。时候就是时间的意思,不能再与具体时间连用。
102、头上的帽子、用嘴说、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手拿、用鼻子闻、用脚走等,修饰语多余。不说自明的事物应尽量省略。
103、校团委在教师节为老师们举行了献花。举行和献花两个动词连用造成赘余,可改为:校团委在教师节为老师们举行了献花仪式或校团委在教师节喂老师们献了花。
104、浦东发展银行召开股东大会,就增发8亿股方案进行投票。进行是一个动词,意思是从事某种活动,这个词总是用在持续性的和正式的严肃的行为上。当这项活动自身动词能明确表达的时候,再用进行往往多余。就……投票是完整的句子结构。对……进行(动词)之类的句式不顺畅,尽量少用,如“对商户进行劝诫工作”,不如“劝诫商户”更简洁。
105、很早就有听说。有多余。
106、国外的舶来品。舶来品本身就是通过航船从国外进口的商品。
107、令人堪忧。堪忧是令人忧虑或值得忧虑意。令人忧虑、令人兴奋的表述对。令人可喜、令人可敬的说法错误。
108、1957年春,周旋精神病有很大好转,她亲自到照相馆去拍下这张照片,也是她最后一张照片。亲自用词不当,改为独自。用亲自容易让人费解。
109、带妆彩排。带妆多余。
110、免费赠送。免费多余。
111、立刻顿悟。立刻和顿重复。
112、第一部处女作。处女作指初次发表的作品。改为:他的第一部作品或他的处女作。
113、最早的渊源、起源、来源。最早多余。
114、提出质疑。质疑指提出疑问,请人解答,质疑本身就有提出之意。可表述为:……质疑、表示怀疑或毋庸置疑、不容置疑、无可置疑。
115、女士(女式)坤车(表、包、鞋、旦等)。女士()多余,坤就是指女性。
116、最近新闻。去年的新闻。以前的新闻。没特殊情况下,新闻前的时间词不当。
117、就近上学、就近吃饭表述正确。到就近医院就医表述错误。就近意思是到附近。
118、先后(前后、依次)一一。一一是从前到后逐一完成的意思,所以不能再与前后这些表顺序的词语连用。
119、过去(以前、以往)曾经。两个词重复。
120、独特(特别)的特征。特征是独特的对,独特的特征错。
121、他的执政倾向偏重于务实。倾向偏重是同义词。分开表述较好:倾向于务实,偏重于务实。
122、感到……(自豪感使命感危机感挫败感)。感到……感的搭配重复多余,应为产生……感。
123、注意以下例子:一气呵成地书写“还我河山”四字。最高的顶点。到会的20名与会者。提前预支。每个学生人手一本。最后终于。到我校莅临指导。从未有过的的空前的学习热情。非常奇缺。过分苛求。可堪称一流。心里由衷。不必要的浪费。多余的废话。勿要吸烟、付梓刻印、曾经历任、杀青完成、国庆(建国或开国)51周年、无人驾驶的无人机、一声如洪钟般的声音、某种正常的事业、经销或销售、虚浮的浮浅、流行的时髦、实实在在的真本领等、使自己自卑等。
124、更加变本加厉。变本加厉含贬义,多指坏行为、坏事情,指情况变得比原来更加严重。类似成语还有能够克勤克俭、风气蔚然成风、人民生灵涂炭、百姓民不聊生、灾民哀鸿遍野、妄自菲薄自己、目前的当务之急、几天几夜通宵达旦、忍俊不禁地笑起来、书香门第之家、独自孑然一身、责无旁贷的责任、难言之隐的苦衷、显得相形见绌、想尽了千方百计、全身遍体鳞伤、令人贻笑大方、乘风扶摇直上、擦亮眼睛拭目以待、小处不拘小节、过分的溢美之词、感到自惭形秽、光怪陆离的社会怪现象、不言而喻的潜台词、一天天地日臻完善、望眼欲穿的眼睛、生活安居乐业、每天都要日理万机、一场南柯一梦、正方心未艾、扪心自问的自责、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历历在目地出现在眼前、一起同归于尽、真知灼见的意见、出乎意料之外、突然恍然大悟、刻骨铭心的难忘的教训、没想到受到不虞之誉、大家众所周知、羞得无地自容、屋子里家徒四壁、值得可歌可泣等。
125、可以和得以。可以和能够重复。林小云在学校有“心算第一人”的美誉,有人说这是训练的结果,也有人说她的速算能力其实可以从家庭遗传的角度得以解释。
探究总结:通过以上典型例句可以看出,句子成分赘余无外乎以下几种:一是修饰语叠床架屋;二是词语的同义反复;三是结构上出现不该有的成分;四是修饰语与中心词重复。因此,学生只有经常注意整理一些典型例句,多积累一些感性材料,培养自己对语言的敏锐的感受力,才是做好此类题的有效方法。&
查语句重复的方法:分析中心词,对照修饰词,注意抓近义词(重要的有左右、大约、近、上下等),看句中是否有重叠的意思。
随机训练: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无数的创作经验表明,只要来自生活,发诸真情,做到繁简适当并不是一件太困难的事。
B.我们已经渐渐步入贫富十分悬殊的社会阶段了,我并不怀疑“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先见之明,但是面对随之而来的社会问题,我们的政府目前还没有很好的应对策略。
C.由于核废料衰变缓慢,所以一旦发生地质变动,或者因建筑,地铁建设等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核废料泄露事件,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
D.中国有超过300多万平方公里的辽阔海域,还有众多的内陆海域,水下文化遗产丰富。这些遗产在整个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五、诗文天天背——情真、景真、事真、意真
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注释】
〔生别离〕是古代流行的成语,犹言『永别离』。所谓『生别离』,并非指人生一般的别离,而是有别后难以再聚的涵义,所以下面说,『会面安可知』。
〔各在天一涯〕『涯』,方也。
〔道路阻且长〕『阻』,指道路上的障碍;『长』,指道路间的距离。
〔会面安可知〕『知』,一作『期』,义同。
〔胡马依北风二句〕『依』,一作『嘶』。『胡马』产于北地,『越鸟』来自南方(古代的『越』,指今广东福建一带地区),『依北风』和『巢南枝』是动物一种自发的怀念乡土情感的表现。这两句用比喻来代替抒情;『胡马』『越鸟』尚且如此,难道『游子』就不思恋故乡吗?
〔相去日以远二句〕『远』,指时间而言。上句谓别离之久,下句言思念之深;久别思深,人一天天地瘦下去,衣带自然也就一天天地感到弛松了。
〔浮云蔽白日二句〕『文子』:『日月欲明,浮云蔽之。』『古杨柳行』:『谗邪害公正,浮云蔽白日。』『浮云蔽日』,是古代最流行的比喻。一般的习用于谗臣之蔽贤,『白日』是隐喻君王的。这里则以之象征她远游未归的丈夫。我国古代封建社会里,君臣之间的关系各夫妇之间的关系,在观念上是统一的。『浮云』,是设想他另有新欢,象征彼此间情感的障碍。『顾』,念也。『反』,同『返』。
〔思君令人老〕这句是承前『衣带日已缓』而说的。『老』,并不是说年龄的老大,而是指心情的忧伤,形体的消瘦。
〔岁月忽已晚〕『岁月』,指眼前的时间;『忽已晚』,言流转之速。
〔弃捐勿复道二句〕『弃「和『捐』同义。『弃捐』犹言丢下。『勿复道』,不必再说。上句的意思是说,尽管自己如何申诉相思之苦,但她所思念的人不会因此而归来,那末说来说去有什么必要呢?『加餐饭』,是当时习用的一种最亲切的安慰别人的成语。『餐』,一作『歹食』。说明:这首诗和下面几首都是思妇词,虽然写个人离别之情,但和前面几篇一样,也都是东汉末年动荡不宁的社会现实的反映。
你走啊走啊老是不停的走,就这样活生生分开了你我。
从此你我之间相距千万里,我在天这头你就在天那头。
路途那样艰险又那样遥远,要见面可知道是什么时候?
北马南来仍然依恋着北风,南鸟北飞筑巢还在南枝头。
彼此分离的时间越长越久,衣服越发宽大人越发消瘦。
飘荡游云遮住了太阳,他乡的游子不想回。
还只因为想你使我都变老了,又是一年很快地到了年关。
还有许多心里话都不说了,只愿你多保重切莫受饥寒。
【简析一】
这是一首在东汉末年动荡岁月中的相思乱离之歌。尽管在流传过程中失去了作者的名字,但“情真、景真、事真、意真”(陈绎《诗谱》),读之使人悲感无端,反复低徊,为女主人公真挚痛苦的爱情呼唤所感动。
首句五字,连叠四个“行”字,仅以一“重”字绾结。“行行”言其远,“重行行”极言其远,兼有久远之意,翻进一层,不仅指空间,也指时间。于是,复沓的声调,迟缓的节奏,疲惫的步伐,给人以沉重的压抑感,痛苦伤感的氛围,立即笼罩全诗。“与君生别离”,这是思妇“送君南浦,伤如之何”的回忆,更是相思之情再也压抑不住发出的直白的呼喊。诗中的“君”,当指女主人公的丈夫,即远行未归的游子。
与君一别,音讯茫然:“相去万余里”。相隔万里,思妇以君行处为天涯;游子离家万里,以故乡与思妇为天涯,所谓“各在天一涯”也。“道路阻且长”承上句而来,“阻”承“天一涯”,指路途坎坷曲折;“长”承“万余里”,指路途遥远,关山迢递。因此,“会面安可知”!当时战争频仍,社会动乱,加上交通不便,生离犹如死别,当然也就相见无期。
然而,别离愈久,会面愈难,相思愈烈。诗人在极度思念中展开了丰富的联想。
凡物都有眷恋乡土的本性:“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飞禽走兽尚且如此,何况人呢?这两句用比兴手法,突如其来,效果远比直说更强烈感人。表面上喻远行君子,说明物尚有情,人岂无思的道理,同时兼暗喻思妇对远行君子深婉的恋情和热烈的相思--胡马在北风中嘶鸣了,越鸟在朝南的枝头上筑巢了,游子啊,你还不归来啊!“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自别后,我容颜憔悴,首如飞蓬,自别后,我日渐消瘦,衣带宽松,游子啊,你还不归来啊!正是这种心灵上无声的呼唤,才越过千百年,赢得了人们的旷世同情和深深的惋叹。
如果稍稍留意,至此,诗中已出现了两次“相去”。第一次与“万余里”组合,指两地相距之远;第二次与“日已远”组合,指夫妻别离时间之长。相隔万里,日复一日,是忘记了当初旦旦誓约?还是为他乡女子所迷惑?正如浮云遮住了白日,使明净的心灵蒙上了一片云翳?“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这使女主人公忽然陷入深深的苦痛和彷惶之中。诗人通过由思念引起的猜测疑虑心理“反言之”,思妇的相思之情才愈显刻骨,愈显深婉、含蓄,意味不尽。
猜测、怀疑,当然毫无结果;极度相思,只能使形容枯槁。这就是“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老”,并非实指年龄,而指消瘦的体貌和忧伤的心情,是说心身憔悴,有似衰老而已。“晚”,指行人未归,岁月已晚,表明春秋忽代谢,相思又一年,暗喻女主人公青春易逝,坐愁红颜老的迟暮之感。
坐愁相思了无益。与其憔悴自弃,不如努力加餐,保重身体,留得青春容光,以待来日相会。故诗最后说:“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至此,诗人以期待和聊以自慰的口吻,结束了她相思离乱的歌唱。诗中淳朴清新的民歌风格,内在节奏上重叠反复的形式,同一相思别离用或显、或寓、或直、或曲、或托物比兴的方法层层深入,“若秀才对朋友说家常话”式单纯优美的语言,正是这首诗具有永恒艺术魅力的所在。而首叙初别之情--次叙路远会难--再叙相思之苦--末以宽慰期待作结。离合奇正,现转换变化之妙。不迫不露、句意平远的艺术风格,表现出东方女性热恋相思的心理特点。
【简析二】
这是一首在东汉末年动荡岁月中的相思乱离之歌,写一女子对长期远离的情人的沉痛思念,情真、景真、事真、意真,读之使人悲感无端,为女主人公真挚痛苦的爱情呼唤所感动。人生“悲莫悲兮生别离”,情人间会面无期的离别之恨,更会使他们终日怅惘,心灰意绝。作品抒发思妇的离别之苦,盼望之切,相思之痛,无端的猜疑,以及岁月催老、空负佳期的悲怆,欲说还休,欲罢不能,只好强自宽解的自怜,真实而生动地刻画了这一特定情势下女方当事人的曲折心理,表现了人类共有的复杂情感,因此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
作品章法摇曳,回环往复,文势奇纵而又高浑自然。前六句追述始别,夹叙夹议。首句即以涵盖全诗之势竦起,接写道路之长,间阻重重,然后以“会面安可知”一顿,补足上文并勾起下情。中六句正叙相思之痛,用的是比兴衬托手法。先以“胡马”二句横插一笔,以动物的本能比方人类的自觉,希望情人尽可能地向自己、向家乡靠拢。想象奇诡,警策有力。接着笔锋一转,写情人与自己非但没有靠近,反而日趋遥远。这给她的内心造成了严重创伤。“衣带日缓”暗示自己的瘦弱,间接写情,以衬思念之切。“浮云蔽日”则是猜忌:她怀疑有“第三者”插足,使情人忘却了自己。无端猜忌是在抒发其期待屡空后的一腔幽怨。文势突兀奇纵,全诗进入高潮。后四句缓收全篇,写岁月催老,徒思无益,决心“努力加餐饭”。用爽语作结,使我们看到了思妇性格的另一面。但她的爽朗敌不过她的痴情,明日一早相思还会重演,因此这仅只是一种强自宽解。在章法上,结句与“衣带”一语相呼应,针线细密,回环无痕。就全篇而言,首叙初别之情——次叙路远会路难——再叙相思之苦——末以宽慰期待作结。虽然多次换笔换势,曲折往复,但始终一气相生,处处妥贴,浑然一体,达到了自然天成的程度。
本诗的此兴手法新颖别致,语意奇警。“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借鉴了屈原“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哀郢》)的语意,并开启了陶渊明“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归园田居》)的创新法门。虽然,屈诗突出了誓死归根的意志,陶诗唱出了对自由的渴望,与屈陶相比本诗有些温厚,但却适合思妇的身分和心境。作品用衣宽暗示体瘦,以衬人物的痴情,震荡读者的血脉。影响所及,有陆机的“揽衣有余带,循形不盈襟”(《拟行行重行行》);萧纲的“欲知心恨急,翻令衣带宽”(《当垆曲》);终于出现了柳永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凤栖梧》)的千古绝唱。《西厢记&哭宴》:“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这一精采绝艳的曲辞,显然也从本诗受到过启发。诗中的游子虽未出场,但“行行重行行”即是其写照。联系汉末文士的共同遭遇,也可想象其奔波不已、以图仕进的辛酸。因此,本诗借思妇之口,同时也唱出了一代文士的悲哀。
六、时文天天见——天资
但凡与“天”字相关之禀性多为与生俱来,绝非单凭人力可僭得。如天性、天分、天赋、天才……对一个想在某领域谋求发展的人而言,倘能冷静清允地评估一下自己在这方面的“天分”如何,这将会是个颇具战略眼光的内省审度。&&&
&具有特殊天分之人,知识少的可以胜过知识多的;资历浅者可以胜过资深人士;甚至有时没学过某些知识也能炳灵所致地创生出相关的知识来。据说大数学家高斯上小学时,老师出了道算术题,让每个学生从1加到100,当同学们都在紧张地依次相加时,高斯却小声地早早报出了5050的答案。原来他发现从1到100这个数字序列若是依次首尾相加(1+100,2+99)其结果都会是101。总共50对,故两者相乘之积便是这100个数相加之和。高斯从未学过“等差数列”求和的运算方法,此时他只是凭着自己高卓的数学天分,蓦上心来地升华出了这种灵算妙法,显然不属于“学而知之”。孔子在《论语·季氏》中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以前我对此论颇难接受,总觉得若是不学,生来怎么就能知道呢?但环顾周围,放眼古今,确有些人生来就对某个方面独具天分。哪怕知之不多,却极具灵气,一点就通,一通皆通,触类旁通,即使只是一孔之见也都那么鞭辟入里,视角独特。像高斯这样数学天分绝高之人,他对数学必定有着某种超常的知觉,仅仅用“学而知之”确实不能涵盖。这位绝世奇才在数学领域的开拓创新中,真的带点神奇的“生而知之”天分。&&&
&天分直通悟性!一个人的聪明常表现在他拥有过人的“悟性”上。面对繁杂难解的未知事物,一种超语言、非逻辑的准确直觉,一种穿透迷蔽,直达本原的非凡洞察力才是真正的最高智慧。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当我们塞满太多蜂拥而来的外在知识时,也许反倒弱化了自己本来的天生悟性;积攒了些七零八碎的小智能,却迷失了整体领悟的大聪明。正像一本根据F.卡普拉著作编译的小书《现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所称:“虽然人类的理性知识有了惊人的增长,但并没有比两千年前聪明多少。”&&&
&&“天分”对成就一个人的事业至关重要。倘能长守一方自己十分钟爱而又极富天分的领域,积年有成地创建一番事业,真可谓是人生之最大幸事。借“天”行事,定会顺天从人,得心应手,如鱼得水,如帆得风。哪怕只是安常顺履地随常运作也能达到不小的成就。旁人也许对此不解:没见他头悬梁锥刺股地超人刻苦,也没听他发过什么先声夺人的宏愿毒誓,更未见他“一根筋”似的狠发戆劲,蛮悍强求。真的是“吉人天相”,没弄出多大动静就已游刃有余地达到了他人哪怕使出吃奶力气也都无法企及的高度。&&&
&大道天成之人,自有平常气象。这些颇具天分的幸运者对自己随分取得的成就也并不十分在意,一切还都是那么地安分守常,从容自若。时下“大鳄”纷纷高调出镜,“成功人士”的志得意满张扬炫耀,与“领军人物”的顾盼自雄冷峻骄横交相辉映。相比之下,这种安顺平和的常态也许更能养蓄人们长盛不衰的后劲与掘之不尽的潜能。对一个长于思考的人而言,闲适松静的心境正是他顿开悟性、突发奇想,豁辟蹊径的大悟之乡。永远保有这种思维态势才是持续发挥天分的最佳境界。&&&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身临最高点较量时刻,“天分”能否得到超水平发挥,将决定一个人最终的成败。若想达到当代最高水平,必当拥有过人的“天分”。对一个完全不具备这方面天分的人而言,哪怕使出浑身解数(乃至不择手段),拼死拼活地强求“人上人”的高端地位,充其量也只能达到三流以下(含三流)水平。任何领域要想独领风骚,达到当今最顶极成功,就绝对不能缺少超群轶类的高卓天分!哪怕只是叨忝二流以上水准也必须倚仗足够的天赋,绝非单凭人力可得。&&&
&其实,这本是市廛俚俗当中一个最为浅近平实的民间共识。不管干哪一行,你首先必须掂量一下你是不是干这行的“料”。俗话说:“女怕嫁错郎,男怕投错行”,强调的就是这个“天分”。过去梨园收徒就极为看重天分。“祖师爷没给你这碗饭吃”就是对那些点拨不通,苦练不成,完全没有培养前途之人的逐客令。&&&
&实话在民间!它总是以最直白的市井俚谚方式一语道破玄机。可到了有点地位的文化人口中,就总爱用迎合潮流的“制式语言”来表述。更有刻意“唯物”之人,绝对排斥一切与灵性相关之事,如灵感、天分、天才、天赋、天性。似乎人生来禀性全同,不存在任何差别,每个人最终成功与否仅与你的刻苦努力程度相关,其它均微不足道。按照此说,似乎你只要做到超乎一切人的极端刻苦,事业颠峰上的那第一把“交椅”就定然是你的。尤其不能容忍的是,个别缺乏学家起码诚实的“好为人师”者,竟然用篡改先贤名言的卑劣手段来推销他的“唯刻苦论”说教。一句骗了国人几十年的“爱迪生名言”至今仍在神州游荡,即所谓:“天才就是99%的汗水+1%的灵感!”实际上这句话被人别有用心地“腰斩”了。他砍去了后面那段更能体现爱迪生本意的关键性半句——“但这1%的灵感远远比那99%的汗水重要”。古代“假传圣旨”可是掉脑袋的重罪,今之“假传圣言”者不仅安然无虞,反而高头讲章,“师貌”岸然地睨视大谈。朗朗乾坤,真有此咄咄怪事耶。&&&
&“勤”固然能够“补拙”,但也仅仅是克服“笨拙”而已,没说“补拙”之后便是出类拔萃,足可一步登天。若想培养顶极人才,首先必须具备“璞”中求“玉”般的精准眼光,能够从人的固有差异中辨识可教之才,判定他是否具有这方面的独特天分。一个五短身材的女孩,哪怕她再刻苦一百倍也达不到杨丽萍跳孔雀舞的巅峰水准。倘若她将这份刻苦用于乒乓球或是举重竞技中,没准会在世界锦标赛中蝉联冠军,为国争光。中国一向在“径赛”项目上最难达到世界级突破。那位实现了中国百年期盼的跨栏短跑冠军,一看就知是个天分极高之人。感谢伯乐的慧眼识人。据教练说,他每天的训练时间也并不很多,显然他是充分发掘了自身天赋,凭着灵性来训练的。当然,靠着魔鬼式的严酷训练,靠着“不成功则跳楼”的破釜沉舟,最终也能逼出几个颇为光鲜的成功者。只是访谈之中,“佼佼者”们谈起这段不堪回首的梦魇般经历,也都坦诚道出“倘有来生,决不再干”的内心独白。&&&
&顺应天分并不是不要刻苦努力。只是这份刻苦必须顺合事物内在发展之需要,无需倚仗外加强制。顺成天分之人,“静如处子,动如脱兔”,遇到天分喷发当口,自有一种内在激情勃发,催趱他以最大的热忱爆出一种工作狂热。全力以赴,志在必得,如惊涛出峡之不可阻挡,如战马奔腾之不可收缰,非达全胜决不收兵。但是这个过程感觉到的不应该只是“苦”,而应是“工作着,并快乐着”!
天分无疆界。&&&
&有时真的是“天意”难猜,尽管天分就附体在自己身上,却是难以寻觅。有的人甚至终其一生都不知道自己的天分所在。&&&
&真正能够最充分发挥一个人天分的领域并不一定就是他所学的专业,也不一定是他从事了一辈子的职业。也许最初仅是一种业余爱好,甚至只是一次歪打正着的偶然闯入。他对此领域水深水浅一无所知;专业积累一无所有;业内人士一个不识;传统技巧一窍不通,十足“菜鸟”一个。但对独具天赋之人,并不在于其“入道”长短,也许浅尝之后,便成新锐。上述那些基本缺欠对他发挥天分不仅没构成天堑阻隔,或许还能转化为有利条件。不知深浅正好“初生之犊不畏虎”;“人脉”为零却也少些门户之见与瓜葛纠缠;一张白纸尽可无拘无束,天马行空般地自由驰骋;不懂技法正可“以无法为法”,不受“成式”束缚。而且独闯山门恣意发挥之际,没准还能创出自己的特有风格。其实人生原本并无行当专业等壁垒,正如大地本无田塍阡陌。所有这些界线都是人为划定的,怎能听命于“隔行如隔山”?大自然并不承认这种限定,天分也不该画地为牢围栏自限。竹笋可以顺着竹鞭自行延伸,长到邻家园子里;天分当然也可以自行游走到最能充分发挥它特长的领域中去。而且,懵懂之中,这种独怀天分的“白身”闯入,也许倒能幸得一处绝好的生态环境。如同“外来物种”偶入一派得天独厚而又没有“天敌”的新天地,生命力自然强悍。&&&
&天分无与争。&&&
&极致的天分总是没有竞争者的。他们大大超越了同时代的人,故只能“独行天下”。例如爱迪生与爱因斯坦,在事业的开拓奋进中他们都是形只影单的独行者,没有与其相竞之人。如同整个赛场只有他一个运动员,空旷的赛道上“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左右更无争比之人。探求只须叩问心声,方式尽可随心所欲,跑快跑慢都是“第一”。“立足最高巅峰之人是听不到回声的”,天才的开拓者也必定是独步当时的。他只知道一门心思地专注前行,从不左顾右盼,更不存竞争之心。他孑然创迹,稳健沉着,疾缓自如,快慢从心。在其创启之时,最好全场清寂无扰,没有裁判,没有啦啦队,没有喧嚣,甚至观众席上都绝迹无人。“无争”的清心净域才是最能充分发挥天分的至高境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第六十六章)。其实,人类文明史中,那些最伟大的发现和发明从来都不是竞争的产物。有竞争,说明你并不是“唯一”,还有与你比肩者。世上真正最伟大的东西从来都是独一无二的!&&&
&天分难“封杀”。&&&
&毋庸讳言,“天分”常遇“地煞”。&&&
&严格说来,“天分”是关压不住的,“悟性”总是一通百通的。独怀天分之人,那满身的“聪明窍”就像上海豫园那块镇园之宝“玉玲珑”(据称此石“一炉香置石底,孔孔烟出”),空灵剔透,孔孔相通,脉脉相连,真正是四通八达,谁又能封堵得住?况且“才气”自有“气体”本性。君不见,一个“闭”字便是“门”里关着一个“才”字。此才气虽圄于门中,却难以真正密不透风。对那些一向妒贤忌能,惯于封堵才华的人来说,你把门关死,才气会从窗户里透出来;你若再把窗户关严,它又会从烟囱里冒出来;你若是再发戆劲把烟囱也塞死,它又自会从锁孔、门缝、窗缝、墙缝,乃至从地沟里钻出来。真正的天分受之于“天”,奸恶之人断难封杀,更难以一辈子封杀。况且嗜“封”之辈也多为小脑发达之智能侏儒。如《抱朴子·明本》所称:“夫侏儒之手不足以倾嵩华。”可见其并未生就如来般巨擘大手,足以一手封杀天下。俗话说:十个手指按住十个“跳蚤”,你有十一个跳蚤,他就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其实秉承天分之人自是慧根独具,那满身的智慧“跳蚤”多着呐。彼非“千手观音”,能奈我何?人生苦短,有诸多正事要做,劳神费时去与“封杀痞”缠斗,虽说斜不压正,到底误了正事,虽赢犹输。有这力气还不如解开衲袄多摸出几个跳蚤来!
天分寓于“兴趣”之中。&&&
&引领寻求天分的最有效捷径就是遵循兴趣。一个人的稳衡兴趣之所在,常常蕴涵着他的内在天赋。也正是在这些最能充分发挥他独有特长的地方,他才会感受到那种令人神往的天分勃发之情趣。可见,一个人潜意识中最为心仪之处,往往就是他的天分所在!尽可循迹追随,全力投身,务求尽善尽美。当然,若欲实施对“天分”之皈依,首先必须具备足够的“自主权”。倘若每个人都只是个按照标准型号生产,完全听凭他人支配的“螺丝钉”,那还有什么“天分”可言?可见,拥有自主权又必须以享有必要的“自由”为前提。不自由,壁障四筑,动则多方掣肘,更何谈“自主”之抉择?由是观之,“自由”乃是发挥天分的首要条件。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对此理应能够充分保证。一个人若不具备“自我选择”的自由,犹如被缚之鹰隼,发挥“天分”实属无望之奢求。&&&
&当然,兴趣颇难守恒。尤其对青少年而言,童心未泯地萍浮在知识长河里做“兴趣漂流”,时过境迁兴趣也常会不断转移。其实,“兴趣转移”也是一种伴随成长过程的学问累积。不要惋惜这种时有发生的兴趣变迁,特别是少年时期,兴趣过早定格并不足取。莘莘学子样样好奇,兴趣广泛自会让人视野开阔,高望博览。也只有在多元选择的遂心变换之中,一个人才能真正知晓自己的天分、天资、天赋究竟寓于何处。况且这种知识储备不仅能为今后的专业选择提供充分依据,甚至还可草蛇灰线,伏笔千里,让卿受用终生。说不定日后什么时候就会突如其来地为你爆出个关键启迪,或是神来之笔地冒出个绝妙灵感,不断激活你的思维,使其永葆灵玑在握,挥斥八极的通豁畅达状态。&&&
&天分总是捭阖纵横,融会贯通的。适度的文理兼通对一个人达到知识全面,脉络清晰,思维通达均至关重要,使其可以多领域地贯通联想,大跨度地学科综合。非如此不足以养大家气象,古今中外之学问巨匠概莫能外。钱学森在《中国大学为何创新力不足》一文中说:“科学上的创新光靠严密的逻辑思维不行,创新的思想往往开始于形象思维,从大跨度的联想中得到启迪,然后再用严密的逻辑加以验证。”他在加州理工学院时不仅“懂得绘画、音乐、摄影这些方面的学问,还被美国艺术和科学学会吸收为会员”。为此他的导师冯·卡门教授很高兴,赞许地说:“你有这些才华很重要。”&&&
&强调个人兴趣,充分发挥天分不仅能让每个人最大限度地施展自己的才干,更有利于让整个社会达到多样化的自然平衡。正像一座森林,乔木、灌木、草本,攀藤、苔藓、地衣、真菌……各依天性占据一方最适合自己而又彼此无争的生存空间,从而使整座森林之生物群落达到既镶嵌合理而又丰富多样的生态平衡。人本来就是千差万别,各有所长,各有所好的。若是人人都能选择自己最感兴趣,又能发挥他天分的事业,就不仅能让社会的方方面面实现更有效地运行,也有利于各行各业的人才济济。
“齐一化”乃是发挥天分之最大“克星”!&&&
&国人惯于趋同,无论干什么事最后都会追风附流,归拢为千篇一律的统一模式。&&&
&“人才”本是立国之本,恰恰是在这一关乎民族未来命运的首善事业上,“齐一”之害最为深重。我们今天的教育模式尤其显得整齐划一,令人别无选择。这恰似我们母亲河的下游河段——高岸大堤托起滔滔悬河,规范着滚滚黄涛,如束如缚,衔命前行——没有分流,没有支汊,一齐浩浩荡荡地直入黄海。&&&
&人生的漫长竞技更像是场“马拉松”。而中国式的成才之道却硬是将这42195米的“长跑”分解成一系列连缀成串的分级“短跑”,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每一段“短跑”都单独计时,逼人奋力争先。段段选拔,级级考核,经历了一连串疲于奔命的短跑折腾,被“考”得焦头烂额的运动员,在临近“终点冲刺”的紧要关头,倒反而没力气了。这样的“马拉松”成绩会好吗?&&&
&“齐一化”的最大弊病是——我们培养出的青年学生多是些迷失专爱、“失去方向”的人:没有学科兴趣,没有探究热忱,没有专业志向,没有创造精神,而且完全不知自己的天分所在,一切的一切只为着考试得高分,并按照成绩“分阶”落座,选择相应等级的学校。实际上大家一致瞄准的还都是将来待遇优厚的热门职业。如果说这也算是“方向”,那么通向“含金量”最高的专业就成了大家唯一的方向。当然,这种状况绝不该由学生负责。残酷的考试重压已经像绞毛巾那样拧干了人的才气,未来的道路犹如业已铺就的钢轨,规范了已成定式的轨道人生,又有几人敢于“出轨”?&&&
&“齐一”误国!&&&
&只需从教育、科学各举一问,便可一叶知秋,目睹满园气象。&&&
&其一,共和国已是六十初度,为什么时至今日还没有涌现出一位我们自行培养的学问大师?&&&
&其二,60年来为什么至今还没有得过一项诺贝尔自然科学奖?&&&
&我们每年都要招收培养上百万大学生,数万名博士生。如今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比建国前所有大学生总数还要多得多。峨峨兮,洋洋兮!今天的大学毕业生可谓多如牛毛,留洋归来者如过江之鲫,教授博导多如河滩卵石,相比之下,建国前的留洋生该是何等的凤毛麟角。但以前在各行各业大都能脱颖而出令同行诚服,让世界承认的学问大家,学界泰斗,艺术大师,如王国维、陈寅恪、钱学森、梅兰芳……至今仍为世人景仰。60年过去,强盛的共和国,庞大的教育规模,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家族昌盛,人丁兴旺,超过立国以前几十倍的兵多将广。然而,怎么未见同等量级的大师出现呢?&&&
&思想史学者何兆武教授曾振聋发聩地指出——大师是“自由”出来的!先生早年入读西南联合大学。这个学校最为对他“胃口”的就是“选课自由”。原本考入“土木工程”的何先生在西南联大一共读了四个专业:本科是土木、历史;研究生是哲学、外文。当时的西南联大真可谓大师云集,河汉灿烂。聘有陈寅恪、傅斯年、钱穆、冯友兰、金岳霖、沈从文、钱锺书、朱自清、陈省身、华罗庚等著名教授执教,选修这些大家的课程令其终身难忘。这种文理兼修的求学生涯也确实为他日后从事学术研究奠定了雄厚的基础。我们今天的大学生、研究生在学业上还能享有这份毫无壁垒的自由吗?一向宽容大度的何兆武先生坦言,他一生对大部分事情都能忍耐,唯独不能忍耐“不自由”!正是“自由”的读书与独立的思考成就了他毕生的事业。他的校友邹承鲁院士也曾说过:西南联大之所以出了那么多大师,原因就在“自由”二字上。可见,“学术自由”乃是滋育大师的温润沃土。&&&
&当然,不见大师更遑论世界级顶尖人才。英国牛津大学尽管校舍陈旧,规模也未必超过北大、清华,却以一校之力培养出了47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与25位英国首相。可见,作为培育世界顶级人才的“摇篮”,目前中国尚未诞生足以堪称世界一流的大学。按照钱学森的说法:“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我看,这是中国当前的一个很大问题。”&&&
&眼下中国蹴鞠奇臭,国人皆可骂之。但对比开国之初,现在的中小学里还留下几座足球场?街道弄堂还有几个顽童在踢小皮球?泱泱大国,人口众多,但其“足球人口”未必超过巴西、阿根廷。这也难怪中国足球香火不盛。而教育可是举国投入的中华第一大业啊。据2005年教育部长的一份论坛讲话称:“目前中国高等教育的总规模已经达到了2000万人”,“各级各类学校在校人数达到了2.5亿人,教师达到了1300万人”。如果每个学生背后有两位家长,那么我国与教育直接密切相关之人就会有7.5亿人。这可是全国人口的半数啊!有一半的中国人都在热切关心教育,倾其所有地投入教育,到头来却是学问不出大师,科学不出诺贝尔奖。可怜的中国足球,更可悲的中国教育。而教育又直接贻误了中国科学。&&&
&按照世界一般规律,立国30年左右就会出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世界文明古国大河文化,埃及、罗马、印度都得了;诸多小国波兰、捷克、巴基斯坦、阿根廷也得了;亚洲的几个主要国家也都得了。我们如今立国业已60年;经济连年持续高速发展,GDP已入世界三甲;除了印度得的那三项,我国人口总数比其他所有得过诺贝尔奖国家加起来的人口总和还要多得多;我国的科学论文就数量而言早就是世界领先;中国的博士数量也早已超过美国;我们载人航天飞行已经成功,探月工程已初步实现,原子弹、核潜艇也都有了。为什么至今连一项诺贝尔科学奖都没有得到?可叹的中国科学!&&&
&这两大“甲子之问”中的每一个都涉及广泛,牵连深远,足够几个专门研究所从事系列专题研究的。这里仅从是否发挥“天分”这一微观视角管窥一二。&&&
&应该说,我们今天的教育与科研制度尚不足以让每一个人充分发挥天分。没有求知欲的学习,没有探究欲的研究,就像无性欲而婚,无食欲而食,其“嚼蜡”滋味可知。何以如此,只要将今天的学子、学者与60年前的学人直接比较,便可一目了然。我们在学习、研究上拥有的“自主权”比以前是多了还是少了?享有的“自由度”比他们是大了还是小了?我们的天分是充分发挥了还是受到抑制了?看看大师们的过去,比比今天的我们,回顾我们从幼儿园到博士后的全部历程,我们定会有所悟得。管中觅豹,当见一斑。有道是,知子莫如父,知女莫若母。为人父母者当中未必没有明白人,也未必都对子女的天分全然无知。而明明知晓孩子的天分所在却不敢使用,在教育大环境的严峻催迫下不得不搁置天分,从众随大流。呜呼,藏起金饭碗,争捧统一定制的泥饭盆乃是当今最大悲剧,答案当从教育制度求之。&&&
&其实,所谓“天分”不过是人们与生俱来的某种优势。按此理解还可进一步放眼探究每一座城市、每一个省、每一个民族,乃至每一个国家,审视其有没有与众不同的得天独厚?有没有祖先传承的超常素养?有没有山川育就的地理优势?有没有特异文化的固有天赋?闲思漫览之余,不妨掩卷自问:&&&
&为什么历史上地处偏僻的山西省出了那么多优秀的“晋商”,竟使得山西富甲一方,以致在相当长的时期成为中国的金融中心;中国第一家可供异地汇兑存取的“票号”就是当年开在平遥古城的“日东昌”?&&&
&为什么我国十大元帅竟有四位出在四川省?&&&
&为什么耶路撒冷这样一座人口不多的小城却成为世界三大宗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共同圣城?&&&
&为什么犹太人这么少的人数却出了哥伦布、马克思、爱因斯坦、斯宾诺莎、门德尔松、基辛格等诸多伟人名宿?&&&
&为什么同样围坐地中海,文明古国之间又频繁交流,处在同一个历史时代的古希腊涌现了那么多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如毕达哥拉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理士多德,以及创造原子论的留基波、德谟克里特,欧几里德(几何学),阿基米德(力学、数学),阿里斯塔克(日心说);相形之下的古埃及却没出一个叫得出名的大哲学家、大数学家。然而他们却奇迹般地建造了那么多伟大的金字塔?&&&
&为什么十五六世纪欧洲一些沿海小国(葡萄牙、西班牙)仅凭着三五条小船(长19米),区区八十余人却做出了如此伟大的地理新发现;而比哥伦布还早87年的郑和,他拥有62艘长44丈、宽18丈的大型宝船(按明朝尺换算,长140米、宽58米),28年中7次越洋远航,每次率众多达27000人,且生逢其时,又正值地理大发现时代,却于此毫无建树呢?(前不久,一位英国海军退休艇长曾写过一本书《1421中国发现世界》,认为是“郑和下西洋发现了美洲和澳洲大陆”,而不是哥伦布——聊且记之,备考。)&&&
&由是观之,个人有天分,民族有特色,国家有特长。凡是由“人”组成之各级社会群体也都享有各自的天赐禀赋,用之则兴,弃之则罔,无所知之则盲。天赐优势能否充分发挥必当决定一切。&&&
&无问天分的“齐一化”思维乃是当今中国最大通病。“寻找天分”对任何由人构成的群体都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天”能靠则靠,顺天奋力,无论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是绝好之事,何乐而不为呢?一个未能让每个人充分发挥天分的民族永远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最前列。&&&
&幽幽苍天,皇皇上宰。&&&
每个人充分发挥天分之日,即是民族真正崛起之时!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a.b两地相距80千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