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青年如何看待日本侵华战争妇女

日本80后青年如何看待侵华战争
我所在的专业有不少日本学生,平日有空大家就到系办公室倒杯咖啡然后天南地北的“海聊”。这不,今儿聊到了日本侵华和南京大屠杀。
谈到敏感话题,2战,日本人骄傲他们敢去骚扰美国,尽管最后失败却不觉得丢脸。但只字不提中国战场,或许他们还骄傲曾经肆无忌惮的独霸我东北三省和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当问到他们如何看待他们的政府将历史课本修改并隐瞒当初侵华战争的惨不忍睹的屠杀事实时,日本人说“不好的俩国关系的历史是记住好呢还是该忘记?”显然,他们认为该忘记,同时也讽刺我们对死去的无辜百姓的无味纪念?!说起敬国神社他们认为那是个著名的历史文化遗址,人民的英雄埋葬在那里......“历史是事实,事实应该公布与众,知晓历史为了警戒未来不要重导历史的覆辙,为什么日本教科书修改了侵华战争的真实内容,为什么要隐瞒?”他们无语了...终于有个日本同学说他自己找了一些资料知道了当时731部队在中国做的生物武器试验,是很抱歉。但历史是不该牢记不利于发展2国关系...
我们中国人则不会忘记,我们的国难!但我们事实证明记住历史不代表防碍友好,对这个曾给我们国难家愁的邻帮我们是那么的友好,有报道说,整个日本经济的一半都由中国人每天的日货消费而支撑。有人说我们该抵制日货,有人说那是狭隘的民族主义,到底谁对谁错?智者见智吧!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柳条湖:日本侵华战争在此引爆
时间: 15:26:00
来源:人民铁道网
作者:刘建春
这里就是柳条湖段铁轨日土肥原贤二任伪沈阳市市长1931年9月九一八事变当晚被日军炮火炸毁的北大营1931年9月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封锁老道口阻断交通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宪兵队在沈阳城张贴维持治安的布告这里就是现场&柳条湖爆破现场日军所立混凝土结构的爆破地点碑日军在南满铁路柳条湖竖立的爆破地点标志木牌日军在南满铁路柳条湖竖立的标志木牌  事变前的东北铁路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东北的铁路几乎都是由外强控制的。笔直的铁轨被侵略者织成了一张硕大的网,蕴藏在东北的森林煤矿和无穷无尽的宝藏几乎全部被罩在这张网内,并被任意掠夺。在沈阳市蒸汽机车陈列馆陈列的&亚细亚&号机车,是日本制造的高速机车。当它在广袤的黑土地上奔驰时,它是日本侵略的象征,也是中国人屈辱的象征。为了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张学良决定加速东北铁路的建设。他主政东北后,先后修建了沈阳至海龙,齐齐哈尔到克山等七条铁路,总长度860多公里。作为交通枢纽的沈阳当时共有两座火车站,一座是日本人修建的南站,与之相对峙的就是张学良主持修建的辽宁总站。这不仅是张学良在经济上对抗日本人的手段,更是民族精神的一种张扬。这对日本人企图独霸东北来说,不啻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当时,东北自建自营的铁路已占全国铁路的百分之82.38,是全国铁路网最密集的区域。当时的东北已经成为我国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然而,这种局面持续了不到三年,日本帝国主义终于露出了狰狞的嘴脸,在沈阳柳条湖铁路附近制造了震惊中外的&9.18&事变 。  爆炸点:哈大铁路404公里加440米  柳条湖街、柳条湖立交桥、柳条湖小区、柳条湖小学&&今天的沈阳,我们从这些名字中依然能够找到柳条湖的基因。但是,或许年轻人们已经淡忘--其实不是淡忘,而是压根儿就没了解过&&这个地名曾经让全世界震惊。&九一八&是什么?许多人或许会回答:这是一个公司开业的良辰吉日,不但要发,而且长久地要发,这是今天老板们最喜欢的一个日子,尽管70多年前这是全中国人最心痛最屈辱的日子。  哈大铁路404公里加440米,这就是&九一八&事变的发生地。这个地点已经经过许多专家、学者的考证与确认。如今,这里和别的地方没有任何不同,一条电气化铁路从这里伸向远方。常常有人孤独而沉默地来到这里寻找当年的遗迹,他们会用手指着一段铁路,正像70多年前的老照片上记录的那样,那时候也有一群人在那里指着铁轨。  柳条湖本不是一段铁路的名称,当时这条铁路叫做南满铁路,柳条湖是附近的一个地名。柳条湖也不是一个湖,而是一个面积近8平方公里的村庄,位于今天沈阳市大东区北郊(北大营以南约500米处)。今天,我们在柳条湖到处可以看到城市建设的成绩,宽阔的马路、气派的立交桥、高高的楼房,一切都是那样祥和安宁。70年时光的厚度,像一层柔软的棉花,似乎掩盖了那种蓄意爆炸的烟云。但是,每到9月18日,中国有超过100个城市会拉响警报,凄厉的警报声响彻和平城市的天空,这声音告诉我们,没有人会忘记柳条湖,没有人能够忘记柳条湖,没有人有资格忘记柳条湖--时间定格在日晚10点。  河本中尉点着了亡国的导火线  日本对中国东北垂涎已久。&九一八&事变前,它已通过日俄战争夺取了旅顺、大连和满洲铁路沿线并派兵驻扎,这正是它能够阴谋进行事变的前提。  这个秋天的晚上,沈阳的郊外有一些凉意。当时的沈阳是中国东北的军政中心。晚餐后,日本关东军南满铁路守备队柳条湖分队的河本末守中尉,带领着六位全副武装的部属,出外进行夜间的巡察。巡察的地点,就是北大营附近的铁路沿线。在他们的背包之中,夹带着炸药、引信以及野战电话机。这是中国东北九月的夜间,空气中透出一些寒意,但是这些出巡的关东军,心里则充满了膨胀的杀机。  事实上,他们主要的任务,不是要破坏铁路,而是要借此造成冲突,他们需要一个攻击中国军队的借口。但是他们也许没有想到,他们所准备进行的破坏铁路的小行动,竟然是引爆一场人类历史上最大战争浩劫的最初导火线,最后也给日本带来亡国的悲剧。  河本中尉非常清楚当天晚上自己的任务,因为早在半年前,关东军参谋部的作战参谋主任石原莞尔中佐,已动员属下的参谋人员们拟出一个由关东军发动军事攻击,以占领整个中国东北的作战计划。而这个军事攻击行动,需要一个引爆行动的借口,以方便日军有对国外宣示其军事行动的正当理由。经过石原的策划,这个借口就是选择破坏在北大营附近南满铁路柳条湖段的铁轨。  爆炸地点离中国东北军的主要防卫据点北大营是如此的近,难道不怕受到中国军队的发现与阻止吗?事实上,这正是关东军求之不得的事情,因为关东军认为,只要有爆炸声响,中国军队必然会出营察看,这样关东军理所当然的将铁路被破坏的责任,推给出来察看的中国军队,然后在混乱的黑夜现场,设法安排与制造中、日军队相互射击的冲突。只要有了枪战的现场与死伤的记录,这样关东军立刻就能够以自卫与护路为名,发兵攻占中国东北南部的所有军政中心。最后再取得日本军部的支持,全面侵占中国东北。  而出身工兵懂得爆破的河本中尉,被参与石原计划的关东军奉天特务机关辅助官花谷正少佐,特别被选为执行这个任务的领导者。河本率领爆破小组的成员出外夜巡,在当时而言,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因为自从1931年以来,整个驻防在中国东北的关东军部队情势高度紧绷,早已进入一级备战的状态,高密度的实兵实弹军事演习,几乎不间断地进行。而河本的上级长官川岛队长,早已与石原等人互通声气,完全知道今天晚上排演的戏码。  关东军经过完整的参谋作业与多次的全盘预演,早已经完成全面进攻中国东北的所有作战细部计划,而且关东军进行日以继夜的反复实兵推演,使得不断的枪炮声成为东北军民日夜都最为熟悉的噪音。当天夜间,在沈阳北大营附近的日军南满铁路守备中队,已经由川岛队长下令进行夜间出击演习,地点正在离北大营不远的文官屯附近,而川岛也非常清楚,部队的演习只是一个军事活动的借口,而日军真正的目的是,等待爆炸的信号出现,就立即开始对北大营的东北军发动攻击。  在离中国驻军的北大营大约500米的地方,河本下令部属在南满铁路的铁轨上放置炸药,河本知道,炸药的爆炸力,只要造成重大的声光效果,但是不能实际破坏铁路的运输能力(这就是为什么不能选择铁路桥梁的原因,怕爆炸造成交通的中断与抢修的困难),因此他特别用心的计算过,用药的份量与埋藏炸药的方式,这个爆炸声既要能引起北大营中国守军的出外察看,以制造与日军武装冲突的机会,但是又不能真的破坏了铁路运输的功能,因为随后关东军攻占南满的军事调动,还要使用这条铁路作为运兵的主要工具。  在北大营内,经过一天操劳的东北军北大营第7旅的将士们伴着窗外皎洁的月光渐渐进入了梦乡。营前,只有几名哨兵抱着枪来回踱步以抵御四周的寒气和睡意的困挠。而此刻,离大营不远的高梁地里,几百双贪婪的眼睛,从四面八方紧紧盯住北大营的营门,这眼光,似恶狼,闪现着扑食前的焦灼、紧张、兴奋和残忍。  炸药很快就装置妥当,河本看表,等着从长春开到沈阳的夜间快车经过,10点20分,火车声音渐渐传来,当火车通过埋置炸药的地点时,河本压下引爆的开关,一声巨大的爆炸声震响了沈阳的夜空,而铁轨的一边受到约1.5米的破坏,并未影响到南下列车的行进,整列火车通过爆炸现场时,只是摇晃了几下,仍然安全通过爆炸现场,10时30分驶达沈阳车站,没有任何的人员伤亡,也没有其他运输设备的损坏。  但是令河本中尉感到意外的是,爆炸声虽然震动了北大营,但是却没有任何中国军人出外察看,虽然在附近演习的日军,在听到爆炸声之后,立刻向爆炸地点集合,但是却没有看到任何的中国军人或是平民出现,因此关东军根本不能乘机开枪制造冲突现场,只有推出两具身穿军服的中国人尸体。不过河本仍然下令部属,径自朝向北大营开枪射击,一方面以军用电话向在沈阳城内的日本奉天特务机关辅助官花谷正少佐报告状况。这时候,等在北大营四围的演习的日本部队,在听到爆炸声与枪声之后,立刻按照演习的计划,开始向北大营进行武装攻击,这时枪炮声开始响彻沈阳城的夜空。  几分钟后,日军开始炮击北大营。关东军独立守备队第二大队第三中队迅速接近北大营西南角,然后用1个小队切断第七旅的退路。621团首当其冲。就在中国官兵欲还击日军之时,却传来东北军参谋长荣臻的命令:&不准抵抗、不准动,就是挺着死,也不准开枪。&  从柳条湖到柳条沟:日本媒体这样撒谎  铁轨上的爆炸点是一个连正式名字都没有的地方,附近的地名叫做柳条湖,铁路是在平地上铺设的,但是在日本记者发出事件的新闻号外时,擅自命名称为&柳条沟&,也有人命名为&柳条桥&。而将这个无名地方,硬加上&沟&或&桥&的词汇,今天,我们完全可以看出,这是别有用心的。它暗示被破坏的地方是一座铁路桥梁,因此这个破坏铁路的行动,对于日本所管理的南满铁路运输安全,造成重大的威胁,所以关东军不得不为护路而战。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的第二天,日本三大综合性报纸之一的《大阪朝日新闻》出版了号外,立即刊登了有关这一事变的第一篇报道,此后还全程报道了&九一八&事变过程。这套号外累计刊发了5万余字报道并配有210张图片。通过这套号外,可以清晰地看到战时日本媒体是如何欺骗本国国民和国际舆论的。  《大阪朝日新闻》号外昭和6年9月19日报道,大标题是《深夜突然隆隆音响支那兵爆破铁路》。(奉天特电19日发)9月18日晚上10时半,在奉天北方一角,冒着黑暗,响彻了隆隆大音响,惊醒了奉天在住日本人。这是日支兵冲突的烽火。  在我满铁铁路,文官屯、虎石台中间一点柳条沟处,一地点上,大约300名支那兵安置了强烈的炸弹,爆破了我满铁线的一段。突发这件大事的同时,受到支那兵猛烈攻击的我方所属于满铁守备队的监视兵及时报告虎石台驻屯的河岛中队长,因而河岛中队长马上率兵乘军用列车迅速到达现场。这时粗暴的支那兵向着守备队猛烈开炮。于是,奉天驻在的全体日兵下达总动员令。  《大阪朝日新闻》号外昭和6年9月19日报道。(陆军省来电)9月18日晚上10时半左右,由于暴戾的北大营支那军破坏了奉天北方的满铁铁路线,与赶来的我方守备队部分兵发生冲击,奉天独立守备第2大队已向发生战斗地点出动。  策划柳条湖事件日军中的3个核心人物之一&&花谷正最终说了实话  《大阪朝日新闻》还派出记者采访了参与策划&柳条湖事件&的日军中的3个核心人物之一&&花谷正,企图为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作出更加冠冕堂皇的说明。花谷正时任日本驻奉天特务机关辅佐官,陆军少佐(即少校)军衔。  《大阪朝日新闻》号外昭和6年9月19日报道,大标题《支那方面的暴拳是起因--花谷少佐谈话》(奉天特电19日发)奉天陆军特务机关,花谷少佐谈话如下:日支之间,突然产生了开战火的惨状,感到实在是遗憾,这事是起因于北大营的青年士官们轻视日本军阀,为牵制中村事件而爆破满铁铁路之结果。我军采取的行动是属于平时授权的范围之内,绝不是按关东军司令官命令下的行动。  然而,事实终究是事实,参与策划&柳条湖事件&的日军头目花谷正后来在《文献昭和史》中说了实话:  &18日夜,月近半圆,高粱地黑沉沉的一片;疏星点点,长空欲坠。岛本大队川岛中队的河本末守中尉以巡查铁路线为名,带领数名部下向柳条沟走去,一面从旁边观察北大营的兵营,一面选了个离兵营约800米往南去的地点。河本亲自把骑兵用的小型炸药安装在铁轨下,并点了火。时间是晚上10点过了。&轰&的一声炸响,铁轨和枕木都炸飞了。&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书》明确认定:&柳条湖事件&&是日本人有计划实行的&。  在同一天的报道中,关于挑起&九一八&事端的东北军人的数目竟然出现多种不同版本。  《大阪朝日新闻》号外昭和6年9月19日报道,(联合奉天19日发急电)根据我军发表,事件的开端是在晚上10时40分,北大营的正规支那兵400名突然企图破坏满铁铁桥。为了击退,我军开始了战斗。  《大阪朝日新闻》号外昭和6年9月19日报道,(奉天特电19日发)9月18日晚上10时半,在支那将官指挥下,有3400名支那兵有计划地袭击了我铁道守备队为开端。我军应战,导致了日支兵开战。  《大阪朝日新闻》号外捏造的挑起&九一八&事端的东北军人数从&大约300名&到400名,最后一下子猛增至3400名。同一天的报纸竟然产生如此不同的&统计数字&,恐怕连读到号外新闻的日本国民都会产生疑虑:&九一八&之夜究竟有多少中国兵在作战?  其实在炸毁铁路的当时,中国士兵根本就不存在。所谓中国士兵尸体一说更是无中生有。9月18日夜,当河本末守中尉起爆了小型炸药后,虽然爆炸声震动了北大营和沈阳城,却没有发生预先设想的交战场景。怕败露出事实真相,情急之下,河本等人采取了第二套方案:将3具身穿东北军士兵服装的中国人的尸体摆放在现场,将此作为被击毙的爆炸铁路&凶犯&。  事变发生后,中国方面随即指出,所谓中国士兵尸体为日军&枪杀17日雇用之华丐十数人,衣以中国军人服制,复用刺刀刺破军衣,拍摄照片&。  9月19日,美国记者乔&毕&巴鲁从上海专程赶到沈阳柳条湖现场进行调查。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促使他决心将一个真实的&柳条湖事件&呈现给世人。十几年后,在出席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作证时,巴鲁尊重事实地说:&中国士兵的尸体放在离路轨45至91米的地方&&同行中的一个伙伴调查了一具尸体。他见到的是一个没有血迹、被放置了相当长时间的尸体。&  时至今日,大量的事实已经让我们了解到&九一八&事变的起因,柳条湖事件的真相已无可辩驳地呈现在我们眼前。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日本关东军在爆破地点立了一块木碑,上面竖书&昭和六年九月十八日支那兵线路爆破地点&字样,1938年日军又重建了这个炸弹形水泥纪念物,上面为炸弹尾翼形,碑身高5米,下面基座为梯形平台,上镶嵌横书&爆破地点&四字。并在北大营内建立了战绩纪念馆和战绩纪念碑。解放后,沈阳人民已将水泥碑推倒,仍陈列在原址。1985年2月,此碑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针指永远着10时20分  为了让后代人不忘历史的教训,国家在九一八事变的爆炸地点附近建立了九一八事变博物馆,馆址位于沈阳市区的东北部,柳条湖立交桥西北,西靠哈大铁路。博物馆主体本身就是一座历史纪念建筑物,它以残历碑的形象展现在人们面前。在一部巨大石雕台历上密布着千疮百孔的弹痕,隐约可见无数个骷髅,象征着千万个不泯的冤魂在呐喊和呼号。右面的一页铭刻着中国人民永远难忘的最悲痛的日子&&日,农历辛未年八月初七日。左面的一页镌刻着&九&一八&事变的史实:&夜十时许,日军自爆南满铁路柳条湖路段,反诬中国军队所为,遂攻占北大营。我东北军将士在不抵抗命令下忍痛撤退,国难降临,人民奋起抗争。&从残历碑正面拱形门进入一楼正厅,迎面黑色大理石上刻有&勿忘国耻&四个大字,在字的上方嵌有一面残月形时钟,其时针指着10时20分,这是日本侵略军发起进攻北大营的时刻。任何一个中国人都不能忘记这样一个时刻。  历史事件链接:中村事件  1931年6月,关东军参谋本部秘密派遣现役陆军大尉中村震太郎、井杉延太郎(曹长)等人,未经中国政府许可,偷偷进入我军的要地索伦地区,进行特务间谍活动,绘制地图、搜集军事情报等。当中村准备返回旅顺时,被当地驻军(关玉衡部)逮捕,因中村等无中国护照,查出所绘制军用地图、测绘仪器、驻军兵力等情报,实属间谍活动。中村当夜乘机逃跑,被卫兵误枪击毙。  按国际法规定,以特务为目的进入他国军事禁区,搜集军事情报,绘制军事地图,可处死刑。主权国家有权处死。日本以贼喊捉贼的伎俩,反诬中国军队无故开枪打死&大日本臣民&,对其特务活动闭口不说,以此作掩护,佯作交涉。关东军石原莞尔参谋提出加派一个步兵大队为基干部队,以保护洮索铁路开往洮南,以武力威胁为借口,暗中做好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准备。
人民铁道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铁道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铁道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人民铁道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人民铁道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文章排行榜
人民铁道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日本美化侵华战争分裂台湾漫画受到中国青少年喜爱
日本美化侵华战争分裂台湾漫画受到中国青少年喜爱近日,笔者意外获悉一部日本美化分裂台湾的作品在中国受到部分青少年的追捧。这部在我国青少年中造成恶劣影响的漫画中文译名黑塔利亚(原名《hetaria》)。黑塔利亚对国家进行拟人化,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历史事件通过人物来表现。漫画以为主角,围绕轴心国(德意日3国)展开。年代设定大致为到二战时期,番外篇涉及现代内容。漫画用搞笑的形式来表现战争,其中将侵略称呼为同居,认为是友爱的表现。并且,这一部漫画中充满了令人不适的暗示和设定。其中,在原作者的网站上面,台湾作为一个单独的人物出现在古巴和间,背景为。中国的爱好者宣称是作为一个地区出现,但是笔者在原作者的设定中看到了首都国旗等字样。爱好者中甚至有大量喜爱台湾和日本有男女感情关系,认为台湾被日本殖民时期是台湾美好的初恋,日本是第一个对台湾好的存在。古代篇中在中国旁边出现了一位僧人(注释是曾经是一个国家),原作者对此人物究竟代表哪一个地区/国家至今没有作出解释。众所周知,二战是人类历史上的悲剧,是对人类道德下限的挑战。但笔者通观此作品,完全没有看出对这场悲壮的反法西斯战争有任何严肃或者尊重的地方。例如,作品中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永世难忘的暴行以轻松的一刀带过。甚至在后面的剧情中没有任何的表现,与此相反,将进行大量的美化。重点了突出了轴心国间的纯真与无奈,为了和平繁荣而发起的美好动机。令人不禁想到日本为掩饰侵略者本质而提出的所谓“”。最新一期黑塔利亚动画中轴心国以令人同情的面目出现,期望着世界的和平,指责世界五联(现5个)虎视眈眈的威胁破坏着他们间的美好和平。任何有良知的人都不会认同这种侵略者做出的面孔来诬蔑伟大的反法西斯战士的行为。但是,笔者却痛心的发现这一部扭曲历史观为日本法西斯洗白的作品在青少年中受到追捧。部分青少年更是认同了中的,竟然说出日本侵略是爱的表现。是为了从西方列强的洋枪大炮中保护腐败没落的中国。中国喜爱黑塔利亚的人一般比较年轻,世界观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麻生太郎就曾大力提倡动漫外交用来收拢全世界民心,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文化侵略。现在,中国已经出现了喜爱中国凄惨的被日本被虐待的爱好者,他们宣称这是真爱。作为一个成年人,笔者感到痛心和失职,我们必须对青少年负责,对这种影响恶劣的漫画进行制止。提倡正确的和世界观,让青少年铭记历史,正确看待,树立保护祖国领土的信念。
本贴相关帖文
|||军迷有话说|||经典军事|||环球风云|||老照片
||争议话题|||社会万象||男人情感||天天贴图||网友实拍|日本人眼中918:青年不知该事件却牢记“被害”_新闻中心_新浪网
日本人眼中918:青年不知该事件却牢记“被害”
  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里,警世钟上的四个大字“勿忘国耻”提醒着每一个来访游客。 本报资料图
战斗后的北大营。(《一亿人的昭和史 满洲事变》)
东北兵工厂大门。(《满洲事变及上海事变写真大全集》明治天皇御写真帖刊行会 1932)
军犬培育基地。(《板仓大尉忠勇记》新光社1932)
  斗转星移。你是否还记得那首歌: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对于中国人来说,那是一段屈辱的历史。如今,它已经过了整整八十年。
  从,九一八事变后的这八十年,日本人是怎样看待那段历史的?“活在当下”的同时,历史真的可以忽略不计或任意美化吗?
  从某种程度上,了解他们的看法,才更有助于我们清晰地看到中日关系的症结所在。
  纪念日:渲染“被害”,匮乏反思
  很多日本年轻人根本就不知道“九一八”是什么日子;但对于日本自身的“被害”,却是牢牢记住:日本是唯一被发射原子弹的国家,日本人深受原子弹之害……
  《国际先驱导报》特约撰稿黄文炜发自东京 当中国国内还未拉开纪念“九一八事变”80周年的活动序幕时,日本已经提前把中日在历史问题上的敏感性摆到了台面。
  最新的“依据”缘于今年8月,黑龙江省方正县拆除了“日本开拓团民亡者名录墙”。日本媒体索性从东京赶到方正县,细述中国多年的“反日教育”和方正县“委屈被批为汉奸县”。
  “9月18日将迎来‘柳条湖事件’(即九一八事变)爆发80周年,预计这段时期中国的反日气氛会日益高涨。”日本《东京新闻》如是评估道。猜疑、“忧虑”情绪开始浮现在日本媒体版面――这往往是日本选择性忽略侵略战争带给亚洲其他国家伤害的惯用思路。
  除了“九一八事变”,萦绕中日关系心结的还有其他纪念日:如“七七事变”、“八一五”投降日、“9?3”抗战胜利纪念日等。于日本普通民众而言,他们如何看待这些历史节点,无疑成为反映其内心深处对侵华史观看法的一扇窗口。
  战争纪念片主打爱和亲情
  日本把8月15日称为“终战日”,每到“8?15”前后,电视台都会播出战争纪念片,但主题基本上是呼唤和平,内容多表现亲情和爱情。例如今年,富士电视台在8月13日播出表现战争中兄弟情的电视剧《最后的纽带》,说的是哥哥在美国谋生,参加了美军,而弟弟成为日军敢死队成员,兄弟俩在冲绳战场相逢,本是站在敌我双方立场的两人,最后兄弟爱和亲情跨越了一切。
  众多电视剧中,每年NHK电视台为纪念“终战日”播放的节目最引人瞩目。今年8月13日,该台播出了纪实性电视剧《蓝眼睛的(中国)少年兵》,以一位还存活着的日本老兵――已经95岁的藤井先生对当年战争的一段真实回忆为中心内容而改编。电视剧由中日混血儿、少年明星小针升平主演。故事的时代背景是1943年秋季,当时日军的一支连队在行军途中,发现一个掉了队的中国(重庆)少年兵――罗布信。他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只有14岁。后来,他被日军的藤井收留。在激战中,少年兵被当做杂役,后来在炮击中左眼受伤失明。日本兵像对自己的弟弟一样爱护他,他们在相处中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电视剧表现了这样的主题:如果没有战争,日本人都是有情有义的普通人,被收留在日军中的中国少年兵,他那淳朴的性格、可爱的笑脸给在战争中苦熬的士兵们带来了很大安慰,他们在同甘苦共患难的生活中通过交流,士兵们的人性和良心得以萌发。电视剧把战争故事描写得有些浪漫色彩。而关于这部电视剧还有一个后续话题:导演久保田在电视剧播放后,受藤井先生的委托,想与中国电视台合作,共同制作一个“寻找罗布信”的节目,如果当年的少年兵还活着的话,已过80岁了。
  少年明星小针升平的母亲是中国人,她曾打听是否有中国的电视台愿意引进这部电视剧,结果还是未能如愿以偿。当然,小针升平的母亲也能够理解的原因之一是,日本所拍摄的战争题材影视片,视角本身缺乏对战争责任的反思。所以,中日两国关于战争的价值观能够互相融通和理解的那天还远未到来。
  强调作为“被害者”的悲伤
  随便问一个日本人,8月6日和8月9日是什么日子?他们准会告诉你:那是广岛和长崎遭受原子弹的日子。很多日本年轻人根本就不知道“九一八”是什么日子。抗日战争在日本普遍被叫做“日中战争”,过去曾称为“支那事变”、“日华事变”。但对于自身的“被害”,日本却是牢牢记住,日本人从小学开始就接受这样的历史教育:日本是唯一被发射原子弹的国家,日本人深受原子弹之害……
  每年的8月6日和9日,广岛和长崎都要举行隆重的悼念仪式,纪念在原子弹爆炸中死难的日本人。每次在追悼仪式上,人们点上和平之灯,中小学生合唱歌曲,大家为牺牲者默祷,态度很虔诚,场面庄严肃穆。
  日本有众多以原子弹爆炸为故事背景的影视作品,都拍得相当感人,日本人把原子弹爆炸称为“被爆”,他们在“被”字上做足了文章,那种“被害”的悲伤甚至被营造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但这种日本式的悲伤却是孤独的。
  笔者曾听日本的和平人士说起,当年的广岛曾是日本的“军都”,1888年即明治二年,以凶猛作战著称的第5师团成立,总部就设立在广岛。1945年以前,广岛的宇品港是输送侵华日军的重要出港口,绝大部分侵华日军都是从那里出港。广岛曾是日本重要的军事城市,这也是其遭受原子弹袭击的原因之一。日本在南京进行大屠杀、731部队搞人体实验、实施细菌战,对重庆、成都等地实施无差别轰炸……这些都和广岛的悲剧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这一切,如今的日本民众哪怕是广岛人、长崎人都知之甚少。
  每年8月15日,靖国神社里总是熙熙攘攘,祭奠“英灵”的人不少。还有一些“遗老”穿起旧日军军服,拿着军刀招摇过市。在靖国神社的附近,有个千鸟渊公墓,它的正式名称是“千鸟渊战死者墓地”,每年日本政府都要在这里隆重举行追悼仪式,悼念战死者,天皇出席。海上自卫队远航舰队出航前,也会来此地参拜。
  谈“侵略”,还是个禁忌
  今年8月14日,在北海道长万部町代言卡通形象的微博上,出现了反省战争的言语:“日本的战争牺牲者310万人,日本给亚洲诸国造成2000万受害者。这都是日本的侵略战争引起的。”这段话在网站上引起很大的反响,长万部町遭到多方抗议,町方面只能解释说,这不代表町里的意见,是运营微博的会社的人自作主张写的。最终微博不得不关闭。在日本,谈“侵略”,至今还是个禁忌,反省日本的战争罪行的言辞,常被人称为“自虐”。
  8月21日,中国电影《南京!南京!》在东京中野的一个小影院就放映了一场。当天,为了防止出现混乱局面,日本警方出动了数十名警察在影院四周巡视,维持秩序,另外还请了律师和志愿者来帮忙。在现场,有观众问导演陆川一个尖锐的问题:“在日本人中,有些人认为南京大屠杀是捏造的,如县知事、国会议员、以至前首相等,对那些声音你是怎么看的?”陆川回答:“说(南京大屠杀)不是事实的大人物们,希望他们也来看这个电影。”
  有看过这部电影的日本观众说:“作为日本人,希望电影中所说的是谎言,但是听在现场的导演说是根据事实拍摄的,感到很难过。”
  这就是有代表性的日本人的想法,不愿意相信日本犯下战争罪行,就算心里觉得那是“侵略”,也觉得那是遥远的事了,不值得一提。日本人崇尚“活在现在”,他们觉得现实问题比起历史问题要重要得多。
  日本档案馆中的九一八
  战时日本对九一八的认识中,充满了莫名的自豪感和居高临下,而对备受日军折磨的中国百姓则不闻不问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郭一娜 特约撰稿萨苏发自东京 日本对侵华战争的记述中,一般都用地名,很少用数字。所以,九一八事变在日本被称为“满洲事变”。八十年后,打开尘封的日本档案一角,或可由此看出日本人对史料的另一种描述。
  从篡改历史到承认“侵略”
  在日本,与战争有关的历史博物馆中,广岛原子弹资料馆比较著名。其中,对九一八事变的描述只有半句话。在“昭和时期的广岛”的展示牌中写到:“日军在中国大陆的战争,以1931年的‘满洲事变’为‘引子’,随后1937年扩大到全面战争。”在这里,“满洲事变”被简写成两个字“引子”,至于谁先“引”的,以及战争的本质、内容,完全没有涉及。
  不过在九一八事变爆发之后,日本方面在曾出版的大量文献中均将其描写为中国军队有预谋的策划。其中较为典型的是1932年日本明治天皇御写真帖刊行会发行的精装本《满洲事变及上海事变写真大全集》,在这本描述日军侵占中国东北的照片图册中,日方称九一八事变的起因是“中国东北军部队对柳条湖段南满铁路实施了‘蓄谋已久’的攻击”,目的在于破坏日本控制的这条铁路。日方宣传中并将矛头直接指向一贯坚持抗日态度的东北军边防第七旅旅长王以哲将军,并展示了王以哲将军在教育部下警惕日军的训词――“看哪?营垣西边的铁道”,将其作为“中国军队预谋爆破柳条湖铁路”的“证据”。
  这些歪曲性的宣传,令普通日本人很长时间内,一直认为关东军是受到中国军队挑衅才进行还击,引发九一八事变的。
  然而,战争结束之后,随着档案材料的浮出水面乃至当事人的供述披露,这一认识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弯。
  日本权威文献普遍承认了关东军阴谋策划了这一事变的事实。在1978年编写的《一亿人的昭和史 满洲事变》中,不但承认了九一八事变是关东军的“谋略”,而且在作家杉森久英所写的评论《石原莞尔的哲学》中,明确指出这一阴谋的策划者正是当时在关东军手握重权的石原莞尔和板垣征次郎,他们的目的是借此以武力攻占“满洲”,并以此为日本帝国的势力范围,从而争霸亚洲。杉森写道:“作为事变契机的铁道爆破事件,实际是关东军策划的一起阴谋,这些事情,如今已经是没有人不知道的了。”
  极力渲染所谓“排日”
  在东京,收藏大量历史资料的档案馆主要有三个,国立公文书馆、外务省外交史料馆和防卫省防卫研究所。《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在网上查到了国立公文书馆中有关满洲事变的部分资料,其中一条关于“满洲事变”十周年的史料显得很特别。这份资料是日由当时的情报局副局长久富达夫撰写的,其内容是日方如何纪念“满洲事变”九一八事变十周年。
  “关于满洲事件十周年纪念活动的要领,情报局的方针是,通过十周年纪念,达到让国内外民众统一认识的目的。这个具体认识就是通过满洲事变,满洲国得到了持续的发展,同时这也是日满合作的起点,以此来确立大东亚共荣圈。我们对将来报以光明的希望,并认为这促进了共荣圈内后进国家以及其他列强对日本皇国政策道义感的感召。”
  可以看出,战时日本对九一八的认识中,充满了莫名的自豪感和居高临下。而对备受日军折磨的中国百姓则不闻不问。
  在另一份表明日的“满洲事变奖赏金实绩送付”的史料中,记录如下,“本月20日,我们已经制定了满洲事变奖励金提出和申请方案。”
  另外,日方一方面对“满洲事变”带来的所谓积极变化欢呼雀跃,一方面还着重收集和记录甚至放大此事件对日方而非中方带来的“受害”影响,这一点与如今中日关系稍有风吹草动、日本媒体即渲染中国“排日”如出一辙。
  比如在一份名为“关于收缴日货”的资料中写到,“满洲事变发生后,排日货团体仅在上海就收押总额达20万元的日货。收缴的日货分配具体如下,比如总额达800万的话,其中200万给排日团体干部作为手续费,200万给汪精卫等人作为政治活动费,剩下的400万当做国产银行设立费,但是国产银行的股东也主要是排日团体干部安排的。”
  不仅在国立公文书馆,在日本外务省外交史料馆的资料中,诸如“满洲事变之后的以上海为中心的排日状况”、“满洲事变以及在留日本人的保护、引渡、避难及受害”等文件也不在少数。
  此外,日军也对满洲事件提供了充足的后勤保障。在防卫省防卫研究所一份关于“陆军省-陆满普大日记”中的一篇记载到,关于满洲事件费的使用,支付给陆军第一师团。其中包括满洲事件费、用品费、军粮费、运输费、患者费、工资、旅费等。”
  惨烈的地陷――日本记者镜头里的九一八片段
  【编者按】
  尽管在九一八事变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日本相关史料有意隐去了战争爆发的真正原因,而是用军国主义观渲染着九一八事变对“大东亚共荣圈”的贡献。然而,日本军队对中国人民犯下的罪行,终在历史上留下惨烈的一页。
  本报特约记者节选了一些上世纪30年代日本为战争宣传而留下的影像,这些来自侵略者鼓吹战争的记录,却也同时为其在华的累累罪行留下了铮铮铁证。
  “可惜啊,这北大营的情况!日本进攻北大营时我们兵力将近八千人,敌方不过几百人。可我们竟然要放弃!结果被他们一步步地撵,一直撵到关里啊! ”――第四十七军军长王铁汉
  《国际先驱导报》特约撰稿萨苏发自东京 日傍晚,随着柳条湖铁路方向一声爆炸,日军突然袭击沈阳北大营驻军,九一八事变爆发。由于中国东北军政当局措手不及,在不抵抗政策的支配下,日军迅速占领沈阳、吉林、长春等地,东三省十四年的沦陷就此开始。
  通过当时日本记者的镜头,或许可以让我们看到更多当时发生的细节。
  日本首次使用军犬部队
  日军攻占东北军在沈阳的驻地北大营,是九一八事变最关键的一步。对于中国军队来说,这是一场异常窝囊的交锋――北大营守军东北军边防第七旅在日军攻击下,由于接到“不抵抗”的命令,大部未经战斗即撤出营地。第七旅总兵力八千人,装备精良,而进攻的日军不过六七百人,十几倍于日军的东北军在日军炮击下伤亡惨重,却连自卫还击都不敢。
  值得一提的是,日军在这次战斗中,首次使用了军犬部队,但战果不佳。
  此战中的军犬部队指挥官板仓繁大尉曾担任日本陆军步兵学校军用犬课研究主任,被称为“日本军犬之父”。正是他从欧洲引进犬种,改良了日本军犬品种,使其成为日军侵华战争的重要帮凶。日本军犬饲养起自1914年,并设有研究班。但当时负责这一工作的研究班长吉田中佐偏重采用日本本地犬种,因此导致日本军犬事业前期发展不快。板仓接任军用犬课主任后,在千叶建立了军犬育成所,专门为关东军培育军犬。
  九一八事变前,在东北的日军所用军犬开始进入实战水准。板仓大尉指挥军犬部队参加了进攻北大营的战斗,其中最被寄予希望的是其从日本带来的三条军犬,分别名为“那智”,“金刚”和“玛丽”。它们都属于板仓亲手训练的四条种犬,因为考虑到此战有一定危险性,故此留下了另一条“朱莉”没有参战。虽然觉得有一定危险性,但日军普遍认为东北军将一触即溃,故此才有意在战场上测试军犬的使用。
  然而,实战中却完全未能达到预期效果。板仓训练的三条军犬的确如所期望的那样,冒着枪声炮声率先冲向了东北军兵营,但随即失踪。战斗结束时,日军发现金刚和那智两犬均被东北军官兵杀死,而玛丽干脆就此不知去向。
  这个结果也出乎板仓的意料,然而,这位“日本军犬之父”显然来不及作什么改进工作了。日,板仓大尉在进攻锦州的战斗中被东北军装甲部队击毙于饶阳河。
  东北兵工厂损失惨重
  第七旅所辖三个团,有两个团很快溃退出北大营,放任日军占领――北大营也因此成为不抵抗政策的标志。与此同时,日军迅速占领沈阳周边的机场,兵工厂及市区等要地,除在市区遭到黄显声指挥警察一部进行抗击外,几乎兵不血刃。
  在日方记者留下的照片中,显示了当时我方在沈阳的损失之惨重,仅仅兵工方面被日方夺去的装备就令人扼腕。
  “步枪约15万支,子弹约3百万发,迫击炮约6百门,炮弹约40万发,山、野、重炮约250门,炮弹约10万发,火药约40万磅。”
  这是一张令人惊讶的清单,列在其上的,便是九一八事变中,日军从中国沈阳兵工厂掠去的军用物资。事变发生后,日军分路攻占沈阳各处机关工厂,东北军全无应变准备,又奉不抵抗命令,各要害部门除少数官兵基于义愤进行抵抗外,大多开门揖盗,静候日军占领。当晚八时许,日军天野六郎少将率步兵第16联队,已前出到沈阳飞机场及兵工厂以东地区,占领了有“远东克虏伯工厂”之称的沈阳兵工厂和东塔飞机场。兵工厂存放的大量现成枪炮,弹药,其数量极多,全部落入日军之手。
  占领该兵工厂后,很多日军看到在厂内加工台上正在制作的24公分大口径榴弹炮炮身后都惊讶不已,认为该厂在规模和技术上,并不比大阪炮兵工厂差。不少日军即以此种炮身为背景摄影留念。事变发生前,张学良的幕僚曾建议其将兵工厂内迁,但尚未行动,九一八事变已经爆发。奉系在沈阳兵工厂曾先后投入了折合法币二亿八千多万元的奉票和大洋,结果使东北军成为全国各路军阀中装备最好的军队。可惜,这样一个大型兵工企业,却拱手让给了日本,其中已经造备完毕的大批武器,也落入日军之手。
  屈辱下的奋起还击
  整个沈阳北大营驻军中,只有620团虽然在严命下最初也未敢还击,但最终开始了反击。身处第一线的团长王铁汉深感局势危急,这绝非上峰所料可以避免的小规模冲突。因此,王铁汉拒绝了将弹药入库的命令。午夜,在日军炮击下伤亡很大的620团才接到撤退命令,但出营的道路已被日军封锁,无可选择之下,王铁汉与第七旅参谋长赵振藩商议后下令还击,在毙伤日军数十人后冲出北大营。
  在九一八之夜的屈辱中,按捺不住的不仅仅是王铁汉团,东北军讲武堂学员一部也曾主动对日军发起攻击,己方阵亡一名连长。
  在抗日战争中,王铁汉将军曾率部参加长城,淞沪,徐州,上高等会战,苦战日寇,官至第四十七军军长。抗日战争后的1948年4月,王铁汉陪同马占山等参观北大营,十分激动地说,“可惜啊,这北大营的情况!日本进攻北大营时我们兵力将近八千人,敌方不过几百人。可我们竟然要放弃!结果被他们一步步地撵,一直撵到关里啊! ”说着说着王铁汉突然哭了起来,连说“惨不惨?惨不惨?”马占山等人也跟着失声痛哭。
  日军传唱的《北大营之歌》中,有这样的句子形容此战――“倒在齐腰深的壕沟中,被子弹击毙的战友(指日军)尸体就在脚下,踏着他们继续前进,前面是敌军(指中国军队)以坚固著称的层层铁壁,苦战之惨烈如同修罗场。不断有人被敌军射出的子弹打中……”
  仅仅王铁汉团最后时刻展开的战斗已经让日军感觉如同“修罗场”,假如没有那个“不抵抗”,我们可会轻易丢了北大营?虽然日本记者拍摄的照片已经经过了八十年的风雨,依然让人感到那个时代的痛切。
 > 相关报道:  
| (编辑:SN001)
电话:010-
相关专题 &&&
更多关于&&的新闻
  08:38:00
  02:52:28
  02:52:27
  18:47:09
  17:26:0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日本侵华战争妇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