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雪花版武则天天驾崩后,下个皇帝是谁?

&欢迎访问起点女生网,请&&或&
加入书架书签 |
投女生推荐票 |
阅读底色..
字体大小..
默认设置..
打赏作品&|&
给本书投粉红票&|&
给本书评价
我的武则天
作者:&& 更新时间: 21:09&& 阅读最新章节
正文 分卷阅读本卷共0字
武家有女初长成 没在深宫无人知&二 狐媚偏能惑主,蛾眉不肯让人&三皇帝夫妇的创业,二圣时代的来临&贞观老臣的末路&我的武则天 16 贞观后世代的结束&我的武则天 17 英雄末路的悲伤&我的武则天 18 权力与柔情的困惑&19 废后风波&20 高宗培养的圣人&21 儿子还是天下,亲情还是权力&22 无法愈合的伤&23 重蹈覆辙&24 母子一心&25 谁将是主宰&26 命运的转折&27 谁是高宗的继任者?&28 皇太后最后一个儿子&29 升天的鸡犬&30 帷幔后面的生活&31 忠于谁?&32 江山社稷唯有母亲执掌?&33 天下密报&34 大唐酷吏&35 帝国的新宠&36 皇太后的意图&37 大周女皇&38 天朝武皇&39 大周的皇嗣&40 女皇的后宫&41 最后的酷吏&42 温和的晚年&43 大周国老仁杰&45 女皇的悖论&尾声 无字碑歌&
起点女生网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向朋友推荐 |谁能帮我补充个武则天的碑文 她不是无字碑么 补上额、_百度知道
谁能帮我补充个武则天的碑文 她不是无字碑么 补上额、
无字碑的相关知识
按默认排序
其他3条回答
世界上有过几回女皇帝?又有谁三生有幸一睹她的芳容?她的魄力在那个年代叱咤风云!她,千古一帝,武则天!
xxxx年xx月xx日出生——xxxx年xx月xx日去世
看《武则天秘史》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键盘左右键(← →)双击鼠标自动滚屏,再单击恢复。
字号默认12px14px16px18px20pt24pt
底色默认蓝色白色淡蓝淡灰灰色深灰暗灰绿色明黄
字色黑色红色绿色蓝色棕色
行距默认特大大中小
关于武则天的若干疑问 文 /
1.武则天的名字是什么?
对武则天有点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则天并非女皇的名,而是她死后的谥号,女皇死后她的儿子李显假借她的名义去了帝位,以皇后礼仪安葬乾陵,被谥为则天顺圣皇后,因此,近代(基本上是建国后)人们才用武则天这个名字代替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
古代女子的名字只有娘家和夫家可以知道,或者在闺阁中使用,一般不流传于外,因此,很多著名的女子只留下姓氏或者封号,而没有留下的名字,这是历史条件造成的。
武则天在十四岁进宫后,被太宗宠幸后,赐号媚,因此电视剧里面称她为武媚娘,而“武媚娘”这个名字,其实是流传于唐初的一首民谣的名字,如蒙曼所说,就想十几年前流行的歌曲《小芳》一样。
武则天在成为太后,有意发动武周革命的时期,给自己起了名字,叫明空,后来更造了十几个汉字,其中一个“曌”字,就成为自己的名字。武则天造的这十几个汉字,除了“曌”字太有名了,流传至今,其他字都没有流传下来。
以上分析了武则天被赐的名字、自取的名字和死后的谥号,却没有她生下来时她父母给她取的名字,这是一个很遗憾的事情。根据现代历史考证学者的考证,武则天本名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约”字,见于台湾学者雷家骥先生的《武则天传》,另一种说法是“华”字,两种说法的理论依据都是在武则天当政的时候(即成为皇后到死之前)朝中有位官员的名字和一个地方的名字因为避讳武则天而改名。
但是,这两种说法,其实很可能不是避讳武则天的名讳,而是避讳武则天父亲和祖父的名讳。武则天祖父武华,因此按照中国人习惯,武则天不能起名为“华”,而武则天父亲名信,字士彟,一般称武士彟,“彟”字似乎是应该读“huo”的音,但是据历史学家考证,这个字在当时读“yue”,我现在在字典里面也查到该字有这两个音,因此,据《旧唐书》所说,“约”字的避讳是避武后之父名音,应该是可信的。
绕了一圈,发现好不容易考证出来可能是武则天原名的两个字都不成立,而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虽然有点文化,但是到底是粗人,在武则天小时候,也不像原百代书中所说就有袁天罡的预言,因此不一定对武则天十分看重,所以,可能根本没有给武则天起名,也或者按雷家骥学者的考证,如武则天成为太后后下的诏书一样,是叫“明空”,但是我觉得这些推断基本上证据不足,不能采信。
最后,我很无奈的得出结论,我还是不知道武则天小时候到底叫什么,或者,她父亲曾经给她取过名字,但没有流传下来,或者,她小时候根本没有名字,到底情况如何,只有根绝考古学的进一步发展来确定了。
因此,在本书中,我称进宫被赐号前的武则天为武二囡,这不过是一个称呼,不代表她的名字。
2.武则天的几位女性家属的名字是什么?
太平公主叫什么?叫太平吗?答案是否定的。太平只不过是公主的封号。
古代公主的封号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皇帝特别封的有国泰民安喜乐吉祥善良柔婉意思的封号,例如安乐公主;另一种是用公主的封地来称呼,例如晋阳公主。
但是公主其实是有闺名的,只是没有被史家记载下来而已。翻看新旧唐书,可以看到公主列传,其中有一些公主留下了名字,但并不是所有公主都留下了名字,太平公主就是其中一个。
如今,学术界所支持的太平公主的名字,是近年来从《全唐文o代皇太子上食表》得来的。这个是太平公主所奉的奏疏,在其中太平公主自称李令月,又对照她的兄长李旦,本名旭轮,感觉比较符合,因此,太平公主的名字是李令月。
本文从此论。
武则天的母亲名讳为“真”或者“贞”,这个是雷家骥先生的说法,暂从之。
武则天姐姐的名讳为“顺”,并不确定,但是无伤大雅,从之。
3.武则天杀了几个儿女子孙?
在骆宾王的《讨武氏檄》里面,把武则天说成一个无恶不作的坏人:弄死了皇帝老公,又毒死了亲生母亲,简直是丧心病狂。虽然这个檄文有夸大诽谤的倾向,但是现今的人在做一些研究的时候,还是依此文为证据的。因为后来的《唐会要》、《唐书》、《资治通鉴》都是根据帝王实录写的,而从唐中宗开始,唐代后来的皇帝都是武则天的子孙,因此,在实录中可能有些地方会文过饰非,帮自己的祖宗武则天说点好话,因此学者们也要采集一定的反面意见,《讨武氏檄》就是一个很好的这样的文章。
不过,根据各种史料,武则天十一岁她父亲就亡故了,她心中应该很崇敬她的父亲武士彟。而武则天母亲杨氏,活到九十二岁高龄,武则天一直跟她母亲感情非常好,因为同经历过患难,又是母女至亲,只是在杨氏晚年,因为武则天害死姐姐和外甥女,又看不顺眼外甥,而跟母亲感情有所裂痕,但是无论如何,武则天还是很孝敬母亲的。
武则天没有害死父母,这是毋庸置疑的,骆宾王言过了。
********************************
很多说武则天心狠手辣的人,都说武则天杀死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这里我要一个个分析。
据说武则天最早杀死的是她的长女——襁褓中的小公主,后封安定公主,谥号思。
这个说法,有很多人觉得一定就是,而不少人也觉得有很大可疑。既然如此,还是得根据史料记载来分析。
有关小公主的死因,在记录唐朝历史的四本史书上提出了全然不同的两种说法。
时间上成书最早的《旧唐书》只在本纪部分的史臣曰中突然冒出一句:振喉绝襁褓之儿。在其他地方都没有说,给人一种打马虎眼的感觉,你去猜吧!
我私下揣测,写《旧唐书》的是个男子,不喜欢女人当皇帝,更加讨厌残忍的武则天,又没有实据,自己心里也怀疑,于是就这样来一句。
时间上成书第二的《唐会要》的说法要清楚得多,是这样的:俄诬王皇后与母柳氏求厌胜之术,昭仪所生女暴卒,又奏王皇后杀之,上遂有废立之意。言下之意是说,王皇后先被诬厌胜之术,凑巧昭仪所生之女又暴卒(明文说法是:死因不明),昭仪就顺势上奏说是王皇后杀死的,高宗才开始有了废皇后的意思。这里,明白无误地说武曌的女儿只是暴卒,绝非武曌所害,精明的武曌只是利用了这个不幸。——这是唯一的全力反对武曌杀女的正史记载!
时间上成书第三的《新唐书》摇身一变,不仅了情况说明,还有了细节通报:昭仪生女,后来顾弄,去,昭仪潜毙儿衾下,伺帝至,阳为欢言,发衾视儿,死矣。又惊问左右,皆曰:“后适来。”昭仪即悲涕,帝不能察,怒曰:“后杀吾女,往与妃相谗媢,今又尔邪!”由是昭仪得入其訾,后无以自解,而帝愈信爱,始有废后意。
《新唐书》是宋人欧阳修、宋祁因为不满意《旧唐书》的内容而重新编修的,与武则天当年已经过去两三百年了,中间还经历了五代十国的战乱,一些重要文献资料可能都在战乱中散佚了。所以,看到这里,我真是佩服欧阳大学者,原来穿越不是咱们现在人意淫的产物,早在北宋时期,欧阳大学者已经穿越到了唐代皇宫中,亲眼目睹了一下武则天怎么杀女儿,而且在没有人发现的情况下,又反穿越回了宋代,将情景写的如同亲眼所见,厉害啊!我这千年后的不才后人只有佩服的份!我写篇文,还要阅读无数史料,再加上合理的想象,而且还说明了是小说不是历史,欧阳先人怎么就这么厉害呢!
时间上成书第四的《资治通鉴》报导得更加详细,差不多被人看成了报告文学,其文如下:昭仪生女,后怜而弄之,后出,昭仪潜扼杀之,覆之以被(连动作都有)。上至,昭仪阳为欢笑,发被观之,女已死矣,即惊啼。问左右,左右皆曰:“皇后适来此。”上大怒曰:“后杀吾女!”。
看到这里,不得不再次为司马光老前辈的能耐佩服一个!
看到这里的人都不由有四个问题请教欧阳修先生宋祁先生司马光先生,第一,如果武曌真的能够在不被任何人看到的情况下杀了女儿,这么秘密的事情武曌肯定是不会说出来的,那么史家又怎么能够写得这么详细呢,连细节都知道,难道欧阳修先生宋祁先生还有可敬的司马光先生你们仨在旁边亲眼看着吗?是拿着摄像机在旁边作了摄像?唐朝三百年没有任何人(包括她的政敌们)质疑过武曌女儿的死因,请问三百年之后的你们是怎样穿越时空,知道了前人都无法知道的事情呢?宫闱事秘,事所难知,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好了,直截了当地写出来,没人怪你,魏收这个人写《魏书》固然有许多让人弊病的地方,但他在对那些史家无从知晓的事情的处理上值得称道,北魏孝文帝亲自审理他红杏出墙的妻子幽皇后冯润的过程,魏收就清楚地说:事隐,人莫得知。我也不知道。你瞧瞧,多么负责的写史态度啊,魏收虽然让人指责的地方很多,但这种就是地方值得称道,优点就是优点,不能够因为人家缺点多就把优点一笔抹杀吧!干吗不学学这位史家呢?
第二,现在虽然找不到关于唐朝宫廷里面是如何育儿的史料资料,但是却可以找到清朝宫廷里是如何育儿的,皇子皇女一落生,保姆针线上下浆洗上人等等一大群共四十余人,分成三班,二十四小时看护,唐朝的情况应该也差不太大,也就是说在公主身边任何时候人数都不会在十四五人之下,在耳目如此众多的后宫,请问武曌要怎样避开众人的耳目不让任何人看到她作案呢,如果她真的作案,这些人当中就没有一个人怀疑吗??这么多人就会同心协力一直掩护她吗?如果她干这事稍微引起了怀疑,以长孙无忌的能量,他完全可以有法子从那些宫人嘴里套出(或者说是打出)“真相”,那么武曌就是给了她的敌人一个名正言顺除去她的口实,以武曌的精明和让人钦佩的忍耐力,她会做这种傻事吗?事实上历朝宫廷里的新生婴儿死亡率都非常高,以唐宋为例,李世民的儿子中夭折的就有楚王宽,江王嚣,代王简,女儿中夭折的有汝南公主,金山公主,常山公主,唐玄宗的三十个儿子夭折了九个,夭折率达三分之一,三十个女儿也夭折了六个,后来武则天的侄孙女武惠妃和唐玄宗一连生了五六个孩子,都夭折了,玄宗和惠妃没有办法,只好再生了孩子拿出宫去寄养在玄宗大哥宁王府邸,才好不容易养大了寿王。玄宗和惠妃虽然有血缘关系,但是武则天和惠妃的祖父已经是堂兄妹的关系了,那么玄宗和惠妃已经是第五代的旁系血亲了,不会存在近亲的问题。所以只能说明唐代婴儿死亡率高。东汉时期,有个皇帝,生理正常,但是和无数宫人生的十几个孩子生一个死一个,最后不得已,只得拿出皇宫秘密养在民间才能成活。宋朝也是一样,欧阳修先生宋祁先生司马光先生的两任皇帝主子宋仁宗三个儿子全部夭折,夭折率百分之百,十三个女儿夭折了十个,夭折率差不多百分之八十,宋神宗十四个儿子夭折了八个,十个女儿夭折了七个,唐高宗的十二个孩子当中只夭折了一个,应该说是很正常的,在那个婴儿死亡率非常高的时代,小公主正常死亡的可能性远大于谋杀。
第三,请问各位有什么确凿证据证明武曌谋杀了女儿呢?仅仅因为武曌得到了好处,可是受宜者未必就是凶手,就象仇家未必是凶手一样,那是两个概念。
第四,请问武曌杀女的动机是什么?一个人如果要冒天大的风险去杀人,肯定有强烈的动机,可是武曌有这样强烈的动机吗?《唐会要》说了,她已经开始安排巫蛊事件了,并且取得了效果,唐高宗已经开始对王皇后很不满了,只要再加把劲,王皇后被废是迟早的事情了,在这种情况下,武曌还要用女儿的一条命去打击王皇后,这合人情之常吗?简直就是一件莫名其妙、画蛇添足的无理举动,严重缺乏动机。
(注:以上四条论述部分采自天涯网友意见。)
综上所述,明眼人都会认为《唐会要》讲的才是真实的情况,武曌的女儿因为某种原因,或者是意外或者是新生儿猝死症之类的疾病突然死亡,于是武曌利用了这个不幸,其实武曌也明白王皇后没有杀女儿,高宗也应该明白,杀死个小姑娘算什么呀,要谋杀也应该谋杀李弘才对,可是二人都需要一个借口,一个把那自以为高高在上,其实讨厌透顶的女人赶下去的借口!在这一点上,我认为高宗其实根本不是受骗者,他就是武曌的同谋者!这个男人完全没有人家想象的那样笨!这一点我会在后面的文字中再专门论述一下李治是否是那样的懦弱无能的问题。
可惜,得罪了读书人,得罪了天下男人的武则天,死了千百年后,只有被那些有名气有学识的男人肆意诽谤,她也没办法辩解,真不公平。不过,根据对武则天性格的了解,就算她在世时,她其实也并不在乎别人的说长道短,而武则天在世时,那些所谓的风流才子饱学之士早匍匐在她的脚底,就算是武则天真的残忍杀人,那些人也不敢说一声,更不要说是子虚乌有的事情了。
所以,根据对史料的研究,以上指控罪名不成立,查无实据,根据疑罪从无的现代法律精神,武则天谋杀女儿罪名不成立,从情理上来说,她也没有动机。我个人分析,当时,武则天企图的皇后宝座到了一个瓶颈阶段,她的地位看似稳固,其实岌岌可危,在她极为徘徊的时候,上天赐予她一个礼物,让小公主在王皇后探望后暴毙夭折,从而为她通往权力巅峰铺平了道路,她不过是借这个悲惨事件装可怜,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世界上所有能成大事的人,除了自身的努力,还必须一些运气的,武则天就是运气好的那个!
*************************************
武则天的长子李弘,在李治即将传位于他的时候,突然暴毙于合璧宫,于是一些人又高兴了,觉得是武则天害死李弘。但是这种说法查无实据,从当时情况和武则天的心理上来说,也说不过去。
第一,李弘是武则天的第一个孩子,当年,武则天也正是靠这个儿子才能保证自己的地位,因此,她对这个孩子的疼爱一定胜过其他许多孩子。而且,在武则天刚生李弘的时候,权力欲望还没有,那时候她会对李弘有更多的母爱的天性,而且,李弘七八岁的时候,武则天和李治一起巡幸东都,让太子监国,李弘思念父母,伤心的哭泣,于是李治和武则天赶紧将他接了过来,从这点看,那时候还是母慈子孝的,有很深厚的感情基础。因此,如果说武则天杀李弘,首先,她自己心里这关就过不了。说武则天有谋杀动机的,一般都说是萧淑妃两公主事件让武则天对儿子失望,而太子党的权力让武则天无法容忍,其实,萧淑妃两公主事件不过是个小事,不至于让武则天动杀机,而太子党的权力确实有点大,武则天会很不高兴,但是作为武则天杀子的证据并不使人信服。
第二,李治当时没死,李治不是个傀儡皇帝,如果他知道武则天杀死了自己心爱的儿子,无论如何也不会坐视不理的,更不会接着就培养李贤。如果真是武则天毒害的李弘,他再培养李贤,那不是把第二个儿子往绝路推,他没有这么傻!
第三,李弘身体一直不怎么好,本来就病怏怏的,这都是有记载的,如果是身体正常的贵族男子,在当时的情况下,为什么二十四岁了都没有生下一个子女呢?这是很不正常的。而且李弘死的时候,他的弟弟李贤都已经有了三个儿子,李弘却没有子女没有侍妾,只有一个刚刚娶的老婆,这从侧面说明他的身体本来就有问题。在他去世前几个月他刚娶了太子妃,很可能是变相的冲喜,结果李弘身体还是没好。那一天他身体正不舒服,又为了父母的愿望,跑到合璧宫去,大概是中暑什么的,引发了身体本身的疾病,于是暴毙。现在人据考证,李弘大概一直有风病(怀疑是现代的高血压和中风)和肺病。这两种病在古代本来就无法可治,也会死的很突然的,古代又没有解剖科学,又不能尸检,所以暴毙就怀疑是谋害的。
话说最近我们这里有个三十岁的富家子,星期五上班还好端端的,星期六出去玩,说是不舒服,然后心脏病犯了,送到医院去抢救,立刻就死了。这要是在古代也算是暴毙了,估计也是某某人谋杀了他了!
综上,可以认为,李弘并非武则天谋杀。因此,武则天授意害死的子女只有一个,就是二儿子李贤。
大概是武则天前三个子女生的太频繁了,又有韩国夫人无故失踪的事情,还有些为着各自利益而唯恐天下不乱的人嚼舌,李贤怀疑自己的生母不是武则天,更图谋谋反,而且有兵甲等证据,于是被贬到边远地区。武则天尤不放心,在李治死后几个月里,为了皇权稳定,找了个心腹去逼死了李贤。
而后来,李显即位,还尤不知道天高地厚,跟心爱的皇后韦氏说什么可以分半个天下给韦氏的父亲,这一点,说明李显还不是很惧怕母亲的威望。如果李显上面的几个哥哥姐姐都是母亲亲手害死的,李显就算是傻子,这时候也吓破胆了哦,还敢有这表现?
***************************
李显被废之后,李显和李旦才知道母亲的恐怖,才老实了!之后的许多年,武则天就不需要再动手解决什么直系血亲了,直到很多年后,武则天的孙子李重润、孙女李仙蕙、侄孙子兼孙女婿武延基因为妄谈二张事情,被武则天知道,她于是把儿子李显叫到面前,跟他说了这件事情,叫他自己处理这件事情。
这时候武则天大权在握又有无数儿孙侄子侄孙,确实对子孙没什么感情了,人性也是要分阶段分析的,不能说她这时候无情,以前年轻的时候也就无情了。
李显回去之后,因为恐惧,立刻叫自己的儿子、女婿自杀,女儿仙蕙因为怀孕即将临盆而没有逼其自尽,不过很快也也因为刺激太大,难产而死。
这是一件非常残忍凄惨的事情,李显直到即位之后都为屈死的儿女难过内疚,才破格给庶出女儿仙蕙修了陵墓。但是,这三个年轻人的死,也不能完全算在武则天头上,只是一件无奈的事情。毕竟不是武则天亲手吩咐人杀死他们的!
因此,武则天虽然残忍,但是也不是后人所任意评说的杀了那么多直系血亲,而是仅仅杀死一个儿子而已。
4.李治真的怕老婆连发妻和舅舅都救不了吗?
李治因为掩盖在英明父亲李世民和强硬老婆武则天的巨大光芒中,因此多少年来人们一直以为他是个无能之辈。不过,现在历史学家经过考证,李治并非无能,只是性格有些犹疑懦弱,按现在的说法算是性格缺陷吧,但他并不是一个没有能力的人。
隋炀帝三次征伐失败致使亡国、李世民都亲征失败的高句丽,在李治执政时期迫于唐朝大军的压力,土崩瓦解,这能说明什么问题?
武则天虽然读的书多,但是她从第一次入宫后,就是才人,一般只在内宫活动,并没有什么史实说她曾经被贬为侍女常年待在李世民身边,人就算是天才,也需要学习才能有处理政务的能力。因此,对于她一个深宫女子,后来那么会处理政务,应该是李治教导的功劳。
关于武则天曾被李世民贬为宫女的事迹,在原百代的《武则天》和刘晓庆版的电视剧《武则天》里面有所反映,但是查无实据。之所以这两个著作这样认为,我想是因为武则天在很多时候随侍李世民身边,所以后人认为只有是侍女,才会跟在皇帝身边。其实这个想法是错误的,才人,是宫廷的内命妇,有品级,并非只是每日等待皇帝临幸这一唯一工作,而是要管宫廷音乐、宴会、皇帝安寝等事宜的,因为这个原因,在唐朝初期,皇帝也喜欢将才人等低等内命妇带着身边参加一些活动,因此武则天才有机会接触到李世民,但是政务是接触不到的。从这个方面看,原百代的《武则天》对史实有所误解。而个人感觉,刘晓庆版的电视剧《武则天》的内容情节很多地方参照了原百代的书。
李治是个有能力的皇帝。虽然是舅父长孙无忌一力把他扶持当皇帝位上,但是等他羽翼丰满之后,他就不满于舅父的掌权。李治虽然仁弱,但是并不是没有底线的傻子。长孙无忌亲手炮制的高阳公主谋反案件不仅处死了涉案人员,更将无辜的李恪、李道宗等人害死,这件事情一定会对李治的思想产生很大影响,他会感到恐惧和不安。于是,在废王立武事件上,李治再也不能容忍专横的舅父,他终于下定决心,要从舅父手中夺回权力。在经过一步步的布置之后,他成功以谋反罪处置了舅父,夺回权力,最终害死舅父,还要装出哭啼啼的样子。
之所以后世的人都认为是武则天害死长孙无忌一族的人,这是因为李治和他父亲一样,对名声看的非常重要,李治不愿意背上害死有恩于自己的舅父的恶名,于是让老婆背。
武则天在成为皇后之后,知道李治前去看望王皇后和萧淑妃,心中自然非常担心和愤怒。但是那时候武则天刚刚成为皇后,权力还没有大到可以无视君权的地步。按照当时的制度,皇后要处死废后和废妃,也必须向皇帝请旨。因此,武则天或者用媚术制服李治,或者用道理来说服李治,使他答应了处死王萧二人,但是李治又怕名声不好,于是又躲到幕后去了,让武则天自己去处理。武则天反正是不怕舆论不在乎名声的人,于是所有杀人的事情她就全部包揽了。
本来,李治可以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不过不幸的是,李氏家族有个遗传病,就是风症。李世民五十二岁就去世,这其实是一个并不长寿的年龄。除了在李世民晚年有很多事让他忧心外,他这样早早去世,更是因为他的风症。因为风症这种慢性病的折磨,李世民这样的英明君主也开始崇信丹药,最后死于丹药中毒,实在是可叹。
李治也有这个病,唐代后来的很多皇帝都有这个可怕的遗传病。但是,正因为这个慢性遗传病,一时让李治死不了,让李治有时间手把手的教老婆处理政务,同时,也让李治没有办法处理朝政,最后只得在老婆和儿子之间走钢丝,等到儿子年轻早逝,他才在孤寂和绝望中死去。李治的悲惨,成就了武则天的帝王之路,能有卓越不凡名声的人,必然需要一定的运气,李治的慢性病正是武则天的好运气。
风症,据现代学者研究,应该是中风,而不是普通风寒。我根据史书记载大胆的猜测,应该是高血压这样的慢性病。李治到后来头晕头疼,眼睛看不清东西,应该是高血压导致的青光眼。现代,高血压有药物可以控制,一般只要不受刺激,对日常生活并无大碍,甚至也可以长寿。但是在唐代,对高血压这种病根本没有研究,更不要说治疗了,所以李治就只能自己在那里痛苦,只得要死不活的度过后来的岁月,成就了老婆的帝王大业。
李治也算是个聪明人。他知道身体不好没办法理会朝政,于是就培养老婆帮忙。他心中是爱老婆的,十分相信老婆的。他觉得亲如舅父,都会背叛压制自己,因此除了老婆儿子,其他人都不可以信任。因此,与其将权力交给朝臣或者太监,不如交给老婆儿子,好歹是自己家里人。
我认为,他这样做是很明智的,虽然有老婆篡权儿子篡位的危险,但是,最后权力还是好好的交到皇帝自己的子孙手中,皇帝死了以后还是好好在庙堂里接受供奉。如果交给大臣太监,搞不好就藩镇割据、起兵谋反,害死了自己不说,更使后代也被灭绝。后来明朝的皇帝强调后宫不可干政,后宫倒是没干政,但是那些太监啊、权臣啊、藩王啊,干起政来,就改朝换代,那些不相信老婆的皇帝最后就只有过凄惨日子,谁聪明?谁愚蠢?
李治本来想让老婆帮忙管理朝政,却让武则天品尝到权力的滋味不忍放手。李治本来想让儿子即位,可惜儿子身体不好年轻暴毙。李治到最后身体越来越不好,武则天权力越来越大,因为种种上天给武则天的机会,局势终于到李治无法控制的地步,他只好黯然辞世,估计也心不甘情不愿,只是也没有其他办法了。到底,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如果李治没有这个遗传病,也就不可能成就武则天了,武则天最多当当“天后”到顶了。
5.武则天的年龄和早年生平疑问?
虽然曾经有所争论,但是依据最有道理的雷家骥先生的论断,武则天出生于武德八年,死于神龙元年,享年八十二岁(虚岁,本文中若没有特殊说明,一律用虚岁计数)。
贞观九年五月,武则天父亲武士彟死于荆州大都督任上,武则天时年十一岁。
贞观十年,李世民发妻长孙皇后崩。
贞观十二年,武则天以才人身份入宫,时年十四岁。同期入宫的有才人徐惠,当时仅十一岁。
贞观二十三年五月,李世民驾崩,武则天二十六岁,到感业寺为尼姑。
永徽二年,武则天再次入宫,年二十八岁。
永徽三年,武则天生长子李弘,年二十九岁。
以上年月是武则天早期的经历时间,也是争议较大的,之后发生的情况因为史书记载比较详细,就不用再罗列了。
6.袁天罡和李淳风的预言之谜?
中国古代真的掌握实权的女皇只有一个,因此,武则天总会被人当神看待、当魔看待,反正不当她是凡人。
自古皇帝,尤其是开国皇帝,母亲不是吞了什么神鸟蛋生的儿子,就是梦与龙交生下儿子,反正种种神奇之事不在话下。
试想,当一个人成为皇帝,他为了表明自己是上天之子,为了表明自己和一般人的不同,免得其他百姓动心思谋夺地位,一定要说自己出生时就有神的预兆,从而证明自己是真龙天子,这样就可以彻底断了百姓大臣想当天子之心,让这些人安分守己。
中国皇帝之所以崇尚孔子那一套,只是因为儒家学说最重要的思想是要人守礼,意思就是生来是百姓的人就是百姓命,就一定得服从天子。于是,人们被几千年的洗脑,于是就真的觉得皇帝是上天之子,不可逾越。儒家思想为中国封建王朝的稳定起了特大作用,皇帝只要不是个傻子,都会喜欢孔子那一套。
关于武则天的预言,有所谓的袁天罡预言,说是看到男装的武则天,说只要是女孩,一定可以为天下主。
还有李淳风的预言,说“唐三代后,女主武王”,还搞的李世民去杀李君羡。
还有所谓的民谣《武媚娘》,后来韦氏想当女皇,也搞个《桑条歌》来装作是天意。
以前我曾经很相信预言、神迹之说,以为当皇帝的人出生确实要和普通人不同才行,后来由于受到了唯物主义思想的教育,我才开始不信预言之说。我花费了好多时间,查了不少资料,才弄明白所谓的预言的真相。
《武媚娘》是一首民谣不假,但是这首民谣是流传在唐初的,李世民知道这个民谣,因此,看到武则天姓武,顺口把“媚娘”的名号赐给了武则天,其实也并非有多重视她。
袁天罡和李淳风的预言,子虚乌有,都是武则天策划易世革命前后弄出来的,反正那时候这两个有名人士都死了,也不能从棺材里面跳出来指责武则天侵犯他们的名誉权。就算没死,估计他们也不敢不同意,而且还高兴武则天做了这样抬举他们的事情。
至于李君羡,确实是李世民杀的。李君羡是个武将,他大概是因为权力大了李世民对他有所忌讳,或者是因为所谓的巫蛊、与匪人结交等不轨行为,李世民处死了他。古代,帝王最怕臣子,尤其是武将,和其他有异心的人交往,就算李世民是个明君,因为这样的原因错杀个把人也是常见的事情。
等到若干年后,武则天要登基为帝,喜欢祥瑞,并且在佛经中给自己找预言谶语。李君羡的家人比较聪明,于是赶紧说李君羡是为了预言被李世民杀死的,是替女皇去死的。女皇听到这话当然高兴,有人在她没有想到的地方给她头上加上了神的光环了!于是就赶紧给李君羡平反,当他是自己的恩人。
这样一说,所有的事都解释的通了。
如果真的有李淳风的预言,那么李世民一定会杀死后宫中所有武姓女人。如果李淳风真的说什么这是天意,就算现在杀了,以后会生出更强大的人来祸害李世民的子孙,那么李世民就不应该杀李君羡,免得违抗天意。
考据学家根据武士彟和袁天罡的生活轨迹,发现,他们两人在武则天幼年的那几年,生活轨迹根本没有重合过。因此,理论上他们两个没见过面,所以看相一说不成立。另外,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女皇出现,袁天罡看到一个男孩子,怎么可能想到这孩子是个女子就能当皇帝呢?不知道中国古代哪本算命的书里面这样写了,不知道他是从哪里学来这一手的,实在让人费解啊!
7.武则天曾被李世民降为侍女吗?
之所以有的电视和书里面说武则天被降为宫女,其实是受两个方面的影响。
一,李治册武则天为皇后的诏书,曾说武则天是先帝宫女,被太宗赐给李治。
因此,后人就以为武则天曾被降为宫女。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因为当时那个诏书不可能说武则天是太宗才人,因为才人就是侍寝过的妾,是李治的庶母,怎么可能还嫁给李治当皇后呢,于是只好说是宫女。
二,武则天和李治的初见是发生在太宗身边,当时武则天既不得宠,又常常在太宗身边,因此被误解为是太宗的宫女。
其实,武则天作为才人,并不是每天打扮的漂漂亮亮等临幸的,才人有才人的职责,正好这个职责之一就是管宴寝。在太宗病重的时候,武则天作为才人去照顾太宗的睡眠情况,也是符合当时宫廷的制度的。
电话:010-
Copyright (C) 1997 - 2014 榕树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女皇帝武则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