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孩子最多的皇帝皇帝唐宪宗几个孩子

唐宪宗李纯及其后宫 - 李渊研究专区 -
李氏网|全球李氏论坛—全球最大的姓氏论坛|李氏网|家谱|族谱
- Powered by Discuz!
UID21028&帖子10477&主题193&精华1&积分10860&威望25 &金钱353 &在线时间762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唐宪宗李纯及其后宫
李纯 - 唐宪宗
李纯,唐朝第十二位皇帝,顺宗长子,大历十三年二月十四日(778年3月17日)出生在长 唐宪宗安宫中。
唐憲宗李純后宫& && &&&
1& && &&&郭貴妃& && &&&待查& && &&&郡王妃(正室),貴妃,後成皇太后、太皇太后,後被追諡為懿安皇后& && &&&805年8月 - ?& && &&&生唐穆宗李恆、岐陽公主。
2& && &&&王贤妃& && &&&待查& && &&&贤妃& && &&&待查& && &&&除《唐会要·卷二十一·列传第二十一》记陪葬景陵外,无其它记录
3& && &&&紀美人& && &&&待查& && &&&美人& && &&&待查& && &&&生惠昭太子李寧。
4& && &&&鄭宮人& && &&&待查& && &&&宮人,後成皇太后、太皇太后,後被追諡為孝明皇后& && &&&待查& && &&&生唐宣宗李忱。
5& && &&&孟氏& && &&&待查& && &&&不详,死后追赠婕妤& && &&&待查& && &&&史书无载,见于白居易在元和二年(807年)为其所书的祭文[12]。可能是唐宪宗登基之前的妾室。
6& && &&&杜氏& && &&&称杜秋娘,一说要本名应为杜秋& && &&&待查& && &&&待查
弘扬李氏文化,共建和谐社会!
资州李:李贞宏,福八公之迁川后裔。
寻根问祖,上下求索;收族修谱,利用网络!
UID21028&帖子10477&主题193&精华1&积分10860&威望25 &金钱353 &在线时间762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唐宪宗李纯
简介一生概述
唐宪宗李纯(778--820):原名李纯,唐朝第十二位皇帝,顺宗长子,大历十三年二月十四日(778年3月17日)出生在长 唐宪宗安宫中。宪宗即位以后,经常阅读历朝实录,每读到唐太宗和唐高宗的故事,他就仰慕不已。宪宗以祖上圣明之君为榜样,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比较注重发挥群臣的作用,敢于任用和倚重宰相,他在延英殿与宰相议事,都是很晚才退朝。宪宗在位15年间,勤勉政事,君臣同心同德,从而取得了元和削藩的巨大成果,并重振中央政府的威望,成就了唐朝的中兴气象。长期以来,唐朝皇帝得到评价较高的有三人:唐太宗、唐玄宗、唐宪宗。宪宗没有能够像太宗和玄宗那样开创一个辉煌盛世,却能够和他们并驾齐驱、相提并论,这也正说明了他的不同寻常。元和十五年正月二十七日(820年2月14日),迷信神仙的宪宗被宦官所杀。
弘扬李氏文化,共建和谐社会!
资州李:李贞宏,福八公之迁川后裔。
寻根问祖,上下求索;收族修谱,利用网络!
UID21028&帖子10477&主题193&精华1&积分10860&威望25 &金钱353 &在线时间762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李纯出生时,正是皇曾祖代宗(李豫)的晚年。他出生的第二年时,祖父德宗即位,父亲顺宗被立为太子。李纯幼年懵懂之时,长安城里就发生了“泾师之变”,仓皇出逃的德宗没有能够保障宗室子弟的安全,那些没有及时撤离者有77人死于叛军之手,这使德宗一直痛疚不已。李纯六七岁的时候,德宗刚刚重返长安。有一天,李纯被祖父德宗皇帝抱在膝上逗引作乐,问他:“你是谁家的孩子,怎么在我的怀里?”李纯道:“我是第三天子。”这一回答使德宗大为惊异,作为当今皇上的长孙,按照祖、父、子的顺序回答为“第三天子”,既闻所未闻,又很契合实际,德宗皇帝不禁对怀里的皇孙增添了几丝喜爱。贞元四年(788年)六月,11岁的他就被册封为广陵郡王。
唐宪宗自幼遭遇战乱,他自身的家庭关系也很有些混乱。他的母亲王氏曾是代宗的才人,另外有位同父兄弟被祖父德宗收养为子。宪宗自己的婚姻关系也有些奇特。贞元九年(793年),时为广陵王的宪宗娶了郭氏为妻。郭氏,是尚父郭子仪的孙女,她的父亲是驸马都尉郭暧,母亲是代宗长女升平公主。升平公主与郭暧之间的故事后来被人编成了一出《打金枝》的戏剧,流传很广。郭氏由于母亲是唐代宗长女,这样算来,郭氏与顺宗是表姑侄,郭氏就长了宪宗一辈。或者说,论辈分,宪宗要比自己所娶的妃子郭氏低了一辈。他们成婚后,顺宗因为郭氏母贵,父、祖有大勋于王室,对这位儿媳表示出无比的宠爱。宪宗自己对这位妃子似乎也不怎么冷落,因为,贞元十一年(795年)时,也就是他们婚后两年,郭氏就生了儿子李宥,他就是后来的唐穆宗。
依靠宦官的拥立和发动宫廷政变而迅速取得了最高权力的宪宗,一登基就在政治上大显身手了。看来,皇帝的政治作为与他获取权力的途径是否合法,绝对没有直接的关系。宪宗之前的太宗和玄宗,莫不是如此。
弘扬李氏文化,共建和谐社会!
资州李:李贞宏,福八公之迁川后裔。
寻根问祖,上下求索;收族修谱,利用网络!
UID21028&帖子10477&主题193&精华1&积分10860&威望25 &金钱353 &在线时间762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生平事迹登基之迷
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四月六日,他被册为皇太子。七月二十八日,权勾当军国政事,即代理监国之任。八月四日,宪宗得父皇传位,八月九日正式即位于宣政殿。这一年,宪宗28岁。他从一个普通的郡王到登上最高权力的顶峰,仅仅用了4个月的时间。这一刻确实来得太快了。难道有什么神力相助吗?正是因为这一缘故,宪宗的登基伴着顺宗的内禅一直被人们猜疑着。宪宗登基前后,也的确有一些无法弄清楚的秘密。我们可以列举这样一些事例略做说明。
宪宗刚刚被立为皇太子以后,“二王”集团的陆质借侍读之机有所规劝,被宪宗制止:“陛下令先生为我讲解经义,怎么还扯其他的事?”说明此刻的宪宗有自己的政治见解。也就是说,宪宗在这一过程中未必是被动的,也似乎不会不知情。
在这年六月最早动议皇太子监国的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在八月十七日,突然暴病而死,时年61岁。这是偶然的巧合还是事出有因,很值得索解。与韦皋上表差不多同时,荆南的裴均、河东的严绶也不约而同地给朝廷发来表章,内容竟然也与韦皋的相同。剑南、荆南和河东,三地节度使相距何止千里,如果没有幕后的指使,这样的步调一致真的很难理解。那么,幕后的指使是谁?从当时的蛛丝马迹来说,就是那些在宫中掌握禁军、拥立宪宗的宦官。
在顺宗以太上皇身份迁居兴庆宫以后,宪宗是不是还允许群臣和他相见?当事人刘禹锡在《刘子自传》中说:“当时太上皇身体有病,宰相大臣都不能得到召对。而宫掖事秘,建桓立顺,功归贵臣。”直接用东汉末年顺帝、桓帝被立的故事比附宪宗的即位,无法不给人这样一个强烈的印象:在此事过程中有外人无法明知的隐情。
弘扬李氏文化,共建和谐社会!
资州李:李贞宏,福八公之迁川后裔。
寻根问祖,上下求索;收族修谱,利用网络!
UID21028&帖子10477&主题193&精华1&积分10860&威望25 &金钱353 &在线时间762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唐宪宗李纯为什么没有皇后?
唐宪宗名李纯。他一生没立皇后,后来的太后郭贵妃,是醉打金枝的升平公主的女儿。宠爱的女子还有才女杜秋,写金缕衣的那个。
唐宪宗为了“性福”,不立皇后,虽然满足了一己之欲,却使后宫空虚,皇子们没有威信,无形中淡化了人们对于皇权。唐宪宗虽然创造了元和中兴,但和唐玄宗一样是虎头蛇尾,有始无终。李纯取得一系列成功后,也开始进取心减弱。晚年追求长生不老,开始服食丹药(李唐的传统),服药后变得性情暴烈,动辄对身边的宦官责打,诛杀。最后被宦官陈志宏所杀。晚唐的宦官们之所以那么猖獗,说让谁当皇帝就让谁当皇帝,究其根源,唐宪宗开了一个不好头,宪宗时期,是唐朝解决宦官问题的最好时机。后面的皇帝不是有心无力(文宗,宣宗),有力无心(武宗),再就是根本不闻不问的(穆宗,敬宗)。最后一直到宦官和唐王朝同归于尽。
弘扬李氏文化,共建和谐社会!
资州李:李贞宏,福八公之迁川后裔。
寻根问祖,上下求索;收族修谱,利用网络!
UID21028&帖子10477&主题193&精华1&积分10860&威望25 &金钱353 &在线时间762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唐宪宗李纯皇后郭姬——唐代后期影响最大的一位贤后
郭氏出身将门之家,为唐朝名将郭子仪的孙女、父亲郭暧,母亲是唐代宗的长女齐国昭懿公主。郭氏因家世显赫,故被唐顺宗选为太子广陵王之妃,又因生母身分高贵(为顺宗姑婆),再加上父、祖皆有功于皇室,因此郭氏本身也颇得顺宗异宠。
& & 贞元11年(795),郭氏生下李纯的第三个儿子了恒,即后来的穆宗。郭氏后来还为李纯生了一个女儿岐阳公主。
& & 元和元年(806),太子广陵王即位,是为宪宗,郭氏以王妃身分却只被册为贵妃,而非皇后。
& & 元和8年(813)12月,百官群奏宪宗册郭贵妃为皇后,但宪宗以郭贵妃出身显族,恐郭贵妃成为皇后,将不容许宪宗有后宫之宠,因而婉拒百官之请。
& & 宪宗在位15年后,也是元和十五年(820)初,宪宗病危,朝中各掌权的宦官之间展开了一场以力之争。左神策军中尉吐突承璀欲立宪法规定宗子沣王李恽为太子。内侍陈弘志便率兵杀死了吐突承璀和李恽,并将宪宗毒死。随后,便拥立郭贵妃之子李恒继位,是为穆宗。穆宗即位后,郭贵妃母以子贵升为皇太后,又对郭太后亲族有一番封赠。郭太后居于兴庆宫内,穆宗每月朔望定期朝见,还曾随侍郭太后游幸骊山,对郭太后相当孝顺。穆宗在位四年,因服用丹药驾崩。穆宗崩后,宫中盛传郭太后将效法武则天临朝称制,郭太后大怒,说:“效法武氏?今太子虽幼,尚可选重德之人为辅臣,与我又何干?”于是穆宗长子即位,是为敬宗。敬宗即位后,尊生母王氏为太后、祖母郭太后为太皇太后。
& & 宝历三年(827),敬宗被宦官所杀,内外震惊,宦官又拥立绛王李悟为监国,不久,又加害李悟,于是郭太皇太后下召,迎敬宗之弟即位,是为文宗,因文宗尊生母萧氏为太后,加上郭太皇太后与敬宗母王太后,宫中共有三位太后,史书称之“三宫太后”。郭氏为宪宗妃、穆宗母,又是敬宗、文宗的祖母,即使敬、文两帝各自尊生母为太后,但郭氏一直受到诸帝最至诚的尊养,在三宫太后中也以郭太皇太后为最尊。后来,文宗驾崩,其弟武宗即位,而宫中为分辨三宫太后,因此称敬宗母王氏为义安太后,文宗母为积庆太后,郭氏仍称太皇太后,且三宫太后仍继续受到武宗孝养。武宗喜游乐,又让五坊小儿自由出入宫禁。一天,武宗朝见郭太皇太后时,向太后问曰:“如何成为盛世天子?”郭太后对曰:“勤于政事,听取百官意见,不拒谏言,不纳谗言,如此能为盛世天子。”于是,武宗渐渐专心为政,疏远五坊小儿与游乐,使唐朝国势稍有起色。武宗同父亲穆宗,因相信长生不老之术而服食丹药,最后中毒而死。武宗崩后,宪宗十三子被拥立为皇太叔,于武宗梓宫前即位,是为宣宗,宣宗尊生母郑氏为太后,郭氏仍为太皇太后。宣宗为宪宗庶子,而在早年郭氏还是贵妃时,郑氏就是郭太后的宫女,因此相较于先前诸帝,宣宗对郭太皇太后的孝养较为疏薄,也引起郭太后的不悦。
& & 大中五年(851)3月,郭太皇太后登勤政楼,因对宣宗的礼薄有不满,竟欲跳楼自尽,幸被宫人阻止。但这件事还是在宫内传开,多数人认为是宣宗不孝所至,宣宗听闻郭太皇太后跳楼一事后非常愤怒。当晚,郭太皇太后在兴庆宫崩逝,谥号懿安皇后。郭太皇太后死后,因与宣宗生母郑太后之间有旧怨,宣宗欲将之葬于景陵外园,且不祔宪宗庙,虽有太常官王皞力谏,认为郭氏历经七朝,五朝皆为皇室母仪代表,应当配飨宪宗,却被宣宗所拒。多年之后,宣宗驾崩,子懿宗即位,王皞再度请命,懿安皇后郭氏这才配飨宪宗。但是历史上郭太后究竟为何在那天当晚突然死亡,一直是个谜。
弘扬李氏文化,共建和谐社会!
资州李:李贞宏,福八公之迁川后裔。
寻根问祖,上下求索;收族修谱,利用网络!
UID21028&帖子10477&主题193&精华1&积分10860&威望25 &金钱353 &在线时间762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本帖最后由 资州李 于
21:22 编辑
本名--郭念云。
郭念云(?一847年),是郭子仪的孙女。郭子仪则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兵部尚书,天下兵马副元帅,汾阳王,尚父。
郭念云的父亲是驸马都尉郭暧,母亲是代宗长女升平公主。升平公主与郭暧之间的故事后来被人编成了一出《醉打金枝》的戏剧,流传很广,到处传唱。
她一生绵延八个朝代:她是德宗的外甥女,顺宗的儿媳妇,宪宗的贵妃,穆宗的母亲,后又历经敬宗、文宗、武宗、宣宗四宗,地位尊贵之极。
唐宪宗懿安郭皇后(?-847),祖父是唐朝尚父郭子仪,父亲是赠左仆射、驸马都尉郭暧。母代宗长女升平公主。宪宗为广陵王时,纳后为妃。以母贵,父、祖有大勋于王室,顺宗深宠异之。贞元十一年,生唐穆宗李恒。元和元年八月,册为贵妃。八年十二月,百僚拜表请立贵妃为皇后,凡三上章。上以岁暮,来年有子午之忌,且止。帝后庭多私爱,以后门族华盛,虑正位之后,不容嬖幸,以是册拜后时。有女岐阳庄淑公主(岐阳公主)。
史上唯一历经八朝的传奇皇太后
这是史上唯一历经八朝的传奇皇太后,她的祖父就是大名鼎鼎的唐代四朝元老,平定安史之乱的第一功臣,天下兵马副元帅,汾阳王,被唐德宗尊为尚父的郭子仪。她的父亲是郭子仪之子驸马都尉郭暧,母亲是唐代宗的女儿升平公主。而升平公主与郭暧驸马之间的故事,也十分精彩,后来被人编成了一出《打金枝》的戏剧,到处传唱,流传很广(见《敢跟大唐公主叫板的郭驸马》)。她一生经历了八个皇帝,五次位居皇太后或太皇太后之尊,且充满了传奇色彩。她是唐德宗的外甥女,唐顺宗的表妹兼儿媳妇,唐宪宗的表姑兼结发妻子,她是唐穆宗的母亲,后来又历经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唐宣宗四朝,地位尊贵之极。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皇太后就是唐宪宗的嫡妻—郭贵妃,她的儿子唐穆宗继位后,尊她为皇太后。懿安皇后是她死后,唐宣宗上的谥号。
弘扬李氏文化,共建和谐社会!
资州李:李贞宏,福八公之迁川后裔。
寻根问祖,上下求索;收族修谱,利用网络!
UID21028&帖子10477&主题193&精华1&积分10860&威望25 &金钱353 &在线时间762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事实上的皇后
  宪宗李纯在当上皇帝以前,被封为广陵郡王,郭暧的女儿就在这时嫁给他,成了他的妃子。广陵王的父亲就是唐顺宗,因为郭家对朝廷的特殊贡献,加上升平公主不仅有着与自己同样高贵的血统,而且在当时地位还十分显贵,因此,不比其它的儿媳,顺宗皇帝对郭王妃十分的优待。
顺宗皇帝死后,广陵王李纯即位,就是唐宪宗。郭王妃也被封为郭贵妃。宪宗皇帝一直没有册立皇后,据一些史实的推测,有两个原因,其一就是在元和八年,大臣三次奏请册立郭贵妃为皇后,但当时恰好年岁干支阴阳犯忌讳,因此没有册封。第二个原因,应该也是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宪宗皇帝十分好色,后宫有许多他宠爱的妃子。他觉得一旦册立皇后,自己的私生活难免要受到牵制。如果不册立皇后,那么这些女人就会争着向他献宠,对自己只有好处,因此,皇后之位一直空缺。实际上大唐朝中后期很少设立皇后。 虽然郭贵妃没有被正式册立为皇后,但她生了一个儿子,就是后来的穆宗皇帝,因此,她已经成为事实上的皇后,地位与其它的贵妃不一样。
贞元九年(793),时为广陵王的唐宪宗娶了郭念云为妻。他们成婚后,时为皇太子的顺宗因为郭氏母贵,父、祖上有大勋于皇室,对这位儿媳表示出无比的宠爱。宪宗自己对这位妃子似乎也不怎么冷落,因为,贞元十一年(795)时,也就是他们婚后两年,郭氏就生了儿子李宥,他就是后来的唐穆宗。女儿岐阳庄淑公主。唐宪宗李纯终身没有册立皇后,但是作为原配正妻,郭氏还是后宫地位最高的女人,封为贵妃。郭贵妃虽然没有当上皇后,但是宫中朝中,所有的人都认为她品德仁爱谦让,足以母仪天下。
女儿:岐阳公主嫁给司仪郎杜悰( 杜悰,字允裕。唐中叶宰相杜佑之孙,晚唐诗人杜牧之堂兄也。武宗朝同平章事,帝称得大臣体,如太宗之得魏征。史称纯臣。),下嫁之后,对家人上下均有礼有节,得到广泛的赞誉。岐阳公主是唐宪宗的嫡女,唐穆宗的同母妹妹。她的母亲懿安郭皇后,是郭子仪的孙女。岐阳公主嫁给工部尚书杜?,开始侍奉公婆。杜家是个大家族,除了公婆,媳妇应该对其行妇礼的人还有几千人。公主谦卑怡顺,侍奉公婆,爱抚后代,整天忙忙碌碌,行施各种礼仪,一律与家里其他成员一样。她在杜家二十多年,人们没有指责过她一丝一毫的骄贵。她侍奉大家族,无论祭祀,还是操办红白喜事,都要亲自动手。婆婆凉国夫人从卧病在床到死,公主亲自侍奉昼夜衣不解带,亲自为婆婆端汤送药。等到婆婆死后,她哭泣哀号,感动他人。
弘扬李氏文化,共建和谐社会!
资州李:李贞宏,福八公之迁川后裔。
寻根问祖,上下求索;收族修谱,利用网络!
UID21028&帖子10477&主题193&精华1&积分10860&威望25 &金钱353 &在线时间762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宪宗皇帝死后,穆宗即位,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封自己的母亲为太后,并给自己的外公——郭暧也升了官,封为太尉,给自己的外婆——升平公主封为齐国大长公主,还给郭氏其它相干人等也封官加爵。
穆宗皇帝十分孝顺他的母亲郭太后,每个月会三次率领文武百官前去郭太后的寝宫请安。逢上过年,还要在那里举行宴会,其他的嫔妃贵戚,也争相前去出席,车马来往不息,十分热闹。郭太后曾经去骊山游玩,被骊山的景色吸引,徘徊不归。穆宗担心母亲的安危,派了景王率军全程保护,自己后来又亲自前去迎接,母子俩在骊山流连,游玩数日才回来。
但穆宗皇帝继承了宪宗的色性,为了追求淫乐,常常服食丹药,导致真阴干涸,元气受损,成为不治之症。穆宗无力处理国事,当时的皇太子湛就奉命监国,处理国事。但皇太子这时不过16岁,许多的事情都要过来请教郭太后。一些人为了逢迎郭太后,就上奏请求郭太后临朝听政。郭太后听了以后,十分生气,说自己不会向武后那样夺权,给祖先抹黑。
穆宗驾崩,宦官策划请郭皇太后临朝称制,郭皇太后斥责说:“昔武后称制,几倾社稷,我家世守忠义,非武氏之类也。太子虽幼,但有贤相辅之,何患国之不安?”
(“昔日武则天称制,倾覆社稷,我郭家世代忠义,不是武氏之类?现在太子虽幼弱,但可选德高望重的大臣辅佐,为什么要我干涉朝政呢?”)由此,朝廷内外一片赞扬,满朝文武由此更加尊重郭太后。
穆宗作了四年皇帝就驾崩了。皇太子湛即位,就是敬宗,郭太后被尊为太皇太后。敬宗作了几天皇帝以后,童心未泯,常常游戏玩乐,朝政渐渐被王守澄、李逢吉、牛僧孺等人把持。后来更是祸起萧墙,发生动乱。在当了三年皇帝之后,被杀死于内宫之中。
由于事发突然,郭太皇太后召来江王继承帝位,是唐文宗。文宗生性谦逊孝顺,对郭太皇太后服侍得十分尽心,有下面供奉上来的物品,一定先送给太皇太后挑选,才敢自己享用。
敬宗死后,武宗李炎即位,武宗皇帝喜欢打猎游玩与角斗武打,他亲自挑选了许多年轻力壮的少年,让他们有出入宫中的权力。太皇太后常常借机劝导他,情况渐渐有了改观.。一次向太后请安问:“怎么才能成为盛世天子呢?”太后说:“柬官的上书要亲自审阅,可用者及时采纳,认为不可采纳者问问宰相。不拒绝政治的批评,不听信小人谗言,要使忠臣良将成为心腹。这样做,就能成为盛世太子。”从此武宗便勤于政事,能静下心来认真审阅大臣的奏章,很少打猎角斗了。
在穆宗君临天下时,唐朝的皇位继承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皇帝的人身安全也已变得毫无保障。朝臣朋党相互倾轧,官员调动频繁,政权甚至皇帝的废立生杀,均掌握在宦官手中。所有这些似乎再次提示我们,穆宗时期及以后的宫廷局势已经难以用常规来审视了。
为避免后宫干政,不仅郭太后不在其位 不谋其政,郭氏子弟在朝中为官的,也由郭太后之兄郭钊领衔启奏云;“为避嫌隙,臣请先率诸子辞官归田。”几十人辞官而去,郭氏家风,因而千古流芳!
弘扬李氏文化,共建和谐社会!
资州李:李贞宏,福八公之迁川后裔。
寻根问祖,上下求索;收族修谱,利用网络!
UID21028&帖子10477&主题193&精华1&积分10860&威望25 &金钱353 &在线时间762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接替武宗皇帝的是宣宗,宣宗的母亲曾经是郭太皇太后的侍女,关系不好,因此,宣宗对郭太皇太后不是十分尊敬。郭太皇太后因此郁郁不乐,曾经想跳楼自杀,被宫女救起,宣宗知道以后,觉得对自己影响不好,十分不高兴。而郭太皇太后也于当晚突然暴卒。
郭太皇太后死后,太常官王白皋请求把她合葬在景陵中,把她的神主附在唐宪宗的神庙中祭祀。唐宣宗不允许,派宰相前去阻拦。王白皋并不屈服,说:“皇后是宪宗在东宫时的正妃,服侍顺宗作媳妇,经历了五代君王,作天下的国母,不容许有别的说法。”
郭太后历经宪穆敬文武宣六朝,享有极高的威望,谥为懿安皇后,与丈夫李纯合葬景陵。今天通过对她的爷爷、父母、兄弟、子女等了解,和历史上点滴事情的记载,可以为我们还原贤德的郭太后。
弘扬李氏文化,共建和谐社会!
资州李:李贞宏,福八公之迁川后裔。
寻根问祖,上下求索;收族修谱,利用网络!
UID21028&帖子10477&主题193&精华1&积分10860&威望25 &金钱353 &在线时间762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郭太后的荣耀与悲剧
郭子仪的孙女、郭暧与升平公主的女儿郭氏(名不详),曾为五朝皇太后,是他们家族中除郭子仪外,最为显赫的一位。《旧唐书》说她:“历位七朝(指历唐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七个皇帝),五居太母之尊(指从穆宗至宣宗五朝皆为太后),人君行子孙之礼,福寿隆贵四十余年,虽汉之马(东汉明帝马皇后,后为太后)邓(东汉和帝邓皇后,后为太后),无以加焉。识者以为汾阳(指郭子仪)社稷之功未泯,复钟庆于懿安(指郭太后)焉。”似乎她终生荣耀,尊贵已极,事实并不完全如此,而且掩盖了她最后悲剧性的结局。
弘扬李氏文化,共建和谐社会!
资州李:李贞宏,福八公之迁川后裔。
寻根问祖,上下求索;收族修谱,利用网络!
UID21028&帖子10477&主题193&精华1&积分10860&威望25 &金钱353 &在线时间762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唐德宗贞元九年(793)十二月,郭氏嫁给了德宗长孙、太子李诵的长子广陵王李纯。贞元十一年(795),她生子李恒。贞元二十一年(805)正月,德宗去世,太子李诵即位,为唐顺宗。三月,顺宗立广陵王李纯为太子,郭氏为太子正妃。八月,顺宗因病退位称太上皇,郭氏的丈夫太子李纯即位,为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八月,郭氏被册为宪宗贵妃。元和七年(812)七月,郭贵妃之子李恒被册为太子。母以子贵,群臣累次上表,请立郭贵妃为皇后。当时郭子仪已去世三十多年了,但他的威名仍存,郭家门宗强盛,多为权臣,郭贵妃的几个兄长也都官位显赫。宪宗恐立郭妃为皇后之后,外戚郭家之势更加膨胀,所以托辞不立皇后,这对郭贵妃是不小的打击。
元和十五年(820)正月,宪宗暴崩,郭贵妃的儿子、太子李恒即位,为唐穆宗。穆宗封她为皇太后。长庆四年(824) 正月, 穆宗去世,其长子李湛即位,为敬宗。敬宗尊她为太皇太后。以后,穆宗次子即位为唐文宗,穆宗五子即位为唐武宗,皆尊他们的这位祖母为太皇太后,郭太后也一直享受着古代妇女所能达到的最高尊荣和富贵。
郭太后位居太母之尊,在政治上也表现的非常贤明,深明大义。她的儿子穆宗病危时,把持朝政的宦官因太子年少,请郭太后像武则天那样临朝称制,执掌朝政。郭太后说:“昔武后称制,几危社稷。我家世守忠义,非武后之比也。太子虽少,但得贤宰相辅之,卿辈勿预朝政,何患国家不安?自古岂有女子为天下主而能致唐虞之治乎!”并将宦官预先准备好的临朝称制的诏书撕碎。郭太后的哥哥郭钊,时任太常卿,听说宦官企图让郭太后临朝称制,立即上书郭太后说,如果那样的话,他就率子侄们辞官,返回故乡华州为民。郭太后见到郭钊之书,流着泪说:“祖父(指郭子仪)的余庆,又聚于我兄。”唐文宗时,郭子仪的侄子、郭太后的叔父郭旼的两个女儿入参郭太后,郭太后留她们在自己居住的兴庆宫。此时,郭旼被任为邠宁节度使,许多人认为是郭旼送二女给文宗作后宫而换得此官。翰林学士柳公权将这一议论告之文宗,文宗转达给郭太后,郭太后立即送二女回家,外议自息。武宗即位后,颇好游猎,朝官上谏劝阻,武宗不理。郭太后劝武宗虚心纳谏,武宗游猎才减少。
弘扬李氏文化,共建和谐社会!
资州李:李贞宏,福八公之迁川后裔。
寻根问祖,上下求索;收族修谱,利用网络!
UID21028&帖子10477&主题193&精华1&积分10860&威望25 &金钱353 &在线时间762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但这样一个表现还不错的太皇太后,在晚年却遇到料想不到的厄运。会昌六年(846)二月,武宗去世。在把持朝政的宦官操纵下,即位的却是武宗的叔父、宪宗十三子李忱,即宣宗。宣宗虽是郭太后丈夫宪宗的儿子,却不是她亲生,其生母是郭太后的侍女郑氏。宣宗上台后,尊郑氏为太后,待郭太后之礼也就殊薄。但对郭太后更不利的,却是宣宗怀疑宪宗之死,是郭太后母子与宦官共同谋害的。
事情还要回溯到二十多年前。郭太后的丈夫宪宗,因服用所谓长生不老药金丹而上火燥怒,身边宦官往往无故获罪,甚至被杀。元和十五年(820)正月,宪宗暴崩,死因不明,但社会传言是被宦官杀害。二十多年后,宣宗即位,对其父暴亡一事,仍然耿耿于怀,并怀疑郭太后、穆宗母子伙同宦官一起加害宪宗。他一上台,不分青红皂白,就惩罚那些他认为是杀害宪宗的人。首先诛戮被怀疑的宦官,又杀穆宗为太子时的东宫属官,对郭太后也加以迫害。但郭太后虽不是亲生母亲,却是父亲的正妃,不好直接下毒手,就不给她应有的礼仪,在精神上进行折磨,并迫害郭太后的娘家人,即郭子仪的后代们,郭太后因而十分痛苦。大中二年(848)五月二十一日,郭太后登上她居住的兴庆宫勤政楼,欲跳楼自杀,被左右侍女拉住。宣宗闻讯后大为震怒,当晚,郭太后就死于兴庆宫。郭太后是怎么死的?是病死?是自杀?还是被谋杀?现已搞不清楚了,但说是宣宗逼死的,不会有大错。当时人对郭太后的死因就有种种议论,并认为郭太后之死,正符合宣宗的心意。
弘扬李氏文化,共建和谐社会!
资州李:李贞宏,福八公之迁川后裔。
寻根问祖,上下求索;收族修谱,利用网络!
UID21028&帖子10477&主题193&精华1&积分10860&威望25 &金钱353 &在线时间762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郭太后死后,宣宗对他的迫害还不停止。按当时的皇家礼仪,皇后(或相当于皇后的正妃)死后,应与皇帝合葬,而其他妃嫔却无此殊荣。但宣宗却不准郭太后与宪宗合葬,并以郭太后参与谋害宪宗为理由。礼院检讨官王皞上奏反对,他认为,郭太后是汾阳王郭子仪的孙女、宪宗的正妃,岂能以暧昧无据之事为理由而破坏国家礼制。宣宗闻奏大怒,将王皞贬官处罪,坚持不准合葬,将郭太后葬于宪宗景陵(在今陕西蒲城县)之侧的外园。
宣宗对所谓的杀害宪宗的“乱臣贼子”之惩罚,还扩大到他们的亲属,将这些亲属指为“余党”,被杀、被流放的不计其数。从唐肃宗时就开始声势显赫的郭子仪家族,经过近百年的强盛后,到此时,就可能因宣宗的迫害而衰落了。郭太后娘家郭氏亲属有没有被杀的不清楚,但被流放到远离长安,远离家乡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的外地,却是不可避免的。现在散布于海内外郭子仪后裔的祖先们,可能就是从这时开始迁徙的。
宣宗对所谓的杀害宪宗之党的迫害,引起人情不安,舆论不利。所以到大中八年(854)就停止了。宣宗下诏说,乱臣贼子的余党,现在已惩治完毕,其余疏远族人,一切不在追究。到宣宗的儿子即位为懿宗后,王皞又官复原职,再次提出郭太后应与宪宗合葬。在当时舆论的压力下,懿宗不再坚持其父的决定,按王皞之议办理了郭太后的迁葬事宜。
郭太后的悲剧性结局,有许多令人玩味之处。宪宗可能是宦官杀死的,但郭太后却不大可能参与其事。第一,我们从前文提到的长庆四年(824)宦官劝她临朝称制,而她大义凛然,义正词严的拒绝之言中,可以看出她并不是权欲熏心、权势欲强烈的人。如果她要害死宪宗,其目的只能是为权力,但这个人并不争权,那她又为何要害死自己的丈夫呢?第二,如果她不为自己争权,而为儿子争权,那也可能要害宪宗。但事实是:宪宗去世前,有些宦官要宪宗改立沣王李恽为太子,威胁到郭太后的儿子太子李恒的继承权,而宪宗不准改立太子。在这种情况下,对郭太后母子来说,在&&有竞争对手的情况下,宪宗站在自己一边,为何要害死靠山而独立与对手竞争?第三,郭太后如要争夺权力,必然依靠自己显赫的郭氏家族,那么,郭氏家族对宪宗病重时发生的这场继承权之争采取什么态度,就会决定郭太后的动向。太子李恒在宪宗病重时,恐沣王李恽夺了自己的继承权,向其舅父、郭太后的哥哥郭钊问计。郭钊劝他对宪宗尽孝等待,不要考虑其他。这说明郭太后母子及郭氏家族并没有谋害宪宗之意。第四,如果郭太后能与宦官一起谋害自己的丈夫,就说明她是一个很有心计,颇有手段,心狠手辣的人。但她在自己的孙子武宗去世,宦官们欲立不是自己亲生儿子的李忱继位,直接威胁到她的切身利益时,却听之任之而毫无动作,这说明她在性格上、手段上都不是那样的人。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郭太后没有,或很不可能参与谋害宪宗的行动。
而宣宗迫害郭太后,却是容易理解的。宣宗以叔父继侄子为帝,这对他是非常别扭的,这从以下两件事实可以证明。一是大中十年(856),吏部尚书李怀让看透宣宗的心思,迎奉宣宗之意,上奏说,穆宗是陛下之兄,敬宗、文宗、武宗是陛下之侄,陛下参拜太庙先帝神主时,拜兄尚可,拜侄子怎么能行呢?应当将上述四帝的神主迁出太庙。宣宗见奏,大喜过望,令百官商议,冀百官同意李怀让之奏。虽因百官意见分歧,最终议而不决,但由此可见宣宗心理。二是在大中十二年(858),宣宗禁止公卿大臣参拜穆宗的光陵,并不准为穆宗行香。这些事实就足以证明宣宗力图以宪宗的直接继承人自居。他诬蔑郭太后与穆宗母子谋害宪宗,那穆宗就成了叛逆,自然穆宗的儿子敬宗、文宗、武宗也是叛逆,自己就可名正言顺地成为继宪宗之大统的正统皇帝,就抬高了自己的身份。另外,宣宗的母亲郑氏,原是镇海节度使李琦的妾。宪宗时,李琦谋反,于元和二年(807)兵败被杀,宪宗将郑氏纳入宫中,做郭太后的侍女。此后郑氏虽御幸于宪宗,但在宪宗的正妃郭太后面前,永远抬不起头来。不知何时,郑氏与郭太后结下了宿怨。曾为郭太后侍女和宪宗小老婆的经历是郑氏母子的最大心病,与郭太后的宿怨是郑氏母子仇恨的种子。在宣宗当上皇帝后,置郭太后于死地,并不准郭太后与宪宗合葬,就是为了出口恶气并抬高自己的身份。后来郑氏去世,宣宗将她与宪宗合葬,似乎证明郑氏是宪宗正妻了。但到宣宗儿子为帝时,在朝野的舆论压力下,又不得不遵从礼法制度,将郑氏移葬于陵侧,而将郭太后与宪宗合葬。但这对郭太后本人已毫无意义了。
弘扬李氏文化,共建和谐社会!
资州李:李贞宏,福八公之迁川后裔。
寻根问祖,上下求索;收族修谱,利用网络!
UID21028&帖子10477&主题193&精华1&积分10860&威望25 &金钱353 &在线时间762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现在提起一千多年前的这段公案,并非要评价这场权力地位之争的是非,而是要指出封建社会中的宫闱争斗、宗法制度是多么黑暗、多么惨无人道。郭太后不过是其中的一个牺牲品,郭太后的悲剧,不过是那个时代千千万万悲剧中的一个。在那种社会里,在那种制度下,无数的平民妇女被宗法制度所摧残。而身为皇宫贵妇、位居人母的许多皇后、太后们又要增加宫闱争斗的一层枷锁。那些毫无政治斗争经验,心慈手软的郭太后们,及只能呻吟、匍匐于争权夺利的刀光剑影之下。在她们荣华富贵、尊崇已极的背后,也有封建社会史官们所不屑一顾的血与泪。这正是郭太后的悲剧给予人们的启示。“人生莫作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白居易诗),这就是无数郭太后们的悲愤心声。
弘扬李氏文化,共建和谐社会!
资州李:李贞宏,福八公之迁川后裔。
寻根问祖,上下求索;收族修谱,利用网络!
UID21028&帖子10477&主题193&精华1&积分10860&威望25 &金钱353 &在线时间762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唐宪宗孝明皇后郑氏
唐宪宗孝明皇后郑氏(785年-865年),为唐宣宗生母。 唐德宗贞元元年(785年)生于润州丹杨县,在元和初年李锜谋反时,有善面相之人对李锜说,郑氏将来必当生下天子,李锜大喜,而将郑氏纳为侍妾。后来李锜被杀,郑氏已叛臣眷属的身分被没入宫庭,充为唐宪宗宠冠六宫的郭贵妃的宫女。郑氏后来受宪宗临幸,生下宪宗第13子-李忱,后李忱被封为光王,郑氏亦成为光王太妃。
弘扬李氏文化,共建和谐社会!
资州李:李贞宏,福八公之迁川后裔。
寻根问祖,上下求索;收族修谱,利用网络!
UID21028&帖子10477&主题193&精华1&积分10860&威望25 &金钱353 &在线时间762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杜秋娘无子嗣 唐德宗驾崩,李诵继位为顺宗,在位仅八个月就禅位给儿子李纯,是为唐宪宗。唐宪宗试图削减节度使的权利,李锜不满,举兵反叛,在战乱中被杀,杜秋娘入宫为奴,仍旧当歌舞姬。有一次杜秋娘为宪宗表演了“金缕衣”,宪宗被深深地感染两人马上陷入爱河,杜秋娘被封为秋妃。 杜秋娘不仅是宪宗的爱妃,还是他的机要秘书,杜秋娘以女人的柔情和宽容弥补了宪宗年轻气盛、性情浮躁的缺点,宪宗常常与她讨论治国大事,二人过了十几年同心协力的日子。不料元和十五年,宪宗突然不明不白地死在宫中,有人传言是内侍弘志蓄意谋弑,但当时宦官专权,此事不了了之。 二十四岁的太子李恒嗣位为唐穆宗,杜秋娘则负责皇子李凑。李恒好色荒淫,沉迷于声色犬马,不满三十岁一命呜呼。十五的太子李湛继位为唐敬宗,他只知道打猎游玩,不理国事,不久又在宫中被刺身亡。这时,李凑已被封为漳王,杜秋娘眼见三位帝王连续暴死,必为宦官所弑,于是与宰相宋申锡密谋,决心除掉宦官王守澄,立李凑为帝。岂知宦官的耳目众多,计划王守澄所知,结果是李凑贬为庶民,宋申锡则谪为江州司马,而杜秋娘也削籍为民,返回乡里,结束了她的“折花”岁月。
弘扬李氏文化,共建和谐社会!
资州李:李贞宏,福八公之迁川后裔。
寻根问祖,上下求索;收族修谱,利用网络!
UID21028&帖子10477&主题193&精华1&积分10860&威望25 &金钱353 &在线时间762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李纯 宪宗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景陵)-20子
   生于778年,父为顺宗至德弘道大圣大安孝丘皇帝李诵,母为庄宪皇后王氏。于806年继帝位,年28岁,年号元和。卒于820年,享年43岁,在位15年。
  皇后:懿安皇后[郭氏](景陵)
   孝明皇后[郑氏](景陵)
  皇子:长子 李宁(惠昭太子)
   次子 李恽&李宽&(澧王)【长子 李汉(东阳郡王);次子 李源(安陆郡王);三子 李演(临安郡王)】
   三子 李恒(穆宗)-8子
   四子 李悰&李察&(深王)【长子 李潭(河内郡王);次子 李淑(吴兴郡王)】
   五子 李忻&李寰&(洋王)【长子 李沛(颍川郡王)】
   六子 李悟&李寮&(绛王)【长子 李洙(新安郡王);次子 李滂(高平郡王)】
   七子 李憬(鄜王)【长子 李溥(平阳郡王)】
   八子 李悦(琼王)【次子 李津(河间郡王)】
   九子 李恂(沔王)【 长子 李瀛(晋陵郡王)】
   十子 李恪&李审&(建王)
   十一子 李怿(婺王)【 长子 李清(新平郡王)】
   十二子 李愔(茂王)【长子 李潓(武功郡王)】
   十三子 李忱(宣宗)12子
   十四子 李憺(衡王)【长子 李涉(晋平郡王)】
   十五子 李协(淄王)【长子 李浣(许昌郡王)】
   三子 李涣(冯翊郡王)
   十六子 李充(澶王)【长子 李泞(雁门郡王)】
   十七子 李惴(棣王)
   十八子 李惕(彭王)
   十九子 李憻(信王)
   二十子 李责(荣王)
弘扬李氏文化,共建和谐社会!
资州李:李贞宏,福八公之迁川后裔。
寻根问祖,上下求索;收族修谱,利用网络!
UID21028&帖子10477&主题193&精华1&积分10860&威望25 &金钱353 &在线时间762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李恒 穆宗睿圣文惠孝皇帝(光陵)-8子
   生于795年,父为宪宗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母为懿安皇后郭氏。于820继帝位,年26岁,年号长庆。卒于824年,享年30岁,在位5年。
  皇后:恭僖皇后[王氏](光陵)
   贞献皇后[萧氏](光陵)
   宣懿皇后[韦氏](光陵)
  皇子:
长子 李湛(敬宗)-5子
   次子 李昂(文宗)-2子
   三子 &未命名&
   四子 &未命名&
   五子 李炎(武宗)-5子
   六子 李凑(怀懿太子)
   七子 &未命名&
 & &八子 李溶(安王)
弘扬李氏文化,共建和谐社会!
资州李:李贞宏,福八公之迁川后裔。
寻根问祖,上下求索;收族修谱,利用网络!
UID21028&帖子10477&主题193&精华1&积分10860&威望25 &金钱353 &在线时间762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懿安皇后(唐宪宗嫡妻郭氏)
唐懿安皇后郭氏(?-848年),名不详,华州郑县人,唐中书令、汾阳郡王郭子仪之孙女,驸马都尉郭暧与升平公主的女儿,唐宪宗嫡妻,唐穆宗生母。郭氏一生历经唐穆宗、敬宗等七代皇帝治世,其中五朝极尽尊贵,所谓七朝五尊。
中文名郭氏
别& & 名念云
国& & 籍唐朝
民& & 族汉族
出生地长安宣阳坊
逝世日期848年六月己丑
职& & 业唐宪宗嫡妻,唐穆宗生母
信& & 仰佛教
主要成就皇后
谥& & 号懿安皇后
父& & 亲郭暧
母& & 亲升平公主
夫& & 君唐宪宗
子& & 女唐穆宗、岐阳庄淑公主
外祖父唐代宗
祖& & 父郭子仪
陵& & 墓景陵外园
弘扬李氏文化,共建和谐社会!
资州李:李贞宏,福八公之迁川后裔。
寻根问祖,上下求索;收族修谱,利用网络!
[通过 QQ、MSN 分享给朋友]
请点击播放:
齐建文化丰碑
共造精神宝库
加快步伐努力完成李氏总谱的编纂工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历史上孩子最多的皇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