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诗是诗仙吗

李白与苏轼的区别 准确 ! O(∩_∩)O
李白与苏轼的区别 准确 ! O(∩_∩)O
李白与苏轼的区别 准确 ! O(∩_∩)O
补充:柠檬草 你能再给点么 我这是个作业 谢谢你了 O(∩_∩)O
李白是天真汉,苏轼是阿Q翁,他们都是浪漫的牢骚家,是屈原的衣钵弟子。屈李苏都怀抱伟大的政治理想,但就像陆游、辛弃疾空有伟大的军事理想一样,如果真有机会,他们未必就真有能耐实现他们的抱负。 
之所以他们的骚怨一个清高、一个豁达,一个飘逸、一个幽深,那是因为他们一个深受道家思想的熏陶,一个则深染了佛家思想的色彩,但两人都是欲入世而不得后的出世之想,是充满苦味的空灵和洒脱。 

2 在对待科举考试的态度和结果上。 

李白是有名气的翰林供奉,却是“草民”。在唐代科举盛行时,李白不屑于走科举入仕的道路,却幻想着实现使“海县清一、寰区大定”的非凡政治抱负。这在当时可以说是不切实际的一厢情愿.在唐朝,从一介武夫进身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地位的,并不罕见,要说文人一夜之间就被擢于权力要津,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科举制度既是一种选拔人才的基本制度,又是一种任用人才的官人制度。朝廷定期举行这种公开考试,就是为了给任何人以同样进身的机会,尽管这种做法有其局限性,但它采取公开竞争的方法,是比以前的任何一种选举制度都更进步、更合理的。李白却不愿走这样的入仕之路。他一生在政治上没有什么作为,甚至没有获得有所作为的机会,是他当初不愿参加科举考试的必然结局。从李白对科举考试的态度及其在政治上所抱的不切实际的幻想,可以看到李白性格的一个重要方面,即耽于幻想,是一个超现实的理想主义者。 

苏轼是翰林学士,是进士出身,“身经百战”的科班人物。苏轼对科举考试的态度就要实际得多。他的父亲在科场几试身手,名落孙山,对科举考试的不满,苏洵在《上韩丞相书》、《广士》等文章中,均言之切切。要说对科举考试容易产生消极看法,苏轼倒比李白更有可能。但苏轼父母和他本人都同样清楚,在当时不走科举入仕的道路,一切政治抱负都无由实现。尽管他们也深知考试之弊,仍然竭尽全力准备应考,并且一举高中。苏轼此后一直浮沉于宦海,即使给他带来了许多痛苦和灾难,他毕竟在一生中脚踏实地地实践着自己的政治主张,生活信念,并且尽可能地惠民一方,做了许多有益于老百姓的实事。苏轼一生的政绩,赢得千载人民的怀念爱戴,与他当初以现实的态度对待科举考试有关。苏轼比李白更能立足现实,从实际出发,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完人生的漫长旅程。更准确地说,苏轼能够把现实生活和艺术幻想区别开来,避免用不切实际的幻想处理现实生活问题。 

3 对自己的才能的自信心上 

李白和苏轼,都是天赋极高的才士,在他们的作品和言行中,都流露了对才能的高度自信。仔细比较一下,两人的自信也存在差别。 

首先,李白的自信有不少自我理想化的色彩,苏轼的自信则有较多的自励成分。 

李白天宝初年被召入京,临行时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惊人之句,对此行的政治期望极高。其实,由皇帝下达诏书征辟草泽之人,至少在汉代就形成了较为正规的制度。这种征辟活动的实质,政治宣传的目的是最重要的。除了某些身怀绝学之人以外,一般人被征辟,主要是享受政治上的荣誉,安排的官职并不一定十分显要。李白对这一活动的历史应是了解的。他以一介布衣被征,主要因为在诗歌写作方面的才华,召为翰林供奉——扮演一个御用文人的角色,正是征召他的全部用意。至于适当时候是否委以官职,就要看他的表现而定了。不幸的是,李白却赋予了这次被征太多的理想化内容,以为长期以来的幻想性抱负,当初“历抵卿相”未能实现,这一去必然可以实现了。由于他基于对自己政治才能太过理想化而对此行寄予过高希望,一旦到了京城,只不过为皇帝写写歌词,凑凑兴,使他产生了极大的失望。于是,言行之间不免有所流露,授予讥谗者以口实。、最终连一般人可以捞到的一官半职,李白也没有得到,在宫廷里无聊地呆了两三年,“赐金放还”草草收场。这里不想评价他没有得官是好是坏,只想用这个例子,来分析李白纯以文人的理想化眼光看待政治现实,在政治生活中处处碰壁,是不可避免的。 

苏轼在宋神宗逝世的几个月里,从汝州团练副使起知登州,数月之间擢为礼部郎中、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升擢之快是少见的。苏轼面对政治地位的急遽变迁,以他的才能是完全胜任的。但他的最大感受主要不是惊喜、自负,或对前程想入非非,而是忧惧、谨慎,想着怎样以工作成绩来报答知遇之恩。因此,元祜之初他与有恩于己的司马光争论役法,为了全身心投入工作而最大限度地放弃了他所喜爱的文艺创作,不过想尽量把份内工作做得出色一些,既是极答知己,也是不给环伺周围的小人任何攻击的把柄。因为饱受小人谗害的苏轼,任何时候都不会对严酷的政治斗争掉以轻心,他清楚地知道,政治斗争与艺术生活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生存方式。所以,对苏轼来说,出乎意料的仕途荣宠,不仅仅是名利的满足,还有掩蔽在名利之下的可怕陷阱,一不小心,就会为之付出惨痛代价。这种如履薄冰的感觉,未曾置身其中的李白是难以体验的。 

其次,李白的自信较少受到政治斗争的直接伤害,自始至终都保持了一种难得的真纯,苏轼的自信不断受到身世挫折的考验,其体现的方式是不断变化的。 

李白迟至晚年,才因入水王幕府而受到政治的无情惩罚,系狱流放,让他领略了政治生活残酷可怕的滋味。总体说来,由于他长期置身官场争斗之外,对政治生活并不熟悉,所以他的理想化政治抱负,以美好希望的形式存在于心,总是想试试“铅刀一割”,却始终没有现实允许的机会,当他在诗歌里作动情的咏叹时,显得尤其动人。说句对李白也许不太公平的话,庆幸现实始终没有给他提供从政的机会,如果让他到官场里踢打一番,他未必就能像谢安一样,拯救了苍生黎元,然后全身而退。当他以文学的形式描述其天真烂漫的理想抱负时,特别动人可爱,因为文学是需要幻想的。如果真把他的理想付诸实践,得到的回报只能是失败。 

苏轼年青时代“慨然有天下之志”,与李白是极其相似的,但苏轼自从介入变法革弊的争论,就始终处于政治震荡的中心,无法抽身事外。他因此受到一系列的政治打击,不仅一己身心受到极大伤害,甚至连累到兄弟妻儿。在尝试了这些教训之后,并不是他的自信心消失了,而是开始思索一个新的人生课题:自信心究竟应该建立在什么样的价值尺度之上?从苏轼一生价值观的转变可以看出,他越来越朝着实践人生的精神价值、即日益超越世俗名利地位的方向努力。苏轼晚年远贬岭海,支撑他的生活勇气并不是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恰恰相反,他对官场是非之争极为厌倦,对政治前程已完全绝望,是远离政治纷争的自由自在生活,不计得失的精神松弛,以及超越名利而获得的人生洒脱,心境宁静淡泊,使他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能体认到生活的满足,生命的美好。靠着这样的精神力量,他有幸生还中原,没有横死天涯。很明显,苏轼晚年的自信,并非基于对政治能力或价值的判断,而是对自己的人生选择,对自己的人格追求,坚定不移的信念。 

4 
二人的豪放与“仙气”的区别。 

有人把李白与苏轼作过一个比较,得出结论说:“虽然与李白一样,苏轼也算得上是北宋一代最为豪放的文人,但他仍比李白细腻得多,内向得多,也往往在狂放之余带有一种淡淡的哀愁。……‘慎静以处忧患’,正是苏轼人生哲理的核心。”唐宋士人的心理和情感差异,确实是各自时代政治气候的晴雨表。 

加拿大华裔学者叶嘉莹女士曾比较过太白东坡这两位古代诗仙之不同,谓东坡乃是“人而仙者”,他有“人”的烦恼,需用飘忽的“仙气”予以解脱,与太白之“仙而人者”有着显著不同。同时,正是其为人那份难得的坦诚、直率和心地善良,又让后世之人提到他就倍感亲切。美籍华裔学者李一冰说:“苏轼是一个力求精神自由、富有性情的人,所以喜欢和朋友作毫无遮拦的谐谑,恣意说笑,但却绝对容忍不了庸俗,特别厌憎虚伪的做作。他是一个求痛快的人,假使不能怒骂,他就用‘嘲讽’来发泄这种情绪。充满机智的嘲讽使旁人称快,却也使受者刻骨仇恨。然而,一千年来,同情他的多数人,从那些讽喻中,领略他的热情,欣赏他的正直。”(《苏东坡新传·浩气不亡》)正是他那胸襟浩荡而正气凛然的伟大人格,赢得了后世广泛的崇敬与亲切。 

苏轼对官场很厌倦,却终身没有离开官场;他对名利相当淡薄,但从未坚决拒绝;政治对他太不公平,他并没有斩断与政治的联系,他对山水林泉极为耽爱,却未曾离群索居,隐逸楼迟。这一切从消极方面分析,表明随着宋代专制政治空前强化,文人自立的经济基础不复存在,只能依赖于为官取禄。从积极方面看,是苏轼立足现实有所作为的生活原则作出的必然选择。苏轼的人生态度,就是在这种时代环境中长期生活而逐渐形成的,所以更显出文人的现实生活态度,也更加的让人感到理解与同情。 

5 
李白毕竟主要是一位诗人,其文学成就相对局限,文化贡献相对小一些;而苏轼则不单是一个诗、词、文、书、画兼擅的文艺全才,而且是一个兼通儒、释、道的学者和思想家,他的多方面的文化创造和贡献使他足当宋型文化的主要代表,甚而象征性人物也毫无过分。 

6 
李白是酒,苏轼是茶. 
李白喜欢饮酒,喜欢在酣畅中寻找自我,他强烈的个性就宛若酒般的刚烈,喜怒爱乐爱憎极其鲜明而外露.酒同时也赋予了李白色彩缤纷,瑰丽多姿态的生活态度,和超越现实的气质.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何等的潇洒,何等的超凡脱俗,这就酒的内质. 
而苏轼同样也是豪放的,但他的豪放却有别于李白.李白是豪放中洒脱奔放,而苏轼的豪放中则带有沉稳和理思.比较的内敛,合茶的淡雅和清高的特征,即便再浓再烈,也不会超脱其本质.其实苏轼也是喝酒的,只是他的酒来得更理性,喝完之后还不忘来一句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的感言:非常感谢
其他回答 (6)
文学成就都很高,性格上都有旷达豪放的一面,但李白恃才傲物,在权贵当道的社会里,不愿摧眉折腰事权贵.且仕途而苏轼则长期挣扎在保守派与革新派斗争的漩涡中,尤其是乌台诗案,他几近于死。之后一贬再贬,他的抱负,他的才华,无从施展,以至四十多岁故国神游时,早生华发,但他仍能追慕三国英雄周瑜,希望能像周瑜一样建功立业,苏轼的《赤壁怀古》和《密州出猎》透出的是一种豪放和叹惋。都不顺
李白-豪宕、飘逸。字字透着仙气。 
例: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 

苏轼-豪宕、动情。字字饱含性情。 
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无论是李白,还是苏轼,他们的作品都是其思想、情感的释放,是失望、灰心,抑郁、悲愤的渲泄,豪迈奔放的显露。不同的只是在于谁更激烈、更张扬,通过的是什么样的事物,什么样的形式。 

李白很多时候是用奇丽的想象,飘逸的诗风来抒情言志,而苏轼则更多是用周围的事物,风格上也较为沉稳。当然,他们都有豪放飘逸的风格。至于形式的区别,我想,这并不重要。不管是歌行体,律诗,还是词等,其实都不过只是一种表达的形式。我们在本文的第一部分已讲述了,诗歌的平仄、押韵、形式和字数等,无非是为了体现诗歌语言的简洁精炼,节奏的起伏回旋,内容意象的连绵紧密。所以,诗歌完全是在于更好的、更形象生动的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或是世间的万物,而不管是通过哪种形式。 

一个诗人,一个词人


区别在于。


一个是李白。唐朝


一个是苏轼。宋朝


字面上和朝代就不一样
李白生长于盛唐时期,在那时,科举制度还未普及,还没有一统天下,而且在初唐、盛唐,思想文化还算比较开放,加上李白年轻时除了刻苦攻读以外,还求仙学道,养成出尘奔放的性情。因此,他不愿走科举应试的道路(记得杜甫也不是科举出身的)。同时,李白自视甚高,希望以自已杰出的才华获取权豪,名士的举荐,这一点与苏轼通过科举踏上仕途不同。而且,宋太祖赵匡胤是以臣子谋反的形式取得帝位的,由他起,朝廷对官员、普通老百姓就小心提防,以此避免有大臣或其他人想篡位。当时宋儒理学亦已开始风行,儒学已由孔子原来的求通天地,兼容万物逐渐演变成各种各样的条条框框,这无形中给人们带来了思想文化的局限。苏轼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那么就显得比李白更守规矩。虽然苏轼后来同样有豪放的性情,但却并没有李白那么明显和张扬。这是可以理解的,一来是含蓄、稳重已形成习惯,二来是在思想文化禁锢严重的环境下,张扬个性是会招惹更多的麻烦。 

而且,相比而言,苏轼的仕途是比李白的为好。因此,李白事业上的挫折比苏轼的大。李白虽则有经常接近唐明皇的经历,但明皇往往是在寻欢作乐,想听新文章,新乐词的时候才召见他,而并不是委以重任。我想,这对李白来说是一种侮辱。试想一个才华横溢,胸怀大志的人又怎甘心作一个花瓶,作别人娱乐的消遣,即使对方是皇帝、贵妃。 

李白年轻时就在《上李邕》中写道: 

大鹏一日同风起, 

扶摇直上九万里。 

…… …… ⑥ 

其实在他的很多作品中都显露出其英雄气概。 

如《塞下曲·之三》 

骏马如风飚,鸣鞭出渭桥。 

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 

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 

…… …… ⑦ 

而苏轼虽则在北宋中后期激烈的政治斗争中艰难地度一生,但他起码做过有点实权的官,并不是摆设的花瓶。苏轼在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任殿中丞直史馆判官告院权开封府推官时写过《谏买浙灯状》,其中有: 

……皆谓陛下以耳目不急之玩,而夺其口体必用之资……此事至少,体则甚大……⑧ 

我们也可再联系李白的一些作品,例如《宫中行乐词八道·之二》: 

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 

玉楼巢翡翠,金殿锁鸳鸯。 

选妓随雕辇,征歌出洞房。 

宫中谁第一,飞燕在昭阳。⑨ 

正因为李白满怀失落,醉生梦死,所以有时给皇帝的诗歌中也隐含讽刺。后来在其《东武吟出东门后书怀,留别翰林诸公》中只有感叹: 

…… …… 

方希佐明主,长揖辞成功。 

…… …… 

一朝去金马,飘落成飞蓬。 

…… ……⑩ 

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更是讲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⑾ 

而苏轼自知在京当官的难处,出杭州通叛后调任密州时写过《沁园春(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率岁,且斗樽前。⑿ 

从李白、苏轼的这些诗作中,我们可以看出李白写得更为激愤。他们两人在事业上都饱受挫折,那么在感情上也是孤独的。有次,苏轼梦见已死去十年的妻子王弗后,写下了一首十分凄美的悼念之词,《江城子(已卯正月二十日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⒀ 

李白终日用歌酒生活来消解忧愁,狂放不羁,则更是孤独寂寞的明证。 

无论是李白,还是苏轼,他们的作品都是其思想、情感的释放,是失望、灰心,抑郁、悲愤的渲泄,豪迈奔放的显露。不同的只是在于谁更激烈、更张扬,通过的是什么样的事物,什么样的形式。 

李白很多时候是用奇丽的想象,飘逸的诗风来抒情言志,而苏轼则更多是用周围的事物,风格上也较为沉稳。当然,他们都有豪放飘逸的风格。至于形式的区别,我想,这并不重要。不管是歌行体,律诗,还是词等,其实都不过只是一种表达的形式。我们在本文的第一部分已讲述了,诗歌的平仄、押韵、形式和字数等,无非是为了体现诗歌语言的简洁精炼,节奏的起伏回旋,内容意象的连绵紧密。所以,诗歌完全是在于更好的、更形象生动的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或是世间的万物,而不管是通过哪种形式。
一个叫李白
一个写诗
一个写词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中国文学领域专家您现在的位置:>>
边地论坛·娜允文艺>>正文内容
以李白、苏轼为例浅析盛唐的自负和北宋的忧伤
一、盛唐帝国背景下自负的李白
唐帝国的建立及强盛
&&& 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历经三百多年的战火,当历史的车轮前进到公元581年的时候,北周大将杨坚终于完成了这个历史的转变,建立了空前强大的隋朝。可是隋朝并没有因为改变了&隋&字的写法而江山永固,反而在公元618年走向了灭亡。曾经的不可一世仅仅繁荣了38年。在此之前的611年已经开始先后爆发了农民起义,当然很快被镇压下去。此后的义军以陇西贵族李渊的实力最强,且逐渐有统一天下之势。公元618李渊在长安称帝,始建大唐,拉开了大唐帝国的序幕,随后大唐的军队南征北讨,所向披靡,历时八年基本完成了统一大业。
&&&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继承大统,开始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此时大唐帝国真可谓人才辈出。文有长孙无忌、杜如晦、魏征,武有李靖、李绩(徐茂功)、侯君集,文武兼济房玄龄。此时科举制也在逐渐完善,许多庶族子弟也得以施展抱负,此中最著名的当属马周了。后来太宗皇帝曾得意的说&天下英雄尽入吾彀矣&。太宗之后又有高宗朝的&永徽之治&,虽然短暂,但也尚能承继父业。再后来就是素有贞观遗风的武则天时期了。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是把大唐的经济、文化以及国力推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但在后期她滥用酷吏以及大肆兴修佛教寺院于国于民都是极其有害的。以至于死后唐朝动荡了几年,直至唐玄宗继位放在平定下来。作为太宗的曾孙,这位皇帝在前期能像自己的曾祖父唐太宗一样知人善任把大唐帝国治理得井井有条、民殷国富,同时也把中国封建社会发挥到了极致,也就是后人常常称赞的盛唐。后来不理朝政、宠信奸臣以至于发生安史之乱(这里我不说是因宠爱杨贵妃,因为我觉得在封建社会的大多数时期,女人都是男人的附庸,哪怕她再有能耐,她也会受到封建制度的种种束缚,更何况杨玉环又不具有铁腕政治头脑。同时在这里我们也暂不提安史之乱这段史实)给国家和人民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这在史书以及杜甫的《三吏》、《三别》中都有记载和反映,功过是非此处均不做讨论。
文学的繁荣
&&& 任何一个朝代的开国之君或者是每一个朝代的前几个君主大多是可以励精图治的,唐朝也不例外。唐代社会经过八十多年的发展,在国力上早已成为世界上罕见的强盛帝国。早在唐太宗时期,周边的少数民族为了方便向太宗汇报本地区的情况而开设了一条&参天可汗道&把唐太宗当作他们自己的可汗爱戴。国力的强盛也使得大唐的君主臣民似乎都有一种博大的胸襟,唐朝在对待周边的少数民族往往采取一视同仁的态度,最能反映统治者意志的是唐太宗曾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太宗的这种一视华裔思想,为他的后继者所继承,直到玄宗朝,李华还说&国朝一家天下,华裔如一&。统治者兼容并包的态度深深影响了一代代的士人的人生信仰,使他们大多可以从容地接受新鲜的东西。国力的强大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唐代士人对人生普遍采取一种积极的、进取的态度。随着科举的完善,一些寒门子弟也开始步入官场。由于他们独特的经历,使得文学开始离开宫廷的狭窄圈子,走向市井,走向关山与塞漠。对于打破垄断文学数百年的宫廷文学,有着巨大的意义。唐代士人中有不少,自信与狂傲往往集于一身。《旧唐书.王翰传》说王翰&神气豪迈&&发言立意,自比王侯&。陈子昂也有同样的气概:&方谒明天子,清宴奉良筹。再取连城壁,三陟平津侯。不然拂衣去,归从海上鸥。&(《答洛阳主人》)高适、岑参、王昌龄、祖咏等,不无如此。&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高适《塞下曲》).&丈夫三十未富贵,安能终日守笔砚?&(岑参《银碛山西馆》)&黄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当然这其中最杰出的歌唱者是李白,只有李白才能展现盛唐人 特有的气象和魅力(也就是被后世所向往的盛唐气象)。(安史之乱后有所变化,但唐代士人积极入世的总趋势并未改变)
天才诗人的诞生
&&& 当大唐建国八十余年的时候,大唐已经在逐渐走向它的盛世,而此时一个天才的诗人也应运而生。冥冥之中,他似乎听到了盛唐对他的呼唤,盛唐赋予了他神圣的使命&&尽情地吟咏这个时代。他仿佛是盛唐的产儿,是时代的骄子,又仿佛是专门为盛唐来称颂一番的仙人,他就是诗仙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关于他的家世和出生地至今已是仍是一个迷,李白是个天才的诗人,他曾经说自己&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赠张相镐二首》其二)李白少年时代是在蜀中度过的,蜀中道家盛行,对李白的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曾说自己&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道家影响几乎贯穿他的一生。大约十八岁时,李白隐居大匡山读书,从赵蕤学纵横术。以后我们也可以依稀看到李白思想中纵横家的印记。蜀中又是一个任侠风气的地方,多少对李白也产生了影响。魏颢《李翰林集序》说他&少任侠,手刃数人&他在《侠客行》中说&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大约二十四岁,李白开始了他长达十多年的漫游时期。二十五岁时刚出蜀国就有非凡的经历,在江陵见到了受三代皇帝崇敬的道士司马承祯。李白器宇轩昂,资质不凡,司马承祯一见已十分欣赏,及至看了他的诗文,更是惊叹不已,称赞其&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后来在长安求取功名,初遇贺知章,贺曾盛赞李白&天上谪仙人&,二人一见如故,成了关系极好的忘年交。杜甫《饮中八仙歌》&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给予李白以很高的评价,李白、杜甫的相遇,铸就了千古友谊,也成了千古美谈。
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 这是台湾当代著名的诗人和评论家在《寻李白》诗中对李白的高度评价。&酒入豪肠,七分酿成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李白不愧是天才诗人,屈原而后,他是第一个真正能够广泛地从当时民间文艺和秦汉、魏晋以来的乐府民歌中吸取其丰富营养,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独特风貌的,是屈原以后我国最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代表我国古典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他具有超乎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李白自恃才高,既不愿走平常人所走的科举制度,也不愿从军边塞,而是寄希望于风云际会,始终幻想着&平交王侯&,&一匡天下&而&立抵卿相&,建立盖世奇功。既仰慕80岁在渭水边上垂钓的姜尚,后遇文王,90岁封为齐侯,建立不朽功业;又仰慕隐于高阳酒肆、后不费一兵一卒而为刘邦取得72座城池的郦食其。但是却不考虑所处的时代已大不相同,所以到了不惑之年尚未混到一顶乌纱。后来在天宝元年,机会终于降临,李白奉诏入京。走之前,李白曾自负曰&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仰天大笑&是何等的得意,&岂是蓬蒿人&又是多么的自负的心理。来到京城,供奉翰林。这是他一生最为得意的时候,本认为可以尽情施展抱负,然唐玄宗仅仅是欣赏他的才情,只是把他当作一个御用文人。不久李白得罪权贵,被玄宗皇帝赐金放还。此时李白心里极度的失落,对朝廷也很失望,《行路难》大约作于这一时期。诗中诗人不免有低落的情绪以及满心的愁苦,如&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击柱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但毕竟诗人是一个极具才情和自负的人。笔锋一转既又开始幻想自己像姜尚、伊尹一样可以封侯拜将、建功立业。进而又高呼&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现出极度的自信和自负。同一时期的名篇还有《梦游天姥吟留别》也是李白的大手笔,这是诗人遭遇政治失意后在对仙界向往下的佳作,里面也不乏自负的情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充分显示了诗人那种孤傲的心里,全诗从头到尾酣畅淋漓的倾斜感情,完全不受形式的束缚,只有李白这样的天才诗人才有如此大气磅礴的气势。自负的心理一直贯穿着他,后来的诗歌如《将进酒》其自负亦不减当年,最具代表的当然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何等的自负!&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表现了诗人仕途失意的苦闷,唯有这酒才能化解诗人心中的愁苦,也只有这酒才可以把诗人的自负发挥到极致。还有一个历史典故,不得不说,大家都知道李白很自负,不愿意服输的。崔颢曾经做诗《黄鹤楼》,这是一首著极富盛名的七言律诗,在当时即广泛的流传开来。《唐诗纪事》里记载说,传说李白游黄鹤楼读到这首诗后大为佩服,曾慨叹地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最后是李白&无作而去,为哲匠敛手云&而传为佳话。也许李白游黄鹤楼时果曾试作七律,欲与崔诗一较短长,而终未能成篇,才作此叹语。这可由李白的《鹦鹉洲》诗与一年多后写成的《登金陵凤凰台》一诗跟崔颢的这首《黄鹤楼》诗的风格近似去确认这一点。宋代严羽的《沧浪诗话》更推为&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此虽是历史典故,事实上究竟有无其事,暂时不做考究。但从中也可看出李白的自负的影子。李白生前即获得许多很高的评价,比如贺知章称他&天上谪仙人&杜甫对其诗歌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之评,赞其&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许多文人都对李白有着很高的评价。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调张籍》)。唐文宗御封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张旭的草书为&三绝&。宋以后,论诗者皆李杜并称。
二、无法统一伤痛困扰宋朝背景下苏轼的忧伤
宋朝的建立及其对唐矫枉过正的苦果
&&& 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也没有可以顺利的延续自己百余年的辉煌,安史之乱后便开始一蹶不振。此后便逐渐的衰落下去,在公元907年被后梁朱温所取代。于是历史就进入了五代十国时期,也正应了那句古话&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五代十国不久历史进入了一个局部统一的时期,这一时期就是史上有名的&大三国&时期(前期指北宋、辽国、西夏;后期指南宋、金国、西夏。直到公元1279年元世祖忽必烈才再一次实现大一统,历时三百余年。)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因皇帝年幼而乘机发动陈桥兵变,建立了赵宋王朝。此后二十年,宋太祖与其弟赵光义(宋太宗)先后平定了南方的后蜀、南唐和北方的北汉等政权,结束了唐安史之乱以来200多年藩镇割据的局面,在中原地区建立了统一王朝。
&&& 赵宋王朝虽然建立了,为了吸取唐亡国的教训,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有些在今天看来却是过犹而不及。比如宋王朝决定采用崇文抑武的基本国策,太祖即位的次年,以&杯酒释兵权&解除了禁兵统帅石守信等人的兵权,封他们为徒有虚名的节度使,从而根除了将拥兵自重乃至割据叛乱的可能性,这当然有其积极的一面。但是消极的一面也不容忽视,这样导致了将不知兵、兵不知将。同时,宋王朝重文轻武,不但宰相需用文臣,而且主兵的的枢密使等职也多有文人担任。再次,宋王朝为了防止叛乱,把真正具有实战能力的禁兵的大部分驻扎在京城,而且时常调防。这些都导致了赵宋王朝军事实力比较孱弱,基本上是外强中干。这样在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交战的时候,总是败多胜少。更不要说去建立一个强大而统一的帝国,续写汉唐的辉煌了。从建国到走向灭亡,宋王朝一直处于强敌的威胁之下。(北宋尚且如此,偏安一隅的南宋自不必说)宋代虽然经济相当发达,但由于对内冗官冗费和对外的巨额岁币,农民负担沉重。同时宋王朝对于土地兼并问题的态度是&&不抑兼并,纵容地主兼并土地。最终导致&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资治通鉴长编》卷二)面对严重的内忧外患,有识之士无不忧心忡忡。儒家强调个体对社会应有责任感,应有社会忧患意识。《孟子.离娄下》中说:&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宋代的士大夫发扬了这种传统。范仲淹的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正是宋代士大夫所追求的风范。深沉的忧患意识,又使宋代作家很少用文学来歌功颂德。早在宋初,已出现了路振的《伐棘篇》等忧念国计民生的诗作,宋代作家在表达个人抱负时,也相当的拘谨、收敛。像李白、杜甫那样自诩能&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豪情壮志,在宋人诗文中是非常罕见的。
大文豪苏轼的宦海沉浮
&&& 提到宋朝不能不提的一位大文豪就是苏轼。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出生于书香世家,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当苏轼21岁出蜀进京时,学识思想已经相当的成熟了。苏轼服膺儒家经世济民的思想,22岁中进士,入仕后奋厉有用世之志。其为人坦荡,讲究风节,有志于改革政治且勇于进言。由于注重政策的实际效果,反对过于激进的变法,结果受到排斥打击。公元1079年的乌台诗案就是一个铁的例证,这是北宋年间的一场文字狱,结果苏轼被抓进乌台,被关4个月。御史中丞李定、舒亶、何正臣等人摘取苏轼《湖州谢上表》中语句和此前所做诗句,以谤讪新政的罪名逮捕了苏轼,苏轼的诗歌确实有些讥刺时政,包括变法过程中的问题。(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所谓&乌台&,即御史台,因官署内遍植柏树,又称&柏台&。柏树上常有乌鸦栖息筑巢,乃称乌台。所以此案称为&乌台诗案&。)由于宋朝有不杀士大夫的惯例,所以苏轼免于一死,但被贬为黄州团练, 这也是苏轼仕途中第一次的大挫折。后来司马光拜相,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苏轼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主动请求外调他以龙图阁学士的身份,再次到阔别了十六年的杭州当太守。苏轼在杭州修了一项重大的水利建设,疏浚西湖,用挖出的泥在西湖旁边筑了一道堤坝,也就是著名的&苏堤&,过得十分惬意。但1091年(元祐六年),他又被召回朝。但不久又因为政见不合,外放颍州。 1093年(元祐八年)新党再度执政,再次被贬至惠阳(今广东惠州市)。而后,苏轼又被再贬至更远的儋州(今海南)。据说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这自然可以看作是苏轼一生最大的不幸,宦海沉浮几起几落。(但在宋代就有人认为贬至海南并不是苏轼的不幸,逆境是时代对这位文学天才的玉成)
豪放掩饰不了的忧伤
&&& 苏轼的词风是豪迈奔放的,这几乎成了研究古文学的学者的一个定论。我无意于去推翻这种说法,只是想说的是无论其如何的豪迈旷达,似乎他总是多少会流露出淡淡的忧伤,而这种忧伤似乎成了当时士人一种共同的情感(其实就是忧患意识和离愁别苦的另一种说法罢了)比如柳永&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范仲淹&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秦观&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而苏轼的忧伤却又表现的更加复杂和丰富。《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是苏轼为悼念亡妻王弗所作的一首词,此词无意间开创了用词悼亡的先河,里面的情感却是催人泪下的。&十年生死两茫茫&既道出了距离妻子去世十年的久远,又写出了词人一片痴情。&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所表达的情景是多么凄楚、孤独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一个&无言&和&惟有 &所有的情感都包容在了那无尽的泪水之中,这点点滴滴的泪都是词人相思的结晶。&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对亡妻的情感至深,甚至达到了&年年肠断&。此中所蕴含的情感是不言而喻的,浓浓的忧伤跃然纸上。再来看《卜算子.缺月挂梧桐》&缺月挂梧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此中的意象分别是&缺月&、&梧桐&、&滴漏&、&孤鸿&、&寒枝&这些意象所组成的意象是不言而喻的,带着浓重的忧伤。这首词大约作于词人因乌台诗案而被贬地黄州。该词以孤鸿为喻,把孤鸿失群与幽人失志联系起,抒写了苏轼受到政治迫害后僻处黄州无所依托而又无可哀告的寂寞与伤感。再来看一首被千古传唱的词,同时在当今也被谱成了一曲流行歌曲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秋之夜本该与亲人团聚,可是此时词人却与自己七年未相见的胞弟苏辙分别两地,再加上此时词人政治上的处境不得意,心情抑郁,可想而知。最后词人发出了一句千古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来抚慰自己忧伤、抑郁的心境。最后看两首词人相对积极、豪放的词,也好更全面的来说明这个问题。首先来看《念奴娇.赤壁怀古》&&&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这首词作于苏轼谪居黄州游赤壁时,词中描写战地的雄奇景色,塑造&雄姿英发&的英雄形象。抒发了自己的豪情壮志及抱负,风格豪放。但在末尾处却说&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流露出自己深感年岁渐老,功名事业还没有成就的淡淡忧伤。接着再看一首《江城子.密州出猎》&&&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大家都知道北宋在军事实力上远逊色与汉唐,因此北方和西北边防经常受到辽和西夏的严重威胁,此词便是反映那样情况的一首杰作。词中词人以冯唐自况表达自己保卫边疆。为国效命的决心。尤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为突出。词风豪放,但是豪放的背后是词人对于国家边防的深深的忧患。
三、权作结论
&&& 总之,唐、宋两朝不同的国家形势和文化造就了两位顶尖级的文学大师文化代表人物李白、苏轼的风格分野。洋洋洒洒,写了这么多,自知并非佳作,也不严谨,正如韩愈所说&不平则鸣&,但此时的我却不是不平则鸣,只是将自己在平时的积累说出来而已。
【字体: 】【】【】【】
没有相关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定风波苏轼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