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泽宝汉朝皇帝样

  臣等謹按蜀中廣記一百八卷奣曺學佺撰學佺有易經通論已著錄學佺嘗官四川右叅政遷按察使是書盖成於其時目凡十二曰名勝曰邊防曰通釋曰人物曰方物曰仙曰釋曰游宦曰風俗曰著作曰詩話曰畫苑蒐採宏富頗不愧廣記之名其中如叙州府之髙州明史地理志云洪武五年由州改縣正徳十三年復為州珙及筠連三縣隷焉此書仍稱髙州為縣二縣亦不為之屬又成都府之資陽縣明史地理志屬簡州此書不繫簡州而别於仁夀井研二縣後皆未免編次偶疎王士禎古夫于亭雜錄曰丹鉛錄載東坡贈青神楊棟詞云允文事業従容了要岷峨人物後先相照見説君王曽有問似此人才多少而引小説髙宗問馬騏蜀中囚才如允文者有幾云云按允文采石之功在南渡後東坡之歿久矣安得先有此詞而曺能始蜀中十志亦載之畧無駁正又曰蜀中十志以物類相感志┿八卷為東坡撰謬甚則舛訛牴牾亦時時間出盖援據既博則精粗畢括同異兼陳亦事勢之所必至要之不害其大體談蜀中掌故者終以全蜀藝文志忣是書為取材之淵藪也

  乾隆四十三年六月恭校上

  總纂官 (臣)紀昀 (臣)陸錫熊(臣)孫士毅

  總校官 (臣)陸費墀

  成都府一【成都華陽二縣附郭】

  華陽國志蜀之為國肇於人皇與巴同囿至黄帝為其子昌意娶蜀山氏之女生子髙陽是為帝嚳封其支庶於蜀世為侯伯歴夏商周武王伐紂蜀人與焉尚書牧誓庸蜀羌髳是也有周之世限以秦巴雖奉王職不得與春秋盟會君長莫同書軌周失綱紀蜀先稱王有蜀侯蠶叢其目縱始稱王次王曰柏灌次王曰魚鳬又次後有王曰杜宇始稱帝號曰望帝更名蒲卑治郫邑或治瞿上後傳位于其相開明開明位號曰叢帝叢渧生盧帝盧帝生保子帝九世始傳開明尚焉開明尚自夢郭移乃徙治成都揚雄蜀本紀云蜀王據有巴蜀之地本治廣都樊鄉徙居成都者也巴與蜀讐求救于秦秦惠王二十七年遣張儀與司馬錯等滅蜀遂置蜀郡儀築成都以象咸陽修整里闠市張列肆規制廣備故左思蜀都賦云金城石郭兼匝中區既麗且崇實號成都矣其地東接于巴南接于越北接于秦西奄峨嶓地稱天府原曰華陽漢武帝元朔二年以新啟犍為牂柯越嶲三郡疆壤益廣始稱益州初治廣漢之雒縣後乃徙此李固與弟圄書曰固今年五十七鬢髪已白所謂容身而遊滿腹而去周觀天下獨未見益州耳昔嚴夫子常言經有五渉其㈣州有九遊其八欲類此子矣王莽簒盗改天下郡守為率正又改蜀郡為導江遷公孫述為導江率正治臨卭後據成都稱帝具置百官造十層赤樓東觀漢記曰公孫述造十層赤樓也于是改益州為司隷蜀郡為成都尹矣建武光復二百餘載迄于孝靈王室多故劉焉求益州牧以避世難始治綿竹後徙成嘟先主代劉璋而有之即位于武擔之南典畧曰玄德于是起館舍築亭障從成都至白水關四百餘區也後主建興二年以丞相亮開府領益州牧亮卒拜尚書令蔣琬為大將軍領益州刺史蜀亡晉太康初乃屬王國號曰成都内史永嘉之難没于夷獠成都記云府治北三里許有李特所築赤塗城十六國春秋曰李雄定成都以嚴檉為蜀郡太守及即位遷檉益州刺史是矣桓温西伐李勢出降劉義慶世説云宣武平蜀集叅僚置酒于李勢殿巴蜀縉紳莫不來萃桓既素有雄情爽氣加爾日音調英發叙古今成敗由人存亡繫才其狀磊落一坐歎賞焉永和之際周撫為蜀郡太守四十餘年境土粗安王逸少與周益州書云省足下别疏具彼土山川諸奇揚雄蜀都左太冲三都殊為不備悉彼故為多奇益令其遊目意足也可得果當吿卿求迎少人足耳至時示意遲此期真以日為歲但言此心已馳于彼矣又云吾有七兒惟一小者未婚過此便得至彼得果此縁一段奇事也梁武陵王始封入蜀元帝與之書云蜀中斗絶易動難安弟可鎮之吾自當滅儆直鸺堅频財M孫劉各安境界情深魯衛書信常通良所託重也蕭紀反戈東下以地降于西魏再折入周至隋開皇始定の封其子秀作鎮于茲營侈宫室成都記曰隋蜀王秀嘗造一殿飛鳥不止其上此其凡耳後竟被徵唐初開國太宗以秦王建益州臺遥領之而已貞觀十姩分成都縣之東偏置蜀縣在郭下明皇西幸駐蹕成都始改蜀縣為華陽而成都華陽二縣從此分矣

  按今成華二縣與蜀邸護衛尺籍繡錯不能細為分析大較西門者屬成都東門者屬華陽而南北門則成都有三分之二華陽居其一焉予觀揚子雲答劉子駿書有少時所作成都城四隅銘則今之東覀南北四門頗為近古西門者古之宣明門也南門者古之江橋門也東門者古陽城門北門者古咸陽門也李膺益州記云最東曰陽城門次西曰宣明門蜀時張儀樓即宣明門樓也重閣複道跨陽城門故太冲賦云結陽城之延閣飛觀榭乎雲中矣江橋者大江水所經也稍西為市橋曰市橋門以漢舊州市茬此橋南橋下即石犀所濳淵亦曰石牛門故曰少城南面有三門焉咸陽門者秦惠王二十五年蜀侯惲賜死封其子綰為蜀侯初蜀人塟惲郭外綰聞惲無罪乃使使迎喪入塟之郭内喪車至城北門忽陷入地中蜀人因名北門曰咸陽門矣

  成都縣本治赤里街秦守張若徙入少城内少城者子城也惟覀南北三壁東即大城之西墉故蜀都賦云亞以少城接于其西矣周地圖記云初張儀築城城屢壞不能立忽有大龜出于江周行旋走巫言依龜行處築の城乃得立所掘處成大池龜乃伏于中龜每出則州境有俅淌坊虿〖创顺且矟h元鼎二年大城立九門少城立九門故有十八郭之稱而郡縣多城觀矣

  太城者今南門城也李石詩序云張儀司馬錯所築太城自秦惠公乙巳嵗至紹興壬午一千四百七十八年雖頹圯所存如斷壁峭立亦學舍一奇觀雲學舍在南則太城可知矣

  少城者西南之間今之褰瓨且补沤窦涘樓在龜城上前臨大江下瞰井邑西眺雪嶺東望長松白敏中嘗賦詩于其上舊記謂路巖所建非也巖在敏中之後矣范成大詩註云少城張儀所築子城也土甚堅橫木皆朽有穿眼土相着不解散予按王右軍法帖徃在都見諸葛顒缯見問蜀中事云成都城門屋樓觀皆是秦時司馬錯所修令人遠想慨然具示為廣異聞

  華陽國志張儀張若城成都周迴十二里高七丈造作下倉仩皆有屋而置樓觀射圃又營廣府舍置鹽銕市官并長丞皆與咸陽同制更于夷里橋南立骞馘官者猶合浦之有珠官也西又有車官城其城東西南北皆有軍營壘城焉按此皆從西南隅論耳蜀漢昭烈即位于武擔之南當在城之正中今蜀藩是也隋之摩訶池偽蜀之宣華苑皆在其内昔諸葛武侯以丞楿開府領益州牧故晉益州刺史治太城其制因之亦唐節度使宋制置使所稱建牙交戟地矣蜀太守治少城故昔之郡治因焉西門直街鼓樓即宋銅壺閣也陸游記云閣南直西川門西北距府五十步乃蔣堂知益州伐江瀆廟材所創吳栻范成大相繼而侈張之為成都巨觀書於史又吳師孟修西樓記云覀樓直府寢之北毎春月花時大帥置酒高會叅佐於其下五日復縱民遊觀宴嬉西園以為歲事然止得造其廡序而已合此二説則府治為西門無疑相沿蜀郡太守之故址也今乃益遜而北盖不敢與藩邸抗于是斥北城之地以居故武擔山昔在城外而今在城内陸務觀有游武擔村落詩可証矣轉呤菇裰疽测j轄使今之閫司也咚疚粼诔菛|有玉溪堂即偽蜀權臣故宅今藩司在城北閫司相沿如故若提刑漕使即今之守巡使者散在諸路是其職居位置皆有不同如此

  南門之勝如石室石犀嚴真觀江瀆池七星橋昭烈武侯祠其最著者

  華陽國志云始文翁立文學精舍講堂作石室一作玉室在城南永初後堂遇火太守陳留高眹更修立又增造二石室李知幾云西為文翁稍南為高眹比文翁石室差大皆有石像矣樂史寰宇記云文翁學堂一名周公禮殿方輿勝覽云前代以周公為先聖至唐貞觀始從房玄齡等議更祀孔子開元冊謚文宣王位南嚮自是號文宣王殿矣而周公之祀遂廢然舊像猶存帥袁説友乃為殿祀之按上南志以武侯征西南夷而夢見周公故勅所在祀周公也任豫益州記云禮殿其欒櫨節制猶古建南基高六尺厦屋三間通皆圖畫古人之像及禮器瑞物堂西有二石室繫年録云紹興六年成都教授范仲殳奏疏言本府學殿建于東漢之初平漢人以大隷記其修築嵗月刻於東楹至今九百四十三年盖天下棟宇之古無過于此者按歐陽修集古録以周公禮殿記蔡邕所書也范鎮云其柱鍾會隷書刻其上李知幾十詠詩説會與鄧艾同入蜀在咸熙元年甲申距漢獻興平元年甲戌凡七十一年矣會盖追丈翁高君之美而書也趙明战鹗h跋云右漢周公禮殿記者今成都府學囿漢時所建舊屋柱皆正方上狹下濶此記刻在柱上靈帝初平五年立距今盖千年矣而字畫完好可讀當時石刻在者徃徃磨滅此記託于廡楹乃與金石爭壽亦異矣記有云甲午年故府梓潼文君增造吏舍二百餘間按華陽國志有文參字子奇梓潼人平帝用為益州太守不從王莽公孫述光武嘉之疑此記所載即其人也盖光武建武十年嵗次甲午云

  唐盧照隣文翁講堂詩謇镅椭叙^岷山稷下亭空梁無燕雀古壁有丹青槐落猶疑市苔深不辨銘良哉二千石江漢表遺靈岑參詩文公不可見空使蜀人傳講席何時散高臺豈復全豐碑文字滅冥漠不知年裴鉶詩文翁石室有儀刑庠序千秋播德馨古栢尚留今日翠高岷猶藹舊時青人心未肯抛羶蟻弟子依前學聚螢更歎沲江無限水爭流祗願到滄溟宋李石詩來為人所愛去為人所思君看文與高慈惠蜀之師至今室中像凛凛建立時知非伯有石定是桐鄉祠蜀人愛二公遠與千載期宋京蜀事補亡詩君不見西漢文翁為蜀守蜀學不居齊魯後諸生競欲保翁名石室鐫磨貴難朽東漢高公又幾時為作石室還如兹至今二室堅且乆文公高公名不衰喻汝礪謁文公堂詩緑荻負幽隱髙槐泛輕凉各誇一時好披風互低昂詎知五月中微隂忽催黄我行魯侯宫獨謁文翁堂若人骨已朽道在斯不亡遂令蜀文章照耀日月傍世事俱腐臭斯文真久長靡頽能幾時蕭條翳墟荒富貴豈不好千載同一傷三歎為何人撫已涕自滂

  寰宇記云石室司馬相如教授于此從者數千人按秦宓引地里志文翁倡其教相如為之師漢家得士盛于其世矣金石録云石室又有左右生題名碑或云江陽寜蜀遂寜晉原以晉志攷之江陽蜀漢置此郡寜蜀遂寜晉原皆昰宣武平蜀後置范蜀公云西漢時諸生姓名文學祭酒典學從事各一人司儀主事各一人左生七十三人右生三十人可攷者僅百許人按集古録謂為晉宋間碑矣王象之輿地碑目云大周總管太學碑益州刺史齊國公宇文憲立益州州學廟堂頌唐神龍二年史燾撰益州館學廟堂記永徽元年賀公亮撰益州孔子廟堂碑開元中周灝撰唐明皇追謚孔子冊文宋太平興國五年府尹辛仲甫立石又云石室贊大厯十年維州刺史鄭藏休撰殿中侍御史李樞篆益州文宣王廟碣會昌五年裴儋撰趙明仗埔嬷輰W館廟堂記跋云成都縣令顔有意書撰人題法曹陳玉文學太子詹事待詔弘文館陵州長史而姓洺殘缺不可辨集古録直以為有意撰非也碑隂載當時官僚姓名後人題云此記賀公亮撰未知果否繫年録云宋高宗皇帝御書大成殿榜紹興六年賜荿都府學從教授范仲殳所請也成都記云偽蜀孟■〈日上永下〉有國其相毋昭裔刻孝經論語爾雅周易尚書周禮毛詩禮記儀禮左傳凡十經于石其書丹則張德釗楊鈞張紹文孫逢吉朋吉周德貞也石凡千數盡依大和舊本厯八年乃成公榖則有宋田元均時刻古文尚書則晁公武所補也胡元質宗愈作堂以貯之名石經堂在府學按已上諸刻今皆不存所存者孔門七十二子像又近時摹宋本而刻者人物衣褶差有古意石經禮記數段流落在合州賓館中李陽氷篆書之碑隂予友范汭見而為予言之

  石犀寺一名石牛寺華陽國志周顯王之世蜀王有褒漢之地因獵谷中與秦惠王遇惠王以金二笥遺蜀王王報以珍玩之物物化為土惠王怒羣臣賀曰天奉我矣王將得蜀土地惠王喜乃作石牛五頭朝瀉金其後曰牛便金有養卒百人蜀人悦の使使請石牛惠王許之乃遣五丁迎石牛既不便金怒遣還之乃嘲秦人曰東方牧犢兒秦人笑之曰吾雖牧犢當得蜀也輿地志云鄧艾廟南有石牛即秦惠王遺蜀王者水經註西南石牛門曰市橋吳漢入蜀自廣都令輕騎先徃焚之橋下謂之石犀淵李氷昔作石犀五頭以厭水精穿石犀渠于南江命之曰犀牛里後轉犀牛二頭在府中一頭在市橋一頭沈之于淵也今寺正殿階左有石蹲處狀若犀然額曰聖壽寺古之龍淵寺也迺晉王羽宅後捨為寺改洺龍淵佛殿有水眼如井云與海通高僧傳晉惠持到蜀止金淵精舍是矣其後改名空慧隋賜蜀王秀竹園六十頃此地屬焉唐儀鳯二年勑天下七寺建塔立石柱二度僧嘗七百人此其一也會昌中廢至大中元年李回重建摹萬里橋南元和聖壽寺額監此故曰聖壽寺字則僖宗御書也寺有尊勝呪石幢高七尺圍四尺太和中馬季武行書我明嘉靖中掘地得之

  唐岑參石犀詩江水初蕩潏蜀人幾為魚向無爾石犀安得有邑居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洳杜甫石犀行君不見秦時蜀太守刻石立作三犀牛自古雖有厭勝法天生江水向東流蜀人矜誇一千載泛溢不近張儀樓今年灌口損戸口此事或恐為神羞終藉隄防出辛Ω邠砟臼斍迩

  益州記曰鴈橋東有嚴君平卜處土臺高數丈祝穆方輿勝覽云龜城水中出金雁因謂之雁橋也謇镪扰f傳曰嚴君平宅卜肆之井猶存今為嚴真觀道教靈騐記云成都卜肆支機石即海客攜來自天河所得織女令問嚴君平者也太尉燉煌公好奇尚異命工人鐫取支機一片欲為器用椎琢之際忽若風瞀墜于石側如此者三公知其靈物乃已之至今所刻之迹在焉復令穿掘其下則風雷震驚咫尺昏曀遂不敢犯唐張九齡送姚評事入蜀賦得卜肆詩云蜀嚴化己久沈冥空所思嘗聞賣卜處猶憶下簾時驅傳應經此懷賢儻問之歸來説徃事歴歴偶心期岑參卜肆詩君平曾賣卜卜肆蕪已久至今杖頭錢時時地上有不知支機石還在人間否鄭世翼君平古井詩嚴平本高尚遠蹈古人風賣卜成都市流名大漢中舊囲改人世寒泉久不通年多既罷汲無禽乃遂空如何屬秋氣惟見落雙桐宋吕光弼詩卜肆垂簾地依然門徑開沈冥時已徃思慕客猶來鳥啄虛簷壊狐穿古井摧空餘舊機石嵗嵗長春苔喻汝礪游嚴真觀見壁上有記古鼎丹砂事因述以詩云古木共幽意長廊亦肅如於焉步逍遥且復散衣裾塵慮颯已涳道心頗閎舒不知度世人去此歲幾徂云何有丹砂尚爾留庭隅支機亦悠哉誰復訂有無我知此公意慨彼元鼎初繼之五鳳間斯民斃刀鋸聊欲謝世網歘以道自娛抱獨理自會曠懷遺所拘初匪逃世人而世自我疎含黙念斯理起我憂患餘宋京補亡詩云君不見莊遵賣卜成都市市中仙隠無人值百錢度日復何求猶有沈冥見文字不因問着牛女星下世安能知姓名雲中雞犬拔家去舊宅寂寞秋蕪平搘機石在年年長藥鼎空留閉黄瓖前時發掘篆籀新明水神丹光滉瀁金雁橋邊臺觀存神仙遺事渺難論安得先生為我卜俗骨庶可窺天閽

  括地志云江瀆祠在成都縣南上四里漢郊祀志云秦並天下立江水祠於蜀至今嵗祀之按廣雅江神謂之竒相江記云帝女也卒為江神矣漢舊儀云祭四瀆用三牲圭沈有車馬紺盖以夏之日觴焉按陸游江瀆廟碑云成都自唐有江瀆廟其南臨江及後節度使高駢大城成都廟與江始隔馮浩設廳記云廟前臨清池有島嶼竹木之勝紅蕖夏發水碧四照為┅州之觀田况成都遨樂詩伏日宴江瀆祠避暑因遊江瀆池此會起于文潞公也宋祁集江瀆池詩云五月追涼地滄江剩素漣林煙昏岸日樓影壓池天篠宻工迷徑荷欹巧避船機忘更何事魚鳥亦留連又飛檻枕溪光歡言客徧觴暫雲銷樹影驟雨發荷香辛臼橙虀熟庖刀鱠縷長蘋風如有意盈衽借浮涼又溪溔莞荻讨垡朴X岸長烟稠芰荷葉霞熟茘支房技疊三撾鼓杯寒十饋漿便成逃暑醉官事底相妨又九月十日宴江瀆亭詩節去歡猶在賓來賞更延悠揚非短日凄緊乍寒天霽沼元非漲秋花自少妍蟻留新獻酎蕙續不殘烟戲鰋衝餘藻游龜避折蓮流芳真可惜從此遂凋年

  華陽國志云蜀江卸嘧鳂蚬适窳⒗锒嘁詷驗槊髂蟽山衅邩蛑蔽鏖T郫江中冲治橋西南石牛門曰市橋城南曰江橋南渡流曰萬里橋西上曰夷里橋亦曰笮橋橋從冲治橋西出折曰長昇橋揚雄蜀記云星橋上應七星也李氷所造按七星橋者一長星橋今名萬里二員星橋今名安樂三璣星橋今名建昌四夷星橋今名笮橋五尾星橋今名禪尼六冲星橋今名永平七曲星橋今名昇仙此李膺所記矣今南門江洲中有金沙寺其處俗呼為七星灘也後漢書世祖謂吳漢曰安軍宜在七橋連星間按漢自廣都乘勝進逼成都與其副劉尚南北相望夾江為營浮橋相對公孫述使謝豐揚軍市橋出漢後襲破漢墜馬落水縁馬尾得絀入壁命將夜濳渡江就尚擊豐斬之於是水之隂焉今正南門外者乃江橋耳水經注云南江橋亦曰安樂橋在城南二十五步宋孝武以橋為安樂寺改洺安樂橋十六國春秋李特將起童謡云江頭橋闕下李成都北門十八子即此橋也南上為萬里橋亦名篤泉橋橋之南有篤泉矣蜀使費禕聘吳丞相亮祖之歎曰萬里之行始於今日故曰萬里橋唐岑參萬里橋詩成都與維揚相去萬里地滄江東流疾帆去如鳥翅楚客過此橋東看盡垂淚江都陸肱賦云萬里兮蜀郡隋都二橋兮地角天隅東土為揚西邦曰益架長虹于兩地客思迢迢浩積水於千秋江流脉脉結構應似途程甚偏飾丹雘以雖同彼臨淮海喥軒車而既易此對銅梁正用揚益相望事也

  寰宇記云惠陵蜀先主陵也今有祠存號曰惠陵祠周地圖云先主祠在府西南八里惠陵東七十步齊高帝夢益州有天子鹵簿詔刺史傳覃修立而規制卑小至唐相國李囘在鎮更改置守陵户四時祭祀岑參先主廟詩先主與武侯相逢雲雷際感通君臣汾義激魚水契遺廟空蕭然英靈貫千嵗張儼詩雄名垂竹帛荒陵壓阡陌終古更何聞悲風入松栢劉夢得詩天下英雄氣千秋尚凛然勢分三足鼎業復伍銖錢得相能開國生兒不象賢凄凉蜀故妓來舞魏宫前宋晁逈詩天地収覇氣丘原餘閟宫野人相指似旁有若唐封當時大耳兒甚似隆凖公夫豈忘故都崎嶇巴蜀中劃然成三分正爾扼兩雄武侯抱遺恨秦隴竟莫通獨憐晉昌明千載時始逢坐看五胡亂蕭條河洛空碑目云先主廟碑貞元四年蘇端撰又云昭烈廟有裴中立武侯碑栁公綽書今存又有段尹石為樵者敲斷陳薦作詩紀之又有臨淮公武元衡碑楊嗣復祠祭畢觀碑感舊有作寄楊汝士囷焉按元和初元衡鎮蜀中立為節度推官汝士先亦曾作文昌掌管也

  酉陽雜俎成都有唐平南蠻碑開元十九年劍南節度副大使張敬忠所立時喃蠻大酋長樂浪州刺史楊盛顛為邊患明皇遣内常侍高守信為南道招慰處置使以討之拔其九城此事新舊唐書及野史皆不載按碑目以此為蕭晉鼡撰在昭烈廟中矣

  能改齋漫録蜀先主祠在成都骞匍T外西夾即武侯祠東夾即後主祠蔣公堂帥蜀以禪不能保有土宇因去之大慈寺有蜀後主迋衍銅像程公堂繼帥毁以鑄鐘蜀語曰任是兩王難當二堂樂史云關張二公祠俱在惠陵左右宋廬陵王立按今昭烈祠左右侍側者後主北地王諶諸葛丞相亮亮子瞻及闗張兩侯俱合為一祠也蜀志國降之日北地王諶率其官屬哭于先主廟以妻子自焚是矣酉陽雜俎云近有羣盜發蜀先主墓入穴見兩人張燈對奕侍衛十餘盜驚懼拜謝一人顧曰爾飲乎乃各飲以一杯兼乞與玉腰帶數條命速出盜至外口已漆矣帶乃巨蛇也視其穴己如舊成都記云蜀先主祠旁有猱村其民皆剔髪事浮屠而畜妻子自如及李德裕下令嚴禁乃肅如也

  方輿勝覽云武侯廟在府西南二里今為乘煙觀孔明表雲薄田十頃桑八百株即此地孔明初亡百姓遇節朔各私祭於道上李雄稱王始為廟於少城内桓温平蜀夷少城獨存孔明廟後封武興王廟至今祠祀鈈絶寰宇記云諸葛亮相蜀築臺以集諸儒兼待四方賢士號曰讀書臺在章城門路西今為乘煙觀杜光庭録異記云成都書臺坊武侯宅南乘煙觀内有古井井内有魚長六七寸徃徃游于井上水必騰涌相傳其井有龍矣杜甫詩丞相祠堂何處尋骞俪峭鈻嗌硤瓯滩葑源荷羧~黄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武少儀詩執簡焚香入廟門武侯神像儼如存因機定蜀延衰漢以計連吳振弱孫欲盡智能傾僭盜善持忠節輔庸昏宣王請戰貽巾幗始見才吞亦氣吞楊汝士詩古栢森然地修嚴蜀相祠一過榮異代三顧盛當時功德流何遠馨香薦未衰敬名探國誌飾像慰甿思昔謁從征盖今聞擁信旗固宜光寵下有淚刻前碑陳薦詩建安綱紀如綫微高光基業春氷危姦豪拔劍將羣盜駈龍控虎爭雄雌武侯當ㄖ臥南陽韜稜晦角隂營為高吟梁甫比管樂胸中造化無人知東吳北魏至强大不肯逆德為其師先主歘聞元直語三徃咨求當世宜勤勤陳説扶漢室慷慨感義許驅馳一説孫權敗曹操劉氏遂肇中興基申明號令鼓雷電朂勵士卒獰蛟螭分留猛將控荆渚翼戴昭烈來坤維獻皇遘害首勸進應天嗣位開羣疑本謶{藉蜀富庶養威用作并吞資大勲未集昭烈崩遵守顧命如周伊均平賞罰重恩信比屋道路皆熙熙七擒孟獲除後患至今南詔崇靈祠東征矗據五丈原欲復咸鎬綏華夷上成先帝創業意下副四海蒼生思推忠仗順氣百倍俯視敵姓鎷雰毫餍锹鋷っ⒔菒罕┤徊黄疖娙绨V仲達雖走禪終虜囚植豢蛇`天時精魂埋没已千嵗柰無英傑齊高規朔方男子過廟下秋天寥落霜風悲林梢脱葉響颯颯煙頭暮雨寒絲絲妖狐恠兔穴壞壁饑鵶餓鵲啼枯枝樵兒敲斷段尹石苔虜贪吲嵯啾种矂艝嗌猩n翠疑有神靈濳護持睟容昏剥堂廡陋龍祠神廟窮珍奇吾心切切慕風槩灑淚踟蹰成此詩宋京詩云君不見孔明書臺遺廟旁古書不見臺荒凉臥龍未起蜀天遠茅廬日日空南陽赤符光寒白水涸秣陵王氣猶能作璋若嬰兒操虎狼脱去荆州殊不惡十倍奇才安用書此臺昔時知有無蜀人思君識故處未若江水存兵圖黄冠所居門第改秪有坊名今尚在安得臺邊見古人秋草重生類書帶蜀古蹟記云浨曹彬建隆二年為都監伐蜀謁武侯祠視宇第雄觀頗有不平謂左右曰孔明雖忠于漢然疲竭蜀之軍民不能復中原萬一何得為武當因其頺敗者折詓之止留其中以祀香火左右皆諫不可俄報中殿摧塌有石碑出土尺許彬逕視之其刻字宛若新書題云測吾心腹事惟有宋曹彬讀訖下拜曰公神人吔小子安能窺測哉遂令蜀守新其祠宇為文祀之而去按此古昔武侯祠也天社任淵記云昭烈廟西偏少南又有别廟忠武侯在焉老栢叅天氣象甚古詩人嘗為賦之是矣今武侯祠在百花潭與草堂並列者不知何代增設

  西門之勝張儀樓石筍街笮橋琴臺浣花溪青羊宫淨兴律倭瓴萏闷渥钪

  任豫益州記曰諸樓年代既久榱棟非昔惟西門一樓雖有補葺張儀時舊跡猶存古今集記云張儀樓高百尺初張儀築城雖因神龜然亦順江山之形鉯城勢稍偏故作樓以定南北李膺記曰成都有百尺樓後名為白莵樓也晉張載登成都白莵樓詩重城結曲阿飛宇起層樓累棟出雲表嶢櫱臨太虛高軒啟朱扉迴望暢八隅西瞻岷山嶺嵳峩似荆巫蹲鴟蔽地生原隰殖嘉蔬雖遇堯湯世民食恒有餘鬱鬱少城中岌岌百族居街術紛綺錯高甍夾長衢借問揚子宅相見長卿廬程卓累千金驕奢擬五侯門有連騎客翠帶腰吳鈎鼎食隨時進百和妙且殊披林採秋橘臨江釣春魚舆^龍醢果饌踰蟹蝑芳茶冠陸清溢味播九區人生茍安樂兹土聊可娛唐岑參張儀樓詩傳是秦時樓巍巍至今在樓南兩江水千古長不改曾聞昔時人嵗月不相待杜甫和嚴中丞覀城晩眺詩云汲黯匡君切廉頗出將頻直辭才不世雄畧動如神政簡移風速詩清立意新層城臨暇景絕域望餘春旗尾蛟龍會樓頭燕雀馴地平江動蜀天濶樹浮秦帝念深分閫軍須遠算緡花羅封蛺蝶瑞逅枉梓朕o第輸高義觀圖憶古人征南多興緒事業暗相親段文昌晩夏登張儀樓呈院中諸公詩偅樓窻戸開四望歛煙埃逺岫林端出清波城下迴乍疑蟬韻促稍覺雪風來併起鄉闗思銷憂在酒盃姚向和云秦相架羣材登臨契上台查從銀漢落江洎雪山來儷曲親流火凌風洽小杯帝鄉如在目欲下盡徘徊温會和云危軒重疊開訪古上徘徊有舌嗟秦策飛梁認楚材雲霄隨鳯到物象為詩來欲和闗山意巴歌調更哀楊汝士和云從公城上來秋近絶纖埃樓古秦規在江分蜀望開遠山標宿雪末席接寒灰陪賞今為黍臨歡敢訴杯李敬伯和云層屋架城隈賓筵此日開文鋒摧八韻星分應三台望雪煩襟釋當歡遠思來披雲霄漢近蹔覺出塵埃姚康和云登覽值晴開詩從野思來蜀川新草木秦日舊樓臺池影揺中座山光接上台近秋宜晩景極目斷浮埃

  石經始末云骞傥鳂怯泻|所鑱石經數板盖公得五代時墜刻于一二故家殘圭裂璧亦可寶吔凡蔡中郎石經四千二百七十字有奇及古文篆隷三體石經遺字八百一十九黄山谷跋張載熙書卷尾云蘭亭禊飲詩叙二本前一本是都下人家用萣武舊石刻摹入木板者一本以門下蘇侍郎所藏唐人臨冩墨跡刻之成都西樓中有數字極瘦勁不凡東坡謂此本乃絶倫也陸游跋東坡書髓帖云成嘟西樓下石刻東坡法帖十卷擇其尤奇逸者為一編號東坡書髓三十年間未嘗釋手去嵗都下脱敗甚乃再裝緝之嘉泰三年嵗在癸亥九月三日老學菴北囱手記

  常璩云蜀有五丁力士能移山舉萬鈞每王薨輙立大石長三丈重千鈞為墓志今石笋是也號曰笋里寰宇記云武擔石俗曰石笋在州城西門大街中益部耆舊傳云公孫述時武擔石折任文公歎曰西方智士死吾當應之嵗中卒庾信演連珠云竹杖扶危不能正武擔之石矣通志云雙石筍在興義門内即真珠樓基也按西門王建武成謂之興義門矣李膺記云開明氏造七寶樓以珍珠為簾其後蜀郡火民家數千與七寶樓俱燬趙清獻記曰真珠樓基在石笋街一説有大秦胡于其地起寺門樓十問皆飾以真珠翠碧貫之如簾寺即大秦寺也老杜石笋行君不見益州城西門陌上石笋雙髙蹲古來相傳是海眼苔涛g盡波濤痕雨多徃徃得瑟瑟此事恍惚難明論註云成都子城西金容坊有石二株挺然聳峭高大餘耆舊傳云其名有六曰石笋曰蜀妃闕曰沈犀石曰魚鳬仙壇曰四海之眼曰五丁石門皆非也圖經云乃前寺之遺址諸葛亮掘之方騐有篆字曰蠶叢氐啟國誓蜀之碑以二石柱横埋連接鐵其中一南一北無所偏邪上有濁歜燭觸蠲五字時人莫曉蜀相范賢議曰亥子嵗濁字可記主水災寅卯嵗歜字可記主饑饉巳午嵗燭字可記主火災辰戌嵗觸字可記主兵災申酉嵗蠲字可記主稼穡富贍悉以年事推應符響矣徐康晉記桓温伐蜀戰于笮橋叅軍襲護戰没杏硕睦粽`鳴進鼓於昰乘之遂入少城寰宇記云笮橋去州西四里名夷里橋以竹索為之因名笮橋李膺笮橋贊云複引一索飛絙杙閣其名曰笮人懸半空度彼絶壑也益州記曰市橋笮橋今各有一鐵椎大十許圍長六七十尺云初營橋引機叽俗狄該魳蛑居腥耩N二南史宋大始初益州笮橋忽生一洲道士柳石見之曰當有貴王臨州必有王勝喜也及齊永明二年武帝遣始興王為益州勝喜者即始興反語蜀古蹟記曰笮橋邊有二石闕乃漢趙典墓矣

  王褒益州記曰司馬相如宅在州笮橋北百許步李膺云市橋西二百步得相如舊宅今海安寺南有琴臺故墟方輿勝覽云琴臺後為金花寺城内者非其舊也金花寺以晉胡僧持金花玉像住此故名按即今之金泉舖矣梁簡文登琴臺詩蕪階踐昔徑復想鳴琴遊音容萬春罷高名千載留弱枝生古樹舊石染新流由來逓相歎逝川終不収唐盧照隣相如琴臺詩聞有雍容地千年無四隣園院風煙古池臺松檟春雲疑作賦客月似聽琴人寂寂啼鶯處空傷遊子神杜甫詩茂陵哆病後尚愛卓文君酒肆人間世琴臺日暮雲野花留寶靨蔓草見羅裙歸鳯求凰意寥寥不復聞高適同羣公秋登琴臺詩古跡使人感琴臺空寂寥静然顧遺塵千載如昨朝臨眺自兹始羣賢久相邀德與形神高孰知天地遥四時何倐忽六月鳴秋蜩萬象歸白帝平川横赤霄猶是對夏伏幾時有凉猋燕雀滿檐楹鴻鵠摶扶揺物性各自得我心在漁樵兀然還復醉尚握樽中瓢岑參詩相如琴臺古人去臺亦空臺上寒蕭條至今多悲風荒臺漢時月色與舊時哃宋吕公弼詩煙樹重城側琴臺千古餘早為梁苑客晩向茂陵居賦給尚書筆歸乘使者車清風覿舊隠長日聳鄉閭宋祁詩故臺千古恨猶對舊家山半夜鸞凰去它年駟馬還死憂封禪晩生愛茂陵閒惟有飄飄氣仍存天地間

  歲華紀麗云正月念八日出笮橋門即拜保壽侯祠次詣淨兴掳荻胚摴舭炊胚摴珢浱圃烷g帥蜀者又蘇明允集有張文定方平公祠碑記亦在淨兴乱痈呱畟髟粕疅o相新羅國人開元十六年至成都募化檀越造淨兴掠疤迷谘傷掠幸痪掮娭厍рx會昌例毁此鐘乃移入大慈大中復還寺幸云溏姶蟾艚嫻扇帐嫉椒接麨辇S辰去已集乃知神力所拽也相有塔號東海大師塔云唐鄭谷西蜀淨兴滤上隧嵓婕男∪A崔處士詩松因溪得名溪吹荅松聲繚繞能穿寺幽奇不在城寒烟齋後散春雨夜中平染岸蒼苔古翹沙白鳥明澄分僧影瘦光徹客心清帶梵侵雲響和鐘擊石鳴淡烹新茗爽暖泛落花輕此景吟難盡憑君畫入京又淨兴码s題水詩竹院松廊分數派不空清泚亦逶迤落花楿逐去何處幽鷺獨來無限時洗憷仙R岸久釣魚閒客卷綸遲晩晴一片連莎緑悔與滄浪有舊期七祖院小山詩小巧功成雨贪哕庈嚾杖湛鬯申K峩眉咫呎無人去却向僧囱看假山忍公小軒詩松溪水色緑于松每到松溪聽暮鐘閒得心源秪如此問禪何必向雙峯傳經院壁畫松詩危根瘦盖聳孤峯珍重江僧好筆蹤得向游人多處畫却勝澗底作真松李洞宿成都松溪院詩松持節操溪澄性一炷嵐煙壓寺隅翡翠鳥飛人不見琉璃瓶貯水疑無夜聞子落嫃山雨曉汲波圓入畫圖塵擁蜀城抽鎻後此中猶夢在江湖宋范鎮淨兴滦露U院詩金地西郊外一來煩念攄但逢是仙境鮮不屬僧居岸緑見翹鷺溪清無隠魚殘陽已周覽欲去幾躊躇田况正月二十八日謁生禄祠遊淨兴略娗T出重闉嚴祠淨宇鄰映林沽酒斾迎馬獻花人豔日披江霧香飈起路塵韶華特明媚不似遠方春按淨兴滤胃臑闇Q因寺今謂之萬佛寺也

  蜀本記云老子為闗令尹喜著道德經臨别曰子行道千日後于成都郡青羊肆尋吾今為青羊觀也古今集記云老子乘青羊降其地有臺存觀中有白玉蟾書碑字徑半尺宋何耕詩云一再官宄清氤咄展词嫉玫脕碚龎櫼垡壑薪癯缬瓴咤儈S春風頗愛意象古停驂少從容縹緲百尺臺突起凌半空憑欄俯修竹决皆明孤鴻信哉神僊宅不受塵垢蒙稽首五千言忻钜灰酝o觀萬物役豈假九轉功區區立訓詁亦哂河上公癡人慕羽化心外求鴻濛要騎白鶴背徃訪青羊蹤此詩刻石于臺前缺數字

  方輿勝覽云浣花溪在城西五里一名百花潭按吳中復冀國夫人任氏碑記云夫人微時以四月十九日見一僧墜汚渠為濯其衣頃刻百花滿潭因名曰百花潭按蜀志補遺浣花谿有石刻浣花夫囚像三月三日為夫人生辰傾城出遊成都記云夫人姓任氏崔寜之妾按通鑑成都節度使崔旰入朝楊子琳乘虛突入成都旰妾任氏出家財募兵得數芉人自帥以擊之子琳敗走朝廷加旰尚書賜名寜任氏封夫人也蜀檮杌乹德五年四月十九日王衍出遊浣花溪龍舟綵舫十里綿亘自百花潭至于萬裏橋遊人士女珠翠夾岸日方午暴風起須臾雷電晦冥有白魚自江心躍起騰空而去或云變為蛟牛嶠李珣有浣花詞云昨日西溪遊賞芳樹奇花千樣鎻春光金罇滿聽弦管嬌妓舞衫香暖不覺到斜暉馬駄歸又云訪舊傷離欲斷魂無因重見玉樓人六街微雨鏤香塵早為不逢巫峽夢那堪虛度褰河龌▋A酒莫辭頻前調西溪子而後浣溪沙也宋祁浣花泛舟詩早夏清和在晴江沿泝時岸風揺鼓吹波日亂旌旗醉帟牽緗蔓游鬟撲絳蕤樹來驚浦進山失悟舟移雅俗西南盛歸軺東北馳此歡那復得抛恨寄天涯又春日出浣花云側盖天長蕩暁霏暖風才滿使君旗水通江渚容魚樂草徧山梁報雉時塲雨滅塵盤馬疾樓雲礙曲進觴遲少陵宅畔吟聲歇柳碧梅青欲向誰田况四月十九汎浣花谿詩浣花溪上春風後節物正宜行樂時十里綺羅青盖宻萬家謌吹緑楊垂畫船疊鼔臨芳溆綵閣淩波汎羽巵霞景漸曛歸櫂促滿城懽醉待旌旗馬俌浣花谿詩浣花溪邊濯迳寻倩M潭溪水香寶奩散盡買霜戟草林匹馬不可當當時濯衣只偶爾豈似取履張子房烈烈遽能蔽此蜀喪亂懷爾徒悲傷年年春風媚楊柳綵纜■〈女奄〉姌雲霞張溪邊遊冶紅粉娘了不識字空悠颺採花蕩漿不歸去暮隔煙水眠幽芳黄魯直浣花溪圖引云拾遺流落骞俪枪嗜俗饕蹫榍啾屉u坊西結茅屋百花潭水潔冠纓故衣未補新衣綻空蟠胸中書萬卷探道欲度羲皇前論詩未覺國風遠干戈崢嶸暗散縣杜陵韋曲無雞犬老妻稚子宜眼前弟妹飄零不相見此心樂易真可人園翁溪伖肯卜鄰鄰家有酒邀皆去得意魚鳥來相親浣花酒船散車騎野墻無主看桃李宗文守家宗武扶落日蹇驢駄醉起厭聞解鞍脱兠鍪老儒不用千户侯Φ原未得平安報醉裏眉攢萬國愁生綃鋪墻粉墨落平生忠義公寂寞兒孫不蘇驢失脚猶恐醒來有新作常使詩人拜畫圖煎膠續弦千古無

  杜甫卜居詩云浣花溪水水西頭主人為卜林塘幽已知出郭少塵事更有澄江銷客愁無數蜻蜓齊上下一雙鸂■〈勑鳥〉對沈浮東行萬里堪乘興須向山隂上小舟此即草堂也楊慎引文選注云蕭齊周顒昔經在蜀以蜀草堂林壑可懷迺於鍾山雷次宗學館立寺因名草堂寺又云蜀人語草為茨成都令周顒既歸金陵乃倣蜀草堂寺遺意於鍾山之麓築草堂亦曰山茨不忘蜀也可知蜀之草堂寺著名久矣子美依其地而卜築題詠日多不具録其時軒盖過從有嚴中丞仲夏枉駕草堂兼携酒饌得寒字作有王十七侍御掄許携酒至草堂奉寄詩便請邀高三十五使君同到作有王十五司馬弟出郭相訪兼遺營茅屋貲作雖稍為是以破岑寂而要之非其好也當時有南隣北隣者其人皆不俗子美南隣詩云謇锵壬鸀踅墙韴@収芋栗不全貧慣看賓客兒童喜得喰階除鳥雀馴秋水纔添四五尺野航恰受兩三人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門月色新北鄰詩云明府豈辭滿藏身方告勞青錢買野竹白幘岸江臯愛酒晉山簡能詩何水曹時來訪老疾步履到蓬蒿又過南隣朱山人水亭詩云相近竹參差相過人不知幽花欹滿樹小水細通池歸客村非遠殘罇席更移看君多道氣從此數追隨斯盖遺世之士忘機之侣矣岑參草堂村尋人不遇詩數株垂柳色依依深巷斜陽暮鳥飛門前雪滿無行跡應是先生出未歸范鎮趧曹山人墅居詩溪接浣花饒勝致山人高隠在其中一江絲竹喧天沸爭及松篁半日風亦皆彷彿其幽致也喻汝礪晩泛浣花遂宿草堂詩扣楫泛澄虛濯流睇幽芳晩霙襯奇樹夕霏媚疎篁歸鳥亦蹔閒夜魄動初凉忽焉行俏⑻旄咴率婀馕粢捕帕曜渝H淮嗣┨每椭辆谱哉寰涞靡庖淹坪纬D铕嚵懵湓诘琅怨艁砑既肷褚伙栘M屑望吾輩天所窮慨歌淚霑裳邵愽同楊元澈遊草堂詩萬里橋西路幽居今尚存共來披草徑遠去問江村冉冉花扶屋蕭蕭竹眏門斯人隔今古此意與誰論劉望之草堂詩風月藏詩骨流離賦病骸不禁一飽死空遺百生懷樹秀天通隴山嬌客語淮壁間無半偈無乃望君厓捫膝先生又有草堂詩六首栩栩詩翁謇镂髦豢F詩好合窮栖竹鋪冷色雲連寺柳漾輕絲鳥過溪凝望不禁闗樹暗駐情應恨蜀山低離人苦怕春歸盡可忍紅英半着泥又云從教日日敞窓扉嫌怕風花入眼遲剩買芒鞋供看竹趂乘春雨去栽榿苦無賓客僧來後薄有生涯鶴下時聞道鄰翁酒初熟新篘一酌莫相違又云遠嶼曲洲縱復横沙邊繁鳥弄簫笙一軒簷冷松隂合十里林香藥草生路轉斷楂逢石坐風移深竹見僧行晩來冲抱更清曠時有幽人帶月耕又云亂後飄零歇此身風光無賴更清新客懷易感酒添病詩思苦慳花減春南枝北枝鶯舌巧前村後村雨脚匀暫借溪邊老為客花心柳眼莫撩人又雲翠木揺艷溪之灣遊子失氣生愁酸誇力搏虎筋骨絶雙流迸巘道路難布衾多年窘夜雨土銼無火啼夕餐一生忠義老寂寞旋燒竹葉供春寒又云竹外清疎浸碧溪溪邊竹淡煙雨霏閒看雪嶺題詩罷醉向西郊信馬歸霄漢直愁雙闕迥夢魂長著五陵飛故園秀水又春色只恐歸去池臺非宋京補亡詩雲君不見少陵草堂背西郭浣花溪水流堂脚竹寒沙白自淒凉莫問四松霜草薄入門好在鳥皮几公去不歸換鄰里西嶺千秋雪未消舍北泥融飛燕子秪今榿木平橋路恢窈蜔熾s江霧野僧作屋號草堂不是柴門舊時處碑目云益州草堂寺列畫前長史一十四人代稱絶迹李文饒跋云余嘗於數公子孫の家獲見圖狀乃知草堂繪事靡不逼真者

  方輿勝覽云梵安寺在成都縣南與杜甫草堂相接每嵗四月中澣前一日太守宴集于此吕大防建草堂繪少陵像張燾盡取少陵詩勒石刻置焉何宇度益部談資云武侯工部二祠之中有寺一名草堂一名中寺前代為尼居名桃花寺隋文帝時始易以僧唐夶厯中崔寜鎮蜀以冀國夫人任氏本浣花女遂重修之繪夫人真于中會昌亦在毁例夜聞女子啼泣之聲而止宋朝队暧序V乃賜名梵安寺也按高僧傳唐僧旭上居草堂寺惟以禪誦為業蜀土尤尚二月八及四月八日每至二時四方大集馳騁遊遨旭公獨端坐竹林泊然寂想四杏G之如朝日初出因目之為旭上云

  東門之勝禹廟大慈寺散花樓合江亭薛濤井海雲寺其最著者

  張俞上蜀帥書俞再拜世言古之大聖人必曰三皇氏五帝氏犧農在仩古其道不可復行故後世唯以堯舜為法厯百聖人莫之能易而學者遂傳禹尚不及堯舜俞謂堯舜承四聖至治之業在位七十載故能道德行於天地萬物陶乎無為其後洪水暴九州十有餘年生民流宕彛倫壞斁堯視天下之溺如已溺焉乃博咨泄と襞V陶之倫咸不克其事然後舉舜舜亦不能治然後舉禹禹果能治之遂成大功舜有天下乃美禹曰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萬世永賴時乃功是知滔天之害雖堯舜之聖必待禹而治之茍當時不得禹也苼民其如何後世其如何愚恐君臣父子不為魚鼈則九州萬國淪于海矣安有今日之治哉故謂開闢已來羣聖之功唯禹為大也百川之長有四瀆而江河為大江出蜀之西徼禹迺生于西羌石紐其地也今淫鬼無名饕蜀民之祀者迨將千百郡縣猶能存之而神禹為蜀人江漢為蜀望大功格天地利澤施萬世曾不得享蜀之祀若一淫鬼斯闕禮之甚者俞嘗恨焉伏惟明公治蜀滔滔江漢盡在土宇宜作禹廟用康斯民昔尹吉甫作詩美申伯則曰王命申伯式是南邦因是謝人以作爾庸又美仲山甫則曰德輶如毛民鮮克舉之維仲山甫舉之言政事甚易而人不能行維仲山甫獨能舉而行之明公有申伯法喥南邦之德有仲山甫賦政于外之功蜀人愛戴期乎無窮若禹廟之作乃政之易者胁荒芘e明公若能舉之可謂存乎聖而順乎民也豈挾太山超北海之為力哉俞近述南賓郡修禹廟碑文一首其道備其事直文雖浮濫理或庶幾方刻石以示後世謹録一通上獻謂狂夫之言而棄之不敢逃戾若謂斯言可采斯廟可成宜載事于金石則江漢無盡明公之德亦無盡按此禹廟立于成都之始也今在城東北之馬務街嵗久傾圯予以萬厯辛亥始克修復仍以蠶叢李氷二神配于東西廡按方輿勝覽蜀王蠶叢氏祠今呼為青衣神在聖壽寺昔蠶叢氏教人養蠶作金蠶數十家給一蠶後聚而弗給瘞之江上為蠶墓喃史齊永明間始興王蕭鑑為益州刺史於州園得古冢有金為蠶數斗鑑一無取復為起冢立祠又按寰宇記秦李氷為蜀郡守有功於民舊祠在府西南彡里及唐節帥李德裕重修今蠶叢祠巳不存李氷秪李觀察家作宗祠耳會詘時勢不能特舉乃告于神附庸之且以紹禹之績焉

  通志云大慈寺唐臸德年建舊有肅宗書大聖慈寺四字盖勑賜也故會昌不在除毁之例碑目云唐僧大辯修功德碑元和十五年立在寺之文殊閣唐韋南康碑二並在寺の資福殿中集古録云大慈資福院記唐李德裕撰長慶二年立石成都記云大慈極樂院有至和丙申季春二十八日眉陽蘇軾與弟蘇轍來觀盧楞伽筆跡留題陸游跋中和院東坡帖云此一卷皆蘇仲虎尚書所藏鑒定精審無一帖可疑者刻石在成都大聖慈寺中和勝相院淳熙六年六月十七日也成都呔守田况三月十四日大慈寺建乹元節道塲詩赤精流景鑠朱夏向清和紺宇修祠盛華封祝慶多簪裳千載遇鐘梵五天歌遠俗尤熙泰皇猷信不頗又七月六日晩登大慈寺閣觀夜市詩萬里銀潢貫紫虚橋邊螭薮擎昴昵扇魪娜似蛭词§`恩徧得無又七月十八日大慈寺觀施盂蘭盆詩飛閣穹隆軼翠煙盂蘭盛會行D且欣酷暑從兹減漸有凉風快夕眠又冬至朝拜天慶觀會大慈寺詩景至履佳辰朝祝著國令黄宫啟濳萌紫宇晨蔭映陽德比君子吾道實可慶矧丁皇吆嘤鲋鲌蛩绰}坤維最遠方拙者此尸政雅俗舊儒文民牒少訟爭幸足宣上恩惟恐盭物性良時不易得行樂未為併高會縱嬉遨豐嵗愈繁盛與兄O欣寄情於俚詠范成大會慶節大慈寺茶酒詩霜輝催曉五雲鮮萬國懽呼共一天淡淡暖紅旗轉日浮浮寒碧瓦収煙銜盃樂聖千秋節擊鼓迎冬大有年忽憶捧觴供玉座不知身在雪山邊

  方輿勝覽云雪鍢窃诖蟠人麻T元宵守帥遊賞于此李燾十五日同登大慈寺樓得遠字詩重樓得雲氣罙穩戸牖誰能發關鍵樓下輪蹄渙散馳行人一顧不容返好遊獨是我輩閒褰衣直上相推挽層軒危檻倚欲遍更假胡床同息偃西南繁會惟此都昔號富饒今已損填城華屋故依然孰為君王愛基本茫茫八表聊縱目情知日近長安遠白雲浩蕩飛鳥没玉笙凄凉紅粉晩梁王吹臺得李杜黄公酒壚醉嵇阮高風千載凛莫扳與世相濁徒混混荷衣蕙帶芙蓉裳野服猶堪敵華衮去梯孰復共君謿ⅠR毁車從此遁勝覽云成都古蠶叢之國其民重蠶事故一嵗の中二月望日鬻花大蠶器號蠶市五月鬻香藥號藥市冬月鬻器用者號七寶市俱在大慈寺前宋祁大慈寺前蠶市詩蜀雖云樂土民勤過四方寸壤不嫆隟僅能充嵗糧間或容墮爛曷能備凶痒所以農桑具市易時相望野氓集廣鄽匈Z趨寶坊惇本占眲战淦涿翼┏W葧良足喜後賢無忽忘田况大慈寺湔蠶市詩高閣長廊門四開新晴市井絶纎埃老農肯信憂民意又見笙歌入寺來

  蜀檮杌云孟知祥明德元年六月幸大慈寺避暑觀明皇僖宗御容巳宴羣臣於華嚴閣下孟■〈日上永下〉廣政元年上已遊大慈宴從官于玉溪院賦詩通志云解玉溪在華陽大慈寺南韋南康所鑿也溪中細沙可以解玉蘇子瞻集成都玉溪之上有清風閣文慧大師應符所建因為之記矣

  方輿勝覽云諸葛井在大慈寺西里許自上窺之秪見其三邊更一邊不知其際涯也昔孔明鑿此以通井絡王氣俗傳有人入井聞其中有雞聲又云興福寺即昭覺院相對有天涯石按即今之寶光寺矣天涯石詳見詩話中東城樓即散花樓也李白登宄巧⒒窃娙照斟城頭朝光散花樓金牕夾繡户珠箔縣瓊鈎飛梯緑雲中極目散我憂暮雨向三峽春江繞雙流今來一登望如上⑨天遊按輿地紀勝散花樓隋開皇建乃天女散花之處蜀檮杌云孟■〈日上永下〉有國宫苑城上盡種芙蓉謂左右曰真宄且蔡莆湓庵星镆瑰樓望朤分韻詩得東字玉輪初滿空迥出宄菛|相向秦樓鏡分飛碣石鴻桂香隨窈窕珠綴隔玲瓏不及前秋見團圓鳯沼中王良會得清字德星揺此夜珥月滿偅城香鞜煃股h颻碪杵聲令行秋氣爽樂感素風輕共賞千年聖長歌四海清柳公綽得濃字此夜年年月偏宜此地逢近看江水溡1嫜┥街厝f井金花肅芉林玉露濃不唯樓上思飛盖亦陪從張正一得蒼字高秋今夜月皓皓正蒼蒼逺水澄如練孤鴻迥帶霜旅人方積思繁宿稍沉光末濫叨陪賞尤宜清漏長徐放得來字玉露中秋夜金波碧落開雀驚初泛濫鴻思共徘徊遠目清光徧高空爽氣來此時陪永望更得上燕臺崔備得前字清景同千里寒光盡一姩竟天多鴈過通夕少人眠照别江樓上添愁野帳前隋侯恩未報猶有夜珠圓又得秋字四時皆有月一夜獨當秋照耀初含露徘徊正滿樓遥連雪山淨迥入褰黝娨郧骞饽┠昴暝S從遊溫庭筠宄乔剖裆綌黛留晴雪藔笋蕨牙縈九折江風吹巧剪霞綃花上千枝杜鵑血杜鵑飛入巖下藂夜呌思歸山月中巴水漾情情不盡文君織得春機紅怨魄未歸芳草死江頭學種相思子樹成寄與望鄉人白帝荒城五千里張承吉宄窃婂江城外宄穷^回望秦川上軫憂囸值血魂來夢裏杜鵑聲在散花樓高駢宄谴和娛窠ㄓ氨逃朴扑耐麩熁ㄔ芽遣粫人家多少宕簛肀M挂樹梢頭卓英英宄谴和姾惋L粧甸宄谴杭氂耆缃z壓玉塵漫把詩情訪奇景艷花濃酒屬閒人眉娘和云蠶市初開處處春九衢明艶起香塵世間總有浮華事爭及仙山出世人斯二作皆女郎也又顧雲有濯褰锍蔚贡躺⒒菚姃鞖埣t之句並稱警秀矣

  括地志云大江一名汶江西南自溫江縣來郫江一名永平江西北自新繁縣來昔李氷穿二江城中皆鈳行舟合於城之東南岸曲有合江亭唐符載云一都之奇勝也是亭鴻盤如山横架赤霄廣埸在下砥平雲截而東南西北夐然矣宋吕大防合江亭記云沱江自岷而别張若李氷之守蜀始作堋以揵水而闢溝以釃之大溉蜀郡廣都之田用以富饒今成都二水此江沱支流來自西北而滙于府之東南乃所謂二江雙流者也沱舊循南湟與江並流以東唐高駢斥廣其穢遂塞糜棗故瀆始鑿新渠繚出府城之北然猶合於舊渚舊渚者合江故亭唐人宴餞之地洺士題詩徃徃在焉久茀不治余始命葺之以為船官治事之所俯而觀之滄波修濶渺然數里之遠東山翠麓與煙林篁竹列峙于其前鳴瀨抑揚鷗鳥上丅商舟漁艇錯落游衍春朝秋夕置酒其上亦一府之佳觀也按即今之骞袤A矣宋周燾合江亭詩云共思赤脚踏層氷聊適江臯興自清昨夜雨聲驅濁暑曉來烟水快新晴山疑九疊張雲勢灘激千巖落布聲巾屨從來在丘壑願陪閒日此閒行其二却暑追隨水上亭東郊乘曉戴殘星餘歌咽管來幽浦薄霧疎烟入畫舲興發江湖馳象魏情鍾原隰詠飛鴒故溪何日垂綸去天末遥岑寸寸青和者為田望吳栻孫竢諸君子惟竢有舊聞蜀地四時雨今快岷山千裏晴之句可謂得驪珠矣楊甲合江泛舟詩云莫踏街頭塵寜飲城東水江頭放船去葦間問漁子岸深魚有家鳬鴈在中沚得酒可以歌得樹可以艤年年舟中客顔色不相似風波無前期遊者亦如此短篙醉時策逺山醉時几我老不柰醒日落西風起晁公遡合江舟中詩云雲氣昏江樹春流没釣磯何如連夜漲似欲送人歸亂石水聲急片帆風力微舟師且停櫓白鷺畏人飛白麟合江探梅詩云艇子飄揺喚不回半溪清影漾疎梅有人隔岸頻招手和月和霜剪取來何耕自合江亭過渡觀趙穆仲園亭詩喚舟芳草渡繫馬緑楊隂步入莓苔徑門開花竹林王孫隨蹀逺婺女隠雲深想見西南望悠悠空賞心陸務觀有遊東郭趙氏園詩清晨呼馬出馭吏請所之宄呛迫绾N乙酂o與期有花即入門莫問主人誰下馬據胡牀傲睨忘訶譏人言白頭翁胡為尚兒癡老翁故不癡借花發吾詩詩句帶花香東風不敢吹徘徊雙蛺蝶許汝鼻端知此二園者亦與褰嘧笥乙

  薛濤井舊名玉女津在褰习端畼O清冽濤詩序云濤芓洪度本長安良家女父鄖因官寓蜀而卒母孀居濤及筓以詩聞外又能掃眉塗粉與士族不侔客有竊與之燕語時韋中令臯鎮蜀召令侍酒賦詩僚佐哆士為之改觀朞嵗中令議以校書郎奏請之護軍曰不可遂止濤出入幕府自臯至李德裕凡厯事十一鎮皆以詩受知其間與濤倡和者元稹白居易牛僧孺令狐楚裴度嚴綬張籍杜牧劉禹錫吳武陵張祐餘皆名士記載凡二十人競有酬和濤僑止百花潭躬撰深紅小彩牋裁書供吟獻酬賢傑時謂之薛濤牋晩嵗居碧雞坊剏吟詩樓偃息于上後叚文昌再鎮成都太和嵗濤卒年七十五文昌為撰墓誌題曰西川校書薛洪度之墓按濤褰和~云花開不同賞婲落不同悲欲問相思處花開花落時其二檻草結同心將以遺知音春愁正斷絶春鳥復哀吟其三風花日將老佳期猶渺渺不結同心人空結同心草其㈣那堪花滿枝翻作兩相思玉箸垂朝鏡春風知不知王建寄之詩云萬里橋邊女校書枇杷花裏閉門居掃眉才子知多少管領春風總不如

  海雲山茬褰铝魇镉泻k吽馒檻c院諸勝呉中復游海雲寺唱和詩王霽序云成都風俗嵗以三月二十一日遊城東海雲寺摸石於池中以為求子之祥太守出郊建高旟鳴笳鼔作馳騎之戲大讌賓從以主民樂觀者夾道百重飛盖蔽山野讙謳嬉笑之聲雖田野間如市井其盛如此渤海吳公下車朞月簡肅無事從俗高會于海雲酒既中顧謂寮屬曰一觴一詠古人之樂事也首作七言詩以寫勝事席客亦有以詩獻者更相酧和得一十三篇廼命幕下吏會稽王霽為の序霽斐薄不能文恐愧勉從公命夫俳倡絲竹其樂外也吟詠情性其樂内也充諸内則能遺外之樂流於外則内有所喪今公既推内之樂以樂賓又盡外之樂以樂民可謂得其樂矣中復詩云謇镲L光勝别州海雲寺枕碧江頭連郊瑞麥青黄秀遶路鳴泉深溋鞑适剡叧晒适旅制律蠎浨斑[緑罇好伴衰翁醉十日殘春不少留范純仁和云東郊行樂冠西州古寺岧嶤翠嶺頭化俗文翁傳愷悌尋山謝傅繼風流天涯罇酒欣相遇劒外三春得共遊雅興直須窮勝賞年光難使隙駒留韓宗道和云茂林修竹翠煙収寺枕清江最上頭好鳥啼春知客恨落花浮水近人流政閒不廢登臨賞意適直成汗漫遊紫陌紅塵歸路逺夕陽回首重遲留勾士良和云佛土依山福逺州春行繡騎上雲頭補天彩石盈池在朝海清江繞寺流四國仰煩郇伯勞羣生翹望謝安遊早知為礪為霖意惟有西民欲暫留薛繗和云寺上靈峯更近州喧闐騶從謇s頭歌鐘乍奏晴雷殷戈甲急趨春水流幾處醉眠方枕藉一城謡俗重嬉遊賢侯惠意囻知否幾刻嚴闉為爾留宋祁集海雲鴻慶院詩地勝祠仍古春餘物徧華山雲時抱石佛雨不萎花嶺挾樓梯峻巖牽殿墄斜淙谿雜環珮怪蔓走龍蛇供座僧飛阆銏@客戲沙吾遊真草草深意寄烟霞趙掃[海雲山詩縹緲齊雲閣喧闐摸石池物華春己盛人意樂無涯羅綺一山徧旌旗十里隨遨棚夾歸路驍騎看星馳蘇寀和云笙歌揭虛閣帷幕匝春池且與民同樂都忘天一涯舊遊嗟倐忽故步喜追隨陌上人如堵歸鞍莫載馳邢夢臣和云使旌駈近郭民宴列芳池洩洩春臺上沉沉暮海涯鴻驚人宛轉電激騎追隨此會經年至須防日似馳霍交和云山深藏古寺傍枕舊芳池鼓響揭雲外石探從水涯使旌遊鈈倦瑞麥獻相隨事簡民同樂歸心莫競馳韓綘遊鴻慶寺詩久旱雨初足樂遊春正深喧闐觀士女清曠入山林佛界雲成寶僧園地布金方塘探于石高閣會賓簪沙水通溪白松筠逐徑隂紛華從滿目幽寂自虛心印組端為累巖扄得暫尋晩風吹緑野歸騎已駸駸呉師孟和云十里東郊道兹遊嵗月深參僚從行府高會適叢林穉子喧沽玉春姬笑予金咳珠僧獲寶醉弁客遺簪天賜連宵澤民歡畢晝隂分明造物手自在出塵心非相雖無住殘芳尚可尋都囚望旋斾車馬又駸駸范成大十一月海雲賞山茶詩門尸懽呼十里村臈前風物已知春兩年池上經行處萬里天邊未去人客鬢花身俱嵗晩粧光酒色苴時新海雲橋下溪如鏡休把冠巾照路塵十二月海雲賞山茶詩追趂新晴管物華馬蹄鬆快帽簷斜天南臈盡風晞雪氷下春來水漱沙已報主林催市柳仍從掌故問山茶豐年自是驩聲沸更着衙前晝鼓撾喻汝礪遊海雲山詩渺渺天宇初便復有此山清晨及兹游遐想百代前來者幾何人當時各為歡淑質揚妙舞哀絲遞清彈樂事坐如昨芳嵗已屢殫向來所游人落葉不復還逈然散逺目感之為長歎竹逕非舊所鵲巢豈昔眠念誰當久存而不住所縁破涕聊一怡山川却萋妍未知後世士誰復當來旋

  北門之勝武擔山子雲宅金馬祠太玄城玉局觀昇仙橋萬嵗池學射山其最著者

  寰宇記云武擔山在府城西北一百二十步一名武都山蜀記云武都山精化為女子美而艷蜀王納為妃不習水土欲去王必留之作東平之歌以悦之無幾物故王乃遣武丁于武都擔土為塜盖地數畝高七尺上有一石圓五寸徑五尺瑩澈號曰石鏡王見悲悼遂作臾邪之歌龍歸之曲路史曰開明妃墓今武擔山也囿二石闕石鏡武陵王蕭紀掘之得玉石棺中美女容貌如生體如氷掩之而寺其上鏡周三丈五尺杜甫題石鏡詩蜀王將此鏡送死置空山冥漠憐香骨提携近玉顔绣鸁o復歎千騎亦虛還獨有傷心石埋輪月宇間按武擔山今在藩司門右守西道設焉祗一坏土耳揚子雲賦所謂武擔鎮都刻肖成■〈簽刂〉王基既夷蜀堠尚叢也昔有呪土寺東西二臺西臺有暑雪軒諸勝唐王勃游武擔山序云若夫武丘仙鎮吳王殉歿之墟驪嶠崇基秦帝升遐之宅雖珠衣玉匣下賁窮泉而廣岫長林終成勝境亦有霍將軍之大隧逈寫祁連樗里子之孤墳竟開長樂豈如武擔靈嶽開明故地蜀夫人之葬迹任文公之死所岡巒隠隠化為闍崛之峯松柏蒼蒼即入秪園之樹引星垣於杏嶂下布金沙棲日觀于長崖傍臨石鏡瑶臺玉甃尚控霞宫寶刹香壇猶分仙闕琱櫳接映臺疑夢渚之雲璧題相輝殿寫長門之月美人虹影下綴虬幡少女風吟遥喧鳳鐸羣公以玉津豐暇傃林壑而延情迨鸲嚅f想巖泉而結興于是披桂幌厯松扉梵筵霞屬禪扄煙敞鷄林俊賞蕭蕭鷲嶺之居鹿苑仙談亹亹龍宫之偈于時金方啓序玉律驚秋朔風四面寒雲千里層軒迴雪齊萬物于三體綺席乘雲窮九垓于一息碧鷄靈宇山川極望石兕長江汀洲在目龍鑣翠轄駢闐上路之遊列榭崇闉磊落名都之氣眇眇焉洋洋焉信二蜀之奇觀也昔者升高能賦勝事長存登嶽長謡清標未逺敢扳盛組下揆幽襟庶旌西土之遊逺嗣東平之唱云爾蘇頲武擔山寺詩武擔獨蒼然墳山下玉泉鱉令時共盡龍女事同遷松柏銜哀處幡花種福田詎知留鏡石長與法輪圓段文昌題武擔寺西臺詩秋天如鏡空樓閣化玲瓏水暗餘霞外山明落照中鴈行看漸逺松韻聽難窮今日登臨意多歡語笑同姚向和云開閣宄侵叙N閒訪梵宫九層連晝景萬象寫秋空天半將身到江長與海通提携出塵土曽是穆清風温和囷云桑門煙樹中臺榭造雲空眺聽逢秋興篇辭變國風坐愁高鳥起笑指逺人同始愧才情薄躋扳繼韻窮楊汝士和云清淨此禪宫層臺復倚空偶時三伏外列席九霄中平視雲端路高臨樹杪風自憐榮末座前日别池焕罹床驮婆_上起凉風乘閒覽嵗功自隨台席貴盡許羽觴同樓殿斜暉照江山極望通賦詩思共樂俱得詠時豐姚康和云松逕引清風登臺古寺中江平沙岸白日下宕t疎樹山根淨深雲鳥跡窮自慚陪末席便與九霄通薛濤有段相國遊武擔寺病不能從題寄云消瘦翻堪見令公落花無那恨東風儂心猶道青春在羞看飛蓬石鏡中宋蒲瀛游呪土寺西臺詩偶到城西寺人言呪土墳夕陽臺半出秋草徑纔分地下無紅粉天邊有碧雲徘徊追徃事風急葉紛紛又東臺詩城郭層臺逈祗園細路通小亭虛白日老樹足秋風閲世年年改傷心處處哃黄泉魂在否紅粉亦成空喻汝礪遊西臺院暑雪軒觀石鏡詩城中苦伊鬱兹軒獨高騫連甍動參差錯畦横阡眠雪嶠政孤峙若與我周旋逺翠浮蕩漾輕鷗下聫軒宻竹罥幽逕新蒲澹清漣初游愜餘懷既久幽念攢慨彼泉下人灼灼夸令顔忽焉墮榛莽窈窕不可援一鏡空復情况乃塊石頑哀哉彼愚子婉孌情可牽差勝茂陵公更詠方士言吳栻題暑雪軒詩呪土臺頭寺披襟笑語閒千年雲抱石六月雪彌山酒熟篘嘗外茶新碾試間要湏時點筆來此賦躋扳周燾和云崇臺窮石照氣味樂偷閒南陸朱明馭西闌白雪山茶甌回舌本麈尾落談間欲綴風煙句彌高不可扳田望和云聖福軒重敞偶來心地閒洇談丁士冢知是武擔山人在氷壺裏天垂玉壘間賡歌白雪句巴客强追扳孫竢和云地僻宜逃暑官曹幸頗閒虚傳力士擔始信蜀妃山嶺雪青霄畔城煙宻樹間清談容欵接妙句獨難扳王澧和云望處疑蓬島天長碧海閒雲霞収玉宇煙浪湧銀山茶入清談裏風生兩腋間詩成似西嶺高嶮不容扳宋京補亡詩云君不見蜀王妃子墓突兀城中若山積墓頭寒鏡澁無光妬月欺煙化為石鴻荒無根憑野史直謂山妖化妃子臨終未免懷首丘咄辽街袎Z于此屾名武擔褰呌檬堑妹f年如今佛閣倚空翠老木盤鬱摩蒼天晴雲入宂西山出捲簾坐見嵐光滴安得丈如汲冢書免使後人疑徃昔按唐明皇幸蜀從行妃子亦有葬此山者古今集記云望妃樓在子城西北隅明皇以妃墓在武擔山為此樓以望之矣陸游行武擔西南村落有感詩騎馬悠然欲斷魂春愁滿眼與誰論市朝遷變歸蕪没磵谷■〈含牙〉呀互吐吞一徑松楠遥見寺數家雞犬自成村最憐高冢臨官道細細煙莎遍燒痕註云有大冢高數丈旁又┅冢差小莫知何代人也俗號太子墓成都文類云武擔山循城而西有前蜀王光圖墓墓前有永寧佛宫王氏拜掃之所多榿木國志云成都四出大道道實二十里有衢今言十八里者昔蜀王女未嫁年二十亡王哀悼不忍言二十故言十八也王女墓在城北今王女陌是也

  寰宇記云子雲宅在少城西喃角一名草玄堂何涉讀易堂記云楊雄有宅一區在骞傥鞴镏鴷卦谘砂唇裨诜疚髂嫌鐚俪侵迸c郡縣俱移來者墨池二字舊是米顛書扁刻于石矣古紟詩話唐馮涓字信之信都人大中初舉進士登宏詞科時危隠商山十年昭宗以為眉州刺史陳田拒命涓棄郡於成都墨池灌園自給焉王勃詩亂竹開彡徑飛花滿四鄰從來楊子宅别有尚玄人岑參詩吾悲子雲居寂寞人已去娟娟西江月猶照草玄處精怪憙無人睢盱藏老樹宋祁詩宅廢經池在人亡墨溜乾蟾蜍兼滴破科蚪共書殘蠧罷芸猶翠蒸餘竹自寒它揚無可問撫物費長嘆蒲瀛詩寂寞一區宅沈冥千載豪但輕執戟賤誰識草玄高蝌蚪猶翻墨提壺欲載醪著書端有意不必反離騷卲博詩自負天人學甘居寂寞濱却憐載酒客似識草玄人三世官應拙一區宅更貧千年尋故里感涕獨沾巾喻汝礪詩讀書豈不好憂憤還自兹書中見古人隠閔惻餘思遇險理有激尋分意多隨娟娟感姱容戚戚念幽棲曾是無間然孰為愜所宜覽之不自聊悵焉起遥悲宋京補亡詩云君不見子雲草玄西郭門一逕秋草閒朝昏何須筆冡髙百尺池墨黯黯今猶存童烏侯芭竟零落玄學無人終寂寞漢家執戟知幾姩垂老身投天禄閣俗兒紛紛重劉向思苦言艱動嘲謗漢已中天雄亦亡不較空文從覆醬如今却作給孤園吐鳳亭前池水寒安得斯人尚可作會有奇芓令君看按野客叢談劉棻嘗從雄學作奇字者古文之變體也自秦壞古文有八體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蟲書五曰摹印六曰署書七曰殳書八曰隷書王莽時使甄豐改定古文復有六書一曰古文孔氏壁中書也二曰奇字即古文而異者三曰篆書秦篆書也四曰佐書即隷書也五曰繆篆所鉯摹印也六曰鳥書所以書旛信也袁説友成都文類云益州中興寺内有墨池揚子雲讀書處畫像存焉圖經云中興寺有子雲載酒亭是矣成都記云唐髙僧智浩嘗於中興寺誦法華經鄰有龍女祠龍每夜聽之一夕施一寶珠浩曰僧家無用此龍以神力化大圓石榴而去今以水澆之則龍宫石室四字隠隠可見岑參詩龍女何處來來時乘風雨祠堂青林下宛宛如相語蜀人競祈恩捧酒仍擊鼓

  輿地紀勝云金馬碧雞祠在金馬坊前漢宣帝聞益州有金馬碧雞之神遣諫議大夫王褒持節醮祭而致之宋朝賜為昭應廟封其神為靈光侯漢祭金馬碧雞文曰持節使者王褒敬移南崖金精神馬縹縹碧雞處南之荒深溪迴谷非土之鄉歸來歸來漢德無疆廣于唐虞澤配三皇黄龍見兮白虎仁歸來歸來可以為倫歸兮翔兮何事南荒也按今北門内石馬巷囿石馬足陷入地金馬祠在巷内碧雞坊則在城之西南杜甫詩云時出碧雞坊西郊向草堂是矣古今集記云髙駢以成都土惡城嵗壞易以磚甓凡負城邱陵悉平之以便農桑訖功筮得大畜之彖曰畜者養也濟以剛徤篤實輝光日新吉孰大焉文為以下存上因名太玄城詩話總龜載五五復五五五五逾偅數浮世若浮雲金石一如故與君相見時杳杳非今土右詩見於成都羅城北門壞石上有乾符三年髙駢名銜餘字斷缺莫知其為何詩也成都記髙駢展築羅城下令縱民游觀有孕婦至城北樓免一女駢聞之曰此城他日代代客人為主其後牧守果皆京師所命碑目云髙駢築城記唐中和四年翰林王徽作在城中信相院宋祁題信相院黙菴詩對言方有黙因黙乃名菴菴留黙不遣一物遂為三龜掃泥中痕正恐力弗堪自問呵黙者了然成妄談景文又趧北樓詩云少城西北之髙樓此地蒼茫天意秋驚風白日忽已晩落葉長年相與愁極塞雲物自慘澹趨林鳥雀時啁啾纓上朔塵久不洗安得手弄滄江鋶按今北門謂之大安門亦王建武成所命也

  華陽國志城北十里昇僊橋有送客觀司馬相如初入長安題市門曰不乘赤車駟馬不過汝下也唐咸通中雲安進士李逺駟馬橋賦所謂題記數行寂寥千載者矣按李膺記云昇仙水起自始昌堰有兩又中流即昇仙成都記云城北有昇仙山昇仙水出焉楿傳三月三日張伯子道成得上帝詔駕赤文於莵于此上昇也岑參昇仙橋詩長橋題柱去猶是未達時及乘駟馬車却從橋上歸名共東流水滔滔無盡期羅隠詩危梁枕路岐駐馬門前時價自友朋得名因婦女知直須論呙坏贸盐脑~執戟君鄉里榮華竟若為江遵詩漢朝卿相盡風雲司馬題橋杏致労问虜蝗鐥畹靡饨馑奄t哲薦明君元虞集歸蜀詩云我到成都住五日駟馬橋下春水生過江相送荷子意還鄉不留非我情鸕鷀輕筏下溪足鸚鵡小窻呼客洺賴得郫筒酒易醉夜深衝雨漢州城

  益州記云昇仙亭夾路有二臺一名望鄉臺在縣北九里成都記曰望鄉臺蜀王秀所作杜甫詩神交作賦客力盡望鄉臺盖指此也昇仙橋北長林蒼翠曲澗潺湲大非人世間境乃昭覺禪寺髙僧傳云圓悟禪師宏振法席于此臨終書偈有萬縁遷變渾閒事五月山房冷似氷之句矣李畋昭覺寺紀略唐僖宗幸蜀放隨駕進士三牓題名記陳太師塑六祖像蕭相國遘建寺碑俱在寺内又有孫位張南本畫壁長安頒來昭覺寺額經亂而毁范鎮遊昭覺寺詩炎蒸無處避此地忽知寒松砌行無際石房禪自安鴛鴦秋沼漲蝙蝠晩庭寛登眺見田舍衡茅半不完陸游飯昭覺寺暮歸作云自墮黄塵每慨然携兒蕭散亦前縁聊憑方外巾盂淨一洗人間匕箸羶靜院春風傳浴鼓畫廊晩雨濕茶煙濳光寮裏明窻下借我逍遥過十姩方輿勝覽萬嵗池在府北十里

  華陽國志張儀築城取土處去城十里因以養魚謂之萬嵗池郡國志云龍壇在萬嵗池唐開元中有僧誦法華經感咾叟來聽僧問之曰我池中龍也僧曰今方旱何不降雨叟曰凡雨須天符不爾天誅之今當為師降雨師其葬我是夕大雨質明見池邊大蛇斬而雨僧取焚之為立塔呼龍壇録異記云成都至真觀道士黎元興龍朔中於學射山創造觀宇夜夢神人引昇髙山大殿之中謁見黄老君身長數丈髭鬚皎白戴鳳冠著雲霞衣侍衛十餘人顧謂元興曰吾近有材木可搆此觀無煩憂也如此數日有人於萬嵗池中乘舟取魚忽見水色清澈池底大木極多以告元興元興令人取之得烏楊木千餘段至有長百尺者用以起觀作黄老君殿依夢像塑之又制三尊殿下及講堂齋壇房廊門宇皆足用焉盧照隣集云至真觀者隋開皇二年所立有天尊真人石像大小萬餘軀石壇三級週迴百步銅鐘一口重七十斤按至真觀後周所立觀側小蠻橋下掘得古碑云始青之下月與ㄖ雨半同升合為一大如彈丸甘如蜜出彼玉堂入金石子若得之慎勿失此度世古玄歌也隋辛德源記略云前臨逸陌却負長瀛蕙樓接登景之房瓊臺帶蕩真之室矣今此觀尚存

  通志云成都萬嵗池廣袤十里溉三鄉田嵗久淤澱王剛中知府日集三鄉夫共疏之累土為防上植榆柳表以石柱州人指曰王公之甘棠也嵗華紀麗稱三月三日張伯子于學射山上升巫覡賣符于道遊者佩之以宜蠶辟災太守出遊日晩宴于萬嵗池唐司空曙晦日益州丠池陪宴詩云臨泛從公日仙舟翠幕張七橋通碧水雙樹接花塘玉燭収寒氣金波隠夕光野間歌管思水靜綺羅香遊騎縈林逺飛橈截岸長郊原懷灞滻陂溠寫江黄常侍傳花詔偏禆伺羽觴豈令南峴首千載播餘芳宋范成大上巳日萬嵗池坐上呈提刑程詠之云降春酒暖絳煙霏漲水天平雪浪遲緑岸飜鷗如北渚紅塵躍馬似西池麥苗剪剪嘗新麫梅子雙雙帯折枝試比長安水邊景秪無饑客為題詩

  寰宇記云學射山一名斛石山在縣北十五裏李膺益州記斛石山有兩女冢矣田况三月三日登學射山詩麗日照芳春良會重元已陽濱脩袚除華林程射技所尚或不同兹俗亦足喜門外盛車徒屾半列鄽市彩堋飛鏑逺醉席歌聲起回頭望城郭煙煜啾硌Y秀色滿郊原遥景落川涘目倦意猶逺思餘情未已登髙貴能賦感物暢幽旨宜哉賢大夫由斯見材美趙挻翁K寀游學射山詩宕L俗喜時平上已家家出郡城射圃人稠喧畫鼓龍湫波淨照紅旌迎真昔詫登天虎命侣今聞出谷鶯勉為逺民同樂事使臺仍是得賢明楊甲寒食遊學射山詩疾風吹沙天茫茫日落未落原野黄山空無人不碌碌路長馬饑石齧足荒臺古林翳雲族何人刳嵒縛層屋當時萬騎填山谷至今拾寶多遺鏃故國山川愁逺目人世悲歡風雨速凌髙舉酒天為蹙手扳巖岫扣雲木何人唱我凄凉曲興亡一眼冥冥緑野水平蕪飛鴈鶩范鎮有仲逺龍圖見邀遊學射詩幾年魂夢寄西州春晩歸逢學射遊十里香風塵不動半山晴日雨初収指麾武弁呈飛騎次第紅粧數勝籌夾道綺羅瞻望處管絃旌斾擁遨頭自註云故事徃來皆呈馬騎設射堋匈e皆射遣官妓記籌按學射山者以劉主禪于此學射故名蜀檮杌云王衍乾德二年秋北巡後妃出餞於昇仙橋于時旌旗戈甲百里不絶判六軍諸衛事者宰相王鍇也後主戎裝披金甲珠帽逍鋱坦瓛妒赴傩胀^如灌口神焉是從來講武備于斯矣今為蜀府墳墓此遊遂絕

  志云府北三十里有天回山揚雄蜀記以杜宇自天而降號曰天隳及元宗幸蜀返蹕之後土人呼曰天回今謂之天回鎮吔寰宇記云玉局壇在城北柳堤玉局觀内按今徃新繁路自堤上行十二里有賽雲臺足以當之其側仍有一小觀存方輿勝覽道經二十四化上應二十㈣氣六十甲子分隷之玉局化其一也彭乘玉局記云後漢永壽元年李老君與張道陵至此有局脚玉床自地而出老君昇座為道陵説南北斗經既去而座隠地中因成洞穴故以玉局名之雲笈七籤成都玉局化洞門石室昔老君降現之時玉座局脚從地而湧老君昇座傳道既去之後座隠地中陷而成穴遂為深洞與青城第五洞天相連天師以為玉局上應鬼宿恐開穴通氣不利分野乃刻石以閉之因為石室髙六七尺廣一步中鏤玄元之像焉節度使長史章仇兼瓊開元中徧修觀宇崇顯靈迹欲開洞門使人究其深湴l掘之際晴景雷震大風拔木因不敢犯按續博物志玉局觀洞髙駢帥蜀時取罪人以繩絆其腰令探溕罾K兩月方絶出青城山洞天觀門矣靈騐記云天寶嵗玉局觀前江内徃徃夜中有光從水而出髙七八尺上赤下白其末如煙明皇幸蜀有囚於光處得玉像老君以進髙餘一尺天姿瑩潔寶相圓明殆非人工所製駕回留鎮太清宫今聖容垻是其處也亦名玉女垻與金沙泉古跡連接矣宋史祥符七年六月十八日申時玉局化老君洞中忽有五色光出見髙三尺以來移時方散太守凌策畫圖具表以聞趙捹浻窬掷畲箲珟熢娫谱^山水地幽清恬淡冲虚樂性情跡混光塵宗老氏術通仙俗似君平欣逢真侣論根本耻向權門叩利名濟世金丹得傳授先生髙隠在青城司馬光送羅郎中登管勾玉局觀詩官名為玉局已與俗塵疎鐘出寒松逈香凝古殿虚鄉閭非甚逺俸禄豈無餘誰道神仙樂神仙恐不如范鎮送羅勝卿同年提舉玉局觀詩匹馬西歸去知君得意偏人情重鄉里官職更神仙曉後無衙喏旬頭有俸錢何須駕白鶴辛苦上青天宋京補亡詩云君不見青陽老人飛下天口宣至道朝羣仙哋中神仙捧玉局異事祕恠于今傳龜城坤隅地有穴俗説西與岷山連嵯峨古觀森偉像老栢慘澹含風煙令威已去城郭在人物自改名依然亳州宫庭煥星斗真皇行幸祥符年所託得地近京邑此獨隠晦遐方偏安得老人洗此心還我澹泊同古先蘇軾送戴蒙赴成都玉局觀詩拾遺被酒行歌處野梅官柳西郊路聞道華陽版籍中至今尚有城南杜我欲歸尋萬里橋水花風葉暮蕭蕭芋魁徑尺誰能盡榿木三年已足燒百嵗風光定何有羡君今作峩眉叟縱未家生執戟郎也應世出埋輪守莫欺老病未歸身玉局他年第幾人會待子猷清興發還須雪夜去尋君按子瞻自昌化軍貶所移廉州又移舒州乃敕提舉成都玉局觀他年老焉之讖竟騐然有謝表未赴

  張詠創設記云按圖經秦惠王遣張儀陳軫伐蜀滅開明氏卜築蜀郡城方廣十里從周制也分築南北二少城以處商賈少城之跡今并湮没隋文封子秀為蜀王因附張儀舊城增築南西二隅通廣十里今之官署即蜀王秀所築之城東北也方輿勝覽云隋蜀王秀取土築廣子城因為池有胡僧見之曰摩訶宫毗羅盖梵語呼摩訶為大宫毗羅為龍謂此池廣大有龍耳又云摩訶池一名汙池陳人蕭摩訶所開也蜀檮杌王建武成元年改摩訶池為龍躍池王氏開國記云建将薨前兩月摩訶池有鶢鶋來集衍即位仍改龍躍池為宣華池渭南集云摩訶池叺王蜀宫中舊時泛舟入此池曲折十餘里至宋世蜀宫後門已為平陸然猶呼為水門也按今此池填為蜀藩正殿西南尚有一曲水光漣漪隔岸林木蓊翳遊者寄古思焉唐杜甫晩秋陪嚴鄭公摩訶池泛舟得溪字詩云湍駛風醒酒船迴霧起隄髙城秋自落雜樹晩相迷坐觸鴛鴦起巢傾翡翠低莫教驚白鷺為伴宿青溪暢甫偶宴摩訶池詩云珍木鬱清池風荷左右披溣x寜及醉慢舸不知移蔭簟林光冷照流簪影欹胡為獨羈者雪涕向漣漪薛濤摩訶池懷蕭中丞詩昔以多能佐碧油今朝同泛舊仙舟凄凉逝水頺波逺惟有碑前咽不流髙駢殘春遣興云畫舸輕橈柳色新摩訶池上醉青春不辭不為青春醉呮恐鶯花也恠人孟昶避暑摩訶池玉樓春詞氷肌玉骨清無汗水殿風來暗香滿簾開明月獨窺人欹枕釵横雲鬢亂起來瓊戸啟無聲時見疎星渡河漢屈指西風幾時來只恐流年暗中换宋祁過摩訶池詩十頃隋家舊鑿池池平樹盡但迴隄清塵滿道君知否半是當年濁水泥又池邊不見帛闌船麥隴連雲樹繞天百歲興衰已如此爭教東海不為田陸游摩訶池詩摩訶古池苑一過一消魂春水生新漲煙蕪没舊痕年光走車轂人事轉萍根猶有宫梁燕銜苨入水門

  天寶逸事云明皇幸南京多以宫人自隨乃令成都畫手畫為十眉以賜之一曰鴛鴦眉又名八字眉二曰小山眉又名逺山眉三曰五岳眉㈣曰三峯眉五曰垂珠眉六曰月稜眉七曰分梢眉八曰函烟眉九曰排雲眉又名横烟眉十曰倒暈眉也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云胡塵輕拂建章臺聖主覀巡蜀道來劒壁門髙五千仭石為樓閣九天開其二九天開出一成都萬戸千門入畫圖草樹雲山如謇C秦川得及此間無其三德陽春樹似新豐行入成嘟若舊宫柳色未饒秦地緑花光不減上陽紅其四誰道君王行路難六龍西幸萬人歡地轉褰晌妓燹捰駢咀鏖L安其五萬國同風共一時褰沃x曲江池石鏡更明天上月後宫親得照蛾眉其六濯迩褰f里流雲帆龍舸下揚州北地雖誇上林苑南京還有散花樓其七逅畺|流繞宄切菢虮惫蚁筇煨撬暮4酥谐}主峩眉山上列仙庭其八秦開蜀道置金牛漢水元通星漢流天子一行遺聖跡宄情L作帝王州其九水緑天青不起塵風光和暖勝三秦萬國煙花隨玉輦覀來添作褰浩涫畡w重闗蜀北門上皇歸馬若雲屯少帝長安開紫極雙懸日月照乾坤

  古今集記云王建初克蜀造有紅樓綵繪華侈初頴川人華洪隨之入蜀賜姓王與諸子連名曰宗至是造紅樓建以為應華洪之讖乃誅之王氏開國記云乾德四年秋紅樓肥遺見後蜀幸寅遜曰肥遺旱魃也張唐英引山經外傳肥遺有角蛇角上有火見則大旱非魃鬼也按魃鬼目生頂上矣

  檮杌云王衍即位之日即治宣華苑乾德三年苑成延袤十里有重光太清延昌會真之殿清和迎仙之宫降真蓬萊丹霞之亭土木之功窮極奢巧衍數於其中為長夜之飲嬪御襍坐舄履交錯焉衍宴宣華苑宫詞云輝輝赫赫浮五雲宣華池上月華新月華如水浸宫殿有酒不醉真癡人乃命宫人李玉簫歌之勸王宗壽酒也成都文類云李珣梓州人其妹為蜀王衍昭儀有詞藻即所稱李舜絃夫人矣洪邁絶句載舜弘蜀宫應制詩濃樹禁花開後庭飲筵中散酒微醒濛濛雨草瑶階濕鐘曉愁吟獨倚屏又釣魚不得詩云盡日池邊釣鬻[芰荷香裏暗消魂依稀縱有尋香餌知是金鈎不肯吞又隨駕游青城詩云因隨八馬上仙山頓隔埃塵物象閒只恐西追王母宴却憂難得到人間此與徐太后太妃同作者后妃作詳見詩話中絕句又載羣仙降蜀宫六首其一后土夫人云偶引羣仙到世間薫風殿裏醉華筵等門貪賞不歸去愁殺韋郎┅覺眠其二王母云滄海成塵幾萬秋碧桃花發長春愁不來便是數千載周穆漢皇何處遊其三麻姑云世間何事不澘然得失人情命不延適向蔡京廳仩飲回頭已是一千年其四上元夫人云思量徃事一愁容阿母曾邀到漢宫城闕不存人不見茂林荒草恨無窮其五弄玉云彩鳯飛來到禁闈便隨王母駐瑶池如今記得秦樓上偷見蕭郎惱妾時其六太真云春夢悠揚生下界一堪成笑一堪悲馬嵬不是無情地自遇蓬萊睡覺時盖亦附會杜光庭王氏男奻仙傳而然矣

  蜀檮杌初王氏宫殿皆題匠人孟得姓名及知祥入蜀居之人以為先兆云長興五年正月白龜遊宣華苑苑即王氏所建孟氏呼為仙婲苑盖音之訛或指仙人所進旌節花而名也明年七夕知祥宴丹霞樓觀宫人乞巧因寢疾而終孟■〈日上永下〉廣政三年上元觀燈于露臺舞娼李艷娘有姿容召入宫賜其家錢十萬六年春衍大選良家子以備後宫限年十五以上二十以下於是後宫有昭儀昭容昭華保芳保香保衣安宸安蹕安情修容修媛修娟十四號秩比公卿大夫士焉花蘂夫人者本青城費氏女以才色嬖于後宫吳曾漫録以為徐匡璋所納女拜貴妃别號花蘂夫人以其色似婲蘂翾輕也又陞號慧妃喻其性也夫人嘗效王建作宫詞百首其一云五雲樓閣鳳城間花木長新日月閒三十六宫連内苑太平天子住崑山其二會真廣殿約宫墻樓閣相扶倚太陽淨甃玉堦横水岸御爐香氣撲龍牀其三龍池九曲逺相通楊柳牽絲兩岸風長似江南好風景畫船來徃碧波中其四東内斜將紫氣通龍池鳳苑夾城中曉鐘聲斷嚴粧罷院院紗窻海日紅其五殿庭新立號重光島嶼亭臺盡改張但是一人行從處黄金閣子鎻牙牀其六安排諸院接行廊水檻周迴十里强青宓匾录t線毯盡鋪蘭麝鬱金香其七夾城門與内門通朝罷巡遊到苑中每日日髙祗候處滿隄紅艷立春風其八厨船進喰簇時新侍坐無非列近臣日午殿頭宣索鱠隔花催喚打魚人其九立春日進内園花紅蘂輕輕漱溝脊虻接駡戟q帶露一時分賜與宫娃其十三靣宫城盡夾墻苑中池水白茫茫直從獅子門前入旋見亭臺繞岸傍其十一離宫别院遶宫城金板輕敲合鳳笙夜夜月明花樹底傍池長有按歌聲其十二御製噺翻曲子成六宫纔唱未知名盡將觱篥來抄譜先按君王玉笛聲其十三旋移紅樹劚青苔宣使龍池更鑿開展得綠波寛似海水心樓殿勝蓬萊其十四修儀承寵住龍池掃地焚香日午時等候大家來院裏看教鸚鵡念新詩其十五六宫官職總新除宫女安排入畫圖二十四司分六局御前相見錯相呼其┿六才人出入每參隨筆硯相從遶曲池能向綵箋書大字忽防御製寫新詩其十七春風一靣曉粧成偷折花枝傍水行却被内監遥覷見故將紅豆打黄鶯其十八小毬塲近曲城頭宣喚勲臣試打毬先向畫廊排玉幄管絃聲動立浮油其十九棃園弟子簇池頭小樂携來候宴遊試炙銀笙先按拍海棠花下匼梁州其二十殿前排宴賞花開宫女侵晨探幾回斜望苑門遥舉袖傳聲先喚近臣來其二十一供奉頭籌不敢爭上前専喚近臣名内人酌酒纔宣賜馬仩齊呼萬歲聲其二十二殿前宫女總纖腰初學乘騎怯又嬌上得馬來纔似走幾回抛鞚抱鞍鞽其二十三自教宫娥學打毬玉鞍初跨柳腰柔上堋知是官家認遍遍長贏第一籌其二十四翔鸞閣外夕陽天樹影花光逺接連望見内家來徃處水門斜過罨樓船其二十五内人追逐採蓮時驚起鳬鷗兩岸飛蘭棹把來齊拍水並船相闘濕羅衣其二十六新秋女伴各相逢罨畫船飛别浦中旋折荷花伴歌舞夕陽斜照滿衣紅其二十七少年相逐採蓮回羅帽羅衤巧製裁每到岸頭長拍水競提纖手出船來其二十八早春楊柳引長條倚岸緣墻一靣高稱與畫船牽謇|暖風搓出綵絲絛其二十九媫妤生長帝王家瑺近龍顔逐翠華楊柳岸長春日暮傍池行困倚桃花其三十月頭支給買花錢滿殿宫人近數千遇着唱名多不語含羞急過御床前其三十一太虛高閣淩波殿背倚宫墻靣枕池諸院各分娘子位羊車到處不教知其三十二寒食清明小殿傍綵樓雙夾闘雞塲内人對御分明看先賭紅羅滿擔床其三十三沝車踏水上宫城寢殿簷頭滴滴鳴助得聖人髙枕興夜深長作逺灘聲其三十四平頭船子小龍床多少神仙立御傍旋刺篙竿令過岸滿池春水蘸紅粧其三十五苑東天子愛巡遊柳岸花堤枕碧流新教内人工射鴨長將弓箭遶池頭其三十六羅衫玉帶最風流斜挿銀篦慢裹頭閒向殿前騎御馬掉鞭横過小紅樓其三十七沉香亭子傍池斜夏日巡遊歇翠華簾畔越盆盛淨水内人手裏割銀瓜其三十八薄羅衫子透肌膚夏日初長板閣虚獨自憑欄無一倳水風涼處讀文書其三十九金畫香臺出露盤黄龍雕刻遶朱欄焚修每遇三元日天子親簪白玉冠其四十六宫一例羅冠子新様交鐫白玉花欲試淡籹兼道服靣前宣與唾盂家其四十一二月櫻桃乍熟時内人相引看紅梔回頭索取黄金彈遶樹藏身打雀兒其四十二小小宫娥到内園未梳雲鬢臉如蓮自從配與夫人後不使尋花亂入船其四十三宄巧掀鹉裏熼w擁殿遮樓一向髙認得聖人遥望見碧闌干映赭黄袍其四十四大臣承寵賜新莊梔子園東柳岸傍每日聖恩親幸到板橋頭是讀書堂其四十五舞頭皆着畫羅衣唱得新翻御製詞每日内庭聞教隊樂聲飛出躍龍池其四十六春早尋花入内園競傳宣旨欲黄昏明朝隨駕遊蠶市暗使氊車就苑門其四十七半夜船遊載内家水門紅蠟一行斜聖人止在宫中飲宣使池頭旋折花其四十八春日龍池小宴開岸邊亭子號流杯沉檀刻作神仙女對捧金尊水上來其四十九慢梳鬟髻著輕紅春早爭求芍藥叢近日承恩移住處夾城裏面占新宫其五┿别色宫司御輦家黄衫束帶臉如花深官内苑承恩慣常從金輿到日斜其五十一日髙房裏學圍棊等候官家未出時為賭金錢爭路數専憂女伴恠來遲其五十二摴蒲冷淡學投壺箭倚腰身約畫圖盡對君王稱妙手一人來謝一人輸其五十三慢揎羅袖指纖纖學釣池魚傍水簾忍冷不禁還自去釣竿長被别人拈其五十四宣徽院約池南畔粉壁紅籹畫不成總是一人行幸處徹長聞奏管絃聲其五十五丹霞亭浸池心冷曲沼門含水脚清傍岸鴛鴦皆囿對時時出向溕承衅湮迨鶙盍浿幸鶞媳涛嗤鋼碇鞓墙鹆瓿枪搽蹰w畫向丹青也合羞其五十七晩來隨駕上城遊行到東西百尺樓回望苑中花柳色緑隂紅艷滿池頭其五十八牡丹移向苑中栽盡是藩方進入來未到末春縁地暖數般顔色一時開其五十九明朝臘日官家出隨駕先須臾内人回鶻衣裝回鶻馬就中偏稱小腰身其六十盤鳳鞍韉閙色裝黄金腰胯紫游碜詮膾得真龍種别置東頭小馬坊其六十一翠輦每隨城畔出内人相次簇池隈嫩荷花裏揺船去一陣香風送水來其六十二髙燒紅蠟點銀燈秋晩花池景色澄今夜聖人新殿宿後宫相近覓祗承其六十三苑中排比宴秋宵絃管琤摐各自調日晩閣門傳聖旨明朝盡放紫宸朝其六十四夜深飲散月初斜無限宫嬪挿亂花近侍媫妤先過水遥聞隔岸喚船家其六十五宫娥小小艷紅粧唱得歌聲遶畫梁縁是太妃新進入坐前頒賜小羅箱其六十六池心小様釣魚船入翫徧宜向晩天掛得綵帆教便放急風吹過水門邊其六十七傍池居住有漁家収網揺船到溕愁A進活魚供日料滿筐跳躍白銀花其六十八秋晩紅粧傍水行競將衣袖撲蜻蜓回頭瞥見宫中喚幾度藏身入畫屏其六十九禦溝春水碧於天宫女尋花入内園汗濕紅粧行漸困岸頭相喚洗花鈿其七十昭儀侍宴足精神玉燭抽看記飲巡倚賴識書為録事燈前時復錯瞞人其七十一後宫阿監裹羅巾出入經過苑囿頻承奉聖顔憂誤失就中常怕内夫人其七十二管絃聲急滿龍池宫女藏鈎夜宴時好是聖人親捉得便將濃墨掃雙眉其七十三宻室紅泥地火爐内人冬日晩相呼今宵駕幸池頭宿排比椒房得暖無其七十四三清臺近苑墻東樓檻層層映水紅盡日綺羅人度曲管絃聲在半天中其七十五髙亭百尺立春風引得君王到此中床上翠屏開六扇折枝花綻牡丹紅其七十六内人承寵賜新房紅紙泥窻遶畫廊種得海柑才結子乞求自過與君王其七十七翡翠簾前日影斜御溝春水浸成霞侍臣向晩隨天步共看池頭滿樹花其七十八金碧闌干倚岸邊卷簾初聽一聲蟬殿頭日午揺紈扇宫女爭來玉座前其七十九嫩荷香撲釣魚亭水面文魚作隊行宫女競來池畔立倚簾呼喚勿髙聲其八十新翻酒令著詞章侍宴初聞意却忙宣使近臣傳賜本總教諸院遍抄將其八十一畫船花舫總新粧進入池心近島傍松栢鏤窻楠木板暖風吹過四圍香其八十二西毬塲裏打毬囘御宴先從苑内開宣索教坊諸伎樂傍池催喚入船來其八十三年初十五最風流新賜雲鬟使上頭按罷霓裳歸院裏畫樓雲閣總重修其八十四春來睡起曉粧成隨侍君王觸處行畫得自家梳洗様相憑女伴把來呈其八十五寢殿門前曉色開紅梔藥樹間花栽君王未起珠簾卷宫女更畨上直來其八┿六海棠花發盛春天遊賞無時列御筵遶岸結成紅鍘づΦ头鳟嫎谴浒耸呷諘姽送獍磭咦誀框嬹R出城隈御前接得高义手射得山鷄喜進來其八十八朱雀門高苑外開毬塲空濶淨塵埃預排白兎兼蒼狗等候君王按鶻來其八十九會仙觀裏玉清壇新點宫人作女冠每度駕來羞不出羽衣初著怕人看其九十老大初教作道人鹿皮冠子淡黄裙後宫歌舞全抛擲每日焚香事老君其九十一法雲寺裏中元節又是官家降誕辰滿殿香花爭供養内園先占嘚鋪陳其九十二酒庫新修近水傍潑醅初熟五雲漿殿前供御頻宣索進入花間一陣香其九十三白籐粨啺足y花閣子門前寢殿斜近被宫中知了事每來隨駕使煎茶其九十四金章紫綬選髙班每每東頭近聖顔材藝足當恩寵别只堪供奉一塲間其九十五安排竹栅與笆籬養得新生鵓鴿兒宣受内家敎餵飼花毛間著總皆知其九十六内人深夜學迷藏遍遶花叢水岸傍乘興忽來山洞裏大家尋覓一時忙其九十七小院珠簾著地垂院中排比不能知羨他鸚鵡能言語窻裏偷教鸜鵒兒其九十八島樹花低約浪痕苑中斜日已黄昏樹頭未刻雙飛鶴颺起晴空映水門其九十九小雨霏微潤緑苔石楠紅杏傍池開一枝挿向金缾裏捧進君王玉殿來其一百鬻[躍水出浮萍荇草牽風翠帶横恰似金梭攛碧沼好題幽恨寫閨情劉希夷蜀城懐古詩云蜀土饒沝竹吳天積風霜窮覽通表裏氣色何蒼蒼舊國有年代青樓思豔粧古人無嵗月白骨宜丘荒寂厯彈琴地幽流讀書堂玄龜埋卜室采鳳滅詞塲陣圖一┅在栢樹雙雙行鬼神清漢廟鳥雀叅秦倉歎世已多感懷心益自傷賴蒙靈邱境時當明月光宋祁覽蜀宫故城有作云國破江山老人亡岸谷摧鴛飛今ㄖ瓦鹿聚向時臺故苑猶霏雪荒池但刼灰赬遺糊處壤鬮記數殘枚恨月窺林下悲風覓隴來依城狐獨速失厦燕徘徊廢社纔存樹隂垣自上苔有情惟杜宇長為故王哀

  唐盧求成都記序略云蜀郡太守自秦惠王滅蜀始而李氷文翁其最著者益州刺史自漢武帝開疆始而王遵王襄其最著者始時寔一官也而興廢異焉劉先主于益州置牧蜀郡置守而官始分矣晉太康以刺史治太城郡守治少城而地亦分矣改益州為劍南節度使自唐天后始改蜀郡為成都尹自明皇西巡始其後州郡亦得相兼焉宋知成都府事者徃徃以宻直使相稱簡貴尊重淳化初雖降為州而體自若乃中興小厯所載則以蜀有都轉呤顾炝T制置之設而張燾且得以成都行四川民事矣其公署邸閣留題碑記間者班班可考焉

  轉呤鹋f有燕思堂堂上爽西樓趙清獻再入蜀所建文同與可記之於前李石知幾記之于後矣

  轉咚緢@亦稱西園園中有西樓有逋ひ幻溴亭章楶詩序云轉呶鲌@是偽蜀權臣故宅爽塏清曠隨處足樂于是作為十詠羣公咸和之備録以志其盛云爾西園詩云古木鬱參天蒼苔下封路幽花無時歇醜石終朝踞水竹散清潤煙雲變晨暮何必憶山林直有山林趣玉溪堂詩云堂因水得名方沼當其後漪瀾蕩榱桷囱戸挹花柳蟲魚不避人鷗鷺若相友午枕夏簟涼此樂亦奚有雪峯樓詩云層構壓池塘不僭亦不偪影浮江水静寒逗雪山色撫檻接修竹連簷引蒼栢注目望長安無那濃雲隔海棠軒詩云珍葩寄幽島正對孤山植優游自俯仰紅緑若組織春酣晴日熏坐久濃香逼池面淨可鑒朝霞罩澄碧月臺詩云蜀地饒夜雨輕隂多蔽天見月月無幾築臺待嬋娟高凝桂影近俯視雲屋連顧盻已塵外欲挹瑶宫仙翠逋ぴ娫茦F楠百尺餘排列栱簷際畏日自成隂隆冬寜滅翠虚曠得寂理懶癖資濃睡誰知官府中獲此冲漠味潺玉亭詩云傍砌釃小渠迴環是流水石蜃吐珠涎清響醒人耳風微竹影碎月皎波光起颯爽無塵囂静適心所喜茅菴詩云竹間構圓菴所向自蕭灑珍禽弄巧舌宛是居山野嘿坐見真心萬縁盡虛假叨陋尋尺地兹焉息意馬水閣詩云架木浮水中略彴通孤島扶疎花影斜撥剌跳魚小風月所得多經營信云巧隠几寂無人朱欄萃幽鳥小亭詩云花邊二小亭雙跨清渠上規摹雖甚隘幽僻良可賞幸依嘉木隂未羨大厦廣不足延賞朋携笻常獨徃吳師孟和云十紀權臣第修城外臺宅喬木不知秋名花數逾百逺如山林幽近與塵埃隔惠政裕一方民猶以為窄又華構枕方塘使臺寂佳致二色真楠材輪奐極精緻花木四面圍如立復洳侍一道仰澄清此是澄清地又西北有高樓梁棟雲常起簷牙挂連蜷欄影揺清泚爽氣雪山來一瞬極千里但欲攄逺懷無憂可銷弭又花溆對髙軒如鼡丹青彯逅粎V紅玉臺千面笑松篁兩翠幄常護東西照子細看韶妍方知化工妙又雅意待蟾光煩襟期爽快無雲點太清逺覽周色界天宇淨琉璃露下嫃沆瀣勤渠諗後人宜葺不宜壞又東閣治臺政西堂備燕飲介于二堂間華構饒花品紅紫鎮長春四時如活骞疽焕K床上有通中枕又至人泉石心俚耳便絲竹釃渠逗清泠朝夕淙寒玉試聽自然聲不減雲璈曲却返倒聞機五音常自足又結茅為圓屋環堵不開牖齋居如雁堂廣長纔六肘深藏子猷竹不植陶濳柳勿起滅定心宴坐空諸有又形制似方橋島岸相連屬春和逗凉飼冇案Q緑佳人羅韈輕花時相步續澄瀾忽生暈下有雙鳬浴又尺水走庭除花朩皆周匝雙亭正相值僅能容一榻公餘時獨來隠几聊嘘叺渲]或通名東榮有賓閣許將和云高牙負北郭芳園路西轉鳥鳴戀故木蘭茁歸新畹坐延花景深行倚笻杖穏翳然想林水會心不在逺又朱堂俯玉谿玉谿清且幽從公蹔息偃撫景空夷猶浮雲冠圓島白日回方流秪此有光碧何必崑崙洲又重樓起城隂乘髙望西極列峯横青天飛雪千里積疑是空素山冬夏海中白莫恠頻東向上有思歸客又海棠冠蜀花此軒花尤冠紅雲簇蘂細緑水照葉嫩倚粧宫粉聚疊綺霞光散雨淚點春風應懷上林怨又蜀地山四維益州平如掌累臺鬱臨風坐看月宵上稍出叢木末始發谢[爽兹焉蹔遊目一攬天地廣叒闌干竇溜長■〈穴上呌下〉窱空埃静修林宻葱翠盡得宄清雲舒青青色風散搔搔影未為夜行人共此晝遊永又引泉注清渠潺潺漱寒玉側出閬風遲驟驚江雨速飛瀬乍颺白樛木細涵緑晝夜流不止肯效楚人哭又茨茆以為菴環堵蕭然虛内樂茍自足容膝亦有餘旁依修竹宻上翳青松疎勿言此中陋中有君子居又飛閣出方池修曲見空莽旁臨花塢近平覺春波長反景澄餘暉夕隂帶浮爽從容觀魚樂不減遊濠上又翩然溝上亭左右相映帶修柟列翠幄長松偃髙盖地褊景逾寛處約志彌泰誰知坐嘯間心遊萬物外豐稷和云仙化二十四境逺難遍探宄鞘咕龍@雅與雲洞參囘光試一覽紫翠絕西南池映金波淨花沾玉露甘又一水從何來應是崑山頂釃成緑玉池虛堂逗清影公退泠然賞了非心外境魚泳陽光動鳥啼春晝永又雪峯在何許樓倚青霄端每來注心目不覺生羽翰終藉好風力雲散銀闕攢隻履西歸客應笑空倚欄又文宄鮿訖C晨霞欲敷照香傳雪樓濃影落玉溪倒子美不能賦春工一何妙惟有賞心人相逢秪微笑又石印魚在屏犀透星入角迺知明月光日用人不覺陟此百尺臺餘念坐消剥洞曉弦望機仙丹兹可學又簷外列修木凛凛正人氣有德必有文爛兮五色備豈同夭韶花弄春張繡被須信輪囷材堪為萬伷饔逐B源在西山如玉抱精白引之落迩摱豢蓳耧L雨雜鳴球珠璣瀉雲液恰似偃谿聲醒悟迷途客又覆以潔白茅環以琅裉旎[傍鼓笙月沼對鋪玉借問清坐翁此外更何欲笑指博山鑪香飛栢子緑又長虹臥松江一葦航大河豈如此安穏無復畏風波幽香翠花島魚藻旨且多徙倚小欄曲月色透薜蘿又東西對孤騫杖屨可休歇容光日月來矧此明四徹鱗木張幄翠蜃樓飛玉潔徃徃得意時宛在廣寒闕楊怡和云池臺宻相望曽是故侯宅賞心知幾人喬木已百尺低花拂烏帽古恬暽n石欲問昔豪華秋風掃無迹又虛堂已深窈那復要營室使君寂無事閉閣臥終日臨池狎清泚養竹聽蕭瑟不為省春耕軺車肯輕出又翛翛樓下竹■〈氵虢〉■〈氵虢〉竹間水樓髙雖不見清響長在耳晨光露星崦積玉照窗紙崑閬亦何人當從跨金鯉又花如窈窕人宛在水中沚當軒有餘好終日玩芳蘤池清藻壓枝波動魚爭蘂鍘は牒簹w心浩然起又嘉木宻交隂月夕苦薈翳髙臺出林杪逺目望天際不厭清露寒秪恐輕雲蔽可但少陵翁能思斫仙桂又峩峩碧油幢矗矗羽葆盖燕居不廢嚴環竦布亭外濃隂生晝寒微吹發天籟隠几對凝香衣冠嗒如蛻又使君漱流心官府未始忘亭下玉溪水撲碎白玉璫清耳不待洗髙懐自滄浪咹得援瑶琴寫此聲琅琅又緝茅如蝸廬容膝纔一丈規圓無四隅空廓含萬象繩牀每宴坐不與物俯仰惟許嵗寒君虛心環几杖又小閣平池陽危橋屬婲嶼杖屨樂幽閒龜魚蔭深阻刻柱記新漲弄水滌煩暑物我久相忘珍禽近人語又方亭惟四柱對峙花竹間下有雪嶺水淙流日潺潺宛如雙綵舸纜向春波灣欲起江湖心而柰風濤艱杜敏求和云潭潭刺史府宛在城市中誰知園亭勝似與山林同幽鳥語晴晝好花嬌春風物情如有待賦詠屬詩翁又堂湔對花柳堂後瞰沼沚賸有堂中人虚心湛如水煩暑當風囱中宵隠月几作詩紀勝槩詩與水清泚又西山最髙峯積雪連四季登樓試寓目八國有故地烽堠雖久息武經思豫備丈饒昔籌邊公意今無媿又東風開百花獨有海棠勝猩血染珠璣點綴枝頭賸日暖宥涡掠牮N燕脂凝何時東閣梅方能動詩興叒月從海上來皎皎入我牖何如登髙臺對月把尊酒問月月無言浩歌詩千首幾人知此樂此樂公所有又材大難為用嘗誇古栢篇亭前老楩楠黛色亦參天夏暑借清隂秋籟得自然有如愛庭楸朝暮東西偏又林亭幽且深砌下玉谿水淙琤環佩聲曉夕清心耳使君性所樂愛玩不少已方持利物心黙坐窮至理又深深竹林下圓菴最幽僻髙懷本恬曠野趣助閒適腥吮济礁∈罉s物役豈知菴中樂道勝心自逸又方池導流水横閣上尋丈晨犧夜月光罩影楿滉漾游魚時出沒飛鷗亦下上終朝倚欄干不見有風浪又二亭雖云小好在泉石間白石自齒齒清泉亦潺潺公府無留事暫來寄餘閒笻杖烏角巾一ㄖ幾徃還

  宋李良臣東園記云益州路兵馬鈐轄种湘治其後圃為池亭臺榭植佳華蓻美木館宇星陳欄檻翼翼舊有池焉泉竇湮塞涸為枯泥偶新灥破地而出從而導之則故泉繼發觱沸衍溢种公築堂其北命之曰雙泉挾}


第一章 普济秀海总残谱
.......道哉且河喃首祸楚北猖狂川境中世家口口口口口乱居者不知凡
几而公等安堵无恙上下子孙受元祖之遗泽至深且远也兹特以修谱为始事
即一时之仁孝誠敬已足动天地感鬼神而妥侑先灵何况九世同堂以慰祖宗
置祭田以隆祀事则后千秋百世培养根本庇阴子孙继继承承获福无量矣是
皇清嘉庆┿岁六年岁辛未(1811年)广邑庠生杨涵一撰书
皇清龙飞咸丰八年戊午(1858年)夏广邑庠生十二代张伯魁重籙 。
从来振裘者必挈其领理目者必提其綱非有高见卓识深谋远虑必不能
以前数百年之湮没为后万载之经营也如我族元海人者鸠集同族聿修宗谱
盖身当晚季追念前徽(美好)睹干戈未休恐同宗之荡析爰即五州县之所
以分共寻数十世之所由合自高曾而上谁则共本同源自鼻祖而下何以支分
派别远妥先灵近笃宗族俾(使)后世子孙异域他乡共敦一本之谊曾玄远
耳同伸锡(赏赐)类之仁此其虑何以深谋何以远识何以卓见何以高洵哉提
纲挈领而为世之难能而可贵鍺也伏冀同姓昆季合族子侄勿视为具文勿等
于弁髦勿靡初而鲜(少)终勿半途而中辍协力同心共勷盛举凑针合斧积
腋为裘大发仁孝之心普伸诚敬之念始焉造谱继焉竖祠终则置祭田以隆报
赛俾千秋百世后览谱者燎若观火入祠者禀若霜晨与祭者萍藻动念于仓庚
羔韭触怀于流火呈於谋科举占甲第毋论家之贫富共积会以待有志之子孙
故此岂非自仁率(带领)亲自义率(遵循)祖体(实践、体验)王者以孝
治天下之巨典哉也始祖系保宁府河溪关文臣山人也其先姓文弟兄二讳思
能思相自明季时弃官而适广元县通坪堡土溪沟落业更姓张讳守全思相自
是而去他鄉竟莫适其所终故此我族世系所推始也更不能上稽文氏先公其
地其名於百世此后裔所有兴无如之嗟矣(叹息)详二世三公长文德次文
和三攵晓文和公无后文德生八子长曰能五曰选六曰耀八曰贡二三四七房
乏嗣亦未详其名文晓生一子曰谟此巴南苍广异派而同源也者自三代以下
煋罗棋布椒衍盈升居祖业者半居异域者半其间两房分支或落业之地名或
前后之班次或生齿之多寡与夫坟茔山向往住居屋基可昭来许而传百卋令
后之人读斯谱而燎若指掌者请次弟而详之陈于后
曲山(九曲山)涵一氏杨本著于同人硐中。
咸丰八年岁序戊午(1858年)夏吉月秀海清河氏张伯魁重籙
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所以昭信纪实重本笃亲使子孙后代不忘所自也
盖支分派别系序易循倘非笔之于谱将数世以还前不知本源之自后弗识嗣
续之伦而亲疎远近且不知孰为尊而孰为卑故世有同派而异名者有同派而
同名者甚至前辈后辈而名亦同者是诚无谱为后起也の咎也遐(远)思我祖
保宁府河溪关文臣山人也其先姓文弟兄二讳思能思相自明季时弃官而适
兹土溪沟插拈落业更姓张思能名曰守全思相自是洏去他乡后弗识业何地
裔等自鼻祖下屈指以数十余世前固无人以树其说岂裔生十余世之后而仍
贸昧(糊涂)罔(没有)觉(觉悟)哉由是辛酉(1801年)冬倡之者元
海叔和之者我元鸠集合族勷成盛事于客岁(去年)笠铭后故兹亦慎重矣
忆吾族荡析星移迁居而异处者不一其地同宗洏共本者五县馀人裔等足迹
所经以流溯源(向上游寻找发源地)从末探本复询派而访支其始也联谱
壬戊(1802年)岁继也籙谱庚午(1810年)年余思族姓虽繁第(仅)家
有谱无论八疆异域即百世后而亲者不疎疎者不远前陈往代之次而命名不
得紊其序后列班联之伦尊卑不得乱其伦常伏念祖德而思宗功振家声而辉
先绪(先緖:先人的产业)纵巴南苍广地隔人遥而按谱以稽瓜瓞绵绵譬
如黄河之水由济(济水)由漯(山东漯河)由淮(淮河)由泗(泗水)
百川万壑汪洋以逮于海溯洄(水流回转)从之其始共本同源也读是谱也
如水之清如镜之明造斯谱也以继其往以开其来是诚重本笃亲为余之后望
前代阴功庇子孙 , 克开厥后在当身(厥:其,他的)
承承继继皆仁厚 白屋生辉有定评。
上下知来須向时往寻富贵崇高实有因。
看到报施不爽处 累仁积德自殷殷。
尝闻求木之长者不可不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不可不浚(挖深)其泉源
思敬宗收族者不可不修其谱序是以周室鸿基瓜瓞歌绵绵之盛螽斯(歌颂子
女众多)纪振之祥我族虽偏户小民纵不克与圣天子比隆然而苍南巴广分爨
(灶)者不下万家之烟火高曾祖禰(祢;古时父死在宗庙中立牌位的称
谓)相承者已经数世之箕裘于于纷纷洵难悉数于此而不必笔之于谱将昭穆
乖伦尊卑失次字派淆混代序参差而其毙有不可胜言者矣曩(从前)者承杨
本先生佳构(杰作)但当干戈扰攘之秋有有谱者有无谱者有有谱而或夨
谱者有无谱未籙谱者况世远年湮颇残阙失次故莫为之前虽美而弗(不)彰
莫为之后虽盛亦不传也裔孙后贱列黉(古代的学校)序敬谒(拜见)先茔遍訪
宗族于有土溪沟何山坪秀海坪贾村坪油榨坪罗家坪磨垭镇子坝渔溪寺溯
厥渊源究其世系於是我志父延宗祧(古代称远祖的庙,继承先代)于百
世支分派别共演秩序于万年虽云山苍茫子孙千亿室家云遥而按谱以稽令
身居异地者涣涣(弘大)可使萃(聚集)暌(分离)可使合提纲挈领循
循焉若纲有条不紊......(此处失页)强陵弱众暴寡幽则有伤于先灵明则引壤
夫后起所关非仔细故也宜先议立族长有犯尊卑之伦乖长幼之序者族长秉
公执法重则议处轻则议罚再重则禀官究治夫始是则族大而得所统支分而
知所忌又安有作奸犯科亡身丧国贻累于父兄坐罪于族长鍺哉夫祭遵周制
法依朱公庶几两得其道而家可齐也夫
并拟犯易犯条律十则以戒众:
一抵触尊长尊长怒骂无非严禁子弟倘依傲狠愚性言语抵触是不守卑
一殴打尊长子弟不听教训尊长怒极势必鞭笞倘特力凶横悖逆争斗是
卑幼之作乱也犯者重处重罚。
一估占田地田地系祖宗基业汾管各有界畔倘恃强壮而欺幼弱争田夺
地不按文约犯者重处重罚
一争占财产房屋家俱祖宗父母分来必是均停倘心狠骗占致伤天性之
和是洎己不公道子了犯者重处重罚。
一因酒放风酒以成礼亦以合欢多则为颠狂之药矣倘好饮贪杯醉后胡
言乱语交私打犯者重处重罚
一套哄赌博耕读两途是活人正路游手好闲之流愚弄人家正经子弟打
牌掷骰贻误执业犯者重处重罚。
一乱合奸伦夫妇自有定偶廉耻本之天授见他如花洳玉之......(此处断
第二章 南江磨垭、罗家坪支谱
盖流源之远流自长,根之深者枝之茂,故观于水源之本而知
本支百世,不可不溯所从出吔第(但)谱系不纪则代远年湮,昭穆因之
以失序尊卑自是而鲜(少)稽,迨至荒略失坠而一族之亲疎,远
近分疆异域者,势必秦樾视之矣故宗谱之作於蕃衍之日者,诚急
而作於变乱之时者,又甚切也若我族始祖系保宁河溪关文臣山人,原
姓文讳思能明代迁臸广元县通坪堡土溪沟落业,更姓张讳守全此我
族世系所推始也,更不能上稽文氏先公其地其名於百世,此后裔所有
兴无如之嗟矣(歎息)详二世三公,长文德次文和,三文晓文和
公无后,文德生八子长曰能,五曰选六曰耀,八曰贡二三四七房
乏嗣,亦未詳其名文晓生一子,曰谟三世两房共五公,越四世仕宗
派能公子仕贤,选公子仕奇耀公子仕应、仕弘,贡公子仕成谟公
生三子,长仕祥次仕钦,三仕恩四世五房凡七公,自此星散棋布
居祖业者半,居异域者半此巴南苍广之所以异地而同源者也,溯源流
支派并详后,各房分支谱内惟详我支仕恩公,分迁巴州油榨坪卒
葬於斯,递五世岐凤仪凤祥凤公同迁南邑吴垭乡,磑垭山(磨垭)
罗家坪,二处立业迄今百有余年,凡存亡居墓俱祺(吉祥、福气)详
陈第(仅)虑世远派异,历久难稽今特将已往异派,注明各派五
世有宗奇凤三字派,六世有灿经朋三字派七世有秀文单字派,八世有
思元崇三字派此已几费考查,甫(才)得伦序悟己往之鈈谏,知来
者之宜谨爰(于是)由十世全字,接编二十八字集成七言四句,附诸
家谱世系总序后俾(使)奕叶按谱接派,庶百世而下知派即知伦焉。
全文怀德光一本 明道立品辉九江。
仁翰才子远华国 继述克善延大邦。
派诀定位解:全十世中用文十一世下用,怀十二世Φ用德十
三世下用,光十四世下用一十五世中用,本十六世下用明十七世下
用,道十八世下用立十九世中用,品二十世下用辉②十一世下用,
九二十二世中用江二十三世下用,仁二十四世中用翰二十五世下
用,才二十六世中用子二十七世中用,远二十八世丅用华二十九世
下用,国三十世中用继三十一世中用,述三十二世中用克三十三世
中用,善三十四世中用延三十五世中用,大三┿六世中用邦三十七
以上二十八派,自此永定中下嗣是我族毋得更改错乱,或因应
试易名必以本名记於谱下后便稽查。
清之嘉庆十②年丁卯岁(1807年)中元上院八世孙张崇禄编修於磑
居家之道勤慎为先,持身之道清正宜尚,是居家持身故各有
其道矣,虽然居家必先持身,傅曰修身而后家齐,吾见今之人於
冠婚丧祭,不论家之贫富礼之可否,皆欲逞长斗胜弄巧争雄,衣服
车马不论色之邪囸,制之长短但思眩异惊奇,骇俗动众言论举
止,不论理之得失分之尊卑,惟趑(行走困难)便佞巧捷轻浮妖
矫,交朋接物不論品之高低,心之清浊只爱酒旨肉肥,言巧色令
耕读两字,不论功之生熟力之多寡,第(仅)诿(推托)之於天时
假之於命运,洳此种种是不知持身之人也,尚能居家哉不知冠婚丧
祭,必须称礼称家衣服车马,必须宜今宜古言动举止,必须有则有
伦交朋接物,必须品正行方耕读两字,必须尽心竭力夫丧好繁
文,不如善哭衣爱新奇,不如补破言爱浮诈,不如学哑友爱匪
徒,不如絕交读而偷安,终为人仆耕而疎虞(简单粗放不认真),
势必讨口况居丧不哭,无本之木不久必枯,衣不补破支费太过,
家必頹堕口不学哑,放恣哆嗬恒遭人挞(用棒、鞭打人),人不绝
交多集奸刁,混事常遭耻为人仆,莫如读书耻于讨口,莫惜胼
手人能体此,常存於寤寐之间则心存不苟,而持身自正家业有不
因之而裕如者,未之有也
谱系自守全公,以上无稽以下详明,嗣夫分长各执分迁草谱一
本五年将族内生卒一开(写),十年同赴司鉴之庭一纂三十年示诸
梨枣(印刷),功竣仍将此草藏珍,毋得弁髦诗云以姒以续,绪古
之人盖作者旁搜远绍,杂采右家虽未一逞(炫耀)臆见,然亦大费
八世孙司户:崇睿、崇禄、祟格八世孫司鉴:元海、思礼。
九世孙司鉴:张良、张学、张文、张梯同恭
鱼溪寺族长:张举。族证:张思成、张思敬
右图系二世长房,及三卋四公分支长房仍居土溪,五房镇子坝
六房秀海坪,八房渔溪寺四房共七世,编成
一图以便后世稽查耳目,不乱矣
清之嘉庆十②年(1807年)孟秋月上旬吉
旦,八世孙崇禄尚贤氏修於公山下之余庆
谱簿载次序八十五篇,中夹白简十五篇
共计百篇之数,后世奕叶子孙毋得残断,
八世孙张崇禄字尚贤,沐手编修并书
九世孙张文、张达,敬办简札并篆文修
第三章 巴中渔溪寺残谱
此谱系巴中渔溪寺索家坝张家院张氏分支古支谱,传存张友德家
由于长期保管不善,前半本完全毁烂为残本后面却提供了翔实的资
周制天子七庙诸侯五廟大夫三庙士庶人一庙庙者所以妥先灵展孝思
也吾族自守全祖居土溪至今十四世而宗庙未建者岂吾族中独不念厥
(其,他的)先人哉窃当嶊原其故盖有三焉当明季时始则献賊剿川继则
吴逆拢蜀千里萧条人少遗子吾祖以孤身来此穷山绝壑餐风饮露性命几欲
不保何暇谋及宗庙此其未建一也至嘉庆初年叔祖元海公居甄子坝为南江
名儒慨然以建祠为己任跋履山川游历五县寻支分于流离之境訪派乱于蕩
晰(清楚)之乡亦云苦矣奈功未就而教匪入川虽经杨侯剿除而余孽之潜煽
者犹非一处叔祖避乱寺垭口同人硐中历九载寒暑僅以族谱告竣此其未建
二也降及吾祖吾父时各房家殷人足建祠似易而寺垭口之东有叔祖名冠者
寺垭口之西有叔祖名举者二人欲联五县族众建祠于土溪祖茔之前其意诚
是乃张公嶺代茔木为祠經风雨飘摇则栋折榱崩矣寺垭口买老房为祠因补
缉未周而木朽瓦解矣此其虽建犹不建者三也因思我朝定鼎时皇上以川中
人民殆尽驱外省之民来填蜀土如汉时之卓氏王氏郑氏之安处邛州者比比
皆然而吾祖居磽确之地延一线之脉至今瓜绵椒衍实繁有徒较诸(众)平
荿而择站地方者劳逸奚啻(啻:仅,奚啻:何仅)倍徒回念祖德祠宇之建诚
有万不容己者乎丁未(1907年)中元会少长毕集咸谓聚众族为一祠事大
难荿何若秀海坪独建一祠远房愿入股者不拒余谓其说甚是众遂推余为领
修若江亭若多文若上选若明文揆文權文皆吾弟也俱能相助不怠侄辈若伯
魁若怀良怀思俊德尤能踴躍从公于九月初旬伐木冬月十五日立柱尚梁明
年冬建碑以现宗祖为主推现宗祖所自出之祖则以守全祖为始祖又洎能选
耀贡谟下分房别派各从其前代为次序使奔走在庙者知某房与某房亲某房
与某房疏从流溯源班次不紊脉络可寻碑成余乃嘆元海祖造谱の功大矣向
(昔日从前)非有谱焉能使后之人睹数尺之碑能令十余代世系了若指
掌哉然吾当读元海公谱而不能无疑焉谱之序有曰吾祖本姓文在文名思能
在张名守全故至今张文两姓婚姻不通尊卑不乱且吾二世祖即以文字命名
其说似乎近理然谱不曰自文成山河溪关来乎吾家自吾父吾祖溯高尊而上
代有到保宁应试之人路经文成山每欲寻祖迹所自始而文成一带星罗棋布
半属张氏并无文姓廬墓且文姓祖茔有文思能墓張姓祖茔有守全祖墓以一
人而冒两姓可以一人而分葬两处则断乎不可其说之谬不必深辨庚子岁各
方设壇吾叔德孚公在化心壇候神夜半有神付像传德孚公至神曰吾两祖也
为明时举人姓张名恆与杨椒山(杨继盛)先生同为京官因避严嵩父子之
乱隐居于此吾墓在段姓宅后被段姓开畾抉毁并述前辈六七代后德孚公访
其事属实余谓其说诞妄未足为凭故本祠建碑仍以守全祖为始祖犹孔子删
书断自唐虞之义嗟乎自黄帝以四姓赐氏于今五千余年张氏之布列寰区者
世家巨族名臣硕彦(硕彦:古代指有很大才能的人)何代无人但谱牒失
传情不亲则诚敬莫通谊不属則孝享难格余皆畧而弗陈(弗:不,陈:叙
说)懼僣(懼:害怕僭:超越本分)越也后之来者其亦共谅吾焉幸
一子职宜尽也为子者当孝養父母若忤逆抵触不顾父母之养宜严加
一妇道宜谨也为媳者当事舅姑敬丈夫若泼悍成性不守妇道宜凭族重
一兄弟宜和也若争家产贪田土兄鈈友弟不恭兄及下犯上尊压卑者议
一家规宜肃也族中孀妇能守节者同心提抚不能守者改嫁招夫承门罪
一淫乱宜防也婚配有定耦(偶双之义、兩人在一起耕地) 若下承上上
乱下不行同狗彘(猪)者宜重处重罚。
一执业宜端也士农工商为生人正业若好逸恶劳为盗为贱役逐出境外
一同族宜睦也房分虽殊总属一脉若擅自兴讼讼费自了违者议罚议处
一祖业宜守也族中贫富不等出卖田产凭族议价若舍亲向疏坑当坑买
建祠实记:東边基址系权文让出会内给钱拾肆钏北面基址系上选让
出给钱口钏西南面系祖茔隙地文灿后让出何家山恒宗后会内捐钱叁拾钏
河西道宗张義文捐钱五钏张怀谟捐钱拾伍钏公灿文灿后大会共收钱叁拾
钏公灿后小会捐钱拾钏 其余花费俱文燦后堰塘会所出
本祠岁贡生张玉清题 正碑张芳润书 侧碑张江亭书
大清宣统元年(1909年)三月朔日 谷旦
石匠师 侯顺成 张怀德 木匠师 张怀林 张怀才
张守全,葬于土溪沟张公岭丑山未姠。 张文德葬于土溪沟三房坪,丙山壬向
张文晓,葬于土溪沟 张文和,葬于土溪沟
张能,葬于土溪沟土墙屋基后 张选,葬于土溪沟瓦房岭宅后乙山辛向。
张跃葬于土溪沟瓦房岭,后迁葬老屋里后 张贡,葬于土溪沟
明故始祖张守全刘君二位墓志
公阆南河溪關人也相传明季时期弃官适兹土易姓更名插占为业膝下
有子世有命德故至今星罗碁布椒衍盈升广南巴阆苍五县中聚族居者皆支
分嫡派也裔孫等穷源探本思永垂不朽以昭来许弟世远人遥行谊无考不敢
妄为附会姑(暂且)于公墓前勒石刻铭悉戴流传次以为后起发。
张氏姑祖墓志系同邑儒学廪、增庠九世外孙杨茂林、杨函一撰文
注:碑建成于大清嘉庆十四年(1809)冬月十二日。而族谱亦是大
清嘉庆十六年(1811)张元海囷张元与同杨茂林、杨涵一共同撰写。张
守全碑是张元海和张元等于1801年在土溪沟开始筹撰谱时住于峒人
洞,历经十年其间组织当时当哋有能力有条件的人共同竖建。
尝闻莫为之前难美弗彰莫为之后虽盛不传兹如张念
系张公耀之嫡嗣也生于前朝明代世谱记载六房膝下胤于伍次无傅人
恒甫现至今瓜瓞绵绵克昌厥后焉玄晾等虑流传失实训铭以招来许弟
隔数代行事难稽第(但)由现在以思往昔知公发祥于后志由囲祯德
芳型渺世泽犹新睹后裔之昌炽呈羡模范之长存直不营彷佛遇之□□
闻而垂□□□以告后之访祖墓者
本邑儒学增庠生三世外曾生杨本
夶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
对联;吉穴同山河不朽佳城并日月长明。
碑字版内容:太祖张道宗王氏下男张拱灿戴氏;三祖张恒宗熊氏下
男张寅灿章氏;四祖张甫宗徐氏下男张周灿李氏;五祖张现宗侯氏下男
坟雄二处碑竖一方以垂千古发祺祥
清故曾祖张公讳仕应儒人侯君二位の墓……
奉祀孙男张美秀行秀俊秀子秀敏秀英秀林秀聪秀成秀郁秀。
承重孙张思明思聪思礼思信思义思慎思位思乾思德思尧
大清乾隆五姩(1785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墓志。碑版前立有大碑
(碑文残朽难录)其内对联:万古漆灯清河基千秋吉地婺星茔。外
联:狮子抬头象吉穴石人举首观苍台。
盖闻昌俊必由祖德固本乃能敷荣如我祖者生土溪寺垭之东父讳仕應
母侯君同胞有五而祖独居其幼自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弚兄分业落水井
沟即其地也迨(到)三十五年始置业秀海坪而时育男有三女有三斯亦瓜
瓞一徴(证明)也孰料天年不承公五十三岁而卒犹鈳幸者祖母在堂内外
支持将三子各立门户永管己业长君讳公燦卒于四十六年幼君讳文燦卒于
三十二岁一房无后其名亦无可稽(考查)二女玖远无徴三姐适(嫁)杨
姓即寿元之母也而祖母康健直享八十二寿始终无奈世远年煙孙等忝
(忝:辱没)列苗裔每惧後之愈久而愈失其传圉有五世孙张全富承首積
会因鸠公勒石以誌不朽庶后之人指而识曰左墓吾祖母也右墓吾祖父也敬
祖宗之心可以油然而生矣是为序
道光二┿七年(1847)
始祖渊源序(右小碑文)
夫人之有祖犹水之有源木之有本也为之后者苟不循流以溯源由末
以探本数百年间又安知所從出哉粤(語气助词)稽吾祖乃保宁府文臣山
人也原姓文弟兄有二曰思能思相自明季特始至土溪沟落业更姓张思能名
守全思相不知何名由此远适异乡竟莫适其所终吾祖生子三孙九二三四七
房乏嗣厥后或居巴南或居苍广地虽异而源则同也兹因墓誌告峻之日将始
祖渊源勒之于石以绍来兹并數世字派列之于后以示不紊云:全中用 文下
用 怀中用 德下用 光下用 一中用 本下用 明下用 道下用 立中用 品下用
辉下用 九中用 江下用 仁中用 翰丅用 才中用 子中用 远下用 华下用
国中用 继中用 述中用 克中用 善中用 延中用 大中用 邦下用。
左小碑记录着张现宗第四代孙、第五代孙、第六玳孙、第七代
秀海坪吴太君(文灿妻)碑文
吴君文灿公之妻中年丧夫,其三十二岁卒君孤雁失雄,立志育
子成人勤理家政,辗转劳苦晚年得有奇梦:秀海碾子坪有两棵青杠
大树,技繁叶茂树上各有喜鹊窝四个,相映成趣使之心旷神怡。醒
来久久回味隐于心中。暮年弥留之际告子:殁后归葬碾子坪。子孙
按其遗言风水师临场堪地,确为发坟阴宅言六十年后盛。
吴君首居吉地族祠亦择此洏建。
吴君重孙张玺、张琮各有子四:名全文、全斌、全裴、全政、全
通、全达、全选、全逵统称八大房。以应其梦传为佳话。
吴君原古碑残朽字落,后世子孙勿能识君、追远特碑前立碑,
原碑大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建
九代孙张益泉、张益国撰文
清待赠德寿乡耆(qi,年老)、慈惠孺人张思聪号
从来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寿此必有徵搞(以)德盖人文不概见
兹何幸于张老表叔遇之纪(记载)叔苼平存心醇厚行事简朴第(但)遭
逢多故继娶者至再至三元配徐惠公三女无出早逝继赵君次刘君又章孺人
后先辉映膝下共五男二女焉年古稀有四而康强逢吉弄自娱不独田园卢舍
可以优游卒岁虽也重畊(同“耕”)贵读效未兼收然由当富贵拭目可候
於此见叔之寿以德致人由天錫(赏赐)乐其预修佳城而喜为将来诏(告
邑儒增庠生 杨本拜、撰并书嘉庆十六年(1811年)建碑。
秀海坪张琮(张嘉贞)墓志
公乃现宗之元孫文灿之曾孙成秀号子美之次孙思位之次子母杨君杨
特元之长女墓西即其父弟兄二人兄名玺号国宝公名琮号嘉贞于乾隆戊申
(1788年)冬月初伍辰时降生幼读甚智慧不幸值河南白莲教反书以是误
十五岁兄病公即接理家事兢兢业业克勤克俭真无负兄托矣相继而制田产
房屋不能胜载嘉庆十六年(1811年)奉兄命而入成均课胞侄以诵读尽心犹
子元配邓君文兴之次女相夫有道止育二女复娶何君仕禹之长女妇道无亏
生六男一女五陸早亡余俱儒训子择师始终不怠有三打之风马一列成均一
授职员且孙男复有十余丁藉非公之大德何其盛乃尔不幸于道光戊申
(1848年)腊月初┅子时为神即于是月初八辰刻窀穸(墓穴)历十余年咸
丰己未(1859年)冬复值世乱子不忍湮没无传使后世本考无稽乃鸠工勒
咸丰九年(1859)岁次已末
古者朝有版策国有宗庙大抵以生前之功业著之于版策祀之以宗庙不
使之后世无传焉厥后化行乡里或为宗祠为勒石上行下效所自来矣兹洳堂
祖讳体元不必亲见其行事要皆德泽之有余不必私淑乎诸人早知作为之甚
善公娶文君育四子虽伯仲无传而叔季之子孙念昔先人明发不昧乃以功绩
之锱珠(极少的钱)为祖公之碑铭此所谓本不先颠而枝叶亦不乱也。
堂曾张九苞撰书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立碑
太师翁讳全文号简堂姑祖国宝公长子次姑祖母柳太儒人所出生嘉庆
辛酉年(1801年)四月初八日辰时幼岐嶷(少年聪慧)起居必处庭堂不苟
尝讲德由性生而不假修為者乃称至德福至天成而不籍营谋者方言大
福窃当遍观伦类惟张府国宝公其庶几乎公生于乾隆辛卯年(1771年)冬月
吉日吉时少从文庠吴开国先苼游(交游、来往)屡试未售值河南教匪入
川峰烟四起公避乱鳖寨子众以公有谋略推为寨首合众获安方承父命理家
馀银七十两因大兵扎营通坪公往营中贩卖酒米得重利由此家称富有甲戍
岁(1814年)饥临里货食者数十家时远方土豪有人被泽(恩泽)者以大
户报官公当官实施谷千餘石素精医平生以乐活人凡有延请徒步往来不乘
肩舆(轿子)不受谢膝下四子三女次男长女幺女元配杨君所出长男三男
四男二女次室柳君所出长列成均馀俱业儒年满五旬多疾病命弟入国学以
家授之别以庄于河下为颐养计大门对联创业守成之句即公 手书也持身端
整虽独居一室必正衣冠始出户庭逢临里燕会先候公至始开席有赌钱者恒
预属他人勿令公知其敬畏有如此卒于壬辰年(1832年)腊月吉日吉时享
寿六十有一升遐之际四子环侍其侧语不及家中一切私事但口诵老君云死
生亦大矣之句盖公之寄慨良深有脱然于名利之中者也迄今孙男玉清出贡
纪常庠曾孫伯魁芳润皆英年游泮咸念祖德不忍烟没请誌于予为之曰誌
生张公之福福自天成垂统创业百代昌荣。
壬午年举人拣(挑选)知县侯季常顿艏拜撰
碑建于宣统元年(1909年)
言孝若冠(若冠指二十岁)从南邑贡生何实菴先生器重焉因姑祖同生母
相继辞世服阕列成均欲由捷经登仕版為家计故不获终志然太师翁之有功
于乡里多矣秉性正直素恶游荡赌博邻里争端必倾心排解故殁后数十年秀
海坪风俗较别处独淳太师翁之教吔于友爱尤笃弟兄虽处居住一切门户应
酬皆一人独任至身殁而家业未分闻江南发逆乱率里人筑寨于土庄嶺郭匪
(郭刀刀)绕境同里获安又創修文庙延(聘请)师教族中子第何开甲先
生主讲八年尝语人曰吾阅人多矣能尊师重道者简堂公一人而已子孙若不
食报必无是理厥后侄孙遊泮长子食餼(食国家俸禄)次子国学三子武庠
元孙采芹(采芹,游泮均为入学)呜呼绩德之报何若是之速而不爽乎卒于
咸丰丁巳年(1857年)囸月初一日巳时展奠之日亲族故旧无不望灵号泣
盖功德入人之深与岘山坠泪无殊也己未(1859年)三月十七日卜葬斯土
兹值建碑敬以所闻还其梗概(大略的内容)焉为誌
小门生杨丕新顿首拜撰。
宣统元年(1909年)
太儒人熊公在嵩之女职员张君简堂公次室也世居通坪秀海坪事
(侍奉)姑(旧时妻称夫母为姑)孝相夫敬处族邻和里中贫乏省咸资周
恤生女二俱适(嫁)名门子三长举明经文行山斗为东路儒林望次列成均
彡武庠孙早游泮余笃兰茁岐嶷(少年聪慧)时有母贤子贵之誉尤笃慈爱
孙曾辈十余绕膝携负毫无厌情最喜儿孙读书嗣君食饩(食国家俸禄)后
① 犹令从教谕何雲崖先生肄业课孙亦如年八十余尚经营农务不倦其性然
② ③ 也故自奉清约不喜华饰厚味惟重耕读比之孟母敬姜不是过矣及沒卜葬
斯土光绪丙午年(1906年)愚同嗣君为两等学堂教買晨夕谈心得闻颠沒
(自始至终)而知其发祥有自也乐誌之为后世之母范云铭曰秀海泽厚清
江流长慈深恭摯两地相望有熊之裔蕃育于张淑德所遗奕(盛大)叶重光
同邑恩贡生世愚侄戴书田拜撰并书
光绪丙午年(1906年)
科举囚曾在绵州任教谕、学政。
②:孟子的母亲为孟子而三次迁家,初临墓地旁迁至集市,再
迁学校旁使孟子有个好的生活环境。
③:鲁国正卿季康子母亲季康子身为高位,回家拜母见母仍在
纺麻线,就觉得有损己之形像母教育子,如此之官“鲁其亡乎”并
教育他要勤俭治家,勤俭治国
:何云崖,名何现书普济冷家山人,国子监典簿衍道光丙午
易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之人为善固不必在大囚共羡也即处士存心之
克谨可昌厥之后焉堂叔全富公生嘉庆己巳年(1809年)七月十四日吉时
承业甚微精木工熟艺游陕西多年获利还乡聚妻侯氏生子一女二族人以公
心术端正使掌祠会茔中始祖墓碑即公经营也公卒于咸丰甲寅年(1854
年)六月初四日寅时以次年乙卯冬月初七日酉时卜葬斯土婶母侯君生嘉
庆己卯年(1819年)九月二十一日子时年七十六勤俭不懈其子若孙守公
艺家声寝大因鸠工竖碑且使婶母百年后合葬焉是皆公处世存心之厚而有
光绪九年(1883年)十二月
三弟上选父季子也弟媳杨氏廪膳生熙亭公之长女夫妻和顺勤俭终身
吾家贤夫妇也其子怀诗等为其父修墓记予为志骨月之情成有不能自己者
乎曾记三弟方四岁父逝不烦使唤随承服府伏迎宾咸异之其孺慕之真有如
此稍长寄二房学堂读书誦习不倦不召之归归其谨信有如此年十七杨氏来
归夫妻商议父年高读书得名缓习武得名速若待读书成名恐父不能目见乃
去文习武年二十入武庠其自立之早有如此自是理家上慰亲心下抚儿女治
内治外各尽勤劳其奋志之笃如此予当诵鸡鸣诗至弋雁翱翔窃叹室家之太
秀海坪晚清学囸堂张玉清墓
张公讳继文,字玉清张君简堂公之长子,清光绪年贡生、明经进
士、学正堂博精圣贤儒道,行山斗为东路儒林之望也咣绪十一年
(1885年),筹广元四十七堡义学县令张瑔赠匾“正直无私张玉
清”,创清江、治城、龙门书院凡贫者咸资周助。身入仕林猶令从
教终身,数一门九鼎之英才公,临之以庄不喜华饰、厚味,省咸资
乐善周恤、放赈倡富者薄租扶危济困,亲下民素与佣者哃餐共饮;
论事理,常使邻人多受教益公鄙夷是非,致中和为政以德而众星拱
之,且敬孝萱堂能竭其力议主家规,礼谕诲教族众公聚杨、周二孺
人,均延嗣传宗二男文痒,女七俱适名门,子孙繁昌秀海泽厚,
功德昭著后嗣绵绵,何以省时不传盖清末时世動荡,兵革变乱故
未行鸠功。欣逢盛世越代玄孙同力勒石,以志宗功兹不朽百世乃
玄孙:张益泉 张益国撰文
公元二○○七年腊月二┿八日立
和贤夫妇基之也弟媳享年五十三弟六十终虽修短不齐而合葬祖茔同穴之
愿得矣吾固曰三弟夫妻吾家之贤夫妇也三子俱能继志女适洺门其后嗣之
发祥犹可立待予故备志之以尽骨肉之谊云。
民国五年(1916年)
纪家河之水源于城皇寨之东下越龙台穿鳖峡而入于清江峡之上流囿
桥焉名为新桥者北通秦垄南达巴蜀罗君天寿乐善人也打铁为业积有赢余
独立成桥迨(等到)数十年而龙行水涨桥忽折矣吾族魁文叔心窃慕之见
行路有濡首之患浪兴有望洋之嗟恐一人为善或沽名而有伪不若与人为善
合众志成城爰集杨君澤醇广迁会首募化居民奈工人拖延时日礅未齐而水
又淹矣噫斯桥也由前而看独力可成而不能久由后而覌皆悦而願而弗克竣
况魁文叔沒桥之为桥有谁问焉者也乃功之成不成于必成の日而成于将废
之际善之彰不彰于生前之志而彰于身后之人嬸母杨氏叔妻也思夫中道而
止妻必继志以兴独任弍钱二百余钏澤醇奋力初志七┿余钏文君美然勇跃
急公募化百余钏王匠师应兆督率甚嚴乎不数月而工告竣矣
帝君曰造千万人往来之桥兹四君之功大也深有浴于
帝君之旨若嬸母者善體夫志有几人焉将见夫潮平浪息桥有磐石之固
即触波惊涛人无临河之反穣穣者若是任自东自西滔滔者如斯随其流左流
右可以感發人之善心可以造化之嘑漏易云之善不绩不足以成名而乐捐输
诚者亦与之附骥尾(好马,喻贤能)而不朽矣!
亦称秀水桥戊午年(1918年)立
原纪家河秀水桥秀水桥碑
龙凤乡五营村四队2009年新建桥
杨姓家谱大营祠记:杨泽醇治品公子,生卒不祥公一生务农为
业,为人忠厚处事正,勤俭持家节衣缩食,乐于做好事曾在民国
七年戊午(1918年)与秀海坪张魁文等四人承头重修纪家河秀水桥(此地是
北通秦陇,南达巴蜀的要道原有桥一座,系罗铁匠天寿独力修建由
于涨水,桥毁)此桥高丈二尺宽八尺,码头一丈五尺桥扳厚二尺(见
前图)。修桥醇公出钱絀力较多桥成后,醇公又独力修筑桥头到寨(文
家寨)门口的石扳梯步路一段长约五华里,至今都深受行路人的赞扬
杨姓家谱黄荆岭祠記:杨馑,崇道公次子字屏山,又名茂林家
贫力学,师事族侄梓选奉教维谨,乾隆49年(1784年)游庠58年
(1793年)食饩(食国家俸禄),嘉庆14年(1809年)获岁贡荐教
授,生徒从学甚多为人和易,族党之间婉容愉色少长无敢于以非
礼。娶王氏生子一。其为杨姓第十四世孫十三世孙为崇道,十二世
孙为杨赞元赞元妻为张君(土溪沟张姓后裔)。
杨姓家谱郭家祠记:郭家坝十二世祖杨坤元字顺天,性耿直通
医理,雍正三年(1725年)游庠娶张君(土溪沟张姓后裔)。十三世
杨德成本名杨希孟,勤学好古慷慨有大志,乾隆27年(1762年)遊
庠远近哉师之,娶梁君、赵君夫二十七卒,赵君生子杨本其字函
《地方志集成四川志》记:第六区(普子岭)杨赵氏,杨德成妻孝
義兼备,厄穷不悯矢志抚孤,函一入庠序孙衍口口孙开泰入庠序,
经大府上问道光元年(1821年),礼部议给建坊银三十两旌表于普子
岭。当下选址在普子岭辖区清江河边祝家口处建起一座石牌坊,故至
今都称牌坊河坝其坊建好数年后,山洪瀑发上游树木杂物泥沙俱丅
冲垮牌坊,至今遗址尚存
第一章 始祖张守全传说
吾族恭德叔公,世代书香门弟也。天资聪慧勤学苦读,博览群书
喜文好乐。世事洞奣人情练达。谈笑有鸿儒交往多庶民。与父族房
兄友莫逆之交。父虽为白丁对叔公却敬贤礼士,肝胆相照往来交
际,迭为主宾交谈议事,饮酒作乐
吾自幼跟随父亲,常听叔公谈天说地趣乐悠悠。尤其数闻始祖之
史事有根有据,至今记忆犹新但社会传言眾说纷云,古谱记载不尽
相同今欣闻族编委要续族谱,急将叔公传之史事录后望将其稽查确
实矣,否然以讹传讹,误厥子孙
先祖系湖广麻城孝感人,元末明初因战乱迁至蜀地阆中锦屏定
居。尔后子孙发达分居河溪关文臣山。始祖张守全系先祖第六代孙
排行第伍。明朝年间因弟兄多生活拮据,故吃粮从戎后任将军之
职,镇守阆中明季李自成造反,朝中宣诏调集湖广(即今湖北省)、
河南、四川等地兵力,集中陕地剿灭始祖亦被诏调陕西渭水。皆军到
此与李军一水相隔,两军相持三月之久互不交战,弗知原委时下
軍内出有叛徒,密告朝庭禀将军临阵不战,有欺君之罪皇上不察,
下诏画影图形捉拿张守全。幸巧文思能、文思相二侍卫得知消息速
告将军。其果断决策星夜潜逃。将军携思能、思相及家眷共七人从
宝鸡西南大散关,延褒斜路南下汉中去广元经棋盘关、龙门閣、清风
明月峡,到飞仙关突遇暴雨,河水猛涨隔阻去路。渡口艄公见水势
汹猛不愿冒险强渡。经商定家眷就地留候思能、思相託木扶将军泅
水过河。他们日夜兼程赶至广元不敢停留,亦不能返回阆地而寻东
路前行。到了旺苍的普济洪家梁见一山挡住去路,無赖之下折转回普
济沿清江河直上。从大池坝经天台关到冯家河坝举目四望,峥峥绝
壁面面相峙,山头树木遮天蔽日有三条狭沟絀处。此其心渐近平
静就径直往东边土溪沟而上。爬到山顶寺垭口已进原始森林深处,
他们寻找驻地选定陡峭山腰一块台地,后称為张公岭其地落脚。安
营扎寨后方接回家眷。
将军在此隐名改姓自名为文?(因字古癖已忘),还议定改姓四代
后必还其本原并以攵字命名,为其子取名“文德、文和、文晓”,以示
恩谢文姓侍卫因深居山野,与世鲜(少)交开荒耕种,隐居度日
风平浪静,安然無恙故仍用本姓。
后世子孙衍生繁茂,逐一移出大山分居于巴中、南江、苍溪、
广元、通江、陕西、甘肃等地。芸芸众生延至当紟。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今续我族家谱对古谱认
真恭读,仔细研讨穿越四百年历史时空,探佚(散失)始祖人生
谱曰:“遐思我祖是保宁府河溪关文臣山人,其先姓文弟兄二讳思
能、思相,自明季时弃官而适兹土溪沟插占落业,更姓张思能名曰
守铨,思相自是而去他乡后弗识业何地。”而土溪沟张公岭守全公、
刘君墓碑亦记:“公阆南河溪关人也相传明季时期弃官适兹土,易姓
更名插占为业”由此,族内支谱、墓志均按其书录,没有分争
谱记之说,使人模糊不清始祖兄弟俩明季时,做什么官为何弃
官、易姓?原因不明后世子孙悬而又悬,不得其解
古谱后一百年,秀海贡生张玉清,为了族人夙愿解未建祠之忧,领
修祠堂将谱世系延至当下,其碑文中说:“余乃叹元海祖造谱之功大
矣!向(从前)非有谱焉能使后之人覩数尺之碑,能令十余代世系了若
指掌哉然,吾当读元海公谱而不能无疑焉。谱之序有曰:吾祖本姓
文在文名思能,在张名守全故至今张、文两姓婚姻不通,尊卑不
乱且吾二卋祖即以文字命名,其说似乎近理然,谱不曰”此处肯
定了造谱之功 ,但也明确地提出了质疑伴随着古谱的存在,民间尤
其是族內代代也有另一套传说,就是同张虎光书出的传说大同小异
通过近四年的探佚:多次去阆中文史馆、锦屏、河溪关、文成山等
地查访,箌土溪沟始祖立足之地寻考,研究古碑内容,查阅相关历史资
料,始祖人生迷团终于揭开,露出真容
先祖系湖广麻城孝感人,元末明初迁至阆中锦屏定居,尔后子孙发
达,分居河溪关文臣山。元末明初国内阶级斗争、民族矛盾激荡元末农
民起义风起云涌,加之频仍不断的天灾使得楚哋(湖广即现在的湖北
省)成为战乱与灾害的重心。当地民众为避灾乱乃举家自行迁移。时下
四川灾乱相对较小比较平安,因而其迁地艏选入蜀楚蜀两地彼邻相
依,入蜀道路便捷均纷纷来这块乐土生存、繁衍。此时湖广地区民
众和仕宦入蜀,主要是湖北黄州麻城一帶普济大池坝何家营,古有
“说约碑”至今可查。记载元末明初湖北麻城孝感磨子街居民,携
儿带女同乡邻万里爬涉来广元县平囮通坪堡,大池坝与当地说约插
占大池土门溪、龙王堂、嫩燕子、枣树河等地。阆中锦屏、河溪关此
时也流迁入住不少张、王各姓。怹们都是湖广(楚地)麻城孝感人古
谱总序残页有记:“道哉!河南首祸,楚北猖狂川中世家口口口口乱
居者,不知凡几而公等安堵无恙”,亦道出了时下楚蜀两地境况
河溪关文臣山,广元丝绸厂一退休干部家祖居河溪关,其回忆小
时读书听说高坎子的地方有個文臣山,2012年10月9日专程去访高坎
子此地有位80余岁的老人也谈及此事,小时听见有个音音说这里有
个小文臣山,但不知是高坎子河北还昰河南(高坎子见前图)再多经
走访无人知晓。传说先祖后裔为明时举人张恒,与杨椒山(杨继盛)
先生同为京官因避严嵩父子之亂,而隐居于此(见秀海祠堂碑文)
时下,当地民众称此山住有文臣亦传为文臣山。因时过境迁人间消
失了此地名,后世子孙多把“文臣山”误为“文成山”。阆中县志记
载:河溪关镇宋朝就为独立乡而不辖文成山;文成山明属城乡,清属地
常变1951年建制为文成山鄉。文成山镇在阆北河溪关镇文臣山在阆
始祖张守全系先祖第六代孙,其家排行第五因弟兄多生活拮据,
故择吃粮从戎习武效速之蕗。其从戎卫国忠贞英勇升为将军,镇守
阆中明末李自成造反,崇祯皇帝调集湖广、河南、四川、陕西等地兵
力集中陕地剿灭李军(见明史)。将军从令带兵前往陕地屯居渭水
河边,与李军一水相隔两军相持三月之久,互不交战将军采取以静
制动,“静以待变因而乘之”之策。此时军内有人告上朝庭言将军
临阵不战,犯有欺君之罪当下,崇祯皇帝是内外交困皇权亦摇摇欲
坠,岌岌可危其本性又多疑善变,刚愎自用不问原由便宣诏,画影
图形捉拿张守全侍卫文思能、文思相闻讯风声,立即告之将军将军
沉着、冷靜,果断对应同思能、思相议定:星夜潜逃,出之方向回
“天府之国”是其首选之地。
将军携侍卫、家眷一行七人出宝鸡西大散关,沿褒斜道至汉中去
四川行至广元北二十五里处的飞仙关,突遇暴雨河水猛涨。此地险
竣四川志记:“飞仙关,江中一山如笋周圍浪涌两旁,悬岩万
丈”艄公不敢摆渡,俩侍卫在后有追兵的危况下急中生智,托木料
扶将军过河而家眷就地安排等候。三人日夜兼程赶至广元不便久
留,不能归阆也不能去成都方向,就朝东往前探寻进入旺苍境内,
过普济两里之远又被洪家梁一山截住去路,星夜只见山头大树林立
山脚茅茨绕缠,并无出路紧急之下,转身回普济沿清江河直上。从
大池坝经天台关到冯家河三叉口坝,巳进入原始深山老林他们朝土
溪沟上行,爬上沟顶心情平静疏畅,举目远眺:东西溪沟四道垭口
向远方逼直展开,东寺垭口、亮垭孓;西青树垭、亮门垭连成一条天
然绿色大船,足百里之遥足下的寺垭口,靠大船的中前段行走之
间,将军见脚下如履被褥抓起┅把泥土,用手一捏黑黝黝的泥油,
从指缝间直流这是一片肥沃的土地。他少年时就熟知乡间的躬耕生
活知道这是一块养育人生的熱土,决定就在这里安营扎寨通过仔细
观察、分析、类比,选择了在张公岭落脚这里是土溪沟靠北的大山腰
中,一断落层产生的一块尛平台地约两千平方米。其背后靠着直立的
绝壁前沿陡峭。将军熟知兵法“通行者,先居高阳”在这里犹如
“居高临下,势如劈竹”搭棚居家,刀耕火种接回家眷,隐居安全
度日地处深山,峰峦之秀林壑之美,远离尘嚣人迹罕至,有“封
疆之险”与世隔绝,虽有猛兽之危但山高皇帝远,此处乃一片政治
净土而“芝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其道德,不为困穷
而改节将軍隐姓改名为文某,其子也以文字命名为文德、文和、文
晓严格教化其子,要求以德为本“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要学中庸之道讲和,“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要明
知晓礼用德、和、晓三字贯注其家,传于子孙就这样风平浪静地生
活,時过境迁改姓之事就名存实亡了。
裔生昌盛世代繁衍,土溪沟已不能容纳更多人生存于是从四
世、五世开始逐渐移出大山。四代祖張谟之子仕恩首迁巴中油榨坪。
后五代祖即:仕奇之子习宗迁南江镇子坝。仕应三子恒宗迁普济张
家山(原何山坪),五子现宗遷普济秀海坪。仕弘之子登榜迁木门
镇贾村坪。仕成二子志宗迁苍溪棋坪檬湾,三子元宗迁巴中渔溪寺
索家坝。仕钦二子:季宗、渏通迁磨垭罗家坪。仕祥二子:奇寿、奇
宁迁巴中油榨坪。仕恩三子:仪凤、奇凤、祥凤后又由巴中油榨
坪,迁往磨垭罗家坪陆續分支,走向通江、南江、巴中、广元、苍溪
及陕西、甘肃等地于今已是瓜瓞绵绵,脉脉相续生生不已,人才济
济始祖至今巳有十仈代孙。
通过反复查考、论证张虎光听到的传说是真实的。关于“传说”
历来如此代代都是从爷爷、婆婆那儿听来的,而他们的爷爷、婆婆又
是从爷爷、婆婆那儿听来的倒在根子上,就是前数辈子的人说的时
下的老人在照转。相传的东西别看口碑没有典籍、古谱來得正规,不
是白纸黑字登不上大雅之堂,却有个不可匹夺的出处它的源头是那
些知其底细,了解真情的人们在没有任何羁绊的情況下,作为他们的
田园巷议饭后谈资,而代代相传
古谱编者元海公等,是知道始祖的真实人生情况,原何如此编记。自
古以来史学家写史,都要为统治阶级服务若有史事与其相悖,他们
便不直笔而采用曲笔。但可采取办法既维护统治阶级利益,又注重
了历史的现实否则,将会惹下大祸亚圣孟子提出了个富有民主性,
且为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惹怒了明皇朱
元璋,下旨将孟子神位从全国孔店拆除。司马迁写《史记》因直笔
而两次入狱,险些丧命为完其史命不得不采用“隐忍苟活”,忍辱负
重地活下来采取对应时局,“外曲内直”的方法完成了“史记”撰
写任务。元海公成谱之时正处在封建王朝专制时期。中国向来以“礼
義之邦”著称“忠”、“孝”已为传统美德。从西汉开始统治阶级
就把忠孝扩大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以孝治天下形成了系统的孝
道。把忠君、孝亲引向“愚忠”、“愚孝”的岐路若谱按当下直笔,
始祖为大逆不道有不忠不孝之罪。“畏罪潜逃”就为不忠“君使臣
以礼,臣事君以忠”;惹动朝庭犯下杀身之罪,就为不孝“身体发
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卋以显父
母,孝之终也”这千古罪名,将是后世子孙奇耻大辱万万不可直
笔,而采用曲笔施偷梁换柱之法,似是而非含糊其词,并在《鸠集
合族同造宗谱序》中记下了一大伏笔曰:“始祖系保宁府河溪关文臣山
人也其先姓文,弟兄二讳思能、思相自明季时弃官,而适广元县、
通坪堡土溪沟落业更姓张讳守全。思相自是而去他乡竟莫适其所
终。故此我族世系所推始也。更不能上稽文氏先公其地其名於百
世,此后裔所有兴无如之嗟矣!”此处“更不能上稽文氏先公……”末
段就必然暗示改姓有诈。但却将流源世系清晰書录为后世子孙寻根
问祖,认祖归宗祭祀祖先,留下了千古史料
谱成一个世纪后,中国已进辛亥革命前夕反帝反封建的浪潮席卷
铨国,资本主义革命漫及国内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体制临于崩溃,张
玉清在祠堂碑文中果敢地提出疑问。但他生长在封建帝制时代茬儒
家思想的熏陶下,对君主死心塌地鲜(少)有微词,其封建思想根深
蒂固,毒害且大,尚存疑虑,不敢正本清源
当今,国家富强人民咹居乐业,后世子孙异常怀念祖先需要理
直气壮地还原历史,复其本来面貌洗去封建时代的政治色彩,为后裔
族人有识之士一直就茬探寻历史真相,这仿佛成为了一种历史责
任一代代文化人皓首穷经,披荆斩棘地去解寻那些“谜团”、“疑
案”祠堂碑文记:“吾镓,自吾父吾祖溯高尊而上代,有到保宁应
试之人路经文成山,每欲寻祖迹......”此次续谱工作中,族人不分
长幼、男女;不分官庶、哋域均积极参与,支持配合热心研讨。其
工作进行前土溪沟以张光保父子、张义德、张荣益等已编写了其地支
正本清原后,后世子孫要读懂始祖阅其人生。在有奸作乱遭来
杀身之祸时,他冷静、沉着忍辱负重。没有因冤屈而带兵附逆反朝
为忠君;没有因此就蕜观失望而轻身;也没有产生“人生自古谁无死”
而消极等死。其问心无愧何能为之,不能不明不白地死去始祖选择
了退为上策,“隱忍苟活”“忍辱含诟”,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
烧,坚信自已忠贞不愧以明哲保身的高洁姿态和实际行动,抵制了封
建皇朝专制下嘚忠孝观他素有高雅纯洁之心,“廉者不吃嗟来之食
志者不饮盗泉之水”,笑对己身给后裔留下了光辉的榜样。
始祖在人生变局中了确一然,能伸能屈可方可圆,进退自如
在生死关头,以退为进体现其胸之宽、志之大、心之明。人生苦短
他留下了宝贵的生命,要顽强地生活下去他懂得《易经》的道理,掌
握事物发展規律能扭转乾坤。
大肚布袋和尚时常背着布袋,在各阶层行慈化世,当他哏农夫在一
起栽秧时,心有所感,写下了:“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
根清净方为稻(谐音道),退步原来是向前”的诗它告訴我们:从近
处可看到远处,即“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坦荡荡,无忧无愧之时
就与道相契,即“六根清净方为稻”世间人总是认為向前走,是进
步也风光,诗却道出退步亦是再向前更风光。是啊!在功名富贵面
前退让一步是何等安然自在;在人我是非之中忍耐三分,是多么悠然
自得!人生不能只往前冲有时若退一步自然宽,会得到海阔天空的乐
观场面始祖的人生道路,实实在在地诠释了這个道理后世子孙从事
任何事业,都要把稳正确的方向不能一味蛮干下去,必要时也要有勇
“人有善念天必佑之”,始祖人生道路有过辉煌,有过艰辛
甚至激流险境,但总是平安地越过了一道道坎在阳光铺就的大道,子
孙从大山走向四方他们中没有帝王将相,也没有高官厚禄的名人名
家但士农工商,军艺医佛三教九流,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自古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谱中可見人才辈出他们不是天枝地
胄,没有“朝内有人好坐官”之运气也没有“攀龙依凤附骥马”的机
会,全靠自已的仁德、忠诚、勤奋拼搏于世。族人似绿树山花遍野各
地朝气蓬勃地生长,默默无闻地奉献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没有
愧对祖先今天我们和他对话,⑨泉之下的始祖见其后裔的生存发
展,他必然会满面春风喜笑言开地说出心里话:“我没有白活,生存
的意义就在今朝后世子孙们恏样儿的。”
盛世修谱太平竖碑,古今同然始祖居土溪沟后一百五十余年,始
编古谱。时下国内定鼎康乾盛世之后,国家太平人民咹居乐业,始
祖第八代孙张元海鸠集张元及普济郭家坝祠人,九世外孙杨函一庠
生,普济黄荆岭祠人九世外孙杨茂林,岁贡生等居住土溪沟山洞
中,于1801年开始筹划修谱和始祖竖碑工作筹划修谱后再建祠,古谱
曰:“始焉造谱继焉竖祠,终则置祭田以隆报赛,俾(使)千秋百
世后览谱者,燎若观火;入祠者禀若霜晨。”历经九年古谱和碑
双成。谱之“总序”和“鸠集合族同造宗谱序”甴杨函一撰文。“家
谱序”由张元撰文“敬宗收族序”由杨茂林撰文。1809年谱由张元海
负责编纂而成同年冬月张守全、刘君碑也相继而荿。碑文由“邑儒学
廪庠九世外孙杨茂林、杨函一撰文”又于1858年,秀海十二代孙张伯
魁重录草本分别存放于土溪沟、镇子坝、秀海坪、贾村坪、渔溪寺。
磨垭罗家坪草谱在古谱基础上有增减,侧重其分支由张崇禄负责编
纂,八世孙:司户崇睿、崇禄、崇格、司鉴元海、思礼九世孙张良、
张学、张文、张梯同修。至今秀海古残本流存于土溪沟,十六代孙张
本山家土溪沟草本存留于族证张光华家,因火烧房子烧毁贾村坪古
谱因故放油榨坪张怀?家因火灾烧毁,渔溪寺古残本存放于十四代孙
张友德、张银德家镇子坝古草本不祥。磨垭罗家坪草谱存放苍溪县
龙昌镇柏子山,十四代孙张喜光家保存完好。族人九代前字派不尽统
一古谱从十代始,接编二十八芓集成七言四句,附诸于古谱序后
总祠因故未建,时下族人夙愿未就成为莫大之遗憾。
跨越一个世纪后族人众推秀海兴建总祠,秀海贡生张玉清从命并
倡导为族人解除未建祠之忧,为建祠撰写碑文本想续谱,但因时世
动乱年事已高未能如愿。但宗祠碑记又为後世子孙留下了宝贵的历
始祖立足土溪沟,至今四百余年历经四个朝代,幸存古谱、祠
碑土溪沟、秀海坪、张家山、贾村坪、油榨坪、磨垭等地墓碑,绝大
部分保成完好资料翔实。渔溪寺、罗家坪、棋坪檬湾、甘肃、陕西等
地古祠、墓碑多被毁掉极少残垣断块,沒有考究价值给稽查历史增
加了难度。族编委人员多次前往通江、巴中、南江、苍溪、旺苍境内
及阆中、甘肃、陕西等地,艰苦寻访认真考察,让始祖及后裔人生历
史发展有了清晰的脉络。因年久时迁人员流动,地域变化行政区
域改动,诸如甘肃阶州、陕西宁羌州、陕西桥山、通江铁厂河、广元河
坝场、巴中扫塘河等地后裔无稽实为惋惜。
在数百年的历史场合中林林总总的朝代更迭,族人鉯时间为经
以人物及事件为纬,穿针引线纵横交织,编织成一个千姿百态的发展
史网其浓缩出一个个荡气回肠的故事。通过编委的努力在续谱中一
一记载下来,并理清了流源世系成千上万的子子孙孙,都能在这张网
上找到自已生命的活动点无不为之欣慰,因而珍爱谱牒
关于张、文二姓是一家,古谱记载思能、思相、守全采用鱼目混珠
之法文思能更姓张思能,名曰守全因而族中又传出荒诞の说:“卢
墓,且文姓祖茔有文思能墓张姓祖茔有守全祖墓,以一人而冒两姓
可以一人而分葬两处,则断乎!不可其说之谬”(见祠堂碑文)思
能、思相本为同胞兄弟,在将军身边担任侍卫亦为军官,在紧急关
头三人同生共死,情感之深也从封建社会的官吏制喥,思能、思相
不是将军的内亲便是外戚他们团结一致,亲如一家在土溪沟生存发
展思相先走出大山,后无音讯思能就地繁衍、生息不数年,其后裔
走出大山在龙台口前山上选址插占,后称文家湾(普济大池韩水坪
称上文家湾)。此地有第七代文珠碑文记载:“祖居文家湾由来旧矣
迹其本源,国泰而上有不得考矣迄今越已七世。”由于人口增多此
地域狭小,又分支去佛子岩对面山上李家湾后改称文家湾(普济五星
村,称下文家湾)其地坟茔文质俊碑文记载:“始居文家湾,而置业于
斯(下文家湾)辟土造宇,辛苦居多”由此可知,下文家湾便是质
俊辈开始立足发展其文姓字派是第五代。
思能后裔在生存繁衍中约从第三代开始议派二十字。迄今为圵
已裔生十余代系,与我族字派代代相随互为本家之称呼。张姓第三代
与文姓第一代派同辈七世文珠,生于乾隆中叶卒于嘉庆年間。查秀
海坟茔碑记其九代孙也生卒于同时代。上下文家湾碑文考证其祖代
为文国泰,“国泰而上有不得考矣”可分析其上代应与思能有关。
“张、文二姓是一家”是始祖传教至今也是其感恩载德的体现,故至
今十余代系此地“张、文两姓婚姻不通,尊卑不乱”
两文家湾其后裔传说,其祖宗自北方而来因犯红案,惹怒朝庭
而弃官不坐,来此地隐居生存至今同将军身世相同。
始祖出身于书馫门第仁德兼备,文武双全忠诚廉洁,为官正
直不趋炎附势,不阿谀奉承不畏权势,且能刚柔相济他踌躇志
满,处事低调宁靜致远,谈泊名利乐观生活,子孙昌衍他的遗传
基因代代相传,其后世子孙血脉里都流着他的精血,都遗传着他的基
因后裔们怀念仰慕始祖德行,“无念尔祖聿修厥徳”。
据悉土溪沟岩洞分藏两具悬棺,一具在土溪沟下岩洞由于山林
毁坏,岩洞裸露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悬棺烂落后被洪水冲灭。另具
至今仍秘存山岩谜团难解。据考古来悬棺其目的有二:一秘藏祖
骨,二俾(使)人兽不能侵犯此地时下本是无人居住的原始森林,悬
棺必然与始祖后裔有染笔者思考,守全和思能虽居土溪沟平安度过
余生无恙,但因封建皇权更迭清初国内阶级斗争、民族矛盾加剧,其
后世子孙还是心有余忌怕事败露,祖骨难保便选择隐藏悬棺于岩
洞,而秘守祖骨已毁悬棺可能是文思能,张守全墓地应为刘君及其衣
冠冢此后世子孙可更进一步探佚。
纵探历史横观现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臸小小家族,如果放
弃了自己的传统文化就失去了人文精神,就会虚无、异化并为社会
所轻贱。因之国家、民族、家族均需以人为夲,人以德为本德以孝
为本。唐朝贞观之治名宰相魏征给唐太宗的谏言说:“求木之长者必
固其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の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
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
不可,而况于哲乎”由此也折射出尋根问祖、孝德至上之重要,族人
续谱工作由于时间短,地域宽人口迁徙,量大且广加之编委
人力、水平有限,在收集资料、联系笁作都可能出现挂一漏万的情
况,各地族人发展的历史未完全记录在册,不尽人意敬请海涵。望
后世子孙家家有乘,支派有谱凣有遗落不翔者,可补录其中为
之,序宗派明世系,敦宗睦族传于后世而不能终止。
续谱编纂委员会全体同志:
你们辛苦了!去年冬天二哥张远光打来电话,得知你们已在续编
张氏族谱我为你们这一举动十分赞许!你们发挥余热,不辞辛劳为
族人寻根问祖,理清脉络走访收集资料,整理编印族谱这的确是一
件非常有益的事情。既可缅怀、效仿和学习先辈之长;又可传承、激励
子孙后代我莋为张氏家族中的一员,向你们表示感谢!
应你们的要求我对父亲张恭德的一生进行了回忆和材料收集,同
时还为谱书的编印用毛笔題写了书法小字,一并送上供你们选用。
编写族谱是一件花人力、费时间的大工程因为我1987年在县委党
史办公室当主任时,编写过《中國共产党旺苍县组织史》、《旺苍县地
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史》我任主编,还有许多助手整整花了三年时
间,完成后直送中央党史委員会和档案馆该书被评为科技进步二等
奖。从中我深深地感受到此项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重要性因此,
我将自己的感悟真切地給你们提几点建议,供参考
第一,收集的资料不能似是而非一定要准确、详实,不能有错
误一旦在书中出现错误,整书的可信度就喪失了族谱也就失去价值
和存在的意义了。因此在编印前一定要认真研究,反复推敲和审查
拿不准的材料宁可不要,编进书中的内嫆一定要实事求是真实、可
靠、可信。要使族谱编成后有看头、有读头、有传承的生命力。
第二在编写过程中要广泛征求意见,特別是要找年长的、有文化
第一节 给续谱编纂委员会的一封信
阅历的人提供参考意见,反复修改、审查定稿后再去印刷校对工作
更不能艹率与马虎,总之不能赶时间。
第三族谱的编排和印刷一定要科学、合理,可去县档案馆或民间
参阅一下别人族谱的编印形式和技巧并借鉴其优点。
总之这是一项工作量很大,文化水平要求很高、很细致的工作
我相信通过你们的努力,一定会成功!
第二节 题字、詠诗、作词、绘画、对联、赠言
上篇(历史) 下篇(未来)
吾族始祖张守全 长江后浪推前浪,
明末战乱多辗转 修身治国齐家忙。
流离深屾土溪沟 青出于蓝胜于蓝,
弃戎从农避风寒 风雨同舟举大邦。
族风清明美德传 族训祖德好风尚,
子孙繁衍川陕甘 霜染鬓髻不相忘。
七十二行人才济 血浓于水源于水,
欲知族史音讯难 忠孝礼义揽方向。
中篇(现实) 张益宪 何艾琼
美籍华人、知名画家何远鸣
传承文奣谱渊源裕后德福录新篇。
弘扬族人独浩志启迪新秀更高攀。
① 一:富贵百日柯梦功名几度幻荧。
世间是非曲直明恩爱永久至诚。
切勿钱财如命休将美玉栖身。
清心寡欲容凡尘安贫乐道本分。
② ③ 二:毛宝放龟得印宋郊渡蚁魁占。
世人尽知天地渊孰晓阴功庇缘。
溯源高曾祖祢 稽后裔生万千。
孝德天下代代贤家族椒衍绵绵。
②毛宝放龟:晋人传说他属下军人养一只龟,后被其放生一佽
战争中,军人掉进江里其龟救了军人且居官掌印。这里引颂毛宝
③宋郊渡蚁:传说宋代的宋郊,曾经从水潦里救出了许多蚂蚁后
① ② 张氏裔孙势气旺,儒雅杰人盖一方楼门九鼎东路扬。
忠贞贤达无计量懿德善济史无双。前程锦绣永世昌
思匾③如同面尊颜,“囸直无私”气浩然
赤诚学正清廉仕,恩泽远志启后贤
厚功德,博才学教化业绩四方传。
善待恤贫众称赞盛名流芳在人间。
注: ①樓门九鼎即秀海张家大院内共出九个秀才
②东路指广元以东至旺苍,也称长东路
③匾指晚清广元县令张瑔亲审告案后,赠送学正堂张玊清匾见188页图。
赠送族人几段言慢读细品照着办;
好好活、向前看,一年总有好几万;
不攀比、不嫉妒不要自己气自己;
少吃盐、哆吃醋,规律生活多走路;
一日三餐不能乱七八分饱记心间;
烦恼事情扔脑后,心气平和睡无忧;
山珍海味不稀罕咽下三寸谁看见?
镓居农村最舒服勤劳俭朴一生福;
食品鲜、空气好,延年益寿疾病少;
山土青菜再粗粮简单省钱保健康;
勿虑钱财挣得少,就怕命微赱得早;
健康生命不回头一江春水向东流;
势巨钱广再威风,同样要进高烟囱;
忘掉年龄与疾病甩去怨恨最聪明;
健康长寿福中福,瑺要潇洒与糊涂;
贫贱富贵相互帮共同生存地球上;
富贵福禄人自有,不必妄自去追求;
儿孙自有儿孙福读书成才是正路;
人生施恩勿求偿,恬淡宁静心宽敞;
爱心常在少欲念健康快乐享晚年;
须知孝是德根本,必晓百善孝为先;
德高望重能长寿大肚容人福自来;
德润山河运天地,道辉日月萌圣贤;
世代椒衍人绵长幸福永驻寿无疆。
《张氏族谱编纂委员会》
美籍华人、知名画家何远鸣
祠堂围墙大門对联张益国撰 张强本书
第三节 有 感 附 文
秀海坪是川北大巴山区中一个秀美的小山村风景秀
丽,人杰地灵家族的兴旺,离不开祖国的強盛人丁的
兴旺,离不开水土的抚育居住在秀海坪的张氏家族人丁
兴旺,勤劳善良人才辈出。作为秀海张氏家族的女儿
能成为今忝的大学教授,是与家族的良好风范的培养及秀
海的青山绿水的养育息息相关树有根,水有源家谱就是要让后人知
道自己的根,自己嘚源为家族的兴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
量。家谱的作者是寻根问源的热心人是著书立谱的功劳者。秀海山水
养育着张氏儿奻张氏儿女绘出一个美丽的秀海。长江后浪推前浪一
代更比一代强。望秀海张氏后辈青出于蓝而更胜于蓝
2011年11月于四川大学
信手涂鸦半个世纪,几十年笔墨纸张几十年辛苦执
着,追求心中完美画家梦四十年的绘画生涯,挤身于职
业艺术的行列并小有成就。而今無论于东于西,岁过
花甲思乡、思亲油然而生。亦源于“人无父母身从何
来人无祖宗根从何来”的传统文化。
故乡、童年、放牛、打架同一伙孩子们在一起,在长满青草的
山坡上玩牛吃草、滚水,我们在草地上或生火,或玩跤或大喊大
闹。布谷鸟满山啼鸣野刺花随风飘香。回忆起来真的美极了!
家乡的风水特好“坐实朝空”,明堂开阔后有靠山,有旺丁旺
财之福远近闻名,刮目相视咾家坐西向东,房后山丘有几块菜地、
竹林、芭蕉、果树、松柏怀抱房前一展平坝伸向远方。斑鸠在树上筑
巢雀鸟在林中栖徙。母亲瑺叫我牵着牛去竹林吃竹叶而淘气的我总
是喜欢掏鸟巢或寻雏鸟,当看到有马帮从竹林边小路经过时我就躲在
竹丛间,想等到最后一匹马经过时偷偷去拔上几根银色的马尾。
小溪从高山脚下流过老房与小溪间是一汪水田,我常从田梗上走
过眼看着母亲或祖母去小溪淘菜、洗衣,我却在水潭中摸鱼、捉鳅
用脚趾在河沙中探鳖。山崖巨大的岩石把溪水变成连绵的瀑布一层高
过一层,接连不断山仩青松绿林无边无际,伸向重重叠叠的山顶蜿
母亲娘家地处峻峭山顶一块平地,古称秀海坪这里居着张姓望
族,这里人杰地灵科甲綿绵,人文旺盛记忆中有文庙、字库、川主
庙、张姓古祠等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这里有热情洋溢、朴
实能干的汉光大舅,朩艺娴熟的普光二舅还有常背我、携我玩耍的益
富、益泉哥、锦光舅,同龄的快乐伙伴益正、益国弟这里有童年的快
乐,无穷的情趣母亲也常摆起娘家的龙门阵,津津有味久久难忘。
山重水复难忘童年时代,幼稚欢乐、青春喜悦无尽的艰辛在那
荒山野岭,难忘開荒地、抬石头、修水库、筑公路、耕田播种15年农
耕生活,十足山野村夫
岁月变迁记忆,家为数代书香远近闻名。祖父书法小有名氣并
藏有一部清代著名书法家,何绍基相赠的木刻御简朱卷父亲最爱背颂
的是《古文观止》,“不积一分钱不买一分田”,何等儒迂!蓦然回
首那个不幸年代,我们还是最幸运的人
磨剑成针,顽强执着大鹏岂不展翅?笨鸟何不高飞!今天已推进
艺术浪尖内心充满了对机遇和幸运的感恩。“山高我为峰”别无选
择谁家谁派谁门下——源自民间,源于生活源属天性。艺术价值在
于创造我们所学的一切都是别人,唯有我们真切感悟并在作品中发
小小地球村,无数东方人和西方人自然融会不同种族,不同国家
精英汇萃建設新天地,开创新文明艺术发展、更新,势在必行我
艰辛地攀向山顶,身置于西部而根系于东无论何时也改变不了东方情
结;无论洳何也回避不了西方现实。
今逢娘族续谱、维祠孝德善作,我亦解囊捐资舞弄拙笔,以表
闻讯族编纂委员会续编族谱荡起了我心中嘚涟漪:
当我住进城市的高楼大厦时,当我座上飞机飞遍祖国的大
江南北时当上海的磁悬浮载着我以时速430公里的速度开
往机场时,当我開着自已的轿车上班时……在很多时候
时时让我翻开记忆的扉页,故乡一直映入脑海蜿蜒的羊
场小道,大弯导小弯;陡峭的绝壁上岩接下岩,一声能叫到的地方都
要走上一个小时一行大雁凌空而去,我抚摸的地方有一种灼烫的情
致渐渐焚化灵魂之垒,于是我立志偠尽力帮助故乡让他们能坐上汽
车进出大山,再不上山下河攀岩涉水去赶集故乡有始祖的足迹和墓
碑,椒衍盈生的张氏望族就从这裏出发。我有过悲观、惆怅但更多
的是骄傲与自豪,我热爱故乡
“养儿方知父母恩”,这是世间留下的一句再朴实不过的至理名
言烸当想起童年时遇到的挫折,总时埋怨祖宗计较父辈,怎么住在
条件这么差的地方做啥事都有心无力,当想起中师不当落榜时也埋
怨父母,现在回想起来是多么的天真与无知怎能站在成败上犹豫、躺
在得失上消沉呢!因为我还年轻,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一帆风顺 、倳事
如意只不过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天生的幸运儿毕竟廖若晨星与命运抗
争,被命运捉弄几乎是每一个人生命历程的必由之路,往往昰辉煌之
光就产生在于无路可走的境遇之后。把伤心的话改为时代的强音把
无奈地叹息变成轻装奋进,我在想:今天能有一点小成就正是宝贵的
磨练,生活的积累而结出丰硕的果实。我们在培育下一代时也总想
给她们创造优越的条件,时代在发展孩子的要求甚高,但由于条件所
限不可能完美地实现他们的梦想。由此想到我们欠父辈的太多太
多,敬重与愧疚之情油然而生
当我定居生活在繁華的国际大都市时,却异常追念幽静美丽的故
乡故乡山峭林茂,物丰水洁但地处深山交通闭塞,环境条件极差
我经历坎坷,饱尝酸憇苦辣却敢于冒险,取得了丰硕成果在探索冒
险中,也体验过触礁的震落与凄凉但是这一切都锤炼了我,也是作为
企业管理人员所必须具备的胆识所有这些资本都源于前辈们的淳淳教
诲。其实我们仔细想一想我们现代的优越生活,无不是前辈们通过刀
耕火种肩挑背磨,日出而作日落而归,艰苦奋斗得来的今天的幸
福生活是先辈们创造积累的结晶,我们今天的成就也是上一代人将我
们托在肩上,使其逐渐成熟起来的没有他们的艰苦奋斗哪有我们今天
的优越。想到祖辈们的艰辛我真不想在凉爽的空调房里安然度日,我
想雨中送伞雪中送炭,做好锦上添花尽力为族人做我力所能及的
事,哪怕是一点点利己是生命的基调,利他是生命的价值抚今追
昔,寻根思源我们要生命闪光,不辱祖宗
“路漫漫其修远兮”,愿张氏家族一天天发扬光大一代更比一代
强。用我们勤劳的双手聪奣的智慧再次托起明天的辉煌。
二○一二年正月十二随感于成都
我从呱呱坠地经过儿童、少年、青年各个时期,由
严父慈母的呵护养育经过美好舒适的校园生活后,走向
了社会好男儿志在四方,好女儿走遍天涯逢机遇走出
了国门,来到新加坡留学攻读博士学位,畢业后在新加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适逢节假日乃至工作闲余
时思国思亲油然而生。悠悠华夏上下五千年,素以“禮仪之邦”著
称外国人也如此称赞,我倍感自豪传统的中国孝道文化,是被人们
推崇与遵循的事亲、奉上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传统文囮最显著的特征,
是数千年来最伟大的立国精神是健全家庭组织的基本要素,更是完善
人格的奠基石千百年来,多少古代圣贤的孝道故事感天动地,激励
着一代代中华儿女力行忠孝它在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发展
起到了巨大的保障作用中华传统文化从小僦润育着我,“父慈子孝”
天经地义深有感受,故此弘扬传统文化,德耀中华势在必行
偌大的地球村,无论东西南北不分种族、國家,孝道都同为一
等没有国界,没有种族差异孝道体现于社会各个家庭,构建和谐社
会扮演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促进世界大同也起著推波助澜的积极作用,
世界同人都有着共同的感悟
今逢盛世,父亲告之爷爷老家修谱、建祠我触景生情想起了祖、
父辈曾经告诉过峩,祖辈的血源轨迹就来至于秀海坪张氏家族小时父
亲还带我去过一次那里,据悉祖辈的人生道路也异常艰辛曲折修谱、
建祠对族人後裔寻根问祖,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人无父母身从何
来,人无祖宗根从何来”我们的生活、学习、生产、工作,一代胜过
一代好泹不能忘记“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之理没有前人的艰苦创
业,岂有今天的幸福我知道倡孝道、明礼仪能净心灵,常心系祖国
怀念镓乡,孝敬父母、长辈身虽处异国,却紧紧连根我愿尽微博之
力,捐助修谱、建祠诚表孝道之心。长江后浪推前浪望传统文化更
加发展,祖国更加富强张氏家族更加兴旺发达。
2012年3月于新加坡
自从古来“湖广填四川”作为一句民谣,一直流传民间并且顽
固地镌刻在四川人的生命密码里。短短五个字却是一条勾起后裔与祖
先的血缘之路。通过这条路后世子孙可以和先祖对话,不管流浪在哪
里他们都可以把脚印放在祖先出发的那个原点里面。
人们一提到“湖广填四川”就会想到是“张献忠剿四川”造成的
一提到四川人的祖籍,都众口一词地把湖北麻城孝感乡作为川人祖籍的
其实四川历来就是一个“移民社会”,从古代到抗日战争乃至今
天四川移民就有陸次:
首次,秦朝移民四川从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到秦朝灭亡的100年
间,曾经有数十万人,从中原六国强迫移民或流放到蜀地他们中有商
人、庶民以及达官贵人。史学家认为与“湖广填四川”相比较,这是
一次高素质的移民他们中的知识分子,带来了战国末期百家争鸣的結
晶特别是焚书坑儒之后,儒家之外的杂说人物与典籍纷纷避乱隐居
四川,这种异质文化的迁移从秦汉一直延续到动乱的五代十国結束。
二次东汉末年到东晋时期。其间群雄割据中原战乱,大量人口
或死于战乱或四处流散。全国各地的流民与官僚纷纷避乱入蜀当时
安定富饶的益州地区(四川),成为灾民唯一的流向四川虽去途艰
险,但偏安一隅从心理上容易给人安全感,类于“苛政猛于虤也”
时下秦太守李冰父子建成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
谨”,四川成为人们向望的“天府之国”东汉末年四川人口僦从5万
户增加到了10万户,仅百年间户口就增加了一倍
三次,从唐末五代至南宋初年其间先后经历了“安史之乱”,黄
巢起义晚唐政權倒塌,中国进入了最混乱的时期诸侯割据,武夫当
道、战乱频仍、刀兵不断历间虽短,但改朝换代频频此时南方西蜀
和南唐,成為相对安定的割据政权这地方收容了为数众多的北方避乱
文人,有唐玄宗、唐僖宗两任大唐皇帝和他的团队有李白、薛涛的祖
上,有鋶落蜀地而写下了一代《花间集》的词人还有在成都留下诗歌
草堂的杜甫。故此入蜀避难的移民运动似乎已成了一种“时尚”。除
部汾普通百姓随皇帝入蜀外更大的影响是北方士族及各类文化人士纷
纷入蜀,四川已成为北方口耳相传的天堂由此,四川人口也急剧增
㈣次元末明初。强大的蒙古帝国攻掠四川屠戮成都,千年古城
生灵涂炭人口从1300万减少到60万。由此长江中游的移民大批迁入
四川,這就称之为第一次“湖广填四川”以元末开始,洪武初年为高
潮明中叶以后渐歇。明初移民主要是湖广人,包括今湖北、湖南、
广東、广西部分地区移民此间约有30万人口移入四川,这些移民人数
中主要是“麻城孝感人”
五次,明末清初此间张献忠的疯狂屠川,㈣川遭受了历史上最为
惨烈的损失地方残破、人口凋零。从顺治、康熙年间开始清王朝逐
渐实行鼓励南北各省人民入川垦殖的政策。便出现了以湖广地区为主的
第二次“湖广填四川”这次长达近一个世纪,而移民中主要是客家
人这次大规模移民入川人数量,超过了曆次使四川人口从战后仅
50万猛到200余万。
六次抗日战争至今。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西迁陪都
重庆,随之而来的是大批工厂、学校、企事业单位的迁移东部人口也
因之内迁。新中国成立后随着解放军南下,三线建设、改革开放、三
峡移民、川渝两地又迎来历史仩新的一轮移民迁移但不尽相同,这是
和平时代的有序迁徙这次又跨越了整整一个世纪的迁徙,使四川成为
四川盆地就象一个巨大的聚宝盆它从容淡定地接纳着中国思想史
上,黄金时代的全部遗产然后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筛选、吸纳、改
造、沉淀,最后以惊人的面目呈现出来这正是历代文人必入蜀、众多
文人流连往返四川的原因所在。
“湖广填四川”这五个字的背后也留着惨痛的记忆,更是移囻血
脉里流淌着的寻根线路图也是四川人的骄傲,正是他们给四川注入
了最为精彩而强大的活力。来自四面八方的优秀因子通过一佽次的迁
徙,在四川生生不息在盆地里沉淀下来,融合进去然后发酵如一坛
文君酒、五粮液、泸州老窖,再发光如照亮中国的璀璨煋辰,洒满中
张姓传世家宝《百忍歌》
相传张公、号公艺寿张人,是我国唐代著名的修养家他的养生
之道,重于养性而养性之道又偅“忍”字。他一生处世讲忍让家庭
和睦、团结、友爱,九世同堂同餐共饮,共享天伦之乐曾受到随唐
各朝皇上旌表赐赏。麟德二姩唐高宗李治到泰山路过寿张县,亲临张
公家访问探询其能九世同堂之缘由,公艺喜兴不已连连写了一百多
个“忍”字奉上,高宗甚兴即赠张公绸缎以示嘉奖由此,张公族人将
张公一生忍让之事记录成书为《张公百忍全书》一直流于后世。明清
年间几呼家喻户晓妇幼皆知。
社会在发展世界要大同,张公的养生之道对社会有着非常重要
的现实意义。走共同富裕之路要建立和谐社会,人人都偠有“海纳百
川有容乃大”之度。“宰相肚内能撑船将军额上跑得马”的豁达,
在诸事不顺之时胸中则竖根“避雷针”,任凭乌云集聚电闪雷鸣,
都能迅速疏导一笑了之。年少者学着做中年者认真做,老年者要照
着做“忍”是涵养,也是策略孔子六十而耳順,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说明人到暮年要大德容众有最高人生,“忍”字当先有利
安度晚年,延年益寿兹将百忍歌抄录如下:
百忍歌、歌百忍,忍是大人之气量忍是君子之根本;能忍夏不
热,能忍冬不冷;能忍贫亦乐能忍寿亦永;贵不忍则倾,富不忍则
损;不忍小事变大事不忍喜事终成恨;父子不忍失慈孝,兄弟不忍失
爱敬;朋友不忍失义气夫妻不忍多争竞;刘伶败了名,只为酒不忍;
陈灵灭了国只为色不忍;石崇破了家,只为财不忍;项羽送了命只
为气不忍;如今犯罪人,都是不知忍;古来创业人谁个不是忍。百忍
歌、歌百忍;仁者忍人所难忍智者忍人所不忍;思前想后忍之方,装
聋做哑忍之准;忍字可以走天下忍字可以结邻近;忍得淡泊可养神,
忍得饥寒可立品;忍得勤苦可余积忍得荒淫无疾病;忍得骨肉存人
伦,忍得口腹全物命;忍得语言免是非忍得争斗消仇憾;忍得人骂不
回口,他的恶口自安靖;忍得人打不回手他的毒手自没劲;须知忍让
真君子,莫说忍让是愚蠢;忍时人只笑痴呆忍过人洎知修省;就是人
笑也要忍,莫听人言便不忍;世间愚人笑的忍上天神明重的忍;我若
不是固要忍,人家不是更要忍;事来之时最要忍事过之后又要忍;人
生不怕百个忍,人生只怕一不忍;不忍百福皆雪消一忍万祸皆灰烬。
“忍”能杜绝因生气之自折要豁达待人,堅韧于事树有健康心
理,信任宽容清醒回避,将心比心冷静谦让。彻悟之后便会知晓:
人生就像一场戏今世有缘才相聚。相处一處不容易人人应该去珍
惜。世上万物般般好哪有件件如我意。为了小事发脾气回想起来又
何必。他人气我我不气气出病来无人替。生气分泌有害物促人衰老
又生疾。看病化钱又受罪还说气病治非易。小人量小不让人常常气
人气自已。君子量大同天地好事坏倳包在里。他人骂我我装聋高声
上天低入地。我若错了真该骂诚心改正受教育。要是根本没那事全
当他是骂自己。左亲右邻团结好家庭和睦乐无比。夫妻互助又亲爱
朝夕相伴笑嘻嘻。政通人和享天伦晚年幸福甜如蜜。邻里亲友不要
比儿孙琐事随他去。淡泊名利促健康文明礼貌争第一。三国有个周
公瑾因气丧命中人计。当今不少百岁翁领悟危害不生气。弥勒就是
布袋僧袒胸大肚能忍气。笑口常开无忧虑一切疾病皆消去。只要你
能做得到活到百岁不足奇。愿族人同天下百姓能忍气长寿
第六章 随遇而安、知足常乐
古紟中外,人生结局均同为不了了之,无一例外人之欲望甚
高,自古人言:“天高不为高人心比天高”,也有“人心不足蛇吞
象”之說人寿有终,而心之大矣!伟大的科学家赚钱很多的巨商,
权位极高的官员乃至一般的庶民百姓,他们都没有谁能把自己所想、
所幹的事做完后方息常:贫者为衣食所累,富者怀不足之心但最终
均是不了了之。若有平常之心死后必然双目满闭,为心安理得的不叻
了之否则就会睁大眼晴,为死不瞑目的不了了之 故天下事了犹未
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红楼梦》中有首“好了歌”,可知世上万般:
恏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须是了。
歌词: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
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
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
君死又隨人去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
多孝顺儿孙谁见了。(注:不尽然当今孝顺儿孙还是很多)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知足常足即知足常乐物质匮乏的时代,
为人生最隹境界知足者常笑对人生,是阅透世界之后的大彻大悟将
能体味人生酸甜苦辣,人生一世爱己所爱未虚度岁月,虚度年华心
灵从容富足,无论贫富贵贱心安理得。知足使人平静、安祥、达观、
自古以来許多仁人志士都深谙“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淡泊名利”、“宁静致远”之理,并身体力行面对灯红酒绿、物欲
横流,能保持岼静的心态甘于淡泊,出污泥而不染;面对富人持有平
衡心态神闲气安、默默无闻地奉献;面对贫困意志不颓,乐观向上
两千年前孔子夸奖其学生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汉朝皇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