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林顿的脸范冰冰为什么那么红红

为什么果壳上还有这么多人黑方舟子? | 问答 | 问答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为什么果壳上还有这么多人黑方舟子?
在果壳都看到这么多反方舟子的,我觉得很无奈。方舟子绝对死理性派这个不用说。论GEEK,有谁比一个互联网骨灰级恐龙兼宅男还GEEK?论科普,方舟子以名气和作品的质量来说,已经是中国个人科普第一人。论谣言粉碎机,方舟子破除的谣言和对保健品的打假,单个人产量谁能匹敌?论性情,方舟子对鲁棒无害的科普造福多少屌丝?对疱疹的科普,让无节操的知道滥交的危害可能是终生的。如果反方舟子是因为之前方舟子也打过松鼠会,那么我觉得毫无必要,对事不对人,事实究竟哪边对,只会越辩越明,而读者也完全可以从辩论中获取更多知识,有必要因为这个而讨厌方舟子吗?我很少在新浪微博里面挺方舟子,因为我觉得那里不是理性的空间,但在果壳看到这么多人反方舟子,我实在忍不住。
+ 加入我的果篮
表观遗传博士生
一个受过良好的科研训练的人,或者说一个geek,再或者一个合格的理科博士,他的价值观一定是 方法比结论重要,逻辑比结果重要。 在科学研究中获得了踏踏实实的证据,经过严密的推理得出结论,即使以后发现这个结论是错的,丝毫不影响科学家的声誉,因为科学家的研究过程没有错误,他的结论被推翻是由于观测手段的进步等等。但是如果一个科技工作者带着主观倾向,预设了结论去找证据,把不支持他的结论的数据全部丢掉了,然后洋洋洒洒写了一篇论文出来。这种行为叫做data selection,或者说这就是造假。正确的做法是,支持他的、不支持他的数据都拿出来, 一个一个分析,这个数据为什么同他的假说一致,有什么含义;那个数据为什么和预期不符,可能的解释是什么。 这才是受过系统训练的人的研究方法。大家可以拿这个标准衡量一下方舟子vs韩寒的整个过程。
软件工程师,小众软件爱好者
我支持/反对的是他的观点,不是他的人。我喜欢/讨厌的是他的人,不是他的观点。
方舟子哪里是死理性派了?他是死性情派。逻辑对他来说不是用来为理智服务的,而是用来检验什么东西是与他的预设结论能在形式上相符的。也就是说,他真正相信的只有他自己,否定挑战自己已有概念的思想。他在实际行动中是反理性的,却以理性自我标榜。“方舟子做过多大的贡献”云云,背后的假设就是“反方舟子的人也反对方舟子做过的一切事情”。这是自己树一个稻草人来攻击。
NGA论坛著名版主
在韩寒造假的事件中,方舟子已经配不上理性和逻辑二字了。我从不全面否定方舟子——比如他揭露唐骏造假,GOOD JOB!他科普某些伪科学,GOOD JOB!但现在对于韩寒的态度,在各个微博上的闹剧……只能说,呵呵!=======PS补充一句……我还记得我大大的黑过他一点——舌尖上的中国他犯了至少2个错1.舌尖有味蕾,主司甜味2.舌尖上的中国是修辞手法——语文范畴,就像“伤心”一样,伤的还真不是心。揪着这些咬还真体验不出什么理性。
有机化学博士,法学学士
首先确认下,我是方黑。反对老方的理由如下:1.他的动机有问题,打假成了一个工具,党同伐异的工具。比如,有人举报他老婆刘菊花涉嫌毕业论文造假,他就公开征集那个举报人学术不端的线索。这样的话,我认为他跟市井混混无异,只不过小混混用的是石头砸你家玻璃,他用的是新语丝和打假的大旗。2.他不恰当的卷入了自己并不熟悉的领域,比如文学创作,一口咬定韩寒是代笔,拿出来的所谓证据简直是匪夷所思的愚蠢。不是每个领域你都精通的啊,人不知其而不愠,不亦君子乎?3.搞双重标准,对于别人的问题,玩所谓的到的洁癖;对于菊花的问题,就是时代产物。公器私用的心态由此可见。总之,老方说过一些正确的话,做过一些正确的事,但不等于就该从此对他无条件的包容。我个人认为,他的行为恰恰损害了科普事业的声誉,让人对这一行业充满了误解。
科普爱好者,科学松鼠会成员
我不反方。我只是反感方那种自以为可以对任何对象肆无忌惮地倾泻攻击的态度(如果研究韩寒代笔还有些意义的话,研究韩寒身高够不够1米7,以及捧GJM贬韩寒是唱得哪出?)。以前我上高中的时候,补习班的地理老师和学生合作过一个笑话:用卫星收集太阳能可以发电,但是传送怎么办?传给谁?看谁不顺眼传给谁。
月季育种博士
理客中天王方先生及其拥趸应该对统计学很熟悉吧:如果一件事是正确的,我们说它是错的,这个允许犯错的概率一般是0.05(或者更小);如果一件事是错误的,我们说它是正确的,这个允许犯错的概率是0.2。为什么大家默认这个结果?因为冤枉一个人比少发现一个坏人带来的危害更大。对于我来说,程序正义比发现了什么创造了什么价值更高,因为它在最大程度上限制了一个人有了权势以后作恶的可能性。著名的辛普森案就是这样,程序错误则结果无效,不然司法就毫无公正性可言了。我想大家都知道暴力审案和屈打成招之间的关系吧。而大多数支持方先生的人都认为,他做了什么什么好事,如果不是他的影响力,这些假根本就不会被别人知道,所以即使他后来犯了错误,我们还是要给他一个宽松的环境。这其实在逻辑上跳跃了一下。是因为他之前做过对的事,声誉才得以建立,后面再发声才更有影响力,这是他应得的。再接下来由于他预设立场,在证明过程中变得非常业余,导致他丧失了声誉,也是他应得的。在他声誉下降之前,是不是也有因为他一贯的有罪推定,加上强大的声望,冤枉过甚至严重影响过什么人呢?在今后“宽松”的环境下,他是不是还会用这种构陷来伤害更多人呢?如果这时候还有人拿他曾经的功绩作为他的“免死金牌”,请回看本文第一段。
当初打韩寒的假的时候我就看他很不爽,倒不是因为我是韩粉,而是他主观臆断太多了。我就记得一条:“高三的时候怎么可能有学生上课睡觉?”让广大中国学生情何以堪?
我不认为反对方舟子说的某件事就是反对方舟子。要分清楚对事还是对人。
免疫规划科主管医师
看了所有评论,很遗憾,楼主说的情况基本是事实。也许有些人是方粉,但也有相当多的人不是方粉,包括我。方舟子摆事实讲道理,能够说服我们,我们就赞同他;如果他有漏洞或搞错了,我们就指出他,但绝不会抹黑他或讥讽他。方舟子知道有我们这样的理性支持者在,他也会更加谨慎,避免犯错。
哲学控,心理学控,文学爱好者
因为,方舟子身上也存在缺点、错误、弊病以及疏漏,只要去发掘出它们,集中起来给人们看,就能黑方舟子了——方舟子也是这样黑对手的。方舟子的缺陷与长处就放在那里,对他是褒是贬、红之或黑之,不能增减其优劣。淡定。
药物化学研究生
把果壳众对方舟子所作所为的抨击理解为黑方舟子这个人,本身就是一种不理性。楼主不觉得自己批判了自己一回么?
机械电子工程、消费产品设计专业
舟子惯用有罪推定的逻辑和强词夺理的语调,这样的打假是不能说服人的(即使打中了)。而且看舟子的微博里全是对目标的嘲讽和打压,对别人连错字都不放过,连身高都要追查,对自己评论中那些理性的质问要么无视要么棒打,少见有理有据的辩论,这不是一个科学工作者应有的态度。果壳网友大多数还是愿意就科学问题理性辩论的,只是方舟子孤傲的态度让人无法与之理性辩论,所以有人“呵呵”而过,也有人憋不住要嘲他几句。果壳网友不属于那种只会抹黑舟子、自身却和舟子一样毫无理性的“反方派”。
Electrical Engineering
//本来想作为一条讨论发的,越写越长,就直接当答案发了吧。想不到又回到了方寒的问题上。为了说明问题,我要说科学的两个非常基本的原则。第一就是永远不碰不可证否的命题。可证否性是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砒霜有毒”是可证否的,因为你可以设计一个实验,让很多人来吃大量砒霜,如果所有人吃了都没事,那么这个命题就是错误的。当然砒霜事实上有毒,如果真的做实验,实验结果当然是这些人都死了,但是这一命题留下来它可能为否的可能性。而不可证否的命题也很多,比如很多以There exists起头的命题。比如你说“存在一个上帝”,你永远可以宣称“存在一个无形的上帝,而一般人感知不到他”。再比如“存在很多会气功会轻功的武林高手,一掌就能打死泰森”,“而他们永远藏在山林之间,不屑于与一般人动手,只有很少人能看到他们,比如我一哥们儿的一哥们儿,他就看到了,但是大师很低调,不允许拍照”。可证否性命题是科学的基础,预设一个不可证否的命题就是耍流氓。具体可参见维基百科:回到方寒的问题。从一开始韩寒就被置于不胜之地了:代笔是一个无法证否的命题。韩寒无论做什么说什么都无法证明自己“绝对没有代笔”,而只能证明“没有证据表明我一定有代笔”。第二个原则就是奥卡姆剃刀。当两个假说都能解释一件事情的时候,应当取更简单的那个模型,就像拿把剃刀,把没用的参数都尽量砍去。请看维基百科:我们再来看方寒问题。阴谋论永远能编一个庞大的故事来让自己没根据的假设变得合理,证明了这本书是自己写的,方说那本书还有代笔嫌疑;证明了韩父不可能代笔这本书,方说这本书可能是其他人代笔;证明了韩寒是在教室里写的,方说可能是韩父让他背下来去教室默写的。随着倾向于韩寒的证据越来越多,方提出的新质疑点就越来越繁复,阴谋论的框架越搭越大。在方转向吐槽韩寒身高的时候,方的故事框架已经非常牛逼了:韩父料到N年之后有人会质疑韩寒,特意让韩寒在当年就留下一份手稿,还特意让他背出来然后到教室去默写,让他的同学都看到,以备日后有人证,还专门去卧底了解八零后的流行语言,让自己写的东西更像小年轻写的。还买通了新概念的评委,虽然该评委是大他几届的学长且不是一个专业且韩父本人去大学一个月后就退学了,但是他还是攀上了这层关系。他还买通了写手和出版商,写手们明明可以自己出书却默默领着不高的工资帮韩寒写东西,而且有人悬赏一百万他们都不来领就因为要维护韩寒,一个个都是活雷锋。。。如果事实是这样的话,是不是更应该相信”韩寒的东西都是自己写的“这个简单得多的命题?冯诺依曼先生因为鄙视太复杂的模型,说过一句”四个参数画大象,五个参数鼻子荡“,还专门发了篇论文来证明自己确实能用四个参数画出大象来。楼主可以自己搜一下这个故事。说了这么多,其实只是想从宏观上说一下为什么这整件事情中方舟子就是在耍流氓。但其实,要发现方细节处那些刻意的不严谨,那些名为科学分析实为靠复杂的假数据忽悠门外汉的做法,根本也不用知道以上两点。其实当年。。。方每次抛出一个质疑点,都有人在一天之内打脸,即使没看到其他人的打脸微博,一个有科学素养的人都应该能靠自己的能力发现那些质疑点里的漏洞。看不出问题的,我真的只能说不仅陷入了cherry picking,而且缺乏基本的逻辑训练。其中一个印象很深刻的,是我参与辟谣的一篇名字大概叫 “通过词频统计证明三重门是韩父代笔的” 的长微博。方转发了这一网友的这条微博,并作为铁证大肆宣传。该网友做了什么呢,他手动挑选了几十个他认为能体现作者语言特色的词,然后去统计这些词的频率,然后得出结论说,韩寒的作品里的词频分布和韩父作品的词频分布非常相似。而他随手挑选的几部其他作家的作品就呈现了完全不同的词频分布。看似很说明问题不是么?很多科研素质不行的人就是被这样看似完备的、通篇图表和数据的论述给说服了。但是我看了一眼就发现了几个问题。首先手动挑选特征词语就是大忌,换两个词也许就是完全不同的结果。其次写作风格除了词频之外还有很多更复杂的东西,比如爱用的句子结构,从句的使用频率,等等,只看词频是不妥当的。最后,他只挑了两三篇其他作品做对照组,而这也是手动挑的,随机性非常大,换两部对照组,结果可能就完全不同了。我洋洋洒洒写了一篇长微博,也收到了很多的转发,但是最后我看到另一个人的辟谣,我就差点气哭了。那个哥们儿对原微博作者用的软件很熟悉,他指出:原作者统计的根本不是词频,而是词汇出现的总次数,换言之,他把一个词汇出现的次数加起来之后,甚至都没有去除以这本书的总字数。巧合的是他挑的几部对照组恰恰都是大部头,而韩寒的和韩父的作品都是中篇,所以对照组的“词频”都非常大,而韩寒与韩父的“词频”都小得多了。。。我当时的反应是这么蠢的人居然是活着的。他犯的这个错误因为太过低级我甚至都没有往那方面去猜测。而同时,我对方舟子的印象陷入了最低谷。这样一篇漏洞百出的“词频分析”,我扫一眼都能找出三四个问题,他作为一个博士毕业生,显然要发现问题是易如反掌。因为从此我就确信他每次转发那些有漏洞的“质疑”,都是明知有漏洞而故意为之的。//=======================================================又想加几句题外话。方舟子其实是个很有意思的人,他总觉得自己被迫害,一有这种感觉之后就不顾科学精神歇斯底里的吵架,在韩寒这件不涉及科学的事情上面,表现的极其不理性。但是在涉及科学事实的问题上,我承认他的论证绝大部分都是有理有据的,他关于中医的观点就非常的扎实,我在中医问题上也基本倾向于他”废医验药“的主张。这是方舟子和那些神棍或者南方系公知的本质不同,他的科学素养其实非常好,不是那种轻信谣言或者被预设的感情立场带着走的那类人。只是有时候他急了就有意识的放弃科学精神了。我爱看他的一些文章,但是完全不信任他,对一个科研工作者来说,不论自己处在多么糟糕的境地下,无论有多少人用充满瑕疵的逻辑反驳我,毫无根据的诬陷我,科学精神也是永远不能丢的。而他一情急就会做这样的选择,根本不能自称是一个学者。
任何1个人的1亿件巨大的善行、正确、优点,也不能抵消、泯灭掉1件微小的恶行、错误、缺点、过失。。。我也必须承认,这1件微小恶行的存在。反之,同理。绝绝大多数人、事物,几乎没有绝对的好,绝对的坏。。。都应该分开看。。而不是极端的绝对坑定、绝对否定。所以,二战的德国、日本,即使对平民屠杀、惨无人道,但强大的战斗力,日军的不怕死的武士道精神等等,我都承认。现在日本、德国、美国的各种强于中国的地方,太多太多,我都承认。别人的优秀,自然应该学习、借鉴。而不是自欺欺人。。当然,他们的缺点,不足,我也承认。别的不太了解,我就不说了。反正唐骏的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我最终认为唐骏确实造假。。。当然,我也没有那么多闲心去查太多资料。本来也不是很关注。这个应该有定论了吧。我当然承认唐骏的能力。但是,即使是普京、克林顿、小布什、奥巴马,比尔盖茨,巴菲特那样,甚至更高的水平、能力。也不是造假的借口。引用百度知道的一个回复:——————————————方舟子牵扯出唐骏的克莱登文凭事件,讨论的核心问题是诚信,唐骏的能力毋庸置疑,唯文凭论当然不可取,但是作为一个公众人物,唐骏先生实在不应该拿出那么一张克莱登文凭来,他如果就像微软的吴士宏一样诚实地告诉世界:我吴士宏,中专生,曾经是一个护士……反而更能赢得人们的尊敬!唐骏真的是聪明一时糊涂一时,北邮的本科文凭难道不比吴士宏的中专文凭更拿得出手吗?画蛇添足!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再引用一个这个:________方舟子:为唐骏、禹晋永说几句公道话
14:06:21 阅读(1569)
评论(1)系统分类:新闻
个人分类:默认
关键词: 唐骏 方舟子 禹晋永
这十年来,我们虽然一直在从事学术打假,但是主要关注的是学术界的造假,企业界只是偶尔涉及。以后也会如此,企业界人士大可不必惶惶不安,以为以后要把矛头对准他们。我关心中国学术界的健康发展远远超过关心企业界。我向来对企业界漠不关心,对其名流孤陋寡闻,去年才知道有唐骏这个人,几天前才知道有禹晋永这个人。这个事件源于我在新浪微博上随口回答网友提问的一句话,没有任何预谋,也完全没有料到会产生如此大的反响。如果不是唐骏反过来说我“造假”,我也没有兴趣对其穷追猛打。唐骏毕竟和那些卖假药、假保健品、拿儿童练手术刀的不法之徒不同,是通过正当途径赚的钱,也没有发现他编造的那些履历对其“成功”起过什么作用,而是在功成名就之后才编造出来神化自己当青年偶像的(说不定有的还是公关公司的策划)。我和唐骏这些人无怨无仇,没有兴趣将其批倒搞臭(他们在我心目中的分量远远不及学术界那些“大佬”),不过是希望中国社会能多一点诚信,希望年轻学生不要盲目崇拜“成功人士”,也希望职业经理人能更敬业一些。
其实这几年来我主要是提供了一个学术打假平台,由我本人自己打的假已经很少,以后会越来越少。就像我以前多次表示过的,我更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写科普文章、科普著作,对此我更有兴趣,意义也更大。我给自己的定位是“科普作家”,而不是“打假斗士”。这几天不胜媒体骚扰,没法安心写作,欠了一堆文债。但愿我的生活、写作能很快恢复正常。
最近在方的话题上可耻地采用了中立态度=。=……就科普方面而言,方的存在还是非常值得肯定的;而且他自身也很有才华,就像楼主的一些楼上们说的那样,这里就不赘述了。而引起一些人反感的原因,除开利益冲突和为立场而立场以外,(个人感觉)可能还是与个人性格有关。可能固执占一方面,(出于已有成就?)对自己权威性的自信,以及被方黑们“锻炼“出来的一些古怪心理(去看看他每条微博后面的评论吧……真心觉得他心理素质强大)也难辞其咎。毕竟公众的聚焦也会扭曲一些东西吧。就我个人来讲……对他最近跟各种人掐架的事完全不感兴趣=。=,方总共就关注那么十几二十来人,很多时候一个方粉@ 一下他就主动乱掺和跳到浑水里去了,有时真让人捉集啊=。=…………好好做科普多好=。=
一件一件的分开来。我支持方对于中医、伪科学的态度;我反对方对于韩寒、菊花的态度。嗯,就是这么个结合体一棒子把人打死,只能“呵呵”
机械工程师
很多人是看不惯他那较真的劲吧,虽然有的时候看不惯他的挖苦和讽刺,但还是要称赞他的打假行为和科普工作。新浪上现在乱成一锅粥,方都扛不住了,多希望果壳能这边淡定一点,不要看到方。。韩。。就血压升高~~~~~~~~~~那会多么的无趣啊。
我是支持他的 全面看了他的博客 微博 在看看微博上对他造谣的那些大V
我就彻彻底底成了方粉了真心不觉得 在果壳网 能看到楼上的那些人 还说韩寒是真的 木有代笔。。。
我还是比较欣赏方的
生物小本科,电商从业人
我是因为方舟子介入文字大战后取消关注的,不过在科普上方还是功不可没,目前不关注他,但对他无差评。
不说别的,他的逻辑我就不喜欢,我是从他跟韩寒的那场对抗中开始反感他的,仅从逻辑上来看。我倒还感到奇怪,一个毫无逻辑的人居然可以获得那么多人的支持!完全就是立场决定一切。
看了这么多发言,感觉说下我也无妨,我只看过韩寒的一座城池挺搞笑,除此之外对他了解不多,周子则是半年前看到一条微薄提到他打假于是关注了,不过后来舌尖上的中国真是恶心死我了,然后就果断黑名单了,他对韩的事听说过,也不知道所谓的证据哪来的我不评价,就舌尖这事我是彻底无语了,当你对一个人所做感到恶心,当然不会在乎他什么人了
政治学研究控 各种死理性
其实方舟子不喜欢韩寒或者觉得他的文章是抄袭的,直说就行了,干嘛非要冠上科学之名,还要用那么多科学统计方法来证实他的主观感觉。人易为虚名所害,方舟子亦如此。但愿他能早日放弃这些无聊的嘴皮争斗,回到原来的科普领域中。
不要单纯的反对某人或支持某人。我们需要反对或者支持的只是某人的观点和行为。
有一点,方舟子的影响力是靠科普文章还是靠炒作呢明显是更偏向于后者,他与韩寒的纠缠完全就是无理取闹。他本身就是喜欢制造舆论,或者说他就喜欢找骂,这是他炒作的一种方式。我们骂他都是在成就他。我是讨厌及了他,所以我是很少批评指责他的。另外,你用量来形容打假的贡献。我是很不同意的,这个得看效果。他已经把自己折腾到完全没人信任的地步了,谈什么打假。你倒是举例说明下他给打架做出过什么贡献?我记得他出来支持转基因的时候,看到大家骂他,我心里也别扭。但是不管怎么样,实际效果是,大家(公众的理解才是科普的效果体现)认为,方肘子都支持转基因,转基因一定是十恶不赦的。这就是你说的贡献么?
机械设计师
喵星人杂学者
歪楼向,看了这么多讨论,发现一件很神奇的事……无论支持方还是讨厌方的回答,都有好多人点“反对”,第一次在果壳上看到这样好多“反对”大于“支持”的帖子……
我就说一句,我第一次看方舟子的照片就觉着他斗鸡眼……
打假当然好,诚信当然重要。但是冒着生命危险、揭露三鹿地沟油等假货的真正打假英雄至今得不到应有的待遇,而毫无诚信只会栽赃陷害专捏软柿子外加抢别人功劳来出名的方舟子却被人追捧,这样下去谁还打假?都去栽赃陷害抢功劳去了,社会诚信只会越加的堕落。追捧打假英雄,应该捧的是揭露三鹿等事件的那些真英雄,而不是方舟子这个欺世盗名者。
诺奖审核委员
方舟子是个悲剧,他输不起,哪怕只有一次他打假打错了,他就完蛋了。就好比,再好的人做错事,一辈子也得背骂名,相反的,做了一辈子坏事的人,最后做了一件好事,人们也会被感动。参考电影《杀生》
电影媒体人、中二程序猿
有些人在获得巨大的成功后 往往会变的
最简单的一个例子,方在自己围脖上把德语的"GROSS“当成英文里"GROSS WEIGHT”的毛重来解释。所以我从来不掩盖自己讨厌方。当然,讨厌方跟我认定韩2是草包打假韩2完全是两码事。这点上很多人都混为一谈。
未来的设计师
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方舟子就是一个有文化的流氓了
希雅创意机构创始人,DIY爱好者
我觉得这种时候应该反问楼主:是什么力量让您对方舟子的一切恶行视而不见专拣好的说的?开国领袖毛主席,照样犯过错,党内国内也都承认这些错,为什么偏偏方舟子就是不会犯错的神?
果壳上黑方舟子怎么了?不行啊?咱果壳还一大堆中医粉呢
关键是方寒大战让方舟子落下了口实,有些人因此就将他以往的成就也一棍子打死,更多的是三种人,其中两种是以前就对方舟子不爽的反转“斗士”、中医粉丝,因为以往的积怨趁机落井下石,第三种是韩寒粉丝,自然就站出来喷方舟子了。之前有人说过句话我觉得很对“有些人眼里没有对错,只有立场”——我说的三种人多半属是这样,即使以后方舟子做了正确的事,他们也照样会继续喷。
逻辑学本科生
那么多人讨厌必然是有讨厌的理由的,特别是在果壳这个高素质并且较为理性的平台。你发现讨厌他的人这么多了以后,与其在这问“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不如自己去找找骂他的文章,好好看看别人为什么骂他。别拿这一堆所谓的方舟子的成就摆在这里,说“他干了什么什么什么,你们为什么骂他?!”骂他,要么就是因为这些成就有假,要么就是因为和这些成就无关的事,所以,你列举这些玩意儿没有任何意义。别犯这种“别人骂他因为A,你却说:可是他做了BCD呀!!!”的低级错误。另外,不要总举着你那面对事不对人的道德大旗,歇歇吧啊。一个人欠揍的事儿做多了总会让别人想揍他的,况且总做欠揍的事儿这人也正常不到哪去,你说是吧?此人未必是方舟子,请勿对号入座然后又让举例什么的。。。ps果壳网友没有喜欢方舟子的义务。pps我就是韩粉,但是这和我讨厌方舟子没有任何关系。
加州大学经济学专业
我公道的说一句,韩司机不好好开车去写政治就是他最大的败笔。让我瞬间对他厌恶无比。
光学、激光、微波光子学
竟然还有人这么认真的提出这种问题竟然还有人在方韩中真的相信方舟子所以我觉得这种问题完全没法讨论啊即使是不理性的 但是我仍旧觉得方的行为属于一个跳梁小丑所为所以我的所有论断都是在这个前提下提出的而挺方派 最起码是认同方的打假行为的这样的话 两者认识所派生的基础都是完全相反的
方的名声臭了,这种问题问老百姓,你还能埋怨百姓,没道理,公道自在人心。
我很直白,我从他的样子直接的讨厌他的言论、行动,就像诸葛亮老是处处刻薄魏延一样,不为什么,就为讨厌而讨厌
同意楼主的话。做一只牛虻是不讨人喜欢的,这也体现了其价值。方舟子对于现在的中国很有价值和意义。我个人喜欢死理性派的风格,虽然沟通有时候比较累(没完没了的量化),但至少比胡搅蛮缠的强,而且可以互相学到知识。至于具体某件事或者某些人,也要有容忍,网络是个变化快的世界,此一时彼一时,就像买股票,长期保值的股票不在乎短时忽升忽降。真正的价值最终还是会表现出意义,当然未必为很多人接受。
作物遗传育种硕士生
惹到了不能惹的人呗。最早是小众,唐骏以后不小众,肖锤子以后大众。最后就是惹到了不该惹的人。小清新啦小玻璃心啦都上了,在和上之前一些明显2b的人,声势浩大。PS:好像很多人都觉得自己有义务明的暗的PS这么一下哦,我也不是觉得反方的都2b,就是2b真的很多
僵尸克星孟德尔
我是楼主,个人觉得大家是因为韩寒所以讨厌方,刚看到许多意见都是因为方舟子打韩寒才讨厌方舟子的,这让我多少有点欣慰,至少大家不是因为中医反转宗教或者私怨,果然果壳还是个素质比较高的地方。许多人觉得方舟子打韩寒是预设立场再找证据,我觉得这是重大误解。首先方舟子在一开始就看了韩寒的作品,他觉得像求医等这样明显的穿越已经足以让他断定韩寒是代笔,所以他质疑韩寒。但自己内心得到结论和说服别人需要的证据是不同的,所以反韩大军需要继续寻找证据,随着证据越来越多,大家自然更倾向韩寒造假,是这样一个逻辑,所以我不同意方舟子打韩寒是预设立场。实际上方舟子出错后更正是很快的,有微博为证。
管理学硕士
果壳里大都是年轻人,年轻人总是思想不够成熟。
但凡 正常的 有理性 讲逻辑的 讲原则的 崇尚科学的 理工男 都应支持方舟子对待科学的态度(我没 代表哦 我说了 应该 哦)
生物工程博士生
就是有人崇拜姓韩的像某些脑残崇拜某棒子天团一样,所以不允许任何人发表任何不利于偶像的论调,且只要该言论若有一丝一毫有问题,都必然要遭天打五雷轰....楼上某些人不是已经表现吃这样的症状了么
化学博士,助理研究员
果壳网的人们有义务不黑方舟子么?
物理系在读本科生
中国个人科普第一人? 拜托,方舟子的科普文章抄袭问题还没解决呢。
后回答问题,你也可以用以下帐号直接登录
(C)2013果壳网&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裴秀智为什么那么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