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汉代服饰的经济社会环境要看什么书?

西汉初年的社会经济状况是什么??
西汉初年的社会经济状况是什么??
七年级上册历史基训啊
明天要交啊 答对给分啊
(一)汉初稳定社会秩序的措施(8分)1.稳定社会秩序(1)兵士罢归家乡。入关灭秦的关东人愿意在关中为民的,免徭役12年,回关东的免徭役16年。军吏卒无爵或爵在大夫(五级爵)以下的,一律进爵为大夫;大夫以上的加爵一级,并一律免除本人及全家的徭赋。归农的军吏卒按爵级高低,即军功大小,给予田宅。(2)命令在战乱中聚保山泽的人各归本土,恢复故爵田宅。承认各地小吏在战争时期占夺的土地。这些恢复故爵、田宅或获得土地的人,大多是汉初社会中的地主。原来出身农民或贫民,以军功获得高爵和较多土地的人,也成为汉初的地主。按照制度,爵在七大夫(即公大夫,七级爵)、公乘(八级爵)以上的,当然算是高爵。对于他们除了优先给予田宅以外,还给以若干户租税的封赏,叫做食邑。这些新形成的军功地主,是西汉王朝的重要支柱。2.重建封建国家机器。设立******九卿。沿袭秦代的郡县制,并分封诸侯王,形成郡国交错的局面。在军事上,建立了更为完备的武装部队。中央设南、北军,地方分设封官、骑士。兵员由“正卒”充任。在法制上,制定《九章律》,汉高祖认为临时颁行的约法三章不足以“御奸”,命丞相萧何取秦法之宜于时者加以增益,制《九章律》,作为巩固封建统治的重要工具。3.重建赋役制度赋税与徭役制度是以国家的政治权力为前提的超经济剥削。汉初主要的赋税是田赋、口赋与献费。田赋即土地税,汉初曾十五税一,后改为十税一,惠帝时又改为十五税一。口赋是人头税。因不分男女,15至56岁,每人每年120钱、即称一算。故又称算赋。算赋:秦汉时政府向成年人征收的人头税。创于商鞅,作为军赋征收的人头税亦称“口赋”(秦)。汉高祖四年刘邦下令确定民年十五以上到五十六岁出赋钱人120为一算,是为算赋(东汉亦称口算),从此成为定制。汉代每年八月进行户口调查,称作“案比”,即于此时征收算赋,因此称“八月算人”。算赋是汉政府财政收入中的一个重要项目。以上措施,是农民战争后封建国家适应阶级关系的变化而采取的统治政策。目的有二,一使地主阶级的统治秩序重新得到稳定,扩大了以军功地主为代表的统治基础;二使脱离生产的农民回到了土地上,从而使农业生产逐步恢复起来。4.翦灭异姓王分封同姓王7人,先后杀韩信、彭越、英布、臧荼等,废张敖,仅余吴芮。与此同时分封一批刘姓子弟即同姓王。 &&& 《汉书》,又名《前汉书》,它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它沿用《史记》的体例而略有变更,改书为志,改世家为传,由纪、表、志、传四个部分组成。自《汉书》以后,历代仿照它的体例,相继纂修了纪传体的断代史。  《汉书》为东汉史学家班固所撰。班固(32——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人,出身于豪富兼外戚的家庭。父亲班彪,东汉光武帝时,官至望都长。班彪博学多才,专攻史籍,是著名的儒学大师。他不满意当时许多《史记》的续作,便&采前史遗事,旁贯异闻&(《后汉书·班彪传》,作《后传》65篇,以续《史记》。班固生在这个家学渊博的家庭中,9岁便能作诗文,16岁入洛阳太学就读。他博览群书,穷究诸子百家学说,熟悉汉史掌故。建武三十年(54年),班固因父丧回故里,并整理班彪的《后传》。  汉明帝永平元年(58年),班固开始编纂《汉书》。5年后有人上书明帝,告发班固私改国史,因此被捕入狱。他的弟弟班超赶到洛阳,为兄申辩。当明帝审阅地方官送来班固的书稿时,十分赏识班固的才华,便任他为兰台令史,负责掌管图籍,校定文书。后又升为郎官,典校秘书。在此期间,明帝让他继续完成《汉书》的编纂。班固与陈宗、尹敏、孟异等人撰成《世视本纪》,后又写成功臣、平林、公孙述等列传、载记28篇。  章帝建初四年(79年),章帝会诸儒于白虎观,讲《五经》异同,裁定正宗经学,班固受命&撰集其事&,写成《白虎通德论》(又称《白虎通义》)。和帝永元初年(89年),班固以中护军随大将军窦宪出征北匈奴。永元四年(92年),窦宪以外戚谋叛而畏罪自杀,班固受株连,先被免官;后又因洛阳令种竟,曾受班固家奴侮辱,便借机收捕班固入狱。不久,班固死于狱中。  班固纂述《汉书》,始于永平初年,至建初七年(82年)  才告完成,历时25年之久。全书记载起自汉高祖刘邦起义反秦,终于新朝王莽败亡,共230年西汉的历史。它包括本纪12篇,表8篇,志10篇,列传70篇,共计100篇。其中,表8篇和《天文志》没有完成,后来由他的妹妹班昭和扶风人马续相继补撰而成。因此《汉书》撰成,共经四人之手,即班彪、班固、班昭和马续。  《汉书》沿袭《史记》的体例,但作了一些改动,也有一些创新。在纪部分,《汉书》不称&本纪&,而改称为&纪&(如《高帝纪》),在《史记》的基础上,《汉书》增立《惠帝纪》,以补《史记》的缺略;在《武帝纪》之后,又续写了昭、宣、元、成、哀、平等6篇帝纪。《汉书》取消了《史记》中的《项羽本纪》,将项羽的事迹移入列传,立了《陈胜项籍传》。而王莽称帝十余年,《汉书》并未立纪,而将他归入列传,立了《王莽传》。在表的部分,《汉书》立了8种表,其中6种王侯表里根据《史记》有关各表制成的,主要记载汉代的人物事迹。只有《古今人表》和《百官公卿表》,是《汉书》新增设的两种表。《古今人表》名为&古今&,却只记载古代至楚汉之际的历史人物,共分为九等,后人因此而指责它不合断代之体。八表之中,最受后人推崇的是《百官公卿表》。此表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以文字记述秦汉职官设置年代、职权范围、俸禄数量和官职演变等内容;第二部分列出各种职官的表格,记录职官的升降迁免,较完整地介绍汉代的官制情况。在志部分,《汉书》改《史记》的&书&为&志&,而又丰富和发展了八书,形成我国史学上的书志体。  《汉书》的志,包括律历、礼乐、刑法、食货、郊祀、天文、五行、地理、沟洫、艺文等10种。其中,改变或合并八书名称的有律历、礼乐、食货、郊祀、天文、沟洫等6种,但它们的内容或者不同,或者有所增损。如《食货志》在承袭《平准书》部分材料的同时,又增加新的内容,分为上、下两卷。上卷记&食&,叙述农业经济情况;下卷载&货&,介绍工商及货币情况。《郊祀志》、《天文志》和《沟洫志》,也在《封禅书》、《天官书》、《河渠书》的基础上,分别增加一些新的内容。除此之外,刑法、五行、地理、艺文等四志,都是《汉书》新创立的。其中的《艺文志》是记载我国古代学术文化的各种学科、不同学派的源流和得失,也记录汉代官府藏书的情况,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目录学的著作。在传部分,《汉书》继承《史记》的传统。但它不设&世家&一目,凡属《史记》世家类的汉代历史人物,《汉书》都移入传部分。原属《史记》的一些附传,《汉书》则扩充其内容,写成专传或合传,如张骞、董仲舒、李陵等人的传记。  《汉书》因袭《史记》,又不同于《史记》,其特点有三。  其一,《汉书》具有浓厚的封建正宗思想。班固时,封建神学思想已发展成为当时的统治思想,而班氏父子又是&唯圣人之道然后尽心焉&的史学家,他们自然以维护封建神学思想为己任,将&圣人之道&作为自己著作的指导思想。这样,作者一面承袭《史记》的内容,一面又指责它的&是非颇谬于圣人&,因而篡改《史记》的观点,使《汉书》更加符合于封建正宗思想。《汉书》神化西汉皇权、拥汉为正统的思想,其目的是为论证东汉王朝的正统性和神化东汉皇权服务的。因此,以阴阳五行学说为理论根据的&五德终始说&和王权神授的封建神学说教,便成为《汉书》的主导思想。为了宣扬&天人感应&、灾异祥瑞的封建神学思想,《汉书》首创《五行志》,专门记述五行灾异的神秘学说,还创立《睦西夏侯京翼李传》,专门记载五行家的事迹。  其二,《汉书》开创断代为史和整齐纪传史的编纂体例。  班固之所以断代为史,并不是偶然的,而是适应时代的要求。  他总结汉武帝到东汉初年,约一个半世纪的历史著作,加以创造性的发展,其目的是为当时统治阶级的政治服务。班固认为,《史记》的通史体例,将西汉一代&编于百王之末,厕于秦项之列&,既不利于宣扬&汉德&,又难以突出汉代的历史地位。这是《汉书》断代为史的根据。于是,《汉书》&包举一代&,断限起自西汉建立,终于新朝的灭亡,为了突出刘邦,就将《高帝纪》置于首篇。这种断代为史的体例,受到后来封建史家的赞誉,并成为历代&正史&编纂的依据。  在编纂体例方面,《汉书》继承而又发展《史记》的编纂形式,使纪传体成为一种更加完备的编纂体例。例如,《史记》虽然立了《吕后本纪》,但却用惠帝纪年,《汉书》补立《惠帝纪》,解决《史记》在体例上的混乱;对于年月的记载也比《史记》详细和明确。再者,《汉书》新创立的四种志,对于西汉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社会文化的记载,比《史记》更加完备,从而提高了《汉书》的史料价值。对于传记的编排,《汉书》基本上按时间先后为序,体例上也比《史记》整齐划一。  其三,资料丰富,保存许多重要的历史文献。现存《汉书》约80万字,卷帙比《史记》繁富。它增载不少重要的诏令,主要集中在帝纪部分。在许多人物传记中,《汉书》又收入大量有关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方面的奏疏、对策、著述和书信。在《汉书》的10志中,也有类似的重要历史文献的收载,如《食货志》收入晁错的《论贵粟疏》等。  《汉书》还增补《史记》对于国内外各民族史的资料。例如,在《史记·匈奴列传》的基础上,《汉书》大量增补汉武帝以后的史实,比较完整地记述了自远古至西汉末年匈奴民族的历史。《汉书》又合并《史记》的南越、东越、朝鲜、西南夷诸传,在补充大量的史实基础上,以合传形式写成较为详细的《西南夷两粤朝鲜传》。同时,《汉书》改《史记·大宛列传》为《西域传》,记述今新疆境内我国各民族历史,以及中亚和西南亚诸国史。  《汉书》多用古字古义,文字艰深难懂,以至班固同时代的人,竟必须为《汉书》作音义的注解方可读懂。据《隋书·经籍志》记载,自东汉至南北朝期间,为《汉书》作注的大约就有近20家,而其中以注释音义居多。关于《汉书》的注本,唐以前诸家所注都已失传。现存《汉书》的注本,是唐代颜师古兼采诸家而成的,属于较完备的注本。另外,清王先谦的《汉书补注》和近人杨树达的《汉书管窥》及《汉书补注补正》,都可以参考阅读。 &br/&&br/&&font color=#0556A3&参考文献:&/font&
《汉书》,又名《前汉书》,它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它沿用《史记》的体例而略有变更,改书为志,改世家为传,由纪、表、志、传四个部分组成。自《汉书》以后,历代仿照它的体例,相继纂修了纪传体的断代史。  《汉书》为东汉史学家班固所撰。班固(32——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人,出身于豪富兼外戚的家庭。父亲班彪,东汉光武帝时,官至望都长。班彪博学多才,专攻史籍,是著名的儒学大师。他不满意当时许多《史记》的续作,便&采前史遗事,旁贯异闻&(《后汉书·班彪传》,作《后传》65篇,以续《史记》。班固生在这个家学渊博的家庭中,9岁便能作诗文,16岁入洛阳太学就读。他博览群书,穷究诸子百家学说,熟悉汉史掌故。建武三十年(54年),班固因父丧回故里,并整理班彪的《后传》。  汉明帝永平元年(58年),班固开始编纂《汉书》。5年后有人上书明帝,告发班固私改国史,因此被捕入狱。他的弟弟班超赶到洛阳,为兄申辩。当明帝审阅地方官送来班固的书稿时,十分赏识班固的才华,便任他为兰台令史,负责掌管图籍,校定文书。后又升为郎官,典校秘书。在此期间,明帝让他继续完成《汉书》的编纂。班固与陈宗、尹敏、孟异等人撰成《世视本纪》,后又写成功臣、平林、公孙述等列传、载记28篇。  章帝建初四年(79年),章帝会诸儒于白虎观,讲《五经》异同,裁定正宗经学,班固受命&撰集其事&,写成《白虎通德论》(又称《白虎通义》)。和帝永元初年(89年),班固以中护军随大将军窦宪出征北匈奴。永元四年(92年),窦宪以外戚谋叛而畏罪自杀,班固受株连,先被免官;后又因洛阳令种竟,曾受班固家奴侮辱,便借机收捕班固入狱。不久,班固死于狱中。  班固纂述《汉书》,始于永平初年,至建初七年(82年)  才告完成,历时25年之久。全书记载起自汉高祖刘邦起义反秦,终于新朝王莽败亡,共230年西汉的历史。它包括本纪12篇,表8篇,志10篇,列传70篇,共计100篇。其中,表8篇和《天文志》没有完成,后来由他的妹妹班昭和扶风人马续相继补撰而成。因此《汉书》撰成,共经四人之手,即班彪、班固、班昭和马续。  《汉书》沿袭《史记》的体例,但作了一些改动,也有一些创新。在纪部分,《汉书》不称&本纪&,而改称为&纪&(如《高帝纪》),在《史记》的基础上,《汉书》增立《惠帝纪》,以补《史记》的缺略;在《武帝纪》之后,又续写了昭、宣、元、成、哀、平等6篇帝纪。《汉书》取消了《史记》中的《项羽本纪》,将项羽的事迹移入列传,立了《陈胜项籍传》。而王莽称帝十余年,《汉书》并未立纪,而将他归入列传,立了《王莽传》。在表的部分,《汉书》立了8种表,其中6种王侯表里根据《史记》有关各表制成的,主要记载汉代的人物事迹。只有《古今人表》和《百官公卿表》,是《汉书》新增设的两种表。《古今人表》名为&古今&,却只记载古代至楚汉之际的历史人物,共分为九等,后人因此而指责它不合断代之体。八表之中,最受后人推崇的是《百官公卿表》。此表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以文字记述秦汉职官设置年代、职权范围、俸禄数量和官职演变等内容;第二部分列出各种职官的表格,记录职官的升降迁免,较完整地介绍汉代的官制情况。在志部分,《汉书》改《史记》的&书&为&志&,而又丰富和发展了八书,形成我国史学上的书志体。  《汉书》的志,包括律历、礼乐、刑法、食货、郊祀、天文、五行、地理、沟洫、艺文等10种。其中,改变或合并八书名称的有律历、礼乐、食货、郊祀、天文、沟洫等6种,但它们的内容或者不同,或者有所增损。如《食货志》在承袭《平准书》部分材料的同时,又增加新的内容,分为上、下两卷。上卷记&食&,叙述农业经济情况;下卷载&货&,介绍工商及货币情况。《郊祀志》、《天文志》和《沟洫志》,也在《封禅书》、《天官书》、《河渠书》的基础上,分别增加一些新的内容。除此之外,刑法、五行、地理、艺文等四志,都是《汉书》新创立的。其中的《艺文志》是记载我国古代学术文化的各种学科、不同学派的源流和得失,也记录汉代官府藏书的情况,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目录学的著作。在传部分,《汉书》继承《史记》的传统。但它不设&世家&一目,凡属《史记》世家类的汉代历史人物,《汉书》都移入传部分。原属《史记》的一些附传,《汉书》则扩充其内容,写成专传或合传,如张骞、董仲舒、李陵等人的传记。  《汉书》因袭《史记》,又不同于《史记》,其特点有三。  其一,《汉书》具有浓厚的封建正宗思想。班固时,封建神学思想已发展成为当时的统治思想,而班氏父子又是&唯圣人之道然后尽心焉&的史学家,他们自然以维护封建神学思想为己任,将&圣人之道&作为自己著作的指导思想。这样,作者一面承袭《史记》的内容,一面又指责它的&是非颇谬于圣人&,因而篡改《史记》的观点,使《汉书》更加符合于封建正宗思想。《汉书》神化西汉皇权、拥汉为正统的思想,其目的是为论证东汉王朝的正统性和神化东汉皇权服务的。因此,以阴阳五行学说为理论根据的&五德终始说&和王权神授的封建神学说教,便成为《汉书》的主导思想。为了宣扬&天人感应&、灾异祥瑞的封建神学思想,《汉书》首创《五行志》,专门记述五行灾异的神秘学说,还创立《睦西夏侯京翼李传》,专门记载五行家的事迹。  其二,《汉书》开创断代为史和整齐纪传史的编纂体例。  班固之所以断代为史,并不是偶然的,而是适应时代的要求。  他总结汉武帝到东汉初年,约一个半世纪的历史著作,加以创造性的发展,其目的是为当时统治阶级的政治服务。班固认为,《史记》的通史体例,将西汉一代&编于百王之末,厕于秦项之列&,既不利于宣扬&汉德&,又难以突出汉代的历史地位。这是《汉书》断代为史的根据。于是,《汉书》&包举一代&,断限起自西汉建立,终于新朝的灭亡,为了突出刘邦,就将《高帝纪》置于首篇。这种断代为史的体例,受到后来封建史家的赞誉,并成为历代&正史&编纂的依据。  在编纂体例方面,《汉书》继承而又发展《史记》的编纂形式,使纪传体成为一种更加完备的编纂体例。例如,《史记》虽然立了《吕后本纪》,但却用惠帝纪年,《汉书》补立《惠帝纪》,解决《史记》在体例上的混乱;对于年月的记载也比《史记》详细和明确。再者,《汉书》新创立的四种志,对于西汉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社会文化的记载,比《史记》更加完备,从而提高了《汉书》的史料价值。对于传记的编排,《汉书》基本上按时间先后为序,体例上也比《史记》整齐划一。  其三,资料丰富,保存许多重要的历史文献。现存《汉书》约80万字,卷帙比《史记》繁富。它增载不少重要的诏令,主要集中在帝纪部分。在许多人物传记中,《汉书》又收入大量有关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方面的奏疏、对策、著述和书信。在《汉书》的10志中,也有类似的重要历史文献的收载,如《食货志》收入晁错的《论贵粟疏》等。  《汉书》还增补《史记》对于国内外各民族史的资料。例如,在《史记·匈奴列传》的基础上,《汉书》大量增补汉武帝以后的史实,比较完整地记述了自远古至西汉末年匈奴民族的历史。《汉书》又合并《史记》的南越、东越、朝鲜、西南夷诸传,在补充大量的史实基础上,以合传形式写成较为详细的《西南夷两粤朝鲜传》。同时,《汉书》改《史记·大宛列传》为《西域传》,记述今新疆境内我国各民族历史,以及中亚和西南亚诸国史。  《汉书》多用古字古义,文字艰深难懂,以至班固同时代的人,竟必须为《汉书》作音义的注解方可读懂。据《隋书·经籍志》记载,自东汉至南北朝期间,为《汉书》作注的大约就有近20家,而其中以注释音义居多。关于《汉书》的注本,唐以前诸家所注都已失传。现存《汉书》的注本,是唐代颜师古兼采诸家而成的,属于较完备的注本。另外,清王先谦的《汉书补注》和近人杨树达的《汉书管窥》及《汉书补注补正》,都可以参考阅读。 继司马迁撰写《史记》之后,班固撰写了《汉书》。班固,字孟坚,扶风安陵人,生于东汉光武帝建武八年。父亲班彪是一个史学家,曾作《后传》六十五篇来续补《史记》。《汉书》就是在《后传》的基础上完成的。和帝永元元年,班固随从车骑将军窦宪出击匈奴,参预谋议。后因事入狱,永元四年死在狱中。那时《汉书》还有八表和《天文志》没有写成,汉和帝叫班固的妹妹班昭补作,马续协助班昭作了《天文志》。班昭是「二十四史」中绝无仅有的女作者。 《汉书》包括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它的记事始于汉高帝刘邦元年,终于王莽地皇四年。 《汉书》的体例与《史记》相比,已经发生了变化。《史记》是一部通史,《汉书》则是一部断代史。《汉书》把《史记》的「本纪」省称「纪「,「列传」省称「传」,「书」改曰「志」,取消了「世家」,汉代勋臣世家一律编入传。这些变化,被后来的一些史书沿袭下来。 《汉书》记载的时代与《史记》有交叉,汉武帝中期以前的西汉历史,两书都有记述。这一部分,《汉书》常常移用《史记》。但由于作者思想境界的差异和材料取舍标准不尽相同,移用时也有增删改易。 《汉书》新增加了《刑法志》、《五行志》、《地理志》、《艺文志》。《刑法志》第一次系统地叙述了法律制度的沿革和一些具体的律令规定。《地理志》记录了当时的郡国行政区划、历史沿革和户口数字,有关各地物产、经济发展状况、民情风俗的记载更加引人注目。《艺文志》考证了各种学术别派的源流,记录了存世的书籍,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图书目录。《食货志》是由《平准书》演变来的,但内容更加丰富了。它有上下两卷,上卷谈「食」,即农业经济状况;下卷论「货」,即商业和货币的情况,是当时的经济专篇。 《汉书》八表中有一篇《古今人表》,从太昊帝记到吴广,有「古」而无「今」,因此引起了后人的讥责。后人非常推崇《汉书》的《百官公卿表》,这篇表首先讲述了秦汉分官设职的情况,各种官职的权限和俸禄的数量,然后用分为十四级、三十四官格的简表,记录汉代公卿大臣的升降迁免。它篇幅不多,却把当时的官僚制度和官僚的变迁清清楚楚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从思想内容来看,《汉书》不如《史记》。班固曾批评司马迁「论是非颇谬于圣人「。这集中反映了两人的思想分歧。所谓「圣人」,就是孔子。司马迁不完全以孔子思想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正是值得肯定的。而班固的见识却不及司马迁。从司马迁到班固的这一变化,反映了东汉时期儒家思想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已在史学领域立稳了脚根。 《汉书》喜用古字古词,比较难读。 & & 回答
其他回答 (1)
西汉初年由于秦末的战争导致经济萧条啊楼主。
后来刘邦用休养生息的政策和无为而治。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历史话题领域专家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社会发展
  临沂市地处山东省东南部,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全市总面积17184平方公里,人口1042万人,是山东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地级市。作为革命老区,临沂过去一度经济发展缓慢,到改革开放前,全地区13个县市中仍有7个被国务院列为重点扶持的贫困县。1995年,临沂在全国18个扶贫连片地区中,率先实现整体脱贫。进入“十五”以来,临沂市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到“十一五”末,工业已建立起门类较为齐全的综合体系,形成了以轻工、纺织、机械、化工、建材、冶金、煤炭、食品、黄金、医药等为主的工业体系,成为中国最大的胶合板生产基地,山东省的建材和黄金生产基地,是连接南北重要的物流城、商贸城,仅次于浙江义乌,居全国第二。2009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110.2亿元,位列山东省第八,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057.6亿元,是“十五”末的2.85倍,占GDP比重达50.12%。临沂从一个革命贫困老区,十年的时间跃居为国内有名的现代商贸物流城、鲁南制造业基地,在《2008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临沂位居中国城市增长竞争力第五位,成为全国惟一进入前十名的革命老区,创造了经济快速增长的新奇迹。  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临沂市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却持续降低,“十五”期间,临沂市在GDP翻一番的情况下,市辖沂沭河流域COD入河总量降低了20%以上,城区主要大气污染物年排放量由80万吨削减到12万吨,削减率达到84.9%。“十一五”以来,累计完成消减COD6251.21吨、SO吨,消减率分别达到15.47%、10.44%,完成“十一五”减排目标的81.01%、120.03%;水污染防治成效显著,国家考核的7个出境的断面全部达到国控标准,省控9条重点河流提前达到了“重点污染河流恢复鱼类生长”的目标;城区空气主要污染物浓度大幅下降,大气环境质量稳步改善,优良天数占全年总天数的85%以上。同时,饮用水水质安全得到强有力保障,固体废弃物得到有效综合利用或安全处置,公众对城市环境保护满意率达到了89.37%。临沂市被评为滨水生态城、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而这一时期,临沂市一直保持了13%左右的经济增长速度,成为历史上发展速度最快、环境改善最好的时期。  企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同时又是导致环境污染的主力,特别是工业企业其特征决定了对生态环境影响巨大。工业企业的快速发展必然导致环境的加速恶化,本来这是一对矛盾体,有发展就有污染,发展越快污染就越严重,那么临沂市在以“工业强市”的发展过程中,是如何使这对矛盾体转变为统一体,达到最佳和谐,实现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保双赢的呢?带着这个疑问,就临沂市的企业环境保护优化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深入调研。  一、临沂市的基本做法和成效  1.建立健全了组织领导体系。临沂市认真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建立健全了各级环保机构,在历次机构改革中,环保机构不断得到加强,所辖环境保护局全部保持独立建制。临沂市环境保护局下设9个科室,下辖沂沭河流域管理处(正处级)、环境监察大队(副处级)、环境监测站(副处级)、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办公室(副处级)、环境应急管理中心(副处级)以及6个环保分局、1个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从环境监察、监测、信息、宣教到应急处置等能力建设都满足国家标准化要求。同时,临沂市政府成立了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核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生态市建设、深度治理大气污染、节能减排等领导小组,成立了3个督查组、3个技术指导组、13个风险隐患排查督导组,深入县区排查问题,督促落实。各区县市按照“属地管理、属地负责,条块管理、共同负责”的工作责任制要求,明确辖区环保工作第一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建立了“纵到底、横到边”的组织保障体制。由于组织领导体系的健全,临沂市的环境保护管辖全面覆盖,区县之间实现了无缝隙连接,杜绝了管理不到位、无人管理的现象,确保了所有企业的污染物排放都纳入监管之中。  2.制定了一整套环境保护管理规章制度。为做到治理污染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临沂市除了遵循国家环境保护方面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外,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先后出台了《生态环境监察试行办法》、《生态环境违法案件移送处理试行办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管理试行办法》、《环境空气质量责任制考核奖惩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并审核制定了《关于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关于浓度治理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实施意见》、《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2010年市政府对现行的市政府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全面清理,通过对环保规范性文件的进一步完善和清理,增强了环境规范性文件的针对性、可操作性,优化了调控环境管理的能力,为临沂环境保护工作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执法人员在具体的执法过程中,严格遵循规章制度,违反那一条规定就按那一条规定进行处理,做到了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3.形成了较为科学的考核体系。临沂市建立健全了环保工作责任制和问责制,市几大班子领导分工负责,联系县区,督导检查。市纪委监察局强化了执法监察和效能监察,实行约谈制度和挂牌督办,落实了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强有力的工作格局。工作中,把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逐级分解到各县区和重点企业,各县区都编制了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环保工作计划,通过这些计划将主要环保指标层层分解到具体单位。在分解任务的基础上,完善组织领导协调机制,定期调度、督导、检查各责任单位环保工作进展,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并实行严格的环保工作问责制,出台了《临沂市环境目标责任书考核奖励办法》及《评分标准》,将环保重点指标完成情况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完善县区党政领导干部考核体系,完善政府绩效考核制度,实行“一票否决”制,奖优罚劣,促进工作。尤其注重强化企业主体责任,通过公开通报、限期整改、重罚恶意排污、追究刑事责任等方式,督促企业严格遵守环保法律法规及标准,落实目标责任,强化管理措施,自觉开展环境保护各项工作。严格的考核体系是促进责任落实、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到位的强有力手段,只有考核到位了,才能责任到位,落实到位,才能使各项环保管理的措施取得成效。  4.为环保工作投入了大量资金。在全市人均财力不到全省平均水平40%的情况下,临沂市对环境保护舍得投入,给予政策、资金倾斜,优先保证环保所需,在新上投资项目时,优先考虑环境影响,在增加公共财政支出时,优先增加环保开支,在建设公共设施时,优先安排环保设施,县区治污项目资金不足的由市财政融资先行垫付,每一个县区都建有污水处理厂,重点县区建有第二污水处理厂,重点乡镇建有乡镇级污水处理厂,全市城镇污水处理厂达到25座,每一座污水处理厂下游都配套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在沂河、沭河等干、支流建设修复湿地21处,一律执行最严格的一级A排放标准,污水集中处理规模达到83.32万吨/日,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9%,综合处理规模和处理效果位居全省前列。各级积极拓宽融资渠道,鼓励引导社会资金投向污染防治工程建设。仅2009年,全市就投入污染防治资金48.1亿元,技改投资345.7亿元,并设立了2亿元的高新技术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重点培育绿色环保的新兴产业,为环境质量改善提供了坚强的资金保障。  5.建立了快速反应的预警处置体系。一是实施环境风险评估制度,控制源头风险。坚持源头防控、全过程管理,严格落实新、扩、改建项目环境风险评估制度,专门设置环境风险评价专题,科学规范企业的环境预警监测、应急处置和应急预案编制等工作,不符合要求或落实不到位的一律不予审批或环境保护验收。严格落实环境安全检查制度,将建设项目的环境预警监测、应急处置和应急预案编制情况纳入日常监管内容,对未批先建的项目依法予以取缔拆除、应急预案达不到要求的责令限期整改。二是强化环境风险源动态管理,消除污染隐患。深入开展环境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对生产、储存、销售、运输和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单位进行“网格化”反复排查。定期组织开展环境隐患排查整治“回头看”活动,认真落实“后督查”措施,确保排查覆盖率、隐患发现率、隐患整改率达到三个百分百。三是完善环境预警监测制度,提高快速反应能力。设置五道预警监控防线:车间排放口和总排口、污水处理厂进水口、支流、县界断面和出境断面,全市共设置109个预警监测点,实行市、县环保部门和风险源单位三级定期监测。设立跨省边界水质监测站,重点区域加密设置监控点位,对7条出境河流和3条重点支流每天监测1次。强化自动在线监控,在11家重点企业总排污口和16座污水处理厂进水口,安装特征污染物在线监测设备50台套,在3个重点河流断面建设特征污染物自动监测站,24小时在线监控。完善环境突发事故工程防范体系,风险源单位一律在车间排放口、储存罐区和总排污口建设相应的事故应急集水池,排污口下游建设拦河闸。现有闸坝等水利设施一律纳入环境突发事故工程防范体系,实行“一岗双责、并行管理”,环境应急能力大幅提高。  6.谋划了切实有效的工作抓手。一是以创模工作为契机,形成持续推进的工作态势。2003年临沂市提出争创全国革命老区第一个国家环保模范城市,2004年全面启动,将其作为民生工程和“一创六建”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积极探索革命老区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道路。2006年12月,创模工作通过了原国家环保总局的验收。二是有的放矢,重点治理。多年来,临沂市把治理水污染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在水环境质量得到大幅改善、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的基础上,2010年又把大气污染深度治理作为重点内容。不断强化工业污染防治,先后对全市28家燃煤电厂和供热锅炉、168家建材企业、68家化工企业和直接燃煤工业窑炉实施环保精细化管理整治,关闭96条水泥立窑生产线,淘汰关停5家11台火电机组,取缔22家涉铅企业和13家泡花碱生产企业。三是以节能减排为抓手,大力整治高耗能、高污染企业。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项目,认真执行国家产业政策,仅2009年全市就通过环评手段拒批高耗能、高污染项目24个。在控制增量的基础上,有序淘汰落后产能,削减存量。“十一五”以来,全市累计淘汰落后产能生产线578条,年减少能耗148万吨标煤;累计关停小火电18.33万千瓦,提前1年超额完成省下达的任务。利用节能环保技术加快传统产业改造。鼓励支持骨干企业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延伸产业链条,为推进环境治理工程打下了良好基础。  7.形成了全员抓环保的良好氛围。临沂市是个人口大市,倡导“人人要环保的理念”十分关键。为此,临沂市加强舆论引导,在电台、电视台、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开设环保专栏,宣传环保知识,展示环保成果。加强社会宣传,在城市出入口、交通干线、企业厂区设立大型宣传牌,使环保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组织开展了“沂蒙环保世纪行”、“百家企业履行环保责任共同宣言”、企业风险警示教育、“县区长环保工作公开承诺”等活动,实行环保有奖举报,在全社会形成了重视环保工作的强大声势,形成了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立体化环保工作大格局,为环保工作持续推进提供了强大动力。  二、基本经验  从以上临沂市治理企业环境污染工作情况来看,临沂市善于从全市经济发展大局出发,从战略的高度把握环境保护工作;善于依法行政,坚决打击违法排污行为;善于通过利益分配,实现激励和约束效益的最大化;善于用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和环保双赢。归纳为以下几点经验:  一是政府主导。政府在环境保护中起了三方面作用,第一带头作用。临沂市委、市府高度重视环保工作,深刻认识到临沂的独特地理优势,全市水资源占山东省的1/5,沂、沭河流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76%,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水城,水已经成为临沂发展的命脉,临沂要想发展,就必须把治理水污染作为头等大事来对待,作为立市之本。在这一点上,临沂把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作为提高城市品位和形象的重要举措,坚持党委、人大、政府三个“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实践证明只要主要领导重视的工程是没有干不好的。第二把握方向作用,临沂市将科学发展观理念贯穿于方针政策和行为的过程中,既讲经济效益又讲生态效益,提出了“12369”的环保工作思路,即紧紧围绕建设更加开放、富裕、文明、美丽的大临沂、新临沂这一中心,全力做好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生态市“两个创建”,牢牢把握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污染防治、环境监察三大重点,突出抓好蓝天工程、碧水工程、生态工程、宁静工程、危废处置工程、数字环保工程6项工程,全面实现源头治理、总量控制、清洁生产、绿色创建、宣传教育、能力强化、队伍建设、行风转变、环境改善9个新起点上的新跨越。科学的规划和思路是保持环保工作正确发展的关键所在。第三树立绿色GDP观念,并用它来评价各级领导的政绩。把环境保护工作实绩作为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选拔任用的重要内容,这实际上是起了一种引导作用,导向的作用是巨大的,临沂市不以经济增长速度快慢论英雄,而是以发展环境治理的好坏为依据,引导广大干部要在环境保护工作上出成绩,激发了干部对爱护环境、治理环境的积极性和能动性,确保了全市环境保护各项工作的圆满完成。  二是执法督导。在治理污染这件事情上,很大程度上是强制性的,如果没有强制性的措施,任何一个企业都不会自愿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去治污,这是企业的性质决定的,企业的最根本目的是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任何消减其经济利益的事情,企业家们都不乐意去做,何况治污的成本和费用往往是只见投入,不见产出。因此,执法监督是环保工作的绝对必要手段。临沂在全市环保系统中推行错时制执法、无空隙执法、无禁区执法,坚持突击检查、拉网式检查、节假日全天候检查、雨雪天重点检查,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环境违法行为。注重发挥司法在环保工作中的作用,2007年至今,全市法院共受理重大环境污染罪案件7件,结案4件;环境损害赔偿案件13件,结案13件;环保行政案件案件88件,结案81件,各级司法机关积极参与环保工作,有力地打击了环境违法犯罪,形成了强大的震慑作用,有效促进了环保工作。目前,临沂市企业一律执行更加严格的山东省地方排放标准,重点企业排放达标率达到97%以上。  三是利益诱导。企业治污难的最根本矛盾就是一个利益问题,如果处理好了企业和环境之间的利益矛盾关系,企业就能自己主动的要求做环保、抓环保。抓住了这个主要矛盾,在治理污染中引进利益链,用利益来诱导企业去自觉减少排污、治理污染,充分调动企业自身的积极性。也正因为是看到了企业在治污中的要害之处,临沂市才把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对待。一方面加大排污费征收力度,在严格控制排污总量的前提下,“十一五”以来全市累计征收排污费3.15亿元,排污费基本接近甚至高于治理成本,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由被动治污向主动治污转变,督促企业实现“要我治污”向“我要治污”转变。另一方面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让企业在治污中尝到甜头,把治污作为同生产经营同等重要的事情来对待,让企业自觉挖掘在治污方面的潜力。近年来,临沂市加大扶持力度,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全市累计组织实施重点循环经济示范工程10项,培育省级循环经济示范企业4家、再生资源利用示范企业和项目4个、国家再生资源试点单位1个。在22个重点行业推行清洁生产审核,重点监控企业全部实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落实清洁生产方案4225个,纳入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占重点工业企业的80%以上,可削减污染物COD5330吨、SO2975吨、烟尘211吨。全市30家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年实现产值8亿元,实现税收6800多万元,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234万吨,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是科学引导。污染的根源就是我们的科学技术达不到不污染的程度,如果我们的技术足够的先进和发达,那么我们就可以不产生污染,不产生一点对环境有破获作用的物质,这就是我们要追求的最高境界。科技创新在治理污染中的作用是巨大的。临沂市树立了“科技治污”的理念,运用科技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实现集约化、节约型生产经营,推动清洁生产和绿色产品,杜绝“先破后复、先污后治”的错误作法,强调生态环境建设、环保和资源有效利用。用高新技术武装工业,开发对地级城市经济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共性、关键、配套技术,提高其贡献率,重点组织开发环境优化及替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延长产业链技术和相关产业链技术、“零排放”技术、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技术、回收处理技术、绿色再制造技术、降低再利用成本技术等,提高单位资源消耗产出水平,使资源消耗从高增长向低增长、再向零增长转化,使污排从正增长向零增长、再向负增长转化,从源头缓解资源约束矛盾和环境压力。  五是责任先导。加强环境保护,承担社会责任,这是临沂市委、市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光荣承诺,也是临沂市全体企业的共同承诺。环境保护工作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事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只有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才能有效开展。在环保工作过程中,临沂市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采取集中宣传和日常宣传相结合的方式,广泛持续开展各类环保宣传活动,环保宣传教育做到了进学校、进机关、进工厂、进家庭,生态文明全民教育不断加强。通过宣传引导,在全社会树立了生态立市的理念,形成了“不重视环保的政府是不清醒的政府、不重视环保的干部是不称职的干部、不重视环保的企业是没有希望的企业、不重视环保的公民不算是具有现代文明意识的公民”的共识,使环保工作成为各级各部门和全社会的自觉行动。特别是企业的环保主体责任意识不断强化,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只有把环境保护融入企业,才是履行社会责任、实现长远发展的根本途径,从而积极主动地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淘汰落后产能,上马节能减排设施。随着全社会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流域区域环境综合整治的持续推进,一大批群众关心的污染问题得到妥善解决,生态环境逐渐恢复向好,人居环境不断改善,人民群众也享受到了环境保护带来的实惠。2007年至2009年,国家统计局每年组织对全国部分大中城市环境的群众满意度进行调查,在已公布结果的前两次调查中,临沂在第一次列全国地级市得分第1名,在第二次列全省第1名。  三、存在的问题和意见建议  工业是城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产业,往往一个城市的发展都以工业为主攻方向,千方百计做强做大工业企业,这就造成为了盲目追求GDP增长而忽视环保的现象,发展企业和环境保护的天平明显偏向企业一方。随着全世界人民对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关注,环境保护已经不但是一个独立的生态问题,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要面对的重大问题,如果只顾发展,不注重环保,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可能用不了多久就会被毁灭。因此,要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来对待,充分了解目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还存在什么深刻的矛盾,如何用行之有效的方法来解决好这个矛盾就成为当前的迫切任务。  (一)主要问题  1.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十分尖锐。刚刚召开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十二五”期间是全民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发展的第一位置不可动摇,这就说明,各级政府的第一要务还是要保经济、保增长,这势必会给环境保护工作带来更大的挑战和压力。如果一个城市的环境污染只要控制在自然环境容量的限值内,不超自然净化能力,其负面效应不会造成对社会和人居的压力。所以,一个城市的发展必须要要有足够的环境容量,超出了环境容量的发展一定就是建立在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基础之上的。像临沂的发展目前仍然存在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产业结构层次不高,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偏低,工业生产的能源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都比较高的现状。革命老区长期的经济欠发达造成了环境总量基数小,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的严重不足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而现在节能减排任务又属于约束性考核指标,是政府必须完成的硬任务,与发达地区相比任务同样繁重。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在经济相对欠发达、基本产业结构没有得到根本调整、高新技术产业比例增长幅度不大而发展的愿望却更加强烈的情况下,投入和产出的增长必然要带来区域污染物排放的适度增加,另一方面还肩负着主要污染物逐年削减的重任,二者成为必然的矛盾。而且临沂是典型的人多地少地区,国土开发强度大,后备资源有限,随着城市化、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城市人口高度聚集,污染物排放总量也将不断上升,单位面积污染负荷也将随之增加,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容量约束的矛盾也将更加突出。  2.企业治理污染的任务和难度越来越艰巨。我国是人口大国,而资源相对来说却是小国,人均资源占有水平相对较低,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对较弱。这就决定了在加快工业化、产业化的进程中,必须执行更严格的环保标准,才能阻止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在走访临沂市的个别企业中我们看到,虽然各项环保指标都能达到国家、省级环保标准,但现场的空气污染依然严重。我们不排除一些企业白天打开除尘、除硫、治污的设备,而到了晚上就偷偷地关闭这些设备,使环保设施只当做一种应付上级检查的附属工具。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虽然我们的一些环保标准不高,但对一些单位来说已经吃不消。如果出台更加严厉的排污标准,恐怕我们的一些企业就只能关门大吉了。环境保护是功在千秋的大事,对治理污染的标准只能是越来越严,而不会因为你的经济发展落后就会放松对你的标准,不会因为你企业的经营亏损而允许你肆意污染环境,在这个问题上是没有丝毫让步的余地。企业要想发展,就必须执行更加严厉的标准,就必须投入更多的人力、财力、物力去治理污染,如果没有这个能力,势必会被淘汰出局。而这对于以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为主的城市来说,无疑是一项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必须面对越来越严格的排污标准,必须想办法应对治理污染的艰巨任务和巨大困难。  3.立法的落后一定程度导致管理跟不上形势的发展。目前,对环境问题的处理法治明显滞后,不同程度上存在着环保法规“软约束”、环保领域“软执法”、环保目标“软要求”等现象。这既有部分领域、操作环节法律法规缺失的问题,又有执法难、法不责众的问题。一方面,由于我国环境保护相关法律的制定起步比较晚,现有环保法律法规占全部法律法规的10%,长期以来环境保护相关法律跟不上社会需求甚至落后于社会的现实,虽然地方政府出台了各种制度,采取了刚性措施,但由于目前国家环境立法不足,地方有关法制不健全,难以适应当前环保工作要求,导致了基层执法难、管理难的窘况。另一方面,由于环境责任不明确、环保体制机制不顺畅、环境违法成本低廉,而且环保资源过度分散、管理职责交叉不顺、统一监管力度较弱,特别是农村环保工作人员缺乏,环境监管装备差,环境监管能力严重不足,又给环保执法增加了难度。  (二)意见和建议  1.加大对企业政策、资金、技术的支持力度。任何一个企业不可能在没有利益的前提下去投入大量的资金去研发环保科技,因此,还需要国家的大力支持和投入,这是环保事业必然的方向和选择,只有政府主导,才能把环保事业持续向前推进,否则,单靠企业、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实现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建议国家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设立专项扶持资金,鼓励企业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应用新能源、新设备、新技术,支持重点节能工程、城市污水垃圾设施及配套管网、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等建设,为企业发展搭建良好的平台。加大科技攻关和人才培养力度,尽快形成一批重大环保科研成果,为持续推进环保事业的发展储备技术和人才。  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不动摇,企业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把污染减排作为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战略任务,切实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从关键和薄弱环节入手,不断加大投入力度,狠抓老污染源治理和新建项目环保配套设施建设,认真肩负起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严格落实国家、省、市污染减排目标要求,努力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抓好污染减排工作的落脚点,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再用、循环”为原则,探索出一种“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循环经济模式,促进企业与环境协调发展。  3.加快环境保护立法建设,尽快杜塞管理漏洞。受利益的驱使,环境污染事故在经济高速发展阶段也将处于高发期。如何追究当事人的环境责任,这就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必须上升到法律的高度,强制追究违法人的责任。因此,必须推动国家和地方在环保方面的立法工作,规定建立环境责任事故追究制度,特别对一些易发生污染、影响重大的危化品企业,以及一些不明显、较隐蔽的小企业、小作坊,要重点进行监控和治理。要加强空白领域的环保立法研究,完善现行环保法律法规,填补环保法律空缺。要推进污染防治由较为单一的行政责任向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相融合的行政刑法方向发展,将现行大量的行政处罚上升为具有刑事责任性质的处罚;由于环境侵权的受害人较广,而公众法律意识较为淡薄的情况下,应加快建立以检察院为主体的环保公益诉讼制度,由检察院代表环境公害的受害者提起诉讼,以司法促进执法。同时,要加大科普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环境意识,自觉担负起执法、守法、监督、维护环境的责任。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保护环境是人类共同的责任。任何人、任何团体和政党都不得以满足自己的利益而忽视环境保护,必须把保护环境和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在促进人类发展和环境和谐上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李连华:中国五矿集团公司党组成员)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责任编辑:Newshoo)
近期热点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汉代玉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