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把青铜6.5宽1·5厘米重37克是商代青铜器图片吗

[上一页] []  
<font color="#
  又称为货或贝化(货),我国最早出现的一种原始货币。原系产于南海及东海的自然海贝,因富装饰性、便携带、坚固耐用又能计数,遂作为“外来交换品”,自夏代(公元前21―16世纪)起演变为中原部族的实物货币。货币多为白色光洁的齿贝,大小不一,一般长2~3厘米、宽1.5厘米左右;背隆起,口细长而多齿,齿纹多达20对以上。背部常有一、二磨孔以便穿系。计量单位为朋,一朋十贝。与货贝同时充币用的尚有拟枣贝、阿文绶贝、虎斑宝贝及伶鼬榧螺等。货贝行用源于夏,盛于尚而衰于周,春秋起因金属铸币出现,便逐渐失去货币功能而退回一般装饰品或护符地位。
<font color="#
  商周时代(公元16―8世纪)随经济贸易发展,为弥补自然货贝流通不足而防制的石贝、玉贝、骨贝、蚌、及陶贝等,同称仿贝,系分别用白滑石、玉石、兽骨及蚌壳等刻制而成。形态大抵仿自然海贝,大多背磨一至二只穿孔,其交换价值约等于或稍低于天然海贝。至春秋贝货趋向颓势时,仿贝即逐渐丧失货币功能而变成一般装饰品,许多作殉葬用。但边陲地区如云南等地少数民族,曾沿用至元、明时代。
  商代中晚期(约公元14―11世纪)用青铜浇铸的无文铜贝,为我国最早出现的金属铸币。形制仿货贝或拟枣贝,分空心、实心两种。大者长2.5历年、宽1.5厘米以失败,重7克多;小者长1.5、宽1厘米左右,重3克上下。背或有磨孔,面分直齿或曲齿两重,隐约可见齿纹。铜贝计量单位为(音虑),一近十二铢,约今8克(战国中后期一演变为1400克),周朝起大量流通于黄河及江淮各诸侯国,以鲁国行用最为广泛久长。后期曾出现包金铜贝及银贝等,其价值当在铜贝之上,多为王侯贵族用。
【蚁鼻钱】
  战国早期(约公元前5世纪)楚国铸造的一种铜贝。稍具贝形而偏小,大者长1.8厘米、重4克左右,小者长不足1厘米,重1~2克。钱体上尖下圆,面凸背平,尖端常有一孔。钱面阴文多见为“紊”;此文铭于钱面,看去似一蚂蚁歇于鼻尖,故俗称“蚁鼻钱”;也有释其小而喻为蚁鼻钱者。“紊”字诠释多种,有“昏垫水”、“各六朱”及“五朱”等,至今尚无定论。蚁鼻钱类除铭“紊”外,还有“金”、“君”、“行”、“忻”、“薄氨础薄叭钡冉置嫖模辔焦笃诟鞯刈孕兄欤淳眉从械丁⒉记适溃蚀朗肯∩佟!靶谩薄钡榷嗉茁迹滴锖奔
【鬼脸钱】
  战国中晚期(约公元前4―3世纪)楚国铸行的铜贝。形制与蚁鼻钱同。钱面铭文仿佛一张吓人的鬼脸,故俗称“鬼脸钱”。一般长1.6厘米,重3克左右。释文旧释“贝”、“哭”或“贝化”二字的古体合文,今人多倾向释“巽”。鬼脸钱在长江中下游各省均有大批出土,流通甚广,是战国中晚期楚地的主要流通货币之一。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221年)楚都城郅所铸金币。郅爰(音影元)多铸为成块金版,含金量达99%,正面钤印“郅爰”阴文二字,极少阳文,篆体;印记略有大小,每方重约10~17克,使用时按印记切开支付。出土版块大小不等。1892年江苏盱眙出土金块11块,最大者钤有“郅爰”印记54方,重达610克,乃历来仅见之珍品。楚金币除郅爰外,尚有陈爰、专爰及卢金等,建国后亦有少量出土。
【原始空首布】
  春秋早期(约公元前8世纪前后)出现于周、晋等地最早的金属铸币之一,系由尚周青铜农具钱、D(音布)演变而来。形与铜铲(古称钱或D)相似,故又称“铲币”。布身呈长方形,上有短銎(音穷,柄孔),銎内常残留范泥。己见最大原始空首大布通长16.4厘米、足宽9.5厘米,接近原始农具;四周有廓,布面三道平行竖纹,无文字。春秋中期后随着货币在、职能增强,布身逐渐缩小,通长10厘米,足宽6厘米左右,重约16.5克;布面出现铭文“益”、“山”、“六”、及“卢氏”等。原始空布首大布因出土极少,故至金极为珍贵。
【耸肩尖足空首布】
  春秋中晚期(约公元前7―5世纪)晋国所铸布币。形制特点为长銎(音穷)、耸肩、尖足,分特型及大、中、小四类。特型大布无铭文,面背各有三道平行竖线;通长达14.5厘米,足宽6厘米,今绝少见。大型布通长13.5厘米,重约36克,铭文有一、二、四、六、七、八、吕、共、日、工及甘丹等。中型布通长12厘米,重30克左右;1955年山西侯晋故都出土的
“新晋共黄Y”系首次发现的五字中型布。小型布通长10~11厘米,重15克左右。耸肩尖足空首布历来出土稀少,故为古钱币中之瑰宝。
【平肩平足银大布】
  1974年河南扶沟首次出土。据考为春秋战国时期(约公元前8―3世纪)楚国铸币。出土18枚银质大布可分短、中、长三型,形态稍有不同,然均为锥状短銎,平肩,平足,除一枚空銎余尽为实首。短型补通长10~11厘米、宽5.8厘米,其中一枚空首者重134克,实首重163克。中型布通长14、宽6.4厘米;长型布通长15.7、宽5.8厘米。银布中有些背面刻有“×”号或疑为“五”字,最重一枚约206克。
【平肩弧足空首布】
  春秋至战国早期(公元前8-5世纪)主要为周王畿铸币,卫、宋等国亦有少量铸造。形制特点为长銎(音穷),平肩,足线向上呈弧形弯曲。四周有廓,銎上多有三角形或不规则穿孔,銎内常见残留范泥。平肩弧足空首布一般分大、中
、小三型。大型布通长10厘米、足宽5厘米左右,重约35克;铜质精细,造型规整,系早期所铸。钱面铭文多为单字,内容为记数、记干支及吉利语等约180种。中型布通长8.5厘米、重15~20克左右,铭文一至四字。小型布通长7厘米、重13克左右,钱文多为二字;制作较粗糟,系晚期所铸。据建国前己发现的近万枚平肩弧足空首布中,钱文不同者共约200种,多已获释,亦有少数存疑待考者。
【垂肩弧足空首布】
  春秋战国间(约公元前6-4世纪)周王畿及晋、郑两国所铸之币。形与平肩弧足布近,均为长銎、弧足;所不同者,在于垂肩布两肩下垂,足布稍张,旧称“削肩”或“斜肩”布。分大、中
、小三型。大者如“三川Y”(旧释“济Y”),通长8.6厘米、足宽5.3厘米、重约37克;中型布如“卢氏“通长8.2厘米、足宽5厘米、重约20克;小型布如”武安“通长7厘米、足宽4厘米左右、重约14克。垂肩布铸量及品种都较少,迄金发现有武、卢氏、三川Y、武安、武采、武Y及函阳等7种,其中以”武“字布较常见。
【平首尖足布】
  多在晋北出土,主要为战国早期(约公元前5-4世纪)赵国铸币。形制特点是:平首,耸肩,尖足,方裆(有少数平肩、圆裆或尖裆的),首部均见两道竖纹。尖足布有大小两种。大布通长8厘米、足宽4.5厘米、重12克上下,如甘丹、晋阳、兹氏、榆乡、大阴、蔺、等。小尖足布通长5厘米、足宽2.8厘米左右,重为大布之半约6.5克上下。币文均记地名,书体多变,以“晋阳”布为最。已考订者除上列诸品尚有40余种,如:离石、西都、中都、中阳、新城、藿人、虑、易、武安、武平以及平周、平州、阝、北兹、文阳、尚城(尚丘)等。一般钱币研究者认为,平是尖足布系从空首尖足布演化而来,应是平首布中最先出现者。
【平首方足布】
  战国中晚期(约公元前4-3世纪)广泛流通于三晋地区赵、魏、韩等国的铸币;北方燕国后期亦铸窄小布币。方足布特点为平首、平肩、方足、方裆,首部仅一道直纹。除少数厚重者如梁阝、戈阝、安阳等重在12克上下,一般钱体轻小,然铜质仍较尖足布坚挺;通长4.5厘米、足宽2.5厘米左右,平均重5.5克上下。面文多为地名,已考定者约有100余种。字体多变,以平阳、宅阳为甚。方足布属于赵国的有:蔺、兹氏、北屈、大阴、中都、平周、平阴、祁、平原、襄垣、安阳、同是、涅等。魏国的有:梁阝、王氏、莆子、皮氏、高都、奇氏戈邑、以及安阳等。韩国的有:平阳、宜阳、宅阳、?、来阝、屯留、长子等。燕国的有:阳安(簦⑾迤健⒁娌⑵揭酢⒂阊艏坝颐餍禄取A砘褂行┕槭粑慈返娜缙氡础⑵奖础⑻以佰旱取F绞追阶悴计分址追保窍惹鼗醣抑幸桓觥白畲蟮募易濉薄
【平首桥足布】
【平首圆足布】
  此布出土多在晋中晋北。铭文均赵邑名,当属战国晚期(约公元前3世纪前后)赵国所铸。形制特征为圆首、圆肩圆足、圆裆,体态较尖足、方足布完美、使用。所见有大小二型。大圆足布如蔺、离石通长7.2厘米,重约10克上下。小圆足布通长5厘米重6克上下;面文有晋阳、兹氏、离石、大阴、蔺、六等6种。背均有记数如“五”、“廿六”小圆足布等,多为范次标记。圆足布传世稀少,故后人有仿制赝品如“晋阳”小圆足布等,鉴别时需加注意。
【三孔布】
  旧称“三窍布”。铸于战国晚期约公元前3世纪左右。形同圆首、圆肩、圆足、圆裆;独具的特征是:布首及两足各有一只圆孔,故称“三孔布”。分大、小二型,各布均以“两”、“朱”计重。大布通长5.5厘米,重8克上校,背文“十二朱”即半两。大小布值恰好为2:1。世传三孔布面文有:上、下、上苑(艾)、安阳、南行唐(鱼阳)、上?、下?阳、平台、?与、北九门、文雁乡、相、阿、邑等;1983年山西朔县又出土一枚仅见的“宋子”,计约15种左右。三孔布果树考证有三种观点,至今尚未同意:1.三孔布以朱两计重系秦制,当为秦铸;2.形制雷同赵圆足布,出土均在赵故地,是为赵币;3.战国末年秦占赵后赵地所铸货币。三孔布铸造精工,形制奇特,品相端美,传世及出土数量极微,迄今国内仅藏数十枚,故可视为我国古货币中奇珍之品。
【异形尖角布】
旧称“锐角布”。考为战国时(公元前475―221年)韩国所铸,时限据析早于方足布,所异者:1.除方裆外有呈“人”字形尖裆者;2.更重要的,首部顶端向外伸出双角成“?”形,遂称之“尖角布”。有大小二型。大型布有涅阴、卢涅阴、洮涅阴等,通长约7厘米、重18克左右。小型布有垂、公、宁、宝等,形态不一。异形尖角布传世及出土极少,其中不乏奇珍之品。
【殊布当Y】
  战国中晚期(约公元前4―3世纪)楚国铸币。面文旧释“殊布当十化”;今有释读“旆布当Y”者,甚妥。习惯多称“殊布”。因最初于徐州出土,更有析“旆”为“沛”者,疑刘邦所造。殊布形态特殊,体长腰瘦,双足似燕尾垂挂;首阔呈倒梯形,上有大孔。通长约10厘米,重33克左右。背文“十货”二字,标注此布一枚值铜贝十,按铜贝枚重3.5克计,比价亦相当。殊布因其形制独特奇丽而为泉家所好。可见面、背皆铭“十货”之错范者,亦有铁铸品,均罕极。
【四布当Y】
  战国中晚期(约公元前4―3世纪)楚国铸币。形制略同“殊布”而钱体甚小,通长近4厘米,重不及4克。钱文奇特,面铭“四布”而背文“当Y”,意此布4枚可当殊布一Y,但因减重明显,实足仅值半Y左右,可见鼓铸更近战国末期。唯其铸量不多,至今可见者犹少于殊布当Y。
  由两枚“四布当Y”一正一倒、两足项链而构成的畸形布币。两枚连布可充一Y。全长近8厘米,重约8克。连布之出现,既表明当时铸造匆忙、未及錾开便流入是藏;又反映此币行用时间暂短、不待分割即告废止。由此可证连布及四布当Y均系楚在战国末年行将消亡时所铸,连布亦因此显得珍稀。
【齐法化】
  旧释“齐圜化”,简称三字刀。战国中期齐威王、齐宣王(公元前378―324年)为同意币制而铸行的大型倒币。面文“齐”指齐都城临淄,“法化”意为标准货币。刀身通长18厘米左右,重约46―48克,因铸造粗疏而略有大小。背呈外凸弧形,刃部内凹,边廓隆起,身、柄接头处一线贯穿,无“断缘”现象。背面上部有三道水平横纹,下铭一字(光背、二字者少),常见的有:刀、化、金、工、吉、安、行、日、牛、十化、田化、一金等数十种,以及符号记如↑、○、等。齐法化因铸行最久、流通极广,齐境山东各地均有大量出土,故传世甚丰。旧时三字刀常被用来翻刻伪作它种刀货。
【齐之法化】
  旧释“齐之圜化”,亦称四字刀,年限较“齐法化”为早,可上溯至春秋战国之交(前770年前后),或齐桓在位亲政时(前685―643年),形制大体与三字刀相近;但因与初始刀货更近,故刃部无高挺边廓,刀背厚实,背廓在身、柄衔接处断开,俗称“断缘”,显出原始刀削遗迹。全刀较三字刀稍大,长约18.5厘米。重47克上下,大小未尽一致。背面三道横纹下多铭一或二字,可见者为:化、法、日、上、十以及十二、十化、法昌等约10种;少数背面1~3个“○”型符号。“齐之法化”铸工较“齐法化”精好,但因传世及出土数量均不及三字刀,遂显得较为稀少。
【齐返邦长法化】
  俗称六字刀,系齐刀中最享盛誉之品。铸期及币问考释至今未有定论。关键在第二字,前人有释“通”、“徙”、“建”、“造”等近10种,大多倾向于“造”。“造邦”义“建国”,遂断六字刀为齐桓(前685―643年)或田齐开国(前378年)所铸。今释“返邦”义“复国”,指襄王退燕。由莒重返都城临淄(前279年)后所铸。六字刀形同三字刀,然不断缘,制作尤精,文字隽秀。通长约18.5厘米,重45克左右。背面除无文者多铸一字,为化、上、工、吉、日等。六字刀因传世甚少,弥足珍贵,故后世多有以三字刀改刻或翻铸之赝品,鉴别时应加注意。另有六字异文或九字之返邦刀,亦均属伪作。
【节墨之法化】
  春秋战国时期(前770―221年)齐邑节墨所铸刀币。面文“节墨”即今山东“即墨”。形同早期断缘型“齐之法化”,而身长、体重均有超过,为齐化中最早出现的大刀。通长18.5厘米,重达60克上下;齐大刀无有在节墨刀之上者。背面三道横纹下常见一星号,状为“▲”或“Φ”形,星下铭文一字、二字均有,如;化、日、工、甘、吉、上、行、司,以及辟封、安邦、十化、大行、法昌等近20种。节墨刀因出土稀少,故钱币家奉为刀货之上品。
【节墨法化】
  钱面文少“节墨之法化”一“之”字,又称小节墨刀,可能为燕将乐毅占齐五年(前284―279年)危城即墨所造。刀身狭小,通长浮动于15厘米上下,重者达38克,轻者不足22克。铜质、文字粗糙,背面横纹、星号从省。除光背者背文亦甚简略,已发现的有:一、七、八、九、十、人、Ψ、上、大、化、工、日、司等十余种。另有背面布满鱼鳞纹者,极罕。小节墨刀铸量不大,传世及出土者较少。
【安阳之法化】
  春秋战国期间(约前7一4世纪)齐国安阳所铸刀币,故地在今山东曹县境。形制与“齐之法化”、“节墨之法化”雷同,属早期齐大刀。刀刃边廓平坦,背廓隆起,断缘,背面上部有三道横线及星号。刀身通长约18厘米,重46克左右,大小稍有差异。除光背者,背文常见的有:一、二、八、九、化、上、日、工,以及昌日等十余种。安阳刀较三字刀少,然比六字刀为多。出土坑色多呈水银古或黑漆古,品相诱人,为泉家所宝爱。又因赵国安阳(河南境)公元前412年曾为齐得,世亦有析安阳刀为齐占赵安阳时所出者,此见恐难征信。
  旧称“谭(簟)邦刀”,误释。清嘉庆间最初出土山东博山香峪村,故又称“博山刀”,更因其形似燕国明刀,亦属“齐明刀”之列。铸期一般考为战国燕占齐七十余城(前284―279年),齐襄王避莒时所造。莒刀分大小二式。大莒刀仅见山东章丘出土一截4.8厘米刀头,推为春秋战国间铸,属齐大刀系。小莒刀形同燕之圆折明刀,然身较短狭,通长约13.5厘米,重13.5克左右。可见品刀面常无铭文,背铭三至四字,书体奇诡,很难辨认。今已释者有“莒冶货”&
(旧释“箸邱长”、“h辰物”)、“莒冶?”(或“莒冶得”)、“莒冶齐化”,“莒冶大化”等四五种。莒刀因铸期短促、数量极少,故传世绝少,至今仍为古之佼佼珍品,古泉家奉若圭璧。
【齐明刀】
  战国时齐国所铸“明”字刀,时限约在燕占齐都临淄等七十余城之五年间(前284―279年)。出土多在山东博山一带。形制极类燕之圆折明刀,然刀身较燕刀瘦狭,通长13.8厘米、重约14克左右。面文“明”字作直立方折状,背文多见“齐化’二字当为与莒刀同期所铸。背文除“齐化”外,尚有“化”、“司”、“齐化共金”、“安阳倍?”等近10种。齐明刀今均罕见,常为谱录所缺。
【尖首刀】
  燕国早期刀币,铸行于春秋中晚期至战国初期(约公元前7一5世纪)。形制特点为:弧背、凹刃,尖首、细柄,铸造工整刃口薄削,背廓隆起而断于柄处;柄上一至二道脊线不入刀面,柄首为圆环。尖首刀以尖长,身短或身较长、尖稍短而分为二式。刀身通长一般为14~17厘米,重14~18克左右。铭文位置多变,或正或背,或正背均有、正背皆无。文字古拙,书写或正或倒或卧,内容多为记数、记干支及星云符号,如;一、五、六、十八、六十、乙、丁、上、化、行、工、吉,日、鱼、上化等云纹,共约120种。尖首刀模式纷繁,出土数量少于明刀而超过齐刀。作伪者有时以改刻或翻铸制作新奇赝品,以炫示他人或从中牟利,收藏鉴别中应予审慎。
【针首刀】
  战国早期(约公元前5世纪)燕国边地铸。制作粗陋,刀身短薄,唯首尖似针,遂称“针首刀”。流通仅限燕北长城内外,多为边民与外族交易用;因出土多在匈奴故地,乃又称“匈奴刀”。刀身通长14厘米左右,重约10克上下,最轻者只3~5克。刀面无纹饰,柄上有一脊线。面背多无文字,铭文者书体古拙,类象形、甲骨文,故亦有人隶为春秋时造。铭文内容为记数、记干支等共约三四十种。
  或称燕刀。战国时期(前475―221年)燕国铸行的最重要的流通货币。面文“oD”旧释明、召、莒、易等字;今人考订为“]”,即古“燕”字,甚妥。沿惯例姑称明刀。刀形分圆折、方折(磬折)两种。圆折刀与晚期尖首刀相近,系战国早期铸;身、柄交接呈匀称圆弧形,铭文多呈斜向椭圆形,或笔画方折;刀宽铜好,通长13~14厘米,重14~19克。方折刀多出战国中期以后,刀背弯曲可见折角,状如古磬(音庆)壁缘,旧称“磬折刀”,铭文扁折如眼,体窄铜粗,通长12~13.5厘米,重12~18克,已见减重。明刀背文异常繁杂,据出土者计约在450种左右。文字多为记数、记物、记状;单字如:一、二、五、鱼、鸟、日、化、工、行、左、右、内、外等,词组往往以左、右、内、外开头分四个系列,如:左乙、左八、左下一,右丁、右上、右邑,内十、内虎川、内同,外?等。另有难解的符号标记如:し、S、&、б等多种。据有些研究者分析,背文可能系标明鼓铸炉次或记官定范序。明刀因铸量大、流通广,出土遍及河北、辽宁、内蒙、山东等十个省市,远至朝鲜、日本。仅燕下都河北易县一带,1966年来出土即不下30起,数以千万计。故明刀是刀货中最常见的一种,其量超乎方足布。然所见以方折刀为主,圆折刀则较少。
【甘丹刀】
  战国时(前475―221年)赵国都城邯郸所铸;“甘丹”即为“邯郸”省文。刀体平直,背、刃略现弧势,刀首圆钝,故又称“直刀”、“圆首刀”。刀柄有两道脊线,柄环扁薄呈立橄榄形,顶端平削。刀身通长12~14厘米,重10~14克,最轻小者仅4.5克左右。刀面铭文多为“甘丹”二字,少数于“甘丹”
下尚见一“?(化)”字,称“甘丹化”刀。背常无文,铭文者多为简单的数字符号,如:一、二、×(五)、十及∧、、*等,共约20余种。
【白人刀】
  战国时(前475―221年)赵邑柏人所铸;“白”通“柏”,地在今河北隆尧县境。面文亦有释“白化”者。形似甘丹刀,然刀背更直,刃微凹,钝首,可谓典型之赵直刀。通长13~14.5厘米,重10~13克,亦有轻至6克者。面文除“白人”外,尚有单字“白”及三字“白人化”者,均为柏人所出。背文多为数字和简单符号,如:一、二、六、八、廿、文、鱼以及◇、等不下五六十种。亦有光背无文者。
  战国中晚期(约前4―3世纪)赵国蔺邑所铸,地在今山西离石西,系赵之铸币重地,刀、布、环钱俱出。蔺刀体直而小,刃略现弧形,圆首,细柄,世称“小直刀”。通长约10~11厘米,重7~10克。刀面下端铭一“蔺”字,背平素无文。蔺字刀因出土甚少,故迄今为刀货之珍品。旧谱所刊一种尖首蔺字大刀,系伪作。
【晋阳化】
战国晚期(约公元前3世纪)所出小刀。一般考为赵晋阳(山西太原晋源)铸,郑家相先生证为魏晋阳(山西永济虞乡)铸。刀身平直,几无弧曲,柄无脊线,体型特小,系刀货中最为典型之“小直刀”。通长9~10厘米,重约6~7克。面文除“晋阳化”,尚有“晋阳新货”、“晋化”、“晋半”等计三种,大小不一,光背无文,铸工粗疏,均为晋阳所造。晋阳刀传世及出土甚微,钱币家多视作古币中之瑰宝,每求一见而不易。
【成白刀】
  战国中期中山国所铸,时在迁都灵寿至亡于赵间(前380―296年)。旧谱误隶赵刀,然据1979年来对中山王墓及灵寿故都遗址大量考古发掘,终证为中山国刀。形制为钝首,背稍凸而廓较高,柄上脊线或有或无,柄首为正圆环。刀体较厚实。通长14厘米左右,重16克上下。铭文书体多变,由繁至简。除“成白”外,尚有单字“城”刀,极少数“成白”二字铭于刀背而正面无文,可视为齐莒刀之滥觞。另有一种面文“明”、背“成白”之圆折刀,俗称“成白明刀”,可能系燕占期内所出,今甚罕见。成白刀出土集中于河北灵寿及平山等中山国故址,并有刀范及微量“成白明力”同出,可见确系中山国所铸无疑。
  战国中晚期(前4―3世纪)东周王室之封侯西周君所铸。西周都河南城在洛阳之西,故称其国为“西周”,非指武王姬发始建之西周。西周环钱(旧书“圜钱”)圆形圆孔,微观内外廓,背多夷漫不清,直径2.7厘米左右,重4~5.5克。西周环钱质地粗疏轻小,然因其铸呈及传世极少,至今仍为珍奇之品。世传方孔西周环钱,伪品。
  战国后期(前367―249年)东周君所铸。东周系由西周分封出的另一小国,因建都于巩,位洛阳之东,遂称“东周”。东周环钱形同西周钱,然钱体更为薄小,书体小篆,径2.6厘米左右,重4~4.5克,为先秦环钱中之轻小者。旧谱又录东周大钱,径4.1厘米,面无内外廓,背平,然其真伪难定。东周环钱迄今仍为泉家罕见之珍品。
  战国中晚期(前4―3世纪)所出,铸地未详。因多出土于洛阳周王畿故地,疑为周王室所铸。前人有释安城(今河南原阳县境)郑地所出者,近复有出河北正定是为赵币之论,均备考。安臧环钱形制不整,圆孔,无内外廓,背漶漫。“安臧”二字斜直书于穿右,古朴奇特。径约4厘米,重10克左右。因传世绝少,堪称“价值连城”。
  战国中晚期(前4―3世纪)魏国所铸环钱。垣为魏邑,在今山西垣曲县境。垣环钱形制质朴,圆体圆孔,肉大孔小,面无廓,背平素。铭文“垣”字笔划多偏纤细,有正书、反书之别。钱径4~4.2厘米,重9~11克。垣环钱前人多考为惠王迁都大梁(前339年,大梁即今开封)后鼓铸,数量颇丰,历来常有大量出土,在环钱中为最常见者。故后世伪作多用垣字钱改刻别种环钱,以收乱真欺世之效。
  战国中晚期(前4―3世纪)魏国共邑(今河南辉县)所铸环钱。圆孔,面无廓,背平素。“共”字笔意古朴,显蝌蚪文风,系早期环钱之一。径4.4~4.6厘米,重15~18克,为圆孔环钱之最大者。另,旧谱尚列共邑所出“共屯苏金”大小环钱数种,“屯”即“纯”省,“赤金”泛指红铜钱,此类钱除传世者少见出土,对其真伪泉家有所存疑。
【R垣一Y】
  旧误释“长垣一Y”。战国晚期约前3世纪魏地黍垣所铸环钱。“R垣”今释漆县,据析地在今陕西郴县西,待考。“一Y”系计重,相当秦制一两,约今15克,故与秦一两钱可互换通用。R垣一Y形制为圆孔、无廓、背平,径3.5~3.8厘米,重12~15.5克,后期减重至9克左右。R垣所铸环钱除&
“R垣一Y”,尚有“泰圜一Y”、“R圃半Y”及“半圜”等三种。“圜”即圆钱意。“R圜一Y”径3.5厘米,重12克左右,“半圜”径2.7厘米,重8克上下。此二种环钱出世稀少,今甚难得一见。
  战国晚期(约公元前3世纪)魏地济阴所铸。济阴在今山西荣河境,时已为秦所占,故环钱铸工粗疏。圆孔,无内外廓,背平素,有大小两种。大钱径3~3.5厘米,重7~9.5克;小钱径2.6厘米,重为大钱之半。今大小钱皆罕见。又,秦占魏后,又曾铸“皮氏”、“平原”两种环钱,但近绝传而为古今泉谱所不录。
  战国晚期赵国蔺邑(今山西离石县西)所铸环钱,时限约在公元前228年秦占赵后。面文“蔺”旧谱常释为“藿”。蔺字环钱圆孔。有外廓,背平,制作工整;径3.6厘米、重11.2克左右。面文“蔺”铭于穿右或穿左不定,形态质朴,遒劲有力,显示蔺地铸钱工艺之精深。因铸时短暂,蔺字环钱今属珍稀之品。
  旧谱曾释“万石”,误。战国晚期赵邑离石(今山西离石县境)所铸环钱。时限亦在公元前228年秦占赵后,较“蔺”环钱略晚。形制同“蔺”而较轻小,径3.5厘米、重10.6克左右。圆孔,有外廓,背平;面文“离石”显小篆意,斜列穿孔右下侧,甚为秀美。离石环钱因铸时更短,故较蔺字环钱显得更为珍贵。
  又称“燕化”。旧释颇多,有“召刀”、“明刀”、“莒刀”及“日月钱”等。战国末年燕国所铸小环钱,时在燕亡于秦(前222年)前后。穿孔由圆变方,无廓,背平,面文“明化”系承明刀演化而来,“明”字变化较多,其值相当于一刀。径约2.6厘米,重2.5~4.5克左右;形制、称量与秦汉方孔小圆钱近似,可视为方孔圆钱最初之雏形。前人有释为秦汉之间所出者,未确。明化钱因铸量较丰而多有传世;其中传形者少见。
  战国末期(约前222年)燕国所铸环钱。面文“?彡”,前人曾释“彡”非“四”,而乃刀柄纹,以示此钱作刀货用,价值四刀,或谓值四枚“明化”、“一化”钱。众说未一,以待再考。明四钱形近明化:方孔,无廓,背平;径2.8厘米,重4.2~4.6克,均超明化。明四钱亦有出于秦汉间之说。然所出极少,面文奇特,甚为珍奇。传世多见以半两钱改刻之赝品。
  旧释“一刀”。战国末年燕亡于秦(前222年)前后铸。时限晚于“明化”、& “明四”钱。一化钱方孔,面有内外廓,背平,少数铅钱有横写或直书“吉”字背文。径1.8~2厘米,重1.1~2.7克,颇有悬殊。形制及风格更近于秦汉之小钱。一化钱轻小粗陋,铸数及流通量均大于明化钱,流用至西汉仍可与半两,五铢等钱并行。一化钱中之传形及铅铸者较少;铅质一化可视为我国最早使用的铅钱。
  旧释“宝货”。战国后期齐国所铸环钱,多在襄王退燕复国后(前279年)始铸。旧谱有考为西汉武帝时山东益都所造,有误。因钱文从“”不从“益”,而“”系齐黄金称量专用词,一为20朋货贝,铭于环钱以示环“化”之贵重。化环钱不同魏、赵而近于燕;环中为方孔,有外廓,背平;径2.2厘米左右,重1.2~2克,大小每有变化。制作粗陋,浇口外突,表明晚期所出。传形小钱少见。
  旧谱称“宝四货”,误。战国后期齐铸环钱,时约在襄王复国后(前279年)。四化制作较化小钱工整;方孔,可见内外廓,背平素。径3厘米左右,重5~7克。据面文“四化’示值,有释值“齐法化”刀币四枚;又有释值“化”小钱四枚,因环为小币、刀为大币,“化”虽与“齐法化”并行然并不等值。此二说可存疑待考。
  旧谱称“宝六货”,误。战国后期齐铸环钱,时约在襄王复国后(前279年)。六化形制为方孔,钱面内外廓清晰,背平素;铸造可能在“化”、“四化”之后。径3.5厘米,重约8~11克。六化与四化铸量较大,反映了因货币贬值而多铸大钱。故在战国至秦的环钱体系中,与“垣”、“明化”钱等均为较常见的品种。
【珠重一两十二】
  战国中晚期(公元前4―3世纪)秦国所铸环钱。“珠”系“环”、“宝”之义,“重一两”为计重,“十二”系铸钱炉次或纪年。“珠重一两”文后除续“十二”外,传世者尚有“十三”、“十四”两种;故旧释“重一两十二珠”、“十三珠”、“十四珠”等,欠当。以上三种环钱可简称“一两钱”。一两钱铜质纯赤,形制古朴;圆形圆孔,无廓背平,钱文高挺,字体精妙,顺时针依次斜列于圆孔四围。一般径约3.8厘米,重13~15克,轻者9克左右。秦于列国中最先使用铢两制,然一两钱所出不多,故传世及新出土者甚罕。
【第一重四两】
  战国时(前475―221年)秦铸大环钱,俗称“四两钱”。据传为秦初权钱,以此衡量半两钱八枚,后世遂又称之“法码钱”。钱体甚为厚重,大小等同,径均在4.2厘米左右;环内为方孔,面有外廓,背平素。四两钱作为权钱一般不流通行用,铸数有限,故传世者屈指可数,古谱亦极罕见。除“第一重四两”外,已知尚有“第五重四两”、“第九重四两”两品,皆属无价之珍。“第一”、&
“第五”、‘第九”当为记数序号,第二至第四、第六至第八依理应有所铸。然迄今不知所藏。
  战国时(前475―221年)秦铸环钱。面文既非记地,亦无铢两计重,堪称奇异。形制与一两钱近,微有外廓,背平边削;不同者在钱孔变方,铭文字体呈小篆或隶意,且钱径略有大小。铸期可能晚于“珠重一两十二”等,或系省文的一两权钱,以一衡半两钱二。是故铸数极少,弥足珍贵。已发现者除“第十”外尚有:“第四”、“第十―”、“第十六”、“第十八”、“第十九”、“第二十”、”第二十三”等共八品。前人亦有考释为西汉钱或汉代器饰者,可待进一步探讨与考证。
  公元前3世纪所出环钱。体圆孔方,无内外廓,背平素。显著特征为:钱面依孔势有“?”形四曲纹,“文信”二字分列两边,书体坚实优美。径2.3―2.4厘米,重2.8~3.3克。文信钱传世仅十余枚,建国后洛阳曾有铸钱残范出土,咸阳亦出土微量钱币实物,是为古钱真品无疑。文信钱据考为始皇亲政前文信侯吕不韦所铸,暴露其篡位登基之野心。另一说隶为西汉初年地方铸币。准确判断尚待进一步考证。
  传为秦始皇(前246―210年)之弟长安君所铸。外圆内方,无廓,背平;篆书“长安”二字分布在方孔之右、之下,格局奇特。钱径2.1~2.3厘米,重1.8~2.1克。此钱传世甚罕。有大钱径达3厘米者,赝品。
【两蛊(甾)
  战国晚期(约公元前3世纪)秦铸环钱。“?”即“甾”,“锱”古写(音资),旧谱释“啬’为误。一甾为六铢,“两?”十二铢即半两,是为“半两”之异形钱。形制为外圆内方,初期无廓,后期可见外廓,背平素无文。直径2.9~3.2厘米,重7.9克左右。两?钱与半两钱同值,曾同时流通行用,但后期渐为半两所代,故今传世者远不及半两。
  战国中晚期始出于秦国,今多订为自惠文王“初行钱”时(前326年)起铸。半两钱形制为:外圆内方,无内外廓,背平无文,篆书“半两”二字分列穿孔两侧。按历史朝系分“战国半两”与“秦代半两”两大系列。战国半两一般体大厚重,钱文高挺,字体狭长;大篆气浓,直径3.2厘米左右,重5.4~7.4克。最大者径达3.8厘米,轻小者仅2.5厘米左右,但以3厘米上下者为最多。秦代半两为始皇治下出,钱较轻小,文字高度稍逊,字呈小篆而渐方,径2.5~2.8厘米,重3~6克左右,最小之冥钱状如鸡目。半两钱因其大小适度,便于携带交流,铸行后即获迅速发展流通,很快成为秦国主体货币。秦始皇兼并六国后,半两钱即变为全国最早的统一货币,结束了刀、布、环钱长期混用的割裂局面,在中国货币史上具有里程碑式重大而深远意义。半两钱多为泥范所铸,一范一钱,各不尽同,故其形制版式极为繁杂,鉴别时须多加留意。旧谱所刊4厘米以上特大半两钱数种,经古泉家戴葆庭先生辨为后人伪作。建国来数十百次出土、包括始皇陵之考古发掘,均未见径4厘米以上大钱。戴氏所见甚确。
【半两(荚钱)】
  西汉王朝初立(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刘邦令民鼓铸。因钱体轻小如榆荚,俗称“榆荚半两”或“荚钱”。法定钱重不得轻于三铢(约2.1克),但因系民间自由铸造,故大多制作粗劣,厚薄不均,常见砂眼。二般钱径1~1.3厘米,重1.8~2克;后出大批径不足1厘米、重仅0.4克者。荚钱穿孔甚大,无内外廓,“半两”二字较狭长突起,不失秦篆气韵。榆荚半两实自秦末赵高篡权即始出观,入汉后铸造多而且滥,并杂有铅锡劣钱,遂有“钱轻物贵”现象,时担米值万钱以上。
【半两(八铢)】
  西汉吕后二年(前186年)始铸。高祖皇后吕雉亲政因忧荚钱轻贱有损币制,又虑秦钱太重不便行用,遂按秦半两(12铢)减重四铢造八铢钱,钱文仍铭“半两”,故俗称“八铢半两”。此钱体大肉薄,径2.8~3.2厘米,重4.8~5.5克,为汉半两之最大者。形制较整齐,无内外廓,背平,“半两”二字稍见平阔而仍不失篆意。少数钱文传形,又有穿上、下现直纹或横纹者。
【半两(五分)】
  西汉吕后六年(前182年)始铸。因八铢半两多被商贾改铸荚钱牟利,不得不停铸八铢半两而更行“五分半两”。“五分”一说径五分、重三铢,一说半两的五分之一、即重2.4铢;因钱文仍用“半两”,故称“五分半两”或“五分钱”。径约2.2厘米,重2.5克左右,然大小轻重变化不定,实际乃汉初英钱之再现,后世亦多将其归入荚钱之列。
【半两(四铢)】
  西汉文帝前元五年(前175年)铸行.因朝廷法定钱重四铢、文曰“半两”,故通称“四铢半两”。径2.4~2.6厘米,重2.2~2.8克,钱孔明显变小,无内外廓,背平。“半两”二字虽为小篆,然笔画方折,已显汉隶风韵。官府铸有“法钱”,允许民间依法鼓铸。吴王刘濞、大夫邓通等均由大量铸钱而成巨富。四铢半两因较顺应当时国势民情,在汉初币制多变时铸行达40年之久。传世品较多;其间有面文传形、穿上下有直线及星月纹者。另见极少翻刻或拼改之“半半”钱、“两两”钱,均系赝品。
【铁半两】
  旧说东汉初公孙述据蜀时(公元25―36年)铸于成都,不确。年间,湖南衡阳、长沙两地十余座西汉墓葬分别出土数以百计铁半两钱。径2.3~2.5厘米,重1.9~2.5克。形制与文帝“四铢半两”铜钱相似,边缘微起,无明显周廓,背平夷。“半”字下部作“?”、“?”、“干”等诸形;“两”字双人有作“从”状或简化为一横者。据考约在武帝行“五铢”前为郡国或民间所铸,并与夹铅锡钱等流入市场行用。西汉铁半两成批出土,即将铁钱铸行年限从公孙述上溯至西汉文、景时期,提前约150年左右,对研究我国铁钱铸行史具有重要意义。
  西汉武帝建元元年至五年(前140―136年)铸行。时文、景二帝所行之四铢半两因滥造及磨廓多已减重至三铢以下,为整顿币制,武帝嗣位后即罢半两而行“三铢”钱。面文篆书,重如其文。径2.3厘米左右,重2.1克上下。分为稍具内外廓及无廓二种;无廓者“铢”字“金”旁多异书。三铢虽为官定“法钱”,然民间私铸难禁,故造四年而止,迄今世间所传三铢钱不多。
【半两(有廓)】
  西汉武帝建元五年(前13日年)罢三铢更行“半两”。此钱因“三分十二铢”而文曰“半两”,俗称“三分钱”,实为文、景四铢半两之复现。不同于四铢半两者,在于为防止民间磨边取屑再熔,此钱均铸有边廓,故又称“有廓半两”以区别于前代半两,为西汉铸钱制艺上一大创新与进步。武帝“有廓半两”穿孔偏小,径2.5厘米、重2.5克左右。“半两”二字扁平方折,具汉隶韵味。“半”字敦方,“两”中双人多作一横。版式甚多,有传形、隐起及面有直纹者等,传世甚丰。
【五铢(郡国)】
西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废半两钱始造五铢;因于元狩五年诏令各郡国铸行,故通称“郡国五铢”或“元狩五铢”。钱面篆书“五铢”二字,重如其文。实测径2.5厘米左右,重3.5~4克。面、背均有外廓,边缘毛糙不整;“?”字交笔斜直或微曲;“铢”字“朱”头向上作方折,“金”头较小多呈箭镞状。穿孔背有廓而面无廓,少数穿上可见一横划。郡国五铢出现最早,又分属各郡国所铸,故工艺稍粗然称量较足。后期虽因盗铸而出现奸劣钱,然“五铢钱系”由此确立,自汉而下历经魏晋六朝直至唐武德四年更行“开元通宝”,五铢钱流通达739年,系我国钱币史上铸行最久,最为成功的长寿钱。
【五铢(赤仄)】
  西汉武帝元鼎二年(前115年) 因郡国五铢日见轻劣,遂令京师钟官更铸赤仄五铢钱。“赤仄”即“赤侧”,古钱学者诠释有二:一释“光边”,系对郡国五铢之毛边而言,一释“赤铜为廓”,意即用红铜镀其边廓。观照铸币工艺及实物,第二说恐难确立。“赤仄五铢”形制略同郡国五铢,唯改毛边为光边,制作精进。法定赤仄五铢一当郡国五铢五;由此商贾百姓或抵制不用,或设炉私铸牟利,故行二年即罢,并令上林三官更铸新钱。
【五铢(三官)】
  西汉武帝元鼎四年(前113年)罢赤仄五铢,专令上林苑三官(即钟官、辨铜、均输又说技巧)更铸五铢钱,严禁郡国再造,法定前铸各钱均作废铜输送上林三官重铸新钱,所出五铢即为上林“三官五铢”,并诏示“天下非三官钱不得行”。三官五铢形制与赤仄五铢近似,径2.5厘米、重3.5克左右,然制作更为精好,钱文挺秀,边廓工整。五铢钱系沿此模式世代相传,广为铸行;至西汉末平帝元始年间,“成钱二百八十亿万余”。
【五铢(宣帝)】
  西汉宣帝(前73―49年)所铸五铢钱。五铢经武帝、昭帝而届宣帝,因经济昌盛而在铜质、形制及书体等诸方面更趋完善精美。“宣帝五铢”特征为:径2.5厘米左右,重3.5~4克。“五铢”二字笔画纤细颀长,“五”字交笔弯曲,上下两横偏长,与交笔相连处呈直角;“朱”头仍作方折,“金”头多呈等腰三角形而较“朱”头略低,亦有少数为箭镞状。外廓坚挺匀称,由外向内作坡状倾斜。钱面穿上常见一横划,或于穿上、下出现半颗星号,并有上下双半星者。铜质紫红细腻,通体精整光洁,由此“宣帝五铢”乃五铢钱系中可登榜首之佼佼者。
【小五铢】
  旧谱隶定为“沈郎五铢”、六朝“鸡目五铢”或王莽所铸,均不确。今钱币学家据其出土、形制、书体及铜质等特点,将小五铢钱考释为西汉武帝或宣帝时造,较为恰当。小五铢径1~1.2厘米,重0.6克左右。“五铢”二字与西汉中期五铢相似:“五”字交笔弯曲,“朱”头方折,“金”头呈箭镞状或三角形,“金”与“朱”大体等高。制作工整,铜质精良,边廓光洁;穿孔上下有横划、半星等纹饰。小五铢及其钱范多出土于陕西西安附近,且多与西汉中期五铢及钱范同时出土,故钱币学者有析为武帝亦仄五铢一当五之辅币;亦有析为宣帝时期之明器(即冥钱),系皇室特铸随葬品而非流通货币。其确凿归属,有待进一步考订。
【金五铢】
  1980年陕西咸阳出土,系方孔圆钱中最早的黄金铸币。钱径2.6厘米,重9克,含金量95%,与出土西汉金饼等同。“五铢”二字形体颀长,“五”字交笔弯曲,上下两横较长;“朱”头方折,“金”头呈较小正三角形而比“朱”头略低。边廓坚挺精整,钱面穿上有一横划。据此形制特征,当可系于宣帝五铢(前73―49年),亦有研究者订为汉武帝上林三官所出,似觉未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商代青铜器纹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