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黛玉,金钏是被王夫人害死的在金钏死的这件事中,都各有何特点?

  金钏跳井,袭人等皆哭了。为什么呢?兔死狐悲,都是丫头,从小一起长大的,能没感情吗。从这点看,惹人厌的袭人,还是个很有感情很有正义感的人呢?呵呵。。。。她是什么人,大家不知道吗?   且说宝钗,宝钗在听到金钏死讯后,急急的跑到了王夫人处。有人说宝钗在巴结,为了将来做宝二奶奶打基础套近乎。。。想的也太复杂了吧??人家宝钗,凭什么就不能去安慰下王夫人呢?王夫人是谁?自己的亲姨,妈妈的亲姐妹,关系够近了吧?出了这么大的事,怎么就不能去安慰下?于情于理也合呀。。。噢,你家亲戚有事,你去帮忙,那是应该的,人家亲姨有事,人家去安慰,那就是巴结了?还讲理不?你去你家亲戚家帮忙是不是也有什么目的呀?真是的。。   且听我细细道来。宝钗到了王夫人房间后,做了一件为读者所恨的事。那就是,她把金钏的死因描述成,“她自个儿在那里玩,失脚掉下去的。”这句话得罪了大多数的读者,她怎么这么说呀?是非不辨,妄图掩盖真相,还是个人不?真相是什么?真相是----金钏是被王夫人撵出来而死的,王夫人是间接的刽子手!   且分析下:金钏为什么跳井?因为与宝玉的拉拉扯扯。在那个封建社会,男女授受不亲,金钏虽没跟宝玉怎样,行为也够孟浪的了,因此获得了王夫人一巴掌后赶了出来。当然,这在现代没什么,王夫人小题大作了。可大家别忘了,那是在古代,请大家不要用现代的眼光看待古人的行为。   众所周知,贾府的有脸的丫头都是些副小姐,比普通人家的女孩儿娇贵的多,在社会上也有面子的多。这啪的一下从天上掉到了地下,究其原因,又是“与少主人调情”被撵了出来,大家想想,她还有活路吗?光唾沫星子就足够把她淹死的。她这事情比坠儿严重多了,坠儿只是偷东西被撵的,那是穷的,还不涉及女儿家的贞节;她可不一样了,她这是原则性错误呀,便嫁人,只怕也没人愿意娶。。。所以金钏跳井了。臊的。   宝钗出场了,悠悠转转的跑到王夫人处,轻描淡写的,“她在上面约束惯了,失脚掉下去的。”有人对她这句话很不齿,我却觉得这句话对金钏是种保护。难不成要到处宣扬金钏真正的死因吗?要告诉所有的人,金钏是因为勾引少主人被撵出来的吗?死都死了,一死遮百丑,何苦再毁人名节戳人脊梁骨,让人死了都不安生?她这一句话就堵住了所有好事者的嘴。   宝钗对金钏不薄的另一表现,拿自己的新衣服给她装殓。别说在古代,即便是现代,只怕也有些忌讳的吧?非亲非故的,凭什么拿自己的新衣服给死人装殓呀?诺大个贾府,白玉为堂金做马的,难道连个装殓衣服也找不着?王夫人那话是随口而出,也是事实,当时的确只有黛玉刚做的新衣服,黛玉也的确七灾八难的。王夫人的担心也不是无中生有----黛玉本就是个多心人,她万一要不愿意呢?岂不得罪人?而宝钗,却心甘情愿的拿新衣服给金钏装裹,即便宝钗不愿意给,王夫人也说不着她什么。本来么,谁不忌讳呀?   个人认为,宝钗与金钏的交往应该也不浅,不会比袭人深,却也浅不了哪去。金钏是王夫人第一丫头,宝钗又是个八面玲珑的,与金钏交好是猜得到的,而且她自己也证明了这一点,“她生前也穿过我的衣服,身量也对。”拿自己穿过的衣服给奴仆,好象是贾府的一种恩宠------王夫人找以前的旧衣服给袭人穿,晴雯吃了醋,麝月得了两件便喜不自禁。  宝钗完全对得起金钏。
楼主发言:4次 发图:0张
  金钏为何被撵又为何跳井,估计也没几个人知道,袭人哭金钏和正义感没啥关系,“想素日同气之情,不觉流下泪来”,平时关系还不错的朋友同事突然死了,会难受会流泪也是人之常情的表现。  装殓衣服这段,王夫人此时的心理应该是这样的:此时她内心充满着负罪感,生怕死后下地狱,下辈子投不了好胎。她要尽快去弥补,用经济补偿去消弥,才能让自己感觉好受些,所以她听到消息立刻就赏钱,要赏装殓衣服。即使是诺大的贾府,要新衣服也得让裁缝一刀一针地去裁剪缝制呀,新衣服一天没有裁好给金钏包裹好,王夫人那颗不安的心就一天不能踏实
  我觉得楼主没有说到点子上,其实弄清楚时间顺序,就很容易为宝钗洗白了。宝钗知道金钏儿投井,先去王夫人那里安慰。王夫人独自垂泪,她从王夫人那里得到的消息就是金钏儿因为弄坏了一件东西,撵她下去几天,一气之下就投井了。所以很容易得出“气性大,糊涂人,死不足惜”的判断。但等宝钗去衣服回来,看见宝玉坐在王夫人身边垂泪,王夫人看见宝钗,忙又掩口不说了,宝钗这才猜中了八九分,金钏儿之死,跟宝玉有关。这一前一后的顺序颠倒了,就很容易冤枉宝钗的。
  @邯郸夏 2楼
23:53:00  我觉得楼主没有说到点子上,其实弄清楚时间顺序,就很容易为宝钗洗白了。宝钗知道金钏儿投井,先去王夫人那里安慰。王夫人独自垂泪,她从王夫人那里得到的消息就是金钏儿因为弄坏了一件东西,撵她下去几天,一气之下就投井了。所以很容易得出“气性大,糊涂人,死不足惜”的判断。但等宝钗去衣服回来,看见宝玉坐在王夫人身边垂泪,王夫人看见宝钗,忙又掩口不说了,宝钗这才猜中了八九分,金钏儿之死,跟宝玉有关。这一......  -----------------------------  这个我觉得也是要商榷的。  如果说金钏之死的真相,外人一开始是“一点儿也不知道”(包括袭人、宝钗),而到了宝钗去取了一件衣服回来,看见了宝玉在王夫人边上哭(宝玉本就多情,和母亲的丫头,从小一起玩大,本来就可能感情好而哭一场,也不是不可能的,就连司棋被撵,宝玉还难过呢。)就能“猜着八九分”,这个取趟衣服就从“一无所知”到“八九分”的过程也太快了。  一般来说,贾府里发生了一件事,是可能出现“官方版本”和“小道消息版本”的。金钏被撵,也不是一件小事情,一个月工资一两银子的大丫头啊,不会那么轻易被撵的。所以,从“被撵”起,就是应该有一定渠道的私下里议论纷纷和猜测纷纷的。当然,“官方版本”就是“弄坏了一件东西”,“小道消息版本”,也难免不和“风月”挂上了钩,不然,贾环也不会那么自然说个“奸淫母婢”出来了。  我认为宝钗对金钏之死,一开始能猜个五分,后来看见宝玉在王夫人边上哭,更证实了这事确和宝玉有关,加了三、四成,成了八九分。
  赞同楼主的观点,宝钗把金钏之死归为失足,一方面是为了宽慰王夫人,让其减轻负疚感,而更重要的是,是为了顾全金钏的名节,这也算是一个美丽的谎言吧。  要说凭宝钗那番话,就认为她真信了金钏是失足掉井,那就太低估宝钗的智商了。这么大个活人,又发生在被撵不久。即使当时宝钗对导致金钏跳井,换句话说,对导致其被撵的真实原因并不完全知情(我还倾向于宝钗也不会相信金钏被撵,是因为弄坏东西这个蹩脚牵强的理由),但金钏死于自杀是很明显的。在那种情况下,宝钗那番话,应该理解为是一种善意的掩饰,不能理解为冷酷,而且还不顾忌讳,主动提出用自己的衣服为其装殓,让人感受到了宝钗的大气和温情。这也算是一个高明的危机公关吧,是宝钗为人处事八面玲珑的一个鲜活事例。
  @邯郸夏 2楼
23:53:00  王夫人独自垂泪,她从王夫人那里得到的消息就是金钏儿因为弄坏了一件东西,撵她下去几天,一气之下就投井了。所以很容易得出“气性大,糊涂人,死不足惜”的判断。  -----------------------------  以宝钗的智商和察言观色,“听音辩调”的能力怎么会真相信王夫人说的那个撵人的理由?  在说出糊涂人之前,宝钗还说过“据我看来,他并不是赌气投井.多半他下去住着,或是在井跟前憨顽,失了脚掉下去的.他在上头拘束惯了,这一出去,自然要到各处去顽顽逛逛,”  奴才一听见被撵都是吓得要命,苦苦哀求,撵出去后也是没脸见人,绝望地呆在家中,这才符合常情好吧!可宝钗这一叙述,倒像是金钏被撵是感觉重获新生自由了,还有闲情去到处游山玩水,走亲访友一番,而且这么大的姑娘,还跑到井边玩耍(这是小毛孩干的事的吧) 聪明绝顶的宝钗会做出这种错误的判断嘛?!
  @过岫浮云 4楼
08:41:00  而更重要的是,是为了顾全金钏的名节,这也算是一个美丽的谎言吧。  -----------------------------  宝钗那番话是在无人的情况下,对王夫人说的吧,又没当众做“避谣”状说,何来为了顾全名节之说,到宝玉挨打时,不都传开了嘛。至于给衣服这段,王夫人此时即使需要给一条小狗花银子送东西,只要她宝钗有的,能提供的,她自然也会帮一下,你总不能说宝钗对小狗温情吧,我觉得她就是很现实的人---你王夫人需要什么物资,我就提供,至于你要用在谁身上,我不在意,后面柳二尤三的事,她听了也是毫不在意,头脑中想的全是发货请客吃饭等事
  @水如年_檀檀   个人认为,宝钗与金钏的交往应该也不浅,不会比袭人深,却也浅不了哪去。金钏是王夫人第一丫头,宝钗又是个八面玲珑的,与金钏交好是猜得到的,而且她自己也证明了这一点,“她生前也穿过我的衣服,身量也对。”拿自己穿过的衣服给奴仆,好象是贾府的一种恩宠------王夫人找以前的旧衣服给袭人穿,晴雯吃了醋,麝月得了两件便喜不自禁。  -----------------------------  宝钗主动提出用自己衣服为金钏装殓,除了与金钏交好这个原因外,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替王夫人排忧解难。从这个细节,体现了宝钗的懂事、体贴,长于待人接物,善于换位思考,也就可以理解王夫人以及贾府上下个个都喜欢宝钗的原因。  得了两件旧衣服便喜不自禁的,好像是秋纹吧?
  金钏的事对着尤三姐的事来看,说宝钗“冷酷无情”是过了些,但是我认为说宝钗是“比较冷漠”也不为过。三姐和柳湘莲的事,她母亲和她哥哥都心里很难过,只有宝钗“并不在意”,而且还劝母亲“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也是他们前生命定。前日妈妈为他救了哥哥,商量着替他料理,如今已经死的死了,走的走了,依我说,也只好由他罢了。妈妈也不必为他们伤感了”。  依宝钗“道学”的性情,不会本质上喜欢金钏、晴雯、尤三姐这些更依本然性情生活不重“克已复礼”的。。。。。这样的人就是死了,在宝钗心里,也多多少少在她看来是“咎由自取”的结果,不会获得她很多的同情的。
  @偶像的清晨 8楼
09:08:00  金钏的事对着尤三姐的事来看,说宝钗“冷酷无情”是过了些,但是我认为说宝钗是“比较冷漠”也不为过。三姐和柳湘莲的事,她母亲和她哥哥都心里很难过,只有宝钗“并不在意”,而且还劝母亲“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也是他们前生命定。前日妈妈为他救了哥哥,商量着替他料理,如今已经死的死了,走的走了,依我说,也只好由他罢了。妈妈也不必为他们伤感了”。  依宝钗“道学”的性情,不会本质上喜......  -----------------------------  比较同意这段分析。从金钏和三姐这两件事来看,说宝钗比较冷漠确实不为过!但同时也说明宝钗孝顺、善于安慰长辈。从价值观来讲,她不会赞同这两人的做派。但她心底应该还是同情的,毕竟她还是很善良的。
  只要是人就会有亲疏厚薄之分,宝钗也不例外,不是圣人。金钏和王夫人比,她肯定是和王夫人亲密,所以才会冷漠金钏的死亡而去宽慰王夫人的内疚,所以这里的宝钗谈不上好与坏。至于衣服,她是帮王夫人,想减轻王夫人的内疚,与对金钏的好坏无关。  
  @菲菲hyf 10楼
09:42:00  只要是人就会有亲疏厚薄之分,宝钗也不例外,不是圣人。金钏和王夫人比,她肯定是和王夫人亲密,所以才会冷漠金钏的死亡而去宽慰王夫人的内疚,所以这里的宝钗谈不上好与坏。至于衣服,她是帮王夫人,想减轻王夫人的内疚,与对金钏的好坏无关。  -----------------------------  金钏跳井这段宝钗被人诟病是的冷漠无情,本来也没有说她此时是坏人好人嘛!和王夫人更亲密就一定要说金钏糊涂嘛!
  我觉得分析这个问题首先需要看清楚宝钗说话的场合。  宝钗安慰王夫人那是私下的,没有别人在场,所以她尽可以顺着王夫人的情绪去说,那也没什么;但是,如果宝钗这话是在大庭广众之下说的,那就是很无礼、很冷漠无情的了。为柳湘莲之事劝薛姨妈也是一样,都是私下的谈话。  宝钗很多事情的处理真是很不错的,一般人做不出来,比如谁肯为金钏拿出自己的衣服?也就是宝钗了。
  @谁谓尔无羊 12楼
10:56:00  宝钗安慰王夫人那是私下的,没有别人在场,所以她尽可以顺着王夫人的情绪去说,那也没什么;但是,如果宝钗这话是在大庭广众之下说的,那就是很无礼、很冷漠无情的了。为柳湘莲之事劝薛姨妈也是一样,都是私下的谈话。  宝钗很多事情的处理真是很不错的,一般人做不出来,比如谁肯为金钏拿出自己的衣服?也就是宝钗了。  -----------------------------  私下场合才更能反映一个人的真实性格,公开场合多少都会有所顾忌,并不是宝钗为了金钏拿衣服,而是王夫人急需要年轻姑娘穿的且质量高的新衣服
  @谁谓尔无羊 12楼
10:56:00  我觉得分析这个问题首先需要看清楚宝钗说话的场合。  宝钗安慰王夫人那是私下的,没有别人在场,所以她尽可以顺着王夫人的情绪去说,那也没什么;但是,如果宝钗这话是在大庭广众之下说的,那就是很无礼、很冷漠无情的了。为柳湘莲之事劝薛姨妈也是一样,都是私下的谈话。  宝钗很多事情的处理真是很不错的,一般人做不出来,比如谁肯为金钏拿出自己的衣服?也就是宝钗了。  -----------------------------  尤三姐的事,和她公开、私下说什么并没有关系,是她自己本来就“并不在意”。  如果是她自己本来就“心里难过”,然后为了安慰母亲,才说些开解的话,让母亲不要心里太难过,那是另外一回事,那是纯粹的安慰的话,我们自己也这样安慰过别人。她对母亲说的话,是表达她的真实看法与心情的。
  @谁谓尔无羊 12楼
10:56:00  我觉得分析这个问题首先需要看清楚宝钗说话的场合。  宝钗安慰王夫人那是私下的,没有别人在场,所以她尽可以顺着王夫人的情绪去说,那也没什么;但是,如果宝钗这话是在大庭广众之下说的,那就是很无礼、很冷漠无情的了。为柳湘莲之事劝薛姨妈也是一样,都是私下的谈话。  宝钗很多事情的处理真是很不错的,一般人做不出来,比如谁肯为金钏拿出自己的衣服?也就是宝钗了。  -----------------------------  同样无羊的分析。我总觉得有些人把红楼就是当小说看了,而不是从生活的角度去解读。亲戚家死了人,正伤心难过,换上谁也得先去安慰生者,就算生者有错,可毕竟死的已经死了,这是无可挽回的。在金钏儿和三姐事上,我觉得宝钗做得很好。她当然得去宽王夫人的心,难不成她看见王夫人垂泪,上去再斥责或者陪着哭一场吗?三姐的事也一样,母亲哥哥正为此难过,难道宝钗也要大哭一场,比他妈哥哥还痛,才显出宝钗的同情心吗?这实在跟什么冷漠没关系,而是宝钗的懂事体贴。
  对于金钏儿之死,我就不说其后因为此事的“发酵”差点让宝玉丢命了吧,…………  关于宝丫头劝王夫人一段,明显的不是为劝王夫人“节哀顺便”的!!  在宝丫头这样的被万恶的旧社会的那一套洗了脑的人看来,王夫人不应该为死了一个丫头而没了主子的身份去哭天抹泪的!甚至可以极端的说,在宝丫头看来,主仆之间首先要把礼弄清爽了的,不能为了所谓“主仆之情”而忘记了上下尊卑之礼!  32回原文————  夫人点头哭道:“你可知道一桩奇事?金钏儿忽然投井死了!”宝钗见说,道:“怎么好好的投井?这也奇了。”王夫人道:“原是前儿他把我一件东西弄坏了,……宝钗叹道:“姨娘是慈善人,固然这么想。据我看来,他并不是赌气投井……纵然有这样大气,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为可惜。【蒙府侧批:善劝人大见解!惜乎?不知其情,虽精美玉之言不中,奈何?】”王夫人点头叹道:“这话虽然如此说,到底我心不安。”宝钗叹道:“姨娘也不必念念于兹,十分过不去,不过多赏他几两银子发送他,也就尽主仆之情了。”王夫人道:“刚才我赏了他娘五十两银子,原要还把你妹妹们的新衣服拿两套给他妆裹…………  这段的中心思想是————死了一个丫头,算个P~~~~~~一个主子为了一个丫头的死而哭天抹泪是有失身的!就算要讲“主仆之情”,多赏点财物就是了!  关于把自己的衣服送给死鬼去穿,这个跟她所信奉的礼,是不抵触的!  从宝丫头对金钏儿之死的反应和做派,跟宝玉对晴雯之死的反应和做派,两相对比对比,就可以看出这俩的差距,可不是一般的大了!!!  呵呵。  当然了,宝丫头这种现在看来有点“冷血”的做派,主要还是应归罪于万恶的旧社会的洗脑教育
  @邯郸夏 15楼
11:23:00  同样无羊的分析。我总觉得有些人把红楼就是当小说看了,而不是从生活的角度去解读。亲戚家死了人,正伤心难过,换上谁也得先去安慰生者,就算生者有错,可毕竟死的已经死了,这是无可挽回的。在金钏儿和三姐事上,我觉得宝钗做得很好。她当然得去宽王夫人的心,难不成她看见王夫人垂泪,上去再斥责或者陪着哭一场吗?三姐的事也一样,母亲哥哥正为此难过,难道宝钗也要大哭一场,比他妈哥哥还痛,才显出宝钗的同情心吗......  -----------------------------  金钏是被撵出去的,宝钗跑去安慰前怎么就肯定王夫人是内疚伤心的?  贾府这个亲戚家可是有几百号家奴的,每死一个,都要去相关的主子那里安慰?  金钏跳井的消息那天传遍大观园了吧,迎探惜凤黛湘都没有去吧,专门跑到王夫人那,本就是可做可不做的事。  如果心中不在意不难受,却大哭一场或挤点泪就有同情心不冷漠了?而是她本心是怎么看怎么想好吧!
  接上,以香菱为例,  即使在薛家,她已经成了薛大傻子的“屋里人”,  但是!在宝丫头看来,香菱仍然只是一个“高级奴才”而已!  宝丫头对香菱,可以给予物质上的超水平的优待的,但是在精神上她给不了香菱一丁点的安慰的!  只有在黛玉、湘云那里,通过学诗,呆香菱才得到了心灵上的慰藉
  这段的中心思想是————死了一个丫头,算个P~~~~~~一个主子为了一个丫头的死而哭天抹泪是有失身的!  ++++++++++++++++++++++++++++  一个主子为了一个丫头的死而哭天抹泪是有失身份的!
  欢迎大家各抒己见,玫瑰送上。。。。
  楼上各位好!  我觉得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还是需要我们自己能够有一个旁观者的心态才能看清楚全貌,别中了曹老先生的计,把自己先陷进去了,那就看不清楚了。  这里面有好几个时间、空间、事件之间的转换,而每一个具体的书中当事人都没有完整经历所有这些程序,所以各人所表现的都只是自己对整个事件的角度和看法,那都是不完整的,宝钗也一样。  《雪山飞狐》!  王夫人给金钏的那一巴掌打得对不对呢?换了是我,我恐怕也会给她一巴掌。  一个丫头勾搭少爷,不打你那打谁?可王夫人只看到了这一幕,而不知道这一幕的前因,那就是一个丫头为什么就敢这么和一个少爷如此勾搭,那个答案在少爷身上。王夫人爱子心切,而丫头就是丫头,打了你很正常,难道我看到了也不该发表意见吗?  王夫人恐怕自己也纳闷,怎么我这一巴掌就把她打到井里去了呢?我真的有这么厉害吗?宝钗啊,你倒是给姨妈说说,我真的这么厉害吗?  那尤三姐,根本就是宝钗尚未见过的一个人,她们之间怎么会有什么感情呢?
  @谁谓尔无羊 21楼
12:45:00  楼上各位好!  我觉得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还是需要我们自己能够有一个旁观者的心态才能看清楚全貌,别中了曹老先生的计,把自己先陷进去了,那就看不清楚了。  这里面有好几个时间、空间、事件之间的转换,而每一个具体的书中当事人都没有完整经历所有这些程序,所以各人所表现的都只是自己对整个事件的角度和看法,那都是不完整的,宝钗也一样。  《雪山飞狐》!  王夫人给金钏的那一巴掌......  -----------------------------  尤三姐见过宝钗妈妈吗?宝钗妈妈怎么那么难过?  无非是一为恩人,二为柳尤二人如花年龄却这个结局,有恻隐之心。
  @偶像的清晨 22楼
13:02:00  尤三姐见过宝钗妈妈吗?宝钗妈妈怎么那么难过?  无非是一为恩人,二为柳尤二人如花年龄却这个结局,有恻隐之心。  -----------------------------  是的,薛姨妈怎么说也是个老妇人,心软是很正常的,何况柳湘莲确实救过薛蟠的命;也许还有一点,尤三姐死得很壮烈。  而这些和宝钗之间并没有多少直接联系;况且,宝钗能不安慰自己的妈妈吗?
  @谁谓尔无羊 21楼
12:45:00  王夫人给金钏的那一巴掌打得对不对呢?换了是我,我恐怕也会给她一巴掌。  一个丫头勾搭少爷,不打你那打谁?可王夫人只看到了这一幕,而不知道这一幕的前因,那就是一个丫头为什么就敢这么和一个少爷如此勾搭,那个答案在少爷身上。王夫人爱子心切,而丫头就是丫头,打了你很正常,难道我看到了也不该发表意见吗?  -----------------------------  是宝玉先跑去跟人家调情的好吧,你真以为王夫人是在听到金钏的话才醒来,没听到宝玉开始的话啊,我看王夫人根本就没睡着,既然你认为打了就打了,骂了就骂了,王夫人做得无比正确,那王夫人还哭什么哭,还担心自己罪过干嘛,还那么希望别人用语言替自己开脱做什么呢。
  @悲情慧慧 24楼
13:18:00  是宝玉先跑去跟人家调情的好吧,你真以为王夫人是在听到金钏的话才醒来,没听到宝玉开始的话啊,我看王夫人根本就没睡着,既然你认为打了就打了,骂了就骂了,王夫人做得无比正确,那王夫人还哭什么哭,还担心自己罪过干嘛,还那么希望别人用语言替自己开脱做什么呢。  -----------------------------  对呀!我们在这个问题上看法是一致的呀!  我上次就说那个二货有问题了,你还和我争论了半天,这次的问题那还不就是这个二货引起的吗?没这个二货哪来这事呀?你说是吧?  所以,二货她娘就纳闷啦;怎么我这一巴掌就把她打到井里去了呢?  二货她娘在反思:我真的有这么厉害吗?宝钗呀,你说说看呢?我们武林中人是不是出手太重了呀?下次我就戴个拳套再出手!
  @谁谓尔无羊 25楼
13:30:00  对呀!我们在这个问题上看法是一致的呀!  我上次就说那个二货有问题了,你还和我争论了半天,这次的问题那还不就是这个二货引起的吗?没这个二货哪来这事呀?你说是吧?  所以,二货她娘就纳闷啦;怎么我这一巴掌就把她打到井里去了呢?  二货她娘在反思:我真的有这么厉害吗?宝钗呀,你说说看呢?我们武林中人是不是出手太重了呀?下次我就戴个拳套再出手!  -----------------------------  我什么时候跟你看法一致来着?我前面的回复是在把金钏跳井的责任怪到宝玉头上嘛?你为什么老是看不懂别人说话的重点的呢?用你们的话说,少爷和丫头上床了都是“大家常事”,怎么宝玉去调个情就罪孽深重了?如果不是王夫人小题大作,神经过敏,一点子小事不能冷静处理,非要撵走金钏,怎么会有如此的后果?
  @悲情慧慧 26楼
13:35:00  我什么时候跟你看法一致来着?我前面的回复是在把金钏跳井的责任怪到宝玉头上嘛?你为什么老是看不懂别人说话的重点的呢?用你们的话说,少爷和丫头上床了都是“大家常事”,怎么宝玉去调个情就罪孽深重了?如果不是王夫人小题大作,神经过敏,一点子小事不能冷静处理,非要撵走金钏,怎么会有如此的后果?  -----------------------------  金钏这不是顶风作案吗?居然还当着领导的面,还以为领导睡着了;岂不知,她捶腿的拳头一停,领导就会感觉到的吗?  王夫人那不叫小题大做,换了其他任何一个二货们的娘,那都一样的一个大嘴巴。
  @谁谓尔无羊 27楼
13:42:00  金钏这不是顶风作案吗?居然还当着领导的面,还以为领导睡着了;岂不知,她捶腿的拳头一停,领导就会感觉到的吗?  王夫人那不叫小题大做,换了其他任何一个二货们的娘,那都一样的一个大嘴巴。  -----------------------------  那彩云还和贾环上了床了,王夫人可是亲耳听到的,也没怎么着彩云,换句话说,王夫人说你淫妇你就淫妇,说你没问题就没问题,所以彩云好好的呆着,金钏就得滚蛋,和少爷搞事的丫头是去还是留,完全是王夫人这种掌权者说了算,能决定金钏的命运的是王夫人!  别一口一个大嘴巴了,人家金钏可是说得很清楚的“太太要打骂,只管发落,别叫我出去就是天恩了。” 光是挨巴掌,金钏可不会跳井!非要把事情往绝里整,有本事就像凤姐那样态度“我就整出人命,怎么样啊,我不怕”,可惜整出人命来了,又掉了鳄鱼眼泪,真是恶心得很!
  @偶像的清晨
13:02:00  尤三姐见过宝钗妈妈吗?宝钗妈妈怎么那么难过?  无非是一为恩人,二为柳尤二人如花年龄却这个结局,有恻隐之心。  -----------------------------  @谁谓尔无羊 23楼
13:12:00  是的,薛姨妈怎么说也是个老妇人,心软是很正常的,何况柳湘莲确实救过薛蟠的命;也许还有一点,尤三姐死得很壮烈。  而这些和宝钗之间并没有多少直接联系;况且,宝钗能不安慰自己的妈妈吗?  -----------------------------  我问的是你的逻辑。  “要互相认识”是不是要用“同情心”的必要条件?  既然按你说,宝钗的妈妈是“心软”,那宝钗“并不在意”是不是可以说“更心硬”,可以说“比较冷漠”呢?薛大傻子总不是老人家吧,不一定要老人家才心软吧?
  “要互相认识”是不是要有“同情心”的必要条件?
  回复第3楼(作者:@偶像的清晨 于
07:04)  @邯郸夏 2楼
23:53:00  我觉得楼主没有说到点子上,其实弄清楚……  ==========  刚听说死时,宝钗的第一反应是奇了,说明之前不知道,故毫无心理准备,但已有疑问了。但真相有N种可能,贾府被撵的原因多着了,和公子调情;偷东西l(坠儿)没服侍好(茜雪)嚼舌(惜春房里一婆子)偷懒(周瑞之子,后轻罚)私运(入画,被重罚)不守规矩(司棋)~~~可想而知,主子要赶奴才,原因多了去了。宝钗觉得奇怪,但她怎么判断金钏是哪种?取衣服来回一趟,中间应该也听到了些风言风语。  
  回复第30楼(作者:@偶像的清晨 于
13:53)  “要互相认识”是不是要有“同情心”的必要条件?  ==========  一是道不同不相为谋吧。二尤在众人那里就一交际花。邻街死了个妓女,人们大都叹一下命运,很少真正同情死者这个个体的。  二是宝钗这人就是活在当下的处世态度,往者不可追,来者犹可谏1。我看她是典型的儒家。对无可奈何之事总是一律接受,没有纠结,没有感叹,没有眼泪,和贾政一样,宝玉要死时,贾赦四处忙乱,贾母伤心欲绝,他就能坦然自若,难道他对宝玉很冷?!一个人信奉的思想是??知不觉地渗入其言行中的。  
  回复第30楼(作者:@偶像的清晨 于
13:53)  “要互相认识”是不是要有“同情心”的必要条件?  ==========  一是道不同不相为谋吧。二尤在众人那里就一交际花。邻街死了个妓女,人们大都叹一下命运,很少真正同情死者这个个体的。  二是宝钗这人就是活在当下的处世态度,往者不可追,来者犹可谏1。我看她是典型的儒家。对无可奈何之事总是一律接受,没有纠结,没有感叹,没有眼泪,和贾政一样,宝玉要死时,贾赦四处忙乱,贾母伤心欲绝,他就能坦然自若,难道他对宝玉很冷?!一个人信奉的思想是??知不觉地渗入其言行中的。  
  @笙歌拂衣 31楼
14:09:00  刚听说死时,宝钗的第一反应是奇了,说明之前不知道,故毫无心理准备,但已有疑问了。但真相有N种可能,贾府被撵的原因多着了,和公子调情;偷东西l(坠儿)没服侍好(茜雪)嚼舌(惜春房里一婆子)偷懒(周瑞之子,后轻罚)私运......  -----------------------------  王夫人点头哭道:"你可知道一桩奇事?金钏儿忽然投井死了!"宝钗见说,道:"怎么好好的投井?这也奇了."  宝钗说奇并不见得是她真的感觉奇了!王夫人首先把这件事定性为奇事,怪事,宝钗跟着表示说的奇并不能说明她真实的第一反应就是奇了,没有心理准备。
  尤三姐和金钏那个,宝钗这人就是活在当下的处世态度,往者不可追,来者犹可谏1。我看她是典型的儒家。对无可奈何之事总是一律接受,没有纠结,没有感叹,没有眼泪,和贾政一样,宝玉要死时,贾赦四处忙乱,贾母伤心欲绝,他就能坦然自若,难道他对宝玉很冷?!一个人信奉的思想是??知不觉地渗入其言行中的。  
  @悲情慧慧   人在盛怒之下会做出什么样的事,也许自己都难以把握,王夫人也一样!  王夫人赶金钏,和赶晴雯是一样的,她并没有想过要她们的命,她也想不到会有那么严重的后果,但是她确实具有这样霸道的权力。  也许这就是最好的解释!  @偶像的清晨  因为我没有学过逻辑,所以我也很想知道自己在逻辑方面的问题;我一直是在实战中认识、提高的,所以我会认真和你讨论。  巧了,上午刚刚在我那贾芸帖子里回复了慧慧一个关于逻辑的问题。我的看法是:如果只是在理论上谈逻辑,即使谈得再好,而不结合实际事实的话,那也不能将之用来解释事实,更不能把这理论当作真理。  所以,就这个问题谈逻辑之前,我先说几个人之常情的事实----------普遍情况!  所谓薛姨妈的心软,那是全世界女性、老妇人的普遍情况,她们大多是家庭妇女,吃斋念佛之人,薛姨妈就是这样的人。但是你如果一定要举出反例、特例,那我就没法了,其实王凤姐就是很好的反例,而这二人之间肯定是不一样的性格、脾气与作风、习惯。  薛大傻子身上有霸道的一面,但是多数是由手下人去实现的,而薛大傻子本人恐怕连鸡都没杀过。  薛大傻子对柳湘莲、尤三姐的心软,更多出于朋友之情,救命之恩。而如果那次被打之后,柳湘莲被薛大傻子抓住了,也许柳湘莲即使不死恐怕半条命也没了,参看冯渊;即使薛大傻子不动手,他那些手下也一定会把柳湘莲打个半死,肯定的!  宝钗根本不认识柳湘莲、尤三姐。  薛姨妈是宝钗的亲妈。  那么:  【“要互相认识”是不是要有“同情心”的必要条件?】  【既然按你说,宝钗的妈妈是“心软”,那宝钗“并不在意”是不是可以说“更心硬”,可以说“比较冷漠”呢?薛大傻子总不是老人家吧,不一定要老人家才心软吧?】  1,当然不是,那些替古人担心的人肯定不会真的认识那些古人的。  2,字面解释“软”的反义词就是“硬”,可是用在这里不适合,因为这不能全面、完整解释这样的问题。人是复杂的,人的心更是复杂的,有时候连自己都无法理解、无法解释的。  同样的对待柳湘莲、尤三姐之事,薛家母子、母女的认识是各不相同的,因为他们是各自独立的人。  薛姨妈是经历了世事的人;薛蟠和柳湘莲之间是打出来的感情;宝钗不认识柳湘莲、尤三姐。更何况,说到底,宝钗也只是个足不能出户的小姑娘。
  @谁谓尔无羊 36楼
15:04:00  @悲情慧慧  人在盛怒之下会做出什么样的事,也许自己都难以把握,王夫人也一样!  王夫人赶金钏,和赶晴雯是一样的,她并没有想过要她们的命,她也想不到会有那么严重的后果,但是她确实具有这样霸道的权力。  也许这就是最好的解释!  -----------------------------  所以我说她小题大作,处事极不冷静,你好像还对我对她的评价很有意见啊,还要强调她打巴掌如何正确,按她声称的把金钏当女儿看待的这种感情基础之上,就为这事(还是宝玉开的头),就铁了心地撵走金钏,要么说明她对待金钏如女儿是事后自慰地讲假话,要么证明她对金钏的处理是头脑发热的过严处理,若不是金钏跳井死了,我估计她还认为自己做得无比正确呢。  至于不想要过她们的命,难道王夫人不知道奴才被撵都很悲惨嘛?就像如果把一个人往死里逼,会有狗急跳墙的事情发生,不管家务的贾政都知道丫头跳井和不“宽柔以待下人”有关,“执事人操克夺之权”就会有“暴殄轻生”的事发生,有金钏跳井这个前车之鉴,她该明白她随便动用一下权利的杀伤力了吧,可还有撵晴雯等人的事情发生~~~ 是不是只有王夫人亲手动手了,那些丫头才算是她逼死的?  如果还要强调王夫人如何拥有权力,我还是那句话,既然她都认为她有权处理撵人,做得对!那就别哭什么罪过,有本事跟凤姐那样“我不信阴司报应”~~
又想由着自己的性子做事,又想得到慈善人的好口碑,不受良心责备,哪来这种好事!
  @菲菲hyf
09:42:00  只要是人就会有亲疏厚薄之分,宝钗也不例外,不是圣人。金钏和王夫人比,她肯定是和王夫人亲密,所以才会冷漠金钏的死亡而去宽慰王夫人的内疚,所以这里的宝钗谈不上好与坏。至于衣服,她是帮王夫人,想减轻王夫人的内疚,与对金钏的好坏无关。  -----------------------------  @悲情慧慧 11楼
10:42:00  金钏跳井这段宝钗被人诟病是的冷漠无情,本来也没有说她此时是坏人好人嘛!和王夫人更亲密就一定要说金钏糊涂嘛!  -----------------------------  恕不奉陪!
  菲菲hyf 39楼
08:34:00  恕不奉陪!  -----------------------------  你爱陪不陪!我看见不同意该回的还是会回!哈!
  菲菲hyf 39楼
08:34:00  恕不奉陪!  -----------------------------  @悲情慧慧 40楼
08:37:00  你爱陪不陪!我看见不同意该回的还是会回!哈!  -----------------------------  恕不奉陪!
  @笙歌拂衣 35楼
14:36:00  尤三姐和金钏那个,宝钗这人就是活在当下的处世态度,往者不可追,来者犹可谏1。我看她是典型的儒家。对无可奈何之事总是一律接受,没有纠结,没有感叹,没有眼泪,和贾政一样,宝玉要死时,贾赦四处忙乱,贾母伤心欲绝,他就能坦然自若,难道他对宝玉很冷?!一个人信奉的思想是??知不觉地渗入其言行中的。  -----------------------------  在对金钏儿跳井的反应上,貌似宝丫头和政2老爹是不同的,呵呵。  看看贾政的反应————33回  贾政听了惊疑,问道:“好端端的,谁去跳井?我家从无这样事情,自祖宗以来,皆是宽柔以待下人。──大约我近年于家务疏懒,自然执事人操克夺之权,致使生出这暴殄轻生的祸患。若外人知道,祖宗颜面何在!”喝令快叫贾琏、赖大、来兴…………  当然了,贾政当时的心情是糟透了的,但是,即使这样,贾政的这反应,似乎更符合“常情”的,毕竟出了人命了,不是碾死了一只蚂蚁那么简单!  而宝丫头的反应显然是太超然了的!!  从她的做派,我想到的是之前在惨烈的车祸现场的那位“表哥”的笑!也只有对P民的死不当一回事,才会这样反应的  金钏儿跳井,从宝丫头对王夫人的劝慰中,分明狠清爽的道出了一点,主子为一个奴才的死而哭是不值当的,主子要是念“主仆之情”,多给点银子就行了…………  她的这种近乎“冷血”的态度,甚至跟后来惜春对入画的绝情,是一样一样的  我还是那句话,这不是批判宝钗个人“冷血”的问题,这是整个万恶的旧社会的道德礼义的问题!  还有,金钏儿跳井的这件事情,是持续“发酵”的————  33回
手足耽耽小动唇舌  35回
白玉钏亲尝莲叶羹  43回
不了情暂撮土为香  其实吧,从玉钏儿之后对宝玉的态度来看,白家的人,并没有因为王夫人多赏了几两银子多给了几件衣服就感恩带德的,相反,因为金钏儿的死成了白家治不愈的伤痕!  这也说明,宝丫头的那些法子,没有多大的用处!还可以进一步的推断推断…………出了人命首先想到拿钱摆平,这里,在她的身上甚至看到了薛大傻子的影子了!!  “不了情暂撮土为香”,  由金钏儿的杯具,还可以看到宝玉、宝丫头俩,在对待同一件事情的反应,是多么的不同的!!
  好乱,你们在吵什么?
  @水如年_檀檀 43楼
09:33:00  好乱,你们在吵什么?  -----------------------------  不好意思,跟楼主说声抱歉。
  @水如年_檀檀
09:33:00  好乱,你们在吵什么?  -----------------------------  @菲菲hyf 44楼
09:51:00  不好意思,跟楼主说声抱歉。  -----------------------------  米事,不用抱歉,搞的这么严肃。。。
  难道斑竹拿这胖猪没招?!真烦人!
  @新青年1123 47楼
11:52:00  难道斑竹拿这胖猪没招?!真烦人!  -----------------------------  同感,实在是讨厌这个广告!
  久时未来,问好各位:)
  大家都在分析当时的状况,唯独忘了曹公其实早就给宝钗贴好了标签:宝钗是吃冷香丸长大的,言下之意宝钗是骨子里就有的冷;怕大家还看不清,又借兴儿之口说她是“雪堆出来的”,下人们见了她“大气也不敢出,”怕热气“吹化了”她。所以金钏这件事曹公只是用事实论证了宝钗的冷而已。
  @水边的小雅 50楼
14:33:00  大家都在分析当时的状况,唯独忘了曹公其实早就给宝钗贴好了标签:宝钗是吃冷香丸长大的,言下之意宝钗是骨子里就有的冷;怕大家还看不清,又借兴儿之口说她是“雪堆出来的”,下人们见了她“大气也不敢出,”怕热气“吹化了”她。所以金钏这件事曹公只是用事实论证了宝钗的冷而已。  -----------------------------  呵呵,正是啊,强迫要她热,她的好处就没了。就如大雪晶莹洁白,多好啊,硬要她像春风一样温暖,那就歌不成《雪花赞》了。
  菲菲hyf 39楼
08:34:00  恕不奉陪!  -----------------------------  @悲情慧慧
08:37:00  你爱陪不陪!我看见不同意该回的还是会回!哈!  -----------------------------  @菲菲hyf 41楼
08:47:00  恕不奉陪!  -----------------------------  菲菲快成复制机了。  哈,不过,这办法偶尔用用挺好。
  @笙歌拂衣
14:36:00  尤三姐和金钏那个,宝钗这人就是活在当下的处世态度,往者不可追,来者犹可谏1。我看她是典型的儒家。对无可奈何之事总是一律接受,没有纠结,没有感叹,没有眼泪,和贾政一样,宝玉要死时,贾赦四处忙乱,贾母伤心欲绝,他就能坦然自若,难道他对宝玉很冷?!一个人信奉的思想是??知不觉地渗入其言行中的。  -----------------------------  @冒魔仙6猫摸先 42楼
09:33:00  在对金钏儿跳井的反应上,貌似宝丫头和政2老爹是不同的,呵呵。  看看贾政的反应————33回  贾政听了惊疑,问道:“好端端的,谁去跳井?我家从无这样事情,自祖宗以来,皆是宽柔以待下人。──大约我近年于家务疏懒,自然执事人操克夺之权,致使生出这暴殄轻生的祸患。若外人知道,祖宗颜面何在!”喝令快叫贾琏、赖大、来兴…………  当然了,贾政当时的心情是糟透了的,但是,即使这样,贾政的这反应,似......  -----------------------------  具体到金钏这事上,当然不同。  我说的“同”,是指他们面对无可奈何之事的行为模式相同。
  @谁谓尔无羊 21楼
12:45:00  那尤三姐,根本就是宝钗尚未见过的一个人,她们之间怎么会有什么感情呢?  -----------------------------  凤姐听说尤三姐死后,骂了句啥子???  说到底,人都是在情感、恩怨的纠葛中的。  凤姐和二尤的纠葛有怨恨,听到三姐的死讯,便直接开骂,还兴灾乐祸。  薛蟠和柳湘莲,是哥们,吵过闹过打过,互相之间有很深的恩,有很深的怨,但大恩在大怨之后,薛蟠哭成泪人合情合理。  爱屋及屋,恨屋及屋,谁都懂的。薛姨妈爱子心切。开始柳打薛蟠,她恨不得仗势欺人,后来柳救了她的儿子,她又大感激。她本来为这对新人准备这准备那的,突然说事黄了,黄了不说,还死的死,出家的出家,怎不叫她有所感叹。  父母对儿子的救命恩人易生感恩心,但同样的心理,妹妹对哥哥就弱许多,甚至没有。  不过,我也觉得宝钗这一处的无情可以理解,但是,她的确不是多情人。而是一个理性人物。  所以,哥哥被柳湘莲打,她不恨不怨不伤,理智地劝母亲别仗势欺人。  同样,当柳出家,三姐死亡,她同样是不爱不喜不伤,理智地劝母亲快点面对现实:还有一堆事情要处理哩~~
  @笙歌拂衣  五十四楼对宝钗的评价比较公正,尤其是薛蟠被打后宝钗的看法和做法。
  菲菲hyf 39楼
08:34:00  恕不奉陪!  -----------------------------  @悲情慧慧
08:37:00  你爱陪不陪!我看见不同意该回的还是会回!哈!  -----------------------------  @菲菲hyf
08:47:00  恕不奉陪!  -----------------------------  @笙歌拂衣 52楼
03:16:00  菲菲快成复制机了。  哈,不过,这办法偶尔用用挺好。  -----------------------------  我就要看看,某人的脸皮有多厚。  复制多简单呀,我要坚持不懈地用,总有一天甩掉这块贴上来的牛皮膏药。笙歌姐也不妨学学呀#☆^o^☆#
呆霸王调情遭苦打 冷郎君惧祸走他乡  薛姨妈又是心疼,又是发恨,骂一回薛蟠,又骂一回柳湘莲,意欲告诉王夫人,遣人寻拿柳湘莲。宝钗忙劝道:“这不是什么大事,不过他们一处吃酒,酒后反脸常情。谁醉了,多挨几下子打,也是有的。况且咱们家无法无天,也是人所共知的。妈不过是心疼的缘故。要出气也容易,等三五天哥哥养好了出的去时,那边珍大爷琏二爷这干人也未必白丢开了,自然备个东道,叫了那个人来,当着众人替哥哥赔不是认罪就是了。如今妈先当件大事告诉众人,倒显得妈偏心溺爱,纵容他生事招人,今儿偶然吃了一次亏,妈就这样兴师动众,倚着亲戚之势欺压常人。”薛姨妈听了道:“我的儿,到底是你想的到,我一时气糊涂了。”宝钗笑道:“这才好呢。他又不怕妈,又不听人劝,一天纵似一天,吃过两三个亏,他倒罢了。”薛蟠睡在炕上痛骂柳湘莲,又命小厮们去拆他的房子,打死他,和他打官司。薛姨妈禁住小厮们,只说柳湘莲一时酒后放肆,如今酒醒,后悔不及,惧罪逃走了。薛蟠听见如此说了,………  感觉这一段,并没有说宝丫头本人,就不恨不饮的!  毕竟大傻子是她的哥哥,她哥哥被人胖揍了,虽然不会象香菱那样“哭得眼睛肿了”,但是她哪能不怨恨呢?!  只是吧,宝丫头是“下一盘大棋”的高手罢了,她未思进先思退了,没有被心中怨气冲昏了头脑,冷静的想了,这事情再兴师动众,不过是把大傻子的丑事又进行一次“新闻联播”,…………  关于尤3柳2的事情,…………  这事情,  既不象王夫人哭金钏儿,在宝丫头看来是主子哭奴才,把“主仆之情”置于“主尊仆卑”之上是有失主子身份的;  也不象柳2揍大傻,宝丫头认为兴师动众的追究的话,得不偿失!  尤3柳2这事,作为大傻子的盟弟的事情,宝丫头表示一下关心本来并不失她的淑女的身份的,大概其是她被封建礼教洗脑之后冷惯了,习惯成自然了  所以也可以说,从宝丫头的这些冷血的小事上,倒是可以看出她跟宝玉根本不是一路上的人的!她俩后来弄到一起了,真正是天大的误会和悲剧,…………  呵呵
  @笙歌拂衣
03:16:00  菲菲快成复制机了。  哈,不过,这办法偶尔用用挺好。  -----------------------------  @菲菲hyf 56楼
09:23:00  我就要看看,某人的脸皮有多厚。  复制多简单呀,我要坚持不懈地用,总有一天甩掉这块贴上来的牛皮膏药。笙歌姐也不妨学学呀#☆^o^☆#  -----------------------------  哈,对我来说反驳你那些观点只不过是随手扔块砖头,还怒不奉陪呢,笑倒了,像幼儿园小孩似地整得跟复读机差不多了
  @笙歌拂衣 51楼
03:15:00  呵呵,正是啊,强迫要她热,她的好处就没了。就如大雪晶莹洁白,多好啊,硬要她像春风一样温暖,那就歌不成《雪花赞》了。  -----------------------------  在欣赏大雪晶莹洁白的美的时候,可以让别人说说"这天真冷",也许更好些哦。
  @笙歌拂衣
03:15:00  呵呵,正是啊,强迫要她热,她的好处就没了。就如大雪晶莹洁白,多好啊,硬要她像春风一样温暖,那就歌不成《雪花赞》了。  -----------------------------  @小雨点002ABC 59楼
17:45:00  在欣赏大雪晶莹洁白的美的时候,可以让别人说说"这天真冷",也许更好些哦。  -----------------------------  对哦。但如果说这天真冷,世上应该没有冬天没有大雪才好就过逾了。百花齐放,四季轮回才好。
  @新青年1123 47楼
11:52:00  难道斑竹拿这胖猪没招?!真烦人!  -----------------------------  唯一的办法就是我们不停的删啦,可是他们下手太快,而且一个回复换一个ID,所以虽然不停的删,还是跟墙上的小广告一样,怎么删也删不完,请各位见谅啦。
  @笙歌拂衣
03:16:00  菲菲快成复制机了。  哈,不过,这办法偶尔用用挺好。  -----------------------------  @菲菲hyf
09:23:00  我就要看看,某人的脸皮有多厚。  复制多简单呀,我要坚持不懈地用,总有一天甩掉这块贴上来的牛皮膏药。笙歌姐也不妨学学呀#☆^o^☆#  -----------------------------  @悲情慧慧 58楼
10:24:00  哈,对我来说反驳你那些观点只不过是随手扔块砖头,还怒不奉陪呢,笑倒了,像幼儿园小孩似地整得跟复读机差不多了  -----------------------------  恕不奉陪!
  @笙歌拂衣 60楼
22:23:00  对哦。但如果说这天真冷,世上应该没有冬天没有大雪才好就过逾了。百花齐放,四季轮回才好。  -----------------------------  没错,因此说雪花美的时候,要知道冬天确实冷的,要讨厌冬天冷的时候,也想想冬天还有雪花的美景。  现在一说冬天冷,有些人马上列举冬天有狐皮大衣啊,为啥还会感觉冷呢?而且还说冬天有这么美的雪景,为啥还能感觉到冷呢?  其实宝钗骨子里对与己不相关的人和事其实是很冷的,但是表面上却给人一种春风拂面的温暖。这才是一种深刻的矛盾。
  金钏被赶得时间是五月初四  ===宝玉轻轻的走到跟前, 把他耳上带的坠子一摘,金钏儿睁开眼,见是宝玉。宝玉悄悄的笑道:“就困的这么着?"金钏抿嘴一笑,摆手令他出去,仍合上眼,宝玉见了他,就有些恋恋不舍的,悄悄的探头瞧瞧王夫人合着眼,便自己向身边荷包里带的香雪润津丹掏了出来,便向金钏儿口里一送。金钏儿并不睁眼,只管噙了。宝玉上来便拉着手, 悄悄的笑道:“我明日和太太讨你,咱们在一处罢。"金钏儿不答。宝玉又道:“不然,等太太醒了我就讨。"金钏儿睁开眼,将宝玉一推,笑道:“你忙什么!`金簪子掉在井里头, 有你的只是有你的",连这句话语难道也不明白?我倒告诉你个巧宗儿,你往东小院子里拿环哥儿同彩云去。 "宝玉笑道:“凭他怎么去罢,我只守着你。"只见王夫人翻身起来,照金钏儿脸上就打了个嘴巴子,指着骂道:“下作小娼妇,好好的爷们,都叫你教坏了。"宝玉见王夫人起来,早一溜烟去了。   这里金钏儿半边脸火热,一声不敢言语。登时众丫头听见王夫人醒了,都忙进来。王夫人便叫玉钏儿:“把你妈叫来,带出你姐姐去。"金钏儿听说,忙跪下哭道:“我再不敢了。 太太要打骂,只管发落,别叫我出去就是天恩了。我跟了太太十来年,这会子撵出去,我还见人不见人呢!"王夫人固然是个宽仁慈厚的人,从来不曾打过丫头们一下, 今忽见金钏儿行此无耻之事,此乃平生最恨者,故气忿不过,打了一下,骂了几句。虽金钏儿苦求,亦不肯收留,到底唤了金钏儿之母白老媳妇来领了下去。那金钏儿含羞忍辱的出去,不在话下。   且说那宝玉见王夫人醒来,自己没趣,忙进大观园来。  ====1问贾宝玉是否知道金钏被赶出去了
  金钏死亡的时间是五月初六  00书中对此的描述是宝袭正在对话:  一句话未了,忽见一个老婆子忙忙走来,说道:“这是那里说起!金钏儿姑娘好好的投井死了!"袭人唬了一跳,忙问"那个金钏儿?"老婆子道:“那里还有两个金钏儿呢? 就是太太屋里的.前儿不知为什么撵他出去,在家里哭天哭地的,也都不理会他,谁知找他不见了. 刚才打水的人在那东南角上井里打水,见一个尸首,赶着叫人打捞起来, 谁知是他.他们家里还只管乱着要救活,那里中用了!"宝钗道:“这也奇了。”袭人听说, 点头赞叹,想素日同气之情,不觉流下泪来.宝钗听见这话,忙向王夫人处来道安慰.这里袭人回去不提.   ===2问从金钏被赶到金钏死亡的里究竟有多少人知道金钏是为什么被赶出去的。因为从上面可以知道老婆子并不知道金钏被走的原因  3问薛宝钗是否知道金钏被走的原因,如果知道她又是如何知道的、  书 上写的薛宝钗是以一听到金钏死亡就往王夫人那里走、并无时间耽搁
  作者:偶像的清晨
时间: 13:02:00   尤三姐见过宝钗妈妈吗?宝钗妈妈怎么那么难过?  无非是一为恩人,二为柳尤二人如花年龄却这个结局,有恻隐之心。  ××××××××  薛姨妈就是个溺爱孩子家庭妇女,脑筋不清楚  像尤三姐这样的暗娼  死了就死了,有什么值得难过的  路是她自己选的  死是她自己干的  如果想这样的女人都要掬一把同情泪  那些老老实实勤勤恳恳却结局悲惨的女人  又有谁为她们鸣冤叫屈呢?  以前年轻,不是很理解宝钗的做法  现在我自己比宝钗心更硬  这种女人,死就死了  多她一个不多,少她一个不少  柳湘莲才是被这种女人害惨了  莫名其妙的人死了,莫名其妙的出家了  尤三姐死就死了  还拉个柳湘莲做垫背
  @笙歌拂衣
22:23:00  对哦。但如果说这天真冷,世上应该没有冬天没有大雪才好就过逾了。百花齐放,四季轮回才好。  -----------------------------  @小雨点002ABC 63楼
11:09:00  没错,因此说雪花美的时候,要知道冬天确实冷的,要讨厌冬天冷的时候,也想想冬天还有雪花的美景。  现在一说冬天冷,有些人马上列举冬天有狐皮大衣啊,为啥还会感觉冷呢?而且还说冬天有这么美的雪景,为啥还能感觉到冷呢?  其实宝钗骨子里对与己不相关的人和事其实是很冷的,但是表面上却给人一种春风拂面的温暖。这才是一种深刻的矛盾。  -----------------------------  我也觉得这是一种深刻的矛盾,但我的看法正好和你相反。  宝钗和人相处,彬彬有礼,礼敬有加,不轻易言笑,没有甜言蜜语。爱说教,言语中的理智成份太重,哪像湘云,有一种热到骨子里的热情,也不像黛玉,有一种令人一见即怜的伶俐。宝钗与人相处,就像宝玉闻到她的冷香丸的感受“冷森森”的,但宝钗却在冷里给人一种及时雨的温暖。在你需要的时候,送来她对你的关照和体贴。  有一种很俗的说法,男人需要四个女人,母亲、妻子、小妹妹、情人。在宝钗身上,更多的是一种母性,具有更多的母亲和妻子的特质,而黛玉更有小妹妹和情人的特质。  而宝钗,虽然平和,言语温柔,实际上更接近严母。平常人对严母,都是越老才越感觉母亲的温暖。  这的确是人性里一种深刻的矛盾。
  @笙歌拂衣
22:23:00  对哦。但如果说这天真冷,世上应该没有冬天没有大雪才好就过逾了。百花齐放,四季轮回才好。  -----------------------------  @小雨点002ABC
11:09:00  没错,因此说雪花美的时候,要知道冬天确实冷的,要讨厌冬天冷的时候,也想想冬天还有雪花的美景。  现在一说冬天冷,有些人马上列举冬天有狐皮大衣啊,为啥还会感觉冷呢?而且还说冬天有这么美的雪景,为啥还能感觉到冷呢?  其实宝钗骨子里对与己不相关的人和事其实是很冷的,但是表面上却给人一种春风拂面的温暖。这才是一种深刻的矛盾。  -----------------------------  @笙歌拂衣 68楼
13:04:00  我也觉得这是一种深刻的矛盾,但我的看法正好和你相反。  宝钗和人相处,彬彬有礼,礼敬有加,不轻易言笑,没有甜言蜜语。爱说教,言语中的理智成份太重,哪像湘云,有一种热到骨子里的热情,也不像黛玉,有一种令人一见即怜的伶俐。宝钗与人相处,就像宝玉闻到她的冷香丸的感受“冷森森”的,但宝钗却在冷里给人一种及时雨的温暖。在你需要的时候,送来她对你的关照和体贴。  有一种很俗的说法,男人需要四个女人,......  -----------------------------  讲的云山雾罩的,说白了就一句  宝钗看不起那些仗着男人得瑟的贱货  也不想和她们多来往  反正想巴结这些女人的男人女人多的是  也不差宝钗一个  就像有人为了巴结权贵  欢天喜地把权贵玩腻的女人当祖宗似的回家供着  也有人像柳湘莲不愿做剩王八  这世上不管男人女人  都有不低头的,也都有在权钱面前做哈巴狗的  大家志不同道不合  才会各人走各人的路
  @海棠春醉 69楼
  讲的云山雾罩的,说白了就一句
  宝钗看不起那些仗着男人得瑟的贱货
  也不想和她们多来往
  反正想巴结这些女人的男人女人多的是
  也不差宝钗一个
  就像有人为了巴结权贵
  欢天喜地把权贵玩腻的女人当祖宗似的回家供着
  也有人像柳湘莲不愿做剩王八
  这世上不管男人女人
  都有不低头的,也都有在权钱面前做哈巴狗的
  大家志不同道不合
  才会各人走各人的路
  -----------------------------
凤姐就是这么看尤三姐和柳湘莲的。
  作者:笙歌拂衣
时间: 13:32:00   @海棠春醉 69楼
13:23:00  讲的云山雾罩的,说白了就一句  宝钗看不起那些仗着男人得瑟的贱货  也不想和她们多来往  反正想巴结这些女人的男人女人多的是  也不差宝钗一个  就像有人为了巴结权贵  欢天喜地把权贵玩腻的女人当祖宗似的回家供着  也有人像柳湘莲不愿做剩王八  这世上不管男人女人  都有不低头的,也都有在权钱面前做哈巴狗的  大家志不同道不合  才会各人走各人的路  -----------------------------  凤姐就是这么看尤三姐和柳湘莲的。  ××××××  正常人都会这么看尤三姐和柳湘莲的  只有不正常的人才会不这么看  尤三姐本来就是贾府的暗娼  贾珍玩腻了,贾琏玩乏了  想打发她从良,柳湘莲才成了倒霉蛋  你应该问问自己  你是不是和正常人不一样  在价值观方面
  @笙歌拂衣 68楼
13:04:00  我也觉得这是一种深刻的矛盾,但我的看法正好和你相反。  宝钗和人相处,彬彬有礼,礼敬有加,不轻易言笑,没有甜言蜜语。爱说教,言语中的理智成份太重,哪像湘云,有一种热到骨子里的热情,也不像黛玉,有一种令人一见即怜的伶俐。宝钗与人相处,就像宝玉闻到她的冷香丸的感受“冷森森”的,但宝钗却在冷里给人一种及时雨的温暖。在你需要的时候,送来她对你的关照和体贴。  有一种很俗的说法,男人需......  -----------------------------  宝钗与人相处,会给人“冷森森”的感受吗?宝钗不是给人春风拂面的感觉吗?书里怎么说的,比黛玉大得人心,人心应该不是“冷森森”可以换来的吧。  严母是严,骨子里是爱,宝钗看起来很暖,骨子里冷。一个是表面看起来很难亲近,但内心里充满爱,一个表面看起来很容易亲近,但骨子里去发冷。
  作者:小雨点002ABC 时间: 19:57:00  @笙歌拂衣 68楼
13:04:00  我也觉得这是一种深刻的矛盾,但我的看法正好和你相反。  宝钗和人相处,彬彬有礼,礼敬有加,不轻易言笑,没有甜言蜜语。爱说教,言语中的理智成份太重,哪像湘云,有一种热到骨子里的热情,也不像黛玉,有一种令人一见即怜的伶俐。宝钗与人相处,就像宝玉闻到她的冷香丸的感受“冷森森”的,但宝钗却在冷里给人一种及时雨的温暖。在你需要的时候,送来她对你的关照和体贴。  有一种很俗的说法,男人需......  -----------------------------  宝钗与人相处,会给人“冷森森”的感受吗?宝钗不是给人春风拂面的感觉吗?书里怎么说的,比黛玉大得人心,人心应该不是“冷森森”可以换来的吧。  严母是严,骨子里是爱,宝钗看起来很暖,骨子里冷。一个是表面看起来很难亲近,但内心里充满爱,一个表面看起来很容易亲近,但骨子里去发冷。  ---薛宝钗骨子里冷你是怎么知道的!!
  ---薛宝钗骨子里冷你是怎么知道的!!  呵呵,  这个,  貌似书里写的狠明白的:“冷香丸”  当然了,  宝钗与凤姐还是有区别的,凤是“明里一把火,暗里一把刀”
  宝丫头这种做派,…………  按照脂批的提示,叫做“宝玉‘情不情’、黛玉‘情情’”,这样看,宝钗明显的就是俩字:“不情”!  …………
  @冒魔仙6猫摸先 75楼
10:58:00  宝丫头这种做派,…………  按照脂批的提示,叫做“宝玉‘情不情’、黛玉‘情情’”,这样看,宝钗明显的就是俩字:“不情”!  …………  -----------------------------  脂批也挺好玩呀,宝玉,黛玉都说了情榜上的别号了,就是不肯说宝钗的。  脂批如此赞宝钗,不可能不去关注宝钗在情榜上的别号,估计是,看见了,这个别号对宝钗形象好不到哪里去,不愿说,嘿。
  是情何以堪!
  呵呵,  其实凡事1分为2的话,  在“黛死钗嫁”之后………钗嫁的时候,貌似宝玉应是未有异议的!  “黛死钗嫁”之后,特别是抄家之后,宝玉这样的一个做嘛嘛不行的活宝,娶了宝钗这样强悍(连凤姐这样的“泼妇”都退避3舍!)的老婆,那么无论是分家还是过日子,似乎有宝钗“罩着”,宝玉都不会吃亏的,于是可以说宝玉最终的Z腾(悬崖撒手),对宝钗讲,是有所亏欠的  当然了,用现在说烂了的所谓“性格决定命运”来套用的话,这又是“情不情”性格的,跟“不情”性格的,一起过日子的必然结果
  作者:冒魔仙6猫摸先 时间: 10:45:00  ---薛宝钗骨子里冷你是怎么知道的!!  呵呵,  这个,  貌似书里写的狠明白的:“冷香丸”  当然了,  宝钗与凤姐还是有区别的,凤是“明里一把火,暗里一把刀”  ===冷香丸”目的是治疗”“热毒”。“冷香丸”是后天服用的而“热毒”是胎里带出来,拿岂不是是说骨子里是热的看起来是冷的
  @一风二雨 79楼
03:37:00  作者:冒魔仙6猫摸先 时间: 10:45:00  ---薛宝钗骨子里冷你是怎么知道的!!  呵呵,  这个,  貌似书里写的狠明白的:“冷香丸”  当然了,  宝钗与凤姐还是有区别的,凤是“明里一把火,暗里一把刀”  ===冷香丸”目的是治疗”“热毒”。“冷香丸”是后天服用的而“热毒”是胎里带出来,拿岂不是是说骨子里是热的看起来是冷的  -----------------------------  呵呵,  为什么旁人没有“热毒”之症状呢?!
  作者:冒魔仙6猫摸先 时间: 10:25:00  @一风二雨 79楼
03:37:00  作者:冒魔仙6猫摸先 时间: 10:45:00  ---薛宝钗骨子里冷你是怎么知道的!!  呵呵,  这个,  貌似书里写的狠明白的:“冷香丸”  当然了,  宝钗与凤姐还是有区别的,凤是“明里一把火,暗里一把刀”  ===冷香丸”目的是治疗”“热毒”。“冷香丸”是后天服用的而“热毒”是胎里带出来,拿岂不是是说骨子里是热的看起来是冷的  -----------------------------  呵呵,  为什么旁人没有“热毒”之症状呢?!  =那就得问曹雪芹了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王夫人打金钏第几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