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劝学 赏析《劝学》的中心论点和层意,最后一段分为几层

荀子散文《劝学》赏析(转摘整理)
【人教课本原文】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还要青;冰,是水凝固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笔直,合乎墨线,(如果)它把烤弯煨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即使再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经过墨线量过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多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
我曾经整天发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登到高处招手,胳臂没有比原来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比原来加大,可是听的人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行千里,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能游水,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儿兴起了;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儿产生了;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那么就会达高度的智慧,也就具有了圣人的精神境界。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就在于不停地走。(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键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螃蟹有八只脚,两只大爪子,(但是)如果没有蛇、蟮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啊。
【课文内容】
课文可分为三部分。
①第一部分(第一、二段):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并加以论述。"学不可以已"强调学习的重要性,接着具体论述其重要性,即学习可以提高、改变素质,使人智慧明达、言行无过。这一部分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共用了"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等5个比喻。
②第二部分(第三段):论证学习的重要作用。阐述学习的重要作用是:学习可使人增长才干的本领,可以改变人的品性。
这一部分也运用了比喻论述的方法,共用了"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等5个比喻。
③第三部分(第四段):论述学习应持的态度。阐述学习应持的态度是:逐渐积累、坚持不懈、专一不躁。这一部分仍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共用了"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等10个比喻。
【补充材料】【作文万花筒】古代的“劝学诗”
.劝其立志的“少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神童诗》)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神童诗》)
诗中强调立志、自强,对我们今天的青少年仍有启迪和借鉴意义。
勉励刻苦勤学的“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代颜真卿《劝学》)
“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宋代刘过《书院》)
是说勤奋读书如农夫种地,几分耕耘,几分收获。
劝勉惜时的“青春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古乐府”诗《长歌行》)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东晋陶渊明《杂诗》)
劝其讲究学习方法的“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强调读书切戒慌忙,贵“涵泳”。(宋代陆九渊《读书》)
“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韩愈《劝学诗》)
提出治学的四个重要方面:多读、深思、虚心、躬行。
【相关链接】
《荀子》和荀况&&&&
《荀子》,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况所作,一小部分出于其弟子之手,现存32篇。荀况学问博通,对过去学者多有批评,长于论辩,故其文多长篇大论,必发挥尽致,畅所欲言而后已,大抵论点明确,层次清楚,句法整练,词汇丰富。通篇用排偶句法,也是荀子散文的特点,《劝学篇》比喻层出不穷,前半篇几乎全用譬喻重叠构成,辞采缤纷,对后世影响很大。
荀况(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时人尊为荀卿,越国(今山西省安泽县)人。荀况是孔、孟之后的一位儒家大师,也是战国后期儒家学派最大的代表人物。曾游于楚,春申君以为兰陵令。春申君死,荀卿废,便安家于兰陵,著书数万言而卒。荀卿之儒与孟轲之儒在思想上有许多显著不同。尊王道,举贤能,与孟子同,兼称霸力,法后王,与孟子异。他的许多提法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反映当时人民的要求,有唯物主义观点。
时代背景资料&&&&
战国时期,奴隶制度进一步崩溃,封建制度逐步形成,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许多思想家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对当时的社会变革,发表不同的主张,并逐渐形成墨家、儒家、道家和法家等不同的派别,历史上称之为“诸子百家”。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批评别人,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战国时期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是孟子和荀子。孟子宣扬“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为统治阶级辩护的思想,而荀子却认为:人力能征服自然,应该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他的门人韩非、李斯成为战国末期的法家重要代表人物。
《劝学》中的“劝”起统领全篇的作用。“劝”是“劝勉”的意思。繁体字“劝”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形旁的字,多数有“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挥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劝学》疑难解析
  1、如何理解本文的题目?
    劝学”中的“劝”字理解得准确与否是能否正确理解文意的一个突破口。“劝”字在现代汉语中一般解释为“劝阻”、“劝解”等意。但是在古汉语中却不是这样解释。大凡古汉语中用“力”作形旁的,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劝勉,鼓励)”、“努(勉力)”、“劭(劝勉)”、“勖(x&)勉励)”等。“劝”也不例外,也是劝勉、鼓励之意。全文以“劝学”为题,就是鼓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劝”字在现在也还保留着“鼓励”的意思,如:“天津劝业场”中的“劝”。
  2、本文第2自然段中运用了几个比喻?它们在表义上有何内在联系?
    第2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第一个比喻“青出于蓝”,不能认为它的意思是比喻学生超过老师,这是它作为成语后新产生的意思。本文中这个比喻和“冰寒于水”,是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这样,三个比喻分了两层意思。作者在这一基础上,用“故”归纳上文,又用了“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作为事例,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界。后面两个比喻并列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
  3、第3段中用了几个比喻?它们在意义上有何内在联系?
    第3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开头作者先用“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来阐说,接着就用“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个比喻,形象说明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为了把道理说得更透彻,作者顺势而下,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最后由此得出结论: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的学习。
  4、第四段中作者共用了几个比喻?请分析其意义和关系。
    本段共用了十个比喻。作者先用两个比喻,从“积土”、“积水”推论到“积善成德”,正面说明了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接着又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的第一个层次,说明学习要积累。下面就分两层说明如何做到积累。作者用四个比喻正反对照:先用“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又用“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这是本段第二个层次,说明积累还需坚持不懈。最后一个层次,作者用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后面两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的两点保证,二者缺一不可。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劝学》教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劝学》教案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古文赏析——荀子之《劝学》
君子1曰:学不可以已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3;冰,水为之4,而寒于水。木直中绳5,輮以为轮6,其曲中规7。虽有槁暴8,不复挺者9,輮使之然也10。故木受绳则直11,金就砺则利1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1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14。
吾尝终日而思矣15,不如须臾之所学也16。吾尝跂而望矣17,不如登高之博见也18。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19;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20,而闻者彰21。假舆马者22,非利足也23,而致千里24;假舟楫者25,非能水也26,而绝江河27。君子生非异也28,善假于物也。29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30;积水成渊31,蛟龙生焉32;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33。故不积跬步34,无以至千里35;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36不能十步;驽马十驾,37功在不舍38。锲而舍之39,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40。蚓无爪牙之利41,筋骨之强,上食埃土42,下饮黄泉43,用心一也44。蟹六跪而二螯45,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46,用心躁也47。
《劝学》是荀况等所著的《荀子》中的第一篇。“劝”,是“劝勉”之意;“学”,即学习。所以,《劝学》篇所论述的,就是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它反映了先秦儒家学派在教育方面的某些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家荀子的文章艺术风格。
二、作者简介
荀子,生于公元前313年,卒于公元前238年,一说约生于公元前325年,约卒于前235年年,名况,字卿,因荀与孙,其二字古音同,故又称之孙卿,赵国郇人,即今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人,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主张人之初,性恶论,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荀子的。一生的主要活动在赵惠文王元年,即公元前298年,到赵悼襄王七年,即公元前238年的60年间,他曾游学齐国稷下,齐襄王时被奉为最有声望的学者,三任齐之祭酒。其间又曾归赵聘秦,去齐适楚。楚相春申君黄歇曾两次任他为兰陵令。春申君死后数年,荀子亦终老于兰陵,即今山东省枣庄市。其著作《荀子》,在汉代时有三百多篇,后经刘向的编订,删去重复的,定著三十二篇。
1、君子:这里指德才兼备的人。
2、已:动词,停止。
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靛青,从蓝草中取得,却比蓼蓝(更)深。青:第一个是名词,即靛青,一种染料;第二个是形容词,显得更青。青色即蓝色。之:代“青”这种染料,构成复指。蓝:名词,即蓼蓝(蓼科的蓝),植物名,其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红紫色,叶子长椭圆形,干时暗蓝色。花淡红色,穗状花序,结瘦果,黑褐色。叶子含蓝汁,可以做蓝色染料。此引申为颜色。 
4、为:动词,形成,凝结。之:代冰。
5、中绳:(木材)合乎拉直的墨线。木工用拉直的墨线来取直。中:音zh&ng,动词,符合。绳:木工用的墨斗线。
6、輮:音r&u,通“煣”,用火烤木,使……弯曲。以为轮:即“以之为轮”。以,介词;为,动词。
7、其:代木。中规:合于圆规。这里用意译,与“中绳”同。规:圆规,测圆的工具。
8、虽有槁暴: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槁暴,枯干。有:通“又”。槁:音gǎo,枯,干枯。暴:音p&,“曝”的本字,晒,日晒。
9、挺:直。者:语气词,表提顿。
10、之:代直木。然:代词,这样,代“曲”。
11、受绳:经墨线丈量过。
12、金:指刀剑,这是借原料代产品的借代修辞格。不说刀剑而说“金”,是为了与上句的“木”相对。就砺: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动词,接近,靠近。砺:音l&,磨刀石。
13、博:副词,广泛。日:时间名词作状词,有“每一天”的意思。参省乎己:对自己检查、省察。参,音cān,训为“验”;故译为检验,检查;另译同“叁”,多次。省,音xǐng,训为自我检查、省察。乎:介词,于。
14、吾尝终日而思矣:而,表修饰。
15、知:同“智”,智慧。明:高明。
16、须臾:片刻,一会儿。臾,音y&。之:结构助词,的。
17、跂:音q&,踮脚,提起脚后跟。
18、博见:看见的范围广,见得广。
19、而见者远:意思是在老远就可看见招手的人。而,表转折。见者:名词性词组。
20、疾:快,速,这里引申为“洪亮”,指声音宏大。
21、彰:明显,清楚。
22、假:动词,借助,可意译作“利用”。
23、舆:车。利足:脚步快。利,形容词作使动词,使……快。
24、致:到达。
25、舟楫:船只。楫,音j&,船桨,这里指代船。
26、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水,游泳。
27、绝:动词。横渡。
28、生非异: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生:音x&ng,通“性”。 天性,天赋,资质。
29、于:介词,表动作施及的对象,不译。物:外物,指各种客观条件。
30、兴:起。焉:兼词,相当于介宾词组“于此”。
31、渊:深水。
32、蛟:古代传说中能发水的一种龙。《说文》云:“龙之属也。池鱼,满三千六百,蛟来为之长,能率鱼飞置笱水中,即蛟去。”
3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积累善行而养成品德,达到很高的境界,通明的思想(也就)具备了。善:善行,好的行为。神明:指人的精神。《黄帝内经》:“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得,获得。心:思想。焉:于此。
34、跬:音kuǐ,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两脚为“步”。步:等于今之两步。现在用一只脚迈出一次,就叫一步。
35、无以至千里:即“无以之至千里”。 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36、骐骥:音q&& j&,骏马名。
37、驽马十驾:劣马拉车连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驽:音n&,劣马。驾:马拉车一天所走的路程叫“一驾”。
38、功在不舍:(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功:指取得成功的原因。舍:停。
39、锲:音qi&,用刀雕刻。
40、镂:音l&u,原指在金属上雕刻,泛指雕刻。
41、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42、埃土:尘土。
43、黄泉:地下泉水。
44、用心一也:(这是)因为用心专一(的缘故)。用:以,因为。一:专一。
45、六跪:六条腿,蟹实际上是八条腿。跪:蟹脚。一说,海蟹后面的两条腿只能划水,不能用来走路或自卫,所以不能算在“跪”里。另一说,“六”虚指。螯:音&o蟹钳。
46、鳝:音sh&n,鱼之一种,形状像蛇,身体黄色有黑斑,生活在水边泥洞里,肉可食。亦称“黄鳝”。 寄托:这里指存身。者:与“可寄托”组成句词性词组,作“无”的宾语。
47、躁:浮躁,不专心。
四、词语解析
1、于:介词。主要有两种用法,一种是引进动作行为有关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解释“从”“对于”等。另一种是表示比较,一般用于形容词或形容词性词语之后,可解释为现代汉语的“比”。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前一个“于”表示“从”,后一个“于”表示“比”。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里,“于”表示“对于”。
2、虽:复句中表示让步关系的常用连词,等于“即使……也”&&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即使又经过风吹日晒枯干了,也不会再挺直,那是因为人工把它弯成这样的呀。&&&&&&&&&&
3、者:比较特殊的代词,可用在动词后表“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者”表示“的原因”。&&&&&&&&&&&&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者”代原因。蟹有六条腿二只螯,不靠水蛇、黄蟮的洞穴就没有可以存身之处的原因,是用心不专。&&&&&&&
4、则:连词,一般用表连接复句中的分句。可以表示条件、因果或情理上的联系。解释“就”“便”。&&&&&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就能变直,兵器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锋利……就认识通达而行动没有过失了。&&&&&&&
5、以为、无以:是一种凝固结构。“以为”也就是“以之为”,“以”后省了宾语“之”。
有一种用法是表示把某事物改变成另一事物,“作成”或“把……作成……”&&&&&&
“輮以为轮”,“把……作成……”用火重烤把它弯曲成木轮。 &&&&&&&&&&&&&&&&
“无以”是“无以”后省去宾语“什么”,“没有什么可以用来”。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把小水流积聚拢来,就没有办法可以汇成江海。
6、而:连词,在文言文中用得非常广泛灵活。在本文中有这样三种用法:
(1)表示并列。&&
“蟹六跪而二螯”,表示两个并列词组。
“知明而行无过矣”,连接词组有进一层的意思。知识通达而且行为上没有过失了。&&&&&
(2)表转折,意为“却”。&&&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利用车马的人并不是他善于走路,却能到达千里远。&
&(3)表示前后意思相顺承。前一动词表示方式,后一动词表示目的或结果,中间的“而”与“则”相同,解释为“那末”。&&&&&&&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多做好事养成崇高的道德,那么自然能达到高度的智慧,也就具有圣人的思想了。&&&
7、“中绳”与“受绳”:&&&&&&&&&
“木直中绳”的“中”,音zh&ng,解释符合,作动词。绳,绳墨,名词。&&&&&&&&
“木受绳则直”绳,用墨线衡量,表动作。受,表示被动,加在动词前。
8、参省:
参,在此音cān,比较检验的意思。省,音xǐng:反省,反察。不能把“参省”理解为曾子:“吾日三省吾身”的“三省”。因为荀子的认识论与曾子的反躬自问不同。荀子认为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应该参加社会实践。
9、利足:
利,便利。足,走路,等于如今“远足”的“足”。表示善于走路。
10、君子曰:
君子,指有道德学问之人,这是虚指。是作者假托君子之言,表示言之有据,借以展开论证。 
五、固定句式
无以至千里——“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六、特殊句式
①虽又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1)状语后置: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状语后置: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3)定语后置句: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七、难句解析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⑴ 这是转折复句的紧缩形式,“而”是转折连词。第一分句的“青”应当是主语,“取之于蓝”是偏正词组作谓语(“取之”是正,“于蓝”是偏)。“之”代替“青”使“青”复现,从而产生强调的作用:两个“于”用法不同:前一个要译成“从”;后一个要译成“比”,“于”在形容词后面总是介引比较的对象。第一个“青”跟第二个“青”不同:前者是名词,后者是形容词。翻译时两个介词结构要移到中心语前面作状语。
⑵ 前一个“青”,靛青,青蓝色的染料。现在也叫“靛蓝”。“蓝”,不是指颜色,《说文》:“蓝,染青草也。一种可以提炼靛青染料的植物。又,白居易《忆江南》有“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蓝”也是“染青草”。
译文:靛青从蓼蓝里取来,却是比蓼蓝更青。
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⑴ 转折复句。
⑵ “能”这里既不是名词,也不是动词,而是形容词。上文“非利足也”,“利”也是形容词。《出师表》:“先帝称之曰能。”“能”也是形容词。“水”,动词,“能”的处所补语,上文“利足”也是“利于足”的省略形式。又,《韩非子·孤坟》:“故智术能法之士用,则贵重之臣必在绳之外矣。”“能法”也是“能于法”,在法制方面能干。“绝”,横渡,《三峡》有“沿溯阻绝”。
译文:借助船和桨的,并不是在游泳方面能干,却能横渡江河。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本句的“利”和“强”词义显豁不晦。原句“爪牙之利,筋骨之强”都是主谓词组,加上“之”字使“利”、“强”重读也因而被强调。为什么要强调“利”和“强”这又是由特定的语言环境决定的,下文有“上食埃土,下饮黄泉”,都是“利”和“强”在一般条件下应当产生的作用。如果不是这样,就写成“利爪牙”、“强筋骨”,当然用不着有“之”字,也就不能写成“利之爪牙,强之筋骨”了。总之,句式不同,所产生的修辞功能不同。
译文:蚯蚓没有爪牙的锐利,筋骨的强劲。或者:蚯蚓没有锐利的爪牙,强劲的筋骨。这样翻译,强调的重点转移到“爪牙”和“筋骨”上了。
八、结构分析
本文节选自《荀子·劝学》篇的第一、第三和第六段。所选的这三段融为一体,成为一篇完整的短文,能体现原著精神。本文着重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和应持的态度和方法。
第一段,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首句提出全文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接着用一连串的比喻进行论证,最后说明人要广博地学习并不断反省自己,就会智慧明达、行为无过。
第二段,论述学习的作用。作者先从正面阐述学习的显著效果,接着阐述良好效果的取得是因为凭借外界条件,最后推论人需要通过学习来改造、提高自己。
第三段,说明学习应持的态度。全段分三层:第一层,着重说明知识需要积…累;第二层,着重说明学习贵在持之以恒;第三层,着重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这三层意思层层深入,内在联系十分紧密。
& & 结构示意图(略)
九、写作特点
1、条理清楚
层次分明。文章一开头就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围绕中心分段论证。每一段阐明一个问题,论证集中,脉络清晰。例如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后,连用比喻说理,从不同方面论证,最后结句照应首句,收束上文。第二段承上文,先提出“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肯定学习的重要作用,然后连用比喻,说明“假物”的重要,最后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一句作结,条理十分清楚。第三段论述学习应取的态度,先讲积累,次讲有恒,后讲专一,层次非常分明。
2、本文运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使读者容易接受。比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时用同类事物设喻,从相同的角度反复说明问题,强调作者的观点。例如: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有时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照,让读者从中明白道理。如将骐骥与驽马对照,朽木与金石对照。设喻方式有时先反后正,有时先正后反,内容各有侧重,句式也多变化,读来毫无板滞之感。有的比喻,单说比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让读者思考,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有的先设比喻,再引出道理,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有的先设比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作进一步论证。
3、论证方法灵活,是本文另一特点,全文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分段论证。每段说明一个问题。第二、三段是先行论证,最后归结论点;第四段则把论点贯穿于论证之中。论证中有时先正后反,有时先反后正。灵活而有变化,使论辩生动有力。
4、多用对偶,夹用排比。排比句使文章气势充沛,说理流畅。本文中排比句与大量对偶句穿插使用,使文章既整齐对仗、节奏和谐,又参差错落、变化流畅,反映了荀文议论透辟、笔势雄健的特点。如,文章开篇就是一组排比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如此的排比句式在文中很多,既富于论辩色彩,又富有文学韵味,甚或有一种音乐的节奏感流动其中。同样,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本文也很有特色。如在说明学习要善于积累的道理时,作者先后以“骐骥”和“驽马”、“朽木”与“金石”作对比,说明“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充分显示出“不舍”对于学习的重大意义。在阐述学习要专心致志的道理时,作者又用“蚓”和“蟹”作对比,前者“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后者虽有“六跪而二螯”,却“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道理就在于前者“用心一也”,后者“用心躁也”。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说服的力量。
三省斋中小学作文阅读辅导
三省斋中小学作文阅读经多年的写作、阅读、古汉语的研究及教学实践,总结出的一套简便、易学的“模式化”学习方法。现正式公开招收中、小学语文写作、阅读辅导。
辅导24次课,即可达到优良水平。
微小班授课,每班4人,按社会大班收费标准收费。
学生可免费试听一次(家长可陪听)后报名。
报名从速,额满为止。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荀子 劝学 赏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