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新闻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容

当前位置:
>>>概括下面一则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不超过45字)据世界权威科学杂..
概括下面一则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不超过45字)  据世界权威科学杂志(自然)报道,中科院徐星等博士在我国辽宁发现了有4只翅膀的恐龙的化石。这种初步具有飞行能力的恐龙被命名为“顾氏小盗龙”,其形态在任何其他脊椎动物中还未曾有过。这一发现被认为鸟类起源研究方面最为重要的成果,它为鸟类起源于树栖动物且经历过一个滑翔阶段的假说提供了关键性证据,将迫使古生物学家重新审视鸟类的恐龙祖先是在地面奔跑过程中学会飞行的这一经典性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材料题难度:中档来源:北京高考真题
中国科学家在辽宁发现了有4只翅膀的恐龙的化石,有关鸟类起源的结论有可能因此改写。(意对即可)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概括下面一则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不超过45字)据世界权威科学杂..”主要考查你对&&压缩语段&&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压缩语段:
把句子中修饰、限制的词语去掉,保留句子的主干。缩写后的句子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成分和基本意思。它主要考察提炼内容、概括语意的能力。
语段即相对独立的具有完整意思的。说话人(或作者)在主要事件之外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多种修辞手段使语言繁复,从而达到具体、详尽、生动形象的目的。而压缩就是删繁就简,去粗存精,撮取其主要意思,在语意明确的前提下使语言更加简练精省。压缩语段就是通过压缩、归纳等方式,概括出文段主旨,找出主要信息。主要考查对信息要眯的概括能力。语段压缩最基本的要求是在把握文段主旨的基础上筛选出语段主要的信息,并将其按要求概括表达出来。而不同表达方式构成的语段,其主要信息的特点也不一样。
&压缩语段表现:
压缩语段,指的是在一定的字数限制内将一段或一个较长的句子进行筛选、提炼、压缩、概括。这类试题综合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筛选、概括、表达等项能力;考查形式灵活多样,如概括材料主要信息或主要内容,拟写一句话新闻或标题,拟写导语,为材料续写一句话或一个结论,结合材料给概念下定义等,稳中求变的多彩题型既增强了考查的知识性趣味性。在备考阶段,对这些题型要高度重视,不断摸索规律,寻求最佳解题思路。
“压缩语段”就是将内容丰富的长语段,按要求浓缩成语言简洁、意思明了的短语段。其最基本的要求是在把握文段主旨的基础上筛选出语段主要的信息,并将其按要求概括表达出来。压缩语段是将长文读短的基础,是语文阅读的重要能力。主要是考查考生的提炼、概括、压缩的能力及表述能力。具体表现为三点:①对材料的理解。②对材料中相关信息的筛选。③语言概括与表达。此考点的考查方式较多,如概括主要内容,拟写一句话新闻或标题,拟写导语,给概念下定义等。这类试题一般与社会生活结合较紧密,反映了学以致用的原则;另一方面,现代社会信息量大,对信息准确、全面的提取与概括更显重要。在命题上,压缩语段综合考查了理解、分析、筛选、概括、语言表达等项能力,也有较好的区分度,是近年高考考查的一项重点。给出一段材料,要求概括主要内容或信息这类题目,要求在阅读的基础上,概括出材料的主要信息。
如果是叙述性文段,叙述了一个事件(往往是会议、活动等),则要提取出事件的各要素,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然后按照什么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发生了什么事将主要内容整合;议论性或说明性的文段主要看哪句话是中心句、关键句,即主要信息,哪些句子是对中心句的具体解释说明,即次要信息。最后放弃次要信息抓住要信息,根据字数提炼概括成一句话。如果命题对概括的内容、范围有所限制,则一定要结合要求去概括。例1:要求:概括下面一段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48字)。钛合金强度大,重量轻,耐热性能好,适用于船只、汽车、航空航天工业,被人们视为未来材料。新型波音777客机采用了约9%的钛合金材料。然而,钛合金的加工难度极大,如加工一个钛合金船用涡轮压缩机轮需要50个小时,而加工一个铝合金的同样部件仅需5个小时。德国布伦瑞克大学的科学家采用了一种专门热处理方法,将氢原子渗入材料,掺氢的钛合金相对软化。对软化的钛合金进行切削加工,加工设备所承受的机械和热负载明显降低,切削力仅需过去的50%,大大降低了加工成本。加工完毕后,再经专门的热处理工序,材料的特性则回到原先状态。科学家称,该方法非常适用于大批量的钛合金铸件加工。
分析:这是一段说明性文字,全段共7句,其中第1句交待钛合金因其优势被人们视为未来材料,第2句是通过举例对前一句作具体解释说明,第3句出现“然而”表示转折,是新信息出现的标志,交待了钛合金的不足是“加工难度极大”,第4句交待“德国布伦瑞克大学的科学家采用了一种专门热处理方法”,降低了加工难度,第5句交待了这种方法可以大大降低加工成本,第6、7句具体解释说明这种热处理方法的过程及意义。根据“去粗取精”的原则,放弃次要的信息即解释说明的句子,留下主要信息即总结性的句子,就本题来说,可以放弃第2、6、7句,将1、3、4、5句的内容综合提炼,用一句话表述出来。注意“不超过48字”的要求。
参考答案:钛合金被视为未来材料,但加工难度大,德国科学家采用专门热处理方法降低其加工难度及成本。
例2:要求:用不超过25个字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旨。近代,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迅猛发展,而中国在这些方面落后了。我们应当立志图强、奋起直追,虚心向西方学习,凡是好的、有用的都应该学,这是没有疑问的。但我们如果因此丢弃了“自我”,失去了自我的根基,忘记了“我们自己是谁”,那恐怕就要成为民族罪人了。历史证明,一个民族一旦失去了自己的文化传统,尤其是标志文化特质、体现文化灵魂的哲学思维传统,那就很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终究要被淘汰出局。况且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独特的哲学思维个性,更应该发挥所长,为创造人类的新文化和新哲学做出应有的贡献。
分析:这是一段议论性的文字,纵观全段,共有5句。第1、2句是第一层,论点是第2句,“我们要虚心向西方学习”,第1句是提出该论据的原因,即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我们落后于西方。第3、4、5句为第二层,两层之间出现了一个“但”字表示语意转折,这是应该注意的地方,因为这预示着新论点的提出。第二层的论点是第3句,我们不能丢弃自我成为民族罪人,第4句属于事例论证,第5句是对论点的补充说明,从另一个角度提出相似的观点,我们继承民族传统,发挥所长。最后,将两个中心论点合并,注意字数限制。
参考答案:我们必须在继承本民族传统的基础上学习西方。
例3:要求:下面一段文字中,介绍了“古代史分期”的主要学说及其代表人物,请用一句话加以概括(不超过50个字)。中国何时进入封建社会,争论了几十年。中国历史博物馆落成时,“中国通史陈列”按照从战国时期进入封建社会的观点布展。在这个问题上,范文澜、翦伯赞表现出豁达的态度,对扩大这一学说的知名度起了很大的作用。翦伯赞在撰写《中国史纲要》教材时,曾有过犹豫和为难,甚至准备采用郭沫若的学说,以使教材表述与“中国通史陈列”体系相一致。后来,上级部门鼓励翦伯赞按照他们素所主张的观点来写,于是中国从西周时期进入封建社会的学说写进了教材。但尚钺的学说一直不受重视,曾遭重点批判。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一位权威学者仍将“魏晋封建论”与其他两论并列,实属难能可贵。
分析:这是一段社科性说明文字,与前两个例题不同的是,除了字数限制之外,有一句提示性话语“下面一段文字中,介绍了‘古代史分期’的主要学说及其代表人物”,这一要求实际向考生暗示了这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古代史分期”的,指出了两个内容要点即关于“古代史分期”的主要学说及其代表人物”。这样一来,题的难度实际上是降低了,我们只要找出这两个要点的答案即可。通过分析原文可以发现,第1句没有要找的答案,第2句提到了“战国封建论”,同时从第4句中可以得到这一理论的支持者是郭沫若,从第5句中得出范文澜、翦伯赞支持的是“西周封建论”,最后两句说得是尚钺支持“魏晋封建论”。根据字数要求将所得内容进行整理即可得到答案。
参考答案:.关于“古代史分期”,范文澜、翦伯赞持“西周封建论”,郭沫若持“战国封建论”,尚钺持“魏晋封建论”。一、拟标题:
拟新闻导语,写一句话新闻拟写一句话新闻,应具备新闻的基本要素,如时间、地点、事件、结果等;又因是“一句话”,所以要简短、明白,把相关内容要点组织在一句话之中。实际上拟写新闻导语,与拟写一句话新闻区别不大,因为导语是长篇新闻报导的开头,常用一句话概括消息的基本内容,一般也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等要素,只不过“一句话”的要求并不严格。为材料写标题时,首先要抓材料的主要内容,其次要注意标题的特点,如标题一般为短句,有时为对称的两个短句(或对偶句),也可用人或物等的名称为标题;可直接表明主题,有时也可用比喻等方式给人留下思考、回味的余地,以促使人读完全文。这一类的压缩语题句灵活性较大,对能力的要求较高,在得分上有相当难度。建议考生在平时应多读报纸,多接触一些新闻标题、一句话新闻、导语等。
二、续写:
一句话或一个结论要续写的这句话往往是文段的结尾,写一个结论也是对前面内容的分析或论述的总结。它们的共同点是都具有总结性。不同的是,若是对记叙类材料续写一句话,这一句话常常比较含蓄,能概括中心或揭示主题;若是对议论性语段下一个结论,则结论一定要鲜明,直接表明观点或点题。与第一、第二种压缩语段相比,既然是续写,就应避免材料重复罗嗦,就不可能像前两种那样,概括的句子大多可以从原文找到,而只能从已有的文字里去总结概括。
三、给语段中的概念下定义:
这种题一般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详细完整的信息材料,里面包含一个确切的信息术语,而与信息术语相关的信息,都在材料中。完成这种工作,作题者需首先提取相关信息,然后重新组合成连贯的语句表达出来。概括表达一般用“种差”+“邻近的属概念”=“被定义概念”的方式。
四、概括语段内容要点:
这种题目一般要求既要理清文章思路结构,又要概括各大部分大意,主要目的是把握文章思路。
发现相似题
与“概括下面一则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不超过45字)据世界权威科学杂..”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82108280954307726306213158512139013阅读下面一篇新闻材料,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要求:内容概括准确,主要信息完整,20字以内。(4分) 朝鲜中央通讯社4月5日发表新闻公报说,朝鲜于5日当地时间11时20分(北京时间10时20分)在东..域名:学优高考网,每年帮助百万名学子考取名校!名师解析高考押题名校密卷高考冲刺高三提分作业答案学习方法问题人评价,难度:0%阅读下面一篇新闻材料,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要求:内容概括准确,主要信息完整,20字以内。(4分)
朝鲜中央通讯社4月5日发表新闻公报说,朝鲜于5日当地时间11时20分(北京时间10时20分)在东海卫星发射场成功发射“光明星2号”试验通信卫星,这将“极大地鼓舞朝鲜人民团结一心,奋勇前进”。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表示,中方注意到朝鲜宣布发射了试验通讯卫星,也注意到有关方面对此表达的关切。中方坚持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问题。俄罗斯呼吁各方在朝鲜发射卫星问题上保持克制,并称“对朝鲜是否违反联合国安理会决议的判断仍需深思”。
韩国总统府发言人召开新闻发布会上说:“韩国政府对于朝鲜当天不计后果发射远程火箭、对朝鲜半岛乃至世界安全构成威胁的行为表示失望和遗憾。”日本政府当天表示不能容忍朝鲜进行的发射活动,日方已向朝鲜提出抗议并要求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讨论该问题。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声明,称“朝鲜发射导弹违反联合国安理会有关禁止朝鲜从事导弹相关活动的1718号决议,是对地区安全的挑衅行为”。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通过发言人发表声明,对朝鲜坚持按计划发射火箭表示遗憾,并敦促朝鲜遵守安理会有关决议。马上分享给朋友:答案还没有其它同学作出答案,大家都期待你的解答点击查看答案解释还没有其它同学作出答案,大家都期待你的解答点击查看解释相关试题用一句话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_百度知道
用一句话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
完成我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试验后,航天员费俊龙新华社北京10月7日电
今日凌晨4时33分,“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聂海胜安全返回,在经过115小时32分钟的太空飞行
提问者采纳
神舟六号顺利返回,并完成空间科学实验
提问者评价
在“大屠杀纪念日”,以色列国民沉痛凭吊在二战中丧生的犹太人。
其他类似问题
新闻的相关知识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jhkugkgfktg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请用一句话简要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_百度知道
请用一句话简要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
com/zhidao/pic/item/faedaba39c30a37a310a55b2191cce.jpg" esrc="/zhidao/wh%3D600%2C800/sign=69c7ca9bb1fbc10946a1b/faedaba39c30a37a310a55b2191cce&nbsp.baidu.hiphotos.hiphotos://e.baidu://e.hiphotos://e.jpg" target="_blank" title="点击查看大图" class="ikqb_img_alink"><img class="ikqb_img" src="http.<a href="/zhidao/wh%3D450%2C600/sign=1be0bfce73aac5/faedaba39c30a37a310a55b2191cce
提问者采纳
紧急营救被困在猫儿山的36名高校师生及一名公司职员
主语太长了我记不住
提问者评价
太给力了,你的回答完美地解决了我的问题,非常感谢!
其他类似问题
新闻的相关知识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20字以内) 本报5月12日
练习题及答案
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20字以内)  本报5月12日综合消息5月12日在复旦大学的毕业纪念墙上,出现了一副特殊的“爱o中国”的图案,很多学生都在上面写下了美好的祝愿和希望。下午14时28分,复旦大学燕园的钟声准时响起,25名四川籍学生手挽手敲响了世纪钟……连日来,各地高校师生举行升国旗仪式、图片展览、募捐、送祝福等多种活动,纪念四川汶川大地震一周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属题型:问答题
试题难度系数:中档
答案(找答案上)
示例:各地高校师生纪念汶川大地震一周年。
马上分享给同学
初中三年级语文试题“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20字以内) 本报5月12日”旨在考查同学们对
压缩语段、
……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关于语文的核心考点解析如下:
此练习题为精华试题,现在没时间做?,以后再看。
根据试题考点,只列出了部分最相关的知识点,更多知识点请访问。
考点名称:
  压缩语段
  压缩语段就是将内容丰富的长语段,按长文读短的原则和具体要求,在把握文段主旨的基础上筛选出语段主要的信息,并将其按要求概括表达出语言简洁精练、意思明了的新语段。
  压缩语段常考知识点
  (1)整合提供的信息给概念下定义;
  (2)概括语段的内容要点;
  (3)填充式概括(含总起句、总结句、评价句、过渡句等);
  (4)新闻概写(含拟写一句话新闻、拟写标题、拟写导语、压缩主体、拟写结束语);
  (5)提取关键词;
  (6)图文转换。
  压缩语段的主要题型和解题方法
  1.拟题目&&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
  ①对消息标题的写作要求应为一句话,要有极强的概括性,包含的最重要的信息是所给语言材料的陈述主体和事件。
  ②分析语段,筛选信息。
  ③连词成句,注意不要超过规定字数。
  2.压缩到xx字和拟导语&&时间+地点+主体+主体特征+目的及意义
  ①为消息写导语,在量上最好是一句话;在质上应尽量包含时间、地点、主体、事件特征、原因、结果等。
  ②按&时间+地点+主体+主体特征+目的及意义&的顺序连词成句。
  3.新闻点评
  ①要会读新闻,也就是考生要能够准确把握提供的新闻材料的实质,概括出材料的主要内容,为点评做准备。
  ②要注意点评语句简明扼要,点评内容是非分明,一语中的,立场鲜明。
  ③要注意点评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即从新闻材料的实际出发,以理服人,不可凭空漫说。
  ④注意点评语言的生动形象,尽可能给人耳目一新、新颖别致而又不失文采的感觉。
  4.下定义&&格式:被定义概念=(是)种差(事物本质特征)+属概念
  ①审题干,明确所给语句或语段的本质特征及字数等要求。
  ②分析所给语段,删除无用信息,确定哪些是主要信息,哪些是本质特征。
  下定义需要剔除的信息:a.重复信息;b.比较信息;c.原因、背景信息;d.描写信息;e.影响、意义、作用信息;f.举例信息。
  ③按照格式,将重要信息连词成句,调整字数,不要超过规定字数。
  5.提取关键词
  技法一:三步解题法
  ①明确陈述的对象或主要事件或议论的中心观点。
  ②明确与主概念相对应的谓语动词或总结性的词语。
  ③选定后,可将几个词语稍稍连缀,如能大体表达出文段的主要内容,即可敲定。
  技法二:先概括再提取
  提取关键词之前,先概括语段内容,在进行提取,抓住主要信息就能找出关键词。
  6.语段要点概括
  ①说明类语段&&层次切分法
  说明类语段往往层次清晰,结构分明。因此,在压缩语段时为确保全面,不遗漏要点,要运用&层次切分法&,把语段的层次划清后,提炼各层次的要点,然后各要点相加,最后进行比较整理,使之符合题干的要求即可。
  ②议论性语段&&关键语句突破法
  对议论性的语段压缩必须运用&关键语句突破法&,如有中心句即是语段的主要内容;如果没有中心句,就必须找出对语段内容起概括作用的关键句,再进行&翻新改造&就可以了。
  ③描写类压缩&&舍偏取正法
  对于描写类语段压缩,首先要弄清描写的对象,然后运用&舍偏取正法&从句法和语法两个角度对语段进行分析,保留一些关键性的句子或词语,舍弃一些修饰、限制或补充性的句子或词语。对于写景的语段来说,一些时令(间)、地点、方位等状语和对事物本身描绘性的定语都属于舍弃的东西。
  ④定向压缩
  紧扣要求,与要求有关的才是主要信息。这样压缩的要点和原段的要点没有必然联系。这样题目正受到命题者的青睐。
相关练习题推荐
与“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20字以内) 本报5月12日”相关的知识点试题(更多试题练习--)
微信沪江中考
CopyRight & 沪江网201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