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烟柔 老远版生远树的下联是什么

关于热闹的名人名言,事例,对联,歇后语和诗词_百度知道
关于热闹的名人名言,事例,对联,歇后语和诗词
老师要的越多越好!越快越好!拜托勒
;ph[p[jklpo9hg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3条回答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
2.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诗经)
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
4.黄钟毁弃,瓦釜雷呜。(屈原)
5.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毛诗序)
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7.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8.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
9.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
10.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11.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
12.杞国无事忧天倾。(李白)
13.菊残犹有傲霜枝。(苏轼)
14.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陶渊明)
15.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
16.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陶渊明)
17.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
18.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名人名言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精品文章推荐谢谢欣赏,评点! 16:44对联的起源、产生和发展
刘占一的博客第二讲&&
追溯渊源唐晋汉
陈言发展宋明清
&&&&&&&&&&&&
──对联的起源、产生和发展
对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之一,属于国粹。我们学习对联,必须对其发展历史有个粗略地了解。
(一)对联的起源
对联的起源,联界尚无定论,也很难定论。究其原因,一是当代以前的中国文学史,从未涉及对联文体;二是诗文、方志、掌故等涉及对联的资料少得可怜,零散孤立,不足以作出令人信服的结论;三是尚无联史专家对楹联发展史进行长期、深入、系统地研究,所持观点多为一家之言。据此情况,我们不妨将各种主要观点介绍出来,在尊重其立论的前提下,作出我们的判断。
1、对联起源于偶文。对偶的应用,是人类使用语言、文字的自然产物。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在朴素的对称美学观念的影响下,无意识地创造了对称性的语言。文字产生以后,文人们将这些语言、思想记录下来,就产生了对称性的文句,即为偶文。
上古时期的《吴越春秋》中载有一首《弹歌》(传为黄帝所作):
断竹,续竹;
飞土,逐宍。
“宍”,古“肉”字。歌辞的意思是,割断竹子,连接成弓,装上泥土,飞射禽兽,猎取肉食。歌辞两言一句,音节短促,节奏感很强,可能是制弹弓时所唱,也可能是用弹弓狩猎时所唱,非常古朴敦厚,反映了当时人类的生活。用现代汉语语法分析,四个短句都是动宾结构,词性相当,虽然不是对联,但其对偶的修辞法与现在的律联是一致的。
偶文在先秦的诗文中更为频繁地出现。如:《尚书》:“满招损,谦受益。”《周易·乾文言》:“水流湿,火就燥。”屈原《离骚·湘君》:“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礼记》:“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易经》:“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论语》:“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这些对偶句,都是自然运用,未加任何雕琢,为对联的产生奠定了修辞基础。
随着时代的发展,偶文逐渐发展为民谣、谚语、对联、骈文等形式,偶文是产生对联的直接母体。
2、对联起源于桃符。此说的根据是,《宋史·蜀世家》有如下记载:“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置寝门左右。末年,辛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梁章钜在《楹联丛话》卷一写道:“尝闻纪文达师言:楹帖始于桃符,蜀孟昶‘余庆’‘长春’一联最古。但宋以来,春帖子多用绝句,其必以对语,朱笺书之者,则不知始于何时也。按《蜀檮杌》云:蜀未归宋之前一年岁除日,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符版于寝门,以其词非工,自命笔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后蜀平,朝庭以吕余庆知成都,而长春乃太祖诞节名也。此在当时为语谶,实后来楹帖之权舆。但未知其前尚有可考否耳。”
孟昶为蜀国开国国君孟知祥第三子,在位三十年。他为太子时,曾自题策勋府桃符“天重余庆,地接长春”,《洛中记异录》则记为“天隆余庆,圣祚长春”。这说明,此时的桃符已由画像改为书写文字,已形成春联(门联)的形式。另外,如将桃符上的四言句视为偶文,在沈约提出“四声八病”说五百年后的当时,声律是和谐的,但经孟昶改为五言句,两句之第四字(余、长)均为平声,按今律要求是失对的。这说明,由偶文向对联转化时,是存在矛盾的,或者说是不自然的,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衍化过程。
“楹联始于桃符”这一论断,由于出自清代大学者纪晓岚之口,他的弟子梁章钜又大力宣扬和肯定,使得这一论点盛行几百年而不衰,时至今日,此论点仍处于统治地位。鄙人以为,此论点尚有可商榷之处:
对联的本质特征是对仗,它的起源应该是讲求对偶的偶文,二者之间存在血脉关系,或者说存在遗传基因。桃符是一个习俗的产物和载体。上古时代,过年驱鬼用的是大桃人,后来,嫌做桃人太麻烦,才改用桃木板,即桃符,在桃符上面画上神像。从汉代起,又由画像逐步变为书写“祈福禳灾”、“逢凶化吉”之语,进而改为写对偶的诗句(即所谓绝句),或者对偶的联语,即对联。对联与桃符的关系,不是继承、遗传关系,而是文字与载体的关系。因此,说对联起源于桃符是概念的错位与混乱。正像桃符上曾画有神像或书有诗句,不能说美术、律诗起源于桃符一样。
3、对联起源于骈文、律诗。立论者和支持者多为学者名家或联界权威。持相反观点,认为对联成全了骈文和律诗者,也有学者、教授。二者最关键的论据就是对联、骈文、律诗产生的时间谁先谁后。按文学史论,骈体文产生于魏晋,律诗产生于南北朝,这没有太多的疑问。关键是对联产生于何时,在两者之后?在两者之前?还是在两者中间?这个问题,今日没有统一的答案。所以,谁是谁非不要轻易肯定和否定,留待历史做结论吧!
(二)对联的产生
任何事物的产生都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对联作为一种文体,其产生的过程也是漫长的。对联产生的时间,也是众说纷纭,主要有以下几种:
1、产生于五代。有论者认为,对偶修辞手法孕育了对联,但是,对偶并不等于对联。对偶转变为对联,必须具备外在的形式。而古老的一种民俗挂桃符,促成了对联的“一朝分娩”。五代后蜀主孟昶的题桃符联,就成了我国的第一副对联。
有反驳者说,孟昶题桃符联只是春联,而春联只是对联的一种,不能把此联称为第一副对联。因此,此说就改口说,“孟昶题桃符联”是迄今发现最早的第一副春联。
那么,最早的对联产生于何时呢?
2、产生于唐代。此说集聚了多位大家。有论者认为,赋、骈文、律诗的成熟和发展,特别是律诗的成熟,为对联的产生铺平了道路,即骈文、律诗成就了对联;联句、摘句、书壁、酒令等活动形式,也促成了对联的产生。
唐太宗书联:
文章千古事;
社稷一戎衣。
骆宾王题西湖联;
楼观沧海日;
门对浙江潮。
题杭州灵隐寺联;
鹫岭幽苕嶢 ;
龙宫锁寂寥。
又据《蔡宽夫诗话》记载:“唐人饮酒,必为令以佐欢。尝有人举令云:‘马援以马革裹尸,死而后已。’答者乃云:‘李耳指李树为姓,生而知之。’”再如《全唐诗话·温庭筠》记云:李义山谓曰:“近得一联,句云:‘远比赵公、三十六年宰辅’,未得偶句。”温曰:“何不云‘近同郭令,二十四考中书。’”
近几年,发现了二十多副唐联:
方东先生在《霞浦县志》和《福鼎县志》上发现了三副唐代的堂室对联:
大丈夫不食唾余,时把海涛清肺腑;
士君子岂依篱下,敢将台阁占山巅。(林嵩题)
竹篱疏见浦;
茅屋漏通星。(陈蓬题)
石头磊落高低结;
&&&&&&竹户玲珑左右开。(陈蓬题)
白启寰先生发现《江州义门陈氏家谱》载有唐僖宗题联:
九重天上旌书贵;
千古人间义字香。
闻楚卿先生在编纂《中国对联集成·湖北卷》中发现了十副唐联:
&&&&李邕题太平公主南庄联:
风流入座飘歌扇;
瀑水侵阶溅舞衣。
李恒赐陈师孟联:
麒麟阁上精神爽;
虎豹关前胆气豪。
李白题蕲州三角山会龙池联:
山高猛虎啸;
潭静老龙吟。
孟郊题京山京源山石刻联:
岩枯石茎瘦;
水清鱼影寒。
杜牧题汉阳渡口联:
残灯明市井;
晓月辨楼台。
李儇赐陈氏义门联:
九重天上旌书贵;
千古人间义字香。
郑谷题钟祥莫愁湖水阁联:
一片湖光比西子;
千秋乐府唱南朝。
慈应禅师题蕲州三角寺联:
三角山前三角寺;
九龙桥上九龙庵。
李道宗题武昌灵泉寺联:
深山窈窕,水流花发泄天机,未许野人问渡;
远树苍凉,云起鹤翔含妙理,惟偕骚客搜奇。
李洞题联:
千岩竞秀旷怀远;
万壑争深法眼宽。
敦煌研究院研究员谭蝉雪发现了十二副唐联,其中有:
(1)三阳始布;
四序初开。
&&&&(2)福延新日;
庆寿无疆。
(3)铜浑初庆垫;
玉津始调阳。
(4)宝鸡能避恶;
瑞燕解呈祥。
(5)门神护卫;
厉鬼藏埋。
以上所列唐联,有些虽然还存有疑问,但唐联的存在已成不争的事实,为对联产生于唐代说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对联产生于唐代说刚提出之时,曾遭到很多人的质疑,随着唐联的不断发现,随着楹联大家对唐联的肯定,质疑之声逐渐被淹没。此说大有占统治地位之势。
3、产生于南北朝。据张志春先生所编纂的《古今作家名联选》中所辑,南北朝时期南梁文学家刘孝绰,罢官后不出,自题其门曰:
闭门罢庆吊;
高卧谢公卿。
其三妹刘令娴,接着续其门联曰:
落花扫仍合;
聚兰摘复生。
刘氏兄妹均为南梁文学家,将两句诗作为联语写于大门两侧,当视为中国历史上之首创。谭嗣同在《石菊影庐笔识》中称其“自为联语之权舆矣。”刘氏兄妹生活于公元四世纪末至五世纪初,比中唐早二百年。
给此论者增加的论据,是南北朝时已有对联书籍刊行。据郭荣华先生说,2006年秋,他去北京琉璃厂中国书店,发现了赵含坤编著的《中国类书》,细查,所载联书近150种,还有韵书40种,其中有魏晋南北朝时期梁代的《语对》、《语丽》、《法宝联璧》三种,而且在类书的介绍中说,是“这类类书的开创之作。”如果此说不谬,梁代的三本类书是我国刊行最早的对联书籍。对联产生的时代,最迟在南北朝,似乎已有根据。
涂怀珵教授早在2003年发表了《试论“李道宗联”》的论文,文中提出对联体制从产生到成熟,要看作者们经过的四个阶段的心理历程:一是有意识地运用对仗句;二是自觉地把对仗原则由意义推广到声音方面;三是在声律上进行革命性的变化——四声二元化;四是提出了音步的设想。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沈约,历仕宋、齐、梁三朝,是齐、梁文坛领袖,他提出的“四声八病”说,很好地解决了对联的对仗、声韵等格律问题。涂教授肯定“从沈约之时起,对联体制(联律)已经产生并臻成熟。”根据涂教授的观点,对联的联律在南北朝时产生、成熟,那么,对联的产生时间,还必须向前追溯。
4、产生于晋代。此论的根据,有西晋陆士龙和荀隐的对句。据《世说新语·排调》载:陆云与荀隐素未相识,尝会张华坐。张华曰“今日相遇可勿为常谈。”云因拱手曰:“云间陆士龙。”荀隐曰:“日下荀鸣鹤。”陆云,字士龙,吴郡人,十六举贤良,文才与其兄陆机齐名。“云间”,今华亭。荀隐,字鸣鹤,颖川人。“日下”指洛阳。此出句、对句皆工丽,地名对地名,人名对人名,是非常工稳的对句。《野客丛谈》卷二十五将此联称之为“不期对而对”,虽承认是对联,但属偶然行为。其实,张华已有言在先:“今日相遇可勿为常谈”,明明是二人有意对句,怎么能说是“不期对而对”呢!
与陆、荀所处时代相当的王羲之(303—361年)在某大雄观书有一对联:
文章移造化;
大业起宏图。
这说明,对联已经应用于寺庙、社会了。
常江先生在晋人裴启所撰的《裴启语林》中发现了四副对联:
(1)青羊将二羔;
两猪共一槽。(刘宝与一妪应对)
(2)天下杀英雄,卿复何为尔;
俊士填沟壑,余波未及人。(潘岳与石崇应对)
(3)宁为兰摧玉折;
不作萧芳艾荣。(毛伯成)
(4)张屋下陈尸;
袁道上行殡。
以上四联,又为晋代产生对联提供了佐证。
5、产生于汉代。高宝庆先生在《楹联书法学概论》第二章第二节《楹联的产生》中写道:在我看来,发现最早的中国楹联书法就是东汉末年孔融的一副联:
座上客常满;
樽中酒不空。
《后汉书·孔融传》记载:(融)及退闲职,宾客日盈其门,常叹曰:“座上客恒满,樽中酒不空,吾无忧矣。”既而与(祢)衡更相赞扬,衡谓融曰:“仲尼不死”,融答曰:“颜回复生”。孔融(153—208),孔子二十世孙,字文举,鲁国人,汉末文学家,曾任北海相,时称孔北海,“建安七子”之一。孔融的联语虽是“常叹”,却流露出自娱、自豪的心态。联语的对仗工稳,具有对联的特征。孔融与祢衡的对句,祢衡称孔融似孔仲尼,孔融则称祢衡如颜回再世,皆为有意对句,也可称为宽对。论者说对联产生于汉代,是有一定根据的。
&至此可以梳理一下。先秦产生了文字,出现了偶文、古诗文等。到了汉代,偶文发展为赋、对联和五言古诗,三种形式共存。魏晋出现了骈文。南北朝兴起律诗。唐代中期,律诗形成。关于偶文与对联、赋、骈文、律诗的关系,大体上可见一斑,但尚须系统资料的佐证和历史大家的论证。
6、在对联产生于何时的问题上,出现了“骈文、律诗成全了对联”和“正是对联成全了骈文和律诗”的针锋相对的问题。律诗成全对联的观点早已有之,持此观点者人数众多,而且不乏专家、学者、权威,中心论点是“最早的楹联是仿照五七言律句创作的;后来出现了长短句相间的长联,则是受四六骈体的影响。”2003年,出现了一位学术上的勇士——涂怀珵教授,他在湖北省楹联界“羊年花朝联会”上宣读了《试论“李道宗联”》的论文,提出了对联体制从产生到成熟要经过四个阶段的心理历程。……论证的结果:正是对联成全了骈文和律诗以及八股文。
此论一出,使联界对楹联发展历史的争论,推向了更高、更深的阶段,国内报刊纷纷转载,受到了海内外方家的高度重视,大多表示支持、认可和欢迎。被涂怀珵教授称为“勇士”的戴本恒先生认为:“对联的直接前身对偶成全了骈文和律诗;反过来,骈文和律诗又铸就了对联,双方互相影响。”(见戴本恒著《对联艺术探微》一书)戴先生的观点,得到了涂教授的正面肯定。客观地说,戴、涂的观点是有差别的,用简单化的比喻,涂教授认为对联是骈文、律诗的母体,戴先生则认为对联、骈文、律诗是姐妹,三者的共同母体是偶文。
(三)对联的发展
对联发展的阶段划分,联界存有诸多分歧,难以统一。我个人认为,划分为九个阶段较为妥当:
1、孕育阶段:先秦
先秦时期,先民创造了文字,偶文充分发展,为对联的产生准备了基本的条件(见前文)。
2、产生阶段:汉代
秦始皇统一了全国的文字,为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汉代,偶文充分发展,产生了对联,形成对联、赋、五古诗并存的局面(见上文)。
3、成长阶段:魏晋
魏晋期间,文人之间交往,以接续作诗或联句为雅兴,对对子算是一种高雅的“清谈”,这促使文人勤于对句。西晋文学家陆机在《文赋》中明确地提倡音韵的协调,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和重视,这为对联声律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对联在此期间得以正常成长。(见上文)
4、成熟阶段:南北朝至唐
南朝齐刘勰在《文心雕龙·丽辞》中,对语言对偶中涉及的词义方面的言对、事对、正对、反对等,都做了理论上的解说和例述。南朝另一位文学家沈约提出的“四声八病”说,很好地解决了对联的对仗、声韵等理论问题,这就为对联走向成熟提供了理论支持。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对联的格律逐渐形成,对联作品的质量也得到提高和完善。上文所列唐联,均已达到律联的水平。(见上文)
5、推广阶段:宋元
宋元两代,对联的种类、应用范围有了增加和扩大。
北宋时,春联得到了推广和普及,王安石的《元日》诗描写道: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宋代出现了挽联,如苏颂挽韩康公联:
三登庆历三人第;
四入熙宁四辅中。
《金石诗话》载,宋初石延年自题联云:
天若有情天亦老;
月如无恨月常圆
上联摘自唐李贺《全铜仙人辞汉歌》,下联为石延年撰对。
宋代有了书院联,如朱熹题沧州精舍联:
师师庶僚,居安宅而立正位;
济济多士,由义路而入礼门。
据谷向阳教授考证,我国第一副寿联出自北宋。宋孙奕(约1190年左右)著《履斋示儿篇》载,黄耕叟夫人三月十四日生,吴叔经作联贺寿:
天边将满一轮月;
世上还钟百岁人。
冠准(961—1023)曾为湛江湖光岩楞严寺题联:
湖水茫茫,客到路从花外问;
岩山寂寞,儒归门向月中敲。
李清照(1081——约1141),宋代著名女词人。她传世的一联是嵌名联:
露花倒影柳三变;
桂子飘香张九成。
“柳三变”即北宋词人柳永;“张九成”即南宋理学家。“露花倒影”为柳永词句,“桂子飘香”为宋虞俦诗句。
宋代,对联与书法结合,更丰富了对联的审美功能。高宝庆先生著《楹联书法学概论》,载有苏东坡在惠州醉题元妙观联:
斗酒纵观廿一史;
炉香静对十三经。
苏氏的行草书,笔畅意足,是难得之妙品。
据郎瑛《七类诗稿》载,王安石有集谢贞、王籍诗句联:“
风定花犹落;
鸟鸣山更幽。
王籍原诗为:“蝉躁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乃千古名句。王安石认为,上下两句意思重复,有合掌之嫌,于是上句改用梁代谢贞句集成。此联在联史上有重要地位,它不仅开创了“集联”的先河,而且成为楹联对仗中力避合掌的典型。
南宋贾似道镇淮阳时,上元张灯,有客题联于灯门口,曰:
天下三分明月夜;
扬州十里小红楼。
此联的形式是灯联,内容都是讽刺联。唐诗有:“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句,此联讽刺贾似道是“无赖”。
元代赵孟頫题济南趵突泉泺源堂联:
云雾润蒸华不注;
波涛声震大明湖。
元代和尚无住,居吴郡报恩寺,曾游云南剑川石钟寺,题有静室联:
尽底脱去胸中有;
逐一拈来何处无。
《古今滑稽联话》载,元杨维桢与虞集至一妓家,见妓悬两镜梳头,杨出句、虞对句:
两镜悬窗,一女梳头三对面;
孤灯挂壁,二人作揖四躬身。
元代末年,红巾军起义时,东路军将领毛贵的战旗上一副对联是:
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
龙飞九五,重开大宋之天。
这里,对联已成为农民起义军的战斗号令,也是联史上第一副有战斗作用的对联。
宋元两代,对联被广泛应用,种类繁多,除以上举例外,尚有行业联、智巧联、居室联、书斋联、自题联等。
6、繁荣阶段:明代
在文学史上,明代是话本小说最繁荣的时代。对联,经过宋元两代的推广,到明代也进入了繁荣阶段,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皇帝提倡,大力普及。朱元璋作为明代的开国皇帝,为了歌颂太平盛世,稳定民心,大力提倡和普及对联,而且身体力行,推动了全国的对联大普及,在对联发展史上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据清陈云瞻《簪云楼杂说》载:时太祖都金陵,于除夕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太祖亲微行出观,以为笑乐。偶见一家独无之,询知为阉豕苗者,尚未倩人耳。太祖为大书曰:“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投笔径去。嗣太祖复出,不见悬挂,因问故,答云:“知是御书,高悬中堂,燃香祝圣,为献岁之瑞。”太祖大喜,赉银三十两,俾迁业焉。
这个故事,说明朱元璋倡导对联积极有方,使得书写春联蔚然成风,做到了对联大普及,朱元璋也获得了“对联天子”的美誉。
(2)对联的形式更加灵活自由。对联的句式,打破四六言、五七言的模式,大胆创新,根据内容的要求,灵活运用长短句,而且出现了长联。朱元璋是位至尊的撰联高手,还是一位书法家,他在南京游秦淮河时,为“风月亭”题联云:
佳水佳山佳月佳风,千秋佳地;
痴声痴色痴情痴梦,几辈痴人。
朱元璋喜欢与臣僚、文士联句,与刘基有联句云:
人中王,人边王,意图全任;
天下口,天上口,志在吞吴。
以上两联,句型灵活自由。
田汝城,嘉靖年进士,他曾为杭州烟霞岭南高峰题联:
两脚不离大道,吃紧关头,须要认清岔路;
一楼俯看群山,站高地步,自然赶上前人。
这是一副白话联,白而不俗,成为一种新的风格。
徐渭所撰龙蛇之蛰堂联,达44言,为明代以前最长者:
学者藏修,譬彼龙蛇之蜇,不可得而密迩,况可狎而嬉游乎?深浅远遁,无心夺宝探珠,特行满功圆,自尔风云际会;
凡人克已,当如大敌之临,若是招之使来,便是养之成乱也。利斧快刀,拼命勤王斩将,看凯旋饮至,洒然天地清明。
(3)联书刊行数量大增。据郭荣华先生掌握的资料,《中国类书》所载对联书目近150种,其中明代有《新刊春窗联偶巧对类编》、《对类》、《大备对类》、《注音对类》、《精选百家锦绣联》等45种。从书目名称可以看出,明代对联的发展确实是繁荣的。
(4)对联作家大量涌现。明朝从皇帝、臣僚到文学家、书画家,涌现出许多楹联家,如朱元璋、朱棣、海瑞、徐达、解缙、于谦、李东阳、祝允明、蒋焘、唐寅、李梦阳、徐渭、汤显祖、董其昌、史可法等近三十名楹联大家。
杨慎,号升庵,正德六年进士,官翰林学士,他为名胜撰联颇多,如题泸州北岩寺联:
半空楼阁千山绕;
两岸人家一水分。
张居正,号太岳,嘉靖二十六年进士,他的属对故事很多。幼时,一次湖北巡抚顾璘出句考他:
邹凤学飞,万里风云从此始;
张居正遂答:
潜龙奋起,九天雷雨及时来。
对句展鸿鹄之志,顾璘大加赞赏,即解下腰间金带相赠。
叶向高,福建福清人,曾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他为福州会馆义园题联:
满眼蓬蒿游子泪;
一盂麦饭故乡情。
7、鼎盛阶段:清代
对联经发展、繁荣至清代,进入联史上第一个鼎盛阶段(还有第二个、第三个……),对联成为有清一代格律文学的主流文体,使清联得以与秦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小说相提并论,享誉文坛。主要表现是:
(1)空前普及。清代早中期几代皇帝,许是受朱元璋父子的启迪,大都垂情翰墨、诗文、书法、对联,尤其是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对楹联情有独钟。当时紫禁城内各宫门、殿堂、楼阁及皇帝游幸之地,几乎挂满了他们撰书的对联。由于皇帝的爱好和提倡,带动和影响了大批官僚、文人直至全国的百姓,使对联真正普及到全国各个角落,对联几乎是无所不在了。
(2)品种完备。由于对联的普及,促使各类对联相继出现。以文字多寡论,中长联出现较多。以体裁论,除传统的状景、叙事、抒情联外,讥讽联、巧趣联多有出现。以创作手法论,出现了更多的集联、改联、征联。以应用范围论,除传统的名胜联、衙署联、喜庆联、哀挽联、题赠联外,出现了更多的行业联、岁时联、故实联和杂题联。
(3)艺术纯熟。对联艺术的纯熟,主要表现在长联的创作中。
长联搏采诗词曲赋之精华,创造和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使长联的容量大增,艺术手法多样,成为文人表情达意最重要的文体,比其他文学形式有更大的优越性和表现力,也是文人展示才华最好的平台。最具代表性的名联,是孙髯翁的《昆明大观楼联》和钟耘舫的《拟题江津临江楼联》,可以说是联海中的艺术珍品。特别是钟耘舫的临江楼联,全联1612字,一日之内一气呵成,除出现45个不规则重字外,完全符合联律,被誉为“天下第一长联”,他把对联的文学性、艺术性结合在一起,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他以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饱含忧国忧民的炽热情感,揭示了人间黑暗腐朽,呼唤“别世乾坤”。由于他的高超联艺,已被联界呼为“长联圣手”、“联圣”。除对联之外,钟耘舫尚工诗文、词曲,有《振振堂》集(八卷)遗世。2007年9月,钟耘舫及《振振堂》集研究课题,已被列入重庆市“十一·五”社科规划重点项目,随着研究的开展,钟耘舫作品的文学、艺术和历史价值将会展现出来,他本人在联史上的地位,将得到确认和巩固。(孙髯翁和钟耘舫长联见附一、附二)
(4)战斗性强。对联的战斗性,突出表现在清朝末年的太平天国和戊戌变法时期。此期间,对联在思想性、艺术性和政治性等方面都有新的突破,发挥了前所未有的战斗作用。
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掀起了近代史上第一次革命高期。太平天国领袖以对联为武器,打击“清妖”,宣传革命。天国的将士,不仅善战,而且最尚联句,把对联当作革命的利器。在起义的筹备阶段,后为起义军后军主帅的冯云山,为贵县起义联络站的理发店题联:
磨砺以须,天下头颅皆可剃;
及锋而试,世间妙手等闲看。
石达开看了以后,认为在气势上头重脚轻,遂改为:
磨砺以须,问天下头颅几许?
及锋而试,看老子手段如何。
字面上似乎是写理发,但实际是说起义的准备,气势浩然,洋溢着战斗豪情和必胜的信心。
1862年,太平军在上海连克清军,有人贴出对联:
祝忠王千岁;
贺天国万年。
太平军青年将领李秀成,屡建奇功,封为忠王。他看到对联后,将联改为:
贺大家千岁;
祝天国万年。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洪秀全撰天朝门联:
先主本仁慈,恨兹污吏贪官,断送六七王统绪;
藐躬实惭德,望尔谋臣战将,重新十八省江山。
联语表达了对贪官污吏的仇恨,抒发了重整祖国山河的决心。
太平军在保卫武昌的战斗中,九位女英雄奋勇捐躯,葬于东湖之滨,称九女墩。有题联祀之:
彩袖舞千秋,嫦娥素有清辉魄;
抚弦歌九女,巾帼常赋义烈篇。
所引几联,均与革命紧密相连。
戊戌变法虽然是改良主义的政治运动,但它顺应历史的发展方向,是应该肯定的。这场运动的领导人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都是上层知识分子、楹联大家,他们以对联为响箭,揭露腐败,寄托希望。
康有为面对日益深重的内忧外患,刻意变法,以图强国。他有明志联云:
时御天风跨鸾凤;
或入碧海掣鲸鱼。
赠李根源联:
骅骝开道路;
鹰隼出风尘。
这表明了康有为开拓创新的决心。
变法失败后,梁启超逃亡日本,在赠日本友人的联语中,表达出不忘祖国的思想感情:
揽方壶员峤之奇,海气百重,此闻自辟神仙府;
踵舜水梨洲而至,齐烟九点,终古无忘父母邦。
《南亭四话》载,民国初年,梁启超应族人之约,为新会梁氏祠的题联,表现了他的政治主张。联云:
朔千年血统,以续相承,废专制行共和,改革先从家族起;
入廿纪盘涡,竞争益列,以保种为爱国,救时还赖子孙贤。
梁启超死后,有副挽联这样评价他:
新法树先声,若论世界眼光,高于康氏;
定评留后目,即此文章手笔,不让苏公。
谭嗣同有自题春联云:
大陆龙方蜇;
中原鹿正肥。
联中说,蛟龙正在大陆上蛰伏,就要起飞,中国正是英雄逐鹿的大好时刻,表达了作者正积蓄力量,等待时机施展抱负。
(5)联书盈世。对联书籍最迟刊行于南北朝,隋唐以降逐代增加,至明代已具相当规模。到清代,对联书目已知有300多种,实际可能达到千种。其中,梁章钜、梁恭臣父子著书的成就最为显著,他们的《楹联丛话》、《楹联续话》、《楹联三话》、《楹联四话》、《楹联剩话》、《巧对录》、《巧对续录》、《巧对补录》等书的刊行,为对联的鼎盛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6)联家辈出。清代楹联家的代表人物,谷向阳教授在《中国楹联学概论》中列出了45位,这些是名符其实的“大家”,若算上“中家”、“小家”,当在两三千人以上。钟华一先生编辑的《清联》一书,收入1300名联家的名作一万副,这还远远没有收集齐全。这些楹联家中,往往同时是政治家、文学家、书画家、诗书联画皆精,许多大家的书联墨迹留传至今,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瑰宝。据高宝庆先生统计,全国现存对联书法墨迹,清代约占总量的90%,可见清代对联发展的鼎盛程度。
8、彷徨阶段:年
此时期,同时承受两种因素的制约,一方面,延续对联的鼎盛之势,对联的革命性得以继续发挥,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共产党诞生和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对联作为革命武器而存在;另一方面,在新文化运动中,对联被作为旧体文学受到不可避免地冲击,使对联处于尴尬的彷徨地位,对联的鼎盛之势已不复存在。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几千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1912年,孙中山到太原视察,游文瀛湖公园,书一联:
莫嫌老圃秋容淡;
最爱黄花晚节香。
北宋诗人韩琦有诗“不羞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孙中山改了四个字,表达了作者坚强的革命意志和革命到底的精神。
宋教仁被刺后,黄兴的挽联直接地斥责罪魁祸首袁世凯:
前年杀吴禄贞,去年杀张振武,今年杀宋教仁;
你说是应桂馨,他说是洪述祖,我说是袁世凯。
1916年,蔡锷率护国军北上讨伐袁世凯,驻兵四川叙永县境雪山关,他和旅长朱玉阶共题一联:
是南来第一雄关,只有天在上头,许壮士生还,将军夜渡;
作西蜀千年屏障,会当秋登绝顶,看滇池月小,黔岭云低。
联语充满壮烈的战斗豪情和必胜的信心,气魄宏大,风格豪放,对仗工稳。
日,孙中山病逝于北京,宋庆龄挽夫联云:
负改造宏谟,许世以身,有功于民,有功于国,斯人卓著千秋业;
综平生伟绩,大书其事,或布在方,或布在策,此后留传万古名。
全联颂孙中山平生功业,无一字流露夫妻私情。
伟大的“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中国工人运动登上了政治舞台,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英勇卓绝的斗争。
日下午,北大学生邓中夏、黄日葵率队沿北池子向天安门行进,举着的大白布旗上写有醒目的联语:
卖国求荣,早知曹瞒遗种碑无字;
倾心媚外,不期章惇余孽死有头。
以曹操、章惇历史上被人唾骂的奸臣作喻,揭露和痛斥曹汝林、章宗祥的卖国行径。
全国各地形成讨伐卖国贼的热潮,上海跑马厅悬联云:
哪有心思看跑马;
还应筹划补亡羊。
6月3日以后,上海等地工人举行全国规模的罢工,各地商人纷纷罢市,南京某市场挂联:
北京学子,爱国热诚,被捕含冤,无端无妄祸;
金陵商界,罢市齐心,要求公允,不释不开门。
“五四”运动取得胜利后,又一种气氛的对联贴出来:
欢呼学生复课;
庆贺商店开门。
马列主义传入中国,日,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党的创始人的对联,将同他的革命业绩一起,载入中国革命的史册。
李大钊挽孙中山联:
广东是现代思潮汇注之区,自明季迄于今兹,汉种孑遗,外邦通市,乃至太平崛起,类皆孵育萌兴于斯乡;先生挺生其间,砥立于革命中流,启后承先,涤新淘旧,揭民族大义,决将再造乾坤;四十余年,殚心瘁力,誓以青天白日,红血红旌,唤起自由独立之精神,诚为人间留正气。
中华为世界列强竞争所在,自泰西以至日本,政治掠取,经济浸凌,甚至共管阴谋,争思奴隶牛马尔家国;吾党适丁此会,丧失我建国山斗,云凄海咽,地黯山愁,问继起何人,毅然重整旗鼓;亿兆有众,惟工与农,须本三民五权,群策群力,遵依牺牲奋斗诸遗训,厥成大业慰英灵。
挽联除高度评价孙中山的革命精神、业绩、意义以外,还表示决心继承孙先生的遗志,“厥成大业慰英灵”,表现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激情和爱国主义精神。
何叔衡,湖南宁乡人,1920年参加创立湖南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参加中共“一大”。1921年秋,他与毛泽东利用长沙船山学社创办自修大学,宣传革命,培养人才。他为自修大学撰联:
汇人间群书博览者,何其好也;
集天下英才教育之,不亦乐乎。
毛泽东在湖南湘阴考察农民运动情况时,住在同窗刘能诗家中,毛泽东应邀为刘家写了三副春联,其一为:
过乱世新年,何分贵贱;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从下联可以看出毛泽东的伟大抱负。
在抗日战争中,对联是记录这场卓绝斗争历程、反映民族心声、洋溢战斗豪情的文化精品。日,日本侵略军占领南京后,进行了四十多天的大屠杀,三十多万同胞惨遭杀害。当时有一副对联控诉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行:
古城遇劫,民族受辱,卅万同胞饮恨去;
妇女遭淫,房屋被焚,不尽江水挟泪来。
华侨领袖陈嘉庚,为抗战积极筹集资金,他以对联号召全民抗战:
勿忘黄帝儿孙任人鱼肉;
相率中原豪杰为国干城。
平型关大捷后,四川蓬溪县盐场大门上贴有一联:
一鼓下平型,毛先生名齐诸葛;
全民同抗战,蒋委座威重周郎。
表面上看,此联把毛、蒋二人相提并论加以颂扬,实质上对毛是褒,对蒋是贬。周瑜在孙刘联合抗曹时玩弄权术,并企图消灭刘备而一统天下,结果命丧黄泉。此处喻蒋介石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上的反共立场。
抗日战争胜利后,成都市民高悬国旗,张挂对联,其中一联云:
天上麒麟原有种;
穴中蝼蚁岂能逃。
联语表达了对日本侵略者的藐视。
蒋介石玩弄反革命的两手,有人作联讽之:
真内战,假和平,两手欺人遮天下;
似民主,实独裁,一心称主霸国中。
爱国“七君子”之一的李公仆和诗人、学者闻一多,五日内先后被国民党特务杀害,周恩来、邓颖超同挽:
为民主,为和平,为大众,成仁取义;
反独裁,反内战,反特务,虽死犹生。
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结束后,有人题联云:
蒋匪丧师百万,左右前后楚歌彻野;
我军决胜千里,中外古今战史扬名。
日,我军百万雄师胜利渡过长江,解放军占领了南京,推翻了蒋家王朝。有人咏南京渡江胜利:
大江东去,淘尽千古风流,从此三山留故事;
虎旅南征,雪得百年耻辱,迎来万户庆明时。
此时期近四十年,对联的鼎盛之势虽然得以延续,但声势越来越小,与清代已不可同日而语了。
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拉开了现代史的序幕,现代文学成为主体文学,新文化得以充分发展,适应时代的变化和进步,新文学代替旧文学,这是时代的要求和进步,它的积极作用是无可置疑的。文学的发展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这个趋势是任何人也改变不了的,不管你喜欢还是不喜欢。传统文学的诗词、曲赋成为打击的对象。对联当时没有看成是独立文体,所以受打击较小,仍然可以继续使用,但因有格律特征,很多情况下受到排挤、限制,因此,对联从鼎盛的地位跌落下来,进入到排而不禁、存而不前的彷徨阶段。
9、复兴阶段:建国以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中国历史进入到一个伟大的新时代,中国当代文学史从此开始。对联的发展与时代同步,进入到复兴阶段。
建国初期,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成为国家的主人。破旧立新,
移风易俗,创造新生活,成为对联创作的主旋律。请看此时的新春联:
旧社会天昏地暗;
新中国月异日新。
翻身全靠共产党;
幸福不忘毛主席。
春联表达了对共产党、毛主席的热爱,对新中国的赞美。从第一联还可看出,“国”字以平声出现,摆脱了古四声的束缚,这意味着新文化运动有了可喜的成果。再如:
分田分地,喜喜欢欢除旧岁;
有穿有吃,红红火火奔前程。
巩固政权,开好人民代表大会;
加紧建设,掀起生产竞富高潮。
联语记录了当时的社会活动和生产、生活状况。对联的语言平实直白,接近口语,体现了对联的新特点。
日,美帝国主义打着联合国的旗号,悍然发动了侵朝战争,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的鸭绿江边。在中朝面临危急的严峻时刻,毛主席决定派出志愿军出国抗美援朝。反映这场战争的对联应运而生:
抗美援朝,中华儿女多奇志;
改天换地,赤县山河换新颜。
美帝疯狂,上阵时君须努力;
朝鲜解放,凯旋日我好欢迎。
参军要争光,勿谓裙钗无健将;
军容毋落后,须知中国有英雄。
以上诸联的作者无考,极可能是援朝的将士或后方的家属,直抒胸臆,不太讲究联律,但表达的情感是局外人无法企及的。
革命老人何香凝绘有《牡丹喜鹊图》,周恩来总理欣然在其画上题联云:
鹊报援朝胜利;
花贻抗美英雄。
十年“文化大革命”期间,许多名胜古迹连同建筑物上的对联视为“四旧”,遭到严重破坏。
日,中国人民敬爱的周恩来总理逝世,清明节前后,天安门广场和全国许多城市爆发了以悼念周总理、笔伐“四人邦”为中心的“四五”运动,广大青年学生和人民群众以诗词、对联为武器,掀起了一场形式奇特的政治斗争狂飙,斗争矛头真指万恶的“四人邦”。
悼念周总理的对联无计其数:
千秋青史,不忍魂去;
寸草春晖,难报恩来。
灰撒江河,看不尽波涛,涓滴都是人民泪;
志华日月,信无际光焰,浩气长贯神州天。
为新中国百年大计,日夜操劳,凭雄才大略主持内政外交,刚柔相济,崇高声德满天下;
跟毛主席万里长征,继续革命,以赤胆忠心创建丰功伟业,始终如一,灿烂光华照人间。
很多对联将悼念周总理和讨伐“四人邦”联系在一起:
悼总理继承革命志;
举红旗横扫害人虫。
悼总理,献红心,敢驱虎豹;
祭先烈,洒热血,勇打豺狼。
巨星损落,神州内外赞光明正大,痛悼英烈;
挥泪操戈,举国上下恨阴谋诡计,怒斥妖魔。
对联的复兴表现在以下十个方面:
(1)建立组织,扩大队伍。1984年11月,常江先生联络魏传统、刘叶秋、马潇潇等知名人士,发起成立了中国楹联学会,成为国家一级社团组织,经过二十多年、几任领导的努力,国家级会员已达六千人,2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建立了楹联学会(楹联家协会),
100多个市县成立了楹联组织,各级会员已达三十万之众,成为对联复兴的生力军。
(2)对联新品种悄然问世。在激情时代和多彩生活的感召下,新标题书面对联应运而生。所谓新标题,就是与传统的旧标题(题、赠、挽、贺)不同,由作者选拟恰当的新标题。所谓书面,就是直接以书面形式在报刊上发表,而不是传统的张贴、镌刻、悬挂等形式。这样,对联就同诗词、小说、散文、戏剧等各种文学形式一样,自由地创作和发表。这个变化,打破了旧的束缚,为对联的复兴创造了灵活的条件。
(3)网络对联横空出世。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对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现在互联网上,楹联网站越办越多,这就为对联的复兴提供了更为广阔、快捷的平台。网络平台的优势,远远超过了报刊等其他平面媒体,其互动性、时效性更非其他媒体可比。楹联网站的功能设置灵活奇特,以鼠标招徕网友,随机应对,挑战灵感和才华,追赶时尚潮流,创造一个联语的新世界,其前途不可限量,其作用不可小觑。
(4)对联载体更加多样。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情趣的变化,对联载体不断增加。名片上的对联,代替庸俗的官衔,更显儒雅之风。明信片、拜年封、贺卡上的对联,表达亲情、友情更为新颖。将对联书于纸扇,标明了持扇者的文才风度。河南出现了将中国结与对联编结在一起,销路非常好。还有人设计各样的小礼品,将对联溶于其中,或镌刻,或印刷,或书写,也是不错的创意。
(5)对联的社会功能进一步发展。对联几乎参与了各种大型的政治活动、纪念活动和节日活动,充分发挥了对联的宣传、鼓励、教育、装饰作用。春联出现了大普及,每年春节前,各级楹联组织发动十万联友送春联到基层。北京市,春节期间贴出的春联达几百万副。近几年的春节前后,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播放对联节目,为节日活跃了气氛。在2005年的“春晚”上,中央电视台以“全国联手喜送春联”的大串联方式,打出了各省的对联,使亿万观众耳目一新。
(6)群众性的对联文化活动空前活跃。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在快节奏的生产生活中,对联这种快捷、灵活的文体,发挥着“轻骑兵”的作用,为更多的人所接受。各种主题的征联活动,每年达数十次之多,吸引了广大群众积极参加,有的征联应征者数以万计,在创作实践中锻炼了楹联队伍,提高了撰联水平。
(7)楹联教育有成效。中国楹联学会柳州函授院,多年来培养了几千名楹联骨干。各级楹联学会(协会)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对联知识普及活动和探讨联艺的沙龙活动。很多大、中、小学开设对联文化课。北京市楹联学会专设教育委员会,2007年派员来门头沟区育新学校,四次为教师、学生授课,提高了师生的撰联水平,成效显著。2008年9月,育新学校被授予“北京楹联教育基地”称号。
(8)弘扬对联文化已成为政府行为。很多政府领导认识到对联文化的社会功能,把创建楹联文化市(县、城、乡、村、厂、校)作为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会议上,把文化建设提到与政治、经济、社会建设同等重要的地位,对联作为一个传统而时尚的文体,越来越为更多的人所认识,把对联文化活动自觉地运用于实际生活。
(9)对联理论、对联史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通过各种学术研讨会和对联报刊的学术争鸣活动,使对联理论、对联史的研究步步深入,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大好局面,在一些问题上取得了共识。一大批理论文章、著作相继问世。据不完全统计,20多年来,有2000多种对联书籍出版发行,这是前所未有的。应该特别提出的是,2007年2月,北京大学谷向阳教授的力作《中国楹联学概论》发行,在联界引起很大反响,由于此书运用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内容体现着北京大学一贯的涵容局度,“内容丰富,层次分明,引文通达、文风平和”(蒋有泉语),是对联史上难得一见的理论著述,对于对联理论研究,将起重大的推动作用。
2007年5月,中国楹联学会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在中国对联史上第一次提出了《联律通则》试行稿。公布以后,联界为之鼓与呼,在赞誉的同时,也有很多联家提出了修改意见,在客观上又掀起了一股对联理论的研讨热潮。2008年10月,中国楹联学会颁布了《联律通则》(修订稿),在对联史上书写了光辉的一页。
(10)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启动。2005年9月,文化部孙家正部长作出了“楹联应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指示,中国楹联学会把申报工作列入了2006年工作重点,积极组织专家力量,按照规定的要求,认真填写了申报内容,送交国家文化部。中国对联,同京剧、书法、国画一样,均为国粹,确实具有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客观条件。如果申报获得批准,将是中华对联史上光辉的里程碑,对于保护和弘扬这一传统文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对联平仄纵横谈&&&&
&&&&学习对联,对于大多人来说,要解决两大问题,一个是平仄,另一个是对仗。只要我们认真对待,平仄问题是容易解决的。
&&&&一、上联尾字收于仄声,下联尾字收于平声。
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绝大多数对联都符合这一要求。
如顾炎武联:
&&&&&&鹤从珠树舞;
&&&&&&凤向玉阶飞。
&&&&上联尾字“舞”是仄声,下联尾字“飞”是平声。
&&&&再如王士禛题扬州卞园联:
&&&&&&梅花岭畔三山月;
&&&&&&宵市楼头一草堂。&&
&&&&上联尾字“月”是仄声,下联尾字“堂”是平声。
&&&&但现存的古联中,确有上平下仄的,如岳麓书院联:
&&&&&&惟楚有才;
&&&&&&于斯为盛。
&&&&上联“才”是平声,下联“盛”是仄声。这是流水对,只能如此,不能上下联换位。
&&&&据媒体报道,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菏泽及各县区主要负责人座谈会上,念了一副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事后有联友指出,这副对联念颠倒了。其实,悬挂这副对联的河南省内乡县衙,原来就是这么挂的,上联收于“官”,平声;下联收于“姓”,仄声。此联作者内乡知县高以永是康熙年间经科举考试入仕的,文才不浅,他所要强调的重点在下联“自己也是百姓”。如果按联友的意见颠倒过来,则强调的是“地方全靠一官”,岂不把自己视为官老爷了!像此种情况,只能保留原貌,切不可擅自颠倒。
&&&话说回来,今人撰联,还是尽可能上仄下平为好。
&&&二、本句内音步的平仄要交替。
&&&&在联句中,相邻音步的平仄要交替,不交替的谓之“失替”(串声)。
&&&&四言句,第二、四字的平仄要交替。
&&&&清袁枚题随园联:
&&&&&&门无凤字;
&&&&&&座有鸡言。
&&&&上联“无”“字”平仄交替;下联“有”“言”平仄交替。
&&&&五言句,也是第二、四字的平仄交替。
&&&&清许希孔题龙门联:
&&&&&&乾坤浮一镜;
&&&&&&日月跳双丸。
&&&&上联“坤”“一”平仄交替;下联“月”“双”平仄交替。
&&&&六言句,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交替。
&&&&清傅山题云陶洞联:
&&&&&&竹雨松风琴韵;
&&&&&&茶烟梧月书声。
&&&&上联“雨”“风”“韵”平仄交替;下联“烟”“月”“声”平仄交替。
&&&&七言句,也是第二、四、六字平仄交替。
&&&&清王夫之题湘西草堂联:
&&&&&&清风有意难留我;
&&&&&&明月有心自照人。
&&&&上联“风”“意”“留”平仄交替;下联“月”“心”“照”平仄交替。
&&&&三、上下联之间,音步的平仄要相对。
&&&&上下联间,相应音步的平仄要相对(相反),不相对的谓之“失对”(串调)。
&&&&爱新觉罗·玄烨(康熙)题戒台寺联:
&&&&&&禅心似镜留明月;
&&&&&&松韵如篁振午风。
&&&第一音步“心”“韵”平仄相对,第二音步“镜”“篁”平仄相对,第三音步“明”“午”平仄相对。
&&&&此联中的“午风”,即南风,为古代乐曲名,相传为虞舜所作。“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此联之书者将“午”误写为“舞”,不可解。在张云涛先生的力主下,近期将重新书写悬挂。
&&&&四、若遇句内平仄交替与上下联之间平仄相对发生矛盾时,一般以上下联之间的平仄为重。
&&&&中国楹联学会的创始人之一马萧萧老前辈,对联律不可谓不懂,很多联作符合联律,如六十自寿联:“四爱诗文书画;一生苦辣酸甜”即是。但题马嵬坡杨贵妃墓联却别开生面:
&&&&&&花开三章清平调;
&&&&&&叶落一曲长恨歌.
&&&&本句内平仄,上联“开”“章”“平”均为平声,不交替;下联“落”“曲”“恨”均为仄声,也不交替.但上下联之间平仄相对却很工整.他认为,上下联平仄相对最重要。
&&&&五、上联尾字尽量避免三连仄,下联尾字绝对禁止三连平。
&&&&上联尾字三连仄,应该尽量避免,但在实践中演变为准许了。郑燮题月观亭联:
&&&&&&月来满地水;
&&&&&&云起一天山.
上联尾字即为三连仄.在《清联三百副》中,三连仄的对联即多达20副。
&&&&下联尾字三连平是对联的大忌之一.格律诗也不准出现三连平。在这一点上,诗联是统一的。
&&&&六、对联不忌孤平。
&&&&格律诗忌孤平,对联则不忌。
&&&&某联友题武汉市春光照相馆联:
&&&&&&春风佛面芳容靓;
&&&&&&光彩照人倩影真。
&&&&下联的正格平仄应为“仄仄平平仄仄平”,实际的平仄是“平仄仄平仄仄平”,除尾字平声外,前边六个字没有出现两个平声相连,此谓之孤平。在格律诗中,此句为孤平句,必须拗救才行.但对联不忌孤平,属合律句式。
《清联三百副》中,没有孤平句式出现.如此看来,联家还是力避孤平的。
&&&&七“一三五不论”,需视情况而定。
&&&&格律诗向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说法,对联亦仿效之。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可行的。五言句上下联的第一字可以不论平仄;上联的第三字,如果出现三连仄,应力避;下联的第三字如果出现三连平,则绝对禁止。七言对联,第一、三字可以不论,第五字则视情况而定。
&&&&八、诗律可否入联,存在争议。
顾平旦、常江、曾保泉主编的《中国对联大辞典》14页对拗救的注解是:“调整拗句的平仄使之相谐而进行补救……五言联平起仄收句,上联第三字拗,用第四字救,把‘平平平仄仄’改为‘平平仄平仄’,如西湖西泠印社联:
高风振千古;
印学话西泠。”
前两年,中国楹联报曾刊发某联友的文章,文章认为某市高考考场的对联(七言句的平仄为“仄仄平平仄平仄”)不合律,在行文处加编者按:“此为拗救句式”。对权威部门、人士的此种意见,大多数联友并不认可.笔者也曾请教过联界的两位资深人士,他们认为,拗救是律诗的范畴,对联不应采纳。我信之。
&&&&九、多句联,句尾字的平仄规则。
&&&&多句的长联,句尾字的平仄有什么规则呢?大体有五种规则可供选择。
&&1、一仄多平规则,亦称朱叔规则、朱氏规则。
清末民初湘人吴恭亨著有《对联话》:“忆余垂髫时请业于朱恂叔先生,研究作联法.问‘句法多少有定乎?’曰:‘无定,昌黎言之,高下长短皆宜,即为联界示色身也。’又问‘数句曾累而下,一如作诗之平仄相间否?’曰:‘非也,一联即长至十句,出幅前九句落脚平声,后一句落脚仄声,对幅反是,其此别也。’”
如清胡林翼挽陈兰陔夫人联:
&&&&&老来丧偶最难禁,为君啸复为君歌,粤岭路迢遥,相劝斫地王郎,&&&&&&&&珍重此磊落奇才,莫将儿女情怀,空洒泪兮八千余里;
&&&&&话到封侯从未悔,有其夫必有其妇,燕山云黯淡,寄语伤身奉倩,&&&&&&&&濡染这淋漓大笔,为把英雄巾帼,力表章于五十三年。
&&&&2、两仄多平规则,也称首尾呼应格、两仄格。
&&&&上联第一句尾仄声,最末一句尾仄声,中间各句尾均为平声。下联反是。
&&&&如民国李烈钧挽孙中山联:
&&&&才逾汤武,功盖桓文,九万里震威名,天授如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将命疆场,运筹帷幄,二十年共患难,山颓安仰,上为国痛,&&&&&&&&&下为私哀。
&&&&3、句脚全仄规则。上联各句尾字均为仄声,下联反是。
&&&&如《对联话》载民国谐联:
&&&&此世界,他世界,无量诸世界,并作新世界,大世界,斯为游戏世界,欢喜世界。
&&&&似夫妻,非夫妻,算甚么夫妻,勿论长夫妻,短夫妻,不如患难夫妻,恩爱夫妻。
&&&&4、单句平仄交替规则,即句尾字的平仄单句交替。
&&&&如吕含石题长沙景观联: 
&&&&把酒话潭州,叹此郡风光何盛!想阁赞望湘,亭推爱晚,井诩白沙,塘崇清水,更怜三绝碑,六朝树,任尔吟哦,骚人墨客,齐登岳麓山头,杜甫少陵留雅韵;
&&&&&披襟歌楚甸,喜斯城岁月弥辉,念祠称屈贾,渡号朱张,尸珍西汉,简贵东吴,还有毛杨宅,黄蔡坟,供君凭吊,赤子苍生,拥向仰天湖畔,贺龙老帅晏忠魂。
&&&&5、双句平仄交替规则,也称双交格、马蹄格(韵)。
&&&&最著名的联例当属清钟耘舫题成都望江楼联:
&&&&&几层楼独撑东面峰,统近水遥山,供张画谱;聚葱岭雪,散白河烟,烘丹景霞,染青衣露;时而诗人吊古,时而猛士筹边.最可怜花蕊飘零,早埋了春闺宝镜;枇杷寂寞,空留着绿墅香坟;对此茫茫,百端交集,笑憨蝴蝶,总贪迷醉梦乡中。试从绝顶高呼,问问问,这半江月谁家之物;
&&&&千年事屡换西川局,尽鸿篇巨制,装演英雄;跃岗上龙,陨坡前凤,卧关下虎,鸣井底蛙;忽然铁马金戈,忽然银笙玉笛,倒不若长歌短赋,抛撒些忧恨闲愁;曲槛回廊,消受得清风好雨。嗟予蹙蹙,四海无归,跳死猢狲,终落在乾坤套里。且向危梯俯首;看看看,哪一块云是我的天?&
&&&&以上五种规则,各有千秋,联家可根据自己的考量决定取舍。需说明的是,联界多数人倾向马蹄韵。
&&&&十、句间衔接的平仄,河南南阳张克锋提出“龙凤韵”的概念,即上句尾字与下句第一个音步的平仄,以相对为好。根据这一设想,四七言句式的对联,其平仄格式应为:“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在《清联三百副》中,这种格式不少。如朱彝尊题粥厂联:
&&&&&&同是肚皮,饱者不知饥者苦;
&&&&&&一般面目,得时休笑失时人。
&&&&在七言联句中,上联仄起仄收(仄仄平平平仄仄)较之平起仄收(平平仄仄平平仄)为优,采用的人较多。我统计了一下,在《清联三百副》中,前者105副,后者48副。
&&&&十一、领字不论平仄,且不与下文连续计算平仄。
&&&&长联中多采用领字。领字有一字领、二字领、三字领。领字多落在仄声。不管领字多少,均不论平仄,也不与所领的下文连续计算平仄。
&&&&清刘坤一题滕王阁联:&
  &&兴废总关情,看落霞孤鹜、秋水长天,幸此地湖山无恙;&
  &&古今才一瞬,问江上才人、阁中帝子,比当年风景如何?
&&&&“看”“问”为一字领,本身不论平仄,也不与下文连续计算平仄。
&&&&清宋鐄题湖北汉阳晴川阁联:
&&&&栋宇逼层霄,忆几番仙人解佩,词客题襟,风日最佳时,坐倒金樽,却喜青山排闼至;
&&&&川原揽全省,看不尽鄂渚烟光,汉阳树色,楼台如画里,卧吹玉笛,还随明月过江来。
&&&&“忆几番”“看不尽”为三字领,不与下文“人”“渚”论平仄。
&&&&十二、多位数词,只计算最后一位数词或量词的平仄。如清薛时雨题南京清凉寺联:
 &&&&&&四百八十寺,过眼成墟,幸岚影江光,犹有天然好图画;
 &&&&&&三万六千场,回头是梦,问善男信女,可知此地最清凉。
&&&&连续四位数字,只计第四位的“十”“千”;名词“寺”、量词“场”也是平仄相对。
&&&&十三、声律节奏与语意节奏。
&&&&汉语的声律节奏,一般以“二字而节”;语意节奏,如果是二字节奏,与声律节奏一致。如果不是二字节奏,就必须按语意节奏计平仄。清赵执信题因园联:
&&&&&&借问行路人,四面云山谁作主;
&&&&&&坐观垂钓者,五湖烟水独忘机。
&&&&第一分句的“行路人”“垂钓者”,按语意节奏应为一个节奏点,如此,平仄是合律的。
&&&&清梁同书挽亡妻联:
&&&&&&一百年弹指光阴,天胡靳此;
&&&&&&九十载齐眉夫妇,我独何堪。
&&&&“一百年”“九十载”为一个音步。
&&&&十四、实行新声古声双轨制,但在一联内不得混用。
&&&&某联友为永新忠义潭撰联:
&&&&&&忠君爱国,八姓豪杰驱外寇;
&&&&&&义胆赤肝,三千志士殉禾川。
&&&&“国”“杰”两个古入今平字,一处用为古声,一处用为新声。   &十五、传统对格,平仄可以放宽。
&&&&《联律通则》第七条规定:“对于历史上形成且沿用至今的属对格式,例如,字法中的叠语、嵌字、衔字,音法中的借音、谐音、联绵,词法中的互成、交股、转品,句法中的当句、鼎足、流水等,凡符合传统修辞对格,即可视为成对,体现对格词语的词性与结构的对仗要求,以及句中平仄要求则从宽。”
&&&&清吴骞题苏州拙政园小沧浪集句联:
&&&&&&清斯濯缨,浊斯濯足;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上联出自《孟子·离娄上》,下联出自《论语·雍也》,集孔孟的名言,平仄应放宽。
&&&&清窦垿题岳阳楼联: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岩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上联四个人名全是平声,下联四个地名又全是平声。作者全然不顾平仄的问题,一任自然,以表达意境为主。
&&&&十六、平仄两用字,给人更大的自由。
&&&&汉字有一字多音的特点,在诗词联创作的实践中,有些字即可用作平声,又可用作仄声,使用的人多了,即约定俗成,可以随意使用了。这样的字不多,有望、忘、看、听、教、醒、重、应、胜、思、漫、从、蓝、禁、骑、论、华、吹、尚、操、梦、妨、更、中、为、衣、殷、闻、冠、难、间、燕、肩、传、施、便、要、调、烧、荷、那、颇、和、长、行、王、浪、傍、强、相、正、令、兴、乘、离、不、任、占、雍、旋、治、供、疏等几十个字。
&&&&十七、自对句的平仄非常复杂,可以择其善者而从之。
&&&&自对句分为“狭义自对”和“广义自对”,“狭义自对”是指上下幅的词语必须符合对仗的要求,“广义自对”可以是对偶。狭义自对句正格的平仄,既要求句内平仄交替,又要求对仗句之间平仄相对。
&&&&清阮元题杭州贡院联:
&&&&&&下笔千言,正桂子香时,槐花黄后;&&&&&&&
&&&&&&出门一笑,看西湖月满,东浙潮来。
&&&&“桂子香时”与“槐花黄后”自对,本句内平仄是交替的;自对句之间,平仄是相对的。
&&&&清薛时雨题秦淮河水阁联:
&&六朝金粉,十里笙歌,裙屐昔年游,最难忘北国豪情、西园雅集;
&&九曲清波,一帘梦影,楼台依旧好,且消受东山丝竹、南部烟花。
&&&&上联“六朝金粉”“十里笙歌”自对,其平仄本句内交替,自对句之间平仄相对。“北国豪情”“西园雅集”自对,也符合狭义自对的要求。下联同样有两处自对句,其平仄亦然。上下联之间,平仄也相对。
&&&&孙髯翁题昆明大观楼联: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州,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蘋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上联有“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四对自对句,平仄全部相谐。下联相应的自对句,平仄也全部相谐。上下联之间,平仄相对。
上联的“趁蟹屿螺州,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蘋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也是自对句,对句的平仄是相谐的。下联相应的自对句,平仄是相谐的。上下联之间的平仄,也是相对的。
&&&&狭义自对句的变格,表现在平仄的变化上。
&&&&二句自对句句脚的平仄,改相对为同声,但上下联间必须相对。
&&&&如合肥市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迎春征联三等奖联(陈自如):
&&&&&&步步总生春,看改革回春,发展延春,八皖齐臻春境界;
&&&&&&心心皆纳福,祝平安驻福,和谐溢福,九州共建福家园。
&&&&二、三分句领字后本句自对,上联句脚“春”为平声,下联句脚“福”为古入声,虽然前后句脚同声,但上下联之间平仄相对。
&&&&四句自对句,可以分为两个单元,两单元句脚的平仄,改相对为同声。如蒙城供电杯征联三等奖联(李来子):
&&&&&&晨饮露,午沐日,晚餐霞,夜披星,心系千家关冷暖;
&&&&&&春乘风,夏踏云,秋伴月,冬踩雪,情传万里播光明。
&&&&上联第一单元句脚均为仄声,第二单元句脚均为平声;下联则与上联相对。
&&广义自对句,由于是对偶句,主要现是上下联有重字,所以平仄很难找出规律。如清左宗棠题林则徐祠联:
&&附公者不皆君子,间公者必是小人,忧国如家,二百余年遗直在;
&&庙堂倚之为长城,草野望之若时雨,出师未捷,八千里路大星颓。
&&&&第一、二分句为对偶句,可以称作广义自对。此等自对,上下联节奏不一致,无法分析平仄规律。
对联短信结良缘&&&&&&&&刘占一
对联是适用性最强的文体,几乎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存有天然的缘分。现代通信手段之一的短信当然也不例外,并且有广泛结缘之势。
今年春节前,我按惯例向联友发出拜年短信,开头就是一副对联:
早春未觉桑榆晚;
短信频传情谊长。
对联写实,把我当时的心态如实表达出来。
在我收到的对联短信中,可谓精彩纷呈。北京楹联学会秘书长迟恩来先生的对联是:
康体如松&,白仙遥送灵芝草;
阖家走运&,紫气东来幸福门。
联中,把《白蛇传》的传说和道家观念应用到现实中来,表达了祝福之意。
北京楹联学会副会长项光来先生是全国征联获奖专业户,他在刚刚结束的“圆梦中国&&文明北京”征联中获得金奖,他的短信对联是:
新燕舞三春,春兴万象;
小龙盘百福,福到千家。
联中,除采用复字、顶针修辞方法外,最贵的是一个“盘”字,把蛇的习惯动作描写的更形象。
北京楹联学会代会长潘家农先生的对联如下:
蛇祖虚心身有节;
龙人给力世归春。
妙处有二:一是以凤尾格嵌入“春节”二字,而且“节”字并非“节日”之义,而是“关节”、“气节”之义;二是使用流行语“给力”,增加了时尚感。正是:
妙品对联抒意蕴;
大千世界放光芒。
关于自对的理论与实践之思考
&&&&&&&&&&&&------北京门头沟楹联学会自对专题研讨会纪要
时间:2012年11月18日、12月2日、12月16日
地点:门头沟育新学校会议室人员:门头沟楹联学会会员22人&
内容:自对的理论与实践&&&&&&在研讨会上,首先学习、介绍了书刊、报纸和网络有关自对的论述&,重温了中国楹联学会颁布施行的《联律通则》相关内容,然后进行了畅所欲言的讨论,阐明了各自的观点,取得了一定的共识。现纪要如下:
一&、自对的定义与内涵
&&&&什么是自对?联界目前尚无权威的统一的定义,参会大多数人员认为,自对就是在单联内词语的对仗,是对仗的一种形式,因与互对有别而并存。对联的本质特征是对仗,没有对仗就没有对联,因此,自对的内涵必然是对仗,即要求自对的词语必须符合对仗的各项规则,除字句对等、词性对品、结构对应、节律对拍之外,声律上必须按音步安排平仄交替、相对,也不能使用违律的重字。《联律通则》第七条说:“对于历史上形成且沿用至今的属对格式,例如,·····句法中的当句、鼎足、流水等,凡符合传统修辞对格,即可视为成对,体现对格词语的词性与结构的对仗要求,以及句中平仄要求则从宽。”这条规定的前提是“对仗”,即在“对仗”的原则下从宽,就是说,当句对的内涵是“对仗”,可以在此基础上适当放宽。不能将放宽后的要求视为自对的原本内涵。
&&&&参会少数人认为,自对是“一句自成对偶”,(南宋洪迈语),是互对的补充和权变,其内涵是将对仗放宽至对偶,声律上不要求句内平仄交替,句尾字的平仄可相对,也可同声,其目的是适合广大民众的需求,利于楹联的普及与发展,这符合《联律通则》第七条规定的精神。
二、当句对偶可否称为自对&&&&少数人认为,古人写联,由于受到骈、赋、词、曲的影响,大量使用对偶句,很多名人的对联,除互对中使用对偶外,在自对中也使用对偶,大家沿习为则,没有人觉得不好,也没有人提出违律。历史事实就是如此,凡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就应该保留对偶在自对中的合法地位,称为自对也是很自然的。
&&&&多数人认为,历史是发展的,日中国楹联学会颁布施行《联律通则》以后,明确了对联的六条基本规则,联界撰联、评联也完全遵行这六条规则,根据与时俱进的精神,规则改变了,在实践中必须严格遵行,不能因为古人留下了文化遗产,而影响对联文化的向前发展。因此,为维护规则的严肃性,当句对偶不能称为自对&;假如坚持称自对,也必须与真正意义上的自对相区别。
三、自对扩大化的表现&&&&自对扩大化是当前的主要倾向。扩大化的表现是什么?本着学术争鸣的原则,多数人提出以下主要表现:
(一)将当句对偶说成是自对。主观上承认对仗与对偶的区别,但是客观上混淆了对偶与对仗的界限。如章炳麟挽黄兴联:
&&&&&&谤满天下,泪满天下;
&&&&&&创造共和,再造共和。
&&&&明明是句中对偶,不能说成自对。
(二)将互成对、同义并列、反义并列说成单字自对。日本名憎遍照金刚(空海)在《论对》中提出了“二十九种对”,其中第五为互成对。“互成对者,天与地对,日与月对,麟与凤对,金与银对,台与殿对,楼与榭对。两字若上下句安之,名的名对,若两字一处用之,是名互成对,言互相成也。诗曰:‘天地心间静,日月眼中明,麟凤千年贵,金银一代荣。’”可以视为同义连用(麟凤、金银)或反义连用(天地、日月)。根据《联律通则》第十一条第四款规定,不论词性,可以成对。如果将其称为单字自对,不是绝对不可以,只是又多了一层概念,没有存在的必要。
(三)将列品说成“三字自对”“六项单字自对”。李啸村赠郑板桥联:
&&&&&三绝诗书画;
&&&&&一官归去来。
&&&陶行知题育才学校联:
&&&&&和马牛羊鸡犬豕交朋友;
&&&&&对稻粱粟麦黍稷下功夫。
&&以上两联均为列品,没必要说成“三字自对”“六项单字自对”。
(四)将叠字说成“同字自对”。青城山建福宫联:
&&&&晓钟历历,晚磬泠泠,细参个里机关,凡处境无非梦境;
&&&&岚气重重,云峰乙乙,饱看天然图画,不为仙也是真仙。
“历历”、“泠泠”、“重重”、“乙乙”是叠字,没必要说成“同字自对”。
(五)将复字说成“单字自对”,“三字自对”&、“不等量自对”。佚名题杭州西湖楼外楼联:
&&&&客中客入画中画;
&&&&楼外楼看山外山。
陆伟廉撰游戏联:&&&邯郸梦即黄粱梦;
&&&燕子楼非白玉楼。
佚名题广西贺县观音洞联:&&&山异石尤异;
&&&洞奇心更奇&。
以上三联均为复字,没有必要说成是“间隔型同相单字自对”,“三字自对”、“不等量自对”。
(六)将连绵词对并列词组说成“假性自对”。明世宗七律《送毛百温》颈联:
&&&&&&天上麒麟原有种;
&&&&&&穴中蝼蚁岂能逃。
“麒麟”为连绵词,“蝼蚁”为并列词组,可以成对(互对),为什么一定要拉到自对中来呢?
(七)将反复说成“同相排偶”。曹氏甫挽宋教仁联:
&&&&&&不可说,不可说;
&&&&&&如其人,如其人。
&&&&这属反复修辞格。
(八)将排比说成排比句自对。郑板桥自寿联:
&&&&&常如作客,何问康宁,但使囊有余钱,瓮有余酿,釜有余粮,&&&&&&&&取数叶赏心旧纸&,放浪吟哦,兴要阔,皮要顽,五官灵动胜&&&&&&&&千官,过到六旬犹少;
&&&&&定欲成仙,空生烦恼,祗令耳无俗声,眼无俗物,胸无俗事,&&&&&&&&将几枝随意新花,纵横穿插,睡得迟,起得早,一日清闲似&&&&&&&&&两日,算来百岁已多。
&&这是典型的排比句,怎么成了“排比句自对”?偶数句可以对仗、对偶,三句怎么对仗、对偶?
&&&&少数人认为,当句对偶可以称为自对;单字自对的概念应予保留,以备不时之需。
四、关于自对的总体构想&&&&对仗是对联的灵魂,是对联区别于其他任何文体的重要标志,因此,坚守对仗的基本规则,是提高对联艺术水平的先决条件。
&&&&对偶作为修辞格式,由于受到中华民族审美观点的巨大影响,从上古时代起,先民的许多歌谣,以形式对称美作为语言的追求,在以后历代的文学作品中,都有对偶的影子。对此,我们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给以肯定,在《联律通则》颁布施行四年后的今天,我们应取包容的态度,给予其一定的地位。
&&&&对仗意义上的对联称为对联,这已经成为联界的共识;对于古代遗留下来的对偶意义上的对联,可以称为对偶联,以示区别。
&&&&对联的基本形式是上下联互对,这是主流;自对作为互对形式的补充和权变,只能是对仗的形式之一,不能与互对等量齐观。
&&&&自对的内涵是对仗,坚守此点要求的自对,可以称自对,或狭义自对;自对的内涵是对偶的,可以称为当句对偶,或广义自对。
&&&&在狭义自对中,完全符合对仗规则的,可以称为正格;如果只是句尾的平仄同声,可以称为变格。
&&&&在实践中,对偶联或当句对偶,可以作为历史文化遗产保留,以资研究、借鉴。撰联,应以自对的正格为标准,如果在特殊语境中不得已时,可以使用变格。评审对联,应以正格为准,若意境颇佳,使用变格也是准许的。
五、自对向何处去&
&&&&自对的发展有自身的规律,决定因素是社会发展客观需求和人民群众的审美观念,但理论、规则是上层建筑,也起着一定的影响。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术争鸣、广泛探讨是有意义的。但是,不要过分追求理论系统的完美统一,实际上不可能达到全面共识。存在不同观点是正常的,而且是有益的,是利于自对发展的。其发展的前景,很有可能是“宽而有度,严而不僵,宽严相济”的景况。这是我们达成的共识。
&&&&诚盼联界有识之士发表高见。
&&&&&&&&&&&&&&&&&&&&&&&&&&&&&&&&&&&&(纪要整理&&刘占一)
对联自对句的平仄&&&&&&&刘占一
&&对联对仗的形式中有一种称“自对”,也有人称“边对”、“当句对”、“本句自对”等。自对句的平仄如何安排?什么是正格?什么是变格?它们的平仄有什么不同?这些问题,当前联界的认识不尽一致,本文就此谈点个人的看法,不当之处尚祈方家指正。
&&一、本句自对,是对偶还是对仗?
&&这个问题首当其冲,必须首先解决。“对偶”与“对仗”的区别,联界人士比较一致。从包含的内容上说,“对偶”要求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相应,词性相同、意思相关”;“对仗”则要求在“对偶”基础上,还必须做到上下幅同一结构位置的字、词平仄相对,并且避免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字、词、语。就是说,第一,“对偶”可以不论平仄,“对仗”则必须论平仄。第二,“对偶”可以有重字,“对仗”不允许出现重字。如范仲淹《岳阳楼记》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完全符合“对偶”的要求,但由于重复使用了“天”、“下”、“之”、“而”四个字,平仄也未做到相对,所以称其为“对偶”。鲁迅在《自嘲》中说;“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除满足了“对偶”的要求外,没有重复使用字词,平仄也相对,应称其为“对仗”。
&&本句自对是对仗还是对偶?我认为是对仗,因为对仗是对联的首要特征,句中自对只能是对仗,而不是对偶。
&&二、狭义自对和广义自对
&&当前联界对“自对”的认识,主要倾向是将“自对”扩大化,降低“自对”的标准,混淆了“对仗”与“对偶”的概念、界限,似乎只要是并列连接的词语就是自对。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应将“自对”分为“狭义自对”和“广义自对”,“狭义自对”是指上下幅的词语必须符合“对仗”的要求;“广义自对”,可以是对偶。广义自对句,多出现在古联中,它的平仄变化比较复杂,本文不作讨论。狭义自对句正格、变格的平仄,则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三、狭义自对句正格的平仄
&&狭义自对句的正格,必须完全符合“对仗”的要求,没有重字,平仄合律,而且自对句数为偶数,即二句、四句·····。例如“绿化长江·重庆行动”海内外征联大赛二等奖联(谢潇):
&&&&接天府菁华,秦川隽秀,绿了长江三万里;
&&&&集巴山雨露,巫峡葱茏,化成重庆一城春。
&&联中,“天府菁华”与“秦川隽秀”自对,其音步平仄即交替,又相对;“巴山雨露”与“巫峡葱茏”自对,其音步平仄即交替,又相对,没有重字。
&&又如“思嘉杯”海内外征联大赛特等奖联(赵春明):
&&&&别开生面展宏图,思路出新,嘉名叫响;
&&&&广聚雄才兴旺业,一龙领舞,八骏齐奔。
&&联中,“思路出新”与“嘉名叫响”自对,其音步的平仄即交替,又相对。“一龙领舞”与“八骏齐奔”自对,其音步的平仄即交替,又相对。没有重字。
&&由于自对句是两句,上下联之间,对应音步的平仄也相对。
&&以上是两句式,再看四句式自对。
&&“陕西大件杯”庆祝建党九十周年征联大赛二等奖联(周永红):
&&&&九十年亦史亦诗,曾记否?播南湖大种,闪遵义光辉,驱赤水波涛,揽延安曙色,冒枪林弹雨,推翻三座大山,扫魔杖妖氛,践出一条正道,引得百驹竞逐,百舸争流,百鸟交鸣,百花齐放;
&&&&亿兆众载歌载舞,且陶然!书盛世华章,唱春天故事,构和谐愿景,掀发展高潮,承舜日尧风,再拓千秋伟业,继龙骧虎步,复兴四海康衢,迎来万企向荣,万村奔富,万方献瑞,万象更新。
&&此联两次运用了本句自对的方法,一次运用隔句对方法,令读者目不暇接。三、四、五、六分句自对。最后四个分句又一次自对。第一次自对,五言句式,四个对仗句结构相同,句内平仄交替,句尾字的平仄,按“仄平平仄”“平仄仄平”排列,符合马蹄韵(全联十四个分句,亦完全符合马蹄韵)。第二次自对,除领字“引得”、“迎来”之外,四个对仗句结构相同,音步平仄两两相对,句尾的平仄也符合马蹄韵。如此严格、精巧的平仄安排,非大家而不为。
&&安徽“国宝杯”楹联大赛二等奖联(王之秀):
&&&&瓜豆垂棚,桑麻盈圃,鸡鸣幽巷,犬卧檐阴,果然陶令诗中景;
&&&&小桥流碧,翠树摇青,粉壁凝霜,红楼抛彩,又见桃花源里人。
&&前四个分句为本句自对,上联,“瓜豆垂棚”与“桑麻盈圃”对仗;“鸡鸣幽巷”与“犬卧檐阴”对仗,对仗句音步的平仄即交替,又相对。下联,“小桥流碧”与“翠树摇青”对仗,“粉壁凝霜”与“红楼抛彩”对仗,对仗句音步的平仄即交替,又相对。值得注意的是,下联这四个分句的结构是相同的,而上联则一、二分句结构相同,三、四分句结构相同。由于对仗句是两句为一个单元,所以,此联的自对应视为正格。
&&四、狭义自对句变格的平仄
&&狭义自对句的变格,均表现在平仄的变化上。
&&(一)二句自对句的句脚平仄,改相对为同声。如“合肥市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迎春征联”三等奖联(陈自如):
&&&&步步总生春,看改革回春,发展延春,八皖齐臻春境界;
&&&&心心皆纳福,祝平安驻福,和谐溢福,九州共建福家园。
&&二、三分句领字后为本句自对,上联句脚字“春”为平声,下联句脚字“福”为古入声,虽然前后句脚同声,但上下联之间平仄相对。这种变格是经常出现的。
&&(二)四句自对句,可以分为两个单元,两单元句脚的平仄,改相对为同声。如蒙城“供电杯”征联三等奖联(李来子):
&&&&晨饮露,午沐日,晚餐霞,夜披星,心系千家关冷暖;
春乘风,夏踏云,秋伴月,冬踩雪,情传万里播光明。
上联第一单元句脚均为仄声,第二单元句脚均为平声;下联则与上联相对。
&&从理论上说,两个单元句脚的平仄,一个单元可以相对,另一个单元可以同声,但尚未发现这样的联例,所以,姑且不提倡多好。
据《词林典腋》载,名词细分为三十个门类:
天文门、时令门、地理门、帝后门、职官门、政治门、礼仪门、音乐门、人伦门、人物门、闱阁门、形体门、文事门、武备门、技艺门、外教门、珍宝门、宫室门、器用门、服饰门、饮食门、菽粟门、布帛门、草木门、花卉门、果品门、飞鸟门、走兽门、鳞介门、昆虫门
第一讲& 概述对联名与义
&&&&兼谈横额气和风
──对联概述
&&我们学对联,首先要从概念上弄清楚什么是对联,或者反过来说,对联是什么,也就是搞清对联的定义。
《辞海》“对联”词条注:“即楹联”;“楹联”词条注:“也叫‘楹帖’、‘对联’、‘对子’。悬挂或粘贴在壁间、柱上的联语”。什么是“联语”呢?《辞海》中无此词条。这样,还是个糊涂概念。以上注释没有说明对联的本质特征,所以这个定义是不科学的。
常江先生在《对联知识手册》中说:“我以为可以这样来给它下一个定义:对联是有独立意义的对偶句,是我国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我认为,常江先生的定义是科学的,也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列宁在论及下定义时说:“首先就是把某一概念放在另一个更广泛的概念里”,就是说,把要定义的概念作为种(下位)概念,放在更广泛的属(上位)概念里。常江先生定义的第一句话里的“对联”,与律诗、骈文等是种(下位)概念,“对偶句”则是更广泛的属(上位)概念,但对联有独立意义,即可以完整表意;而骈文、律诗中的对偶句只是一般的语句,没有完整的表意,必须与其前后的文句相联系,才具有完整的意义。所以,“对联是有独立意义的对偶句。”定义的第二句话中的“对联”,同诗词、散文、戏剧、小说等皆为种(下位)概念,“文学形式”为属(上位)概念,但对联有其独特性,不仅形式独特,而且其属性也独特,“既是作家文学(纯文学),又是民间文学(俗文学);既是文字文学,又是口头文学;既有辉煌力作,又有游戏文章;既以文学为主体,又与艺术相结合。”与其他文体只具有一般属性不同。这样看来,常江先生的定义是基本正确的。
安徽陈学易先生对“对联”的定义是:“对联是由两组整体对仗、意义相关的辞句组成的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此定义与常江先生的定义虽有某些差异,却大体上是相近的。
海南李求真先生的表述是:“对联是建立在汉字形、音、义基础之上,长短不拘的对称性格律文学。”主要精神也颇相似,可贵之处是限定对联为格律文学。
综合以上观点,可否这样表述:“对联是有独立意义的对偶句,是建立在汉字基础上的属性独特的格律文学”。
对联的别名很多,诸如:楹联、楹帖、联对、联句、联话、联语、联文、对子、对语、对锦、联偶、偶句、柱对、韵对、俪语、俪言、俪句、抱词、小品、小道、帖子、对、联、两行诗、诗中诗、袖珍诗等等。现在常用的是对联、楹联。有好心人主张择其一而用之,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却引起了一场争论。一部分人认为应叫“楹联”,其理由是,“楹联”是雅称,清代梁章钜父子的著作皆以“楹联”名之,现今的“中国楹联学会”、“中国楹联报”也皆以“楹联”称之。另一部分人则持相反的观点:“楹”是柱子,无雅意可言;“楹”的范围太狭窄,不足以表述联语的应用范围;“楹”字不能表达联语的本质特征——对仗,而“对”字历史悠久,有广泛的群众性,又能表述联语的本质特征,所以,还是称“对联”较好。对此问题,我个人觉得应持包容态度,要尊重历史,尊重人民群众的选择。只要是适合人民口味的,定会流行起来;只要流行起来,就会“约定俗成”,历史会做出结论。没有必要现在就人为地宣判谁是谁非。两个名称并行,将会延续相当长的时间,甚至是几个历史时代。
对联由等量的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一般称上联,根据行文环境的需要,有时也称出句、上比、上支、上幅、对公、对首等;后一部分,与前相应的称呼是下联、对句、下比、下支、下幅、对母、对尾等。其中的出句和对句,一般是分指上联和下联,但在征联和应对中,又常常不确指,出句可能是上联(尾字仄声),也可能是下联(尾字平声),对句则相反。
对联的量词是“副”,含有成双成对的意思,比较贴切。其他的量词,如幅、首、条、篇等,都不适合于对联。半副联的量词称“比”,如果应征的对句有三个,可以称“三比对句”。
组成对联的句数不定,每边最少一句,多至无限。如果每边由五句话组成,则称五句联。
对联的字数,是指全联的总字数。钟耘舫的《拟题江津临江楼联》,共1612字,称为1612字联。如果是短联,比如14字联,习惯上不称“14字联”,而称“七言联”。“言”是总字数的一半。
对联长短的划分,联界的标准也不尽一致,北京大学谷向阳教授在《中国楹联学概论》中提出了一个界定标准,我认为可行。谷教授提出的标准是:
& 超短联:一至三言;
& 短联:四至七言;
& 中联:八至四十四言;
& 长联:九十字至一百八十字。
& 超长联:一百八十二字以上。
和对联搭配使用的横额,可以说是对联的点睛之语,不可淡然处之。横额的字数,通常为四字,少有例外。横额的内容,应该概括全联,也就是从全联中提取概括性的精华铸成横额,不能南辕北辙,各不相干。横额的气势要大于对联,至少不能小于对联。在辞语的风格上,要与对联一致或接近,如果对联用辞是儒雅的,而横额是白话的,就是拉郎配了。横额的书写,应该采用新的形式,即从左向右写。如果有人依古法从右往左写,应该允许,不要硬要人家改变习惯。最后,还需注意,用字不能与对联重复,目的是避免意境乏味。
对联的贴法,也有两种意见,我支持传统的贴法,即:上联贴于面对的右侧,下联贴于面对的左侧。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寒烟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